二下语文教案第三单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17454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下语文教案第三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二下语文教案第三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二下语文教案第三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二下语文教案第三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二下语文教案第三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下语文教案第三单元.docx

《二下语文教案第三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下语文教案第三单元.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下语文教案第三单元.docx

二下语文教案第三单元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执教时间:

年月日

课题

9、日月潭

执教者

张颖

共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

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教学难点

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台湾的日月潭、山清水秀,风景如画。

新疆的吐鲁番,牛羊成群,瓜果飘香。

首都北京,车如水,人如潮,繁华而热闹。

我们的祖国多么可爱!

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和老师在接来的这些日子,一起去看看祖国的美丽河山吗?

那今天,老师就先带小朋友们去看看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日月潭。

二、情景导入课题

1、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你最想用哪个成语来形容?

2、这个美丽的地方叫日月潭。

(出示课题)

3、读课题

三、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过渡,今天,我们就走进日月潭,细细地浏览一番。

等会儿,老师还要请大家当小导游呢!

要求:

1)朗读课文,读准生字并记住它。

2)你觉得写最美的地方,请多读几遍。

2、检查课文朗读,顺势学习生字读音。

四、入境悟情

1、现在你们是小导游,假如一个外国游客想去日月潭旅游,有几个问题想问,你们有信心回答吗?

1)、日月潭在哪里?

2)、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2、先读课文一二自然段,完成填空。

再做小导游介绍。

日月潭在()。

因为湖水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小岛把湖水分成了(),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

所以这个就叫()。

3、指名填空(课件出示)。

4、现在请一位小朋友来做导游,老师做外国的游客。

谁想做小导游?

5、朋友,日月潭真是你们所介绍那样吗?

6、师介绍:

这就是光华岛,一座小小的山,却长满树,绿绿的,就像是水中的一颗绿珠,把湖水分成两半。

我们看着图一起来介绍。

7、生介绍。

(感情朗读一、二自然段)

8、小结:

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真是“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

五、写字指导。

“岛””“展“环”“绕”“建”“纱”

重点指导“展”和“建”。

“展”字竖提左边不要多一撇,“建”字的偏旁与走之儿区别。

六、结束:

今天的旅程到此结束,下堂课我们再接着去观赏日月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认读生字卡片。

2、男女生分段读第一、二自然段。

二、细读品味

过渡:

日月潭不光神奇,她还是个爱美的小姑娘,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要换上不同的衣服。

你们能不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来把日月潭的美表达出来?

(一)、清晨

1、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清晨的日月潭。

(找好词、想画面、美读课文)

2、讨论交流:

你觉得哪些词特别好?

(学生汇报交流)

重点理解“隐隐约约”

1)读句子,这样的画面你们能想象得出来吗?

2)看课件,像这样看起来不太清楚,不很明显就叫“隐隐约约”。

3)读好句子(轻轻地、慢慢地,让人感觉清晨的沉寂)

4)、指导朗读(指读——师范读——指读点评——齐读——背诵)

(二)中午的日月潭

过渡:

中午的日月潭有时太阳高照,有时细雨绵绵,你喜欢哪一种情景呢?

——用刚才的方法选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1、自读

2、汇报交流,随机教学。

1)晴天的日月潭

a、重点理解:

太阳高照、清晰、展现齐读。

b、整个日月潭的美景会有哪些?

想象一下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湖水、湖面、游人、周围会怎么样?

c、交流

d、课件出示阳光下的日月潭

e、朗诵指导

2)雨天的日月潭

a、下雨时的日月潭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b、重点理解“朦胧”(从文中找反义词:

清晰

c、朗读指导

3)男女生分读晴天、雨天的日月潭感受不同的美。

4)小结:

晴天的日月潭是那样的明朗清晰,雨天的日月潭又是那样的朦胧,富有诗意。

这让我想起了苏轼赞美西湖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我想苏轼要是到过日月潭,也会写这样一首诗来赞美它。

三、总结朗读

小朋友,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它不仅是台湾人民的骄傲,大陆同胞也它的奇景而自豪。

让我们再次走进日月潭的美景中,美美地读一读。

四、拓展升华

1、除了课文中描绘的清晨、中午、雨天的美景外,你还能想象出其他时候的日月潭美景吗?

2、说一说、写一写。

五、写字指导。

指导剩余的字,重点指导“隐、茂、省”。

五、实践活动。

你知道台湾还有什么美景吗?

把搜集来的资料办一期“走进台湾”的图文展。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9、日月潭

位置:

台湾省台中高山

形美:

像太阳像月亮

执教时间:

年月日

课题

10、葡萄沟

执教者

张颖

共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3.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教学难点

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学习部分生字。

1、板画葡萄,关于葡萄,你知道些什么?

(可以从颜色,味道,形状上说)

2、在中国的西北方有这么一个地方,那里盛产葡萄,这个地方就是葡萄沟,师范写沟。

3、葡萄沟在哪里呢?

出示中国地图:

读(新疆),学习“疆”,新疆有个(吐鲁番),开火车读,吐鲁番有个好地方叫葡萄沟,示句子“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

”读。

谁能换一种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

(葡萄沟在()。

)那里被称做水果之乡,小朋友想不想去那里游览一番?

2、现在,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去游览这个美丽的地方—葡萄沟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深情范读。

生交流感受:

你觉得葡萄沟怎么样?

指名学生说出感受,教师归纳:

是个美丽的好地方。

三、研读课文,美读赏析。

1、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美丽的好地方?

请小朋友拿起书再去认认真真地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一边读可以一边做上记号。

2、指名读词语,再分小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3、读着,读着,你发现了吗,葡萄沟为什么称为一个好地方?

(师有意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梳理)

(1)那里出产水果:

示句子“五月有杏子、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民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练读这句话,读出水果的多及葡萄最受人们的欢迎。

教学生字“蜜”,比较“密”,形近字组词。

生拿笔,两个生字各练写一个,齐读课文第一小节。

(2)葡萄长的好,结的多,重点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过渡:

人们最喜爱吃葡萄,现在老师就带同学们去参观葡萄园吧!

 A、默读,找出一共几句话?

 B、最喜欢哪句话就练读哪一句,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理解“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第一步:

让板画茂密,理解茂密的枝叶像凉棚。

第二步:

为什么说是绿色的凉棚?

只有一个吗?

体会多

第三步:

钻进去的感觉如何?

(凉爽,凉快,舒服)

理解“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自己练读整句话,说说读出了什么?

第一步:

看图片,加深感悟。

(动手制作五光十色的葡萄,粘贴在茂密的枝叶下面。

第二步:

出示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在比较中悟有什么不同,体会葡萄的晶莹剔透。

第三步:

比较一大串和一大串一大串,体会葡萄结的多。

小结:

这葡萄串儿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颜色这么多,种类这么多,而且水灵灵的,像一个个玛瑙,晶莹剔透,真是美丽极了!

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

(板书:

五光十色,让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理解维吾尔族老乡的好客,可以通过表演读加深体会。

抓重点词“准会,吃个够”指导好朗读。

生字教学融进句子里简单带过。

读词卡:

维吾儿族,什么是维吾儿?

还在哪里见过“维”这个生字?

(学生合作表演,教师在学生合作表演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朗读好这句话。

)对这么好的新疆老乡,请你用一句话来称赞他们?

(板书:

热情好客)

这么好的葡萄种在(引读第一句话),图片展示“梯田”。

师生合作读课文第二小节。

小结:

葡萄沟的葡萄色鲜味甜,维吾儿老乡热情好客,盛产这么多的葡萄到底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四、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1、开火车认读词语。

2、生字书写:

沟,吾,密,蜜,重点指导写好密与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认读词语。

2、美读一、二两小节。

二、新课教学:

1、指名读第三小节。

2、出示阴房模型,说说阴房是什么样子的?

(学习生字:

碉堡)

3、葡萄干又是怎么制成的呢?

4、品尝葡萄干。

(让学生观察、品尝后发表意见,把感受到的讲讲。

根据学生的感悟书:

色鲜味甜)

5、推销葡萄干。

假如你就是新疆维吾儿老乡,你会用怎样生动的语言客来打动每一位顾客,让他们争先购买你们的葡萄干。

6、在音乐声中美读全文。

三、总结升华:

 

1、今天老师带你们参观了葡萄沟,请你们把对葡萄沟之行的感受说一说。

学生畅所欲言。

2、小结:

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没有发言的同学一起读一读。

3、用句式“因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说话练习,总结课文。

四、课堂练习:

多音字组词。

好  阴  钉  干

五、指导写剩下的汉字。

六、实践活动:

小调查

我的家乡

引导学生搜集一些介绍自己家乡情况的资料(风景、特产、人物、生产、建设成就等),完成在“我的展示台”作业纸上,准备在本单元语文园地里展示交流。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10、葡萄沟

盛产水果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葡萄多、美  老乡热情好客

葡萄干有名  勤劳智慧

一周教学札记

执教时间:

年月日

课题

11、难忘的泼水节

执教者

张颖

共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教学难点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导入:

这两天,我们去游玩了些祖国的哪些风景区?

今天邹老师要继续带着小朋友去浏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欣赏美丽风景。

在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有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傣族。

每到傣历6、7月份,火红的凤凰花盛开的时候,傣族的男女都穿盛装,端着清水,庆祝自己一年一度最喜庆的节日——泼水节。

(板书:

“泼水节”)

2、同学们,你们对泼水节有哪些了解呢?

小结:

是呀,根据傣家的习俗,这一天人们要互相泼水以表示对他人真诚美好的祝福。

可1961年的泼水节,对傣族儿女来说,是永生难忘的节日。

为什么是“难忘的”呢?

(板书:

“难忘的”)

3、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11课。

学生读题。

随机教学“泼”字。

二、初读识字

1、自由读课文,想想为什么说这是难忘的泼水节?

2、分段读课文。

(随机指导把文中的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出示多音字:

“盛”)

三、学习课文一、二两节

1、自己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体会傣族人民特别高兴的心情。

3、齐读一、二两段。

四、写字指导。

出示要写的字:

龙恩柏泼凤凰

重点指导学生提出的难写字。

(“凤凰”两字都是半包围结构。

第一笔一定要写成竖撇,这是写好这类字的关键;第二笔是“横折弯钩”的弯形写法,要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