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73471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文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现代文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现代文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现代文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现代文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文练习.docx

《现代文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练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文练习.docx

现代文练习

高三语文期末及最新模拟试卷汇编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坚硬的荒原

[乌拉圭]何塞•恩里克•罗多

坚硬的荒原,一望无际,灰茫茫的,朴实得连一条皱纹都没有。

凄清,空旷,荒凉,寒冷,笼罩在铅似的穹隆下。

荒原上站着一位高大的老人:

瘦骨嶙峋,古铜色的脸,没有胡须。

高大的老人站在那里,宛似一株光秃秃的树木。

他的双眼像那荒原和天空一样冷峻;鼻似刀裁,斧头般坚硬;肌肉像那荒凉的土地一样粗犷;双唇不比宝剑的锋刃更厚。

老人身旁站着三个僵硬、消瘦、穷苦的孩子。

三个可怜的孩子瑟瑟发抖,老人无动于衷,目空一切。

犹如那坚硬荒原的品格。

老人手里有一把细小的种子,另一只手,伸着食指,戳着空气,宛似戳着青铜铸成的东西。

此时此刻,他抓着一个孩子松弛的脖子,把手里的种子给他看,并用下冰雹似的声音对他说:

“刨坑,把它种上。

”然后将他那战栗的身体放下。

那孩子扑通一声,像一袋装满卵石的不大不小的口袋落在坚硬的荒原上。

“爹,”孩子抽泣着,“到处都是光秃秃的,硬邦邦的,我怎么刨呢?

“用牙啃。

”又是下冰雹似的声音。

他抬起一只脚,放在那孩子软弱无力的脖予上。

可怜的孩子,牙齿咔咔作响,啃着岩石的表面,宛似在石头上磨刀。

如此过了许久,许久,那孩子终于在岩石上开出了一个骷髅大小的坑穴。

然后又啃啊,啃啊,带着微弱的呻吟。

可怜的孩子在老人脚下啃着,老人冷若冰霜,纹丝不动,像那坚硬的荒原一样。

当坑穴达到需要的深度,老人抬起了脚。

谁若是亲临其境,会越发心痛,因为那孩子,依然是孩子,却已是满头白发。

老人用脚把他踢到一边,接着提起第二个孩子,这孩子已颤抖着目睹了全部经过。

“给种子攒土。

”老人对他说。

“爹,”孩子怯生生地问道,“哪里有土啊?

”“风里有,把风里的土攒起来。

”老人回答,并用拇指与食指将孩子可怜的下巴掰开,孩子迎着风,用舌头和喉咙将风中飘扬的尘土收拢起来,然后,再将那微不足道的粉末吐出。

又过了许久,许久,老人冷若冰霜,纹丝不动地站在荒原上。

当坑穴填满了土,老人撒下种子,将第二个孩子丢在一旁。

这孩子像被榨干了果汁的空壳,痛苦使他头发变白。

老人对此不屑一顾,然后又提起最后一个孩子,指着埋好的种予对他说:

“浇水。

”孩子难过得缩成一团,似乎在问他:

“爹,哪里有水啊?

”“哭,你眼睛里有。

”老人回答,说着扭转他两只无力的小手,孩子眼中顿时刷刷落泪,干渴的尘土吸取着,就这样哭了许久,许久。

泪水汇成一条哀怨的细流抚摸着土坑的四周。

种子从地表探出了头,然后抽出嫩芽,长出几片叶片。

在孩子哭泣的同时,小树增加着枝叶,又经过了许久,许久,直到那棵树主干挺拔,树冠繁茂枝叶和花朵洋溢着芳香,比那冷若冰霜、纹丝不动的老人更高大,孤零零地屹立在坚硬的荒原上。

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天上的鸟儿都来到树枝上筑巢,它的花儿已经结出果实。

老人放开了孩子,孩子已经停止哭泣,满头白发。

三个孩子向树上的果实伸出贪婪的手臂,但是那又瘦又高的人抓住了他们的脖子,像抓住幼崽一样,取出一粒种子,把他们带到附近的另一块岩石旁,抬起一只脚,将第一个孩子的牙齿按在地上。

那孩子在老人的脚下,牙齿咔咔作响,重新啃着岩石的表面。

老人冷若冰霜,纹丝不动,默不作声,站立在坚硬的荒原上。

(选自2008年第11期《名作欣赏》,有删改)

11.请分析文章开头对荒原景物描写的表达特色及其作用。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简要分析文中三个孩于“刨坑”、“攒土”、“浇水”等具体行为和过程的象征意义。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最后一段,老人为什么还要残忍地役使三个孩子继续到附近种树?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题为“坚硬的荒原”,而大量的文字写老人和小孩。

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花事

潘向黎

(1)三月里,不记得是哪一天了,到花园一看,母亲种的贴梗海棠开了。

白色的,很柔,花瓣圆圆的,很润,是江南娇小女儿态,居然冲寒而来,让人心头一热。

连续两个月反反复复的病好像好了起来。

(2)三月底,樱花开了。

特地去复旦南区看,原先最大的一株,不知道为什么少了很粗的一枝,不知道是台风刮断了,还是砍掉的。

这一来就不成气势了,一瞬间的失望几乎变成气愤。

真是不如不来,不来的话,这里的樱花在记忆中照旧浮一片云霞。

(3)可是若是不来,待到花期过了,肯定以为是人辜负了花。

谁知却是花辜负人。

可是那么美妙,那么短暂,比起辜负来,还是宁可被辜负吧。

(4)四月中旬。

竟不知道自己住的小区里有樱花。

就在后面一个自行车棚前面,有三大棵,是日本晚樱,似乎又叫八重樱的,一棵白色,两棵粉色。

想必是自己也知道是迟了,于是格外盛大地开了,在花下仰了头看,一层花上面还是一层花,竟是花天。

让人薄醉的明媚梦境,难怪“花天”是和“酒地”连在一起。

(5)想起上一次这样仰看樱花,是几年前在扬州的徐园,就在院子门内一侧,牡丹正开,盛大无比,色泽灼人,上面居然一棵樱花,密密盖住了天,这种搭配在别处从未见过,给人的感觉足够奇异,简直有几分妖魅。

人坐在中间的石凳上,眼睛被花光照得晕眩,只好闭上,还觉花气填满了肺腑。

人生到此,还有什么愿望?

大概只有一个:

希望这个梦不要醒来。

(6)但是樱花还是谢了,最初几瓣飘落,就让人担心风雨。

但是风雨该来的时候还是来了,于是樱花雪一阵比一阵密。

一夜风雨之后,出门时倒吸一口气,台阶下,堆了一堆的粉色花瓣。

(7)本来想改后主词一个字,叹一句:

阶前落樱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8)正好我白发苍苍的母亲走过樱花树,抬头说:

“不要这样嘛。

”我就觉得不必说了。

(9)今年天暖得疯疯癫癫,花期都乱了,还没到谷雨,牡丹都开过了。

好不容易到了植物园,人家告诉我,牡丹都谢了。

心想,只要还有三四朵,让我看看,也算没白来这一趟。

到了一看,十停里谢了七八停,开着的那些也是萎靡。

(10)站在这样的园中,才明白什么叫大势已去。

(11)牡丹是热闹到不避杂乱的花,红的,粉的,紫的,白的,黄的,还有一种接近黑色的紫绛。

花前的小牌子都写了品种名,无心看。

没有花,秃秃地光知道名称做什么用?

若有花时,更不需要了,它本身就是最好的说明。

(12)这有点像爱情,爱着的时候不需要任何概念和定义,不爱了,多少种界定和解释都不能挽救。

(13)那么,地上的花瓣是没有结果的爱情,而那些没有花只剩名称的植株,是无爱的婚姻。

(14)春天是一年中最让人心烦的季节。

伤感细密而粘稠,有时让人觉得自己脆弱到可耻。

(15)春暖花开?

不,春天是花谢的季节。

你不会在别的季节里,看到这么多的花凋谢。

(16)许多花争先恐后地开了,然后谢去,一场场花事是一个个陷阱,等着我们的心情陷进去,防不胜防。

(17)对人,为了躲避散时惆怅,你可以不聚,可是对花,你能怎么样?

那花该开时就开了,你不能不看,不能不爱,那花该谢时就谢了,丢下你狼藉满地的心情。

(18)花谢花飞飞满天,红销香断有谁怜。

谁不怜?

可是怜又能怎么样呢?

(19)为了想躲过心痛,其实不要花开。

但是春天一到,偏偏花开,偏偏花谢。

(20)五月六日,立夏。

(21)昨天半夜,或者说今天的凌晨,起风了,然后打起了雷,怪不得昨天开始头疼。

雨下下来了,头渐渐不疼了。

起来出门,看到第十宿舍围墙外的地上,一片雪白的细碎落花。

那几棵绣球不落则已,一落就到了这步天地。

走近了看,五瓣五瓣的,依然精细着,像满地的小篆,曲曲折折的心事无人能懂。

比起“立夏”这个抽象的节气,这满地的雪白小篆,更加让人彻悟,春天过去了。

(22)过去也就过去吧。

一千个春天都凋零了,一万场悲喜都凋零了,多少代看花人都成了别人的追忆。

1.第(5)段中写观扬州徐园樱花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第(21)段中画线的一段文字。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通过对春天的花事的描述,寄寓了哪些人生感悟?

试加以概述。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3)段中,作者说“比起辜负来,还是宁可被辜负吧”,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

请阐述你的理由。

(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哑了的三角琴

巴金

父亲的书房里有一件奇怪的东西。

那是一只俄国的木制三角琴,已经很旧了,上面的三根弦断了两根。

它高高地挂在墙角,灰尘盖住它的身体。

可是它从来不曾发过一声悲叹或呻吟。

我叫它做“哑了的三角琴”。

有一天午后,好奇的我偷偷溜进父亲的书房,爬上椅子。

当我的手指刚挨到三角琴,耳边一响,三角琴躺在地上,成了几块烂木板。

父亲回来后小心地把它们用报纸包起来,然后慎重地放到橱里。

我很后悔,父亲慢慢地抬起头:

“孩子,我并不怪你,我不过在思索、在回忆一件事情。

“说起来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父亲这样地开始了他的故事,他的声音非常温和。

“是我同你母亲结婚后的第二年,我在圣彼得堡大使馆里做参赞。

这一年夏天,你母亲一定要我陪她到西伯利亚去采集囚人歌谣。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监狱里向来绝对禁止囚人唱歌,犯了这个禁例,就要受重罚。

我们来到西伯利亚一所监狱,把来意告诉狱中当局,一个禁卒插嘴说:

‘我知道拉狄焦夫会唱歌’,典狱便叫他把拉狄焦夫领来。

“拉狄焦夫来了,年纪很轻,还不到三十岁,样子一点也不凶恶,如果不是穿着囚衣,戴着脚镣,谁也想不到他是一个杀人犯。

他站在我们的面前,胆怯地望着我们。

当我们说想听他唱歌时,这个囚人暗黑的眼睛里忽然露出了一线亮光,似乎有一种快乐的欲望鼓舞着他。

他望了望典狱,又望着你母亲,略带兴奋地说:

‘如果你们可以给我一只三角琴,那么……’典狱叫人找一只三角琴。

“这时候秋天的阳光从玻璃窗射进屋子里,正落在他的身上。

他闭着眼睛,弹起琴弦,开始唱起来。

他似乎受到了鼓舞,好像进到了梦里一样,完全忘掉了自己地尽情唱着。

唱完歌,他吻着琴,像母亲吻孩子一样。

“‘尼特加,把三角琴给我拿过来!

’典狱毫不动心地对禁卒说。

“禁卒走到拉狄焦夫面前,这个囚人的面容突然改变了:

两只眼睛里充满着血和火,脸完全成了青色。

他坚定地立着,紧紧抱着三角琴,怒吼道:

‘谁来,我就要杀谁!

’你母亲和我,都吓坏了。

“典狱冷酷地说:

‘给他夺下来。

’他这时候明白抵抗也没有用了,便慢慢地让三角琴落在地上,忽然倒在椅子上低声哭起来。

‘我们不能够再帮忙你什么吗?

’你母亲悲声地问。

“‘谢谢你们。

我只想请你们到布——村的教堂里点一支蜡烛放在圣母像前,并且做一次弥撒祝安娜。

’说到安娜这个名字,他几乎又要哭出来,但他马上忍住了。

“门开了,两个兵把他押了出去;脚镣声愈去愈远。

一切回到平静了。

“‘这个拉狄焦夫是怎样的一个人?

’我凄然地问。

“‘有一天教堂中正在举行婚礼,新郎是一个有钱的中年商人,新娘是本村中出名漂亮的小家女子。

拉狄焦夫忽然闯进来,用斧头把新娘、新郎都砍倒了。

新娘后来死了,新郎成了残废。

拉狄焦夫并不逃走,他被判了终身惩役罪,也不要求减刑。

从此他的口就永远闭上了。

’禁卒一面说,一面望着桌上的三角琴,最后加了一句:

‘三角琴也弄坏了。

’你母亲就花了一点钱向禁卒买来了三角琴。

她把它带回圣彼得堡。

“说来惭愧,我们所答应他的事并不曾做到。

第二年你母亲生了你,过了两年她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现在你母亲睡在圣彼得堡郊外的公墓里,三角琴又被你打碎了,而圣母像前那支蜡烛还没有人去点过,为安娜做的弥撒也没有人去做。

……孩子,你懂得了罢。

父亲的声音里含有眼泪,同时又含有无限的善意。

我觉得我要哭了。

                  (节选自巴金《复仇集》,有删改)

11.小说开头画线部分对“哑了的三角琴”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小说关于拉狄焦夫的情节安排很有特色,请结合相关情节作简要分析。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拉狄焦夫身上体现了哪几组矛盾冲突?

请分点概括并作简要说明。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小说题为“哑了的三角琴”。

请结合全文,探究其蕴含了哪几层深意。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11.(6分)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三角琴的破旧和沉默(2分),设置悬念,为下文写“我”取琴和父亲讲述琴的故事作铺垫(2分),同时营造了哀伤、凄清的氛围,奠定小说的感情基调(2分)。

12.(5分)

小说用倒叙的手法写拉狄焦夫(1分),先写他是一个杀人犯却不凶恶,而且爱好音乐,再写他忘情歌唱、坚定护琴、放弃抵抗与哭诉,最后交代他杀人获刑背后一个凄美残酷的爱情故事(2分),这样写使小说情节曲折,有波澜,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2分)。

13.(6分)

①爱和恨的矛盾冲突。

拉狄焦夫爱安娜,却因安娜没有嫁给他,爱深成仇,把她砍死在婚礼上。

②争与忍的矛盾冲突(反抗与顺从的矛盾冲突)。

拉狄焦夫砍死安娜,却不上诉要求减刑;他为了三角琴怒吼要杀人,却又放弃了抵抗。

③灵与肉的矛盾冲突(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

拉狄焦夫热爱音乐,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然而他又是一个囚犯,丧失了自由。

④情与理的矛盾冲突。

拉狄焦夫为人和善,本质善良,但做事容易失去理智,行为冲动、鲁莽。

评分建议:

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得满分。

14.(6分)

①“哑了的三角琴”暗指拉狄焦夫永远闭口、不能自由歌唱的苦痛与绝望;

②“哑了的三角琴”象征拉狄焦夫因失去美好爱情,自由幸福生活理想的破灭;

③“哑了的三角琴”表达了父亲对母亲无尽的哀思和因没有践行对拉狄焦夫的诺言而深怀歉意。

评分建议:

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得满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l-14题。

回望雁门王海英

①初见雁门关,是一次不期而遇。

那是一个深秋的上午。

②秋风瑟瑟荒草萋萋,深秋的勾注山,一派滚滚无边的黄褐,远远近近薄薄的初雪花花点点。

关城渐近,小北门上“雁门关”三个大字迎风而立,木镌“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的楹联,静静地偎依在门两侧。

空空荡荡的门洞内是光滑安静的青石板路,路上两道深深的车辙分外醒目。

③登上关楼,顿觉山风强劲。

放眼望去,一节节残缺的长城,像一根根苍老的肋骨,虽历尽千年风霜,依然兀自挺立着,不卑不亢、处乱不惊地勾画着山势的雄浑险峻。

没有了滚滚狼烟的烽火台,如一个个古埙在风中呜呜地吹响。

关楼下曾经鼓角争鸣的关城早已荡然无存。

这一切留给今人的除了空灵的凭吊和怀古的幽思还能有什么呢?

④告别关楼,回望雁门,此时的雁门关更像一位慈祥的老人,淡淡的秋阳下,它谦恭地退于历史一隅,聆听着来来往往的脚步声,用洞明世事的目光穿越岁月的迷雾。

这让我充满了莫名的感动,我感到我与雁门关之间还有许多未尽之意。

⑤再一次拜访雁门关,是次年的初秋。

一路行来,导游把雁门关的历史、文化都讲了个遍,尤其强调了它的军事地位。

翻看史书,雁门关几乎就是一部战争史,从先秦开始,这里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大大小小的战争就发生过200多次。

史载,赵国名将李牧大破匈奴十余万骑;唐初李世民全歼突厥二十万众……连汉军,亦是“十万汉军零落尽”,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壮场面啊。

唐朝诗人常建有句写雁门关的诗:

“城下有寡妻,哀哀哭枯骨。

”古往今来,战争给民众带来的只能是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和心灵创伤。

导游的讲解让我有了一种难以言说的痛,我似乎看见,前边有千万个灵魂,他们在秋天明媚的阳光里冷冷地注视着我们,我们对雁门关的热情,焐不暖他们千年的冰凉记忆。

⑥在李牧祠,导游还历数了李牧之后的李广、薛仁贵、杨业等有着赫赫战功的守关名将,他说雁门关是刚烈的英雄的。

是啊,古往今来,雁门关演绎了多少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造就了多少名垂千古的英雄人物,但这刚烈和英雄的背后有多少悲伤的眼泪和惨痛的教训啊,这是千百年来雁门关无法言说的心痛。

⑦第二次告别雁门,耳边战争的脚步声似乎刚刚远去,但我们仍能感受到它那似怨似艾的苍凉之音,那是一代代封建王朝覆灭的绝响。

第二次回望雁门,我向雁门深深作揖,壮美与惨烈已然远逝,我们用真诚打磨它的锈蚀,总能闻到岁月的芬芳。

⑧又见雁门关,是一个盛夏的下午。

轻风吹拂,小草欢快地跳动着,阳光慢慢扫过土黄色的城门,抚摩着沧桑剥露出的深深裂纹。

重新走进阅尽沧桑的城门,又一次与那两道车辙相遇。

⑨依然光滑宁静,依然淳古苍茫,没有忧虑,只有纯正的安详。

那一刻,我知道它要向我倾诉什么。

我久久地凝视,久久地倾听。

⑩终于,耳边传来了环佩叮当声和琵琶呤唱声,是她——美丽的汉家女王昭君走过来了。

公元前33年一个云淡风轻的日子,窈窕俊美的昭君,毅然出关走向大漠。

碾着昭君的车辙,先后十几位中原公主从雁门出塞,使辽阔荒凉的塞北大漠一次次唱响民族融合之曲。

⑾接着进入眼帘的是满栽着各色货物的车队和马队,他们从雁门关出出进进,使中原和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物资、技术得以流通,雁门古道成为了”丝绸之路”衰落后第一条陆上国际贸易商路。

⑿站在两道深深的车辙之间,我感觉到了生命的充实和浑厚。

雁门古道用有限的时空实现了对无限生命境界的苦苦追寻和辉煌展现。

⒀又一次告别雁门,我心里感到从未有过的平静,历尽岁月沧桑的关城,用无言的平静与我们话别。

又一次回望雁门,在它祥和的目光里,一切的燃烧和愤怒,都已化作蓝蓝的天空与挺立的山峰。

阳光多么灿烂,天空多么明净,雁门文化的光辉透过朝代更迭的峰峦投射过来,宁静、神秘。

(选自2005年第6期《黄河》,有删改)

11.本文是围绕三次游历雁门关展开的。

请简析作者三次游历的不同感受。

(6分)

12.赏析文中画线两处景物描写的表达特色及其效果。

(6分)

第一处:

第二处:

13.①本文第⑦段中的“我向雁门深深作揖,壮美与惨烈已然远逝,我们用真诚打磨它的锈蚀,总能闻到岁月的芬芳”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②它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5分)

14.文章结尾说“又一次告别雁门,我心里感到从未有过的平静”,请结合全文探究为什么第三次回望雁门关“我心里”会“感到从未有过的平静”。

(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妈妈,我要成为你的另一棵树

王志文

⑴六岁的时候我曾大病过一场。

⑵父亲背着我去医院,长长的路父亲就那么背着我一步步地往医院走。

那时的我对父亲而言已经有一点分量。

父亲停下了,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把背上的我往上顿了顿。

我说:

“爸爸,你累了,放下我吧,我自己能走。

”说着,我就从父亲的背上往下跳。

但父亲不许,坚持着将我一路背到了医院。

⑶后来,父亲去世了,是因为车祸。

⑷母亲在几天几夜的昏迷之后醒来,对我和两个哥哥说的第一句话就是:

⑸“家里的树倒了!

⑹母亲是上海宜川电子配件厂的一个普通工人,月薪三十多元。

用这三十多元钱,母亲养大了我们弟兄三个。

⑺我小时候是从来不去理发店的,都是在家里由母亲来剪。

母亲每次剪发之前都会说:

“阿文啊,头发长了要剪了。

”然后,母亲就把我按在板凳上,母亲的手轻轻地抚着我的乱发。

再然后,我就能看见自己的头发纷纷而落。

围着我脖子的是一块黑色的绸,这块黑色的绸永远印人了我记忆之中,它水银一般流遍我的全身,随时都能将落发消融。

⑻那真是一种很奇特的感觉。

⑼多年以后,我已经被人们称作“影星”了,当我走进美发厅之后,总是觉得很不自在。

我坐上转椅,一些莫名其妙的情绪就会阵阵袭来,眼前的一切都开始令我烦躁不安,令我生气。

那一次,理发师正在给我理发,我突然就扭过头问:

“为什么都是白色的?

你们为什么不能用一块黑绸?

”我直视着理发师。

理发师愣了好半天也没有搞清楚我为什么会希望有一块黑色的绸。

他只好摇摇头。

⑽小时候,我身上的衣服没有一件是从商店里买的。

我身上的一切几乎都是由母亲一手缝制的。

在某一个时期里,我对海员服着了迷,但是,母亲却根本没有能力为我弄到一件海员服。

通常,每个大年初一的早晨,我总能看见母亲给我缝制的新衣服放在我的床头。

就在那个新年的早晨,当我醒来,我又看见一件蓝色哔叽的新上装。

与往年不同的是,母亲在这件新衣上镶了几颗“海员扣”,是从已故的父亲的一个老朋友那里要来的。

同那块黑色的绸布一样,那几颗闪闪发亮像金豆子一样的“海员扣”,也从此印在我童年的记忆中。

⑾童年的记忆中,还有一些事情同样难忘。

放学了,我一个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