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中医院住院综合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某县中医院住院综合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中医院住院综合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县中医院住院综合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背景
㈠项目名称:
中国某县中医医院住院综合楼项目
㈡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㈢承办单位:
中国某县中医医院
㈣承办单位概况
中国某县中医院是1984年6月由县医院中医科和城关卫生院合并组建的一所全民所有制的县级综合性中医医院,原占地面积3500m2,业务用房仅2100m2,其中40%为危房(主要业务用房是中医院贷款购得原玉屏镇政府老办公楼改造的)。
建院24年来,县中医院在较困难的条件下,通过深化内部改革,加大管理力度,医疗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在社会上享有一定信誉。
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民主评议先进单位;在州以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一位同志被州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两位“优秀科技人才”。
该院现有病床80张,职工86人,其中卫技专业人员72人,占职工总人数的83.72%,其中中级职称以上17人,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本科生25人,名老中医4人,占卫生技术人员40.27%。
医院内设11个临床科室,8个医技科室,10个行政后勤科室,并且是中国某县首家开通“120”急救专线的医院,该院“水族医药骨伤”及“中药房”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级重点建设专科;“全球爱婴医院”已经专家组评审通过。
医院有价值200多万元的基本医疗设备。
2007年门诊量达3.5万人次,住院病人达1700余人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医院现有的医疗环境及条件已远不能满足中国某县17万常住人口、5万暂住人口和年90万游客对中医、中西结合医疗服务的需求。
该院现有院办公室、医教科、护理部、药械科、后勤科、财务科、信息科等职能科室,有针灸科、中医骨伤产、中医腰腿痛专科、中医肛肠科、外科、内科、儿科、妇产科、皮肤科、口腔科、五官科、检验科、功能科(含B超、心电图、经颅多谱勤、胃镜等)、放射科、社区医疗科等临床医技科室。
全院现有房屋2100m2,其中业务用房1600m2(贷款购置玉屏镇的办公用房经改造后用于门诊、住院、医技等业务用房),后勤保障500m2,业务用房不但紧张而且分布极不合理。
随着中国某县经济社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增加及游客逐年增多,中医院业务量增加的同时,收入也在不断增长,2007年业务收入280万元,较2002年增长近4倍,预计2008年将突破300万元。
㈤项目编制依据
1、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2年制定“中医院建设标准”(建设部、国家发改委2005年批准全国统一标准);
2、《国债项目县级中医医院建设指导意见》;
3、《黔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4、《中国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5、《中国某县城镇总体规划》;
6、国家有关消防、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
7、《贵州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
8、当地水文、地质、气象等资料;
9、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协议。
㈥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1、项目提出的理由
①中国某县中医院是集医疗、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全县唯一一所中医医院。
今年通过专家组评审为“全球爱婴医院”。
目前该院是中国某县社会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交通事故急救绿色通道及中国健康扶贫工程定点医院,同时承担全县的120急救工作。
②中国某县中医院从建院开始,就一直坚持突出中医特色,强化中医专业技术力量的建设,该院“水族医药骨伤”及“中药房”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级重点建设专科。
医院在门诊和住院病人中广泛开展中医中药治疗,并开展为病人代煎中药服务。
医院开设“水族医药骨伤”,采用闭合复位及手术切开复位后内固定切口愈合后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各种骨折,效果十分明显,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时间和降低了治疗费用,深受患者好评,在当地有较大的影响力。
③该院自建院以来就坚持“人民医院为人民,农村医院为农村”的服务宗旨,坚持高标准服务、低标准收费。
虽然该院一直实行低收费,但业务收入由于患者逐年的增加,近年来保持每年20%以上的增长速度,业务收入从2002年70余万增加到2008年的280万,增长了4倍。
年门诊人次保持了35%以上的增长速度,从5年前的18056人次增长到2007年的35000人次以上;病床使用率从2002年的46%上升到95%以上。
中国某县中医院在业务技术、文明建设等方面工作均成效显著,医院业务发展在全州中医医院中处于领先水平。
但多年以来由于业务用房严重不足,该院于2005年贷款300万元购置玉屏镇乡政府办公楼经改造后用于急诊、门诊和住院用房,行政及后勤用房全部是80年代末期修建的仅500㎡。
随着医院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业务用房紧缺的矛盾更加突出。
病人常因门诊就诊及住院环境不如意而转诊转院,严重影响了医院的发展,也加大了病人转外就诊的经济负担。
因此,医院业务用房的现状已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就诊要求和医院发展需要,医院住院就诊条件急待进一步改善,扩建业务用房势在必行。
2、项目申请过程
中国某县中医院对住院综合楼建设积极努力,做了不少前期工作,得到政府及相关部门支持。
项目建设地址是原购置的玉屏镇政府院内,并已报经县人民政府及规划部门同意并批示。
根据《中国某县城镇总体规划》,拟选用地性质为医疗用地,原则同意该项目选址。
中国某县建设部门及环境保护部门对中国某县中医院规划方案也已作批复。
二、项目概况
㈠项目拟建地点
中国某县玉屏镇(县城所在地)樟江中路6号
㈡建设规模
1、项目规划用地总面积:
2300m2
地面建筑占地面积:
450m2
2、建筑面积:
2700m2
㈢主要建设条件
1、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其有效的实践和丰富的知识中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以满足时代发展和民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是历史赋予这一代人的责任。
中国某县中医院在继承和发展祖国医学遗产上做出积极贡献,有能力实施和运转好该项目。
通过该项目的投入建设,使中医院建设达到:
适应群众需求,建设规模适度,设施设备先进,服务功能完善,人员结构合理,中医特色突出,专科(专病)优势明显,疗效水平较高,服务质量优良,运行机制良好,费用控制严格,创新能力较强,可稳步发展的中医医院,成为中国某县乃至周边地区预防保健康复、中医临床、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中心,以充分满足和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医疗保健的需求。
2、项目拟建于中国某县中医院院内,符合《中国某县城镇总体规划》(见附件),建设用地属中国某中医院原购置玉屏镇政府院内,手续落实,该建设用地在中国某县最大街道樟江大街西侧,交通方便,市政基础设施配套条件好,供水、供电、通讯等能满足建设要求,建材供应充足、便捷。
3、中国某县人民政府已作配套资金承诺(附件),成立项目领导小组(附件),该项目实施具有资金及组织保证。
㈣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项目总投资
项目估算总投资384万元,其中:
工程费用为342.9万元,占总投资的89.30%;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为30.3万元,占总投资的7.89%;基本预备费10.8万元,占总投资的2.81%。
2、资金筹措
总投资384万元。
其中:
国家专项补助250万元,地方政府及医院自筹134万元。
㈤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下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或摘要
备注
一
医院基本情况
1
医院规划用地面积
㎡
2300
2
医院现有业务用房
㎡
2100
其中:
门诊、住院部
㎡
1600
后勤保障
㎡
500
3
床位数
张
80
4
职工总数
人
86
二
建设规模
总建筑面积
㎡
2700
三
总图规划指标
1
建筑占地面积
㎡
450
2
容积率
1.17
3
建筑密度
0.19
4
绿化率(含预留地)
%
80.43
四
项目建设总投资
1
工程费用
万元
384
2
其他基本建设费
万元
30.3
3
基本预备费
万元
10.8
五
项目建设资金来源
1
国家专项补助
万元
250
2
地方政府及医院自筹
万元
134
六
项目建设工期
年
1
三、结论与建议
㈠结论
本项目建设是解决中国某县中医院业务用房,住院综合楼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中国某县中医院医疗条件,提高中国某县医疗卫生事业整体服务能力,使其达到县级现代化中医医院水平,在满足中国某县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的同时,对提高中国某县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促进和发展黔南州中医事业和民族医药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项目建设条件具备,因此,该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和可行的。
项目建设用地落实,社会环境条件好,供水供电等市政配套条件完备,工程技术方案可行,项目将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㈡建议
1、项目承办单位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做好项目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便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的条件。
2、按基本建设程序精心组织项目建设管理,推行限额设计,加强项目质量监督、进度控制,严格控制项目投资,按相关规定管好专项资金,保障资金安全运转。
3、项目建设必须进一步做好地质勘察,为工程的实施提供基础技术支持。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中国某县概况
中国某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南部,东北与黔东南州从江、榕江县接壤,东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环江、南丹县交界,西面与独山县毗邻,北与三都水族自治县相联,其地理坐标位于东径107°37′至108°18′、北纬25°07′至25°39′之间,总面积243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万亩,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县,是贵州南下距出海口最近的一个县,全县辖6镇11乡94村4个居委会。
2007年末总人口17.4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5.9万人,占92.44%。
200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9.15亿元,人均5301元;财政总收入14535万元,人均财政总收入85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59元,粮食总产量58327吨。
中国某县地处贵州高原南部斜坡,为贵州高原与桂东丘陵的过度地带。
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受地质构造控较明显,向斜成谷,背斜成山,形成山地与谷地由西向东相间排列,主要山脉和水系沿地质构造走向发育,组成全县山脉与河流谷地的北偏东向长带状相嵌分布格局。
中国某县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气候温热、降水充沛、雨热同季,气候类型多样,垂直差异明显。
全县气温北低南高,年均气温16~19℃,最热月(7月)均温24~26℃,最冷月(1月)均温6~8℃,年际变化不大;全县年均降水量1100~1650mm之间;全县大多数地区日照时数在1200小时左右,总辐射70~90kcal/cm2,活动积温4200~6100℃,无霜期283天左右。
二、中国某县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通过多年努力,中国某县三级卫生网络基本形成:
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27个,其中:
县直属机构5个,设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站、卫生监督所、县级中医院、县人民医院各1个,乡(镇)卫生院16个,其他106个。
全县共有病床308张,每千人口平均1.3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63人,每千人口有卫技人员2.1人。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㈠中医药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髓。
国家将发展传统医药写入宪法,制定了行政法规和一系列政策,极大地推动了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中医药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此,该项目的建设是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医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健体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的需要。
㈡中国某县中医院继承和发展祖国医学传统,为中医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既继承民族医药的特点,同时和中医药的科学内涵,特色优势及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医药的理论和实践。
中国某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区,80%以上的人民群众认可中医、民族医学,渴望中医药的发展壮大,所以该项目的建设对提高和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㈢该项目的建设是实施区域卫生规划,适应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将极大地推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也日益提高。
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完善了医院自身的服务体系,提高了综合服务能力,而且对完善中国某县医疗卫生事业体系,在进一步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㈣1996年中国某县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批准纳入国际人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成为世界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中国某樟江风景名胜区还是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烈士的故乡和红七军的革命老区,享誉国内外,成为贵州南部重要旅游基地。
按照旅游总体布局该县将提升为国际旅游城市,该县医疗卫生部门的服务对象已不仅仅是县内和周边县的群众,还要面对日益递增的国内外游客。
医疗任务将日益增大,目前的业务用房和群众需求差距太大,建设中国某县中医院住院综合楼迫在眉捷。
第三章需求分析和建设规模
一、需求分析
(一)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及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正是依靠中华民族历代医家的不懈努力,才保障了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
即使在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医药仍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医疗保健体系中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抗击SARS的斗争中,中医药在临床救治中显示了良好的效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中医药在医疗、保健、亚健康状态调节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中医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关注,随着中医药国际交流和合作的不断扩大深入,中医药已在世界范围内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针灸、植物药的运用及中医医师执业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逐步取得合法地位,并纳入医疗保险体系;全世界70多个国家制订了草药法规,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有各种类型的传统医药机构;世界对传统医药的需求也不断提高。
(二)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要积极发展传统医药,中国政府把“中西医并重”确定为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之一。
近年来,我国政府积极推进中医药宝库的深入挖掘和中药现代化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类的健康需求日益提高。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重大传染病、新发传染病对健康及社会稳定的威胁也十分严重,对亚健康状态的调节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理念为指导的传统医药的优势明显。
充分挖掘和开发中医药宝库,加强中医药诊疗技术和规律的研究,加强针对这些疾病的中医药的研究、开发,对于保障中国人民及世界人民的健康,并为人类攻克这些疾病将发挥巨大作用。
(三)中国某县现有中医病床80张,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人民群众对传统医药、民族医药有着较深的感情,而且中国某县现又上升为国际旅游城市,每年要为上百万的省内外游客服务。
同时该院更承担全县“120”急救任务,现有业务用房和医院所承担的医疗救治任务极不相符。
(四)中国某县中医院现有业务用房2100㎡,现有编制床位80张。
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现有中国某中医院规模,按每张床60㎡,应有业务用房4800㎡,尚差2748m2。
中国某县中医院现有业务用房和“指导意见”基本用房及辅助用房比例关系对照:
医院科室
比例%
指导意见(㎡)
现有(㎡)
差距(㎡)
急诊部
3
144
门诊部
25
1200
住院部
35
1680
1600
-2384
医技科室
20
960
保障系统
8
432
行政管理
4
192
500
-364
院内生活服务
5
240
-300
合计
4800
3200
-2800
通过项目建设,项目单位要达到以下目标:
1、医院规模适度。
能满足本地区人民群众对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需求;
2、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建设完成后,彻底改变业务用房不足与陈旧、基本医疗设备短缺的状况,基本达到布局合理,设施齐全,设备配套,环境优美,能够适应临床业务需要和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条件的要求;
3、项目建设考虑无障碍设计,方便肢残者就医。
4、临床科室齐全。
具有中医特色的临床科室达到10个以上(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腰腿痛科、针灸科、推拿科、肛肠科、皮肤病科等);
5、综合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显著提高,防治重大疾病、慢性病的能力明显增强,在传染性疾病和地方病防治中能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作用;急诊急救能力提高明显,成为当地急诊急救网络的重要成员单位;
6、中医药特色优势更加突出。
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提高,服务领域得到拓展,临床疗效更加显著。
中医药治疗率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率分别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7、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医疗费用进一步得到控制,门诊人次及住院人次平均费用均低于同级综合医院水平;
8、医院中药制剂能力得到提高。
具备符合医院制剂配制要求的基础设施条件,医院中药特色制剂的质量和配制水平明显提高,能满足中医临床和人民群众对医院中药制剂的需要;
9、中医药科研条件得到改善。
针对本地区的主要疾病开展临床科研工作,引进和消化吸收中医药科研成果,组织筛选和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10、继续教育能力得到加强。
能组织实施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中医药继续教育;
11、人员结构更趋合理。
形成一支专业、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队伍,拥有一批中医理论功底深厚、临床业务能力突出的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能开展中医药继续工作和科技创新。
(五)中医医院基本服务功能和中医药特色的建设要求及基本设置与构成的需要:
1、建设要求
医疗:
①开展院前急救,熟练应用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和技能,对急诊病例24小时应诊、出诊、抢救、治疗和组织转诊。
②具备应对突发事件,并接受中医药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派遣紧急医疗队的能力。
③具有内科、外科、针灸、推拿、肛肠等至少10个临床一级科室,至少有3个具有中医特色的专科(专病)。
④中药饮片、中成药供应能够满足临床需要。
⑤开展血、尿、便常规及生化细菌检验;X线检查、拍片;心电、超声、内窥镜检查等。
预防保健及计划生育:
①疾病预防、免疫接种、传染病疫情报告。
②孕产妇和儿童的系统保障。
③养生保健。
④健康教育。
⑤开展常见计划生育手术。
业务指导:
①受中医药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的委托,负责对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组织医务人员中医药知识的培训。
②受中医药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的委托,负责对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组织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2、基本设置与构成:
门诊:
候诊、挂号、收费、值班、急诊科(室)及观察室、内、儿、针灸、推拿科等诊室、骨、外、皮科及换药处置、妇(产)科及其检查、专科专病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理疗、熏蒸、康复等)、注射室、中、西药房
住院:
病房、产房、医护人员办公室、收费室等。
医技:
检验、X线、心电、超声、病理、窥镜、其他。
预防保健:
预防、妇幼保健室、健康教育室等。
保障系统:
供应、营养食堂等。
行政:
办公室、计算机房、中医示范教学培训室、图书室、档案室等。
院内生活:
药饮片、中成药、西药及备用品库房、煎药室、锅炉房、浴室、公厕、污水、医疗废物处理设施、洗衣房、电机、配电房
太平间、其他。
二、建设规模
按照中国某县中医院任务、目标、建设要求、基本设置构成及医院现状确定中医院建设规模为:
床位80张。
1、建筑占地面积:
450㎡
2、新建面积:
2700m2
第四章场址选择及建设条件
一、场址选择
中国某县中医院住院综合楼场址拟定于中国某县城中心樟江中路中国某县中医院,该地段场地交通方便,符合医院建设要求。
该场址是医院原有地址,所有权归医院所有,利用现有空地进行修建。
二、建设条件
㈠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平坦、开阔,地形地貌简单,场地位于一单斜地层中,场区内无大断裂通过,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按贵州地区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属建筑抗震有利地段,建筑物按7度设防;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地基岩土种类单一,性质变化不大,均匀性较好。
㈡地理条件
中国某县地处贵州高原南部斜坡,为贵州高原与桂东丘陵的过度地带。
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受地质构造控较明显,向斜成谷,背斜成山,形成山地与谷地由西向东相间排列,主要山脉和水系沿地质构造走向发育,组成全县山脉与河流谷地的北偏东向长带状相嵌分布格局。
㈢气候气象条件
中国某县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气候温热、降水充沛、雨热同季,气候类型多样,垂直差异明显。
全县气温北低南高,年均气温16~19℃,最热月(7月)均温24~26℃,最冷月(1月)均温6~8℃,年际变化不大;全县年均降水量1100~1650mm之间;全县大多数地区日照时数在1200小时左右,总辐射70~90kcal/cm2,活动积温4200~6100℃,无霜期283天左右。
㈣地震条件
根据贵州省地震烈度图,中国某县地震烈度为6度,本项目地震烈度按7度设防。
㈤交通及公用设施条件
该项目地址位于中国某县城内,与城市相配套的供水、供电、通讯等可就近接入,设施较为完备。
㈥施工条件
项目区中国某县中医院院内,地势平坦,现永久性的道路已建成,为材料的运输,施工设备的进场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四邻的空地为施工合理的平面布置、文明施工提供了方便,水电均可利用原医院管网直接进入现场,施工条件十分优越。
第五章建设方案
一、设计原则
1、整合资源,合理布局,实现优化配置,提高运行效率。
2、合理利用现有土地,结合现场地形设计,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3、完善功能,配套推进。
中国某县中医医院是当地中医医疗和业务技术指导中心,负责基本医疗及危重、急症病人的抢救,接受下级医疗机构的转诊,承担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进修培训及业务技术指导任务。
在房屋建筑和设备配置上要满足中国某县中医医疗服务的需求和开展临床科研、推广适宜技术、实施继续教育等的需要。
4、明确标准,规范建设。
中国某县中医医院住院综合楼建设要根据“指导意见”精神、覆盖人口及服务功能,本着填平补齐的原则,确定建设规模2700m2,项目建成后达到规模适度、功能适用、装备适用、经济合理。
该项目投入后中国某中医院业务用房比照表
名称
单位
建设前
指导意见要求
建成后
床位
张
80
80
业务用房
㎡
1600
4800
其中:
门诊、急诊(部份后勤保障)
㎡
1344
1600
急诊
㎡
病房
㎡
2640
2700
行政保障
㎡
500
500
5、在满足医院功能要求及设计规范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建筑立面特征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既要简朴庄重又要体现时代特征,并符合国家有关节约用地、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和消防安全的规定。
6、满足整栋建筑的通风、采光和消防疏散的技术要求。
二、设计的依据和要求
1、国家颁布县级中医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