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实践精彩活动策划方案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53689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保实践精彩活动策划方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环保实践精彩活动策划方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环保实践精彩活动策划方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环保实践精彩活动策划方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环保实践精彩活动策划方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保实践精彩活动策划方案设计.docx

《环保实践精彩活动策划方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保实践精彩活动策划方案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保实践精彩活动策划方案设计.docx

环保实践精彩活动策划方案设计

世小《绿色校园》环保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绿色校园

——环保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设计思路

 

 

 

新的世纪,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各种各样的环保实践活动也走入了小学校园,如何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生活世界,使学生参与、融入到自己的生活空间,体验主动参与、实践环保行动的乐趣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我校是一所新建校,目前正准备创建成为一所"绿色学校"。

那么绿色学校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创建"绿色学校"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何意义?

我校现在的环保情况如何?

作为"世纪小学”的主人,我们能为学校在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中做些什么?

围绕这些问题,我们确定了实践活动课的主题----创建"绿色学校"。

整个活动预计按以下几部分进行:

首先进行绿色总动员,使学生了解学校的现状及环保情况,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热情,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要建设绿色校园,我们从哪里入手,从而确定研究的问题。

其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按调查对象自愿组成五小组,(校园绿化调查组、垃圾处理调查组、采访组、宣传组、水电调查组),进行组内分工协作,并完成活动计划。

全体同学按照活动计划分工协作,开展绿色行动。

除了查阅书籍、上网收集外,还可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采访,积累第一手资料,完成活动报告,拟写《致校长的一封信》,提出自己的建设建议。

最后,把自己的活动成果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全班展示交流,同时得到师生的宝贵建议,不断完善补充自己的成果。

 

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使学生了解学校的环保情况,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心。

2、增强学生"爱我学校,美我学校"的意识,为学校的环境问题出谋献策,培养主人翁意识。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合作与分享。

4、初步学会调查、测量方法,上网、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方法、统计归纳方法;交流询问技巧;倡议书的格式,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

 

学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新建学校,东临园林局,西倚环卫局,新世纪花园小区、美丽的十里河公园是孩子们得天独厚的实践基地,这是我校的地理优势;对于一所新建校来说,如何开发植物资源,进行绿化、美化,使学校成为一座花园式校园;如何更好的保护学校环境,使世纪小学更具世纪特色,建成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学校,是我们每一个世小人的期望。

孩子们喜欢自己的学校,他们对能够参与学校建设,有着极大的兴趣,渴望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实践改变自己的学校,这种浓厚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本身就为这项活动的成功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活动准备

 

 

 

一、召开班会,综合实践课的总动员,探讨本次综合实践课的活动目的。

二、办好以"环保"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让同学们认识环保的重要意义。

三、课题组长的培训:

如何确定小主题、组织开展活动以及如何整理材料及调查报告的完成。

四、查找、收集有关"绿色学校"的信息。

 

活动时间:

10——12课时

活动过程:

绿色动员

 

 

 

 

 

(一)、教师启发,学生自定主题

      教师通过对学生启发和引导使学生进入预设的情景之中:

录象展示,欣赏学校的校容校貌。

从雄伟的教学大楼到美丽的绿化带。

看完录象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由这个问题启发从而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进入了预设的主题范围之内,教师先进行情感的渲染,使学生对母校的自豪和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然后亲自带着学生到校园走一走,说说你还发现了什么?

针对学生的发现展开讨论,由学生自己制定活动的主题。

预计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1、校园垃圾问题调查

2、校园水电调查

3、校园用水调查:

 4、校园用电调查:

 5、节水节电,从我做起

…………

 (意图:

教师通过适当引导,由学生自己制定活动的主题,充分地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和主动探究的热情,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活动之中。

(二)、小组自由组合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重要培养方式。

为了便于活动的广泛开展,我们将采用分工协作的形式,根据学生的特长和爱好,自由组合,分为:

绿化调查组、垃圾调查组、水电调查组、采访组、宣传组等。

学生自由报名参加各小队活动,小队之间的信息资料可以互通共享,既分工又合作。

 

 

 

 

 

 

 

一、制定活动计划。

引导学生讨论制定课题研究小计划,设计出具体内容,包括活动分工(小记者、摄影师等)、调查对象、采访地点、研究的步骤、方法和时间等。

包括活动分工、步骤、方法等方面。

(教师要深入到各小组中去,倾听学生的看法、疑难,便于随时对学生进行指导。

1、小组分工

时间

 

地点

 

组长

 

组员

 

记录员

 

2、小组研究设计具体操作(设计访谈表格、问卷;制定参观、观察、活动计划;准备录音机、录像机等活动工具);

3、实践活动(观察、访谈、问卷、实验)

4、分析活动资料(定量:

用统计图表定量分析自己的调查结果;定性:

用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等方法分析整理后的资料,找出规律特点。

5、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二、调查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除了查阅书籍、上网收集外,还可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采访。

深入采访可在教师的带领下,也可自行组成小采访团,深入到各生活小区、农贸市场、环卫处等地进行实地调查和采访,根据采访的需要,详细了解与垃圾相关的所有信息,并形成较为详细的调查、采访记录,有条件的小组还可保留录音像资料。

 

评定以鼓励为主,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导师评定

附一、校园垃圾问题调查

指导教师:

任洪清

组长:

于景浩

成员:

赵凌波、刘棋、刘宵于、李松雨等

课题的提出:

校园的清洁离不开垃圾的处理,就垃圾问题,我们决定仔细调查一番。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通过对学校垃圾处理与分类的调查,发现学校的优点和不足,给学校提出建议;为学校申请"绿色学校"出谋献策。

二、课题实施过程:

(一)查找、收集相关资料。

垃圾的概念、垃圾的种类、垃圾的危害、垃圾分类及回收的方法。

体会:

网上资料真多,哪些为我所用?

(二)调查校园垃圾处理情况及特点。

(1)学校垃圾处理

A、设立垃圾分类箱(黄色:

不可回收,绿色:

可回收)共56个:

在人群较密集的地方约每5米就设立垃圾箱。

B、固定的清洁车:

每天清洁车开进学校,清理垃圾运往垃圾场。

保证校园垃圾处理及时,还同学一个干净卫生的校园。

C、访问清洁工人:

校园垃圾量日均约2吨,人均约一斤多。

垃圾多,消费多。

(2)校园垃圾特点:

纸张、易拉罐、塑料瓶多。

(3)采访C三6垃圾回收情况。

把可回收的垃圾如废纸、易拉罐等加以回收,每周由专门负责人把垃圾拿到回购站卖,每月班费收入约有30多元,用于添置班级所需物品如饮水机、扫把等。

赚钱又环保,值得借鉴、学习。

(三)垃圾分类意识的调查,实地暗访垃圾分类情况(放学15分钟,选一地点观察过路同学扔垃圾情况,连续一周总数:

27人)

垃圾分类意识有待提高!

(四)校园垃圾处理的几点建议:

A、加强垃圾分类意识的宣传。

B、教室增设垃圾分类桶:

黄绿各一个,有利于垃圾分类。

C、设计漂亮的垃圾屋,避免造成视觉污染(展示设计图)。

三、总结交流:

1、就垃圾处理意见给校长写信。

2、完成调查报告和心得体会。

3、提出新课题:

调查社区的垃圾情况。

 

附二:

校园水电调查

组长:

刘百叶

成员:

曲艺、王雨、张代华等

一、水资源告急:

地球表面的70%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仅有水资源的2.5%,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利用。

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或约0.007%的水可为人类直接利用,而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只占世界人均淡水资源的四分之一。

二、节水徽记介绍:

徽记上方的弧线代表着自来水管道和水龙头,龙头中滴下的一滴水,被一只伸出的手掌仔细地接住。

徽记巧妙地利用接与节的谐音,形象而生动地将"节水"之意寓于其中。

请每一位公民记住这个徽记,像对待掌上明珠一样珍惜每一滴水。

三、校园用水调查:

四、校园用电调查:

五、节水节电,从我做起

1、节水实验:

开大水龙头和开小水龙头洗手用水比较,时间10秒,一天以五次计算

开大水龙头洗手:

一次用水约1500ml,一天约用水7500ml

开小水龙头洗手:

一次用水约900ml,一天约用水4500ml

这样,开小水龙头洗手,可节约用水如下: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节水在你我手中!

2、节水节电从我做起

附三:

学生活动体会交流精彩发言摘录:

生1:

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培养了了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

而且通过活动,我们发现美丽的校园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共同呵护。

生2:

这次活动我体验了当"小记者"的滋味。

要采访前,我们兴致勃勃,可当我们上街采访时,处处碰壁。

真扫兴,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制作了"记者证"还盖上学校的公章,"记者证"真好用!

而且通过这次采访,锻炼了我们的交际能力和胆量,同时让我们意识到要当一名记者,需要具备很多方面的能力。

从现在开始,我要努力学习,长大实现我的"记者梦"。

生3:

我们绿化组在测量校园绿化面积时,刚开始用皮尺测量,困难重重,有的同学想退缩,最后还是坚持下来,在总务处老师的帮助下,根据平面设计图,我们终于取得了成功。

从中我们懂得遇到困难时,要多动脑筋,要有持之以恒的意志,坚持就是胜利。

生4:

这次活动,我们学会画平面设计图,学会了应用统计知识,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把统计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同时,在实践中又加深了对统计学知识的理解,数学真重要。

生5:

接到任务后,我们就开始上网查找资料,可网上的资料非常多,如何收集到自己所需的材料,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收集处理网上材料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我们把成果制作成幻灯进行展示,太漂亮了。

电脑真好用!

生6:

我觉得上综合实践活动课之前,要先召开家长动员会,请家长支持。

因为家长对这种课不了解,更谈不上重视,他们更看中的是孩子的分数。

而当你去上网,出去采访调查等活动时,他们会反对。

怕你影响学习,怕你出门不安全等等。

生7:

我们学会了合作学习,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分工合作,彼此配合,互相取长补短,每位同学的潜能都得到开发。

学会合作,才更有利于我们的成长。

实践过程中虽然累点,但当成果展示时,那成功的感觉真棒!

生8:

我从小就想当名科学家,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发现我的观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虽有所提高,但还远远不够,以后我要多参加这种社会实践活动来提高我的实践能力,同时深深意识到学好文化知识,才能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

生9:

虽然我们这次课题任务到今天结束,可是美我校园,绿我校园,爱我地球,还需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了美好的家园,从我做起,我身边的每一件事做起。

所以"结束也是开始"。

附四:

实践活动镜头选:

一、校园绿化调查组:

1、拍摄校园绿色风景线,感悟校园的绿。

2、测量校园的绿化面积,了解绿地的多。

3、辨认植物种类,了解植物的挂牌情况。

4、调查学校护绿情况。

二、垃圾调查组:

1、上网收集、处理有关垃圾的资料。

2、调查校园垃圾的处理情况。

3、调查同学垃圾分类意识和实地暗访学生垃圾处理情况。

4、就垃圾处理问题给校长写建议信。

三、采访组:

1、采访学校领导对环保的重视情况:

措施、成绩、加强。

2、采访科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

3、问卷调查:

师生的环保意识情况。

四、宣传组:

1、通过"环保"黑板报和手抄报进行环保知识宣传。

2、走上街头,宣传环保知识。

3、调查市民的环保意识。

五、水电调查组:

1、收集水电资源材料。

2、调查学校用水、用电情况。

3、如何节约用水、用电。

六、成果总结,交流展示

1、举办展览:

刊出各组调查的资料、图片、心得体会等。

2、各组把成果制作成幻灯,进行展示、交流。

3、大家为创建"绿色学校"出谋献策。

收获乐园

 

 

 

 

 

1、举办展览:

刊出各组调查的资料、图片、心得体会等。

2、各组把成果制作成幻灯,进行展示、交流。

3、大家为创建"绿色学校"出谋献策。

 

 

 

绿色学校的内涵及其创建

1996年12月,国家环保局、中宣部、国家教委颁布了《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纲要》的第二部分第11条提出,到2000年,在全国逐步开展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

这是在中国首次提出“绿色学校”的概念。

由此,在各地环境保护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努力下,全国开始涌现出一批“绿色学校”。

2000年6月,国家环保局等单位又联合表彰了一批“绿色学校”,从而使绿色学校的建设活动成为中国环境教育运动中的一个重要事件。

但是,尽管已经出现和表彰了一大批“绿色学校”,对“绿色学校”的界定却仍然模糊不清的。

究竟什么是“绿色学校”?

应当从哪些方面开展建设“绿色学校”的活动?

缺乏充分的探讨。

这种局面并不利于绿色学校活动的深化和发展。

因此,对“绿色学校”的内涵进行讨论将是有益的。

1.什么是绿色学校?

“绿色学校”一词产生的源头已无从追溯,但从看到的文献来看,“绿色学校”(GreenSchool)一直是与环境教育运动紧密相连的,可以说是作为环境教育运动发展的产物而产生的。

1986年,马来西亚教育部就曾出版过《绿化学校》一书[1]。

而至少在20世纪90年代初,在英国就已经有不同的出版物从环境教育的视角出发,进行关于绿色学校建设的讨论[2][3][4]。

由此推想,绿色学校的提出在西方国家至少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之前。

也有人认为,“绿色学校”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欧洲环境教育基金会(FEEE)于1994年提出的一项全欧“绿色学校计划”(Eco-School)[5],这一项目是一个环境教育国际项目。

尽管参与该项目的欧洲各国学校所使用的称谓并不一致,如爱尔兰称“绿色学校”,德国称“环境学校”,葡萄牙称“生态学校”等等,但是其内涵是相同的。

这样看来,绿色学校是作为实现环境教育目的的重要方法提出来的,它的内涵依从于对环境教育的目的和目标的理解。

也就是说,绿色学校的内涵决定于环境教育的内涵。

因此,我们就应当从环境教育的内在要求出发去寻找绿色学校的本质含义和建设依据。

在此,不妨对环境教育的目的和目标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在确定环境教育目的和目标的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会议和事件[6],但有三个标志性的地方应当铭记,它们依次是斯德哥尔摩、第比利斯和里约热内卢。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在会议宣言第19项原则“环境教育”中,指出了环境教育在保护和改善环境上的重要性。

在行动计划第96项建议中,强调了建立国际性环境教育项目的必要性。

因此,本次会议可以认为是全球环境教育运动的发端。

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第比利斯召开了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并发表了第比利斯宣言,首次把环境教育的目的和目标确立为意识、知识、态度、技能、参与五个方面,为全球环境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本框架和体系。

因此,第比利斯宣言被认为是国际环境教育基本理念和体系的基准。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有180个国家代表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这是全球范围内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认同和确立的一次空前的大会。

通过本次会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全世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背景的国家得到共识和普遍认同,而教育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亦得到充分肯定。

可以认为,里约会议是环境教育运动的新起点,它提出的概念和思想,成为环境教育构建新的目的和目标体系的基础。

从斯德哥尔摩到里约热内卢,整整走过了20年的时间,在这20年中,环境教育运动有着长足的发展,环境教育的目标,也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

目前国际上广泛认同的,是第比利斯会议的观点。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自第比利斯会议以来,新的环境问题不断涌现,人类对环境的认识不断加深,环境教育所涵盖的内容在拓宽,因此环境教育目标也发生着变化。

其关注的重心由原来单纯的自然环境的保护,转移到现代的对整个人类历史上的发展模式的反思、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审视、对未来生存形态的思考。

这正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环境教育中的反映,而这一趋势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得到了确立。

因此,现代的环境教育,其根本目标,是与可持续发展观密切相关的。

有人由此将现代环境教育直接称为可持续发展教育。

“绿色学校”作为一种环境教育的重要手段或措施,其内涵必然是随着环境教育目标的变化和要求而变化的。

当环境教育仍然只把关于环境的知识和技能传授作为唯一的目标的时候,绿色学校的概念只能是狭窄的,知识本位的;而当环境教育的目的和目标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从而扩展到一个更广阔的领域的时候,绿色学校的概念自然也就要求能够涵盖更大的范围,包括更多的内容。

第比利斯会议上提出五个方面的目标,把环境教育目标从“关于环境”领域扩展到“通过环境”和“为了环境”的领域;而里约热内卢会议,更要求从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看待环境教育,不仅是“关于环境、通过环境和为了环境”的教育,而是“关于可持续发展、通过可持续发展和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这样看来,从现代环境教育的观点出发,正如地名和大量的地理事实是地理学的重要内容但决不是全部内容一样,一所绿色学校决不仅仅是一所环境优美示范校,一所环境卫生示范校,一所环境科技活动特色校,尽管这些也许都是一所绿色学校的表现。

2.我们提倡什么样的绿色学校?

绿色学校从本质上讲,是学校以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的思想为指导,不断完善自我管理、改进教育手段、降低教育投入、提高办学效率和效益的过程,从而也是学校不断解决自身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过程[7]。

换言之,绿色学校的本质特征,就是在学校建设中体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

因此,绿色学校可以说就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学校。

以下几个例子也许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绿色学校的特点:

案例1[8]:

在纽约曼哈顿区的一所高中里,学生在学习必要的学术基础课程之外,还要学习学校自定的关于环境保护和研究的必修课程。

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每年学习的内容不同。

第一年,学习普通的环保知识;第二年,结合所学知识,开展废物利用、手工制作等活动;第三年,举行丰富多彩的野外实地考察活动,通过了解地理、地貌、自然景观、动植物标本,开展环境研究课题学习。

在学校的一楼大厅里,展示着学生关于环境的作品,有外出考察的照片,有反映环境保护主题的绘画,有利用废物制作的壁挂。

学生的教室也别具一格,三分之一的空间用来摆放花草、鱼缸等展示自然景物的陈列品。

学校的教学楼是由仓库改建的,教室、办公室之间的隔墙用的是一种将废纸经过强力压缩而制成的建筑材料;走廊的地面上铺设的是用旧轮胎加工而成的消音地毡,大楼顶层的露天平台上,摆放着一排排占地面积很广的无土栽培花草和盆景。

学校的学生对学习环保和环境研究方面的课程兴趣很浓,校长认为,这种课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而且锻炼了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2[9]:

Chigasaki小学位于日本横滨的一个小城镇上,附近有一座森林公园。

他们从1995年开始致力于在全校范围内推进环境教育。

他们在学校里多次召开全校教师的研讨会,达成对环境教育的共识。

他们认真研究了小学课程,把环境教育的有关内容划分成若干主题,如生存环境、资源和能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把这些内容结合到不同年级的不同课程里。

另外,他们在附近的公园和城镇中开展了大量的活动,如到公园里写诗、抚摸树木、唱歌、做游戏;在科学课中进行水质观测、观察树木、昆虫和鸟类等活动;与当地的环保团体合作清理公园里的垃圾;自己种植蔬菜和水稻;用废物制作手工艺品;到社区中收集废纸和空罐头盒等。

当学生开展这些活动时,经常是在家长和社区人员的参与和帮助下进行的。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对当地的环境和环境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愿意通过学习去了解环境问题并采取行动解决这些问题,为自己的城镇能够变得更美好而努力。

案例3[10]:

青岛山东路小学位于青岛市市北区东部,是一所城市小学,校园面积狭小。

1998年,他们成为“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试点学校,开始在学校内开展环境教育活动。

他们成立了校长为首,党政领导参加,中层干部组成的领导小组,分工具体负责开展工作;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培训,采取措施动员全体教师参与环境教育活动;以环境教育作为教科研的主要任务,研究在小学各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方法,发动教师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渗透点,设计环境教育渗透课;把环境的主题作为每年的科技节、艺术节和少先队活动的重要内容,经常性地引导学生运用课堂知识思考和解决现实中的环境问题,如针对街道上烧烤羊肉串引起的污染问题,市场上出售幼鲅鱼的问题,逢年过节大量贺卡浪费的问题等,学生们积极思考,提出建议,并到社区里采取各种主题宣传活动,社会反响很大;在学校里,美术老师绘制了环境科技墙,自然老师和学生在校园和教室设立了自然角,学校在校园内进行了绿化美化,设立分类垃圾,由高年级学生进行垃圾的分类收集、回收、变卖等工作,还放置了各种环境卫生和环境保护的标志牌。

99年学校进行了一次全校学生的环境意识调查。

通过调查,学校认为,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对环境的关心、好奇心、责任心都大大增强了,参与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积极性、自觉性和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带动了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设施的发展。

案例4[11]:

在斯里兰卡,有一天,当研究者沿着郊外美丽的海滩漫步时,见到一组十来岁的少年与两位年长的渔夫在激烈地争论着什么。

驻足片刻随即发现他们之间的谈话已远远超出了早安问候的范围,少年们显然是有组织而来的:

其中一人与两位长者交谈,另有一位在临摹着渔船,第三个少年在记述渔船的装备情况,还有两人在进行记录。

这些少年们只是附近一所初中低年级学习小组的成员。

通过与他们的老师接触,我了解到这位老师在全年中会将她所有的学生(共68人)通过学习小组的形式组织起来,她将自己的工作视作为孩子们提供学习机会,帮助最需要获得帮助的学生,组织必要的学习资料,以便孩子们能在学业上互相帮助并确保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质量。

这所位于斯里兰卡热带丛林地区的简朴的小小的学校,已经在教育形式的改进上迈出了巨大的一步。

这些案例揭示了绿色学校的一些特点。

但是,并不是每个案例都表现了绿色学校的全部特点。

某些案例可能只表现出一个方面的特点,而另外的案例表现的是其他方面的特点。

因此,这些案例是不完整的。

但是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我们力图得到对绿色学校的较全面的认识。

绿色学校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必须有一个好的环境教育课程,不管是采用独立设课式还是渗透式。

在案例1中,学校采用的是独立设课式,即学校有专门的与其他学科相对分离的环境研究课程,而在案例2和3中,采用的是渗透式,即学校不单独开设环境研究课程,而是通过改进教材和教法,把相关的内容结合到正规课程中进行。

关于这两种模式的争议从未停止过,但至少到目前来看,两种模式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并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一种模式优于另一种模式[12]。

但是,无论哪一种模式,在案例1,2,3中都经过精心的设计,使其适应不同教师和学生的需要,而且体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要求。

每一个绿色学校都应当有一个结构合理,内容全面的环境教育课程。

第二个特点是绿色学校是“对环境友好的”学校。

在案例1中,学校选择循环利用的材料制造的建材,在校园和教室里营造贴近自然的小环境等举措都体现了对环境的关心和爱护。

在案例2和案例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