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模拟新题分类汇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52052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6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阅读模拟新题分类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文言文阅读模拟新题分类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文言文阅读模拟新题分类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文言文阅读模拟新题分类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文言文阅读模拟新题分类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阅读模拟新题分类汇编.docx

《文言文阅读模拟新题分类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模拟新题分类汇编.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文阅读模拟新题分类汇编.docx

文言文阅读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7、文言文阅读—2010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一、(2010·华南师大附中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颜真卿,字清臣。

少勤学业,有词藻,尤工书。

事亲以孝闻。

命为监察御史。

五原有冤狱,久不决,真卿至,立辩之。

天方旱,狱决乃雨,郡人呼之为“御史雨”。

杨国忠怒其不附己,出为平原太守。

安禄山逆节颇著,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廪实,乃阳会文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

或谗于禄山,禄山亦密侦之,以为书生不足虞也。

无几,禄山果反,河朔尽陷,独平原城守具备,乃使司兵参军李平驰奏之。

玄宗初闻禄山之变,叹日:

“河北二十四郡,岂无一忠臣乎!

”得平来,大喜,顾左右日:

‘‘朕不识颜真卿形状何如,所为得如此!

卢杞专权,忌之,会李希烈陷汝州,杞乃奏日:

“颜真卿四方所信,使谕之,可不劳师旅。

”上从之,朝廷失色,李勉闻之,以为失一元老,贻朝廷羞,乃密表请留。

又遣逆于路,不及。

初见希烈,欲宣诏旨,希烈养子千余人露刃争前迫真卿,将食其肉。

诸将丛绕慢骂,举刃以拟之,真卿不动。

希烈大宴逆党,召真卿坐,使观倡优斥黩朝政为戏,真卿怒日:

“相公,人臣也,奈何使此曹如是乎?

”拂衣而起,希烈惭,亦呵止。

希烈乃拘真卿令甲士十人守掘方太坎于庭曰坑颜真卿怡然不介意真卿度必死乃作遗表自为墓志祭文常指寝室西壁下云吾殡所也。

”兴元元年,王师复振,逆贼乃遣其将辛景臻、安华至真卿所,积柴庭中,沃之以油,且传逆词曰:

“不能屈节,当自烧。

”真卿乃投身赴火,景臻等遽止之,复告希烈。

兴元元年八月三日,乃使阉奴与景臻等杀真卿。

先日:

“有敕。

”真卿拜,奴日:

“宜赐卿死。

”真卿日:

“老臣无状,罪当死,然不知使人何日从长安来?

”奴日:

“从大梁来。

”真卿骂曰:

“乃逆贼耳,何敕耶!

”遂缢杀之,年七十七。

(选自《旧唐书·列传七十八》有删改)

1.下列各项加点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不劳师旅劳:

使……劳顿

B.又遣逆于路逆:

送别

C.举刃以拟之拟:

比划

D.沃之以油沃:

浇淋

【答案】B

【解析】B(逆,迎接)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郡人呼之为“御史雨”出为平原太守

B.杨国忠怒其不附己将食其肉

C.乃使司兵参军李平驰奏之乃逆贼耳

D.卢杞专权,忌之景臻等遽止之

【答案】D

【解析】D两个“之”都是代词,指颜真卿。

A做,动词/担任,动词。

B他,代词/他的,代词。

C于是,连词/是,判断词。

3.唐文宗评价颜真卿是“忠烈之臣”,下列能直接体现“忠烈”特点的一项是()

①真卿至,立辩之②上从之,朝廷失色

③举刃以拟之,真卿不动④不能屈节,当自烧

⑤真卿乃投身赴火⑥乃逆贼耳,何敕耶

A.①③⑤B.①②⑥C.③⑤⑥D.②④⑤

【答案】C

【解析】①表现颜真卿处事及时果断,②是从侧面表现颜真卿的重要性,④是叛贼威逼的话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五原有积久不决的冤案,颜真卿到后马上辨清实际情况。

案件判决后,当地原本大旱,竟然下起雨来。

B.在安禄山还没谋反前,颜真卿以下雨为借口修整城墙疏浚护城河,暗地里做好准备,最后果然发挥了作用。

C.卢杞专权,他与颜真卿不和,.趁着李希烈谋反的机会派遣颜真卿前往敌军,故意要害死他,朝廷官员纷纷阻止。

D.李希烈派人去杀死颜真卿,颜真卿发现不是皇帝派遣而来的,临死前还痛骂叛贼,最后英勇就义。

【答案】C

【解析】C,卢杞是上奏请皇帝派遣颜真卿去,“朝廷官员纷纷阻止”的说法也不对。

5.断句和翻译

(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希烈乃拘真卿令甲士十人守掘方丈坎于庭日坑颜真卿怡然不介意真卿度必死乃作遗表自为墓志祭文常指寝室西壁下云吾殡所也

【答案】希烈乃拘真卿/令甲士十人守/掘方丈坎于庭/曰/坑颜/真卿怡然不介意/真卿度必死/乃作遗表/自为墓志/祭文/常指寝室西壁下云/吾殡所也。

【解析】注意动词、虚词,特别是语气词。

可以结合原文,从不同角度辨析。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或谗于禄山,禄山亦密侦之,以为书生不足虞也。

 

②相公,人臣也,奈何使此曹如是乎?

【答案】

(2)①有人向安禄山进谗言,安禄山也秘密侦查,认为颜真卿是书生,不值得担忧。

②相公,你是国君的臣子,怎么让这些人像这样呢?

【解析】注意关键词:

谗、虞、曹;句式:

状语后置句,判断句。

参考译文

颜真卿,字清臣。

年少时勤奋学习,写作很有文采,特别擅长书法。

侍奉父母以孝闻名。

被任命为监察御史。

五原有冤案,很久都没有判决,真卿到后马上辨清实际情况。

天正大旱,案件判决后就下雨了,郡中的人称作“御史雨”。

杨国忠对颜真卿不依附自己很生气,让他离开京城担任平原太守。

安禄山叛逆的行为非常明显,真卿用下雨为托词,修整城墙疏浚护城河,暗地里挑选青年壮丁,加强仓库储备,而假装与文人聚会,划船饮酒赋诗。

有的人在安禄山面前进谗言,安禄山也暗地里侦查他,认为颜真卿只是一个书生,不值得担心。

不久,安禄山果然反叛,河朔全部沦陷,唯独平原城防守战具完备,于是派遣司兵参军李平骑马前往上奏。

玄宗开始听闻安禄山叛变,感叹说:

“河北二十四郡,难道没有一个忠臣吗!

”等到李平到,玄宗大喜,对身边的人说:

“我不认识颜真卿的样子如何,他所做到事情能够像这样!

卢杞专权,忌恨颜真卿,刚好李希烈攻陷汝州,卢杞于是上奏说:

“颜真卿是四方之人信任的,让他前去晓谕叛贼,可以不用使军队劳顿。

”皇帝听从他的建议,朝廷人人失色,李勉听到这个消息,认为会失去一个元老,使朝廷蒙羞,于是秘密上表请求留下颜真卿。

又派遣人在路上迎接他,没赶上。

刚见希烈,想要宣读诏书,希烈的养子一千多人拔刀争相上前威胁真卿,将要吃他的肉。

各将领围绕着他谩骂,举着刀对着他比划,真卿不动。

希烈宴请逆党,召来颜真卿,让他观看演员骂朝政党戏,颜真卿生气地说:

“您,是君子的臣子,为什么要让这些人像这样呢?

”拂衣站起来,希烈惭愧,也呵斥停止了演出。

希烈于是拘禁了颜真卿,派遣十个士兵带着武器看守他,在院子里挖掘一丈见方的坑,说要活埋他,真卿从容淡定并不介意。

他猜想自己一定会死,于是写了表,自己写了墓志铭和祭文,经常指着卧室西面墙壁下说:

“这是我死的地方。

”兴元元年,官军重振雄风,叛贼派将领辛景臻、安华到拘押颜真卿的地方,在院子里堆积了柴草,浇灌上油脂,并传达叛贼的话说:

“如果不顺从,就自己烧死自己。

”颜真卿于是向火中扑去,景臻急忙拦住他,并报告了希烈。

兴元元年八月三日,希烈于是派宦官与景臻等人一起来杀死颜真卿。

先说:

“有圣旨。

”颜真卿跪拜,宦官说:

“应该赐你死罪。

”颜真卿说:

“老臣没有礼节,应是死罪。

但不知使者是什么时候从长安来的?

”宦官说:

“从大梁来。

”颜真卿骂道:

“是叛贼啊,哪里是圣旨!

”(他们)于是用绳子勒死了颜真卿,真卿死时七十七岁。

二、(2010·威海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太公望,东夷之士也,欲定一世而无其主。

闻文王贤,故钓于渭以观之。

伍子胥欲见吴王而不得,客有言之于王子光者,见之而恶其貌,不听其说而辞之。

客请之王子光,王子光曰:

“其貌适吾所甚恶也。

”客以闻伍子胥,伍子胥曰:

“此易故也。

愿令王子居于堂上,重帷而见其手,请因说之。

”王子许。

伍子胥说之半,王子光举帷,搏其手而与之坐;说毕,王子光大说。

伍子胥以为有吴国者,必王子光也,退而耕于野。

七年,王子光代吴王僚为王。

任子胥,子胥乃修法制,下贤良,选练士,习战斗。

六年,然后大胜楚于柏举。

九战九胜,追北千里。

昭王出奔随,遂有郢。

亲射王宫,鞭荆平之坟三百。

乡之耕,非忘其父之雠也,待时也。

墨者有田鸠,欲见秦惠王,留秦三年而弗得见。

客有言之于楚王者,往见楚王。

楚王说之,与将军之节以如秦。

至,因见惠王。

告人曰:

“之秦之道,乃之楚乎?

”固有近之而远、远之而近者。

时亦然。

有汤武之贤,而无桀纣之时,不成;有桀纣之时,而无汤武之贤,亦不成。

圣人之见时,若步之与影不可离。

故有道之士未遇时,隐匿分窜,勤以待时。

时至,有从布衣而为天子者,有从千乘而得天下者,有从卑贱而佐三王者,有从匹夫而报万乘者。

故圣人之所贵,唯时也。

水冻方固,后稷不种,后稷之种必待春。

故人虽智而不遇时,无功。

方叶之茂美,终日采之而不知;秋霜既下,众林皆羸。

事之难易,不在小大,务在知时。

饥马盈厩,嗼①然,未见刍也;饥狗盈窖,嗼然,未见骨也。

见骨与刍,动不可禁。

乱世之民,嗼然,未见贤者也;见贤人,则往不可止。

往者非其形心之谓乎?

齐以东帝困于天下,而鲁取徐州;邯郸以寿陵困于万民,而卫取茧氏。

以鲁卫之细,而皆得志于大国,遇其时也。

故贤主秀士之欲忧黔首者,乱世当之矣。

天不再与,时不久留,能不两工,事在当之。

(节选自《吕氏春秋·孝行览第二——首时》略有改动)

【注】①嗼(mò)静默无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貌适吾所甚恶也适:

恰好,正好

B.搏其手而与之坐搏:

握住,抓取

C.与将军之节以如秦节:

礼节,气节

D.故圣人之所贵贵:

重视,崇尚

【答案】C

【解析】C节:

符节,用于做凭证。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请因说之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B.子胥乃修法制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C.之秦之道谨庠序之教

D.齐以东帝困于天下故内惑于郑袖

【答案】D

【解析】D都是介词,表被动。

(A.前者介词,趁着趁机;后者副词,于是,就,便。

B.前者副词,于是;后者副词,乃至,甚至。

C.前者动词,到;后者助词,的。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体现“待时”的一组是()

①故钓于渭以观之②退而耕于野③若步之与影不可离④水冻方固,后稷不种

⑤方叶之茂美,终日采之而不知⑥见贤人,则往不可止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④⑥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③体现圣人与时机的关系,⑤说明不知时,⑥说明遇时了。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伍子胥想办法拜见王子光,其目的就是想寻找时机得到重用,他等待数年,终于在吴国施展才能,兴国强兵,大败楚国,最终报了杀父之仇。

B.田鸠在秦国呆了三年,想见秦惠王却没见到;后来在一门客帮助下,到楚国拜见楚王,楚王喜欢他,他这才有机会见到了秦惠王。

C.饥饿的马、狗在厩棚或窝中默然无声,是在等时机,一旦有了食物它们就不再默然无声;混乱世道的人民,一旦遇到贤能之人就会身心归附,这也是遇到了时机。

D.上天不会给人两次机会,时机不会长期停留,要成功就需要适逢其时。

因而想为百姓忧虑的贤明君主和杰出人士,只有遇到混乱的世道,才是遇上了合适的时机。

【答案】D

【解析】“乱世当之矣”即“遇到混乱的世道,正是合适的时机”,但若说成“只有遇到混乱的世道,才是遇上了合适的时机”意思就变了,因而D项理解和分析不妥当。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伍子胥欲见吴王而不得,客有言之于王子光者,见之而恶其貌,不听其说而辞之。

 

(2)故有道之士未遇时,隐匿分窜,勤以待时。

(3)以鲁卫之细,而皆得志于大国,遇其时也。

【答案】

(1)伍子胥想见吴王但没能见到,有个门客向王子光讲了伍子胥的情况,王子光见到伍子胥却讨厌他的相貌,不听他讲话就谢绝了他。

(2)所以有道之士没有遇到时机的时候,就到处隐匿藏伏起来,甘受劳苦来等待时机。

(3)凭着鲁国、卫国那样的小国,却都能从大国那里实现愿望,是因为遇到了恰当时机。

【解析】关键词:

得,恶,辞,遇时,窜,勤,细。

句式:

状语后置句,省略句。

参考译文

太公望是东夷人,他想平定天下,可是没有贤明的君主。

他听说文王贤明,所以到渭水边钓鱼,以便观察文王的品德。

伍子胥想见吴王僚但没能见到,有个门客向王子光讲了伍子胥的情况,王子光见到伍子胥却讨厌他的相貌,不听他讲话就谢绝了他。

门客问王子光为什么这样,王子光说:

“他的相貌正是我特别讨厌的。

”门客把这话告诉了伍子胥,伍子胥说:

“这是容易的事情。

希望让王子光坐在堂上,我在两层帷幕里只露出手来。

请让我借此同他谈话。

”王子光答应了。

伍子胥谈话谈了一半,王子光就掀起帷幕,握住他的手,然后跟他一起坐下。

伍子胥说完了,王子光非常高兴。

伍子胥认为享有吴国的,必定是王子光,回去以后就在乡间耕作。

过了七年,王子光取代吴王僚当了吴王。

他任用伍子胥,伍子胥于是就整顿法度,举用贤良,简选精兵,演习战斗。

过了六年,然后才在柏举大败楚国,九战九胜,追赶楚国的败军追了千余里。

楚昭王逃到随,吴军于是占领了郢都。

伍子胥亲自箭射楚王宫,鞭打楚平王之墓三百下,以报杀父杀兄之仇。

他先前耕作,并不是忘记了杀父之仇,而是在等待时机。

墨家有个叫田鸠的,想见秦惠王,在秦国呆了三年但不能见到。

有个门客把这情况告诉了楚王,田鸠就去见楚王。

楚王很喜欢他,给了他将军的符节让他到秦国去。

他到了秦国,趁机见到了惠王。

也告诉别人说:

“到秦国来见惠王的途径,竟然是要先到楚国去啊!

”事情本来就有离得近反而被疏远、离得远反而能接近的。

时机也是这样。

有商汤、武王这样的贤德,而没有桀、纣无道那样的时机,就不能成就王业,有桀、纣无道那样的时机,而没有商汤、武王那样的贤德,也不能成就王业。

圣人与时机的关系,就象步行时影与身不可分离一样。

所以有道之士没有遇到时机的时候,就到处隐匿藏伏起来,甘受劳苦来等待时机。

时机一到,有的从平民而成为天子,有的从诸侯而得到天下,有的从卑贱的地位进而辅佐三王,有的从普通百姓进而能向万乘之主报仇。

所以圣人所看重的,只是时机。

水冻得正坚固时,后稷不去耕种,后稷耕种,一定要等待春天到来。

所以人即使有智慧,但如果遇不到时机,也不能建立功业。

正当树叶长得繁茂的时候,整天采摘,也采不光,等到秋霜降下以后,所有树木树叶都落尽了。

事情的难易,不在于大小,关键在于掌握时机。

饥饿的马充满了马棚,默然无声,是因为它们没有见到草,饥饿的狗充满了狗窝,默然无声,是因为它们没有见到骨头。

如果见到骨头和草,那么它们就会争枪,不能制止住。

混乱世道的人民,默然无声,是因为他们没有见到贤人。

如果见到贤人,那么他们就会去归附,不能制止住。

他们去归附贤人,难道不是身心都归附吗?

齐泯王因为僭称东帝而被天下诸侯弄得困窘不堪,因而被鲁国夺取了徐州。

赵肃侯因修建寝陵扰民,人民都不亲附他,因而被卫国夺取了茧氏。

凭着鲁国、卫国那样的小国,却都能从大国那里实现愿望,是因为遇到了恰当时机。

所以贤明的君主和杰出的人士想为百姓忧虑的,遇到混乱的世道,正是合适的时机。

上天不会给人两次机会,时机不会长期停留,人的才能不会在做事时两方面都同时达到精巧,事情的成功在于适逢其时。

三、(2010·潍坊四县市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张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为郎。

用善书给事尚书,精力于职,休沐未尝出。

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

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

上奇其材,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

  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

久之,天子下诏曰:

“右将军光禄勋安世辅政宿卫,肃敬不怠,十有三年,咸以康宁。

夫亲亲任贤,唐、虞之道也,其封安世为富平侯。

大将军光薨后数月,御史大夫魏相上封事曰:

“车骑将军安世事孝武皇帝三十余年,忠信谨厚,勤劳政事,国家重臣也,宜尊其位,以为大将军。

”上亦欲用之。

安世闻之,惧不敢当。

请闻求见,免冠顿首曰:

“老臣诚自量不足以居大位,继大将军后,唯天子财哀,以全老臣之命。

”上笑曰:

“君言太谦。

君而不可,尚谁可者!

”安世深辞弗能得。

  

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邪?

绝勿复为通。

有郎功高不调,自言,安世应曰:

“君之功高,明主所知。

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

”绝不许。

已而郎果迁。

莫府长史迁,安世问以过失。

长史曰:

“将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为讥。

”安世曰:

“明主在上,贤不肖较然,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

”其欲匿名迹远权势如此。

安世自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为子延寿求出补吏,上以为北地太守。

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

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

元康四年春,安世病,上疏归侯,乞骸骨。

天子报曰:

“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

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大将军、富平侯印?

薄朕忘故,非所望也!

愿将军强餐食,近医药,专精神,以辅天年。

”安世复强起视事,至秋薨。

天子赠印绶,送以轻车介士,谥曰敬侯。

(选自《汉书·张安世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识:

通“志”,记住

B.绝勿复为通通:

通报,举荐

C.其人来谢,安世大恨恨:

遗憾

D.是以能殖其货殖:

增加

【答案】B

【解析】通:

交往,往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君而不可,尚谁可者②秦人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B.①其封安世为富平侯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①为子延寿求出补吏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所劫

D.①送以轻车介士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答案】A

【解析】A,两个“而”都是连词,表假设,可以译为“如果”。

B项,①副词,表祈使语气,可不译;②代词,可译为“他、他们”。

C项,①介词,给、替;②介词,表被动。

D项,①介词,用;②连词,因为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安世“满而不溢”的一组是()

①君之功高,明主所知②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③自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为子延寿求出补吏④然内视安世,心密于光焉⑤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⑥上疏归侯,乞骸骨

A.①②⑤B.②③⑤C.①③⑥D.②④⑥

【答案】B

【解析】①说的不是张安世,④说皇上对安世的态度,⑥是说安世因生病要告老还乡。

4.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上巡视河东,曾经丢失三箱书,张安世把书中的内容详备地写出来,皇上认为他的才能不同一般,提拔他做了尚书令,调任光禄大夫。

B.霍光死后,有人奏请皇上让张安世接任大将军之职。

张安世得知此事,不喜反忧,向皇帝极力推辞。

C.张安世身兼选贤拔能的大权,这本是能给他带来利益的肥差,可他却从不让被提拔的人知道是他荐举的结果。

D.张安世对家人的要求尤其严格。

儿子为光禄勋,他认为父子俱为显贵,不宜同朝为官,便请求将儿子调离京城做北地太守。

【答案】D

【解析】“便请求将儿子做北地太守”有误,原文是“上以为北地太守”。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3分)

(2)将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为讥(3分)

(3)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

(4分)

 

【答案】

(1)大将军霍光执掌政权,因为张安世品行忠厚,霍光亲近重用他。

(2)(将军作为皇上左右辅助得力的人,却没有被推荐的士人(或者没有推荐士人),评论的人认为这样做值得讥讽)(3)天子非常敬畏大将军霍光,然而在心里亲近张安世,比对霍光更亲密。

【解析】

(1)“秉政”“笃行”“亲重”

(2)“股肱”“论者”“讥”(3)“尊惮”“内”“密”介宾短语后置

参考译文

张安世表字子孺,年轻时因父亲关系做了郎官。

因擅长书法而供职尚书,尽心尽力于职责,例行假日没有外出过。

皇上巡视河东,曾经丢失三箱书,下诏询问没有人能知道,只有张安世记住了那些书的内容,把书中的内容详备地写出来。

后来悬赏征求找到了那些书,用来校对没有什么遗漏的。

皇上认为他的才能不同一般,提拔他做了尚书令,调任光禄大夫。

汉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执掌政权,因为张安世品行忠厚,霍光亲近重用他。

过了一段时间,天子下诏书说:

“右将军光禄勋张安世辅佐政务,担任宿卫,严肃恭敬,从不怠慢,十三年了,都能康乐安宁。

信任亲人任用贤人,是唐虞时代的治国原则,封张安世为富平侯。

大将军霍光死后几个月,御史大夫魏相密奏皇帝说:

“车骑将军安世侍奉孝武皇帝三十多年,忠心诚信谨慎厚道,勤于国事,他是国家的重臣,应该加封他的地位,让他做大将军。

”皇帝也想任用他。

安世听到这件事情,内心恐惧,不敢接受。

于是,前去拜见皇帝,摘掉官帽叩头说:

“我实在是认为自己的才能不足以做这样的高官,接替大将军霍光的职位,恳请您稍加哀怜,来保全我的性命。

”皇帝笑着说:

“你说的太谦虚了。

如果你不能够胜任这一职务,还有谁能够胜任呢!

”安世再三推辞没能成功。

曾经有所推荐,那人来道谢,安世非常遗憾,认为推荐贤良,介绍有才能的人,哪里有私人感谢的道理?

于是跟这个人断绝了关系,不再跟他来往。

有个郎官功劳很大,官职得不到升迁,自己找张安世谈起这事,张安世回答说:

“您的功劳大,英明的皇上是知道的。

臣下是供职的,有什么功劳大小可以自夸呢!

”拒绝了,没有答应。

没多久,郎官果然升迁了。

莫府长史升了官,安世问他自己的过失。

长史说:

“将军是皇帝的股肱之臣,但是没有推荐士人,谈论此事的人都瞧不起您。

”安世说:

“皇帝贤明,对于臣子中的贤与不贤分得很清楚,我修养自己罢了,怎么能够了解士人并推荐呢?

”他要隐藏名声疏远权势就是这样。

张安世自己发觉父子地位尊贵显耀,内心很不安,就替儿子延寿请求外出做官,皇帝让他做了北地太守。

安世居于列侯的高位,封地万户,然而自己穿着黑色粗厚的丝绸,夫人自己纺织绩麻,七百家奴,都有手艺活做,在家里经营产业,经常积蓄细微的财物,因此能够不断增加财产,比大将军霍光还富有。

天子非常敬畏大将军霍光,然而内心亲近张安世,比对霍光更亲密。

元康四年的春天,张安世病,呈上报告归还侯爵,请求退休。

皇帝回复说:

“将军年事已高且疾病缠身,我非常同情。

即使不能够主持事务,用谋略和智慧克敌制胜,你是先帝是重臣,擅长治乱之事,我比不上你,所以多次征求你的意见,是什么怨恨让你想要上书归还大将军、富平侯的官印呢?

今速求去,是待朕不厚,而忘旧恩,这不是我所希望的啊!

希望将军多吃点饭,找医生看看,安心养神,来辅助我。

”安世又勉强主持事务,到秋天去世。

皇帝赠给他印绶,用战车和武士为他送葬,谥号为“敬侯”。

四、(2010·珠海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李纲,字文纪。

少慷慨,尚风节。

仕周为齐王宪参军事。

宣帝将杀宪,召僚属诬左其罪,纲矢死无桡辞。

及宪诛,露车载尸,故吏奔匿,纲抚棺号恸,为瘗讫,乃去。

事隋为太子洗马。

太子勇宴宫臣,左庶子唐令则奏琵琶,又歌《武媚娘曲》。

纲曰:

“令则官调护,乃自比倡优,进淫声,惑视听,诚使上闻之,岂不为殿下累乎?

臣请正其罪。

”勇曰:

“置之,我欲为乐耳!

”后勇废,文帝切让,官属无敢对,纲独曰:

“陛下不素教,故太子至此。

太子资中人,得贤者辅而善,得不肖导而恶,何特太子罪邪?

”帝曰:

“朕过矣!

”擢尚书右丞。

大业末,贼帅何潘仁劫为长史。

高祖受禅,拜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

齐王元吉为并州总管,纵左右攘夺,民愁苦,宇文歆谏,不听。

刘武周入太原,元吉惧,弃军奔京师,并州陷。

帝怒,谓纲曰:

“王年少,不习事,故以歆及窦诞佐之。

太原,兴王地,兵十万,粟支十年,奈何一旦弃去?

歆建此计,我当斩于军。

”纲曰:

“王过恶,诞养成之。

歆事王浅,有阙必诤。

今赖歆计,使陛下不失爱子,且有功,又可加罪乎?

”翼日,帝悟,于是释歆。

太子建成浸狎亡赖,猜间朝廷。

纲频谏不见听,遂乞骸骨。

帝骂曰:

“卿为潘仁长史,而羞朕尚书邪?

”纲顿首曰:

“潘仁贼也志残杀然每谏辄止为其长史故无愧陛下功成厚自伐臣言如持水内石敢久为尚书乎?

且臣事东宫,东宫又与臣忤,是以上印绶。

”帝谢曰:

“知公直士,幸卒辅吾儿。

”乃拜太子少保,尚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