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届高三上学期检测三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40209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届高三上学期检测三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历史届高三上学期检测三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历史届高三上学期检测三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历史届高三上学期检测三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历史届高三上学期检测三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届高三上学期检测三历史试题.docx

《高三历史届高三上学期检测三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届高三上学期检测三历史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届高三上学期检测三历史试题.docx

高三历史届高三上学期检测三历史试题

2015~2016学年度高三历史检测三

2015.1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9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9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孟子·告子》曰: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奖赏),庆以地;入其疆,土地荒芜,遗老失贤,掊克(贪官)在位,则有让(责罚)。

”这说明(  )

A.中央集权已经确立B.周王权威至高无上

C.奖赏诸侯以地为据D.考察监督维护分封

2.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官员为相。

这些非三省长官的宰相有各种名义,如参知机务、参预朝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

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加强政府办事能力B.减少皇帝决策失误

C.加强皇权削弱相权D.帮助皇帝处理政务

3.潘旭澜在《太平杂说》中写道:

洪秀全考不上秀才,便产生了逆反心理。

造反之初就砸孔子牌位,将中国文化一律称之为“妖”。

占领南京后,毁夫子庙。

烧寺院古迹,废除私塾院,严禁古书流传。

洪秀全曾下诏书说:

“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

”下列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选项是(  )

A.体现其自身的阶级局限

B.心理因素是导致其绝对否定传统文化的根本原因

C.反对孔孟诸子百家学说是为了传播资本主义文化

D.实现了太平天国运动思想上的统一

4.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词: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取民之公意,文实遵之。

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所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

谨以此誓于国民”。

该誓词主要表明了孙中山(  )

A.践行三民主义的决心B.任职临时大总统的迫切愿望

C.让位于袁世凯的必然性D.作为资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妥协性

5.萨苏在《国破山河在:

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中引用了一个故事:

日军兵斋藤在战斗间歇,到一条小河边用汽油桶洗苹果,不小心汽油桶被水冲到对岸正在洗澡的中国兵身边。

双方都大吃一惊,因为双方都没带枪,都没办法射击。

中国兵取出一个苹果吃了一口,向后面的树林退去。

日本兵神差鬼使地用日语问:

“好吃吗?

”没想到这个中国兵居然用日语回话道:

“谢谢!

”。

萨苏引用该故事旨在说明(  )

A.中日两国士兵渴望和平B.中日士兵超越了仇恨

C.战争的残酷与苦难D.残酷战争下人性依存

6.据统计,2014年人民法院和检察院以坚决果断的态度依法纠正12起重大的冤假错案,原案犯多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改判无罪。

这从本质上表明新时期我国( )

A.坚决纠正冤假错案B.法制建设日益完善

C.严格司法审判程序D.司法过程贯彻民主

7.下列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两段讲话,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美国对华由敌视到寻求合作B.国际形势推动美国对华政策转变

C.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D.中国的外交僵局逐步被打破

8.有学者评价古罗马某部法律时指出,“几乎所有残存的文本看起来都具有土生土长的特点,这同留传下来的传统说法相一致;平民们所寻求的不是改革法律,而是公开法律。

”据此推断这部法律(  )

A.巩固了罗马帝国统治B.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

C.是罗马习惯法的汇编D.主要是维护平民利益

9.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写道:

“英国在不得不忍痛失去(北美)那一大片殖民地领土之后,还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后来居上,在现代民主化改革方面遮蔽了作为首创者的母国的光荣。

”这里的“儿子”在现代民主化方面的首创主要表现为(  )

A.政党制度的建立B.权力分割制约

C.分成两院D.确立共和政体

10.右图为英国政府印发的海报,画面上妇女身上的文字为“一个欧洲”,这个妇女站在两个高跷上,高跷上写着“马歇尔计划”,上方葡萄下的文字意为“更好的生活水准”。

由此可知英国政府( )

A.希望欧洲各国共同推动联合进程

B.宣传美国援助对欧洲经济的重要性

C.积极呼吁西欧国家与美国共同遏制苏联

D.揭露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英国的阴谋

11.宋代梅尧臣有诗云:

“既如车轮转,又若川虹饮。

能移霖雨功,自致禾苗稔。

”该诗所描写的工具(  )

A.用于农田犁耕B.借助水力鼓风冶铁

C.便于交通运输D.利用水力灌溉农田

12.据《增订唐两京城坊考》,唐代洛阳南市有齐朗宅,北市有王孙宅、曹琳宅和曹义宅。

长安东市也有私人住宅。

这反映出唐朝(  )

A.市出现商住复合功能B.市的娱乐功能不断加强

C.政府加强对市的监管D.城市布局强调天人合一

13.苏南地区久有蚕桑生产的历史,然而在清中叶之前养蚕户不过“十之一二”,“自同治初,人多植桑养蚕,辄获奇羡,其风始盛”。

1878年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的生丝总量为355335斤,洋行四处派人收购。

遂致“家家载桑,户户养蚕”,民间流行“养好花蚕发洋财”之说。

这种“洋财”属于(  )

A.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B.外国资本主义的附属经济

C.男耕女织的封建小农经济D.民族资本主义的附属经济

14.下表反映了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从中可以得知( )

行业

项目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4.5

12.8

25.4

1953年农轻重比重(%)

52.8

29.6

17.6

1957年农轻重比重(%)

43.5

29.2

27.3

A.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形成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C.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15.美国《时代周刊》每期的封面都会选择一个主题,以人物为主,它反映着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1983年9月该刊的封面人物是邓小平。

这表明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中国的热点问题是(  )

A.抛弃“左”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

B.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和经济开放区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16.《演义白话报》创刊于1897年。

该报创刊以前曾在《申报》上刊出广告,声称“本报当用白话,务使人人易晓。

约会时事、新闻两门”。

梁启超也曾在《时务报》上热情介绍该报。

该报第十三册刊出了一则新闻《孙逸仙》,说孙中山犯了“谋叛大罪”。

下列说法与上述材料不符的是(  )

A.该报使用白话文B.该报新闻导向受政府主导

C.维新派曾关注此报D.该报同情革命受民众欢迎

17.从16世纪初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欧洲各国进行的国际贸易由输出、交换或生产、获利组成。

下表三组“商品”在甲、乙、丙三地流动。

请判断甲、乙、丙分别是当时的哪三个地区(  )

组别

商品内容

盐、火器、五金、酒、布匹

糖、烟草、玉米

奴隶

A.欧洲、美洲、非洲B.亚洲、美洲、非洲

C.亚洲、美洲、欧洲D.欧洲、亚洲、非洲

18.美国作者狄克逊·韦克特在《大萧条时代》中写道:

美式幽默的溶解剂早已开始向这场危机发起进攻。

有些冷笑话,说的是高盛集团的每一股都配发免费左轮手枪。

还有笑话说,客房服务员会询问每位登记者:

“是用来睡觉,还是用来跳楼?

”针对上述现象,罗斯福政府的应对举措主要是(  )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恢复银行信用

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推动工业复兴

C.帮助民众克服恐慌的心理,恢复对未来信心

D.发放紧急救济金,加强救济工作

19.某国际经济组织称,已向莫桑比克批出5000万美元贷款,以增加该国的食物供应及改善人民的营养。

该笔贷款将由国际发展协会批出,目的是促进以市场为基础的农业和私营部门投资。

材料中该组织的宗旨还有(  )

A.提供技术援助B.减少贸易壁垒

C.稳定国际汇率D.调解贸易纠纷

20.2014年7月,世贸组织就中美间部分贸易争端投诉作出裁决,认定2012年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发起的反补贴措施违反了世贸相关协议,美国征收了不当关税。

这一裁决表明世界贸易组织(  )

A.充分照顾中国的经济大国地位B.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国际贸易

C.其宗旨是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D.迫使美国摈弃对外贸易壁垒

21.某一中国古代思想家说: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又说: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这位思想家应是()

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子

22.“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

”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

A.注重以人为本B.重视研究社会现实

C.探究人与自然D.重视人的前生未来

23.文翁(前156~前101年),名党,字仲翁,西汉官史。

庐江郡舒县(今安徽舒城县)人。

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兴教育、举贤能、修水利,政绩卓著。

以下有关对文翁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汉书》说“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②他的私人办学行为得到汉武帝的推广③对西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一定贡献④他的教育成就可与近代安徽人陶行知相提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4.儒学延续数千年,晚清之后逐步衰败。

康有为崇尚儒学,推崇孔子;陈独秀崇尚科学与民主,批判孔子。

学者们认为,在古代帝王时代,强调民本是应该肯定的。

以下有关儒家思想的叙述中,与民本密切相关的一项是

A.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B.董仲舒以为“为之(民)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C.朱熹的“亲亲、仁民、爱物,三者是为仁之事”

D.黄宗羲的“公其是非于学校”

25.王阳明强调“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圣人之道不是高深莫测,而是简易直接的,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

这说明王阳明

A.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抨击B.科学说明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主张用良知支配行为实践D.认为只需探究万物就可得天理

26.狂僧挥翰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

龙虎惭因点画生,雷霆却避锋芒疾”,唐朝诗人窦冀的这首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

与这一描述相符的书法作品是

A.王羲之《兰亭序》B.柳公权《玄秘塔碑》

C.怀素《自叙贴》D.颜真卿《祭侄文稿》

27.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写道:

“国中有大事,王及官,民俱至巴里满衙门,公议乃行……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咸允,亦须十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

”这一介绍反映了魏源

A.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愿望B.对西方民主的朦胧认识

C.反对当时清朝的专制制度D.向往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28.从中国历史看,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二是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领导人的理论创新,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这三大理论成果都①具有时代精神②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产物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④具有科学性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

29.历史学家陈旭麓说:

“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

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先进的中国人通过第二次反思得出的启示是     

A.只引进西方技术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B.要用暴力革命方式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C.要从根本上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D.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30.下列四则史料代表了近代中国的几种社会思潮,按兴起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共和立宪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

②“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③“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

④“倾覆现今之恶劣政府,此造端之事业也。

……是故排满者,为独立计。

A.②④③①        B.③①②④ C.②③④①     D.③②④①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合计30分。

31.(15分)徽商是明清时期出现的地域性商人群体,反映出传统中国商人的历史命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朝成化、弘治年间,歙(徽州)人江才3岁丧父,家道中落,无以为生,13岁时不得不与其兄“屠酤里中”。

后来兄弟二人……终因本小利薄,所获不足以奉亲。

江才遂发愤远游,决心在商业上闯开一条致富之路。

他奔走于青齐梁宋之间,贩运商品,牟取厚利,果然使资本越积越多。

当他40岁时,居然成了腰缠万贯的大贾了。

江才发迹后,荣归故里,广置田园,大兴宅第;其季子江珍还考中了进士,跻身于官僚之林。

——张海鹏、王廷元主编《徽商研究》

材料二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贿赂官府关卡,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也包括主动被动地“捐帑”、“报效”。

其费占其利润比例,有人估计约不低于40%。

……他们或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以求保护,更将希望寄托于子孙后裔“光宗耀祖”,投资科举,以摆脱“贱籍”。

……徽商除了在其家乡广建县学私塾、宗庙祠堂、助学恤贫外,经商之地也“乐助公益”,尤以救灾恤贫、修桥铺路、助建书院寺庙等最为突出。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

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

同样,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了农业。

……生产率提高使人口的相应增长成为可能,而人口增长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生产。

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这是世界各个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的第一步。

……美洲的许多农产品,如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传到欧亚大陆,改变了粮食生产结构;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改变着欧洲人的消费方式和文化特点,而烟草的传播更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麦子、水稻等作物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则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极大地影响了美洲人的经济生活。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世界历史资料选辑》

请回答:

(1)材料一是明清徽商生活缩影的真实写照。

据材料一,概括徽州商人江才发迹前后的经历。

(3分)

(2)据材料二,归纳徽商的利润消费去向及其意图。

(6分)

 

(3)据材料三,指出宋朝发生商业革命的原因。

(3分)

 

(4)据材料四,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商业革命的影响不同于欧洲的社会原因。

(3分)

 

32.(15分)德国是世界上较早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之一,经过百年发展,不仅解除了人们的后顾之忧,而且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

时期

概况

19世纪80年代—20世纪20年代

1883年颁布《工人医疗保险法》、1884年颁布《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伤残和养老保险法》,后合并为《帝国保险法》。

1911年颁布《职员保险法》。

1927年颁布《职业介绍法和失业保险法》。

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中期

1949年颁布《社会保障适应法》。

1957年起修改和补充养老、事故、失业、医疗等法案,并颁布《农民老年援助法》、《劳动促进法》等。

1975年汇总为《社会法典》,是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法律基础。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

1985年起不断改革和调整。

如:

1988年颁布《健康改革法》、1989年颁布《1992年养老金改革法》、1994年增加《社会护理保险法》……

——霍尔斯特杰格尔《社会保险入门》

材料二社会弊病的医治,一定不能仅仅依靠对社会民主党进行过火行为的镇压,而且同时要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福利。

——德皇威廉一世《黄金诏书》(1881年11月17日)

材料三德国能提供如此丰厚的社会保险,和它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分不开的。

二战后,30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为德国社会保险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但随着经济增长乏力而出现的失业问题不断加剧,以及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政府在维持原有保险水平的前提下,出现了严重的财政赤字,社会保险制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王丽华《德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及借鉴研究》

请回答:

(1)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德国社会保险制度发展的主要影响.(3分)并谈谈“时代发展与制度调整”的关系。

(2分)

 

(2)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对德国社会保险制度发展的特点进行论证。

(10分)(要求:

观点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00字左右)

 

2015~2016学年度高三历史检测三

答题纸

一、选择题:

共60分。

本题答案请填涂于答题卡!

二、非选择题:

共60分。

31.

(1)

(2)

(3)

(4)

32.

(1)

(2)

高三历史检测三

一、选择题:

共60分。

DCAADBCCDBDABCADACABADBBDBCBAC

二、非选择题:

共60分。

31.【答案】

(1)经历:

小本经营,获利微薄;靠长途贩运贸易致富;息商回乡,购置田产;培养后代走科举入仕之路。

(3分)

(2)去向、意图:

官场消费,结纳官府,获取垄断利润;

科举消费,崇尚儒学,改变社会地位;

社会公益消费,提高声望,拓展销售市场(3分)

(3)原因:

生产率的提高(或:

技术的进步;手工业和农业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

(2分)

(4)原因:

政治上仍然是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1分)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1分)理学思想后来日益走向僵化。

(1分)

32、【答案】

(1)影响:

缓和社会矛盾;加重财政负担。

(2分)

关系:

时代发展促进制度调整;制度调整又影响了时代发展。

(互相影响:

2分)

(2)特点:

①政府立法:

如《工人医疗保险法》等法律。

②不断调整(日渐完善):

从19世纪80年代至今,德国政府不断制定并修改相关法律文件。

③覆盖面广:

覆盖了工人、农民、老人等群体,并涉及养老、事故、失业、医疗、护理等多个领域。

评分要求:

第一等(9—7分):

观点方面:

理解准确,即提及三个特点。

论证方面:

有机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按清晰的逻辑关系充分论证。

表述方面:

层次分明,详略得当。

第二等(6—4分):

观点方面:

理解基本准确。

论证方面: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合理论证。

表述方面:

有层次,详略欠当。

第三等(3—0分):

观点方面:

不够准确。

论证方面:

未能或很少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缺乏逻辑关系。

表述方面:

缺乏层次,详略不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