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重点知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39153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学重点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针灸学重点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针灸学重点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针灸学重点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针灸学重点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针灸学重点知识.docx

《针灸学重点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学重点知识.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针灸学重点知识.docx

针灸学重点知识

针灸学重点笔记

第一部分

一、针灸发展简史

1、最早的针灸学文献:

《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2、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内经》

3、又称《针经》的是:

《灵枢》

4、针灸第一次总结:

《内经》;第二次总结:

《针灸甲乙经》;第三次总结:

《针灸大成》

5、起承前启后作用的是:

《针灸甲乙经》

6、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

唐代孙思邈绘制的“明堂三人图”

7、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静脉并称十四经:

元代滑寿编撰的《十四经发挥》

3、王唯一编〈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4、明代是针灸学最昌盛的时期。

5、李学川〈针灸逢源〉列出361个穴位。

1、经络:

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调节人体各部的通路。

经,有路径的含义。

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支干。

络,有网络的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3、主客原络配穴法:

根据脏腑经络先病、后病为依据,运用时一般是先病脏腑为主,取其经的原穴,后病脏腑为客,取其经的络穴。

4、骨度分寸法:

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

5、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

6、奇经八脉:

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脉的总称。

7、原穴:

“原”即本原,原气之意,是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十二经脉在四肢各有一个原穴。

8、循经取穴:

某一经络或脏腑有病,便选用该经或该脏腑的所属经络或相应经脉的远部腧穴来治疗。

9、得气:

亦称针感、气至。

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的感应。

10、十四经:

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腧穴。

简称“经穴”。

11、前后配穴法:

又叫腹背阴阳配穴法。

前后穴配合使用。

12、交会穴:

是指两经或数经经脉相交或会合的腧穴,多分布于头部、躯干部。

13、十二经别:

从十二经分出,深入体腔联络脏腑器官,沟通表里两经的支脉。

有离入出合。

14、腧穴:

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腧”和“俞”“输”义通,有转输的含义;“穴”是如隙的含义。

15、中指同身寸:

以患者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

16、九针:

形状各异,各有其不同用处的9种针具。

如长针、大头针。

17、雀啄灸:

施灸时,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施灸,以给施灸局部一个变量的刺激。

18、回旋灸:

施灸时,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虽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固定,而是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

19、温和灸:

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或患处,距离皮肤2~3cm处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min,至皮肤红晕为度。

20、辨证归经:

以临床征候表现为主要依据的归经形式。

21、五腧穴:

即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腧、经、合穴的总称,简称五腧。

22、阿是穴:

以病痛的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部位,随病而定,没有固定位置和具体穴名的一类腧穴。

又称“不定穴”“天应穴”。

23、四海:

把水谷、气、血、髓、四者的汇集所在称为四海。

脑为髓之海在头部,胃为水谷之海在上腹部,冲为十二经之海在下腹部,膻中为气海在胸部。

24、押手:

临床一般以右手持针操作,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

25、热则疾之:

热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针刺用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手法宜轻而快,不留针。

26、针罐:

针刺留针时,将罐拔在以针为中心的部位上,约5~10min,待皮肤红润,充血或淤血时,将罐起下,然后将针起出,此法能起到针罐配合作用。

28、正经:

十二经脉,他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

3、经络系统的组成

4、1、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

手足三阳经:

阳少太。

手三阴经:

太厥少。

足三阴经:

厥太少(内踝上8寸以下);太厥少(内踝上8寸以上)

5、2、十二经脉循行走向: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6、3、十二经脉交接规律:

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头部:

手足阳明循行于面额、手足少阳循行于头侧、手足太阳循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

躯干:

手三阳循行于肩胛部、手三阴从腋下走出、足三阴循行于腹面部、足三阳行于中、阳明行走于前胸腹、太阳行走于后背、少阳行走于侧面

4、奇经八脉:

督脉:

阳脉之海

任脉:

阴脉之海

冲脉:

十二经之海;血海

带脉:

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

阴维脉:

调节六阴经经气

阳维脉:

调节六阳经经气

阴阳涩脉:

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

5、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任督二脉、脾之大络。

加强表里两经的外部联系,补充十二经脉循行之不足。

任脉的别络名鸠尾,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

沟通腹部经气。

督脉的别络名长强,从长强分出,经背部向上散布于头部,左右别走足太阳经。

沟通背部经气。

脾之大络名大包,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部。

沟通全身经气。

6、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从肘膝关节附近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体表的阳经经脉(合)。

7、十二经筋:

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

行于体表,不入内脏。

主要作用:

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

四经络的作用

⑴联系脏腑、沟通内外⑵运行气血、营养全身⑶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八会穴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绝骨。

这八个穴位虽然属于不同经脉,但对于各自所会的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相关的病证有特殊治疗作用。

*募穴是指分布于胸腹部,脏腑经气聚结处的穴位,共有十二个穴位。

募穴有治疗腑实证的作用。

*俞穴是指分布于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上的脏腑俞穴,共十二个,亦称背俞穴。

多治疗脏虚证。

*俞募配穴法临床上把病变脏腑的腧、募穴配运使用,以发挥其协同作用,称为。

经脉交会穴

*三阴交所属经足太阴经,交会经足厥阴经、足少阴经

*大椎所属经督脉,交会经足太阳经、足少阴经、足阳明经

*风池所属经足少阳经,交会经阳维脉

*头维所属经足阳明经,交会经足少阴经、阳维脉

*迎香所属经足阳明经、交会经手少阳经

十二经脉的原穴,络穴

经脉

原穴

络穴

经脉

原穴

络穴

手太阴肺经

太渊

列缺

手阳明大肠经

合谷

偏历

手厥阴心包经

大陵

内关

手少阳三焦经

阳池

外关

手少阴心经

神门

通里

手太阳小肠经

腕骨

支正

足太阴脾经

太白

公孙

足阳明胃经

冲阳

丰隆

足厥阴肝经

太冲

蠡沟

足少阳胆经

丘墟

光明

足少阴肾经

太溪

大钟

足太阳膀胱经

京骨

飞扬

穴名

主治

相配合主治

公孙

冲脉病证

心胸胃疾病

内关

阴维脉病证

后溪

督脉病证

目内眦、颈项、耳、肩部疾病

申脉

阳跷脉病证

足临泣

带脉病证

目锐眦、耳后、颊、颈、肩部疾病

外关

阳维脉病证

列缺

任脉病证

肺系、咽喉、胸膈疾病

照海

阴跷脉病证

奇经八脉:

(1)任脉(24穴)

起于会阴,止于承浆

主治少腹、脐腹、胃脘、胸、颈、咽喉、头面等局部病证和相应内脏病,部分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神志病。

(2)督脉(28穴)

起于长强,至于龈交

主治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等局部病证及相应内脏病。

手三阴

(1)手太阴肺经(11穴)

起于中府,至于少商

主治咳、喘、咯血、咽喉痛等肺系病,及经脉循行部的其他病证。

(2)手少阴心经(9穴)

起于极泉,止于少冲

主治心、胸、神志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3)手厥阴心包经(9穴)

起于天池,止于中冲

主治心、心包、胸、胃、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手三阳

(1)手阳明大肠经(20)

起于商阳,止于迎香

主治头面无关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等经脉循行所过病。

(2)手少阳小肠经(19)

起于关冲,止于听宫

主治头面五官病、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的其他病证。

(3)手太阳三焦经(23)

起于少泽,止于丝竹空

主治头、目、耳、颊、咽喉、胸胁病和热病,以及经脉循行所过病。

足三阴

(1)足太阴脾经(21穴)

起于隐白,止于大包

主治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的其他病证。

(2)足少阴肾经

起于涌泉,止于俞府

主治妇科病、前阴病、肾脏病,以及与肾有关的肺、心、肝、脑病及咽喉、舌等经脉循行经过部分的其他病证。

(3)足厥阴肝经(14穴)

起于大敦,止于期门

主治肝、胆、脾、胃病,妇科病、少腹、前阴病,以及筋脉循行所过病。

足三阳

(1)足阳明胃经(45穴)

起于承泣,止于厉兑

主治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肤病、热病及经脉循行所过病。

(2)足少阳胆经(44穴)

起于瞳子髎,止于足窍阴

主治肝胆病,侧头、目、耳,咽喉、胸胁病,及经脉循行所过病。

(3)足太阳膀胱经(65穴)

起于睛明,止于至阴

主治头面五官病,项、背、腰、下肢病证及神志病;位于背部两条侧线的背俞穴及其他腧穴主治相应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证。

5、腧穴的骨度定位方法

6、1、头部

7、前发际至后发际 12印堂至前发际  3第7颈椎至后发际 3

8、眉间(印堂)至后发际正中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18

9、前额两发角(头维)9耳后两乳突(完骨)9

10、2、胸腹胁部

11、胸骨上窝至胸剑  9胸剑(歧骨)至脐中8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5

12、两乳头之间    8腋窝顶点至第11肋12

13、3、背腰部

14、肩峰缘至后正中线 8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3

15、4、上肢

16、腋前、后纹至肘横纹9肘横纹至腕侧横纹12

17、5、下肢部

18、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 18胫骨内侧髁下方到内踝尖 13

19、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 19腘横纹至外踝尖  16

20、6、胸部:

距正中线:

旁开2寸→足少阴肾经;旁开4寸→足阳明胃经;

旁开6寸→足太阴脾经。

7、腹部:

距正中线:

旁开寸→足少阴肾经;旁开2寸→足阳明胃经;旁开4寸→足太阴脾经。

8、背部:

距正中线:

寸→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3寸→足太阳膀胱经第二侧线

9、侧面:

足少阳胆经

10、相距12寸:

前发迹正中至后发迹正中,腋窝顶点至第11肋游离端(章门),肘横纹(平肘尖)至腕掌(背)侧横纹。

11、相距9寸:

前两额发角(头维)之间,耳后两乳突(完骨)之间,胸骨上窝(天突)至胸剑联合中点(岐骨),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肘尖)。

12、八会穴:

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悬钟;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

13、四海:

髓海→脑;气海→膻中;水谷之海→胃;十二经之海→冲脉;

14、附近穴位:

⑴脐相平的腧穴:

肓俞,天枢,大横,腰阳关,大肠俞,腰眼,第16椎的华佗、夹脊穴。

⑵膻中相平的腧穴:

神封,天池,乳中。

⑶瞳孔之下的腧穴:

承泣,四白,巨廖(骨),地仓。

⑷肘横纹附近6穴:

①小海②天井③曲池④尺泽⑤曲泽⑥少海。

⑸腕横纹附近6穴:

①阳谷②阳池③阳溪④太渊⑤大陵⑥神门

⑹与脑连:

督脉,膀胱

⑺耳前穴位3个:

听宫,听会,耳门

15、肩三针:

肩中,肩髃,肩髎

16、四关穴:

合谷,太冲

17、七星台:

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

18、四天穴:

天窗,天容,天牖,天鼎

19、四弯穴:

曲泽,委中伤寒,

20、三小胆:

耳门,听宫,听会

21、治疗中风后遗症:

天柱,完骨,风池

22、治疗面神经麻痹:

翳风,完骨,风池

23、孕妇禁穴:

除小腹部诸穴还有三阴交,合谷,次髎,中极,昆仑、至阴。

24、三合穴:

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25、前发迹上寸6穴:

神庭,眉冲,头临泣,曲差,本神,头维

26、任脉上特定穴:

(木)中极膀胱募穴,关元小肠募穴,气海肓之原穴,石门三焦募穴,中脘胃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巨阙心募穴,膻中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鸠尾络穴膏之原穴。

一、腧穴分类:

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1)十四经穴:

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二经和任脉、督脉的腧穴。

(361穴)

2)奇穴:

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

这类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的疗效。

又称为“经外奇穴”。

3)阿是穴:

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部位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

二、腧穴的主治作用特点:

1近治作用:

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

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2远治作用:

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病证的作用。

十四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脉中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远治作用尤为突出。

3特殊作用,是指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

主治规律:

四肢部经穴以分经主治为主,头身部经穴以分部主治为主。

三、特定穴意义:

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

分类:

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背俞穴、募穴、下合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

a、五输穴:

井穴——分布在指或趾末端,为经气初出。

荥穴——分布于掌指或柘趾关节之前,为经气开始流动。

输穴——分布于掌指或柘趾关节之后,为经气渐盛。

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之前臂、胫部,其经气盛大流行。

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其经气冲盛且合于脏腑。

b、原穴:

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称为原穴。

十二原穴多分布与腕踝关节的附近。

c、络穴:

十五络穴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个腧穴,又称“十五络穴”。

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部。

c、郄穴: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蹻、阳蹻、阴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

郄穴共有16个,除胃经的梁丘之外,都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d、背俞穴:

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共12个背俞穴均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的高低而上下排列,并分为冠以脏腑之名。

e、募穴:

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为“腹募穴”,共有12个。

募穴位于胸腹部有关经脉上,其位置与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

e、下合穴:

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又称“六腑下合穴”共有6个。

其中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大肠、小肠的下合穴同位于胃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

d、八会穴: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聚会的8个腧穴。

八会穴分散在躯干和四肢部,其中脏、腑、气、血、骨之会穴位于躯干部;筋、脉、髓之会穴位于四肢部。

e、八脉交会穴:

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8个腧穴,又称“交经八穴”均位于腕踝关节的上下。

f、交会穴:

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

多分布于头面、躯干部。

四、腧穴的定位方法:

骨度分寸定位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手指同身定违法、简便定位法

骨度分寸定位法:

主要以骨节为标志,将两骨节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分度,用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

五、毫针刺法

1、提插捻转的补泻:

①捻转:

补,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时间短、大指向前、食指向后;泻,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时间长、大指向后、食指向前。

②提插:

补,先浅后深、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时间短、以下插为主;泻,先深后浅、轻插重提、幅度大、频率快、时间长、以上提为主。

2、双手进针的种类:

指切进针法,挟持进针法,提捏进针法,舒张进针法。

3、晕针表现及定义:

是指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晕厥现象;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慌气短、恶心欲吐、精神萎倦、四肢厥冷。

4、三棱针又称锋针;刺法4种点刺法、散刺法、刺络法、挑刺法;

5、豹纹刺:

(散刺法)是对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方法

6、行针:

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和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

7、得气:

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又名针感。

8、侯气:

将针留置于所刺腧穴之内,安静地较长时间的留针,也可间歇的运针,施以提插、捻转等催气手法,直待气之所至之谓。

9、基本手法:

提插法、捻转法;辅助手法:

循法、弹柄法、刮柄法、摇柄法、挫柄法、震颤法

针灸治疗原则:

补虚泻实、清热温寒、治病求本、三因制宜

七、拔罐方法:

闪罐,走罐,留罐,刺血拔罐,留针拔罐

几种火罐法(闪火法、投火法、贴棉法、架火法、滴酒法),水罐法,抽气罐法

拔罐注意事项:

1)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宜拔罐。

2)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具。

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吸附有力。

3)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

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泡勿需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

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4)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和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

高热抽搐者和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亦不宜拔罐

八、常用灸法

1、艾灸:

⑴艾炷灸→直接灸→①瘢痕灸;②无瘢痕灸

间接灸→①隔姜灸;②隔蒜灸;③隔盐灸;④隔附子饼灸

⑵艾条灸:

悬起灸→①温和灸;②雀啄灸;③回旋灸

实按灸→①太乙针灸;②雷火针灸

⑶温针灸:

针和灸并用,不属于艾条灸

⑷温灸器灸

隔蒜灸作用(不治呕):

治疗肺结核、腹中积块及未溃疮疡等

太乙神针:

雷火神针属实按灸

施灸注意事项:

1、对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一般不适宜灸疗

2、对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以及关节活动部位,一般不适宜用瘢痕灸

3、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适宜施灸*

灸法的作用:

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散瘀消肿、防病保健

隔姜、蒜、盐、附子饼灸的作用及适应症:

1)姜、适用于因寒引起呕吐、腹痛、腹泻及风寒痹痛。

2)蒜:

适用于瘰疬、肺痨、初起的肿疡。

3)盐:

适用于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

4)附子:

适用于命门火衰所致的阳痿、早泄、遗精、宫寒不孕、以及疮疡久溃不敛。

一、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尺,孔最列缺是;太渊经鱼际,少商经中使。

肺系疾患,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起于中焦,属肺、络大肠,联系胃及肺系;从肺系出来,外形线起于侧胸上部,循行于上肢内侧前缘,经过寸口,止于拇指桡侧端;分支从腕后分出,止于食指桡侧端。

1、尺泽(合穴)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

肺系实热病;肘臂挛痛;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

2、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纺上寸

 主治:

肺系病证;头痛、牙痛、项部强痛、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3、太渊 (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

 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

 主治:

肺系疾患;无脉症;腕臂痛。

4、鱼际(荥穴)

 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折肉际处

 主治:

肺系热性病(失音);小儿疳积。

5、少商(井穴)

 拇指桡侧指甲根解旁寸

 主治:

肺系实热证(热病、昏迷);癫狂。

二、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商阳合溪,偏历下廉手三里;曲池臂臑与肩髃,天扶禾髎迎香取。

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起于食指桡侧端,循行于上肢外侧的前缘,上走肩,入缺盆,络肺属大肠;从缺盆入下齿,过人中沟,止于对侧鼻旁。

1、商阳 (井穴)

 食指桡侧指甲根角旁寸

 主治:

齿痛、咽喉肿痛五官疾患;热病、昏迷等热证、急证。

2、合谷 (原穴)

 主治:

头面五官诸疾;外感;热病;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

3、手三里

 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主治:

上肢病证;腹痛、腹泻;齿痛,颊肿。

4、曲池 (合穴)

 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

上肢病证;热病;高血压;癫狂;腹痛、吐泻等胃肠病;五官热性病;瘾疹,湿疹,瘰疬等皮外科疾患。

5、臂臑 

 曲池与肩髃连线,曲池上7寸,三角肌止点处

 主治:

肩臂颈病;瘰疬;目疾

6、迎香

 主治:

鼻塞,鼻衄,口眼歪斜;胆道蛔虫症。

三、足阳明胃经→足阳承四颊下迎,头气缺屋乳不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肤病,热病起于鼻旁,沿着鼻外侧下行,入上齿,环绕口唇,交汇承浆,循行过下颌、耳前,止头角;主干线从颈下胸,内行部分入缺盆,属胃络脾;外形部分循行于胸腹第2侧线,抵腹股沟处,下循下肢外侧前缘,止于第2趾外侧端;分支从膝下3寸和足背分出,分别到中趾和足大趾。

1、地仓

 口角旁约寸,上直对瞳孔。

 主治:

局部病证

2、颊车

 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

 主治:

齿痛,牙关不利,颊肿,口歪等局部病

3、下关

 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闭口取穴。

 主治:

面口病;耳部疾病。

4、头维

 额角发际上寸。

 主治:

头痛,目眩,目痛等头目病。

5、天枢 (大肠之募穴)`

 脐中旁开2寸。

 主治:

腹痛,腹胀,便秘,泄泻,痢疾;妇科病。

6、归来

 脐中下4圤,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

小腹痛,疝气;妇科病。

7、足三里 (合穴;胃下合穴)

 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棘外1横指。

 主治:

胃肠病;下肢痿痹;癫狂;乳痈肠痈;虚劳

8、上巨虚 (大肠下合穴)

 犊鼻穴下6寸,足三里穴下3寸。

 肠鸣,腹痛,泄泻,便秘,肠痈;下肢痿痹。

9、丰隆 (络穴)

 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

 头痛,眩晕;癫狂;痰饮病;腹胀,便秘;下肢痿痹。

10、内庭 (荥穴)

 足背第2、3趾间伤

 主治:

齿痛,咽喉肿痛,鼻衄五官热性病;热病;吐酸,泄泻,痢疾,便秘;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

四、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循行于小腿内侧的中间,至内髁上8寸后循行于小腿内侧的前缘,经膝股部内侧前缘,入腹属脾络胃,上膈,经过咽,止于舌;分支从胃注心中;另有一条分布于胸腹部第3侧线,经锁骨下,至于腋下大包穴

脾胃病,妇科,前阴病

1、隐白 (井穴)

伤寒,金匮,张仲景 足大趾内侧趾甲根角旁寸。

 主治:

月经过多、崩漏等妇科病;出血证;癫狂、多梦;慢惊风;腹满;暴泄。

2、公孙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

 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

脾胃肠腑病;心烦失眠,发狂等神志病;逆气里急,气上冲心(奔豚气)等冲脉病。

3、三阴交

 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主治:

脾胃虚弱诸证;妇产科病;泌尿系统病;高血压;中风;下肢痿痹;阴虚诸证。

4、阴陵泉 (合穴)

 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

 主治:

水湿:

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等;膝痛。

5、血海

 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

 主治:

月经病;瘾疹,湿疹,丹毒等血热性皮肤病。

五、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联系心系、肺、咽及目系,属心络小肠,从肺部浅出腋下,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至掌后豌豆骨部,入掌内,止于小指桡侧端

心,胸病;神志病

1、少海 (合穴)

 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

心病,神志病;头项痛,腋胁部痛;瘰疬;肘臂病。

2、通里 (络穴)

 腕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

 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