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二轮 变异育种和进化 专题卷适用全国5.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12766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2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二轮 变异育种和进化 专题卷适用全国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届二轮 变异育种和进化 专题卷适用全国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届二轮 变异育种和进化 专题卷适用全国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届二轮 变异育种和进化 专题卷适用全国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届二轮 变异育种和进化 专题卷适用全国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二轮 变异育种和进化 专题卷适用全国5.docx

《届二轮 变异育种和进化 专题卷适用全国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二轮 变异育种和进化 专题卷适用全国5.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二轮 变异育种和进化 专题卷适用全国5.docx

届二轮变异育种和进化专题卷适用全国5

变异、育种和进化

一、单选题

1.下列四个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细胞中的一组完整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A.细胞中的染色体存在2种形态,每种形态有2条,故该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A正确;B.细胞中的染色体存在两种形态,每种形态有3条,故该细胞含有3个染色体组,B错误;C.细胞中的染色体存在三种形态,每种形态有3条,故该细胞含有3个染色体组,C错误;D.细胞中的染色体存在4种形态,每种形态有1条,故该细胞含有1个染色体组,D错误。

考点:

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名师点睛】染色体数目与生物体倍性的判定

(1)染色体组数的判定

①根据染色体形态判定:

细胞中形态、大小完全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有几个染色体组。

如图A中形态、大小完全相同的染色体有1条,所以有1个染色体组;图B中彼此相同的染色体(比如点状的)有3条,故有3个染色体组;同理,图C中有1个染色体组,图D中有2个染色体组。

②根据基因型判定:

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包括同一字母的大、小写)出现几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如图甲所示基因型为ABC,所以有1个染色体组;图乙所示基因型为AAa,A(a)基因有3个,即含有3个染色体组;同理,图丙中有2个染色体组,图丁中有3个染色体组。

注意判定染色体组的数目时只需参考其中任意一对等位基因的数量即可。

③根据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的形态数推算:

染色体组数=染色体数/染色体形态数。

如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分为4种形态,则染色体组的数目为2。

(2)生物体倍性的判断

如果生物体由受精卵或合子发育而来,则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

如果生物体是由生殖细胞——卵细胞或花粉直接发育而来,则不管细胞内有几个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

注意单倍体是生物个体,而不是配子,精子和卵细胞属于配子,但不是单倍体。

2.由雌雄配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可能具有与亲代不同的基因型,其主要原因是()

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数目变异

【答案】A

【解析】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样化的基因组合的子代,A项正确;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时间是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自然状态下突变频率很低,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但不是产生多样化基因组合的子代的主要原因,B项错误;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在多数情况下对生物体是不利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故也不是产生多样化基因组合的子代的主要原因,C、D项错误。

3.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由受精卵发育的个体,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二倍体

C.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单倍体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D.人工诱导多倍体唯一的方法是用低温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染色体组是细胞中含有控制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

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若体细胞含两个染色体组,则为二倍体,若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则为多倍体。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二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只含一个染色体组,而多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则可以含多个染色体组。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故选D。

考点:

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点评:

本题考查了染色体组的特点,单倍体、二倍体和人工诱导多倍体的知识及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等。

4.Tay-Sachs病是一种基因病,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从而产生异常酶引起的。

下列表格为正常酶和异常酶的部分氨基酸序列。

根据题干信息,推断异常酶的mRNA不同于正常酶的mRNA原因是

A.第5个密码子中插入碱基A

B.第5个密码子前插入UAC

C.第6个密码子前UCU被删除

D.第7个密码子中的C被G替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由表格信息知,第四位氨基酸相同,异常酶的mRNA第5位氨基酸不同,但其后的氨基酸又与正常酶的相同,所以原因是第5个密码子前插入UAC,B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5.(2016春•渝中区校级月考)如图为果蝇体内某个细胞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对果蝇基因组进行测序,需要测5条染色体上的基因

B.该个体的细胞中染色体组最多4个,最少2个

C.图中的染色体1、5、7、8可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D.含有基因B、b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答案】A

【解析】解:

A、对果蝇的基因组进行测序,需要测5条染色体(3条常染色体+X+Y),A正确;

B、该个体的细胞中染色体组含有2个,而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组含有4个,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和末期含有1个,B错误;

C、染色体组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7、8为同源染色体,C错误;

D、基因B、b为等位基因,因此含有基因B、b的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其所发生片段的交换为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D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6.关于植物的遗传育种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倍体无籽西瓜的性状可以遗传,但它不是一个新物种。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四倍体西瓜幼苗,可获无籽西瓜,这种性状不可遗传

B.一个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三对基因可自由组合),用其花粉离体培养获得n株幼苗,其中aabbCC的个体的比例为1/4

C.生产上通常采用喷施赤霉素的方式获得无籽葡萄

D.一块水稻田中偶尔发现一株矮秆水稻,它连续自交后代都是矮秆,这种变异可能源自于体细胞或生殖细胞的基因突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三倍体无籽西瓜不育,不是一个新物种;生长素处理西瓜幼苗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变异;单倍体幼苗中没有等位基因,不可能出现aabbCC的个体;赤霉素具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所以可通过喷施赤霉素获得无籽葡萄;矮秆水稻出现的频率低,且连续自交后代都是矮秆,则该变异是基因突变,可能发生于生殖细胞或体细胞中。

考点:

考查遗传育种的知识。

点评:

难度中等,理解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别。

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导致生存斗争的原因只是生物的过度繁殖

B.自然选择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长期的地理隔离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的形成

D.物种间的共同进化都是由于生存斗争导致的

【答案】B

【解析】导致生存斗争的原因不仅是生物的过度繁殖,还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A项错误;自然选择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项正确;长期的地理隔离不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C项错误;物种间的共同进化也可能是通过种间互助完成的,D项错误。

【点睛】共同进化的含义:

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同种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进化。

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包括种间斗争和种间互助。

8.通过下列技术培育得到的新个体属于单倍体的是

A.秋水仙素处理水稻萌发的种子B.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侏

C.玉米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D.高杆抗病小麦与矮杆易感小麦杂交

【答案】C

【解析】秋水仙素处理水稻萌发的种子获得的是多倍体,A错误;紫外线照射青霉菌株获得的仍然是二倍体,B错误;玉米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的是单倍体,C正确;高杆抗病小麦与矮杆易感小麦杂交利用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获得的仍然是二倍体,D错误。

【考点定位】单倍体育种

【名师点睛】几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加拉帕戈斯群岛有海洋鬣鳞蜥和陆生鬣鳞蜊。

他们的祖先均来自南美大陆离群的陆生鬣鳞蜥。

与陆生鬣鳞蜥相比,海洋鬣鳞蜥的足有部分足蹼,眼睛上方有分泌盐分的腺,能适应低温潜入海底以海藻为食。

根据材料回答第19—20题:

9.下表为陆生鬣鳞蜥三个群体间某基因片段的差异率。

群体间

群体1与群体2

群体2与群体3

群体1与群体3

某基因片段差异率

15.1%

16.2%

15.3%

由表可知,这三个群体表现出

A.物种多样性B.遗传多样性C.生态系统多样性D.以上三项都是

10.下列关于鬣鳞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期定向的自然选择可改变陆生鬣鳞蜥种群的雄因频率

B.海洋环境能定向诱导海洋鬣鳞蜥发生适应环境的莶因突变

C.加拉帕戈斯群岛的陆生鬣鱗蜥与海洋鬣鳞蜥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D.海洋鬣鱗蜥演变过程中不同个体的某因可通过重组整合到一起

【答案】

9.B

10.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要注意辨析它们之间的区别。

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意味着生物进化了,但不一定产生新的物种.新物种的产生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生殖隔离的产生不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

9.由题表可知,中华绒螯蟹三个群体间某基因片段存在差异,这说明三个群体之间表现出了基因的多样性即遗传多样性,B正确。

10.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

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等,故长期定向的自然选择可改变陆地鬣鳞蜥种群的基因频率,A正确。

海洋鬣鳞蜥的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海洋环境能定向选择适应环境的变异,B正确;加拉帕戈斯群岛的陆生鬣鳞蜥与海洋鬣鳞蜥长期不生活在一起,基因不能交流,故可能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海洋鬣鳞蜥演变过程中不同个体的有利基因可通过重组整合到一起,D正确

11.某病人的性染色体为XXY,其发病原因不可能是该病人的亲代在形成配子时(  )

A.其父亲的初级精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同一侧

B.其父亲的次级精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同一侧

C.其母亲的初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同一侧

D.其母亲的次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同一侧

【答案】B

【解析】

12.12.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

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131I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

积聚在细胞内的131I可能直接

A.插入DNA分子引起插入点后的碱基引起基因突变

B.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变

C.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

D.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

【答案】C

【解析】碘是人体甲状腺激素的构成元素,为组成人体的微量元素。

由于131I有放射性,能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但这属于体细胞的基因突变,不会遗传给下一代,D项错误。

131I不是碱基类似物,故不能直接插入到DNA分子中,也不能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A、B项错误。

大剂量的放射性元素会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C项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突变的特征

【名师点睛】有关基因突变,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

2、基因突变的类型:

体细胞突变和生殖细胞突变,其中体细胞突变一般不遗传给子代,而生殖细胞突变可遗传给子代.

3、基因突变的特点:

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低频性(个体的基因突变率低,但种群中个体数,其突变率较高)、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