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冲刺届高考生物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3 神经体液调节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26010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85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冲刺届高考生物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3 神经体液调节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高考冲刺届高考生物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3 神经体液调节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高考冲刺届高考生物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3 神经体液调节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高考冲刺届高考生物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3 神经体液调节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高考冲刺届高考生物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3 神经体液调节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冲刺届高考生物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3 神经体液调节解析版.docx

《高考冲刺届高考生物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3 神经体液调节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冲刺届高考生物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3 神经体液调节解析版.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冲刺届高考生物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3 神经体液调节解析版.docx

高考冲刺届高考生物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3神经体液调节解析版

专题13神经——体液调节

14.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

项目

测定值

参考范围

单位

甲状腺激素

10.0

3.1~6.8

(pmol·L-1)

胰岛素

1.7

5.0~20.0

(mIU·L-1)

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A.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血糖含量低于正常

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

【答案】C

【解析】

A、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图表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可推测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升高,A错误;B、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浓度,图表中胰岛素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可推测血糖含量高于正常,B错误;C、甲状腺激素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图表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可推测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C正确;D、胰岛素能够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图表中胰岛素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可推测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减慢,D错误。

故选C.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9.下列关于人体激素分泌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激素分泌的调节均为分级调节

B.胰岛素的分泌量只受血糖水平的影响

C.大量饮水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D.寒冷刺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答案】D

【解析】

A、人体内激素分泌的调节除了分级调节外还有反馈调节,A错误;

B、胰岛素分泌主要受血糖水平调节,也受胰岛A细胞分泌物等其他因素影响,B错误;

C、大量饮水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错误;

D、寒冷刺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提高细胞的新陈代谢的速率,使体温升高,D正确。

故选D。

通州区2019-2020学年高三生物摸底考试)7.炎性甲亢是甲状腺滤泡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甲状腺激素大量进入血液引起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升高的疾病。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甲状腺的分泌活动直接受下丘脑的控制

B.炎性甲亢患者体内细胞代谢减弱,机体产生热量减少

C.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比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数量多

D.炎性甲亢患者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比正常人高

【答案】C

【解析】

A、正常情况下,甲状腺的分泌活动是受下丘脑的间接控制和垂体的直接控制,A错误;

B、炎性甲亢患者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升高,而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机制是能促进新陈代谢,因此该患者的机体细胞代谢旺盛,但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处于动态平衡,B错误;

C、甲状腺激素可以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几乎全身各处细胞,而促甲状腺激素只能作用于甲状腺细胞,因此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比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数量多,C正确;

D、炎性甲亢患者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升高,根据负反馈调节,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产生,故该患者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比正常人低,D错误。

故选C。

(石景山区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11.下列关于寒冷环境下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皮肤血管舒张B.汗液的分泌增加

C.甲状腺素分泌量增加D.生长激素分泌增加

【答案】C

【解析】

A、寒冷环境下,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进而减少散热量,A错误;

B、处于寒冷环境中,汗腺分泌减少,进而减少散热量,B错误;

C、人处于寒冷环境中,血液中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含量增加,促进新陈代谢,以增加产热,维持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C正确;

D、天气变化,与生长激素分泌无关,D错误。

故选C。

(石景山区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9.下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②中轴突末端膨大部分发生的信号转换是化学信号→电信号

C.③中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导致了突触后膜兴奋,兴奋区的膜电位是外正内负

D.①→②→③过程中,兴奋的传递方向只能是单向的

【答案】D

【解析】

A、①→②的过程表示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释放递质的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A错误;

B、②中轴突末端膨大部分是突触小体,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B错误;

C、神经纤维兴奋后,电位为外负内正,C错误;

D、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①→②→③过程中,兴奋的传递方向只能是单向的,D正确。

故选D。

(北京市人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三12月质量检测)5.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弥散在内环境中,一经靶细胞接受即被灭活

B.大面积烧伤易引起感染的原因是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

C.脑干内有呼吸中枢、语言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

D.病毒侵入机体后,体内的吞噬细胞和浆细胞都有识别功能

【答案】A

【解析】

A.激素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一经靶细胞接受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A正确;

B.大面积烧伤,主要是皮肤烧伤,皮肤属于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故大面积烧伤易引起感染的原因是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B错误;

C.脑干内有呼吸中枢,语言中枢在大脑皮层,C错误;

D.病毒侵入机体后,体内的吞噬细胞有识别功能,浆细胞不具有识别抗原的能力,D错误。

故选A。

(北京市人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三12月质量检测)6.采指血时,人会感觉疼痛但不缩手。

在此过程中不会发生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

B.突触后膜受体将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C.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控制

D.接受信号的神经元均产生了兴奋

【答案】D

【解析】

A.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此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A正确;

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需要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突触后膜受体将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B正确;

C.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受到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C正确;

D.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而不缩手,所以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中传出神经受到抑制,不会产生兴奋,D错误。

故选:

D。

(北京市人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三12月质量检测)7.很多学校已经正式启动了中小学冰雪运动项目,许多学生已亲身体验了冰雪课程的魅力。

下列对同学们在滑雪期间经历的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中机体产热量增加散热量随之增加

B.冷觉感受器将兴奋传递到下丘脑形成冷觉

C.寒冷引起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多

D.代谢使滑雪过程中同学的血糖持续下降

【答案】A

【解析】

A.运动中肌肉收缩,机体产热量增加,人是恒温动物,产热=散热,散热量随之增加,A正确;

B.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错误;

C.寒冷引起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C错误;

D.滑雪过程中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同学们的血糖含量维持相对稳定,D错误。

故选A。

(北京市人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三12月质量检测)8.已知如图中神经元a、b与痛觉传入有关,神经元c能释放神经递质脑啡肽(有镇痛作用)。

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痛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会引发神经元a释放乙酰胆碱

B.神经元c兴奋会释放脑啡肽从而引起乙酰胆碱释放量增加

C.a与结合的受体和b与乙酰胆碱结合的受体不同

D.脑啡肽和乙酸胆碱均可引起突触后膜电位的改变

【答案】B

【解析】

A.痛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会引发神经元a释放兴奋性递质乙酰胆碱,A正确;

B.脑啡肽有镇痛作用,所以c细胞分泌的脑啡肽会引起a细胞乙酰胆碱释放量减少,从而阻碍痛觉信息传递,B错误;

C.a上与脑啡肽结合的受体和b上与乙酰胆碱结合的受体的本质都是蛋白质,受体具有特异性,与其结构不同有关,C正确;

D.无论递质传递的是兴奋或是抑制信号,都是通过膜电位变化实现的,乙酰胆碱能使b膜电位发生改变,而脑啡肽起抑制作用,会使a膜静息电位加强,都会改变膜电位,D正确。

故选:

B。

(北京市人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三12月质量检测)9.饮水不足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加,调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分的重吸收,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DH由垂体合成并释放到血液,运输至靶细胞

B.结合ADH的受体促进①处ATP水解为M蛋白供能

C.M蛋白促进②处融合过程增加膜上水通道蛋白数量

D.H2O通过③自由扩散进入B侧肾小管和集合管腔内

【答案】C

【解析】

A.ADH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最后由垂体释放到血液,运输至靶细胞,A错误;

B.由题图分析可知,①处ATP水解并环化成cAMP,是给M蛋白传递信号的,B错误;

C.由题图分析可知,M蛋白促进②胞吐过程,通过膜融合增加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C正确;

D.H2O通过③协助扩散,进入肾小管和集合管腔内(B侧),D错误。

故选C。

(北京市人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三12月质量检测)10.下列关于人在夏季进行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时,机体不会发生的是()

A.通过神经调节,增加汗腺分泌活动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液生成减少

C.产生大量乳酸,血浆pH明显降低

D.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维持血糖稳定

【答案】C

【解析】

人在夏季进行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时,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增加汗腺分泌活动。

由于机体通过排汗丢失大量的水分,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液生成减少,故A、B项不符合题意;有氧运动时,机体以有氧呼吸为主,避免了机体因剧烈运动导致氧的不足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

另外,由于缓冲物质的存在,即使有乳酸进入血液,血浆pH也不会明显降低,故C项符合题意;快走、慢跑等运动机体耗能增加,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致使血糖浓度降低,进而导致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维持血糖稳定,D项不符合题意。

(北京市人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三12月质量检测)11.大豆中含有大豆异黄酮,其分子结构与人雌激素相似,进入人体后能发挥微弱的雌激素效应。

下列对大豆异黄酮的推测,错误的是

A.可缓解雌激素水平降低者的症状

B.能与人雌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

C.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

D.会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答案】D

【解析】

A.由于大豆异黄酮,其分子结构与人雌性激素相似,进入人体后能发挥微弱的雌性激素效应,故可缓解雌性激素水平降低者的症状,A正确;

B.由于大豆异黄酮发挥微弱的雌性激素效应,能与人雌性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B正确;

C.大豆异黄酮分子结构与人雌激素相似,雌激素的成分是固醇,是小分子脂质,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C正确;

D.大豆异黄酮进入人体后能发挥微弱的雌性激素效应,故通过反馈调节会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量减少,D错误。

故选:

D。

北京市海淀区2019-2020学年高三期末生物试题)8.研究突触间作用关系时,进行如图1实验,结果如图2、3。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轴突1释放的递质可引起Na+快速流出神经元M

B.轴突1、2释放的递质均可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

C.轴突2释放的递质直接抑制神经元M产生兴奋

D.轴突1释放的递质能与轴突2和神经元M的受体结合

【答案】B

【解析】

A、刺激轴突1引起动作电位的产生,说明轴突1释放的递质可引起Na+快速流入神经元M,A错误;

B、轴突2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轴突1释放的是兴奋性递质,都能引起突触后膜离子通透性的改变,B正确;

C、根据图2的结果刺激轴突2在刺激轴突1,动作电位降低,说明轴突2抑制了轴突1释放的递质,作用于轴突1,C错误;

D、轴突1释放的递质只能与神经元M的受体结合,D错误。

故选B。

北京市海淀区2019-2020学年高三期末生物试题)9.下表为某人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检测结果。

据此分析,其体内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检测项目

测定值

参考范围

单位

甲状腺激素

10.0

3.1~6.8

pmol/L

A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B.体温可能比正常人高

C.组织细胞代谢的速率提高D.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高

【答案】A

【解析】

A、图表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甲状腺激素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故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A错误;

BCD、表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由于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所以该患者体温可能比正常人高,组织细胞代谢的速率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高,BCD正确。

故选A。

北京市海淀区2019-2020学年高三期末生物试题)10.质量分数为5%

葡萄糖溶液为血浆的等渗溶液。

给健康人静脉滴注100mL的10%葡萄糖溶液后,一段时间内会发生

A.尿液中有大量糖原B.血浆中抗利尿激素的浓度降低

C.胰岛A细胞的分泌增强D.组织细胞摄取并氧化葡萄糖增加

【答案】D

【解析】

A、糖原是多糖,尿液中不可能含有多糖,A错误;

B、给健康人静脉滴注100mL的10%葡萄糖溶液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血浆中抗利尿激素的浓度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B错误;

C、由于血糖浓度升高,所以胰岛素分泌增加,降低血糖含量,胰岛A细胞分泌的是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含量,C错误;

D、由于血糖浓度升高,所以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并氧化葡萄糖增加,D正确。

故选D。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20.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

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C.唾液腺属于这一反射过程的效应器

D.这一反射过程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答案】B

【解析】

A、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属于条件反射,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A正确;

B、酸梅色泽是引起条件反射的条件之一,另外还有形态大小等特征,酸梅色泽直接刺激不是神经中枢而是视网膜,B错误;

C、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

肌肉或腺体构成,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的,所以唾液腺属于这一反射过程的效应器,C正确;

D.这一反射过程由多个神经元细胞参与,兴奋在各个神经元之间进行传递,在突触处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D正确;

故选B。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21.如图所示,神经纤维上有A、B、C、D4个点,将电流计连接到A和B两点的细胞膜外表面,若在C点给一适宜刺激,其中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

A.偏转一次,方向向左B.偏转一次,方向向右

C.偏转两次,方向相反D.偏转两次,方向相同

【答案】C

【解析】

电流计连接到A和B两点的细胞膜外表面,若在C点未给刺激,此时为零电位;若在C点给一适宜刺激,兴奋沿神经纤维两侧传导,到达B处,此点的膜电位为外负内正,A处的电位为外正内负,AB之间存在电位差,电流计向右偏转;当兴奋达到A处,此处的膜电位为外负内正,B点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AB之间存在电位差,电流计向左偏转。

即发生两次偏转,且方向相反。

故选C。

22.如图为反射弧的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C是神经节,由此判断B是传入神经B.电刺激A,在E处可检测到电位变化

C.电刺激E引起F收缩属于非条件反射D.兴奋的传导方向是A→B→D→E→F

【答案】C

【解析】

A、传入神经处有神经节,C是神经节,由此判断B是传入神经,A正确;

B、兴奋在反射弧上是单向传递,电刺激A,在E处可检测到电位变化,B正确;

C、电刺激E引起F收缩不属于非条件反射,因为没有完整的反射弧,C错误;

D、兴奋的传导是沿反射弧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感受器的方向传导,即A→B→D→E→F,D正确。

故选C。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23.给予突触的前一神经元以适宜的电刺激,通过微电极分别测量突触前、后两神经元的膜电位,结果如下图。

据此判断不合理的是

A.静息状态下膜外电位为正电位B.突触后神经元可能出现了氯离子内流

C.突触后神经元可能出现了钠离子内流D.突触后神经元不产生兴奋

【答案】C

【解析】

A、静息状态,膜外电位为正电位,A正确;

B、与未受刺激相比,突触后神经元膜内电位负的更多,可能出现了氯离子内流,B正确;

C、突触后神经元不可能出现了钠离子内流,C错误;

D、突触后神经元不产生动作电位,说明没有兴奋,D正确

故选C。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24.下列关于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B.激素都可以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

C.下丘脑、垂体都能分泌多种激素D.下丘脑既属于神经系统又属于内分泌系统

【答案】B

【解析】

A、激素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产生,对机体起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A正确;

B、激素本质包括多肽或蛋白质、氨基酸衍生物、脂质等,所以不都可以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B错误;

C、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垂体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等,C正确;

D、下丘脑是体温、水盐、血糖的神经调节中枢,同时又可以作为内分泌系统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激素,D正确。

故选B。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25.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B.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通过体液只运送至靶细胞

C.通过反馈调节可维持体内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D.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的结构,也不起催化作用

【答案】B

【解析】

A、激素的去向是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A正确;

B、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通过体液至全身,但只作用于靶细胞,B错误;

C、正常人体内,激素通过反馈调节可维持体内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C正确;

D、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的结构,也不起催化作用,只起调节作用,D正确。

故选B。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26.人工催化鲤鱼产卵采用注射垂体提取物而不是直接注射性激素,理由是

A.垂体提取物中含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使性腺发育和生殖细胞形成

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只能口服不能注射

C.过多的性激素会抑制鲤鱼下丘脑和垂体的相关功能,最终使性腺退化

D.垂体提取物中含有生长素,可以使鲤鱼提前进入繁殖期

【答案】C

【解析】

A、垂体提取物中含有促性腺激素,能促使性腺发育和生殖细胞形成,A错误;

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可以口服和注射,B错误;

C、过多的性激素通过负反馈调节,会抑制鲤鱼下丘脑和垂体的相分泌相关激素,最终使性腺退化,C正确;

D、垂体可以分泌生长激素,可以使鲤鱼提前进入繁殖期,D错误。

故选C。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27.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某些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B.寒冷环境中,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加有关

C.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神经调节的作用范围较体液调节广泛

【答案】D

【解析】

A、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A正确;

B、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B正确;

C、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如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正确;

D、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其的作用范围较体液调节窄但迅速,D错误。

故选D。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32.大鼠的皮肤、粘膜和内脏都分布着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可以感受外界的温度变化,从而产生相应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界温度为8℃时,下丘脑产生冷觉并促进机体产热

B.外界温度为18℃时,下丘脑产生的兴奋抑制机体产热

C.外界温度为28℃时,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大致相等

D.外界温度为38℃时,脊髓产生的兴奋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

【答案】C

【解析】

A、外界温度为8℃时,大脑皮层产生冷觉并调控下丘脑促进机体产热,A错误;

B、外界温度为18℃时,低于小鼠体温,下丘脑产生的兴奋促进机体产热,B错误;

C、外界温度为28℃时,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大致相等,C正确;

D.外界温度为38℃时,高于小鼠体温,下丘脑产生的兴奋抑制甲状腺激素分泌,D错误。

故选C。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33.下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神经递质和促性腺激素的传输方式分别是

A.①②B.②①C.①③D.②③

【答案】B

【解析】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经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故为图②;下丘脑释放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释放的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不能作用于自身的细胞,故为图①。

即神经递质和促性腺激素的传输方式分别②①。

故选B。

(大兴区2019~2020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12.胃泌素释放肽(GRP)是一种神经递质,将其注射到小鼠脊髓后,小鼠立刻会有抓痒行为。

若破坏小鼠脊髓中的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不论向这些小鼠身上注射何种浓度的GRP,小鼠都不抓痒。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注射GRP到脊髓后小鼠有抓痒行为,说明痒觉感受器在脊髓

B.GRP与GRPR结合后,使化学信号转变为突触后膜上的电信号

C.GRP在突触间隙中完成信息传递后,可能会被酶解或被回收

D.若抑制GRPR基因的表达,可以缓解或消除小鼠的瘙痒症状

【答案】A

【解析】

A、将GRP注射到脊髓后,小鼠有抓痒行为,说明脊髓里含有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的神经元,A错误;

B、胃泌素释放肽(GRP)神经递质与GRPR结合后,引起小鼠的脊髓里的神经元兴奋,导致突触后膜上的Na+通道打开,Na+内流,形成动作电位,化学信号则转变为突触后膜上的电信号,B正确;

C、根据题意,GRP在突触间中完成信息传递,说明GRP是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完成作用后,可能会被酶解或被重吸收到突触小体或扩散而离开突触间隙,为下次传递作准备,C正确;

D、若抑制GRPR基因的表达,则不能产生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突触间隙中的胃泌素释放肽(GRP)神经递质与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胃泌素释放肽神经递质受体(GRPR)结合,无法形成动作电位,不能产生兴奋,可缓解或治疗瘙痒,D正确。

故选A。

(大兴区2019~2020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13.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

下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

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

【答案】B

【解析】

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