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思路.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17616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思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卫生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思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卫生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思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卫生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思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卫生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思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卫生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思路.docx

《卫生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思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思路.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卫生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思路.docx

卫生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上半年,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卫生厅的大力支持下,州卫生局紧紧围绕卫生事业发展目标责任书确定的各项重点任务,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实现了全州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卫生工作进展情况

(一)卫生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积极争取多方支持,不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

截至目前,全州正在实施的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有7项(乌兰县急救中心新建项目、德令哈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扩建项目、都兰县香日德镇中心卫生院业务用房扩建项目、乌兰县铜普镇卫生院业务用房扩建项目、大柴旦、冷湖、茫崖行委卫生监督所新建项目),总建设规模3090平方米,总投资2019万元,各项目进展顺利。

省发改委已通过评审的卫生项目共有8项(xx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新建项目;大柴旦、冷湖、茫崖行委急救中心新建项目;格尔木市肯德可克矿区急救中心新建项目;东台吉乃尔、西台吉乃尔矿区急救中心新建项目),总建设规模6365平方米,总投资2840万元。

同时,省卫生厅、省财政厅为12所乡镇卫生院共下达设备购置项目资金480万元,自筹资金120万元,现已进入招标采购工作。

另外,拟利用卫生专项资金和浙江省援建资金309万元,为州蒙藏医医院、州二医院、州疾控中心配置急需医疗设备14台件。

  

(二)卫生应急体系不断完善

进一步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物资储备、信息报告等工作,公共卫生信息网络高效运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报告率和有效处置率100%。

举办各类应急培训班3期,培训人员70余人,对州级储备的应急物资及急救药品进行了清理和更换。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全面开展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排查。

格尔木市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创建工作全面展开。

(三)疾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全面实施国家免疫规划,重点巩固和保持无脊灰状态,消除麻疹和加强疫苗及冷链设备管理等工作。

目前,全州儿童免疫规划报告接种率达99%。

二是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

艾滋病、性病等传染病综合干预实施率达100%。

1-6月全州共登记初诊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和疑似肺结核病人392例,发现各类结核病人80例,其中涂阳肺结核病人37例,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80.86%。

三是加强艾滋病疫情监测工作。

全州累计检测HIV抗体6637人份,HIV抗体阳性7例。

目前全州已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共101例,1-6月共报告11例,其中感染者7例,病人4例,死亡病例1例。

加强流感样病例监测报告工作,共报告流感样病例953例,经检测均为阴性。

四是加强对手足口病疫情防控。

上半年全州共报告手足口临床诊断病例10例,报告发病率为2.04/10万,无重症及死亡病例报告,无暴发疫情及聚集性病例报告,与去年同期相比发病率上升234.43%。

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省州级慢非病死因和肿瘤监测点监测报告率、建卡率100%。

以县为单位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100%。

五是地方病防治工作进展顺利。

各地以固定监测和流动监测相结合,全面加强了鼠疫防治监测调查工作力度。

  (四)妇幼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

通过认真组织实施妇幼卫生综合项目,开展产儿科人员驻乡帮扶,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产儿科建设,妇幼保健工作成果得以巩固。

1-6月全州活产数2682人,孕产妇死亡2人,死亡率74.57/10万,婴儿死亡30人,死亡率11.19‰。

儿童系统管理率93.5%,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4.7%,住院分娩率98.99%,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高危住院分娩率100%,出生缺陷发生人数10人,出生缺陷发生率27.29/万。

组织完成了农牧区妇女“两癌”免费筛查项目的二、三级检查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工作。

(五)卫生监督执法得到进一步加强

继续加强医疗机构、公共场所、职业与放射防护、饮用水卫生、消毒产品、涉水产品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1—6月共监测各类医疗广告45余条次,查出违法医疗广告15余条次,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2份,责令限期整改2户次。

加强医疗机构监督检查,累计出动车辆20余台次,人员30人次,监督检查45户次。

对从事职业健康监护检查的三家医疗机构及茫崖国家级石棉肺监测哨点和格尔木职业性铅中毒哨点开展了巡查。

积极实施卫生监督信息个案报告工作,全州共上报个案信息卡1228份。

州、市(县)两级卫生监督所规范化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全州76名卫生监督员完成综合培训,125名卫生监督协管员经审核、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监督协管为基础的二级卫生监督网络初步形成。

(六)医政工作全面推进

在全州医疗机构继续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医疗质量万里行”等活动。

公立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和二、三级公立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病房覆盖率分别达到60%和100%。

乌兰县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工作。

目前,共申报科技计划项目4项,申请科技成果评价(鉴定)1项,准入“三新”项目156项。

全面加强血液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促进临床合理用血,保证临床用血安全,1—6月全州共有602人次自愿无偿献血,共采集血液1045U,临床成分输血率为98.77%。

(七)中蒙藏医工作特色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在创建民族医药集团的基础上,继续加大中蒙藏医适宜技术推广力度。

目前,共培训全州基层中蒙藏医适宜技术骨干320人,推广中蒙藏医适宜技术13项,为农牧区基层医疗机构和城市社区服务机构推广了简便验廉、安全有效的中蒙藏医适宜技术。

同时,积极依托浙江省援青项目,不断加强中藏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和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基层中藏医药服务能力。

(八)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扎实推进

州、市县、行委全部召开了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层层分解和落实了工作任务,工作目标责任书签订落实到了村一级。

在“两节两会”等重大节日和会议期间,联合开展执法检查行动和专项整治活动10次,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餐饮服务业4681家次,学生营养餐11家,幼儿园食堂8家,学校建筑工地食堂及旅游景点46处。

责令限期整改38家,立案1起,处罚1家,查处不合格“三无”羊肉卷1000斤。

开展药品流通监管系统药店终端试点零售企业入网登记事项工作,针对辖区内的141家试点药店进行了入网登记审核。

1-6月共出动执法人员112次,车辆28台次,检查药品经营企业121家,医疗机构38家。

当场行政处罚1起,立案1起,收过期药品21盒。

(九)爱卫工作深入开展

大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健康教育、农牧区改厕改水、病媒生物防制、省级卫生村创建等工作,广泛发动群众,继续深入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

活动期间,全州参与环境卫生整治35756人,清除垃圾4210吨,清除卫生死角1383处,疏通河道77条,治理脏乱差道路200公里,清除乱贴乱画9335张。

已完成今年39个监测点的78份水样监测任务。

与此同时,全面启动了格尔木市、德令哈市、乌兰县省级卫生村创建活动。

格尔木市、德令哈市、大柴旦行委已相继开展灭蚊、灭鼠工作。

  (十)卫生政务与信息宣传富有成效

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信息报送工作考评奖惩办法》,充分利用州卫生局网站、xx电视台、青海日报、柴达木日报等媒体,开辟医改宣传专栏,大力宣传医改政策和卫生事业发展的新成效。

目前共编发卫生信息92期,医改简报48期,青海日报报道5篇,充分发挥了政务信息的参谋辅政作用。

    二、医改工作进展情况

(一)全民医疗保障体系日臻完善

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扩面工作全面完成,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均筹资达540元,参保率均达到98%。

城乡居民在三级、二级、一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70%、80%和90%,其中在三级的报销比例较全省水平高10%。

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8%以上。

城镇职工最高补助25万元,城乡居民最高补助20万元。

今年已预拨付医疗保险周转金619万元。

全面推行城乡医疗救助即时结算“一站式”服务模式,延伸医保“一卡通”服务。

目前,100个村级卫生室开通了医保“一卡通”。

(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

医疗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二、三级医院基本药物配备率均达到90%以上。

州、县、乡、村四级公办医疗机构全面实行基本药物、非基本药物和一般医用耗材零加成销售,并将药品零加成补助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实行“年初预拨,年底结算”。

1-6月份全州安排药品“零加成”补助资金637.39万元,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次均费用同比降低7.6%,门急诊人次同比增加6.85%,“零加成”制度在引导就地就诊和降低居民个人负担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严格执行全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将药品零加成补助与网上采购率挂钩,有效提高了基本药物的配备率、使用率和网上采购率。

  (三)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有效提升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经费达到40元,已落实中央、省、州三级基本公共卫生补助资金1306.66万元。

14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常态化开展,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肿瘤患者管理项目。

将老年人的健康管理范围从65岁扩大到60岁。

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9%。

规范化管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22908人和7548人,重性精神病患者244人。

继续做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实施工作。

1-6月,农牧区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1238人,补助资金61.9万元。

全州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

都兰县农牧区妇女病普查及工作完成检查7943人次。

农牧区育龄妇女免费叶酸补服等项目进展顺利。

(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全面建立

   一是全面落实以县为单位实行人员总量控制、统筹安排、动态调整的编制管理方式。

实行了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在公开竞聘院长(主任)的基础上,建立了院长(主任)任期目标责任制,确定了院长的法人自主权。

全州现有在岗基层工作人员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91.2%,管理及后勤岗位占8.8%。

二是建立和完善政府保障机制。

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原则,全州所有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工资全部实行全额拨付,在此基础上各地参照当地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标准,按人均2019-8500元不等核拨了工作经费,卫生院离退休人员、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经费全部由财政足额安排。

各地卫生局成立了会计核算中心,集中核算处理乡镇卫生院账务,并统一监管卫生院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全面实行了“收支两条线”管理。

村医参照公益性岗位解决了待遇,并参加了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每名村医年补助达到1.6万余元,其中天峻县和格尔木市达到2万余元。

全面建立起以政府全额拨款、药品零加成补助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为主渠道的长效补偿机制。

三是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工作力度。

全州各级财政在经费全额保障的基础上,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按职工工资总额的5%安排了绩效奖补资金,提高绩效考核水平,严格绩效考核管理,全面推行了“双考核、双挂钩”绩效考核激励机制。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管理,积极推行成本核算,允许收支结余部分用于改善职工福利待遇,进一步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四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

乡村(社区)两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乡村40分钟卫生服务圈”已初步形成。

通过积极实施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项目、开展等级评审和业务技术竞赛等,乡村医疗机构能力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村卫生室标准化率均达到100%,甲级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分别达到56%和43.7%。

五是人才培养和对口帮扶工作全面开展。

截止6月底,全州组织举办了以卫生管理、公共卫生服务、基本药物、妇幼保健、禽流感防控、计算机知识等内容的培训班7期,培训基层卫生人员230余人次。

与此同时,通过采取村医到卫生院挂职培训、举办专题培训班等形式,确保了乡村医生每年轮训任务的落实。

县级以上医院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全覆盖工作全面展开,全州6所中心卫生院和29所一般卫生院分别与省妇女儿童医院和州内县级以上医院签订了帮扶协议,帮扶队伍已于3月底全部进驻卫生院开展工作。

这项工作的全面展开,不仅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业务水平,而且对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基层首诊制度工作的推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五)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进

首先,在取消以药补医机制方面,一是健全经费补偿机制。

除将药品零加成补助纳入财政预算,及时足额兑现外。

全州县级公立医院全部纳入全额预算事业单位管理,州医院财政补助90%,州蒙藏医医院补助95%。

所有公立医院基本建设、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补助资金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并对政府指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紧急救治、救灾、支援基层等经费予以足额保障。

通过综合施策,有效扭转了以药补医的状况。

二是及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按照省发改委《关于调整青海省县级公立医院部分医疗服务项目指导价格的通知》,全州公立医院结合实际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适当降低检查、检验类价格,积极开展病种限价管理,有效降低了患者的诊疗费用。

三是改革医保支付方式。

全面实行“先住院、后结算”服务模式,极大的方便了患者就诊,截至6月底共有11158名患者享受了这种服务模式。

推行城乡医疗救助即时结算“一站式”服务模式,定点医院开设医疗救助窗口,完善就医就诊、医疗结算和救助程序。

将重点救助患者、重大疾病救助患者、两病儿童和三类重大疾病救助患者纳入门诊救助、住院救助和重大疾病二次救助。

同时,积极开展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和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改革,对医保基金和定点服务机构的监管不断加强,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持续改进。

其次,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面,按照《青海省改革试点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及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各地相应出台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目前正在按照省上核定的县级公立医院人员总量,进行岗位设置、全员聘用、合同签订、在编人员分流安置等工作。

全面实行绩效考核制度。

各公立医院结合实际,制订了绩效考核工作方案,将职工个人30%的工资纳入考核范围,同时确定医疗机构年平均工资总额的5%作为绩效奖补资金,从职工的医德医风、劳动纪律、工作质量、服务态度、科研继教及业务能力等方面制定考核指标,全面推行了“双考核、双挂钩”绩效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了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第三,在建立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方面,一是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推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在成立州政府医院管理委员会的基础上(简称“州医管委”),拟成立xx公立医院管理中心(简称“州医管中心”)和xx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服务中心(简称“州药管中心”),前期筹备工作正在抓紧实施。

全州县一级政府成立了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明确了政府办医的职责。

格尔木市医疗集团聘任了集团总院长和副院长,运行良好。

天峻县年薪20万聘用了县人民医院院长,医院内部管理有效改善。

各地都对公立医院院长、副院长进行了重新聘用,并实行院长负责制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

二是积极探索完善绩效考核。

按照《青海省14所县级试点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办法》,结合xx实际,积极探索以公益、效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和奖补机制,为公立医院正常运行和不断发展提供了保障。

第四,在加强医院能力建设方面,一是根据xx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卫生规划,在德令哈市设立了两家民营医院,拟在木里、察尔汗等矿区设立4家医院,推动多元办医,进一步扩大覆盖面,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和资源开发的需求。

二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有计划、大规模开展分级分类培训,通过鼓励自学成才,加强继续教育,外派进修培训,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等方式,特别是通过与辽宁、浙江及省内三级医院的对口帮扶,共派出10名业务骨干外出进修学习。

同时州政府设立专项基金,建立了高端人才引进机制,现已为州人民医院高薪引进4名医学专家。

三是信息化水平不断加强。

先后建成州、县、乡三级医疗机构的HIS系统、州县两级医院的PACE系统(医学影像管理系统)、LISE系统(医学检验管理系统)和远程会诊系统。

开通了远程会诊和视频教训系统,使医院的服务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目前,全州居民健康管理信息系统正在进行升级工作。

四是建立了州、县、乡三级医疗协作机制,推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基层首诊负责制试点。

州人民医院与东部三县人民医院建立医疗服务协作关系,三县人民医院和民族医医院分别与辖区各乡镇卫生院建立医疗服务协作关系。

“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有效实施,城乡医疗服务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

五是严格落实各项核心制度,规范医疗行为,推行双休日和节假日门诊、便民门诊和急救绿色通道,建立患者投诉处理机制,优化就医环境和流程。

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落实医疗费用及时报结、实行同级检查检验项目结果互认等便民惠民措施,全面提升医院服务能力。

六是整合了民族医医院资源,成立了xx蒙藏医医疗集团,集中生产蒙藏药制剂,加强州内蒙藏医之间的交流合作,通过集团形式,建立了州、县、乡、村四级蒙藏医医疗服务联动机制。

第五,在加强监管方面,加强了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制度,进一步强化预算、收支、资产、成本等财务状况的监管,加大了对各级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医疗技术准入和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力度,管理实施率为100%。

开展医药费用增长情况监测与管理,有效控制了门诊和住院次均医药费用的增幅。

加强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价格监督检查。

加强医患沟通,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协调机制,医疗纠纷及时处置和上报率为100%。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医保水平的提高和“先住院,后结算”政策的实施,在便民惠民的同时也带来小病大治等一些负面问题,使公立医院床位紧张,工作量巨增,医护人员超负荷运转,增加了医疗风险。

(二)我州地域辽阔,平均海拔高,气候条件恶劣,医疗卫生机构请不来人,也留不住人。

而省上推行评聘挂钩的政策,使大批医疗卫生专业人员难以正常晋升技术职称,使得基层更加留不住人才。

我们迫切要求恢复以往评聘分离的政策。

(三)xx境内公路、铁路纵横交错,工矿企业多,交通运输繁忙,事故多发,现有急救网络不健全,急救能力低下,矿区医疗站建设滞后,难以满足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需求。

(四)2019年12月开始从网上集中采购基本药物以来,由于配送量少、配送成本高等原因,配送企业不能将基层医疗机构所需药品配送到位,严重影响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1、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组建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服务中心,建立和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优化运行机制,强化绩效考核,提升管理水平,推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

2、严格执行全省药品统一招标采购制度,进一步加强药品配送、质量监管和临床用药管理,确保用药安全。

继续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高州、县两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的配备率和使用率。

3、加快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将现有人才的培训和新人的招录引进并重,多种措施、多种渠道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4、加速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实现纵向连接梯级医疗机构、横向覆盖主要业务领域的卫生信息系统跨区域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