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玛管理制度汇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15901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玛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德玛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德玛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德玛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德玛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玛管理制度汇编.docx

《德玛管理制度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玛管理制度汇编.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德玛管理制度汇编.docx

德玛管理制度汇编

 

管理制度汇编

编号:

DML/QD501-01

版本/修改:

A/0

 

编制:

审批:

 

2009年7月20日发布实施

德玛仪器制造中心

 

目录

1、文件编写规则

2、经济合同管理办法

3、外包过程控制管理办法

4、仓库管理制度

5、技术文件管理规定

6、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R$so8MX_a:

5p8文件编写规则

DML/QD401

1、目的

制定文件编写规则,确保文件正确指导质量活动。

2、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质量体系文件和技术性文件的编写。

3、职责

3.1综合管理部负责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质量系统文件和技术文件的统筹管理。

3.2设计研发部负责技术性文件的编制。

4、工作程序

4.1技术性文件的编制:

技术人员接到产品图样及有关技术文件后,结合本中心生产设备现状和能

够满足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编制技术性文件。

其编制要求为:

4.1.1能够满足生产需求、能在现有技术能力条件下检验和试验,并能满足各项技术要求。

4.1.2对于生产过程中需控制的关键特性(如设备、工艺装备及产品的某些参数等),技术性文件中应设置控制点。

4.1.3技术性文件中要注明产品标识的记录(包括产品的打印标识、打印方法和打印位置)。

4.1.4技术性文件编制完成经审核,由设计研发部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4.2技术性文件发放和存档:

4.2.1设计研发部负责人负责将技术性文件按各工序的实际需要确定发放范围:

给各工序操作人员相关文件:

发放给质量管理部一整套技术性文件。

4.2.2技术性文件的使用人在研发部领取文件时,执行登记领用手续,使用人在应“文件发放登记表”上签字领取。

4.3技术性文件的更改

4.3.1技术性文件需更改,技术人员填写“文件更改申请及审批记录”,经研发部负责人审批后实施底图的更改。

4.3.2底图经更改后,技术人员应同时将留档底图、检验员使用的检验用图和操

作人员所使用的生产用图实施更改。

要做到留档底图、检验用图和生产用图的“三一致”。

4.3.3技术人员在更改技术性文件时,应在更改处做出标识并签字。

4.4技术性文件的管理

4.4.1设计研发部负责人对技术性文件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若发现有违反技术性纪律的现象,应立即纠正。

4.4.2各工序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下发的技术性文件生产产品

4.4.3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应将技术性文件妥善保管和使用,不得自行更改或涂抹,若操作人员在使用生产过程中使技术性文件破损或丢失,应向研发部负责人说明破损或丢失的原因,取得技术负责人同意后,更改或领用新的技术性文件。

4.4.4设计研发部负责人负责销毁交回的已破损的技术性文件。

4.5程序文件的编制

程序文件的编制内容包括:

4.5.1目的和适用范围

4.5.2职责

4.5.3工作程序和步骤

4.5.4引用相关/支持性程序文件、作业指导性文件等

4.5.5质量记录

4.6程序文件的格式

4.6.1封面:

应包括

4.6.2标题

4.6.3文件编号

4.6.4编制、审核、批准者签名

4.6.5实施日期

4.6.6发放号码

4.6.7控制状态的标识

4.7程序文件正文部分应包括

4.7.1定义:

可酌情取舍

4.7.2工作程序:

按质量要素进行叙述,叙述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全部文字叙述

或辅以框图或流程图表等方式。

4.7.3引用文件:

编写时,文中引用的文件应标明文件编号和文件全名。

4.7.4质量体系文件编制完成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后实施。

4.8质量体系文件资料的发放和存档

4.8.1质量体系文件发放时,管理者代表确定发放范围后由综合管理部统一发放。

4.8.2质量体系文件的使用人在综合管理部处领取文件时,在质量体系“文件发放登

记表”上签名领取文件。

4.8.3管理者代表将备份的文件交综合管理部保存留档。

4.9质量体系文件资料的更改

4.9.1质量体系文件更改时,相关负责人填写“文件更改申请及审批记录”,经

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实施更改,更改时,应在更改控制单上作出更改标识并签字。

4.9.2文件更改的审核、批准应由原审批人进行,当原审批人不在时,应由接替

其岗位的人员进行审批。

其它部门(人员)审批时,必须获得原审批的背景资料

后实施审批。

更改后的质量体系文件,由综合管理部按“文件发放登记表”发放,

同时收回作废的旧文件。

4.9.3综合管理部应将全部文件使用人使用的受控文件和备份文件实施更改。

4.10质量体系文件的管理

质量体系文件分为受控文件和非受控文件。

受控文件封面上加盖“受控版本”印章并加注发放号,在非受控文件封面上加盖“非受控版本”印章。

与产品质量有关的部门(人员)持有受控文件,厂外有关部门/人员持有非受控文件。

经济合同管理办法

1.0目的

为降低经营风险,减少失误,保障中心权益不受侵害,提高信誉和经济效益,实现对外经济合同的有效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它相关法规并结合中心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对外经济合同的管理,包括:

产品销售、物资采购、备品备件、技术服务等。

3.0管理职责

3.1市场营销部负责产品销售、对外经济合同的洽谈、合同的评审与管理,以及对产品销售数量、质量和售后服务的管理。

3.2生产制造部负责物资采购,备品备件的实施。

3.3质量管理部负责物资采购,备品备件的质量检定。

3.4主任负责对外经济合同的审批。

4.0管理内容

4.1合同的规范

4.1.1当事人订立合同应遵循公平、平等、自愿的原则。

当事人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

4.1.2合同内容由当事人约定,条款主要包括:

名称或当事人的姓名;联系方式和住所;产品名称;规格数量;质量要求;价款;支付款方式;货物履行期限、交货地点、运输方式及费用支付;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

4.1.3原则上应由法定代表人对外签订合同;需要时,也可委托代理人行使对外签约权(对外签订合同)。

但委托代理人应持有法定代表人的授权委托书,且在授权范围内行使对外签约权。

无权或越权行为人所订立的合同由该行为人自己承担责任。

4.2合同的签订

4.2.1在经济合同签订前,签约人、经办人必须认真了解对方当事人的情况,包括:

对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经营范围、履约能力以及资信情况、对方签约人的签约权限等。

4.2.2合同除及时结清者外,一般应采用书面形式。

4.2.3每份合同都应编号且不许重复。

4.2.4重要、大额合同在正式签订前一般还应由中心法律顾问审核并签署意见。

根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和实际需要,有些合同可以请工商部门鉴证或请公证部门公证。

4.2.5签署合同应使用单位公章或合同专用章,其他印章一律不得用于签订合同。

4.3合同的审批

4.3.1合同签订前应经过审核、批准。

企业的一般合同由企业负责人审批;重要、大额合同应报中心审核后再由企业负责人签批。

4.3.2前款所称的“一般合同”、“重要合同”、“大额合同”的含义是:

a.“一般合同”,是指在本企业经营范围内所签订的业务合同。

b.“重要合同”,是指合资、合作经营合同,承包经营合同,对外投资、融资借款合同,房屋场地和重大设备租赁合同,无形资产转让合同,以及其他对企业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合同等。

c.“大额合同”,是指涉及金额达到或超过本企业注册资金10%以上的合同;或者是达到或超过由集团中心确定的金额以上的合同。

4.4合同的履行与变更

4.4.1合同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

各方都应严格履行合同的条款。

应当重点注意:

a.要注意合同条款的时效性。

防止和规避我方违约。

若出现问题应及时调整,化解风险。

b.合同应复印送交财务部门,以便按规定的时间和金额收款或付款。

发生违反合同条款的情况时,财务部门应及时通知企业负责人。

c.加强验收手续。

无论是货物贸易、服务、咨询均应严格验收手续,并以书面形式保存验收资料。

4.4.2合同履行过程中,确因无法逾越的困难或障碍而需要变更或解除合同的,应从严把握,注意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其中:

a.双方应在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协商一致后方可变更或解除合同。

变更或解除合同均应采用书面形式。

b.变更或解除合同的审批程序同签订合同的审批程序要一致。

c.若经工商部门鉴证或公证处公证的合同,均应重新鉴证或公证。

4.5合同纠纷的处理

4.5.1合同履行中如发生纠纷,应按合同约定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处理。

企业应立即指派专人认真应对、处理;要防止因我方失误而造成损失。

4.5.2处理合同纠纷的原则是:

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以合同约定为依据,以友好协商为主,有理、有利、有节地保障我方合法权益。

4.5.3合同执行完毕(包括纠纷处理),应将相关资料汇总、归档备查。

必要时向集团中心汇报。

4.6合同的管理

4.6.1合同的归口管理部门为市场营销部。

4.6.2合同的全部资料,包括合同文本及附件、合同的签收记录、履约记录、变更或解除合同的协议(包括文书、函电)等,均应及时存档,妥善保管。

4.6.3合同的经办人(包括签订人、审批人、执行人、保管人、管理人等)、均应对合同中涉及保密的条款承担保密责任,防止因商业机密泄露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7附则

本办法的解释权归中心市场营销部。

外包过程控制管理办法

1.0目的

为了实现对外包过程的有效管理,特制定本规范。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中心所有外包活动,其主要包括:

零部件等的外委加工和培训、计量器具检定等外委服务的过程。

3.0管理职责

3.1市场营销部负责外委合同的管理。

3.2生产制造部负责外委加工的管理与实施。

3.3综合管理部负责外委培训计划的制定并组织实施。

3.4质量管理部负责外委加工、外委计量器具检定计划的制定并组织实施。

4.0管理内容

4.1外委加工的管理

4.1.1由技术负责人外委产品的界定。

4.1.2外委加工产品的界定依据:

a.本中心没有能力加工的产品。

b.本中心保证不了工期的产品。

4.1.3由综合管理部对外委加工厂家进行调研,并提供外委厂家名单。

4.1.4由技术研发部、质量管理部协同生产制造部对外委加工厂家进行资格评审,并做出评审报告,报主管领导批准后,成为中心外委加工的合格供方。

审查的内容包括:

a.是否具有可靠的加工能力(包括:

人员、设备、管理)

b.具有较高的生产技术信誉。

c.具有履行加工合同的能力。

4.1.5由生产制造部进行外委加工合同的鉴定,并监督实施。

4.1.6由质量管理部进行外委加工的检查验收,必要时索取检验报告、试验报告、合格证等必要质量证据。

4.2外委培训的管理

4.2.1由综合管理部对我中心无法自主完成的培训,制定外委培训计划,并报主管领导批准。

4.2.2综合管理部会同技术研发部、质量管理部等部门选择适宜的培训部门,并报主管领导批准。

4.2.3综合管理部会同技术研发部、质量管理部等相关部门组织培训的实施、监督及效果验证。

4.3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外委校准和检定管理

4.3.1由质量管理部对本中心没有能力校准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制定外委校准计划,并报主管领导批准。

4.3.2质量管理部负责对外委校准机构进行资质审查,委托具备检验能力的机构进行校准(如:

市区技术监督局),报主管领导批准并实施。

4.3.3质量管理部依据法规要求将需要检定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委托法定部门进行检定。

仓库管理制度

DML/QD708-01

1.0目的

为使库房能够及时、齐备、质量良好、经济合理的提供生产物资,实现仓库的规范管理,降低成本,为生产搞好服务,特制定本制度。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材料库的出入库及仓库贮存、搬运、防护的管理。

3.0管理职责

3.1质量管理部负责进货物资、外协、外购、成品的检查和验收。

3.2生产制造部为材料库的归口管理部门。

4.0管理内容

4.1入库管理制度

4.1.1产品用原材料的入库须经检验员检查验证,并做出检验标识后,凭采购单据的实际数量办理入库手续。

4.1.2非产品用原材料、回收物资、辅助材料和其他物资,按其采购单据或实际数量办理入库手续。

4.1.3外购、外协成品件的入库,经检验员按我方技术要求、外协协议等相关技术文件检查验证,并做出检验标识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4.1.4经检验员检查验证判为不合格的产品、物资,按中心程序文件汇编中DML/QP804《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4.2仓库管理制度

4.2.1仓库各类物资必须登记入帐,根据材料的属性和类型安排固定位置进行规范化摆放,在固定位置贴上物品识标。

4.2.2物资应按不同材料分类存放,做到摆放整齐、确保库容整洁、道路通畅、便于搬运。

4.2.3所有库存物资都要遵循先进先出原则。

4.2.4库内应保持通风干燥,确保安全适宜的库存环境。

4.2.5做好产品防护,保证产品的成品件、零部件无伤痕、无锈蚀。

4.2.6仓库管理员应经常对库存产品、物资进行周期性评估或检查,及时发现不符合库存要求的情况。

发现情况应及时通知质量部进行确认,并报生产制造部采取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处理。

库管员组织对周期性库存产品评比应形成记录。

4.2.7仓库管理员应经常核对库存情况,定期盘点和检查,做到日清月结季盘点。

保证物料平衡,确保正常的生产提供。

4.2.8生产制造部经常对仓库情况进行清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3出库管理制度

4.3.1用于产品装配的外购件、外协件、自制件、标准件,凭“领料单”办理出库。

4.3.2非产品用材料、辅料和设备/设施维修用料,须领用人签字并注明用途后办理出库。

4.3.3各类物资出库后,仓库管理员应及时检查库存数量,保证帐、物、卡相符。

4.3.4所有发料凭证,库管员应妥善保管,不得丢失。

4.4其他管理制度

4.4.1仓库为物资重地,各类物资必须经仓库管理员办理出库手续后,才能使用。

仓库管理员有权对任何违章行为进行制止或上报处理。

4.4.2库房内的物资不许随便拿用,凡因紧急情况拿用者,须及时通知库房并补办出库手续,违规者一经查出,应追究其盗库责任。

4.4.3库房内禁止一切无关人员随意进入,随意拿料、用料。

技术文件管理规定

1范围

1.1本管理规定规定了技术文件的范围和要求。

1.2本管理规定适用于中心的技术文件的管理。

2职责

2.1研发部制订技术文件管理的要求。

2.2相关部门根据要求对技术文件进行管理。

3技术文件

3.1国家产品标准、行业产品标准及相关的技术标准;

3.2中心生产工艺、图纸、检验工艺卡。

3.3岗位操作规程

4技术文件管理规定

4.1技术标准的管理

4.1.1技术标准的采购

为了保持中心所使用的国家产品标准及行业产品标准的有效性,对变更或改版的国家产品标准及行业产品标准提出采购计划技术。

质量管理部进行国家产品标准及行业产品标准的采购。

4.1.2技术标准的发放

当国家产品标准及行业产品标准变更或改版及时采购并发放到相关部门,同时将过期的技术标准收回或加盖“过期作废参考”。

4.1.3技术标准保管

质量管理部负责对中心产品执行的国家产品标准及行业产品标准进行存档保管工作。

4.1.4技术标准的借阅

中心人员需要借阅中心产品执行的国家产品标准及行业产品标准的可向质量管理部借阅,填写借阅登记表。

一月内必须归还借阅的国家产品标准及行业产品标准。

4.2工艺文件的管理

4.2.1工艺文件的编制

依据用户的定货技术条件制订质量计划(用户提出或新产品)、检验工艺卡。

研发部依据用户的订货技术条件及质量计划制定生产工艺卡。

4.2.2工艺文件的审批

生产工艺卡/检验工艺卡必须由研发部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方可下发执行。

4.2.3工艺文件的修改

当年审批的生产工艺卡/检验工艺卡需要进行修改时由研发部修改生产工艺卡/检验工艺卡,由研发部负责人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方可下发执行。

同时将已发的生产工艺卡/检验工艺卡全部收回销毁。

4.2.4工艺文件的发放/回收

在发放新的生产工艺卡/检验工艺卡时填写发放记录,同时将生产线过期的生产工艺卡/检验工艺卡收回并销毁。

研发部的生产工艺卡/检验工艺卡作为技术资料可以保存。

4.2.5工艺文件保管存档

生产工艺卡/检验工艺卡的编制人员保存生产工艺卡/检验工艺卡及发放记录,每年进行一次整理交质量管理部存档保管。

4.2.6工艺文件的借阅

中心人员因工作需要借阅质量计划、生产工艺卡、检验工艺卡资料时,需要向质量管理部请示,得到批准后方可借阅,填写借阅登记表。

三天内必须归还借阅的质量计划、生产工艺卡、检验工艺卡。

4.3岗位操作规程的管理

4.3.1岗位操作规程的编制

由研发部依据设备使用说明书和岗位职责统一编写,并经管理者代表批准。

4.3.2岗位操作规程的发放/回收

由质量管理部依据各岗位人数,确定发放范围,填写发放记录,如有人员变动质量管理部统一收回。

 

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1目的

为加强中心安全生产管理,根据国家有关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的相关法规并结合本中心生产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2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中心领导及各部室。

3职责

明确了中心领导、部门、各生产车间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担负的管理责任,同时对全体员工应遵守的安全生产责任做出了明确规定。

4程序

4.1主任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a)主任为中心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对中心安全生产承担领导责任。

负责国

家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针、政策及相关法规的贯彻、宣传、教育,保证安全生产有关规定的贯彻执行。

b)保证中心安全技术措施、劳动保护、安全消防措施、安全防护措施、安全

生产培训等相关资源和资金的投入。

c)负责督促、检查中心各级人员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保证安全管理工作到位。

d)根据需要召集有关人员研究分析中心安全生产状况,提出安全生产要求,

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e)负责核准、审批中心年度安全工作规划,年度安全措施。

结合中心实际情

况,有计划不断地改进中心安全生产的条件和劳动环境。

4.2主管安全生产副主任安全生产责任制

a)具体负责中心日常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工作。

组织中心有关部门制定、修

改安全生产的各项管理制度并批准发布实施。

b)针对中心生产实际,定期组织有关人员研究、分析安全生产情况,制定安

全生产措施,并组织有关部门落实、实施。

c)每季度组织开展中心安全生产检查,分析检查情况对存在的安全隐患问

题,责成相关部门限期落实解决。

d)督促、检查中心各部门、车间落实安全责任制和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安全

管理制度。

并主持中心安全生产规划、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培训计划的制定、分析论证和审批工作。

e)组织对中心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组织制定和审批安全整

改措施。

并组织整改结果的验证。

4.3职能部门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a)负责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在其主管部门的贯彻和落实。

促、检查其主管部门按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定完成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b)定期参加中心安全生产分析会,针对中心安全生产情况参与研究制定解

决方案,并组织主管部门落实完成相关的责任工作。

c)负责组织其主管职能部门制定、完善相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措施。

参与其主管部门和职能范围内的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

d)落实、监督、检查其主管部门和职能范围内存在的安全隐患的整改工作,验证整改方案。

4.4综合管理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a)综合管理部为中心安全生产工作日常管理责任部门。

负责对中心安全生产工

作进行日常管理。

独立行使安全监督、检查职能。

对任何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不符合安全生产的现象有权制止,并责令相关部门限期改进。

b)每月至少组织进行一次全中心性的安全检查。

对日常管理和安全检查中

发现的安全生产隐患的整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验收。

就生产活动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整改建议和相关职能或责任部门沟通解决。

c)组织有关职能部门落实制定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规定,组织对员工

的安全技术培训。

参加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拟定处理报告。

d)负责中心安全设施(包括消防器材)的日常管理监督、检查。

督促有关

部门做好消防设施的维护,使其处于完好状态。

负责做好行车安全管理及用水用电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

e)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和供销采购人员配合,制定劳动保护用品配备计划

并监督劳保用品使用情况。

4.5生产制造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a)督促、指导、监督制造部各生产车间,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保证设备长期处于安全完好状态。

b)在生产过程中,对违章操作、违章指挥的人员以及对安全生产职责不落实

的现象,提出处理意见。

报主管部门进行处理。

c)负责中心采购过程的安全管理。

d)中心生产所需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等器材采购中,要保证器材使用的安全性能。

e)负责对仓库储存物资的贮存管理及安全防火、防盗,及时处理不安全隐患。

f)负责设备安全生产和完好运行管理,做好设备使用、保养的日常监督、检查及设备检修和设备能力鉴定工作。

g)参与中心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及处理工作。

4.6研发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a)负责安全操作规程、技术规程、设备操作规程和设备定期检查,保养、维

修制度的制定,保证各项操作有章可循。

b)对中心发展规划和技改措施提出符合安全生产、环保的技术方案和技术

措施。

c)参与中心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分析,组织中心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工作,配合综合管理部做好员工安全技术培训工作。

4.7质量管理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a)保证各种试验设备处于安全完好状态,定期做好计量仪表的鉴定工作。

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各种试验设备的操作。

b)在车间生产现场工作时,要穿戴好各种劳动防护用品,遵守车间的安全规定。

4.8市场营销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a)负责中心产品销售过程的安全管理。

4.9技术支持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a)负责中心产品售后服务过程的安全管理。

4.10生产车间安全责任制

a)车间主任为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

b)负责日常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的管理、监督、检查工作,做到随时检查各

工序操作安全生产情况,杜绝和及时纠正违章操作现象发生。

c)对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和不安全因素及时地组织进行整改,保

证生产过程中处于安全状态。

对不能及时整改的隐患,要立即汇报,并制定整改计划。

d)负责开展每周的安全教育讲话和每月的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e)负责组织车间人员对设备做好维护保养,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f)对车间出现安全事故和严重违章现象,要及时召开现场会,开展安全教育

并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和整改。

4.11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a)贯彻群防群治原则,操作人员必须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思想,“从

我做起,确保安全”。

认真提高专业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完善自我保护能力。

b)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和制度,严格按工艺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进行操作。

做到不违章操作,抵制违章指挥。

c)生产操作开始前要认真检查设备及现场,确认处于安全状态下进行生产操

作。

现场操作及工作人员进入现场要认真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d)保持工作现场文明整洁,创造良好工作环境,按规定进行设备维护保养,

发现问题及时汇报进行处理,及时消除可能造成不安全的因素。

生产过程中,如出现可能引起不安全的情况时,应立即停工,班组长、车间负责人进行汇报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