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03103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9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docx

《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docx

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

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

古诗词乐园

——诗词班队活动之一

教学目的:

1、培养对祖国古诗词文化的热爱,积累古诗词,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2、培养关注生活中的语文的意识,提高运用诗词的能力。

3、培养竞争意识,信心和勇气。

教学准备:

1、背景音乐。

2、每个学生办一期诗词归类手抄报,班级展示。

3、相关的图片影像。

4、要求每组学生展开合理想象,演一演一首诗词的情景,提前抽签准备,候选诗词《游子吟》《悯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小儿垂钓》,特别要注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

一、接龙导入

一上课,学生接龙背诵诗词三十首。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打小我们就与古诗词做亲密的接触,今天让我们走进古诗词乐园,畅游一番。

二、诗词填空

诵读了不少诗词,看看你的收获有多少,准备纸笔,别忘了填写诗题与作者啊,每位同学都要单独完成。

1、填上重叠的词。

例: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_____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诗题作者()

(2)小荷才露_____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题作者()

(3)梅子黄时_____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诗题作者()

(4)留连戏蝶_____舞,自在娇莺_____啼。

诗题作者()

(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_____半江红。

诗题作者()

2.填上表示方位的词。

(1)故人___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诗题作者()

(2)王师___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题作者()

(3)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___风放纸鸢。

诗题作者()

(4)遗民泪尽胡尘里,___王师又一年。

诗题作者()

3.填上表示数字的词。

(1)不知细叶谁裁出,___月春风似剪刀。

诗题作者()

(2)飞流直下___千尺,疑是银河落___天。

诗题作者()

(3)人间___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天。

诗题作者()

(4)春色满园关不住,___枝红杏出墙来。

诗题作者()

(5)欲穷___里目,更上___层楼。

诗题作者()

(6)烽火连___月,家书抵___金。

诗题作者()

(7)窗含西岭--秋雪,门泊东吴--里船。

(8)--山鸟飞绝,--径人踪灭。

4.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___于二月花。

诗题作者()

(2)日照香炉生___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诗题作者()

3、谢谢爸爸妈妈养育之恩,我们永远也报答不了,用诗句来形容。

4、背诵表现希望大力选拔人才的诗句。

5、“剜却心头肉”的前一句是什么?

6、背诵表现统治者残酷压迫剥削农民的诗歌。

7、“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前一句是什么?

8、“人间难得几回闻”的前一句是什么?

9、背诵表现诗人悠闲弹琴望月的诗歌。

10、有一首诗,写一位诗人送别朋友去扬州,这首诗题目是什么?

作者是谁?

C、

1、有一首诗,相传是招待朋友的四道菜有感而写,这首诗题目是什么?

作者是谁?

2、背诵描写诗人高兴乘舟回江陵的诗歌。

3、“要留青白在人间”的前一句是什么?

4、“断肠人在天涯”的前一句是什么?

5、背诵表现将军射虎武艺超群的诗歌。

6、“独怆然而涕下”的前一句是什么?

7、把祝福献给同学朋友,祝福你们学习进步。

用诗句来表达。

8、韩愈表现春天的小草的诗句是什么?

9、王勃表现知心朋友天涯咫尺的诗句是什么?

10、《归园田居》的作者是谁?

哪个朝代?

…………

四、名句接力

亲爱的朋友,祝贺你的成功。

来,一起继续品尝收获的成果,诗词乐园等待你更大的成功。

对了,别忘了填写诗题与作者啊,每位同学都要单独完成。

1、天苍苍,---------,-----------------。

诗题作者()

2、醉卧沙场君莫笑,----------------------。

诗题作者()

3、但使龙城飞将在,----------------------。

诗题作者()

4、------------------------,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题作者()

5、------------------------,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题作者()

6、独在异乡为异客,--------------------------。

诗题作者()

7、-------------------------,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题作者()

8、-------------------------,不拘一格降人才。

诗题作者()

9、-------------------------,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题作者()

10、-------------------------,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题作者()

11、----------------------------,只是近黄昏。

诗题作者()

12、-----------------------------,润物细无声。

诗题作者()

13、莫等闲,-------------------,-----------------。

诗题作者()

14、-------------------------,--------------------,古道西风瘦马。

诗题作者()

15、-------------------------,-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题作者()

16、年年岁岁花相似,-----------------------------。

诗题作者()

五、诗词与表演

我知道大家精心准备了诗词情景剧,现在就把舞台交给你们,看看你们这些小明星带来全心全意的演出,展示的信心、勇气,能力。

掌声有请第一组。

学生按组次表演,大家点评。

六、活动小结

活动就要结束了,相信大家一定都有收获,无论多和少,都要祝福你,希望大家继续努力,更上一层楼。

要求大家积累诗词,看诗人传记。

 

“古诗词大擂台”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的

这节课主要检测学生从初一到初三以来背诵古诗词的情况,让学生在背诵古诗词中感受古诗词这朵奇葩的芳香,培养高尚美好的思想情操,提高语言修养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同时,通过这节课让学生了解中考语文默写题的命题方向。

二、课前准备

1、课前让学生复习、背诵学过的古典诗词,自习若干首课处古诗词,记诵若干名诗佳句。

2、准备参赛内容,确定抢答题、必答题。

必答题以抽签形式决定,由本组(参赛队)派代表回答;抢答题每位同学都可抢答。

3、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竞赛队,比赛结束后以累计分最多的一组为优胜队,教师颁发奖品。

竞赛过程全部由学生完成,教师退居其次。

三、竞赛程序分四大板块

(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问你答

(二)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猜诗谜

(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锦上添花

(四)读诗泉声满沧海,下笔流云走泰山-----对对子

四、竞赛的具体过程如下:

俗话说: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诗词能使我们才气纵横,气质不凡。

从初一开始,我们便开展“一日一诗”的背诗活动,今天我们这堂别具一格的语文活动课-----古诗词大擂台,目的是检测同学们这段时间背古诗词,学习古诗词的情况,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把背诵积累活动深入开展,丰富我们的知识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现在,让我们在激烈而有趣的竞赛中一起走进诗的世界。

(一)第一环节-----我问你答

主持人:

我这里有四组题,每组题有两小题,(为必答题)答对1小题加5分,满分15分。

下面请每组同学派代表抽题号,由本组同学回答,有20秒时间交流。

出示竞赛题

A组题

1、请背出写月亮的一首古诗

2、成语“悲欢离合”的源出句

3、请背出两句描写乡村生活古诗名句

B组题

1、请背出李白的诗一首

2、成语“心有灵犀”的源出句

3、请背出一个直接描写女性形象的古诗词句子

C组题

1、古代很多道别诗至今流传,请背出一首

2、成语“青梅竹马”的源出句。

3、古诗中抒写爱国情怀的名句很多,请背出两句。

D组题

1、请背出描写冬季的古诗一首

2、成语“柳暗花明”的源出句

3、请背咏花的古诗两句。

(二)第二环节------猜诗谜

主持人:

刚才的“我问你答”,第组的同学暂时领先,下面的活动更精彩,请让我们进入“竞猜活动。

这一轮比赛分必答题和附加题。

必答题共四组,每组同学自已抽题号,由本组同学回答;附加题共九道题,为抢答形式,全班同学抢答。

必答题每小题5分,附加题有风险,对一题加10分,答错倒扣5分。

出示必全题

A组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猜季节)——夏季

¬②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猜诗中涉及人物典故)——诸葛亮

B组①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猜季节)——秋季

②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烘炉照破夜沉沉。

(猜一物)——煤

C组①柳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

(猜季节)——春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是千古名句,但却不是吟咏梨花的,你知道它是咏何物的吗?

——雪

D组①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猜季节)

②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猜一物)——菊花

出示抢答题

1、听诗句猜字词

看外表/方方正正/察内里/正正方方/与生俱来就是/表里一个样——回

上有上的心/下有下的心/上下各怀其心/怎能遂意安神——忐忑不安

2、有个老翁请人写了一副对联:

“花甲重放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请问老翁多大年纪了?

——141岁

3、(猜下面诗句涉及的历史人物)

A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B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C犹留正气参天地,

永剩丹心照古今。

D盛唐诗酒无双士,

青莲文苑第一家。

4、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猜猜看,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一季节,并说说理由。

)——秋末初冬

5、古来曲院枕莲塘,风过犹疑酝酿香。

熏得凌波仙子醉,锦棠零落怯新凉。

(猜一物)——荷花

6、“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请问这两句是歌咏什么花?

你能再吟咏此花的古诗句吗?

——梅花

7、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猜一自然现象)——风

8、千形万象竟还空,映山藏水片复垂。

无限旱苗枯欲死,悠悠闲处作奇峰。

(猜一自然现象)——云

9、听歌曲,猜诗句。

请猜一猜这首歌词是依据哪首古诗创作的,请朗诵出来给同学们听听。

——张继《枫桥夜泊》

(三)锦上添花

主持人:

下面我们进入到第三个环节,这一轮全部为抢答题,答对1题加5分,请同学们根据我用散文语言描述的内容背出相关诗句,用古诗词给我用散文语言描述的内容锦上添花,答对1题加5分。

1、老师,您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您那眼角的皱纹,有几条是为我而生?

您那头顶上的银丝,又有哪几丝是为我而白?

(请把我描述的情景概括为一句古诗。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晚上,我绞尽脑汁,思考着一道难题,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我焦虑之际,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拔,我豁然开朗,这真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有篇写父亲的记叙文,全文一千字左右,而开头部分用近四百字逐一介绍家庭成员,

之后才着意刻画父亲,请你用两句古诗作个旁批:

(提示,白居易的《琵琶行》)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4、同学们,人只要有一次失足,就会造成无穷的遗恨,即使再回过头来,许多大好时光都已经白白溜走了,切莫因一时糊涂而犯下抱憾终身的错误啊!

请让我们用两句古诗来时时警惕自我。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5、你来了,如烟似粉,悄无声息,垂柳在你的抚慰下尽情吐出新芽,竹子在你的滋润下尽情拔节,花呀草呀也在湿润的空气里欢笑。

这是什么季节?

可以用哪些诗句形容?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四)对对子

主持人:

刚才一场“实力大比拼”,让好多同学诗情大发,出尽风头。

下面我们再来对对子,感受一下古代文墨客“衔觞赋诗“,气象万千的诗情画意。

我读出上句,请抢答下句,答对一句加5分。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结束曲:

1、评出优胜组、擂主,教师颁发奖品

2、教师小结

 

“古诗词诵读活动课”教学案例设计

一、设计说明

1、新课程标准要求:

7——9年级学生诵读优秀古代诗文80篇。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可见,古诗文的诵读在语文学习中是何等地重要。

2、古诗文的教学一向比较保守。

通常教师采用的教法是:

先让学生在某一时间内把古诗词背诵下来,然后是默写,最后由教师讲解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及分析写作特色。

这样势必造成学生有口无心,过后就忘;一知半解,时常出错;不会独立思考,不会拓展延伸等不良后果。

3、这节古诗词诵读课,试图还学生自主体验学习的自由,让学生把单纯的古诗文诵记化作多角度的自主、合作学习,放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研读古诗词,才能真正得到精神的体验。

二、教学过程

1、把准备用于诵读竞赛的40余首古诗词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仔细阅读,看谁能发现其中的问题。

几分钟后,一连串问题出现了:

(1)讲义上“洛阳亲友如相送”一句中的“送”字,怎么是“问”字?

(2)我的这两本书上,一本上写的是“千锤万凿出深山”,另本上写的却是“千锤万击出深山”,究竟该信哪一个?

(3)女词人李清照是生活在宋朝还是元朝?

(4)李白为什么被人们称为诗仙?

(5)很多诗人、文学家为什么总是遭贬谪?

……

2、让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2——3人学习小组。

3、请同学们把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类,形成有针对性的四个主攻目标,分工查证。

(1)查字典,纠正讲义中的错别字及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

(2)查不同版本的古诗词书籍,通过对比选择版本。

(3)查资料文献,了解作者写此诗时的背景,理解诗的主题。

(4)背诵古诗词,总结出背诵规律。

4、归纳各小组查到的信息资料之后,相互交流共享。

学生自己解决了诸多问题。

如:

(1)查证后发现是讲义中写了错别字。

(2)把“凿”、“击”意义进行比较,同学们认为两个都可以,但因前面是“锤”字,所以后面用“凿”更确切。

(3)关于女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公元1084-1151?

),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

李清照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

前期的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

她后期的词,多悲叹身世,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以表达她的爱国思想。

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留下许多传世佳作,如《咏史》、《上枢密韩公诗》、《夏日绝句》《菩萨蛮》、《蝶恋花》、《永遇乐》、《如梦令》等。

(4)对“李白被人们称为诗仙”,同学们各抒己见:

因为李白的诗写得好,就像神仙所作,一般人不能比;

因为李白的诗很有浪漫气势,读他的诗,有如神游仙境;

因为李白的个性气质像仙人,不拘一格,豪迈气魄;

因为……

在解决这个问题的同时,同学们还了解到了有关李白的更多信息。

如,李白的出生,所受的教育,李白一生中的坎坷经历,李白的生活、性格,李白诗歌创作的成就等等。

同时又联想到了“诗圣”、“诗痴”……

(5)很多诗人、文学家都在作品中表达出了遭到封建统治者的贬谪后的忧愤之情。

如苏轼,一生经历十分曲折。

他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

苏轼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便上书反对。

这样做的结果便是不容于朝廷。

于是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后来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

元丰二年(1079年),他被诬陷作诗讽刺新法,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

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幸亏北宋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后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

元丰七年(1084年),赴汝州就任。

途中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

哲宗即位,苏轼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不久升翰林学士知制诰。

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再度自求外调。

如白居易……

经过查找资料,共享资源,同学们对许多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更多的诗人、文学家有了心理的体验,促进了对作者诗歌创作意义的理解。

5、由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首诗,体会“一诗一画”的意境。

(1)如何选择?

先朗读,后闭目想象,展现画面。

(2)如何作画?

对照诗句,想象情境,勾画大意。

6、小组内评论交流,修改补充。

7、小组之间交流欣赏,互相评论。

8、请同学们小结一下今天学习古诗词的感受。

案例分析:

1、还学生自主体验的权力

  放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学习古诗词,别担心学生会敷衍了事,他们的做法比我们想象的更丰富,更切实。

学习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所以课堂的主动者是学生而非教师。

(1)通常,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在一起讨论问题、互相学习的伙伴。

自由组合还学生讨论学习的自由,便于取长补短,有利于迅速解决问题,更有利于深入讨论问题,使对问题的看法更全面,更深刻。

这节古诗词诵读活动课,学生体验了正确诵读、准确理解、灵活背诵等学习能力。

(2)四个主攻目标,其实都源于学生主动提出的问题。

也就是说,课堂教学的目标、方法的设定,是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学习的需要来确定的,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解读古诗词,让学生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料(字典、古诗词集等),查证、比较、选择、思考。

不难发现,其认真仔细的态度,你追我赶的劲头,与教师命令他们时相比,判若两人。

(3)归纳、交流、共享,使学生的学习从“自主”走向“合作”。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学习古诗词,经交流,在有限的时段内获得了来自不同角度的解读信息,不仅是知识容量的扩充,更重要的是能拓展思维的广度、深度。

2、胜于传统教法的几点优势

(1)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改变了学生的被动局面,一扫以往枯燥单调的重复记忆,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态度积极。

(2)学生能够采用不同的方式学习古诗词,从不同角度理解诗词意义,甚至敢于质疑名人名诗名句。

(3)教师不再过多占用时间,除协助组织小组讨论,维持讨论秩序,适当点拨外,课堂时间基本上是学生自主学习,或查阅,或比较,或讨论,或交流,学习的主角是学生。

(4)学生所掌握的诗词量明显增加,学习的面也不断延伸扩展,不限于单纯的诗句记忆,而是联系到作者作品、时代背景、相关人文等。

从学生的提问到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我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

学习的效果来自于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而学习的积极性又来自于学生自觉体验。

不管是古诗词诵读还是其它内容的课堂教学,都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起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走近古诗,走进意境》教案

教学内容:

鉴赏古诗,体味意境

课型:

语文活动

教学目标:

1、积累、整理古诗词,学习鉴赏古诗。

2、训练理解古诗、联想意境的能力。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学修养与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积累古诗,鉴赏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联想意境

教学方法:

多媒体

教学程序:

一、激情导入

教师语: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也许,当你登上高峰沉醉于青山峻岭而浮想联翩时,耳边已有人在大声感慨: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也许,当清幽的月光洒落窗前勾起你无限思家之情时,耳边也已传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吟哦……羡慕他人的才华之余,你或许会想——此时此地此景为什么千百年前的古人会与我们心心相通?

为什么那些流传千古的字字句句至今依然震撼心扉?

这也就是中国古诗词的最大魅力所在。

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近古诗,走进意境。

(多媒体展示课题)

二、开展活动

过渡语:

古诗可诵可歌,可入画可言传,都是你已经感悟诗人内心情绪的体现。

活动一:

朗诵古诗

1、点同学朗诵自己最喜欢的诗。

2、全班评价:

谁读得最有感情,最能表达诗人什么情感?

活动二:

歌唱古诗

1、共同收集、演唱以古诗为词的歌曲。

2、欣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多媒体展示)

活动三:

观赏诗画

1、教师出示图画(多媒体展示)

2、学生说说画的是哪句诗的意境,根据画中哪些事物知道的。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活动四:

言传诗意

1、就一句诗说说意境。

①教师举例:

出示现代文,学生猜诗句。

(多媒体展示)

②学生游戏:

两人一组,一个说意境,一个猜诗句。

③课堂上展示。

2、对整首诗进行感悟,并用现代文表现出来。

①全班齐诵《天净沙秋思》。

②教师朗诵现代文《秋思》,学生边听边想象。

三、迁移运用

1、写作实践:

选择感悟最深的古诗改写成现代文。

2、课堂内谈构思,课后成文。

四、结束语:

有一篇《读书是福》的文章里说:

“一个对书籍敬而远之的现代人,不管他怎样可以包装,始终是难以潇洒的起来,唯有经过书卷的侵润,你才能超越自我、丰富自我、辉煌自我。

”总想超凡脱俗、张扬个性的你,不妨多多走近古诗,走近意境!

 

“古诗词大擂台”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的

这个节课主要检测学生从初一至初三以来背诵古诗词的情况,让学生在背诵古诗词中感受古诗词这朵艺术奇葩的芳香,培养高尚美好的思想情操,提高语言修养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同时,通过这节课让学生了解中考语文默写题的命题方向。

二、课前准备

1、课前让学生复习、背诵学过的古典诗词,自习若干首课外古诗词,记诵若干名诗佳句。

2、准备参赛内容,确定抢答题、必答题。

必答题以抽签形式决定,由本组(参赛队)派代表回答;抢答题每位同学都可抢答。

3、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竞赛队,比赛结束后以累计分最多的一组为优胜队,教师颁发奖品。

竞赛过程全部由学生完成,教师退居其次。

三、竞赛程序分四大板块

(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问你答

(二)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猜诗谜

(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锦上添花

(四)读诗泉声满沧海,下笔流云走泰山——对对子

四、竞赛的具体过程如下:

主持人的话:

俗话说: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诗词能使我们才气纵横,气质不凡。

从初一开始,我们便开展“一日一诗”的背诗活动,至今已一年多了,今天我们这堂别具一格的语文活动课——古诗词大擂台,目的是检测同学们这段时间背诵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