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艺流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02950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工艺流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混凝土工艺流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混凝土工艺流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混凝土工艺流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混凝土工艺流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工艺流程.docx

《混凝土工艺流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工艺流程.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凝土工艺流程.docx

混凝土工艺流程

 

混凝土工艺流程

湖南日成混凝土有限公司

 

混凝土生产工艺管理操作规程

 

二〇一八年一月二十日

一、原材料准备

1.1原材料质量控制程序

1.1.1原材料进站

根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要求,首先从原材料的控制,选择合格的供应商,保证所有同工程质量有关的物资采购时能满足规定的要求。

做到比质比价,质量第一,品质证明与实物相符。

原材料进入搅拌站后,必须坚持先检验、后使用的原则:

①材料员及称房当班人员对送货车辆车过秤计量,通过电脑程序记录台帐。

②卸车后要车车回皮,要做回皮记录。

③不合格原材料退货后做销账记录。

④原材料到达检测批量后,物检员做好材料的试验检测记录。

⑤交接班时做交接记录。

⑥材料部、生产部、试验室联合每月对地秤进行检定,材料部负责保存地秤外检证书和内部校称记录,保证地秤的计量精度。

⑦试验室负责抽查该环节运行情况。

1.1.2水泥进场验收

(1)混凝土优先选用符合GB175-2007标准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符合GB1344-1999标准的矿渣硅酸盐水泥以及符合GB2000-2003的中低热水泥(大体积混凝土)。

(2)所使用水泥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并有复试报告。

水泥质量证明必须注明该批水泥品种、标号、厂别、生产和出厂日期以存档备查。

(3)对相同厂家的品种,同标号水泥每500t为一个取样单位进行复试。

(4)进厂水泥必须严格按国家标准规定进行取样复试,不合格水泥不得进厂或执行退货处理。

(5)进厂水泥必须按期、按批量索取本批水泥的产品合格证及试验报告,以存档备查。

(6)散装水泥进厂时,必须按品种标号分别装入指定筒仓,并挂牌标识,严禁混杂贮存,对超期水泥,经过复试后,按技术部门审定意见使用。

1.1.3砂、石进场验收

收料人员把好材料的进场关,对于不符合使用要求的砂、石料禁止入场。

合格标准:

(1)砂子中无明显的泥块,无碎屑杂物。

(2)砂子级配基本符合使用要求。

(3)新进厂砂子用手攥时,以放开手后手掌上无泥的痕迹为宜。

(4)砂子中无明显泥块,石子表面不能有明显的泥土。

(5)无风化物颗粒。

(6)石子级配应符合要求,针片状不能过多,石子粒径不宜普遍过大或过小。

(7)不合格砂石退货后要做退货记录(包括车号、厂家、退货原因等内容)。

(8)试验室每1000t为一个取样单位进行复试。

合格后方能使用,检验资料存档备查。

1.1.4拌合水

宜选用饮用水,应经过试验证明对混凝土及钢筋性能无有害影响时,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规定,方可作为混凝土拌合用水使用。

1.1.5粉煤灰、外加剂进场验收

(1)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等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2)粉煤灰进场后试验室要车车抽检细度并做好检测记录(记录上要有车号、等级、数量、厂家、检测结果、处理结果),合格后,放入专用仓内。

若不合格,通知质检部开具不合格通知单退货,做好退货记录。

(3)对相同厂家品种外加剂,每50吨应抽检一次进行复试,对其密度、固含量、减水率、净浆流动度及经时损失、缓凝性、及净浆凝结时间等进行检测,复检其质量情况并积累资料。

1.1.6原材料入仓

(1)水泥、粉煤灰、外加剂、膨胀剂应按照不同品种分别储存在防潮筒仓中、专仓专用,不得混仓,筒仓更换品种时,必须协同试验室做清仓鉴定。

(2)经检测合格的砂石应存储在同规格品种的料仓内,不得与其他品种砂石混料。

(3)袋料原材要进库保管,露天存放时必须离地面400cm以上码放,并加盖苫布。

(4)试验室随时检查原材料的仓储及标识情况。

(5)所有材料符合入库标准后,需库管开具入库证明留底待查。

1.1.7其他注意事项

(1)原材料达到检测批量时,试验室需在材料部协助下取样,取样要有代表性,并进行试验。

(2)试验室随时检查送检批量是否符合要求。

(3)试验室取样后及时按照相应的规范、标准做试验,并做好相应的试验记录。

(5)在混凝土质量出现异常或出现较大变化时,应及时对所有外加剂进行重新试验。

(6)每月要对原材料检测结果按厂家、品种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1.1.8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1)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运输混凝土时应能保持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不应产生分层离析现象。

 

(2)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应符合《混凝土搅拌运输车》JG/T 5094-1997标准的规定。

应定期通过混凝土的均质性检查混凝土运输车的叶片磨损情况。

 

(3)搅拌运输车出车前,须清洗接料斗和车身,避免污染环境,工作完毕后应将所有接触混凝土的机械设备彻底清洗干净。

 

(4)混凝土交棒运输车在运输过程中,拌筒应保持3-6r/min的慢速转动。

1.1.9材料贮存

(1)各种材料必须分仓贮存,并有明显的标识。

(2)水泥按生产厂家、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分别贮存,同时应防止水泥受潮及污染。

 

(3)骨料的贮存应保证骨料的均匀性,不使大小颗粒分离,同时应保证不同品种、规格的骨料分别贮存,避免混杂或污染,骨料贮存的地面应为能排水的硬质地面。

 

(4)外加剂按生产厂家、品种分别贮存,并应具有防止其质量发生变化的措施。

 

(5)矿物掺和料应按品种、级别分别贮存,严禁与水泥等其他粉状料混合。

二、混凝土生产

2.1工艺流程

原材料准备→预拌混凝土搅拌→预拌混凝土运输

生产工艺流程图

2.2生产前准备

(1)如有生产任务,需施工现场提前24小时向销售部发出申请,每批次生产需由业务员将生产任务的基本信息(工地名称、施工单位、施工部位、浇筑方量等)录入ERP系统。

(2)材料室根据库存情况合理安排进料,并及时将备料状态通知生产部和试验室。

(3)质检在得到当班调度员的生产指令后进行核单,距生产前1小时内开具生产配合比给搅拌楼、材料室。

(4)当班调度员接到工地开工指令后将生产信息从ERP发至搅拌楼。

(5)当班操作员在ERP系统上接到调度员的生产指令后,将生产信息填入搅拌楼主机并且打印混凝土送货单。

2.3混凝土搅拌

(1)预拌混凝土应采用符合规定的搅拌楼进行搅拌,并应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规定使用。

 

(2)混凝土搅拌楼操作员开盘前,应根据当日生产配合比和任务单,检查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及设备的运转情况,并做好记录。

 

(3)搅拌楼应实行配合比挂牌制,按工程名称、部位分别注明每盘材料配料重量。

 

(4)物检员每天班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雨后立即补测,根据砂、石含水率随时调整每盘砂、石及加水量,并做好调整记录。

(5)搅拌楼操作人员严格按配合比计量,投料顺序先倒砂石,再装水泥,搅拌均匀,最后加入水搅拌。

粉煤灰宜与水泥同步,外加剂宜滞后于水泥。

 

(6)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可参照搅拌机使用说明,经试验调整确定。

搅拌时间与搅拌机类型、坍落度大小、斗容量大小有关。

掺入外加剂或掺合料时,搅拌时间还应延长20-30s,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时,其搅拌的最短时间应符合设备说明书的规定,并每盘搅拌时间(从全部材料投完算起)不得小于30s,在制备C50以上混凝土或采用引气剂、膨胀剂、防水剂时应相应增加搅拌时间。

 

(7)搅拌楼操作员应随时观察搅拌设备的工作情况和坍落度的变化情况,坍落度应满足浇筑地点的要求,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向当班质检员反映,严禁随意更改配合比。

 

(8)质检员应抽查每一配合比的执行情况,做好记录。

并跟踪抽查原材料、搅拌、运输质量,核查施工现场有关技术文件。

 

(9)预拌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应按标准严格控制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搅拌站机房应为封闭性建筑物,所有粉料的运输及称量工序均应在封闭状态进行,并有吸尘装,砂料厂宜采取防尘措施。

 

(10)搅拌楼应严格控制生产用水的排放,减少污水排放。

 

(11)搅拌楼应设置专门运输车冲洗设施,运输车出厂前应将车外壁及料斗壁上的混凝土残浆清理干净。

(12)每一个生产任务的第一盘混凝土,当班质检员应取样观察,满足生产条件和施工条件方可继续生产。

2.4生产后运输

(1)预拌混凝土运送应采用标准规定的运输车运送。

 

(2)运输车在装料前应将筒内积水排尽。

 

(3)运输前需对运输车进行全面的检测,无问题才可安排运输任务。

(4)如需要在卸料前掺入外加剂时,外加剂掺入后搅拌运输车应快速进行搅拌,搅拌时间应由试验确定,司机严格执行。

(5)严禁向搅拌运输车内的混凝土加水。

(6)操作员按一车一单填写“混凝土送货单”由搅拌车驾驶员随车交施工方签收。

在交回上一车单据后该车方可继续运送下一车混凝土。

(7)试验室在第一车砼出厂前取样、测试坍塌度、留制试块,并适时调整。

检测结果达到标准后方可发出,其后按规范留制试块。

2.5生产后注意事项

(1)调度室在完成当批生产任务后,应着手后续任务的的开始准备。

(2)砼运输车量回到搅拌站后,应按规范清洗车辆。

(3)生产任务完成后,操作员应整理生产任务中的所有报表,填写材料消耗记录,收取交货验收单和生产记录。

三、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施工单位在签订预拌混凝土技术合同时,应力求详细,全面反映对混凝土的各项指标的要求。

 

(2)混凝土开盘前,应根据计划混凝土浇筑速度确定混凝土每小时供应量,避免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出现供应不足或者供过于求的情况。

 

(3)应充分考虑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坍落度损失值,保证混凝土到达浇筑地点后的坍落度。

(4)混凝土在浇筑前严禁向罐车内加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混凝土不满足技术合同要求的应退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