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征文精选10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97994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风征文精选1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家风征文精选1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家风征文精选1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家风征文精选1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家风征文精选1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风征文精选10篇.docx

《家风征文精选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风征文精选10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风征文精选10篇.docx

家风征文精选10篇

家风征文精选(10篇)

家风征文精选(10篇)

【篇一】

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

包括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为准则。

良好的家风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人们终身的财富,它可以约束自身行为,形成良好的人生习惯,成就美好的人生梦想。

我的家风是:

讲究道德,诚实守信;重视学习,崇尚知识;勤俭持家,尊重劳动;尊老爱幼,和睦互助。

讲究道德,诚实守信

道德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是家风的核心。

诚实守信是人的名片。

我和妻子双方祖辈均为庄户人家。

我的父母是虔诚的基督教信徒,门下常聚徒唱诗祷告传道,舒缓心理郁积,倡导和睦行善。

岳父李丁匀为高中教师,家学渊源(其外祖父为清末举人、民国洛阳名士周维新,一生教书育人),古文根底深厚,潜心教书育人,耄耋之年仍手不释卷,撰写方志家谱,惠及乡里,泽被后世,老人一生淡泊名利、与人为善、与世无争。

身处这样的家庭氛围,从小我受到的教育是做人要正派、正道、正直,善良、随和、谦让,诚实守信。

为人要本分,办事要实在,不搞花言巧语、投机取巧、歪门邪道、坑蒙拐骗。

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办事、勤勤恳恳工作;谋求自由身、牢记手莫伸,淡泊名利、安守本分、不贪不占、不虚不媚。

岳父、妻子、女儿三代从教,耿直基因,一脉相承,尚德重教,辈辈相传。

重视学习,崇尚知识

我的父母目不识丁,深知没有文化的苦,因此对教育后代格外重视(以至于到二十世纪末,母亲还曾说:

盖楼瓦雪片,不如供好孩子上学。

育人理念,可见一斑。

),坚持节衣缩食,多方筹措学费,克服困难供我上学。

我小时候父母常说没有文化之难之害,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立志上好学,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便成为我的自觉行动。

终经统考我上了中专,改变了自身和家庭的命运,圆了父母的文化梦。

更有幸的是,我遇到了一位知音、人生伴侣---我的妻子。

妻子是一位教师,对女儿教育重视多多。

家庭学习氛围浓厚,女儿从小就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学习认真刻苦,力争上游,品学兼优。

上大学、研究生期间一直是学生干部,硕士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怀孕期间奔波考博,儿子刚满月即去读博,凭着顽强的执著、拼搏精神,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

勤俭持家,尊重劳动

勤俭是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护身法宝。

劳动是创造一切幸福的源泉。

勤俭持家,勤俭办一切事情,量力而为,物尽其用,是我家的传家宝,不能丢,也从未丢。

过去生活困难,不得不节俭,现在条件虽然好了,仍不忘当初,传承的是一种生活态度、持家风尚。

时至今日,社会上羡慕“富二代”“官二代”者大有人在。

作为平民之家,我们自幼受熏陶要崇尚劳动,靠自食其力生存,自我奋斗发展,坚韧不拔,积极进取,力争有所作为,以自己的辛勤劳动汗水付出,赢得尊重,自得其所。

我们秉承这样的理念并践行着。

尊老爱幼、和睦互助

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和谐的家庭关系可以创造温暖的家庭氛围。

母亲在世时,对后辈关怀备至:

邻里添丁,喜上眉梢,遇见顽童,略表心意,关爱之心,见微知著。

岳母侍奉奶奶,并为其养老送终;抚育儿女们长大成人,大家庭事务管理的有条不紊;对有困难的邻居,乐于帮助。

妻子传承家风,尊敬老人,关爱女儿,和睦邻里。

女儿婆媳关系亲如母女,亲朋邻里竞夸。

尊老爱幼,和睦互助,蔚然成风。

良好家风,薪火相传,代代不息。

【篇二】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向来重视家教、家训,从而形成了每个家庭的家风。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感受着父母的言传身教和谆谆教导,也深深地体会到自己的家风,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

不贪不占,与人为善!

我的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国营电厂干部,曾在司务长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几年。

他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骑着一辆后面带着两个大大竹篮子的自行车,穿梭在拥挤的菜市场,采买厂职工食堂一天所需的肉菜副食。

一些商户为了能拉住这个“大客户”,常常往父亲的菜篮子里多塞上一块肉或一把菜,说是一点“小意思”;有的还提出在开票时可以多写点,“批发和零售本来就有差额嘛,反正别人也看不出来”。

每当这个时候,父亲都是非常生气地予以拒绝。

他总是说:

“吃了嘴软,拿了手短,如果你这样做了,在他们面前你就永远挺不直腰杆了!

父亲一直都是不厌其烦的做到货比三家,采买到的东西都是市场上最好最便宜的。

时间长了,许多商户都认识了父亲,知道了他的脾气和秉性,在他面前再也没有人敢动什么“歪心眼”了。

也许是这个原因吧,单位领导才放心地把这项工作一直交由父亲来办。

父亲年年都会拿回来一张“先进工作者”的奖状,这是他最为珍惜的荣誉。

小时候,我时常听到街坊邻居议论父亲:

“邹师傅真傻,守着这么好的一个差事,愣是没发财!

”对这些议论,父亲往往是一笑了之。

他时常教导我说:

“什么时候都不能有贪占之心,只有这样,你才能吃的香、睡的着啊!

我的母亲是一所县重点高中领导班子中唯一的女同志,同时还兼任学校工会主席、妇联主任等职务。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母亲整天都是忙忙碌碌的,是一个“不着家”的人。

有时一家人正吃着饭,隐隐约约听到周围的同事家传来争吵摔打声,她就会立马放下碗筷,急急忙忙赶过去一探究竟。

不管多晚多忙,只要有人登门述说家长里短,她都会热情接待,一说就是大半天,有时还会陪着来人潸然泪下……

学校里有一位老同志,每年过年都让孩子到我家给母亲拜年。

文革初期,她被造反派打倒,在一次被批斗后关在小黑屋里两天两夜不让出来。

同样被列为“审查”对象的母亲,冒着巨大的风险,半夜里偷偷摸摸地给她塞进去两个馒头。

后来,她多次对母亲说:

“那两个馒头救了我一条命啊!

不单单是身体上的,更重要的是让我感受到了人世间还有真情,不然的话,绝望中的我真会选择自我了断啊!

一次,母亲到学生宿舍巡查,看到一对衣着褴褛的农村夫妻蹲在一间女生寝室门前哭啼,忙上前询问。

在得知是因为家境贫寒交不出学费,不得已来接孩子准备退学回家时,母亲第一句话就是:

“这学不能退,以后你们的孩子我管了!

”从我记事起,我家就没有断过贫困学生的身影,他们有的在我家吃饭,有的干脆就寄宿在我家。

父母每月的工资有近一半是用在了他们身上。

而对于自己的孩子,母亲却近乎到了“吝啬”的地步。

记得在我五岁左右的时候,一次在街上,我想让母亲给我买个烧饼解解馋,她都不答应,还对哭闹的我狠狠打了一巴掌。

这个巴掌母亲记了一辈子,也愧疚了一辈子。

每每提起这件事,母亲都忍不住泪水涟涟。

就连她因病去世前还在病床上跟父亲念叨:

“不就是一个烧饼嘛,我这当妈的却舍不得给孩子买,还让他受了这么大的委屈……”

母亲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不论何时,总把别人的事情看得比自己的事情还重要。

她总是说:

“对有难处的人能帮就帮一把吧,对我来说也就是举手之劳,可对困难中的人来说,或许就会改变他们的一生啊!

这就是我的父亲、母亲。

他们身体力行的“不贪不占、洁身自好,与人为善、大爱无疆”的良好家风,在潜移默化中对我和姐姐产生了深刻影响。

大学毕业后,我自愿投笔从戎,来到位于南疆的荒漠戈壁,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

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从普通一兵到副团职军官,再到市政府机关的科室负责人,不论身处何方,不论从事什么职业,家风都无时无刻的伴随着我,提醒着我,也激励着我一步步向前走去。

一身正气做人,兢兢业业做事,满腔热情待人,成为了我的座右铭。

转业到地方工作以来,我一直战斗在机关后勤战线上。

我能始终把服务对象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尽己所能的为他们服务,曾因工作业绩突出荣立了个人三等功。

身为电力工程师的姐姐,不但是单位的技术骨干,还尽心尽力地照顾身患癌症的婆婆和中风偏瘫的公公,做了很多连他们亲生儿女都做不到的事情,成为了远近闻名、人人称赞的“好儿媳”。

我也时常给自己的孩子讲起爷爷奶奶。

女儿虽然才十岁,但已经有了一颗善良的心,听到“流浪狗的故事”都会流下眼泪;就算是自己最心爱的东西,她都舍得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我的家风就是我人生中最大的财富,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断规范着我们全家人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好她、传承好她,使她能代代相传,不断发扬光大。

【篇三】

先锋街是条老街。

能称得上老街的都不简单,自古就是繁华之地,也是鱼龙混杂之地,三教九流,无所不有。

如今虽然商业慢慢往新城发展,但老街一如既往的热闹,尤其是乡下老百姓进城,都爱往老街钻。

老街卖什么呢?

农具店、化肥店、种子店、杂货店、理发店、便宜的服装店、文具店等等。

老街两边的房子外观一模一样,不看店的名称,你想找出哪家店是哪家店,难。

但在安太平那就不难了。

安太平是先锋街的社区民警,在这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哪家店子有多大哪个老板有什么爱好哪家有几口人都是干什么的,都装在他心里,闭上眼都能找过去。

吃过晚饭,妻子要拉安太平回娘家,快过年了,看娘家需要买些什么东西。

安太平回绝了,他的理由是,要散步。

妻子气过头,横着脸,边说边嚷,今天周未,姓安的,你一个晚上不逛街,会死啊。

天天不分白天黑夜地逛,你能逛出个官帽来?

同你一起进公安的,早就什么所长、副局长了,你呢?

一个片儿警。

妻子越气越没好话。

妻子这人,刀子嘴豆腐心。

妻子对他横脸,他知道,埋怨的后面,更多的是理解体贴关心。

安太平不温不火,刚要出门。

老婆拿着个药瓶子追过了来,太平,你忘了把速效救心丸带上,记得别回得太晚。

老婆,你对我可真好啊。

安太平对老婆歉意地笑了笑说,谢谢老婆大人。

说是散步,不如说是巡逻更好。

老街虽然只有一条街,但地盘可不小,街里有巷,巷里有弄,住着几千户两万多人,要当好这个社区民警可不容易啊。

自从安太平当了老街的社区民警后,老街没有发生一起邻里纠纷,更没有打架斗殴偷摸扒窃赌博的事,成了县里的治安模范街。

老街的人说,全靠了安太平。

孩子弄丢了,老人走失了,老街的人都会找安太平。

嗨,还真的全找回来了。

街里住着不少孤寡老人,这些人年纪大了,行动不便,交水电费搬煤气罐这些事,老人们喜欢给安太平打电话,太平啊,家里没电了;太平啊,煤气罐要换了……亲切的好像是招呼自己的儿子。

十点多,安太平接到老婆的电话,催他早点回家。

安太平给老婆说刚在“百姓餐馆”喝茶呢,表侄还没睡,看到我,非拉我进来喝杯。

最早,安太平的表侄要在渔王巷开的不是“百姓餐馆”,而是麻将馆,安太平知道了,找过去,问,侄啊,你要开麻将馆?

表侄笑嘻嘻地说,叔,这不找点事做,不做啃老一族嘛,你可要多关照侄儿哦。

开麻将馆你靠啥赚钱?

夏太平说,不就是想抽水子钱,打的钱少了你抽不起水子钱,打的大了那可是赌博,叔是警察,可不能让你开这样的店,害人害已。

叔,不开麻将馆我干什么,真要我做啃老族啊。

瞧你这脑子,不会换个思路。

安太平拍拍表侄的肩说,渔王巷缺家店,你要做了就是独此一家。

什么店子?

表侄迫不及待地问。

渔王巷几千人,大都是上班和做生意的人,这些人都不自己弄早餐的,乡下人来太平街,一大清早也都先到渔王巷逛逛。

你要是开家快餐店,早餐下米粉,中午和晚上搞快餐盒饭,保你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安太平笑呵呵地说。

表侄的“百姓餐馆”就这样开起来了,因为是独此一家,加上干净卫生实惠口味合众,生意出奇地好,喜得表侄隔三差五叫安太平过来坐坐。

喝了几杯茶,安太平要走,表侄留他再坐坐。

安太平说,你忙了一天,也该早点休息,明天还要早起呢。

我呢,也再走走看看。

年关了,小偷也多了起来。

叔啊,你可别累着了自己,你那心脏可是安了三根支架呢。

表侄送他出门时,心疼地说。

就在先锋街的口子上,安太平发现新华南路上有一个人鬼鬼祟祟地推着电动摩托车。

凭警察的直觉,安太平断定这人有问题。

停下,安太平喝了一声,直奔那人而去。

那人丢下车要逃,却被安太平追上了,经过一番搏斗,安太平在随后赶来的公安局治安巡逻队的帮助下,抓住了偷车人。

押解偷车人上车时,他趁着安太平不备,狠狠地踢了一脚,正踢在安太平的胸口,安太平“哎哟”一声,抚着胸口摔倒在地。

这个晚上安太平再也没能回到温暖的家,再也看不到客厅里老婆为他留着的灯。

安太平牺牲了。

安太平牺牲后,先锋街的人跑了几趟民政局,在街头街尾各竖了一块街牌,上书三个醒目而耀眼的大字:

太平街。

一年后,一个身穿藏蓝色制服,头顶着国微的年轻小伙子,来到“太平街”街牌面前,深深地敬了个礼,爸,儿子来了,来替您继续守护这条街,守护百姓安居乐业。

【篇四】

(一)  每一次走近龙家大院,都会步履轻盈,我不敢发出任何声响,生怕自己俗世的噪音会将这里的静谧和自然打破。

云淡风轻的日子,我会把自己掏空,虔诚地走向这块土地。

这时,俯下身来,我能聆听到龙家大院均匀的呼吸,甚至听得见这里的一砖一瓦的倾诉,感受到每一块青石板在自由而欢畅的低吟,感受到千年家风那些幸福的心跳。

龙家大院就像是一本书,每一次细心的品读,都会有一些不同的感触和收获。

而龙家大院恬淡平和、谦约节俭、质朴厚道的品格和家风,像此时路边一片片熟透的树叶,只须轻轻落下,就可将深秋的门扉重重地叩响。

我捡拾一片深秋的落叶,像捡拾一枚心灵的钥匙,再一次走近龙家大院的内心,试图解读她潜藏于千年的家风……

(二)  沿着龙家大院的青石板,我信步而走,只见村口那张老月塘仍然丰盈,塘面的水仍旧泛着粼粼波光,两只鸭子轻戏水面,见了外人,不惊恐、不慌乱,像是见了相识多年的老友般从容和淡定。

也许是与这里人们的生活习性相默契,与他们甘于守住田园的青山绿水、守住这份自然恬淡相融相通,以至于从宋神宗元丰年间开始,在走过930多年的历史风雨中,龙家大院到今天,才渐渐被外界知晓,被人们认识。

翻开历史记忆的大门,龙家大院的脉络便清晰起来。

据《龙氏宗谱》记载,这里的村民都是东汉时期零陵太守龙伯高的后裔,其始祖为龙伯高的守墓人,大约宋神宗元丰年间从零陵迁徙而来,在此落地生根。

近千年来,祖祖辈辈在此繁衍生息,他们信守“敬祖宗、敦孝友、睦乡邻”的先志和祖训,把继承和发扬“太守遗风”的高贵品格当作人生的底线,心无旁鹜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

从此,龙氏始祖千年来,在这里平静地过着农耕生活,与清风明月为伴,与青山绿水为伴,享受着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一种崇尚恬淡自然,返朴归真的农家景象浮出尘世。

直到清道光年间龙云沧以两亩薄田起家,在龙家大院大兴土木,基本建成现今规模。

从一小家,到一大家,从一大家繁衍成一个大家族,从草屋一间到青砖黛瓦、楼台阁榭60栋,到现在近800人的纭纭众生,他们传承先祖遗训,恪守与世无争、淡泊宁静,与自然和谐相处、蔚然成风。

(三)  有人说,文物其实是会说话的。

  从宏观上看,这里的建筑结构非常精妙,精在48栋建筑栋栋相连,又各成特色;妙在所有建筑的屋檐设计精巧,可把24条巷道过廊里的风雨遮挡。

同时整个村落依山而建,雨污水的排放上却做到了完美。

家家户户不管雨雪,还是炎炎酷暑,这里的人们可在每条巷道里自由穿梭,做到晴不曝日,雨不湿鞋。

村里的人们出进,鲜有撑伞具,就像穿梭于一家人似的。

如果时光返回从前,这里没有电灯,趁着蒙胧月色,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巷道拾阶而上,路人们就不难发现,每家每户都会在黄昏时分,把自家的一盏油灯纷纷掌亮,放置在巷道里的墙壁上,一豆晶莹的灯火就会把主人的屋里和外面的整条巷道打亮。

一个小小的路灯口的精巧设计,见证了龙氏族人心胸豁达,与人为善的一面。

是的,时常把别人装在心里的人,无疑是感到最温暖的,没有任何距离感。

一古建筑专家考察龙家大院后,认为这是中国所看到的第一个有路灯的古村。

这是对龙家大院路灯口的最高评价,也让我们看到了一幕幕更温馨感动的情景。

是的,一个路灯,会让我想得更远,更远。

我想像着,那些跋山涉水的路人,于漆黑雨夜行至龙家大院时,也许他们正饱受着疲惫和饥饿,突然巷子里的有一只火苗在眼前,扑闪扑闪欢快地跳动着,会从心里顿时升腾起久违的温暖,仿佛已闻着煮熟的酒香,脚下的路便有了前进的力量。

一盏黄豆大小的灯火,照亮家里,也照亮了整条巷道,温暖的是全村人的心。

从一豆火苗的燃烧,我看到了龙家大院幸福和谐的炊烟,听见了后龙山鸟啁啁的鸣叫。

油灯下燃烧的火焰,诠释的正是乡情和睦、亲情融融的情怀,凝聚着团结向上的家风的力量。

(四)  那么,一个封闭千年的龙家大院,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家村落,是如何践行自己的先祖遗训和高贵品格?

如何千年来和睦共处、其乐融融的?

  这里离不开耕读文化的传承,更离不开能龙伯高“敦厚周慎,谦约节俭”的八德文化精髓的传播和弘扬。

文化的积淀就是家风家训家规的文化沉淀。

是的,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根基于他们的内心,才会弹奏出生生不息的生命乐章。

这也许就是家风家训的力量!

“居同靖节先生宅,家衍零陵太守风”、“诗礼相传端本务,耕桑以外不关心”……

128幅对联,没有一幅劝人做官,也没有一字求人发财。

朴实的字里行间流溢的是对农耕生活的满足,对自然恬淡生活的追求,对质朴生活的向往。

“顺聚”“含和”这些门联横批上的堂号又与当今的和谐、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何其契合呀。

对联文化的底色就是他们淡泊明志、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就是他们千年来传承的诗礼相传的家风家训。

风格各异的128幅对联,仿佛不是写在128扇门头上,而是像篆刻于人们内心,长在了他们的身体里,像村旁那棵默默成长的古树。

128幅对联其实就是128条家训,钉在村落的时间和空间的深度里,钉在了纵横的田畴和炊烟里,是那么苍劲有力,是那么风范自成,叫人铭记于心。

置身龙家大院,太守遗风扑面而来,像一场行走千年的家风,是那么厚重,那么庄严肃穆。

这里“重农耕,轻商贾”的思想和“敬祖宗、敦孝友、睦乡邻”的家风家训融会贯通,把儒家思想“天地人和谐”的精髓解读得唯妙唯美。

走进龙家大院,聆听千年的家风,是最好的文化阵地,是最美的文化坚守。

【篇五】

“做敦厚人,行周慎事,谦约节俭过一生……”这是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龙家大院村里一首口口相传的歌谣,里面唱的内容正是根据村里的祖训改编而来的。

龙家大院因全村姓龙而得名,村民为东汉初期零陵太守龙伯高的后人。

在这里,村民继承先祖龙伯高“重谱牒、敬祖宗、敦孝友、亲师友、睦相邻”等“八德”祖训,在村里形成了崇德重礼的文化氛围。

太守遗风千秋范  龙家大院坐落在半山腰,三面环山,现存古民居60余栋,大部分为明末清初建成。

前不久,记者来到这里,看到村里户户相通,家家相连,青砖黛瓦、飞檐斗拱,虽有沧桑之感,却与绿树成荫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据《龙氏宗谱》记载,龙家大院的村民都是东汉刘秀时期零陵太守龙伯高的后裔,其始祖龙自修作为龙伯高的守墓人,大约在宋神宗元丰年间从零陵迁徙而来,至今有930年的历史。

“龙伯高,名述,京兆(今西安市)人,汉光武帝25年敕封为零陵太守,在郡(指零陵郡)四年,甚有治效,葬于零陵司马塘”。

在龙伯高的墓碑前,村主任龙加学打开话匣子:

“为了祭扫先祖龙伯高,先辈们徒步从千里之外的西安来到零陵蛮荒之地,子子孙孙践行约定,几百年不间断。

后来,族人为减少劳累奔波,便扎根村里。

龙伯高为人敦厚周慎、谦约节俭,他的故事至今仍在村民们中传为美谈。

  据说,东汉时期,龙伯高刚到零陵郡任职,当时该地贫困,军队和地方建设到处需要银子支出,入不敷出的窘迫很快显露出来。

这时,龙伯高毅然将夫人的金簪首饰及老家全部田产变卖,充作军饷,支援战事和发展生产,使将士们感激不已,更赢得群众的爱戴。

此外,在任期间,他两次平定了郡内骚乱,坚持大公无私、广施仁政、法德兼治的治理方针,并以身作则倡导“谦约、节俭”,得到了百姓的广泛认同和支持,社会经济得到了明显改善。

数百年来,“八德”精神在龙氏家族中传承,村里保留下的128副对联,就是这一传承的生动写照。

“诗礼相传端本务,耕桑以外不关心”“居同靖节先生宅,家衍零陵太守风”……这些刻在建筑门壁上的对联,反映了村里人质朴的精神品格。

前一副是数百年来龙家大院居民恬淡自然的生活写照,后一副则表达了他们的理想和追求。

村主任介绍,村里家家户户门外基本都有这样的对联,“一门一对联”已成为这里的文化特色。

此外,村民家的厅堂里挂着的“萱花益寿”等牌匾也格外引人注目。

村主任介绍,村里总共有十多块牌匾,都是清光绪时期地方官府对屋主人的褒奖。

这也是村民们在“八德”文化的影响下,在“重谱牒、敬祖宗、敦孝友、亲师友、睦相邻”上表现优良的体现。

“八德”精神润山乡  在太守遗风的感染下,龙家后人敦厚周慎、勤俭持家蔚然成风。

清道光年间,龙云沧以两亩薄田起家,经过三个儿子及后辈们近百年的艰苦创业,建成龙家大院现今规模,形成了“三堂九井二十四巷四十八栋”的建筑格局。

民国时期的龙启葆善做善成,不图做官、不贪名利,发扬“八德”精神,成为新田县首个慈善家。

他年轻时勤奋学习,成为全县首位考进名校的高材生。

1929年,龙启葆学成回乡后,为了改善村里的办学条件,带头捐献所有积蓄,积极修建了至今保存完好的龙山学校,并聘请教师6名,吸引周边百余名学生在此就读,造福一方百姓。

后来,他还担任县救济院院长,并捐出自家良田供救济院开支费用,自己却不领院长薪饷。

除此之外,他还经常资助勤学上进的读书人,一时之间,闻名乡里,人人称颂。

先辈们“做敦厚人,行周慎事”的人生态度,也成了后人们学习的榜样。

如今,村里把“敦厚周慎、谦约节俭”写进了村规民约,提醒后辈不忘祖训的精神。

在潜移默化中,“八德”变成了他们自觉遵德守礼的日常行为和为人处世的准则。

“因为村里民风淳朴,加上地理位置偏僻,我们村基本没有偷盗现象发生。

”龙加学介绍说,在村里,人们出远门从不落锁,只随手插半截木棍,从来不用担心家里财物的安全。

在村里采访期间,笔者看到一位老奶奶一手挽着竹篮子,一手提着热水壶,在村头热情地吆喝大家坐下来喝茶。

“今天村里有什么聚会活动吗?

”“这是我们这里的一个习俗,大家下午聚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

”面对记者的疑问,龙加学解释说,“有时大家轮流来做东,有时大伙随便凑些好吃的,什么咸菜、酸萝卜、花生和糕点呀,或者是哪家走了远处的亲戚,买些大家没有尝过的吃食,大家聚在一起,交流感情,别提多开心了!

”龙加学说,村里邻里和睦,其乐融融,很少发生争斗的事件,这也与村里的祖训分不开。

村民互助谱新篇  “八德”祖训带给这里的不仅有和睦淳朴的民风,还有互帮互助的精神。

“村里你家500元,他家1000元地帮忙筹集医疗费,这才保住了我的命。

”在村民龙秀的家里,记者听到这样一件事:

2014年与丈夫同在广东务工的龙秀在一次体检时被查出了肺癌早期,这对于原本贫困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全家顿时陷入困境。

走投无路,一家人回到村里,准备放弃治疗。

谁知第二天,龙秀的病情在村里传开了,村民们自发组织捐款,最终筹集了医疗费22万元。

“那年,村民龙华军从广东回来盖房子,得知我的病情后,二话不说,就把自己准备建房子的10万元拿了出来。

还安慰我们说,房子可以慢慢建,但病要立马治!

”龙秀擦着眼睛,动情地说。

在村里的养猪场里,养殖大户龙秋生与记者攀谈起来。

“去年自己从广东返乡创业,说要开办养猪场,村民们纷纷主动帮忙,原本半年才能建好的养猪场,一个月就建好了,现在第一批猪已经出栏,恰好又赶上了好行情。

原来,村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

哪家人要“搞建设”,村民都会主动扔下自己的事去义务帮忙。

龙加学说:

“村民出义务工从来不讲条件,包括集体山林植树,修建水渠、山塘,每个村民每年至少投入50个工作日。

龙加学补充说,在村里,大伙总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近年来,村民们先后为环村公路、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建设筹集资金200多万元,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如今,干净整洁的龙家大院,“敦厚周慎、谦约节俭”之风盛行,休闲旅游和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村民邻里团结、其乐融融。

“八德”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成了村里最美的文化积淀,也成了他们执着前行的动力。

【篇六】

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时间定格在2016年8月31日。

上天好像在为耄耋之年的外婆流泪。

外婆在最后看了一眼那张牛皮摇椅,告别她所眷恋的世界,永远地走了。

我的外婆生活在沙发之乡——知市坪,一条玉带似的小溪向南流去,流经最宽阔最肥沃之地,那就是外婆家——小明路。

说起牛皮摇椅,其实珍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  据说,牛皮摇椅是从太姥爷手中传下来的。

太姥爷是位能工巧匠,在乡里远近闻名。

他所造出来家具,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