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96669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7.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docx

《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docx

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第一章鼻科疾病

第一节鼻骨骨折

【诊断标准】

1.外伤后鼻部畸形、鼻出血、鼻腔通气障碍;

2.局部肿胀、血肿、凹陷、骨擦感;

3.可能合并鼻中隔脱位、离断及皮肤粘膜撕裂;

4.X线片或鼻CT示鼻骨断裂、成角或有裂纹;

5.具备第1、2项可诊断,兼有第4项可确诊;

【入院标准】

1.合并休克、失血性贫血或范围较大的损伤。

2.有鼻窦损伤或窦内异物、积液。

3.合并脑脊液鼻漏或颅内、眼、齿、上颌骨损伤

4.合并鼻中隔血肿、脓肿或全身、颅内感染

5.需全麻手术的。

【治疗原则】

1.对于无位移的单纯性鼻骨骨折不需特殊处理。

2.有外鼻畸形的鼻骨骨折应待局部肿胀消退后手术复位。

复位时机最好在伤后10天内进行。

超过10天可能因骨痂形成影响手术。

3.复位方法分为闭合式和开放式两种。

闭合式复位不成功或陈旧骨折可选择开放式复位法。

【出院标准】

1.全身情况好,体温、脉搏正常,肿胀消退,畸形改善,或需二次手术

2.局部无红肿,鼻内无出血及脓性分泌物,鼻通畅,呼吸功能基本恢复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

1.外观无畸形,呼吸功能良好,鼻通畅,皮下淤血消退,肿胀消退

2.开放性伤口愈合

好转:

肿胀消退,鼻畸形改善,呼吸功能改善,尚留有某些不适。

第二节鼻出血

【诊断标准】

1.有鼻出血病史。

2.局部见出血灶或鼻出血残迹。

3.多有鼻源性或全身性病因。

具备第1.2项之一可诊断,兼有第3项可作病因学确诊。

【入院标准】

1.反复大量鼻出血。

2.前后鼻孔填塞无效。

3.高龄病人,并有老年性呼吸循环疾病,反复出血。

4.全身情况差,并有发热、感染。

5.合并严重鼻外伤、鼻肿瘤。

6.失血量多,发生休克。

【治疗原则】

根据就诊时的情况决定治疗措施。

1.就诊时出血严重,首先抢救、止血,再查找出血原因。

全身:

(1)注意失血量。

(2)测血压、脉搏,注意生命体征,疑有休克者,平卧位。

(3)冰敷头部及颈部大血管区。

(4)补液恢复血容量:

NS、5%GNS、代血浆、严重者输同型血。

(5)止血药物:

立止血,6-氨基己酸,抗血纤溶芳酸,止血敏等。

(6)烦躁不安,血压高者使用镇静剂。

(7)血压高者酌情使用降压药。

局部:

(1)可找到出血部位:

①可用浸有血管收缩剂-麻黄素、肾上腺素的棉条压迫止血;

②烧灼法:

热烧灼,AgNO3烧灼,电凝,微波,激光。

(2)出血部位不明者予填塞:

①明胶海绵、止血纱布等可吸收材料;

②凡士林纱条前鼻孔填塞、后鼻孔填塞;

③气囊、水囊填塞。

(3)出血严重,反复填塞不能止血者给予血管结扎:

①鼻腔下半部出血(中甲以下),结扎颈外动脉或颌内动脉;

②中甲平面以上,结扎筛前动脉。

(4)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适用于反复施行鼻腔填塞,止血不成功者;鼻内窥镜术后出血患者;鼻腔解剖异常,填塞困难者;患者拒绝鼻腔填塞,要求鼻内镜手术者。

取出全部鼻腔填塞物;用浸有1%地卡因/肾上腺素棉片充分收缩麻醉鼻腔粘膜;用吸引器吸出血性分泌物,在鼻内镜下仔细寻找出血部位,依次检查手术部位、嗅裂、中甲后端、蝶腭动脉供血区、鼻中隔后段、鼻腔底部、鼻咽顶部等易出血区。

找到出血点后高频电凝治疗,烧灼血管断端,封闭血管。

2.就诊时出血已止或反复少量出血者,重点寻找出血原因及出血点,并对病因治疗

【出院标准】

填塞物取出,出血停止三天或血红蛋白升高接近正常,出血区粘膜基本恢复正常。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

1.全身情况良好,贫血基本纠正,病因查明。

2.鼻出血停止三天,鼻粘膜基本恢复正常。

好转:

出血停止,全身情况改善,鼻粘膜病变正在恢复。

【整改措施】

在《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第2版)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治疗原则中补充鼻内镜下鼻出血止血治疗方法。

目前鼻内镜下止血术是近年来我科鼻出血住院病人的主要处置方式。

第三节鼻前庭囊肿

【诊断标准】

1.局部肿胀,继发感染时有疼痛,重者鼻呼吸障碍

2.鼻唇皱襞消失,鼻翼根部隆起,上唇根部肿胀,触有弹性波动光滑肿物,穿刺得黄色或棕黄色粘液样液。

3.x线检查显示梨状孔底部有边缘光滑、清晰之均匀阴影,四周骨质正常具备第2项即可诊断,第1~3项可辅。

【入院标准】

诊断明确,局部症状明显,需手术治疗者。

【治疗原则】

若囊肿较大已有面部畸形及鼻窦症状或有反复感染病史者,应取唇龈沟进路行手术切除。

【出院标准】

囊肿切除,切口近愈合。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

囊肿切除,切口愈合,局部无红肿,自觉症状消失。

好转:

囊肿切除,切口如有感染已经控制。

第四节鼻中隔偏曲症

【诊断标准】

1.鼻中隔有明显偏曲,重者鼻外形偏斜、扭曲

2.和偏曲相关的伴持续性鼻塞、偏头痛、鼻出血

具备第1、2项即可诊断

【入院标准】

鼻中隔明显偏曲伴有持续性鼻塞、偏头痛、鼻出血等症状

【治疗原则】

确诊为鼻中隔偏曲并出现明显症状者,均可施行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或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

【出院标准】

术后创面愈合良好,无出血,鼻中隔偏曲基本矫正。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

术后伤口愈合,无出血,,鼻中隔偏曲得到充分矫正,鼻通气良好,症状消失,无并发症。

好转:

鼻中隔偏曲大部分矫正,鼻通气明显改善。

第五节慢性肥厚性鼻炎

【诊断标准】

1.持续性鼻塞,头痛,伴有粘液性鼻涕。

2.鼻甲肥厚,色暗红。

具备第1、2项即可诊断。

【入院标准】

经药物及各种保守疗法症状不改善。

【治疗原则】

1.局部应用血管收缩剂后,下鼻甲尚能缩小者可局部治疗。

找出全身、局部和环境等方面的致病原因,及时治疗或排除之。

如对鼻中隔偏曲进行矫正,积极治疗慢性化脓性鼻窦炎。

2.鼻粘膜肥厚,对血管收缩剂无明显反应或经上述治疗未能奏效者,宜行手术治疗。

3.CO2激光、射频气化或者消融肥大的下鼻甲粘膜或粘膜下组织,但应注意不可过多损伤粘膜,以免遗留萎缩性鼻炎。

【出院标准】

术后创面白膜基本脱落,分泌物不多,不出血,鼻呼吸功能明显改善。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

手术伤口基本愈合,呼吸功能恢复正常。

好转:

术后鼻塞改善。

【整改措施】

在原有的治疗原则基础上补充射频气化或消融肥大下鼻甲的治疗方法。

我科近期将开展射频手术。

第六节鼻息肉

【诊断标准】

1.进行性鼻塞,嗅觉障碍。

2.局部检查有灰白半透明、柔软光滑的肿物,可移动不易出血。

3.可做病理检查以排除内翻性乳头状瘤及某些恶性肿物。

4.影像学检查可明确鼻窦病变及病变范围。

具备第2项即可诊断,兼有第3项可确诊。

【入院标准】

1.鼻息肉诊断明确。

2.伴有鼻窦炎或其它鼻病。

【治疗原则】

1.全身治疗一般治疗包括消除病因、增强体质、中药治疗。

局部治疗包括

(1)鼻腔用药:

激素类鼻喷药物、恢复鼻粘膜纤毛活性的药物。

2.鼻窦手术,按照现代鼻窦炎外科治疗的原则,鼻窦炎手术应以解除鼻腔和鼻窦口的引流和通气障碍为关键,尽可能地切除息肉组织,保留鼻腔和鼻窦结构如中鼻甲以及鼻窦正正常粘膜和可良性转最的病变粘膜。

其目的是保持和恢复鼻腔和鼻窦的生理功能。

【出院标准】

术后鼻腔无残留息肉,鼻呼吸改善,无鼻出血及头痛。

鼻窦口引流通畅。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

鼻腔无息肉残留,鼻通气良好,鼻窦口引流通畅。

好转:

鼻通气明显改善,但尚有残留小块息肉。

第七节慢性鼻窦炎

【诊断标准】

1.长期鼻塞,流粘脓涕,有头胀、头沉;急性发作时发热、头疼;常有思想不能集中、记忆力减退、精神萎靡等表现。

2.局部可见中鼻道及嗅裂有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中甲肥大或息肉样变,有时并发鼻息肉。

3.鼻窦影像学检查可明确鼻窦病变及病变范围。

4.导管冲洗或上颌窦穿刺有脓性分泌物。

5.除外鼻窦肿物。

具备第1、2项即可诊断,兼有第3.4.5项可以确诊。

【入院标准】

1.保守治疗无效,脓性分泌物仍多,症状明显

2.或伴有鼻吊隔偏曲及其它窦口鼻道愈合体解剖结构异常,鼻息肉等鼻腔其他疾病。

【治疗原则】

1.用血管收缩剂滴鼻和皮质类因固醇激素,改善鼻腔通气和引流。

2.上颌窦穿刺冲洗

3.置换法(displacementmethod)用负压吸引法使药液进入鼻窦。

应用于额窦炎、筛窦炎和蝶窦炎,最宜用于慢性全鼻窦炎者。

4.鼻腔病变手术

5.鼻窦手术包括

(1)经典的鼻窦根治性手术:

切除不可道逆性病变,建立鼻腔鼻窦通气和引流。

如彻底切除窦内粘膜后行上颌窦内侧壁和鼻腔下鼻开窗,开放额窦鼻额管和蝶窦开口;

(2)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

原则是解除鼻腔鼻窦口通气和引流,清除窦口复合体病变,特别是切除前组筛窦病变,开放上颌窦口、蝶窦口及额窦口,无需行广泛鼻窦粘膜切除。

【出院标准】

自觉症状好转,鼻分泌物消失或减少,手术切口愈合,窦口通畅。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

1.术后无头疼,鼻阻、鼻漏消失。

2.局部切口愈合,窦口引流通畅,鼻窦冲洗液干净。

好转:

术后症状减轻。

第八节鼻窦囊肿

【诊断标准】

1.头疼,面颊部胀满感,鼻腔反复流黄水,重者可有面颊部畸形、溢泪、突眼、复视、视力减退。

2.鼻窦影像学检查有囊肿征象。

3.穿刺抽出黄色液体。

具备第2项即可诊断,兼有第3项可以确诊。

【入院标准】

诊断明确。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为通过手术尽可能切除囊肿或使囊肿腔与鼻腔均有较大通路,以便引流,防止复发。

初发小息肉可用类固醇激素疗法、冷冻疗法、激光、微波等治疗;

1.根据囊肿所在部位与大小,可选用鼻内或鼻外径路,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分离并切除囊肿,建立鼻窦与鼻腔的永久性通道,以利引流。

2.若患者情况较差或囊肿较大,可不完全切除,只将囊肿咬除部分或部分切除,使囊肿与鼻腔有一引流通道即可。

3.蝶窦囊肿可行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术,但不宜刮除窦内粘膜,以免损伤颅底脑膜、视神经、颈内动脉等重要结构,只需扩大蝶窦开口。

4.较大的囊肿破坏骨壁后,因其与外周组织粘连,可不必完全切除囊肿,建立引流通道即可。

【出院标准】

一般情况好,切口愈合。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

囊肿彻底切除,切口愈合。

好转:

囊肿部分切除,症状缓解。

第九节鼻咽纤维血管瘤

【诊断标准】

根据反复鼻出血或口中吐血和鼻咽部质韧、光滑、圆形或结节状新生物及年龄特点(10~25岁男性青年)多能作出诊断。

但须注意与鼻咽部恶性肿瘤、纤维性鼻息肉、脊索瘤等相鉴别。

【入院标准】

诊断明确

【治疗原则】

主要为手术切除,术前作好大量输血的准备。

1.减少术中出血的措施

(1)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瘤体供血动脉栓塞;

(2)颈外动脉结扎术;(3)控制性低血压麻醉;(4)冷冻技术。

2.传统手术治疗通常分为经鼻腔和经口腔两种径路:

前者包括经前鼻孔手术、鼻侧手术和改良邓克手术,后者有软腭切口,硬腭切口和经咽峡不做任何切口之分。

3.鼻内镜手术治疗适用于病变局限于鼻腔、鼻咽腔、蝶窦、筛窦;只有小部分肿瘤侵入上颌窦和翼腭窝;无颅底、颅内侵犯;对手术术后复发的局限性小范围肿瘤可考虑再次鼻内镜下手术。

【出院标准】

凡达到临床治愈或好转、病情稳定者可予出院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

肿物切除,创面愈合,全身情况好,无并发症。

好转:

肿物部分切除,症状缓解。

第十节上颌窦恶性肿瘤

【诊断标准】

1.单侧进行性鼻塞,鼻分泌物常为带血的恶臭脓液;晚期有局部疼痛、头疼,大量鼻衄,颈淋巴结转移征;随原发部位不同而症状各异。

2.前后鼻腔可见质脆、表面溃烂、坏死出血、菜花样赘生物。

3.影像学检查示有肿瘤征象,并有骨破坏

4.穿刺涂片、分泌物细胞学检查找到肿瘤细胞,或活组织检查证实。

5.同位素扫描、免疫学诊断法、血清碱性磷酸酶诊断法(采取周围血涂片观察细胞学形态改变等方法)有助于诊断。

具备第1、2项即可诊断,兼有第4项可确诊。

【入院标准】

1.全身情况良好,肿瘤适合于根治手术。

2.全身情况良好,估计行姑息手术后有益。

3.全身情况能坚持放疗或头颈部插管化疗。

4.由于肿瘤位置深或患者不能耐受局部麻醉,需全麻鼻内窥镜下取病理的。

【治疗原则】

1.放疗:

单独根治性放射治疗,只适于上颌窦肉痛,未分化癌。

对晚期无法手术,或术后复发不能耐受手术也可放疗,但疗效均差。

放疗加手术为常用综合疗法,疗效较好。

放疗在手术前或手术后均可使用。

手术前可以给钴60或直线加速器半量或全量放疗,在4~8周内完成,剂量为3000~6000rad。

放疗后6周进行手术。

术前为半量放疗,术后再补足半量放疗;

2.手术疗法:

可鼻侧切开行上颌骨分切除术,上颌骨全切除术,或扩大上颌骨切除术。

眶内容摘除术。

有颈淋巴结转移者应行颈淋巴结清扫术。

术中应用CO2激光或冷冻,借以提高疗效。

术前给以半量放疗者,术后应再补足半量放疗。

3.化学疗法:

适用对上颌窦癌敏感药物加用变压疗法进行化疗,此法只对不愿接受手术或不适合放疗及手术的上颌窦恶性肿瘤。

【出院标准】

1.切除肿物后切口愈合好。

2.放疗或化疗疗程结束。

3.住院中证明肿物无法控制,可在门诊对症治疗。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

肿物彻底切除或消失,创面愈合,全身情况良好。

好转:

1.经姑息手术,肿瘤部分切除,症状缓解。

2.经放疗、化疗、免疫或激光光敏药物治疗后肿瘤缩小,症状好转。

第二章喉科疾病

第一节腺样体肥大

【诊断依据】

1.长期睡觉张口呼吸、打鼾超过3个月,和/或伴有反复分泌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鼻窦炎;

2.检查.鼻咽部腺体增生,气道明显受阻,咽鼓管咽口受压明显;

3.常用检查法:

鼻咽侧位片,电子鼻咽镜,鼻咽部CT。

【入院标准】

1.腺样体肥大引起张口呼吸、打鼾,保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2.引发分泌性中耳炎者。

3.已形成腺样体面容者。

4.腺样体肥大伴鼻腔、鼻窦炎症反复发作,或上呼吸道感染频发。

5.近期(2周内)无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治疗原则】

1.手术疗法:

对确诊为腺样体肥大且无手术禁忌者,应行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

术后注意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并及时处理;

2.保守疗法:

急性炎症可使用抗生素,粘液粗排剂及对症治疗。

【疗效标准】

治愈:

临床症状消失,鼻咽腔通畅,创面修复良好。

好转:

症状减轻,可见腺体残留。

【出院标准】

创面恢复良好、无出血及感染征象者可出院。

第二节慢性扁桃体炎

【诊断依据】

1.咽痛急性反复发作;伴有咽部症状:

咽部干燥感、痒感、异物感及口臭等;

2.检查.扁桃体有无慢性充血、肿大、隐窝脓栓、瘢痕;可伴有下颌角淋巴结肿大;

3.注意有无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心脏病、肾炎等并发症的表现。

【治疗原则】

1.手术疗法:

对确诊为慢性扁桃体炎且无手术禁忌者,应行扁桃体切除术。

术后注意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并及时处理;

2.保守疗法:

对有手术禁忌者,可试用下列方法。

(1)使用有脱敏作用的细菌制品如链球菌变应原和疫苗进行脱敏,及使用各种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如注射胎盘球蛋白、转移因子等;

(2)冲洗或吸引扁桃体隐窝,以清除积存物,减少细菌繁殖机会。

【疗效标准】

治愈:

临床症状消失,无扁桃体残体,创面修复良好。

好转:

症状减轻,可见扁桃体残体。

【出院标准】

无扁桃体残体,扁桃体窝伪膜形成良好、无出血及感染征象者可出院。

第三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诊断依据】

一、夜间睡眠7小时中呼吸暂停次数,有无憋气期胸腹部奋力呼吸动作,有无憋气后爆发性响鼾;伴有嗜睡、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二、仔细检查鼻部、鼻咽、口咽、下咽是否有阻塞;有无下颌畸形、舌根肥厚、喉部或颈椎畸形

三、纤维鼻咽喉镜检查,了解形成上呼吸道阻塞的部位和程度

四、有条件者作多导睡眠监测仪测试,了解睡眠期心电、脑电、肺功能、肌电、血氧饱合度变化,并计算出呼吸暂停指数、呼吸障碍指数、重度指数等

【诊断和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

一、非手术治疗:

主要有以下方法

(一)、睡眠时调整体位,改仰卧为侧。

(二)、减肥:

可采用药物、控制饮食、加强活动等方法减肥。

(三)、忌烟酒。

(四)、解除鼻阻塞,即积极治疗鼻部疾患。

(五)、舌固定位置装置:

旨在使舌背后部推向前下方,扩大咽峡部通气道。

(六)、正压呼吸。

经鼻持续性呼吸道正压疗法是一种非创伤性的治疗方法,使患者上呼吸道在睡眠期间保持4.5~12cmH2O正压,利用气体正压使软腭、舌根和咽后壁之间扩大,防止气道壁塌陷。

(七)、吸氧治疗。

(八)、药物治疗。

有抗忧郁药(protriptyline)及促孕制剂(medroxyprogesteroneacetate,MPA)。

二、手术治疗:

应根据阻塞部位和病情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术式

(一)、腭咽成形术或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二)、腺样体和扁桃体摘除术。

(三)、下颌骨矢状截骨及舌骨悬吊术。

(四)、舌缩减术。

(五)、下颌骨截除及舌骨前移术。

(六)、气管切开术。

第四节急性会厌炎

【诊断依据】

一、咽喉痛,吞咽时加剧,吸入性呼吸困难;起病急骤,发热,感染中毒症状较为严重

二、间接喉镜见会厌红肿增厚,尤以舌面为甚,严重时会厌呈球形,脓肿形成

三、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升高

【治疗原则】

一、控制感染抗菌素

二、激素

三、如脓肿形成可将脓肿引流

四、呼吸困难者应及时气管切开

【出院标准】

一、体温正常,无吞咽呼吸困难,会厌红肿消失

二、行气管切开者,除管后伤口愈合,无呼吸困难

第五节小儿急性喉炎

【诊断依据】

一、上呼吸道感染史、急性传染病史;发热,感染中毒征

二、声嘶,“空”“空”样咳嗽;喉喘鸣和呼吸困难

三、喉镜检查,见喉粘膜充血、肿胀,尤以声门下区明显,表面附着粘脓性分泌物

四、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升高

五、必要时细菌学检查加药物敏感试验

【治疗原则】

一、足量的抗生素控制感染,抗生素激素及肾上腺蒸气雾化吸入

二、应用类固醇激素

三、准备作气管切开

四、加强支持疗法,注意患者的营养与水电解质平衡,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保护心肌功能,避免发生心力衰竭

【出院标准】

治愈:

炎症消退,无呼吸困难,发音正常。

第六节声带息肉

【诊断依据】

1.用声不当、过度用声或喉炎反复发作史;声嘶,甚至失音;

2.局限性息肉多在一侧声带的前、中1/3部,小而有蒂,半透明淡红色或黄白色圆形或椭圆形肿物,自声带边缘长出。

广基型可见基底宽广的半透明灰白色或淡红色肿块。

【治疗原则】

1.保守治疗:

(1)早期禁声;

(2)雾化吸入;

(3)超短波理疗;

(4)中药治疗。

2.手术治疗

(1)全麻下支撑喉镜显微镜下摘除;

(2)表麻下纤维喉镜下摘除;

(3)表麻下间接喉镜下摘除。

【疗效标准】

1.治愈息肉消除,声带活动正常,闭合佳,发声正常;

2.好转息肉基本消除,发声改善。

【出院标准】

治愈或好转

第七节喉癌

【诊断依据】

一、逐渐加重的声嘶;喉异物感或咽部不适,咽喉痛,咯臭痰或痰中带血;晚期可有咳嗽、血痰、声嘶、喘鸣及呼吸困难

二、喉镜检查见到喉内有菜花状、溃疡状、结节状和包块状肿物,声带可有活动受限或固定

三、颈部、气管前可见转移淋巴结

四、喉造影,喉CT、MRI检查,可帮助判断其部位,大小及浸润范围

五、病理活检

【治疗原则】

根据喉癌的细胞分化程度、肿瘤的原发部位、侵犯范围、生长方式,以及病人情况,可采用手术、放疗、化疗

一、放射治疗:

主要适用于小而表浅的声带癌、会厌边缘癌、全身情况差不宜手术者,对范围较广泛,涉及喉咽部的癌肿,可先行术前放疗

二、支撑喉镜显微镜下激光切除肿瘤

三、喉裂开术切除肿瘤

四、喉部分切除术:

包括垂直喉半切除术,水平半喉切除术,喉次全切除术

五、喉全切除术

六、喉手术后的各种喉再造术和发音重建术

七、有颈部转移者应行颈廓清术

【疗效标准】

治愈:

病灶切除彻底,切口愈合良好,无并发症。

好转:

不宜手术者,经放疗、化疗等姑息疗法,症状明显改善。

未愈:

术后复发或姑息治疗后病灶无变化者。

【出院标准】

一、治愈;病灶切除,切口愈合无并发症或并发症已治愈。

二、好转,出院后予继续治疗或定期治疗。

三、定期复诊。

第八节下咽癌

【诊断依据】

一、咽异物感、咽痛、晚期可有咳嗽、血痰、声嘶、吞咽困难。

颈部包块等。

二、查体下咽部见菜花样或溃疡样新生物,颈部可有肿大淋巴结。

三、电子喉镜,梨状窝及食道钡剂造影,增强CT或MRI检查提示下咽部占位病变,可有颈部转移淋巴结。

四病理组织学活检明确诊断。

【治疗原则】

根据下咽癌的细胞分化程度、肿瘤的原发部位、侵犯范围、生长方式,以及病人情况,可采用手术、放疗、化疗。

一、保留喉功能下咽癌切除术:

T1、T2下咽癌,有保喉意愿、肿瘤条件允许。

二、下咽及全喉切除术:

T2、T3、T4下咽癌,不能保留喉功能或病人无保喉意愿。

三、下咽缺损修复:

根据缺损情况,选择合理的修复材料和修复方法,如胃上提、游离空肠、、胸大肌皮瓣、游离皮瓣等。

四、颈淋巴结清扫术:

根据颈淋巴结转移情况而定。

五、放疗:

主要适用于病变范围小,对放疗敏感,手术后补充治疗,或全身情况差不宜手术者。

六、化疗:

主要适用于于病变范围小,对放疗敏感,全身情况差不宜手术者,手术后补充治疗,或有保喉意愿但病变范围较大需术前化疗减小病变范围的。

【疗效标准】

治愈:

病灶切除彻底,切口愈合良好,无并发症。

好转:

不宜手术者,经放疗、化疗等姑息疗法,症状明显改善。

未愈:

术后复发或姑息治疗后病灶无变化者。

【出院标准】

一、治愈;病灶切除,切口愈合无并发症或并发症已治愈。

二、好转,出院后予继续治疗或定期治疗。

第九节喉阻塞

【诊断依据】

1.吸气期呼吸困难;

2.吸气期喉喘鸣;

3.吸气期软组织三凹陷征;

4.声嘶;

5.可有缺氧表现、紫绀。

【治疗原则】

按呼吸困难程度,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适时使用气管插管;

一度:

明确病因,进行积极治疗。

由炎症引起者,使用足量类固醇激素和抗生素;

二度:

炎性病变者,及时使用类固醇激素和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并做好气管切开准备。

若为肿瘤可考虑气管切开,若为异物,应予手术取除;

三度:

炎症性病变可积极应用药物治疗,并做好气管切开准备,严密观察。

若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全身情况较差及肿瘤宜及早行气管切开;

四度:

立即行气管切开术。

若情况十分紧急时,可先行环甲膜切开术或气管插管。

【疗效标准】

1.治愈:

(1)喉阻塞的病因消除;

(2)喉阻塞症状消失;

(3)气管切开者,拔出套管,创口愈合。

2.好转:

(1)喉阻塞症状消失,阻塞病因未能治愈;

(2)气管切开者不能拔管。

3.未愈:

(1)阻塞病因未能消除;

(2)阻塞症状未能改善。

【出院标准】

1.治愈;

2.好转。

第十节(支)气管异物

【诊断依据】

1.大多有异物呛咳病史,早期由于异物刺激黏膜,引起剧烈呛咳及反射性喉痉挛而出现憋气、面色青紫,若异物贴附于气管壁,症状可暂时缓解;若异物随呼吸在气管内上、下活动,可引起阵发性咳嗽。

2.一般状态差,呼吸困难明显,可有三凹征,有时听诊器在颈部气管前可听到异物撞击声,局部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