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三一模语文文言文阅读汇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94686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高三一模语文文言文阅读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京高三一模语文文言文阅读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京高三一模语文文言文阅读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北京高三一模语文文言文阅读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北京高三一模语文文言文阅读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高三一模语文文言文阅读汇编.docx

《北京高三一模语文文言文阅读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高三一模语文文言文阅读汇编.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高三一模语文文言文阅读汇编.docx

北京高三一模语文文言文阅读汇编

2017年一模高三语文文言文

(东城)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越王问于大夫文种曰:

“吾欲伐吴,可乎?

”对曰:

“可矣。

吾赏厚而信,罚严而必。

君欲知之,何不试焚宫室?

”于是遂焚宫室,人莫救之。

乃下令曰:

“人之救火者死,比死敌之赏;救火而不死者,比胜敌之赏;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

”人之涂其体,被濡衣而走火者,左三千人,右三千人。

此知必胜之势也。

吴起为武侯西河之守。

有小亭临境,吴起欲攻之。

不去,则甚害田者;去之,则不足以征甲兵。

于是乃倚一车辕于北门之外而令之曰:

“有能徙此南门之外者,赐之上田、上宅。

”人莫之徙也。

及有徙之者,还赐之如令。

俄又置一石赤菽东门之外而令之曰:

“有能徙此于西门之外者,赐之如初。

”人争徙之。

乃下令曰:

“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宅。

”人争趋之。

于是攻亭,一朝而拔之。

悝为文侯上地之守,而欲人之善射也,乃下令曰:

“人之有狐疑之讼者,令之射的,中之者胜,不中者负。

”令下而人皆疾习射。

及与人战,大败之,以人之善战射也。

宋崇门之巷人服丧而毁,甚瘠,上以为慈爱于亲,举以为官师。

明年,人之所以毁死者岁十余人。

子之服亲丧者,为爱之也,而尚可以赏劝也,况君上之于民乎!

越王虑伐吴,欲人之轻死也,出见怒蛙,乃为之式①。

从者曰:

“奚敬于此?

”王曰:

“为其有气故也。

”明年之请以头献王者岁十余人。

昭侯使人藏弊裤,侍者曰:

“君亦不仁矣,弊裤不以赐左右而藏之。

”昭侯曰:

“非子之所知也。

吾闻明主之爱一颦一笑,颦有为颦,而笑有为笑。

今夫裤,岂特颦笑哉!

裤之与颦笑相去远矣。

吾必待有功者,故藏之未有予也。

                                                                       (取材于《非子》)

注:

①式:

通“轼”,在这里是凭轼致敬之意。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罚严而必           必:

坚决

B.比降北之罪         北:

北方

C.被濡衣而走火者     被:

通“披”,穿着

D.昭侯使人藏弊裤   弊:

旧的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吾赏厚而信            救火而不死者

B.不救火者              中之者胜

C.吴起为武侯西河之守  子之服亲丧者,为爱之也

D.有能徙此于西门之外者  上以为慈爱于亲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比死敌之赏                      和战死在敌阵的奖赏相同

B.乃倚一车辕于北门之外而令之曰   (吴起)就倚靠着一辆战车到北门外发号施令

C.为其有气故也                     因为它有勇气的缘故

D.颦有为颦,而笑有为笑             皱眉有皱眉的缘故,笑有笑的缘故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6分)

(1)及有徙之者,还赐之如令

(2)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

13.选文讲述了许多赏罚之事,阐述赏罚与政事的关系。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针对不同的进谏方式给予不同赏赐:

“①,受上赏;②,受中赏;③,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诸亮在《出师表》中表达对赏罚的见解:

“不宜偏私,④”。

(4分)

14.选文第一段、第二段分别讲述了越王与吴起的故事,你更赞许谁的做法?

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理由。

(5分)

(西城)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

夫毁誉是非不可定矣。

以汉高之略而平之谋,毁之则疏,誉之则亲。

以文帝之明而尚之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

知世之听者多有所尤。

多有所尤,所听必悖矣。

何以知其然耶?

《吕氏春秋》云:

邾①之故,为甲裳以帛,公息忌谓邾之君曰:

“不若以组。

”邾君曰:

“善!

”下令,令官为甲必以组。

公息忌因令其家皆为组。

人有伤之者曰:

“公息忌所以欲用组者,其家为甲裳多以组也。

”邾君不悦,于是乎止,无以组。

邾君有所尤也。

邾之故为甲以组而便也,公息忌虽多为组何伤?

以组不便,公息忌虽无以为组亦何益?

为组与不为组,不足以累公息忌之说也。

凡听言不可不察。

乐羊为将而攻,其子在,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尽啜之。

文侯曰:

“乐羊以我故,食其子之肉。

”堵师赞曰:

“其子且食之,其谁不食?

”乐羊罢,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事之情一也,所以观者异耳。

从城上视牛如羊,视羊如豚,所居高也。

窥面于盘水则圆,于杯则亏,面形不变,其故有所圆有所亏者,所自窥之异也。

今吾虽欲正身而待物,庸讵知世之所自窥我者乎?

是知天下是非无所定也。

世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今吾欲择是而居之,择非而去之,不知世之所是非者,孰是孰非哉?

夫忘家殉国,则以为“不怀其亲,安能爱君?

”卫公子开方、吴起、乐羊三人是也。

若私其亲,则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桴鼓则忘其身”。

穰苴杀庄贾是也。

故《传》曰:

“欲加之罪,能无辞乎?

”审是非者,则事情得也。

(节选自《反经·忠疑》)

【注】①邾,古国名。

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毁之则疏,誉之则亲毁:

破坏

B.多有所尤,所听必悖矣悖:

谬误

C.人有伤之者曰伤:

中伤

D.不足以累公息忌之说也累:

妨碍

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何以知其然耶其谁不食

B.为甲裳以帛乐羊以我故

C.不若以组若私其亲

D.于杯则亏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令官为甲必以组

(邾君)命有关的官吏制作甲裳一定要用丝带连缀

B.窥面于盘水则圆

在盘子里放上水,看自己的面影,(面部)就是圆形完整的

C.所自窥之异也

自己能看出水中面影的区别罢了

D.临军约束则忘其亲

指挥军队时就该忘掉自己的父母

11.下列诗句阐释的哲理和作者的观点“事之情一也,所以观者异耳”接近的一项是(3分)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B.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D.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

②世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13.本文对“听言”有怎样的看法?

请结合文本,选择其中的一点谈谈给你的启示。

(6分)

 

(海淀)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袁先生传①

薛季宣

袁先生,讳溉,字道洁,汝阴人也。

尝举进士,免贡②,避地州西山中。

建炎初,集乡民为保聚,与金人及群劫抗,屡克。

后移居蜀之富顺。

先生初从二程先生学,闻蜀薛先生名。

富顺邻家薛翁以卖香自给,其子晨以香出,父则掩关待之。

子莫而归,因不复事邻里,莫详其趋步。

先生疑其薛先生也,具刺③谒之,薛翁慢骂不应。

先生固已疑之矣。

间日再往,又不得前,于是积日屡造其门,薛翁喜而见之。

先生与之语,不对;再见谈古今百氏,又不得一言;三见纵论六经,薛翁才有喜色。

曰:

“子学已博,然寡要。

夫经所以载道,而言所以明道,何以多为!

”先生曰:

“如先生言,吾心将以会道尔。

”薛翁击节称善,因以所学授之。

居月余,励先生出关,薛翁因亦遁去。

先生出关至夏口,岳开府飞必欲延至幕下,先生一见而出,不辞而行。

语所知曰:

“岳公武人而泥古,幕府无圆机之士,难乎免矣!

”未几而及难。

先生因家荆州,往来夷陵、秭归诸郡,与士夫言必称善,悦其意旨,然后和之,循循然,人知其厚德君子也。

初,靖康后,天下兵荒甫起,先生家为汝阴盛族,尝有客过其舍,先生察其状貌有异,白诸父曰:

“客奸人也。

”徙家人避之。

是夜客以寇来,遂与乡社义兵斗死。

后众欲据前山为保,先生争之,不听。

独将妻子聚后。

已而,前山果没。

金人大至,欲以万众攻山后营。

先生坞中兵不满千,召其众计曰:

“虏则势盛,吾知数术,保以一箭破之。

”其夕,虏砦山阿、先生使数十人各执鼓燧,如四山伏,约虏军噪扰,燔山击鼓为应。

有谈经客愚甚,先生激使为虏装,窃虏号入宿虏酋帐下,以二矢授曰:

“夜中发矢而窜。

”客如先生计,恇恇④仅能发箭。

虏营惊乱,顾见火光并起,鼓声四合,因溃自相攻杀数百人,遂不敢复至。

瓯浦薛某⑤曰:

圣人之学不可复见,走于先生焉取焉?

尝侍先生观弈,能为负棋,易置数子,以弱为强。

外舅强先生弈,则曰:

“先人尝以弈为废事⑥,所不忍违。

”走从问义理之辨,先生曰:

“学者当自求之,他人之言善,非吾有。

”走请终身诵服斯语。

(有删改)

【注释】①本文是南宋哲学家薛季宣为其师袁溉所作的传记。

②免贡:

没有考中③刺:

名帖,名片。

④恇恇:

害怕,惊恐。

⑤薛某:

“某”与下文的“走”,均为谦辞,指作者。

⑥废事:

耽误做事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莫而归                  莫:

傍晚

B.励先生出关,薛翁因亦遁去  遁:

逃跑

C.天下兵荒甫起              甫:

始,刚

D.如四山伏                  如:

到……去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与金人及群劫抗    吾与点也

B.其子晨以香出      失其所与,不知

C.因以所学授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罪

D.先生一见而出      抢榆枋而止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不复事邻里,莫详其趋步

于是不与邻里往来,没有人了解他的行迹

B.幕府无圆机之士,难乎免矣

幕府里没有圆滑机巧的人,灾难可以免除了

C.窃虏号入宿虏酋帐下

窃取敌人的口令进入,并在首领的帐下过夜

D.圣人之学不可复见,走于先生焉取焉

(如果)圣人的学说不能再见到,我到先生那里学习什么呢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6分)

①夫经所以载道,而言所以明道,何以多为!

②走请终身诵服斯语。

13.根据第二段容,请用三个熟语(包括成语)从不同角度概括薛翁这一人物的特点。

(3分)

14.文章写了袁溉的哪些过人之处?

请概括回答,并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5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

说难①

非子

凡说之难:

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

所说出于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必弃远矣。

所说出于厚利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见无心而远事情,必不收矣。

所说阴为厚利而显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说之以厚利,则阴用其言显弃其身矣。

此不可不察也。

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未必其身泄之也,而语及所匿之事,如此者身危。

昔者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

因问于群臣:

“吾欲用兵,谁可伐者?

”大夫关其思对曰:

“胡可伐。

”武公怒而戮之,曰:

“胡,兄弟之国也。

子言伐之,何也?

”胡君闻之,以为亲己,遂不备。

人袭胡,取之。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

“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此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

此不可不察。

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

卫国之法:

窃驾君车者罪刖。

弥子瑕母病,人间往夜告弥子,弥子矫驾君车以出。

君闻而贤之,曰:

“孝哉!

为母之故,忘其刖罪。

”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

君曰:

“爱我哉!

忘其口味,以啖寡人。

”及弥子色衰爱弛,得罪于君,君曰:

“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余桃。

”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

故有爱于主,则智当而加亲;有憎于主,则智不当见罪而加疏。

故谏说谈论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焉。

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

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注】①选自非子《说难》,有删节。

说难(shuìnán):

游说进言的困难。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则见下节而遇卑贱下节:

节操低下

B.所说阴为厚利而显为名高者也显:

显赫

C.人间往夜告弥子间:

抄小路

D.柔可狎而骑也狎:

戏弄

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而说之以厚利

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B.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

武公怒而戮之

C.因问于群臣

我欲因之梦吴越

D.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凡说之难:

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

大凡游说进言的困难:

在于了解进说对象的心理,以便让自己的说法适合他

B.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

那么不是了解情况有困难,而是处理所了解的情况很困难

C.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余桃

这人原本就曾假托君命私自驾驭我的车子,又曾经把吃剩的桃子给我吃

D.故有爱于主,则智当而加亲

所以对君主有爱时,就显得智慧并且更加亲近君主

11.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5分)

①(2分)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3分)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12.第五段中“此二人说者皆当矣”,“二人”指的是和。

(2分)

13.上文三个寓言故事对游说进言的人有何启示?

请选择其中一个简要概括,并加以评价。

(6分)

(丰台)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5题。

灵岩

灵岩一名砚石,《越绝书》云:

“吴人于砚石山作馆娃宫。

”即其处也。

山腰有吴王井二:

一圆井,日池也;一八角井,月池也。

周遭石光如镜,细腻无驳蚀,有泉常清,莹晶可爱,所谓银床素绠①,已不知化为何物。

其问挈军持瓶钵而至者,仅仅一二山僧,出没于衰草寒烟之中而已矣。

悲哉!

有池曰砚池,旱岁不竭。

或曰即玩华池也。

登琴台,见太湖诸山,如百千螺髻,出没银涛中,亦区绝景。

山上旧有响屧廊,盈谷皆松,而廊下松最盛,每冲飙至,声若飞涛。

余笑谓僧曰:

“此美人环佩钗钏声,若受具戒乎?

宜避去。

”僧瞠目不知所谓。

石上有西施履迹,余命小奚②,以袖拂之,奚皆徘徊色动。

碧镱缃钩③,宛然石髬中,虽复铁石作肝,能不魂销心死?

色之于人甚矣哉!

山仄有西施洞,洞中石貌甚粗丑,不免唐突。

或云石室,吴王所以囚蠡也。

僧为余言:

其下洼处,为东西画船湖,吴王与西施泛舟之所。

采香径在山前十里,望之若在山足,其直如箭,吴宫美人种香处也。

山下有石可为砚,其色深紫,佳者殆不减歙溪④。

米氏《砚史》云:

“蠖村石理粗,发墨不糁。

”即此石也。

山之得名,盖以此,然在今搜伐殆尽,石亦无复佳者矣。

嗟乎,山河绵邈,粉黛若新。

椒华沉彩,竟虚待月之帘;夸骨埋香,谁作双鸾之雾?

既已化为灰尘白青草矣。

百世之后,幽人逸士犹伤心寂寞之香趺,断肠虚无之画屧,矧夫看花长洲之苑,拥翠白玉之床者,其情景当何如哉?

夫齐国有不嫁之姊妹⑤,仲父⑥云无害霸;蜀国无倾国之美人,禅竞为俘虏。

亡国之罪,岂独在色?

向使库无湛卢⑦之藏,潮无鸱夷⑧之恨,越虽进百西施何益哉!

(取材于《袁宏道集笺校》)

【注】①银床素绠:

指井栏与井绳。

②小奚:

即“小奚儿”,小童儿。

③碧镱缃钩:

青色鞋缘和浅黄色鞋扣。

④歙溪:

地名,所产石砚石质优良。

⑤齐国有不嫁之姊妹:

指齐桓公好色。

⑥仲父:

即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

⑦湛卢:

宝剑名。

这里指越王献给吴王的宝剑。

⑧鸱夷:

皮革制成的鸱囊。

这里指伍子胥进谏被吴王所杀,裹在鸱囊扔进江中一事。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细腻无驳蚀驳蚀:

因风化而受损害

B.亦区绝景绝:

绝妙

C.吴王所以囚蠡也所以:

……的原因

D.禅竞为俘虏竞:

显终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一圆井,日池也吴宫美人种香处也

B.出没于衰草寒烟之中而已矣色之于人甚矣哉

C.若受具戒乎望之若在山足

D.宛然石髬中然在今搜伐殆尽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池曰砚池,旱岁不竭

  有一砚池,干旱之年也不枯竭

B.僧瞠目不知所谓

  山僧瞪着眼睛不知该往哪里去

C.虽复铁石作肝,能不魂销心死

  即使是个铁石心肠的人,能不魂飞心死吗

D.幽人逸士犹伤心寂寞之香趺

  幽居之士和隐逸高人,仍然为寂寞美人的足迹而伤心

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灵岩,别名砚石山,因其出产著名砚石而得名,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宠幸西施而在这里修建了著名的宫殿——馆娃宮。

B.灵岩半山腰有两□井,因其形状不同而以“日池”“月池”命名,水井周围的石头光亮如镜,泉水四季常清,晶莹透澈。

C.作者从西施洞出发,然后经过囚禁蠡的石室,又来到东西画船湖,沿笔直的十里采香径前行下山,一路可谓风景如画。

D.作者记述游览灵岩山的过程,借凭吊古迹,感叹世事沧桑,并以独特的视角来看待常人“女色误国”的思想,颇有新意。

13.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4分)

①洞中石貌甚粗丑,不免唐突。

(2分)

②其色深紫,佳者殆不减歙溪。

(2分)

14.第二段写景富于变化,充满情趣。

请结合本段容,仿照句③的形式,将容补充完整,写在方框。

(4分)

①太湖诸山,□□□□□□□;②响屧松林,□□□□□□□;

③西施履迹,碧镱缃钩画石髬。

作者在结尾处为什么说“亡国之罪,岂独在色”?

请结合文章加以解说。

(4分)

(石景山)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汉兴之初,反之敝,与民休息,凡事简易,禁罔疏阔,而相国萧、以宽厚清静为天下帅,民作“画一”之歌。

孝惠垂拱,高后女主,不出房闼,而天下晏然,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至于文、景,遂移风易俗。

是时,循吏如守吴公、蜀守文翁之属,皆谨身帅先,居以廉平,不至于严,而民从化。

孝武之世,外攘四夷,改法度,民用凋敝,奸轨不禁。

时少能以化治称者,惟江都相董仲舒、史公弘、倪宽,居官可纪。

三人皆儒者,通于世务,明习文法,以经术润饰吏事,天子器之。

仲舒数病去,弘、宽至三公。

孝昭幼冲,霍光秉政,承奢侈师旅之后,海虚耗,光因循守职,无所改作。

至于始元、元凤之间,匈奴乡化,百姓益富,举贤良文学,问民所疾苦,于是罢酒榷①而议盐铁矣。

及至孝宣,由仄陋而登至尊,兴于闾阎,知民事之艰难。

自霍光薨后始躬万机,厉精为治,五日一听事,自丞相已下各奉职而进。

及拜刺史守相,辄亲见问,观其所由,退而考察所行以质其言,有名实不相应,必知其所以然。

常称曰:

“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

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②乎!

”以为太守,吏民之本也。

数变易则下不安,民知其将久,不可欺罔,乃服从其教化。

故二千石有治理效,辄以玺书勉厉,增秩赐金,或爵至关侯,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

是故汉世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

若广汉、延寿、翁归、严延年、敞之属,皆称其位,然任刑罚,或抵罪诛。

王成、黄霸、朱邑、龚遂、弘、召信臣等,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生有荣号,死见奉祀,此廪廪庶几德让君子之遗风矣。

(取材于《汉书•循吏传》)

注释:

①榷:

专营,专卖。

②二千石:

汉代自九卿、郎将,外至郡守、尉,俸禄皆为二千石。

后因称郎将、郡守、知府为“二千石”。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反之敝敝:

陋俗

B.外攘四夷攘:

驱除

C.于是罢酒榷而议盐铁矣罢:

废除

D.退而考察所行以质其言质:

验证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而天下晏然必知其所以然

B.不至于严,而民从化自丞相已下各奉职而进

C.通于世务兴于闾阎

D.以经术润饰吏事辄以玺书勉厉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凡事简易,禁罔疏阔

凡事都从简而行,禁例法规也大为放宽

B.承奢侈师旅之后,海虚耗

此时正值长年征战之后,四海之消耗很大

C.至于始元、元凤之间,匈奴乡化

到了始元、元凤年间,匈奴回到故乡

D.以为太守,吏民之本也

(他)认为太守是管理百姓的根基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6分)

①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

②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生有荣号,死见奉祀。

13.“循吏”之名最早见于《史记》,后为史书所沿用。

请根据本文容,解说“循吏”

一词。

(4分)

 

14.孝宣时,良吏多的原因是什么?

促成良吏多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请概括作答。

(5分)

 

(顺义)

二、本大题共8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7题

人生在世,会当有业。

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

今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①,笔则才记,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

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

议论得失,蒙然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

有识旁观,代其入地。

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

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莫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履,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经求第,则雇人答策,三九②公宴,则假手赋诗,当此之时,亦快士也。

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鹿独③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当此之时,诚驽材也。

有学艺者,触地而安。

以此观之,安可不自勉耶?

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有客难主人曰:

“吾见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

”主人对曰:

“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修以学艺,犹磨莹雕刻也。

金玉之磨莹,自美于矿璞;木石之段块,自丑于雕刻。

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

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于无学之富贵也。

且负甲为兵,咋笔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特立杰出者如芝草,岂得同年而语矣。

且又闻之:

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

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

必有天才,拔群出类,为将则与武、吴起同术,执政则得管仲、子产之教,虽未读书,吾亦谓之学矣。

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

(取材于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注释】①札:

铠甲上用皮革或金属制成的叶片。

②三九:

即三公九卿,执掌中央政权的高级官员。

③鹿独:

颠沛流离的样子。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或因家世余绪余绪:

前代遗留下来的B.则假手赋诗假:

虚假

C.非复曩者之亲曩:

从前D.自美于矿璞矿璞:

未经磨莹的金玉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以此销日长成以后

B.明经求第,则雇人答策为将则与武、吴起同术

C.求诸身而无所得生而知之者上

D.施之世而无所用不师古之踪迹

12.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笔则才记提笔也就能写写

B.塞默低头闭口不语,低着头(以掩饰窘迫)

C.特立杰出者如芝草特异、杰出的人像芝草一样(稀少)

D.犹蒙被而卧耳犹如蒙着被子睡觉一样(舒服)

13.以下各组语句,全都属于不学无术者丑态的一组是(3分)

①讲议经书②射则不能穿札③蒙然口,如坐云雾④傅粉施朱

⑤望若神仙⑥触地而安

A.②③④B.①⑤⑥C.①④⑥D.③④⑥

14.下列对文章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恰当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