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压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食用油压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用油压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食用油压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食用油压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实施单位及法人
项目实施单位:
某某油脂有限公司
项目法人代表:
吕某某
1.1.2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名称:
年加工9000吨脱皮压榨油生产线建设项目
建设性质:
技术改造
建设地点:
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区闫村镇北韩村
建设内容:
年加工9000吨脱皮压榨油生产线建设
建设方案:
拟进行新建项目的方案如下:
(1)、年加工9000吨脱皮压榨油生产线的建设;
(2)、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壮大企业规模,结合企业现状,拟进行技术改造提升企业生产能力。
(3)、相应的配套设施和管线设施的建设。
1.1.3项目劳动定员
企业的劳动定员为85人。
1.1.4项目实施进度
该项目建设期计划为1年。
项目计划于2017年6月开工建设,期间完成项目土建工程、装饰工程、设备安装调试等项工程,预计2018年5月工程全部竣工。
1.1.5投资估算
该项目总投资为1500万元,其中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200万元,新增铺底流动资金300万元。
1.1.6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申请财政补助200万,建设单位自筹1300万元。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
1.2.1项目编制依据
1、《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
2、《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
3、《国务院关于促进食用植物油产业健康发展保障供给安全的意见》;
4、《粮油加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5、国家发改委关于编制项目报告的有关规定;
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7、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8、其他相关资料。
1.2.2编制原则
1、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劳动保护、消防等有关标准及规范。
2、在保证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努力节省建设投资。
3、采用合理的工艺生产线,实现技术创新,选用低能耗、高效率的生产设备。
4、加强环保设计,贯彻环保“三同时”原则。
1.3综合评价
该该公司利用当前环保绿色食品国内国际市场,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设备技术改造和农产品科研开发,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通过“公司+基地”模式,实现标准化和绿色食品出口。
本项目能促进、优化当地菜籽种植、大豆种植的积极性,推动该地区的种植水平的提高,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项目经济技术方案可行,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良好,项目可行。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提出的主要依据
2.1.1国家产业政策及行业规划
食用油加工行业主要存在浸出与压榨两种制油工艺。
其中,80%以上的食用油厂家都采用了浸出法;只有不到20%的食用油采用了压榨工艺。
浸出油以其出油率高,价格低廉的优势占据了我国食用油市场的主要份额。
但从安全和环保上看,压榨油由于能够保持原有营养,油的品质比较纯;而浸出油则很难满足人们追求食品天然、环保的消费心理。
浸出法因在用溶剂抽提食用油的过程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因为这一过程改变了脂肪分子的结构,使与那本不饱和脂肪酸顺势的分子碳链变为反式的分子碳链,成为反式脂肪酸。
按照国家规定,食用油厂在这之后必须在使用分离的方式对油进行脱脂、脱酸、脱臭、脱胶、脱蜡、脱水等步骤,将溶剂和其他物质分离干净,然而反式脂肪酸却很难分离。
客观来说,目前出售的食用油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指标都是在国家标准内的,属安全油,是允许上市的。
但尽管达到了国家标准,油中始终含有反式之脂肪酸。
从我们营养健康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角度来说,对于残留量的要求会更高于国家标准,越少越好,最好能不残留。
因此建议最好能食用以“压榨”的工艺方法生产的食用油。
相比于浸出油,压榨的生产方式比较传统也比较天然,无需添加剂,自然也就不会产生反式脂肪酸。
近年来,由于油料生产效益偏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下降,全国油料种植面积持续下滑,植物油供应缺口超过350万吨,然而食用植物油需求量却连续多年呈上升态势。
国家相关部门也出台政策,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油料生产发展。
食用植物油是城乡居民必需的生活消费品,然而市场里琳琅满目的各种植物油基本采用浸出工艺的加工方法,即采用六号轻汽油将油料充分“浸泡”,然后经过260℃高温精炼出成品油,在脱胶、脱酸脱溶过程中,不仅破坏了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其化学溶剂残留对人体健康也非常有害。
在山东莱阳召开的食用植物油国家标准和加工方法标准审定会上,有关专家对目前我国食用油制造业工艺的“压榨”发与“浸出”法进行了说明,并且建议企业应尽可能的采用“压榨”法工艺。
因此,专家建议,健康无污染的食用油生产和加工应该尽可能地采用“压榨”法,即通过机器研磨的方法挤压出油后进行精炼精制,这种方法生产的产品不受任何溶剂污染,属于纯物理制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2009年1号文件)中要求“扶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油料等经济作物生产。
加快实施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落实国家扶持油料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东北和内蒙古优质大豆、长江流域“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
尽快制定实施全国基本油料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支持适宜地区发展油茶等基本油料产业,加快培育推广高产优良品种。
”
2.1.2市场消费发展趋势
1、我国食用油加工生产技术水平大幅提高。
在世界10个食用油主要消费国排序中,中国、印度、美国位居三甲,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带动了全球食用油需求和产量的不断增长。
目前全球食用油消费主要以植物油为主,近十年基本保持5%左右的年需求及消费增幅。
“十五”期间,中国食用油工业吸引了国外大量的资金,并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使中国食用油的加工能力、生产技术水平都得到了较大提高。
2、食用油加工行业出现规模化、品牌化、垄断化
截止到2015年11月份,中国规模以上食用油加工企业达到1719家,资产累计达1568.5亿元,同比增长36.5%;实现工业总产值2864.5亿元,同比增长38.66%;实现销售收入2943.2亿元,同比增长43.9%;实现利润119.2亿元,同比增长130.9%。
行业的快速成长和丰厚的利润空间造就了中国食用油市场上的多巨头,出现了“金龙鱼”、“胡姬花”、“福临门”和“鲁花”等著名品牌,以及“嘉里”、“中粮”等产业巨头。
国内食用油市场占有率主要集中在这几个主要的品牌企业,中国的食用油消费进入了品牌时代,品牌竞争仍然激烈,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继续下去。
3、我国食用油加工行业对外依存度过高
我国食用植物油人均年消费量则从1978年的1.6公斤上升到2015年23.5公斤,增长了14.68倍,并仍呈增长态势。
但与食用植物油上升需求相反,我国食用植物油种植面积不断减少,生产自给率越来越低,60%以上依赖进口原料或直接进口食用原油,我国食用油自给率早已超出国际安全警界线。
4、国际巨头垄断中国食用油市场
目前,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中国油脂市场原料与加工及其食用油供应的75%以上已被拥有百年历史的四大跨国粮商“ABCD”所控制,即ADM(ArcherDanielsMidland)、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达孚(LouisDreyfus)。
跨国粮商在中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的64家企业参股控股,占总股本的66%;中国食用油三大品牌“丰益嘉吉系”的金龙鱼100%外资,“中粮系”的福临门100%国资,鲁花51%民营资本(25%丰益,24%中粮)。
三大食用油品牌占中国食用油70%以上市场份额,其中“丰益嘉里系”独占中国食用油近50%市场份额,而“中粮系”食用植物油的主要贸易进口对象仍是美国ADM。
5、行业内的企业整合速度将会加快,中小型企业会通过优势联合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由于食用植物油行业的销售利润率低,尤其在原料稀缺,成本上升的时候,盈利空间缩小,如果政府为维持社会生活的稳定而限制产品价格的话,成本控制能力较弱的小型企业会面临亏损至倒闭的危险,因而食用油行业的寡头格局将会持续,而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只能通过优势联合来取得生存的空间。
6、食用油加工行业主要企业介绍
我国食用植物油加工业属于寡头垄断行业,行业集中度高,嘉里粮油和中粮国际是我国最大的两家植物油加工企业;“金龙鱼”、“福临门”、“鲁花”三大品牌占据了大部份的市场份额,已接近垄断。
2.2项目提出的背景
某某区是某某省的农业大县,全国粮、棉、油商品基地之一,也是全国著名的农副土特产品主产区。
自古以来,同州府就因富产瓜果,交通方便,一直是秦东农产品集散地。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某某区委、区政府按照十三五农业规划要求,提出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实现方式的精神,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引导农民走农业产业化之路,以传统农产品为主,倡导绿色食品业。
农产品品种逐年增加,农产品从原来的20余种增加到80余种,采取科学种植,使农产品品质大大提高,产量稳步增长。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3.1项目的建设是调整油结构,保障食用油战略安全的需要
世界三大植物油品种——棕榈油、大豆、菜籽已占我国食用油75%以上市场份额,其中:
棕榈油100%进口,大豆及其大豆油2/3以上进口,菜籽虽全部自给,年产仅1500万吨油料约生产350万吨食用油,其他25%为花生、葵花和芝麻、棉籽等油种。
中国食用油自给率早已超出国际安全警界线,战略储备极低。
从表面上看,中国食用油战略安全隐患主要是大豆种植面积减少、跨国巨头控制等因素造成的;但若要从根源上追究,还要归咎于我们长期以来对粮食产业认识的误区,以及由此导致的结构性的失调。
中国食用油战略安全根本出路在于立足国内油料作物多元化种植,重点扶持并培育高产量、高产值、高出油率油料品种,扶持国内龙头生产企业,打破或抑制国际巨头垄断格局,改变油料品种种植与国际巨头行业垄断双重结构性失衡。
本项目的开展,通过选择高产量、高产值、高出油率花生作为食用油原料,提高其附加值,带动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对保障我国食用油战略安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3.2项目的建设是加强花生、芝麻等地区优势农产品的综合利用,提高其附加值的需要
目前我国油脂行业面临着严峻挑战,随着入世后进口市场的放开,进口油配额的取消,将对油脂行业产生较大冲击。
入世后如果国外将这部分大豆转化为油脂产品后再进入我国,我国的油脂行业不仅面临着国外优质产品的冲击,而且将面临着原料短缺的挑战,从而导致原料涨价,生产成本加大,失去与国外产品竞争的能力。
所以,国内的油脂厂必须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本项目借助国内油脂企业加大科技开发的投入力度,提出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的契机,加大当地优势农产品花生、芝麻的综合利用,发展油脂产品的深度加工,开发更多的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油脂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2.3.3项目建设是顺应消费潮流,迎合消费习惯变化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康社会已基本形成。
人们的生活水准得到了极大提高,生活方式、消费习惯已开始出现跨越式的转变。
简单的吃好、吃饱已不能满足人们对提高生活品质的要求,健康、环保、简单、方便已成为了人们在饮食方面时尚的追求。
以低脂肪、纯天然、非转基因和压榨工艺为特色的食用植物油已成为人们饮食用油的首选。
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无疑给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特别是食品加工行业为了应对人们崇尚简单、方便、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市场变化,加大了对旅游食品、航空食品及熟食产品的开发力度,为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提供了潜力巨大的市场。
在目前大好的市场条件下实施项目建设是顺应市场需求的必然之举。
2.3.4项目的建设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据调查考察,企业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就是要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打季节差、地区差、质量差,上档次、上规模、上效益,突出主导产业,形成拳头产品,创出名牌效应,把拳头产品做大、做强、做优。
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才能最终赢得并占领市场,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扩大了企业的生产规模,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条件
3.1项目区概况
3.1.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某某区地处某某省关中东部,渭河下游地区。
南依秦岭与兰田相接,北部平原与蒲城相连,东隔赤水与华县相望,西依零河与临潼和阎良区为邻,东北以洛河古道和大荔相间,西北与富平接壤。
南北长60公里,东西宽14-32公里,总面积1221平方公里。
地理交通位置优越,区位优势突出,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
是某某的东大门,在西部大开发中处于中东部发展力西移的第一承接区。
3.1.2自然资源状况
1、地形特征
全区地形呈梯状长方形,区内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从南向北依次为秦岭山地、东西台塬和渭北平原,其中平原面积占60%以上。
海拔在330-2449米之间,市区海拔338米。
2、气候气象
项目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光热资源充足,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年平均气温13.6℃,年均降雨量555.8mm,最大积雪厚度17cm,最大冻土深度23cm,地下水位埋深15-20米以上。
自然条件对项目建设较为有利。
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建筑物应按基本烈度进行抗震设防。
3、水文
全区年均降水580.2毫米,最多降雨量为835.6毫米,最少为382.7毫米。
区内地表水系为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零河、尤河和赤水河。
4、工程地质
工程区域上部地层属第四纪全新统冲洪积层,上部以黄土、粘质砂土、砂质粘土为主,厚约4-10米,下部以砂、砂卵石为主,厚60-80米。
土壤承载力标准值小于200kpa,属中等自重湿陷性场地,需进行换土回填和地基处理。
3.1.3社会经济状况
1、耕地面积及人口状况
全区辖22个镇办,总人口92万,其中城市人口40万。
区域幅员辽阔,国土总面积1221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20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00万亩。
2、项目所在区域产业结构、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收入情况
2016年全年辖区生产总值完成150亿元,增长16%。
财政总收入达到9.7亿元,增长21%。
区级财政收入达到2.26亿元,增长30.5%;财政支出11.7亿元,增长40.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8.2亿元,增长19.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00元,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5500元,增长21%。
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机遇,争取到位中省投资项目113个4.68亿元,增长29%;招商引进项目22个,合同引资88.97亿元。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0亿元(不含经开区),占年度计划的104%,同比增长30%;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0亿元,同比增长30%;区属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亿元,同比增长40%。
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3.1.4水、电供应
水:
项目区由于地下水资源丰富,现状水源均为地下水,主要为自备井,供水充足,更兼有三官庙优质矿泉水资源可资利用。
项目单位现状已建有自备井和高位水塔供水系统,项目建设用水有保证。
电:
项目区所在地变电站主变容量6万KVA,由从秦电引来的11万KV高压线路输送,项目用电较为方便。
3.2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3.2.1项目建设政策条件优势分析
国家对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并将果林种植及农副产品加工转换增值作为农业战略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大力支持鼓励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实现商品价值。
某某省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决定》、《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产业化开发的决定》,将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等列为重中之重,并制定优惠政策,成立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农业产业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某某市政府也制定出某某农业“十三五规划”,将农副产品加工业做为其主导产业,给予政策扶持。
该项目是利用当地优势资源的农副产品加工项目,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化政策,带动当地菜籽种植、大豆种植,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2.2科技开发能力
为了确保项目建设和发展处于领先水平,项目承建单位将不断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和增加科技开发投资,同时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关专家、教授进行技术指导和产品开发研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专抓生产。
3.3.3基础设施条件
项目区是某某市的经济政治核心区域,全线率先在省内实现了二级公路网。
公众多媒体、计算机互联网全面开通。
项目区用电主要由秦岭热电厂提供,距某某区不足40公里。
项目区以北为某某的煤炭基地,交通便利,该项目所需燃料运输快捷方便,成本低廉。
第四章项目建设的规模及产品方案
4.1建设规模
年加工9000吨压榨油生产线建设项目
4.2工艺技术方案规划的依据
1、《食品卫生质量与良好的生产工艺规范》(GMP)
2、生产用水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3、环境保护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WPB3-1999)等。
4、《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94);
5、设计依据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标准及地方有关规定,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及施工能力并与工艺、建筑、公用工程等专业密切配合。
6、本项目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要求建设,产品标准按照NY/T747-203执行。
4.3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
4.3.1工艺历史
压榨法取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中国、埃及、印度等古老国家。
原始的压榨机有杠杆压,楔式压,人力螺旋榨等。
1975年勃拉马氏水压机的发明,使液压榨油在19世纪初开始应用于对油料压榨取油。
1895年我国在辽宁营口建造了第一座水压机榨油厂。
1900年YalrinDAndersen发明了连续式的螺旋榨油机。
从此至今,连续式螺旋榨油机成为压榨法取油的主要设备。
我国最早生产螺旋榨油机的设备厂家是湖北安陆良机场。
一、压榨法取油的基本原理
(一)压榨过程
压榨取油的过程,就是借助机械外力的作用,将油脂从榨料中挤压出来的过程。
在压榨过程中,主要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如物料变形、油脂分离、摩擦发热、水分蒸发等。
但由于温度、水分、微生物的影响,同时也会产生有些生物化学方面的变化,如蛋白质变性、酶的钝化和破坏、某些物质的结合等。
压榨时,榨料粒子在压力作用下内外表面相互挤紧,致使其液体部分和凝胶部分分别产生两个不同过程,即油脂从榨料空隙中被挤压迟来及榨料粒子变形形成坚硬的油饼。
(二)影响压榨取油效果的因素
压榨取油效果决定于许多因素,主要包括榨料结构和压榨条件两大方面。
此外,榨油设备结构及其选型在某种程度上也将影响处有效果。
1、榨料结构的影响
榨料结构指榨料的机械结构和内外结构两方面。
榨料的结构性质主要取决于预处理(主要是蒸炒)的好坏以及油料本身的成分。
(1)对榨料结构的一般要求。
要求榨料颗粒大小应适当并一致,榨料内外结构的一致性好,榨料中完整细胞的数量愈少愈好,榨料容重在不影响内外结构的前提下愈大愈好。
要求榨料中油脂粘度与表面张力尽量要低,榨料粒子具有足够的可塑性。
(2)影响榨料结构性质的因素。
在诸多的榨料结构性质中,榨料的机械性质特别是可塑性对压榨取油效果的影响最大。
压榨在含油、含壳及其他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其可塑性主要受水份、温度以及蛋白质变性的影响。
2、压榨条件的影响
除压榨本身结构条件外,压榨条件如压力、时间、温度、料层厚度、排油阻力等是提高出油效果的决定因素。
4.3.2工艺技术流程
本公司(某某油脂有限公司)经过30多年的技术总结和技术攻关,把现代科技与农家土榨制油法相结合,创出一套独特的保香压榨油工艺,其主要油五个创新点:
1、全物理法制油:
只榨取油料头道原汁,不用任何化学物品,避免了化学溶剂对油品的污染,保留了油的原色、原香、原味,同时也使食用油的安全得到了保证。
2、脱皮去色法:
油的颜色和不利物质主要来于种皮上,当前,油的脱色主要用化学物质去吸附掉,在脱色过程中,油的大部分香味也随之损失掉,创新脱皮技术,油的质量不但提高,香味更浓。
3、精良的焙炒工艺:
有效的解决了油中带有生香味的问题,这些年来,人常道,现在的油味道远没有过去的油吃起来香,可某某产品,就能让现在的油也香起来!
4、独创的压榨技术:
经过几十年的不多探索,倾心研究,终于发现能提高榨油机出油率的奥秘。
这也是各生产榨油机厂家共存的弊端。
经自己改制后的榨油机压力明显增强,出油率比原来提高了三,四个百分点。
使本企业摆脱了因榨法出油率低被迫改浸出法的窘境。
5、全物理法炼油:
要保持原香原味,必须远离化学物品。
精炼油用物理办法处理,如果用碱炼,其它化学炼,超高温炼油法都会改变食用油原有风味,也不能保存食用油的天然营养成分。
4.3.3工艺过程说明
菜籽油、大豆油制作的工艺技术流程如下:
油料(菜籽、大豆)清理/筛选脱皮/去色焙炒榨油精炼
菜籽或者大豆计量后进入清理筛进行筛选,除去重杂、轻杂及灰尘,经磁选器除去铁杂,去石机除去碎石、泥块,输送至脱皮车间进行脱皮。
脱皮完成后去炒仁车间,经直接火加热的炒籽机翻炒使油料具有了浓郁的香味,然后进入调质机冷却降温,经齿辊破碎机破碎后送回榨油车间。
经焙炒后的熟料进入榨油机压榨。
压榨毛油经澄油箱初步除渣后泵入叶片过滤机过滤,得到了浓香菜籽原油(大豆原油)。
从榨油车间送来的浓香菜籽原油(大豆原油)进入冷却锅,锅内盘管中通入冷冻水,同时以一定的速度搅拌,待冷却至一定温度后由泵打入冷库内油罐中冷藏静置10天左右,之后由板框过滤机进行过滤即可得到成品菜籽油(大豆油)。
4.3.4自动控制技术方案
(1)自控水平和控制方案
根据各生产装置生产工艺的特点,总体控制采用中央控制室集中监控与就地测量相结合的方案。
主要设置了生产过程的温度、压力、流量、物位等各种过程参数的检测、调节系统和联锁保护系统以及进出车间的能源计量系统,还设置了机、泵等动力设备的状态显示、程序启停及保护系统,共设一个中控室,采用DCS集中监控的方式,实现整个装置的过程监视、调节、控制、报警、联锁。
适当提高自动控制水平,以达到稳定工艺参数、保证产品质量、减轻劳动强度、确保安全生产的目的。
DCS为分层结构,由操作层、控制层和信号处理层构成,必要时还可以连接到工厂管理网络。
(2)仪表选型
现场检测仪表选用引进技术生产的仪表或国产高质量产品。
各类仪表选用规定如下:
1)温度仪表,集中检测点选用热电阻温度计,就地检测点选用双金属温度计。
2)压力仪表,集中检测点选用EJA型压力变送器,就地检测点选用全不锈钢压力表,全不锈钢隔膜压力表,泵出口选用耐变型产品。
3)流量仪表选用蒸汽流量计。
4)物位仪表,按被测介质性质和工作条件选用超声波液位计,雷达液位计、差变压变送器或法兰远传式差压变送器
5)执行机构和调节阀
一般选用性能优良、易于维护的气动执行机构。
调节阀配电气阀门定位器进行电气转换及可靠定位,切断阀则根据工艺要求,配置防爆电磁阀、行程开关、调节阀和切断阀的型式,阀体、阀芯、填料材质等则按介质的特性来选择,离心泵出口流量调节优先采用变频器、以达到节能低耗的目的。
4.4设备方案
4.4.1设备选型原则
1、根据产品生产工艺要求及工艺参数计算确定工艺设备的规格及数量。
2、在满足工艺生产的前提下,优先选用先进、高效性能的设备。
4.4.2设备选择分析
该项目主要生产设备选用国内先进设备,并使装备水平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4.4.3主要生产设备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