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88347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最新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最新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最新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最新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x

《最新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docx

最新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

最新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三套

最新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选题

1.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A.班主任的要求

B.共同的活动

C.学校的竞赛活动

D.共同的奋斗目标

2.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灵活性、自愿性和()。

A.自主性

B.随意性

C.规范性

D.强制性

3.英语教师提倡同学们早晨起来记忆单词,这种做法可以避免的干扰是()。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双重抑制

D.多重抑制

4.在中学教育的基本方法中,教师引导中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回答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巩固已学过的知识的方法是()。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读书指导法

D.演示法和实验法

5.用“钱禁兵馆”来帮助记忆《辛丑条约》内容的记忆术是()。

A.位置记忆法

B.编简

C.谐音联想法

D.形象化法

6.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

A.理性的惧怕

B.原因不明的惧怕

C.非理性的惧怕

D.持久性的惧怕

7.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

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

8.教师的哪一种领导方式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

()

A.专断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综合性

9.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0.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标是()。

A.教师促成的纪律

B.集体促成的纪律

C.任务促成的纪律

D.自我促成的纪律

11.品德形成的标志是()。

A.道德信念

B.道德评价能力的形成

C.价值内化

D.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12.对学校教育来说,课外活动()。

A.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是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施加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B.是学生自愿参加的,因此要替代课堂教学

C.并不是正规的教育活动,而课堂教学是正规的教育活动

D.是课堂之外的,不可能与课堂教学的教育目标保持一致

13.“自由联想”或“触景生情”引起的回忆是一种()。

A.有意回忆

B.无意回忆

C.直接回忆

D.追忆

14.早晚时间被充分利用,晚上的学习效果优于白天,这是由于白天受()干扰较多。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单一抑制

D.双重抑制

15.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学习过程称为()。

A.同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16.王强考试不及格时总是说:

“那些考得好的人都是靠死记硬背的,并不能证明他们有能力;我考得差也不能说明我没有能力。

其实分数是无所谓的。

”这是()防卫机制。

A.合理化

B.反向

C.补偿

D.压抑

17.根据个体遵守纪律心理的五阶段模型,6—9岁儿童处于()。

A.民主平等阶段

B.服从法律和阶段

C.强化阶段

D.强制阶段

18.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的是()。

A.动机水平适中

B.动机水平较低

C.动机水平很高

D.动机水平很低

19.根据技能的性质和表现形式,通常把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

A.活动技能

B.学习技能

C.一般技能

D.认知技能

20.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在校园内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来处罚。

A.学校

B.教育主管部门

C.家长

D.公安机关

二、填空题

1.知觉的基本特性有选择性_________、_________和恒常性。

2.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有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特点。

3.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_________说,认为每一个智力因素都包括内容、_________、产品三个维度的立方体。

4.气质类型通常被分成多血质、_________、_________和抑郁质四种典型类型,但混合类型的人居多。

5.青少年学习动机发展的趋势之一是从不很自觉和不稳定的学习动机,向_________的学习动机转化。

6.智力活动与操作活动的结构主要指构成要素、_________和_________。

7.当事人中心疗法的技术主要强调三条:

即真诚、_________和尊重。

三、简答题

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四、论述题

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D【解析】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确立班集体奋斗目标,就是要让班级全体学生明确班集体的发展前景,知道共同的努力方向,并为目标的最终实现统一行动。

2.A【解析】课外活动的特点包括:

(1)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

(2)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3)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

所以本题选A。

3.A【解析】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前摄抑制。

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巩固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

早晨起来记忆单词可以避免其他材料对记忆的干扰,故答案选A。

4.B【解析】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中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谈话法是教师引导中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回答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巩固已学过的知识的方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自学教科书以获得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

演示法是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或直观教具、向学生作示范性的实验,从而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独立操作、观察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故选8。

5.B【解析】编简即将识记材料的每条内容简化成一个关键性的字,然后编成自己所熟悉的事物,从而将材料与过去材料联系起来。

6.C【解析】略

7.D【解析】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在认知阶段,主要任务是了解问题的结构。

在联结阶段,主要任雾是学习者应用具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在自动化阶段,个体获得了大量的法则并完善这些法则,操作某一技能所需的认知投入较小,且不易受到干扰。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8.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的领导方式可以分为专断型、放任型和民主型。

其中,民主型的领导方式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是比较理想的领导方式。

故本题选B。

9.B【解析】品德主要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构成。

其中,道德情感是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动力色彩的成分。

10.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课堂纪律的类型及其每种课堂纪律的特征”。

自我促成的纪律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标,也是学生成熟水平向前迈进的标志。

故本题选D。

11.D【解析】品德形成的标志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12.A【解析】课外活动是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是课堂以外对学生身心施加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13.B【解析】由“自由联想”或“触景生情”引起的回忆属于无意回忆,因为它是自由、自发的。

14.D【解析】晚上的学习效果优于白天,是因为晚上的学习仅受前摄抑制的影响,而白天的学习则受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双重抑制的干扰。

15.C【解析】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学习过程,称为下位学习。

16.A【解析】成绩与能力并不直接挂钩的判断具有合理性,因此是合理化判断。

17.C【解析】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强制阶段(0一6岁)、强化阶段(6岁一9岁)、遵从集体阶段(9岁一l6岁)、服从法律和阶段(16岁一成年)、民主平等阶段(成年)。

因此本题选C。

18.A【解析】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中等程度的动机水平,最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动机过强或过弱,都对学习效率的提高不利。

19.D【解析】根据技能的性质和表现形式,通常把技能汾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其中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心智技能也称为“智力技能”或“认知技能”。

20.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二、填空题

1.整体性理解性

2.不均衡先快后慢

3.三维结梅操作

4.胆汁质粘液质

5.自觉和稳定

6.执行顺序执行要求

7.同感

三、简答题

[参考答案]

(1)学生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适应不良、厌烦情绪、挫拚与紧张、困扰情绪的宣泄、寻求注意与地位、过度活动以及性别差异等。

(2)教师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师的管理方式、教师的威信等。

(3)环境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大众传播媒介、家庭环境、课堂座位的编排方式、课堂的物理环境等。

四、论述题

[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建立在历史唯物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它把人的全面发展既看成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对于共产主义新人的理想蓝图的描绘。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有如下要点:

(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2)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

(3)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4)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5)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

(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明了人的发展的必然规律,并为我们制定教育目的提供了理论依据。

最新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一、单选题

1.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学习进展情况的评定是()。

A.诊断性评定

B.形成性评定

C.终结性评定

D.发展性评定

2.()又称为工作记忆。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感觉记忆

3.“迁移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持这种观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

C.经验泛化说

D.认知结构说

4.根据成败归因理论,下列()属于外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A.能力高低

B.运气好坏

C.外界环境

D.任务难度

5.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当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教师应使其心理紧张程度控制在()。

A.较高的水平

B.较低的水平

C.非常高的水平

D.中等水平

6.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

A.机械学习

B.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

7.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合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去的研究方法属于()。

A.行动研究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8.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

这种观点的代表学说是()。

A.痕迹衰退说

B.同化说

C.干扰说

D.动机说

9.一般说来,如果一个人的智商是100,说明这个人的智力处于()水平。

A.超常

B.较高

C.普通

D.弱智

10.按照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

A.正迁移与负迁移

B.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

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

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11.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型、放任型和()。

A.专政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D.溺爱型

12.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

A.疏导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导向性原则

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3.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并在头脑中确立有关这种活动方式的初步映像,这是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

A.原型选定

B.原型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1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

A.情境学习

B.接受学习

C.潜伏学习

D.机械学习

15.根据学习的层次,比概念学习低一层的是()。

A.信号学习

B.规则学习

C.辨别学习

D.言语学习

16.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  )

A.榜样示范法

B.品德评价法

C.陶冶教育法

D.说服教育法

17.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

“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这提示我们应注意贯彻的德育原则是(  )

A.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C.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D.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18.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教育是一种(  )

A.自然现象

B.社会现象

C.心理现象

D.生理现象

19.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  )

A.教育方针

B.教学原则

C.课程计划

D.学科课程标准

20.冬天走进橙色的房间里有一种温暖的感觉,这是(  )现象。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联觉

D.视觉

21.决定教育性质的直接因素是(  )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

C.社会意识形态

D.民族文化传统

22.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  )

A.唐朝中期

B.明朝中期

C.清朝末年

D.辛亥革命以后

23.在托尔曼的迷宫实验中,白鼠在没有获得强化前,学习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称为(  )

A.操作性行为

B.辨别学习

C.潜伏学习

D.获得

24.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

A.创造力

B.思维力

C.观察力

D.记忆力

25.教育的本体功能之一是(  )

A.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B.促进生活发展,服务经济建设

C.对政治经济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D.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进程

二、多选题

1.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

A.复杂性

B.意识性

C.目的性

D.社会性

2.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

A.官学和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

B.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C.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

D.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分离和对立

3.教育的人口功能主要表现为()。

A.减少人口数量,控制人口增长

B.提高人口素质,改变人口质量

C.有利于人口迁移

D.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

4.学校的产生一般需要具备下列哪些条件?

()

A.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

B.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达到一定程度

C.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

D.教育经验的积累

5.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A.广域课程

B.核心课程

C.潜在课程

D.融合课程

三、填空题

1.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对象具有___________,执行具有___________,结构具有___________。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___________服务,必须与___________相结合。

3.失明者的听觉一般都比较好,这表现人的身心发展具有___________。

4.格塞尔强调___________机制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

5.___________是表现在人们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以德育为中心,把___________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中。

四、判断题

1.义务教育与普及教育是一个等同的概念。

()

2.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

3.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或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

()

4.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

5.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

6.效度指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表示所测试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7.中等难度的试题的区分度比较高,难度为0.5的题目,区分度最大。

()

8.教师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的权利。

()

9.某小学生上早操时被同学推倒摔伤,学校不用负责任。

()

10.访谈法最适合了解外显行为,而通过外显行为,可以发现行为背后的原因。

()

五、简答题

1.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2.商述学习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3.简述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

六、论述题

教师如何应对课堂上发生的意外情况?

七、综合分析题

1.小强平时读书很用功,认真听讲,及时完成作业,对所学知识能够自觉复习,看了一遍又一遍,从不懈怠;背诵语文、数学等有关知识时,总是一字不漏。

可是尽管学习很刻苦,常常比别人多花很多时间,然而事倍功半,一到考试时,总是该记的记不住或者记得不准确,成绩不太理想。

针对小强的情况,如何提高小强的记忆效果?

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的教育理论回答问题。

上课铃响了,王老师拿着课本轻快地走上讲台,开始上课。

当课上到十分钟左右时,两名学生突然打了起来。

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王老师只好将课停下来,要求他们到外面去打。

两位学生收起了“手”改用“口”,开始互相辱骂对方。

王老师说自己是科任老师,此类事情请他们找班主任解决。

那个似乎受了委屈的学生对王老师的话不以为然,出口说道:

“你这是什么老师?

”这下王老师生气了,喝道:

“给我出去!

”可是学生就是不动,王老师便动手去拉学生,学生死死地拉着课桌,坚决不出去。

王老师非常愤怒,说:

“好,你不出去我就不上课!

”于是,双方进一步僵持起来。

问题:

你如何看待王老师和两位学生的言行?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B【解析】形成性评定一般以教学目标为参照,只关心学生是否达到了目标,不评定学生名次,为教师提供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

2.B【解析】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提取使用记忆中的已有信息,即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

3.A【解析】形式训练说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认为心理的组成成分是各种官能。

心理官能(指记忆、思维等一般心理能力)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得以发展,而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

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

这种说法与皮亚杰的观点相似。

4.C【解析】只有外界环境是外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5.B【解析】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认为,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

任务较容易,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激起水平越低。

因此,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6.B【解析】奥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认为,所谓有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7.A【解析】略

8.B【解析】奥苏伯尔的同化说认为,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

9.C【解析】智商的计算公式是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所以如果一个人的智商是100,说明其智力年龄和实际年龄相当,则其智力处于普通水平。

10.A【解析】根据迁移性质的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而划分,学习迁移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11.C【解析】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型、民主型、放任型。

12.C【解析】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13.B【解析】我国教育心理学家通过教学实验,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在原型定向阶段,主体要确定所学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使这种实践模式的动作结构在头脑中得到清晰的反映。

在原型操作除段,主体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

在原型内化阶段,主体把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14.A【解析】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境学习。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15.C【解析】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把学习分为八类:

(1)信号学习;

(2)刺激—反应学习(3)连锁学习;(4)言语联结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划或原理学习;(8)解决问题学习。

16.B【解析】奖惩属于品德评价法。

17.C【解析】题干体现了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18.B【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19.D【解析】学科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

20.C【解析】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

该题中,走进橙色的房间引起温暖的感觉,这是联觉。

21.B【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22.C【解析】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中首次采用班级授课制。

23.C【解析】潜伏学习是指在无奖赏时能够发生的,但在有需求时才表现出来的学习过程。

例如,在没有直接奖赏时,收集和储存信息,以备将来之需。

24.B【解析】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思维力为核心。

25.D【解析】教育的功能有社会功能和本体功能,选项A、B、C都属于社会功能,只有D属于本体功能。

二、多选题

1.BD【解析】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意识性和社会性。

2.ABCD【解析】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包括:

第一,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第二。

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第三,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第四,教育内容更加丰富;第五,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第六,官学和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第七,个别施教或集体施教的教学形式。

3.ABCD【解析】教育的人口功能体现在减少人口数量、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改变人口质量和有利于人口迁移,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

控制人口流动不是教育的人口功能。

正确答案为ABCD。

4.ABC【解析】学校的产生需要具备的条件,有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达到一定程度、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等。

5.ABD【解析】综合课程是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多学科知识交叉、渗透、融合而生成的课程,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及内在联系。

三、填空题

1.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2.社会主义现代化生产劳动

3.互补性

4.成熟

5.气质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四、判断题

1.×【解析】义务教育与普及教育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

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