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职院M幢桩基础施工方案.docx
《温职院M幢桩基础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职院M幢桩基础施工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温职院M幢桩基础施工方案
温职院M幢桩基础施工方案
I.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温职院M幢桩基础工程
2.施工地点: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3.1本工程采用机械钻孔灌注桩,建筑桩基安全等级为二级。
桩混凝土保护层厚度50mm。
3.2工程桩在施工前必须试成孔,以便核对地质资料,检验所选的设备施工工艺以及技术是否适宜。
3.3混凝土塌落度为180~220,充盈系数不得小于1.1。
3.4桩与承台连接节点见图集《钻孔灌注桩》(2004浙G23).桩施工其他要求详见《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94-94)。
3.5框架结构,总高度23.650m。
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加固,桩径600mm,桩长48~56m,累计167根。
施工场地地基土质构成和成分复杂,地质勘探资料如表。
II.施工部署:
1.1管理机构
基础工程施工由我司基础分公司进行施工,由**集团公司统一指挥,组织专业队伍。
各部门负责人见下表。
施工员:
施工员助手:
质安员:
资料员:
材料员:
机电工:
2.主要规程、规范及标准
2.1国家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及条文》GB50026-2007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8-88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2.2行业规范
《砌体工程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GJ94-2008
《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27-86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109-96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操作规程》JGJ33-200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
《文明工地标准》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2.3其它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62-2002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工程》DBJ01-61-2002
《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
《钢筋混凝土承台设计规程》CECS88-99
2.4有关文件
《过程控制程序》
《安全工作管理办法》
《大气污染控制程序》
《废弃物管理控制程序》
《噪声控制程序》
《施工机械现场环境管理程序》
III.工程地质情况:
地下约25m以上为工程地质差的淤泥为主,中部土层工程性质较复杂,有一般粘性土与力学性质较好但夹含相对软弱粘性土夹层的圆砾层组成。
场内勘察深度范围内无良好且分布厚度稳定的桩基持力层,若采用预制桩,则存在挤土效应对相邻建筑物、道路管网的不利影响,同时⑤圆砾层较厚地段难以穿越,因此设计采用机械钻孔灌注桩。
IV.工艺特点、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
1.基础桩采用泥浆护壁钻孔成桩,现场需要制备大量泥浆。
对现场施工条件较为不利。
施工对策:
在施工现场合理布置泥浆池的位置,尽量少挖泥浆池,两排承台上的基础桩共用一个泥浆池,并修理好临时道路,以利于吊车及打桩机械的行走。
及时清理泥浆池,避免泥浆到处遗撒。
2.本工程为重点工程,是温职院主要宿舍之一,技术与质量要求高。
鉴于本工程的重要性,如何通过严格的程序控制和过程控制,把本工程建成一流的建筑精品,是本工程的核心任务。
施工对策:
2.1组织上,选派素质高、参与过同类工程施工的人员组成项目班子,具有国家一级项目经理资质的人员担任本工程项目经理,配备一支作风好、技术精、能打硬仗的施工人员承担施工。
2.2质量管理制度上,作为通过GB/T19001-2000系列认证的企业,已经对质量控制的各要素(项目班子组织、材料采购、施工过程、竣工后回访服务等)形成了一套成熟、完整的质量管理制度。
因此,进场后,项目根据GB/T19001-2000系列标准和程序文件,结合本工程特点,编制项目质量计划。
2.3实施质量目标管理:
分解、量化总体质量目标,使总体质量目标融于切实可行的日常管理之中;将总体质量目标分解为各阶段质量目标,通过对各分解目标的控制来确保整体质量目标的实现。
2.4强化质量节点控制、消除质量通病:
针对同类工程易出现的质量问题,设立若干质量控制点(成孔孔径孔深、钢筋笼加工、钢筋笼下放深度、水下浇灌混凝土等),开展过程质量管理,进行QC活动,防止质量通病的出现。
2.5强化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建设:
根据在以往同类工程创优过程中的经验,进一步总结和完善“三检”制、质量会诊制、挂牌施工制、定岗负责制、标签制、成品保护制、培训制、奖惩制,样板引路制。
以此来促使参与本工程建设的每个人员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一丝不苟、尽善尽美。
2.6强化项目预控、过程控制:
施工前,对能对质量造成影响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部位提前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作到事先有预控,施工中加强过程控制,管理人员在跟班作业中严格按合格的质量标准进行过程检验。
3.本工程工程量较大,工期要求紧,如何保证工期是施工中的又一难点。
施工对策:
3.1精心规划和部署,抓关键线路,科学组织施工,使项目各项生产活动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后序工作能提前穿插施工。
即保持钻机连续作业,成孔一根灌注一根,加紧钢筋笼等工作的供应。
根据现场的工作面,合理布置较多的钻机同时进行作业。
并确定好基础桩的施工方向及每个承台上基础桩的施工顺序。
并合理利用周边的空间设置泥浆池。
将基础桩施工分为六个施工区,根据各区段的基础桩分布特点分别组织施工。
3.2加强过程控制,确保每一工序一次合格,为下一工序的插入创造条件。
3.3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项目计划管理、信息化管理,制定各种材料和设备的考察、进场和抽样见证检测时间计划。
建立科学、严谨的计划管理体系。
3.4加强同业主、现场监理工程师、设计院的交流与沟通,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达成共识。
3.5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和每天工作内容,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因雨、大风及低温等恶劣天气造成的进度影响。
3.6加大资源配备与资金支持,并且专款专用,确保劳动力、施工机械、机具与器具、材料的充足配备和及时进场。
3.7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成熟适用的科技成果,基础桩施工采用反循环钻机湿作业成桩的施工方法,此种施工方法工作效率较高。
施工中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应用和管理技术等,依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来提高工效、加快工程进度。
3.8作好前期准备工作:
技术质量部会同拟参与本工程建设的项目管理人员,共同研究图纸、熟悉现场,作好技术准备;提前进行材料准备,确保在短时间内完成备料工作。
3.9各个专业队伍必须互相配合,协同作战,使工程有序施工。
3.10组织钢筋、混凝土等材料进场,各道工序必须紧密衔接、穿插流水,人员、机械配备充足,才能按期保证完成。
4.工程地处首都机场重要地段,施工中对噪音、粉尘等环保要求较高。
施工对策:
4.1现场配置洒水车,进行洒水降尘,采用封闭罐或运输车,对泥浆运输车要加强防止遗撒的管理,桩孔土方运输要求所有运输车卸料溜槽处必须装设防止遗撒的活动挡板,并必须清理干净后方可出现场。
4.2污水、废气达标排放,控制施工扬尘,施工现场噪声符合法规要求,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浪费,减少油漆污染,降低材料消费,严格管理易燃、易爆品、化学品,杜绝重大火灾事故,努力提高全体员工环境意识。
4.3环境指标:
施工废水达标排放,生活、办公区废水达标排放。
锅炉烟尘排放符合北京市标准,在用机动车尾气排放符合温州市标准,检测合格率100%,施工现场目测无扬尘,土方渣土运输百分百采用封闭式车辆。
施工现场场界噪声:
土方施工:
昼间<75dB,夜间<55dB;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率80%,有毒有害废弃物集中存放,定点消纳。
加强管理,消除火灾、爆炸隐患,重大火灾事故发生率为零,向全体员工宣传公司的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宣传环境法律法规,提高全体员工环境意识。
4.4所有土堆、材料采取加盖防止粉尘污染的遮盖物等措施。
施工中搅拌等可能造成粉尘污染的工序,采取喷水、隔离等压尘措施。
4.5从遏止噪声源入手,尽可能改善机械维修保养工作以降低噪声,以噪声小的机械代替大的机械。
现场使用空压机等应设置于设备工棚内隔声间或用吸音材料封闭。
V.施工机具准备及材料:
水泥宜采用强度等级为32.5~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砂为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石子为粒径为0.5~3.2cm的卵石或碎石;装神混凝土也可采用粒径不大于5cm的石子,且含泥量不大于2%。
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外加早强剂应通过实验选用,粉煤灰掺合料按实验室的规定确定。
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
一般应备有三木搭。
卷扬机组或电动葫芦、手推车或翻斗车、镐、锹、手铲、钎、线坠、定滑轮组、导向滑轮组、混凝土搅拌机、吊桶、溜槽、导管、振捣棒、插钎、粗麻绳、钢丝绳、安全活动盖板、防水照明灯、电焊机、通风及供氧设备、扬程水泵、木辘护、活动爬梯、安全帽、安全带等。
模板组合式刚模。
弧形工具式钢模4块拼装,卡具、挂钩和零配件,木板、木方,8号或12号槽钢等。
VI.施工工艺及施工要点:
1.施工工法选择
1.1该工程中基础桩采用Φ600mm的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
根据现场地质条件、土层情况及桩径桩长等的影响,综合考虑采用泥浆护壁湿作业成孔,水下浇筑混凝土的成桩工艺。
本工程基础桩桩身范围内以粘性土层为主,适合于湿作业成孔工艺,能充分发挥出泥浆护壁的优势,不会产生塌孔等不良影响。
1.2本工程中共有基础桩167根,其中直径为600mm,桩长在48~56m。
根据以上这些特点我方选用泥浆护壁湿作业成孔,水下浇筑混凝土的成桩工艺,成孔机械选用反循环钻机。
2.泵吸反循环成孔。
2.1反循环成孔原理及适用条件
反循环钻进指循环介质流向是从地面沿钻具与孔壁的环状间隙进入钻孔,至孔底携带钻渣从钻杆内返回地面的一种钻进工艺。
反循环钻进常用于大直径钻孔施工,适用于填土层、砂性土层、粘土层、卵砾石层等,钻进效率较高。
2.2施工要点
为保证孔壁稳定,应视表土松散层厚度,孔口下入长度适当的护筒,并保持泥浆柱液面高度。
随泥浆漏失及孔深增加,应及时向孔内补充泥浆。
钻遇硬土层,如发现每次钻进深度太小,钻斗内碎渣量太少,可换一个较小直径的筒形齿状钻头,先钻一小孔,然后再用钻斗扩孔。
钻硬砂砾层,为加固孔壁和便于取出砂砾,可事先向孔内投入适量粘土球。
下入孔内的钻斗,应是双层底板的捞砂钻斗,以防提钻过程中砂砾从底部漏掉。
在桩端持力层钻进时,可能会由于钻斗的提升引起持力层的松弛,因此在接近孔底标高时应注意减小钻斗的提升速度。
2.3泵吸反循环湿作业工艺流程。
2.4工艺说明:
下放完混凝土灌注导管后,测量沉渣厚度,如果沉渣厚度大于100mm不满足设计要求时,需二次清孔,如沉渣厚度小于100mm满足了设计对沉渣厚度的要求,则无需进行二次清孔。
2.5埋设护筒:
孔口处应埋设铁护壁,护住孔口,护筒内径大于钻头直径150mm,壁厚4~8mm,护筒埋置深度为2m。
护筒上部宜开设1~2个溢浆孔;埋设铁护筒时,以桩位为基准,(桩位的放样允许偏差:
群桩小于20mm,单排桩小于10mm)中心偏移不得超过50mm。
护筒周围用粘土分层夯实,并经测量人员复测后方可开钻。
2.6钻机就位:
钻机就位时,要做到机座平稳,转盘中心与桩位偏差不得大于20mm。
必须做到“三点一线”,即天车中心,回转器中心与钻头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
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调整桅杆及钻杆的角度;钻机安装就位后,应精心调平,确保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位。
2.7钻进主要技术参数为:
钻压P:
15--20kN;钻速N:
20--40rpm;泵量Q:
120--180m3/h。
2.8钻进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钻进时应轻压慢转,平稳钻进,以保证钻孔垂直;
钻进过程中应根据地层变化情况,适时调整钻进技术参数,并经常检查钻孔水平情况,防止倾斜。
钻进过程中应严格保持稳定的孔口水头高度,防止孔口坍塌。
接近设计孔深时准确控制好钻进深度,并做好进入持力层深度记录。
钻进至设计深度后,应采用反循环认真做好清孔工作,以保证孔底干净。
下完钢筋笼及导管后,设专人在混凝土浇灌前采用测绳准确丈量孔深及孔底沉渣厚度,如沉渣厚度超过设计要求,应采用特殊接头连接砂石泵组和混凝土导管,使用泵吸反循环抽吸孔内沉渣,并置换孔内泥浆,直至合格才能进行混凝土灌注。
钻进过程中冲洗液和泥浆护壁主要采用孔内自然造浆的方法,泥浆比重应控制在1.1~1.5;同时,现场准备膨润土,如原土造浆不能满足护壁要求时,应采用人工造浆。
3.泥浆排放、外运
3.1成孔及浇灌混凝土时,孔内泥浆应按事先挖好的泥浆沟排放,排放时应由专人进行疏导。
3.2泥浆池内泥浆应随时外运,以保证桩孔内泥浆排放畅通,避免泥浆外溢,废弃的泥浆池尽量将泥浆运走以免破坏原状土或渗入地下影响基坑的降水效果。
3.3运输车辆采用密封罐车,以免出现遗撒。
4.钢筋笼加工与吊放
4.1根据设计,计算箍筋用料长度、主筋分布段长度,将所需钢筋调直后用切割机成批切好备用;由于切断待焊的主筋、加强箍筋、箍筋的规格尺寸不尽相同,注意分别摆放,防止错用。
主筋接头采用直螺纹连接形式。
4.2将支撑架按2.0~3.0m的间距摆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对准中心线,然后将配好定长的主筋平直摆放在焊接支撑架上。
4.3主筋搁在加强箍筋外侧,并保持相互垂直,先进行点焊固定,再进行统一焊接。
4.4钢筋笼主筋与加强箍筋点焊连接,焊接牢固严禁咬肉,在钢筋笼吊点处应加强,避免出现吊放时开焊,箍筋与主筋在每个交点处用火烧丝绑扎牢固。
4.5钢筋笼主筋外侧必须加滑靴板,一周4个,均匀布置,竖向的间距为5.0m;以保证桩主筋保护层厚度。
4.6本工程中基础桩的长度23.4m~38.4m不等,而钢筋笼最重达1.5t左右。
其中2种为600mm的钢筋笼最重不到0.6t。
用25t汽车吊车整根吊放,由于采用的是8根直径为18mm的主筋,其整根钢筋笼的刚度并不大,因此需要合理设置4个吊点的位置进行吊装;而吊点需卡在主筋与加强箍筋相接处,必要时可对吊点作相应的加强措施。
直径为800mm的基础桩,桩主筋采用10根直径为22mm的主筋,其中笼长小于30m的采用整根吊放,而钢筋笼长大于30m的采用分节吊装,两节钢筋笼主筋接头采用帮接焊连接或采用锥螺纹连接,同一截面接头数量不大于50%。
4.7钢筋笼采用四点起吊,利用滑轮自动平衡的原理,达到由水平位置逐渐转换到垂直位置。
根据笼长合理布置吊点位置,以防钢筋笼起吊变形过大。
吊放钢筋笼时,要求垂直入孔,不得碰孔壁。
4.8钢筋加工场地
由于工程桩数量多,工期要求紧,因此日产量要求高,钢筋笼高峰期要达到每天20~30个,对钢筋加工场地要求比较高。
根据现场条件,在结构外侧布置钢筋加工场地,根据施工段的划分分别布置。
同时安排6台汽车吊进行钢筋笼的倒运与下放。
加工场地尽量临近基础桩施工部位布置在机库内部,以减少钢筋笼的倒运便于施工。
5.混凝土灌注
5.1本工程基础桩采用商品混凝土,利用混凝土罐车进行浇注。
在混凝土浇筑中因采用的湿作业成孔工艺,工序多、且现场条件复杂,如有局部桩灌注时混凝土罐车无法进入时,可采用地泵进行浇筑。
5.2水下灌注混凝土要求采用导管,管径235~300mm,根据桩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导管。
混凝土灌注中要保证混凝土初次灌方量以及连续灌注,灌注过程中始终保持导管埋在混凝土面以下。
5.3开始灌注前要认真清孔,换浆清孔后孔底500mm以内的泥浆比重应小于1.25,粘度≤28s,含砂量≤8%,循环流动的泥浆无粗燥砂砾感,目测胶体率正常;清孔后,保持浆面稳定,及时浇筑;重点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混凝土标高、埋管深度及超灌厚度。
5.4采用自由塞隔水(即充气球胆),充气球胆直径大小能自由通过导管即可。
导管下入长度和实际孔深必须做严格丈量,使导管底口与孔底的距离能保持在0.3~0.5m内。
5.5灌注混凝土,首浇混凝土必须保持埋管深度不小于1.5m,混凝土浇筑必须连续。
5.6提管时,要准确测量混凝土灌注深度和计算导管埋深后,方可提管,导管应徐徐上提,不可一次提的过高,造成导管底部超出混凝土面,形成断桩。
导管在混凝土内埋深不得大于6m,也不得小于2m。
5.7灌注桩的充盈系数在1.05~1.15,且施工中记录每根桩的充盈系数。
5.8根据设计要求超灌,或超过桩顶标高0.5m,控制最后一次灌注量。
混凝土灌注高度用1~2kg平底重锤控制。
6.空孔回填
基桩成桩后,空孔部分进行回填处理,且孔口设安全防护措施。
7.清理泥浆及场地平整
待基础桩施工完毕后,布置2台挖土机、1台推土机对现场泥浆池进行处理,并将现场场平至原设计标高。
8.施工技术资料管理
严格按照北京市<<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71-2003)要求,及时整理桩基施工技术资料并按有关见证取样要求做好见证取样工作。
附:
施工改进措施:
1.提高桩基承载力及减少桩基沉降的措施
本工程中抗压桩为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根据基础桩的特点、场区内的地质条件,施工中均拟选用湿作业泥浆护壁成孔工艺;从施工方面,采取以下各种有效措施,控制施工质量,以弥补超大型灌注桩的缺陷,同时达到提高桩基的承载力、减少桩基的沉降的目的。
1.1改善及消除泥皮主要有以下技术措施:
1.1.1根据勘察报告中所提供的地层情况选择湿作业成孔施工工艺,施工时调整好泥浆比重,提高机械利用率,缩短成孔时间,减少泥皮厚度,以提高基础桩承载力。
1.1.2保证钻孔泥浆的质量,对于不能自行造浆或造浆质量较差的土层,例如砂卵石层要进行人工造浆,且清理泥浆池要及时,防止泥浆过稠影响成孔速度。
1.1.3采用优质泥浆进行全置换式清孔,保证清孔效果,尽量用稀泥浆将护壁的泥皮置换出,以保证桩侧摩阻力的发挥。
1.2解决沉渣问题拟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1.2.1针对基础桩的孔深特点及相应所处的地层情况,长度在30m以下的基础桩采用泵吸反循环清孔工艺进行清孔;
1.2.2对于长度大于30m的基础桩,采用泵吸反循环和气举反循环清孔相结合的方法,可达到较好的清孔效果,减小沉渣厚度。
1.3水下混凝土灌注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1.3.1水下灌注混凝土配合比
由于超长大直径灌注桩具有混凝土灌注量大、灌注深度深等特点,因此在灌注过程中,混凝土在导管中落差较大,具有加速混凝土离析的现象。
所以,为保证水下混凝土灌注质量,应适当增加水泥用量(水灰比不变),以增强混凝土的和易性,在首灌时放入球胆,以减慢混凝土下落的速度,避免混凝土发生离析。
1.3.2首灌
首灌往往是水下混凝土灌注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成桩质量及竖向承载力。
因此,在保证首灌量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还需保证首灌混凝土的质量及返浆的顺畅,保证混凝土灌注过程的连续。
1.3.3混凝土灌注
超长大直径灌注桩混凝土灌注除需要满足一般的技术要求如导管埋管深度、导管密封性、混凝土配合比、搅拌质量、首灌等方面外,对灌注量大的超长灌注桩,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往往需要控制混凝土灌注时间,避免空孔放置时间过长造成塌孔或是桩扩径、缩径影响桩承载力的发挥,为避免灌注过程中混凝土出现堵管,要严格控制灌注时间,并根据单根桩的灌注时间,确定灌注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2.针对基础桩特点采取的施工技术措施
2.1本工程中基础桩的桩顶标高均在自然地面以下3.0-8.0m位置,而反循环由自然地坪进行基础桩施工必然增大了钻孔的深度,其基础桩的垂直偏差控制采取如下措施:
2.1.1选择成熟的施工队伍,熟知钻机性能,在打桩机就位、开钻等各个环节加以控制。
保持钻机停放位置的平整性,必要时在钻机下侧垫设木方等稳定措施,以保证钻杆垂直度。
2.1.2基础桩上部埋设2m的导向护筒,保证钻机对正护筒和开钻的方向。
当钻进至桩顶设计标高时,再次检测钻杆垂直度。
发现偏差,及时调整。
在钻机钻进过程中,需严格控制钻进的速度,以免遇到坚硬地层导致钻头偏向边侧。
钻进过程中经常检查钻杆垂直度,严格控制上部钻杆的垂直度。
2.2承台(CTb-xx)、(CTc-xx)下直径800mm的基础桩,设计要求桩全部断面入
层中砂层不小于1.2m且不浅于-41.00m。
我方根据各个承台位置的基础桩身范围内所施工的勘测点的地层情况,计算各个承台下的桩长。
并经设计确认后再行施工。
施工中严格按设计桩长施工,并控制好进入
层中砂层持力层深度不小于1.2m。
3.钢筋笼标高控制及抗浮措施:
利用专用定位装置进行控制,在Φ20钢筋端部焊接卡具,钢筋笼吊放时,利用两根定位装置卡住钢筋笼顶部架力筋,当钢筋笼标高调整至设计位置时,在定位装置露出地面的部位插入钢管固定,使得钢筋笼停在设计位置。
当灌注混凝土时,若发现定位装置上浮,则证明钢筋笼上浮,此时再对钢筋笼施加一个外力,使得恢复到设计位置。
VI.施工质量控制:
1.桩位的放样允许偏差
群桩20mm
单排桩10mm
2.灌注桩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允许偏差见表。
3.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检验标准表。
4.钢筋笼检验标准见表。
VII.施工劳动力组织:
1.1选派得力人员组成施工项目经理部,对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实行动态管理,灵活地对人员、设备、材料进行及时调整。
成立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各部门和分包单位参加的工期保证小组,以调动项目经理部所有力量保证工期,确保我方关于工期、质量等承诺的实现,按时交工。
1.2以项目部为主,配以各专业负责人组成一个一流的项目领导集体,统一协调组织各专业的人力资源配备。
1.3配足人力资源,充分发挥我方人才资源优势。
积极与业主和设计部门配合,对影响工期的工序或施工过程实行集体攻关,选择合理施工方案。
我方拥有大量的人才资源及技术优势。
将充分挖掘精英人才,建立具有业务精、技术好、能力强的项目班子,选择满足各工种工艺要求的工人骨干队伍,设置适合本工程特点的组织机构,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以确保机构正常运转,从人员数量、素质、机构设置、制度建设等方面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1.4针对本工程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特点,事前对本工程实施的技术难点、重点,汇集我方的技术精英进行研讨,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同时,深刻理解设计意图,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编制施工方案,邀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专家进行研讨、对比,从中选择既能保证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又能缩短施工工期的施工方案,并根据施工方案制定各工序作业指导书。
对参与施工的人员,提前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再培训,使全体施工人员都能熟悉掌握各种施工方案,便于方案在施工中得到贯彻执行。
VIII.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及具体措施:
1.方针目标
1.1在施工中,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认真执行国务院、建设部、北京市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规定,重点落实北京市建委、北京市劳动局发布的《北京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基本标准》,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管理计划,使安全生产工作与生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