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考研试题.docx
《名词解释考研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词解释考研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词解释考研试题
1尼安德特人(Homoneanderthalensis),简称尼人,也被译为尼安德塔人,常作为人类进化史中间阶段的代表性居群的通称。
因发现于德国尼安德特河谷的人类化石而得名。
尼安德特人是现代欧洲人祖先的近亲,从20万年前开始,他们统治着整个欧洲和亚洲西部,但在万年前,这些古人类却消失了。
尼安德特人(学名:
Homoneanderthalensis)是一个已经灭绝的物种,发掘于欧洲及西、中亚部分地区的更新世化石标本。
按照国际科学分类二名法归类为人属,与智人(Homosapiens)并列在人科人属之下。
在之前,它曾经被归类于人属智人下的一个亚种。
2差序格局“差序格局”一词是费孝通老先生提出的,旨在描述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如同水面上泛开的连晕一般,由自己延伸开去,一圈一圈,按离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
费孝通先生解剖中国传统社会,使用的是社会结构分析方法,这是社会学通用的方法。
在费先生之前,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就曾用“有机团结”和“机械团结”两个概念区分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
费先生为更准确地区分中国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提出了“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概念,其中“差序格局”尤可谓是费先生的独创,并被国际社会学界所接受。
关于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的区别,他打了个比方,西方社会以个人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像是一捆柴,几根成一把,几把成一扎,几扎成一捆,条理清楚,成团体状态;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
在差序格局下,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
这就像把一块石头扔到湖水里,以这个石头(个人)为中心点,在四周形成一圈一圈的波纹,波纹的远近可以标示社会关系的亲疏。
大家千万不要轻看了这个比喻,正是通过这个比喻以及它所代表的“差序格局”概念,费先生揭示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特点,这些特点是:
1,自我主义。
在这种关系格局中,自己总是这种关系的中心,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
2,公私群己的相对性。
在这种格局中,站在任何一圈中,向内看可以说是公,是群;向外看就可以说是私,是己。
两者无清楚的界限。
3,特殊主义伦理。
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得看所施加的对象与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
4,人治社会。
所用于维持秩序时所使用的力量,不是法律,而是人际关系的历史传统。
5,长老统治,这是一种包含着不民主的横暴权力、民主的同意权力及教化权力等复杂内容的权力结构。
整个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制度安排和权力运作,都是以这样的一种社会关系模式为基础。
3《礼物》理查德·保罗·埃文斯
4杨成志,字有竟,中国民族学家、人类学家1923~1927年就学于岭南大学,并主编《南大青年》、《南大思潮》和《南风》等刊物。
1927年任中山大学助教。
1928年受中山大学和中央研究院指派,赴云南调查少数民族情况。
以后杨成志深入四川大凉山彝族地区,调查研究奴隶社会结构及彝族生活情况、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文化特征,写出《云南民族调查报告》、《罗罗族巫师及其经典》、《罗罗太上消灾经对译》等专著。
这是中国较早的民族学田野考察著作。
同年返校后,由中山大学派往法国留学,获巴黎人类学院高等文凭和
5“船货崇拜”(cargocult)被认为是所谓复兴运动这一世界现象在太平洋岛屿上的变体。
这种现象是对社会变化所引起的物质和道德丧失的一种反应。
这类运动是一种适应性的战略,目的在于取得与个人目标相对应的集团目标,在于建立一种新的秩序,该秩序将重建参与者的生计和目标意识。
必须这样来理解船货崇拜,即:
它们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逐渐形成的,而这些条件是与社会组织和信仰相适应的;除非条件本身发生了变化,否则这些船货崇拜将不会改变。
6话语分析(discourseanalysis,也作"篇章分析")是研究语言的一种方法。
以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实际使用中的语言的观察,探索语言的组织特征和使用特征,并从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的使用者的认知特征方面来解释语言中的制约因素。
研究的课题如:
篇章结构、篇章连贯、信息结构、句子的主位结构等话语分析作为一种专门的学科研究对象的出现,特别是在法语领域的出现,一般来说,是语言学发展过程中,特别是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必然会出现的现象。
这个新领域与语言学保持着复杂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又是经济被重新定义的。
话语分析作为一种活动,正如它的内涵一样,它存在的前提是:
特殊对象的生成、观念系统的状态、新颖恰当的研究对象的方法论的框架系统的状态。
7实验民族志
8《仪式过程:
结构与反结构》本书是人类学经典著作之一,维克多·特纳。
在《仪式过程:
结构与反结构》中,特纳通过在非洲恩丹布部落中的田野考察,将仪式在这个群体中的地位进行了诠释。
特纳拓展了“阈限”与“交融”的概念,发展了传统的结构主义。
与之同时代的范·杰内普、马克斯韦伯、涂尔干等都曾经试图把所有的文化行为统一在超级结构里,提出涵盖全体的普遍化模式,特纳则突破了传统静态的社会结构的研究,把仪式放在运动的社会过程中加以考察,他把社会看作是交融与结构的辩证统一,从而有“分化-阈限-再整合”的过程,是结构与反结构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9交表婚:
男子应与自己父之姐妹或母之兄弟的子女缔结婚姻的制度。
在中国,交表婚又称“姑舅表婚”。
所谓“双方交表婚制(bilateral cross-cousin marriages)”,即一个男子可娶父亲姐妹的女儿或母亲兄弟的女儿为妻。
张光直先生曾根据周代文献中的舅姑称谓推测古代中国实行过这种非常有弹性的制度。
他指出,在这种制度框架下,娶妻对象会依特定条件而变化,有时完全以父方为主(只能娶父亲姐妹之女),有时又完全以母方为主(只能娶母亲兄弟之女)。
前者一般出现在地位平等的政治集团之间,而后者则往往发生在地位不同的亲族之间,用以维持双方微妙的、不稳定的政治平衡。
10 “萨满”一词也可音译为“珊蛮”“嚓玛”等。
该词源自通古斯语saman与北美印第安语shamman,原词含有:
智者、晓彻、探究、等意,后逐渐演变为萨满教巫师即跳神之人的专称,也被理解为这些氏族中萨满之神的代理人和化身。
“萨满”一词主要通行于欧亚大陆与北美大陆北方各民族中,在世界其他地区对类似的神职人员各民族均有不同的称呼,但国际学术介也将其统称为萨满。
萨满一般都分为职业萨满和家族萨满(也被称为家萨满)
11南方古猿是早期人类,大约生活在距今500万年至150万年之间。
最初生活在非洲(大约300多万年前),南方古猿的头骨要比人类的短,其脑容量也要比人类的小,但脑结构已与人类相近。
他们已经能够直立行走并使用天然工具。
研究南方古猿,对于探索人类的起源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12人种人种是具有共同遗传体质特征的人类群体。
人种也称种族,在生物学上,人类各种族都同属于一个物种,即智人。
不同的种族相当于在一个物种下的若干变种,他们都起源于一共同祖先。
不同的人种虽然在肤色、眼色、发色、发型、头型、身高等特征上有所区别,但这些特征差异是由于人类在一定地域内长期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又经长期隔离所形成的。
人种(race),亦称种族,是具有形态上和生理上的特点和语言习俗等历史文化因素组成的有区域性特点的群体。
13《写文化:
民族志的诗学和政治学》
14艾弗拉姆·诺姆·乔姆斯基博士(AvramNoamChomsky,1928年12月7日—)是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的荣誉退休教授。
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被认为是20世纪理论语言学研究上最伟大的贡献。
他还通过对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的《口头行为》的评论,发动了心理学的认知革命,挑战在1950年代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主义者学习精神和语言的方式。
他那自然的学习语言的方法也对语言和精神的哲学起了很大的影响。
他的另一大成就是建立了乔姆斯基层级:
根据文法生成力不同而对正则语言做的分类。
乔姆斯基还因他对政治的热忱,尤其是他对美国和其它国家政府的批评而著名。
乔姆斯基把自己归为自由社会主义者,并且是无政府工团主义的同情者。
一般认为他是活跃在美国左翼政坛的著名主要知识分子。
据艺术和人文引文索引说,在1980年到1992年,乔姆斯基是被文献引用数最多的健在学者,并是有史以来被引用数第8多的。
15民族学考古学
16深描格尔茨提出的"深描"方法,无疑是文化研究理论的一项重大革新与拓展.在他看来,文化是体现象征符号的意义模式,因此,"对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验性科学,而是一种探求意义的解释性科学",他所追求的是析解,"即分析表面上神秘莫测的社会表达".这种解释科学以民族志的描述为基础,通对他者文化的深描,了解文化中的象征符号在人们的观念和社会生活的意义,从而达到对地方性知识的观察、理解和深描好比破译通行密码,并将这些意义系统描绘出来德国人文学科的理念中,让人类学走出了仿自然科学的方法,形成一种极富张力的解释理论。
准确地来说,格尔兹只是一个理论的建构者,而非方法论的探索者。
他探讨解释理论的可能性大于确切性。
深描作为解释人类学的一种方法,缺乏深浅标准,同时也没有判断的好坏。
17象征人类学 (Symbolicanthropology),有时或称象征与阐释人类学〈symbolicandinterpretiveanthropology),是文化人类学主要学派之一,主要人物有克利弗德·纪尔兹(CliffordGeertz)、维克多.透纳〈VictorTurner〉与大卫.许柰德(DavidM.Schneider)等。
象征人类学兴起于1960年代,其视文化为一套由象征与意义构成的象征体系,因此人类学家必须视异文化为文本,借由田野调查等长时间的研究方式,解读并细腻地诠释当地文化。
虽然象征人类学家对文化的概念主张各有不同,一般而言其主张观点与结构主义人类学相似,与文化唯物论的看法相对,同时也反对结构功能论等人类学家对于亲属等结构性研究的观点与主张。
在后马克思主义与女性主义中,象征人类学的文化概念往往成为其质疑与批判的对象。
理论概念如同其他人类学派,象征人类学的理论基础建立在其文化理论的讨论之上。
虽然象征人类学强调象征在文化里的角色,以及个人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然而由于对文化与个人的角色解释不同,其文化理论可大略分成“纪尔兹”与“透纳”两种理论取向
18收继婚女性在丈夫死后嫁给其兄弟的行为、习俗或法律。
广义的转房婚也包括改嫁给夫家其他男性,例如亡夫的叔、伯、儿子(女方的亲生子除外)、侄、甥等的情况。
19“过渡仪式”这个术语与阿诺德-范-盖内普相联系,他在1909年出版了一本著作《过渡仪式》。
通过过渡仪式,社会进行自我复制,例如成人礼、婚礼、葬礼等等。
人们被给予新的身份而不用改变社会结构,各种典礼的公众化特征每年都在提醒居民,社会提供了大家相互间的伙伴关系、权利和义务。
[1]20家庭是指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
家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是指一夫一妻制构成的单元;广义的则泛指人类进化的不同阶段上的各种家庭利益集团即家族。
从社会设置来说,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设置之一,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制度和群体形式。
(社会设置,即组织起来满足一个社会基本需要的社会结构丛)从功能来说,家庭是儿童社会化,供养老人,性满足,经济合作,普遍意义上人类亲密关系的基本单位。
从关系来说,家庭是由具有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的人们长期居住的共同群体。
21社会性别即一般所说的性别。
主要是指自身所在的生存环境对其性别的认定,包括家人、朋友、周围人群、社会机构和法律机关的认定等,是人基本的社会属性之一。
社会性别理论从分析两性关系入手可以发现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根源和本质,从而将社会性别理论变成强有力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分析工具。
社会性别理论作为一种历史和文化的产物,它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而不断变化和发展,如何运用它来指导鲜活的实践活动也应是一个不断探索的问题。
22《金翼》是一部小说体裁的社会学文本,是林耀华先生由结构功能主义转入平衡论的代表作,以人际关系的平衡为讲述的重点。
林耀华先生经历了传统国学考证方法的传承实践-功能论为外在、国学考证为内在的方法论适应性研究-《金翼》式的小说写作,这也是接受结构功能主义、平衡论等思想的一个过程。
《金翼》从平衡论出发,认为人际关系的均衡,收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平衡会遭到破坏,人们通过适应不断发生的变化,来恢复这种平衡,但如果冲击力太大,就会创建一种新的平衡。
人类生活总是摇摆于平衡与纷扰之间,摇摆于均衡与非均衡之间。
平衡论贯穿于整部作品始终,并运用了结构主义理论,从实例中反应体系中个体对其它个体和整体的作用。
《金翼》特别强调个人本质的作用和外界环境对平衡的冲击。
《金翼》是社会基本组织的一种类型的一个案例,以小见大并不能完整的反应社会的整体状况,但它对学术发展历程和历史具有重要的记录意义。
法兰兹·鲍亚士(英语:
FranzBoas,1858年7月9日-1942年12月21日)[2],或译23弗朗茨·博厄斯,是德国裔美国人类学家,现代人类学的先驱之一,享有“美国人类学之父”的名号[3]。
他也是语言学家,美国语言学研究的先驱。
他开创了人类学的四大分支:
体质人类学、语言学、考古学以及文化人类学。
[4]如同许多当年的先驱者,他的学科训练来自其他学科;他获得物理学博士,并从事地理学的博士后研究。
他将科学研究方法运用于人类文化与社会的研究,这个领域先前植基于围绕着奇闻轶事的巨型理论论述[5]。
弗朗茨·博厄斯(FranzBoas,1858年7月9日-1942年12月21日),或译法兰兹·鲍亚士,是德国裔美国人类学家,现代人类学的先驱之一,享有“美国人类学之父”的名号;也是语言学家,美国语言学研究的先驱。
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50多年。
如同许多当年的先驱者,他的学科训练来自其他学科;他获得物理学博士,并从事地理学的博士后研究。
他开创了人类学的四大分支:
体质人类学、语言学、考古学以及文化人类学。
24社会方言是由社会群体的不同性质而形成的语言变体。
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没有直接的渊源,它是由不同的职业、社会地位、政治信仰、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或由这些因素构成的社区交际习惯所形成语言差异。
主要差别是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以及一些特殊词汇的使用。
在语言学中,社会方言指的是在某一社会团体,社会阶层或次文化群中被使用的语言。
在此意义上,它区别于个人方言,即个人使用的特殊形式的语言。
社会方言也区分于地域方言,即特定地区使用的特殊形式的语言。
然而地域方言通常有特殊的社会地位,所以一种特定的语言变体常常同时被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
例如,标准意大利语相对于托斯卡纳语来说是一种地域方言。
但作为意大利民族的语言,它也是社会方言,因为它被作为通用语在全国的广播,新闻媒体和上流社会中被使用。
是近年兴起的一个考古学的分支。
它萌芽较早(民族考古学一词也是美国一个学者于1900年首次使用的),但作为有自己理论和方法的边缘学科,是20世纪六十年代才出现的。
1961年,第一次出现专门讨论考古学类比的方法论的文章,标志着民族考古学的开始形成。
25民族考古学(ethnoarchaeology),从考古学观点对“活着的社会”(livingsociety)的研究。
民族考古学家研究这样的社会的目的是进一步了解考古学发现的物质遗存,特别是在物质文化模式和社会其他方面建立起系统的关系……民族考古学就是民族志材料和考古学材料的比较研究。
简介民族考古学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学科和研究方法。
它主要通过现代民族志与考古学材料进行类比,再现古代人类社会文化面貌。
[1]2发展过程民族考古学是近年兴起的一个考古学的分支。
它萌芽较早(民族考古学一词也是美国一个学者于1900年首次使用的),但作为有自己理论和方法的边缘学科,是20世纪六十年代才出现的。
1961年,第一次出现专门讨论考古学类比的方法论的文章,标志着民族考古学的开始形成。
3研究对象民族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实物。
人包括一些保持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和婚姻方式的少数民族或群体,和一些比较原始的族群,以及社会组织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情况。
实物包括考古出土的文化遗存、某些历史记载和传说。
[1]研究目的民族考古学(ethnoarchaeology),从考古学观点对“活着的社会”(livingsociety)的研究。
民族考古学家研究这样的社会的目的是进一步了解考古学发现的物质遗存,特别是在物质文化模式和社会其他方面建立起系统的关系。
26儒化
27种族主义是一种自我中心的态度,认为种族差异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
种族主义可以视作是一个社会问题,经常被政客作为政治工具来使用。
种族主义从集合心理学的角度看,可以解释为一种情感上的现象。
种族主义以德国纳粹政权为代表,德国纳粹政权视金发碧眼的白种人为最优秀的主宰种族,德国纳粹政权称之为雅利安人(现代称为北欧人种)。
种族主义是一种自我中心的态度,认为种族差异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认为自己所属的团体,例如人种、民族或国家,优越于其他的团体。
种族主义(英语:
Racism)指一套意识型态,其基本信仰为人类可以被分类成不同及互不附属的“种族”实体,因此主张遗传的肉体特质直接决定人性、智识、道德等等文化及行为的特性,并主张某种族在本质上比其他种族优越。
[1]种族主义做为意识型态则和研究人种或人群差异的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不同,做为意识型态的种族主义其种族决定论及特定种族优越的信仰是不容科学研究允许的不同结论及批判思考。
28政治人类学
29强化仪式
30继嗣群
31认知人类学(Cognitiveanthropology)是文化人类学的一个研究取向,其中学者试图解释人们共享知识、文化创新、以及历经时空而传承的模式,他们使用认知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特别是实验心理学和演化生物学),并透过与历史学家、人类学家、考古学家、语言学家、音乐学者和其他专家的紧密合作,从事对于各种文化型态的描述和诠释。
认知人类学关注不同群体的人们所知道的东西,以及这种内隐的知识,如何改变人们感知他们周遭的世界,并与这个世界建立关联。
从语言学的立场来看,认知人类学采用语言做为研究认知的门道。
认知人类学的一般目标就是分解语言,以探讨在不同的文化以及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之中,所具有的共同性。
认知人类学的语言学研究可分为三个次领域:
语意学、语法学、语用学。
认知人类学(Cognitiveanthropology)是文化人类学的一个研究取向,其中学者试图解释人们共享知识、文化创新、以及历经时空而传承的模式,他们使用认知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特别是实验心理学和演化生物学),并透过与历史学家、人类学家、考古学家、语言学家、音乐学者和其他专家的紧密合作,从事对于各种文化型态的描述和诠释。
认知人类学关注不同群体的人们所知道的东西,以及这种内隐的知识,如何改变人们感知他们周遭的世界,并与这个世界建立关联。
[1]从语言学的立场来看,认知人类学采用语言做为研究认知的门道。
[2]认知人类学的一般目标就是分解语言,以探讨在不同的文化以及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之中,所具有的共同性。
[3]
32智人是生物学分类中,我们全体人类的一个共有名称(学名)。
截至2011年年底,在这个地球上居住着大约68亿人,这些全都是智人。
在分类学上,所有的人都属于一个物种。
智人最早出现在地球上的时期有各种不同的推测,通常认为是在大约20万年前。
关于起源地点,暂时比较有说服力的观点是认为智人起源于东非。
从生物进化看,20万年只是很短的时间。
就在这很短的时间里,智人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繁荣。
从热带到南北两极,全世界凡是有陆地的地方基本上都有人类居住。
一种动物的分布能人(学名:
智人、Homosapiens,意为“有智慧的人”),是一种灵长目人科人属及直立行走的物种。
[3][4]粒线体DNA与化石证明人类大约于20万年前起源于东非。
与其他动物相比,人具有高度发达的大脑,具有抽象思维、语言、自我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种能力,加之人类直立的身体导致人类的前肢可以自由活动,使得人类对工具的使用远超出其它任何物种。
33马塞尔·莫斯(MarcelMauss),法国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民族学家。
迪尔凯姆的学术继承人。
曾在巴黎大学和波尔多大学学习哲学。
1898年迪尔凯姆创办《社会学年鉴》,莫斯负责该刊物宗教方面的研究与编辑。
他曾对宗教实践发生过浓厚的兴趣,以后转向比较社会人类学的研究,被尊为法国实地民族学派的创始人。
在莫斯的影响下最有名的是结构人类学的创始人,克劳德·莱维-斯特劳斯。
1925年创办巴黎大学民族学研究所。
1931-1939年在法兰西学院任教。
主要论著有:
《早期的几种分类形式:
对于集体表象的研究》(1903)、《关于爱斯基摩社会季节性变化的研究》(1910)、《天赋》(1923)、《关于原始交换形式──赠予的研究》(1925)等。
34代码转换
35文化论作者:
(英国)马凌诺斯基(BronislawMalinowski)译者:
费孝通。
本书以简炼的语言,阐述了作者对文化的基本主张、浓缩了作者对科学文化理论探索的精华,代表了早期功能主义人类学的最高成就。
36民间信仰是指民众自发地对具有超自然力的精神体的信奉与尊重。
它包括原始宗教在民间的传承、人为宗教在民间的渗透、民间普遍的俗信以及一般的民众迷信。
民间信仰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将民间信仰单独作为一个概念,考虑到它对应于一个官方宗教而存在,而且也因为它有别于制度化的宗教,这一文化体系包括信仰、仪式和象征3个不可分开的体系。
从意识形态上讲,它是非官方的文化;从文化形态上讲,它重在实践、较少利用文本并以地方的方言形式传承;从社会力量上讲,它受社会中的多数(即农民)的支撑并与民间的生活密不可分。
37"库拉圈"是人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因马林诺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一书的出版而一度成为人类学关注的焦点。
库拉圈”(Kularing)是马林诺斯基(Malinowski)对于新几内亚东部的南马辛区域所特有的库拉活动的记述。
38亲属称谓(QīnShúChēngWèi):
对血亲、姻亲的称呼,或具有血亲关系、姻亲关系者的互称。
39亲属关系
40生态人类学(Ecologicalanthropology)是人类学的一个次领域,探讨在各个时间空间之中,人与自然环境(文化与自然)的关系。
它探究一个人群塑造其环境的方式,以及这些关系在往后构成这个人群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方式[1]。
生态人类学将一种体系研究取向[2],运用于对文化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
当代生态人类学的核心在“对于从个人与环境共生的概念出发,所进行的了解。
”[3],以及自然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4]。
生态人类学是致力于人与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研究。
人类的生存一直同邻近的土地、气候、植物以及动物种群发生着密切的关系,并对其产生影响,环境因素亦反过来作用于人类。
生态人类学试图探讨人类群体如何适应塑造其生存环境并伴随此过程形成相应的风俗习惯以及社会、经济、政治生活。
简言之,生态人类学希望对人类社会文化作为适应环境的产物做出唯物的说明。
41《原始思维》莱维-布律尔。
作者阐述了对“原始人”的思维是具体的思维,亦即不知道因而也不应用抽象概念的思维等观点。
通观全书,列维-布留尔引用来论证原逻辑思维的材料,除了语言、计数等少数几章外,差不多全是我们叫做迷信的那种东西。
我们知道,各种宗教,迷信的产生都有其社会经济基础。
大抵说来,在原始社会后期才有可能产生宗教、迷信。
这是因为那时的人们对相当多的自然现象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有了一定的正确知识,但是由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就不可避免地把自然力神化,加以崇拜,从而产生宗教、迷信。
读书《原始思维》,相信你一定会有另一种理解。
概述42新考古学是1960年代在北美流行的一个考古学派。
这个学派的发起人,是当时在芝加哥大学任教的年轻考古学家路易斯·宾佛(LewisBinford)和他的学生朗格(WilliamLongacre),希尔(JamesHill)和佛兰内力(KentFlann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