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7425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6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殖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养殖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养殖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养殖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养殖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养殖技术.docx

《养殖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殖技术.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养殖技术.docx

养殖技术

第一章家禽养殖技术

家禽生长迅速,性成熟早,繁殖力强,饲料利用率高,能在短期内生产大量营养丰富的蛋肉产品,为蛋白质食品的理想来源。

一只肉用仔鸡出壳重40克,56日龄屠宰时可达两公斤,为初生重的50倍;每增长一公斤体重,只需消耗两公斤饲料。

北京鸭初生重约50克,56日龄屠宰时可达三公斤,为初生重的60倍。

饲养蛋鸡,每产一公斤蛋,只需消耗饲料2.7公斤。

所以,养禽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是脱贫致富的好项目。

一、家禽的主要品种

家禽的种类很多,但我国当前饲养最普遍、数量最多的还是鸡、鸭和鹅。

(一)鸡的主要品种

鸡的品种很多,一般按其用途的不同,把鸡分为蛋用型、肉用型和肉蛋兼用型三个品种。

1.我国鸡的优良品种

(1)九斤黄,产于北京近郊,世界上著名的肉用型品种,它的外貌特征是:

体大、头小、颈粗而短,胸宽而深,背的后部向上拱起,外形成方园形。

皮肤和腿脚部都是黄色,全身羽毛颜色有黄、白、黑等多种,而以黄色者为多。

公鸡体重4.5—5.5公斤,母鸡体重3—4.5公斤。

它的特点是:

性情温驯,易于育肥,性成熟晚,一般在8—10个月龄才开产,年产蛋量80—100枚,就巢性强,耐寒冷。

(2)狼山鸡,产于江苏省如东县和南通县一带,也是世界上著名的肉用型品种,它的外貌特征是:

体高、腿长、颈部昂起,背部呈显U字形,胸部很发达。

羽毛颜色有黑色与白色两种,而以黑色者最为普遍。

喙和腿脚为黑色,皮肤为白色,公鸡体重3.5—4公斤,母鸡体重2.5—3公斤。

它的特点是:

性情温和,行动比较灵敏,找食能力强,能适应较差的生活条件,抗病力比较强。

年均产蛋120—150枚,就巢性强,善于带小鸡。

(3)青脚麻鸡,是近年来我国培育肉蛋兼用型的一个新品种,它的外貌特征是:

体大、头小、胸部发达,羽毛颜色麻色,喙和腿部也为麻色。

皮肤为白色,公鸡体重3.5—4.5公斤,母鸡体重2.5—3.5公斤。

它的特点是:

性情温和,行动灵敏,适应性强,就巢性差。

2.由国外引进鸡优良品种

(1)来航鸡,产于意大利,为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广也最有名的蛋用型优良品种,该鸡体型小,成熟早,活泼好动。

羽毛纯白色,喙和脚为黄色,耳垂白色,公鸡体重2—2.5公斤,母鸡1.5—2公斤,产蛋年均250枚。

(2)洛克鸡,产于美国,是蛋肉兼用型品种,具有代表性的羽毛颜色可分芦花、白色和黄色等数种,其中以芦花洛克和白洛克两种最为普遍。

①芦花洛克,简称芦花鸡,体形成椭园形,背宽而长,胸宽深而满,后躯发育良好。

喙、腿脚和皮肤均为黄色,全身每根羽毛呈黑白相间的斑纹。

公鸡体重3.5—4公斤,母鸡2.5—3公斤,特点是:

生长发育快,性情温顺容易育肥。

②白洛克,已由洛克品种分化出来,为一个独立的品种,以增长迅速而出名,产蛋性能也很好,是国内外用来生产肉用仔鸡的一个重要品种,羽毛白色,喙和腿脚部呈黄色。

公鸡体重4—5公斤,母鸡3.5—4公斤,比较容易衰老,第二年产蛋量迅速下降,抗病力较弱。

(二)鸭的优良品种

1.北京鸭,产于北京玉泉山一带,为肉用型优良品种,但产蛋也非常高,它生长发育快,初生体重平均为56克,2月龄后2000—2500克,成年体重公鸭3—4公斤,母鸭2.5—3.5公斤,性成熟早,年均产蛋120—180枚,易于肥育,体质强健,适应环境能力很强,称为十全十美的优良品种。

2.麻鸭,因其羽毛颜色为麻褐色而带黑斑纹,很象麻雀的毛色,故称为麻鸭。

它的特点是:

体重比较小,体重一般1.3—2公斤,找食能力强,产蛋多,最多的可达300枚以上。

3.康贝尔鸭,育成于英国,是一个蛋用型品种,它体躯高大,公斤,母鸭2—2.3公斤。

年均产蛋165枚。

(三)鹅的优良品种

1.中国鹅,外形特点是头上有肉瘤,颈细长,腿较高,白色的喙,脚、瘤均为秸黄色,灰褐色的喙、瘤为黑色,脚为灰黄色,公鹅体重5—6公斤,母鹅4—5公斤。

2.狮头鹅,是我国的优良鹅种之一,也是世界上有名的大型鹅。

因从公鹅头部正面看很象狮子头而得名。

特点是:

生长快,生后80天平均体重可达5—6公斤,成年公鹅体重10—12公斤,母鹅9—10公斤。

二、家禽的孵化

(一)孵化前的准备

孵化前的准备工作是孵化成功的必要条件,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孵化室和孵化机的检修,试温和消毒。

无论土法孵化还是机器孵化都要有一个保温严密、通风换气良好,利于消毒、操作方便的孵化室。

孵化前应检修,符合要求后,将墙壁刷上石灰并和地面用消毒药消毒。

孵化机是胚胎发育的外界环境,使用前应详细检查孵化机的严密程度,各控制部件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热源的可靠性,经修理、校正后方可使用。

孵化机和所有用具均应经过碱水清洗,有条件的须清洗消毒后再连同孵化室一起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其方法是按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30毫升,高锰酸钾15克,一定要先将高锰酸钾盛于糖瓷器内,不能用金属器来盛消毒剂。

然后注入福尔马林液(加药的顺序不能反过来)立即关闭门窗,经30分钟后打开门窗,排除剩余气味,为了提高消毒效果,消毒时温度应升到25—27℃。

2.种蛋的预温、消毒。

入孵前应将种蛋置于25—27℃室温下预热6—8小时,这样可使种蛋较快升温,胚胎发育,破壳和出雏比较整齐。

消毒大体分为两种,一是洗涤消毒法,由于它简单、方便、安全、故采用较多,二是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少。

采用洗涤消毒应注意,水温一般在43.3—48.8℃之间,若低于这个温度消毒效果降低。

在上述水温条件下,种蛋洗涤时间不能超过3分钟,超过对胚胎有损害。

方法是:

将高锰酸钾配制成0.01—0.05%水溶液,水温43℃左右,浸泡3分钟,洗去蛋壳上的污物。

(二)孵化需要的条件

孵化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天然孵化,一种是人工孵化。

人工孵化有:

炕孵、煤油灯箱孵、平箱孵、温室孵、温水缸孵、机器孵等。

人工孵化不论用那种方法,首先要求符合脴胎发育的外界条件。

从一个蛋变成一个小鸡,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要完成这一变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内

化过程中应具备的外界环境条件而言,这些条件不仅直接影响着胚胎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也影响着雏鸡体质的强弱。

孵化需要的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翻蛋、凉蛋五个方面。

1.温度,正确掌握温度是提高孵化率的首要条件。

适宜的孵化温度应当相对稳定在37.8—39℃之间。

孵化温度与胚龄、家禽种类、孵化季节以及孵化机具的类型和孵化方式有密切关系。

一般地讲,胚龄小、胚胎发育处于细胞分化、组织形式阶段,物质代谢水平较低,本身产生的热量少,因此需要稍高的温度。

胚龄大,随着胚胎的发育,物质代谢日益增强,本身可产生较多的热量。

所以需要的温度比较低。

蛋用型稍低,兼用型稍高,早春稍高以后随着气温逐渐上升可稍低。

所谓孵化的温度高与低之间变化幅度不能大,一般在0.3—0.5℃。

2.湿度,孵化湿度与胚胎发育,特别是增重和长毛有关,对水分的蒸发有直接的影响,并且水分是热的良导体,可使胚胎受热均匀。

胚胎发育不同阶段,需要的湿度也不一样。

孵化初期(1—6天)相对湿度应维持在60—65%之间,中期(7—19天)一般保持在57—53%之间,后期(20—21天)是雏鸡出壳期为防止雏鸡粘壳,湿度相应增大,达到65—70%为宜。

3.通风,通风的目的,在于送进新鲜空气,供应胚胎发育对氧气的需要,排出胚胎的气体代谢产物—二氧化碳。

同时有均温和湿的作用,为此要注意风速和气流的方向和路线。

通风换气量随着胚龄的增加而增加,土法孵化,应保持孵化室的空气新鲜。

4.翻蛋,翻蛋的目的是更换蛋的位置,防止粘壳并调节受热面,使种蛋各部受热均匀,促使胚胎发育整齐。

机器孵化时,每两小时翻一次,土法孵化时翻蛋次数视温度情况而定,一般每四小时一次。

5、凉蛋,凉蛋可剌激胚胎发育,增强对外界气温的适应能力,还可排除孵化机器的污秽的空气和多余的热量,维持正常温度,提高孵化率。

(三)种蛋的选择、保存、运输

1.种蛋的选择

用于孵化的蛋称为种蛋。

种蛋的品质是影响孵化的内在因素。

它不仅决定孵化的成绩好坏,而且影响到雏鸡的健康以及今后生产性能的优劣。

因而应在孵化前对种蛋进行严格的选择。

(1)种蛋的来源,应来自健康、生产性能高的鸡群,有正确的饲养管理,适当的配偶比例,才能保证受精率和孵化率以及鸡的品质。

(2)种蛋要新鲜清洁,应当愈新鲜愈好。

(3)蛋形要正常,壳质要均匀。

(4)内部品质要好,正常新鲜蛋的气室较小且在大端,蛋黄呈球形在整个蛋的中间,位置固定。

(5)蛋的大小和颜色要符合品种标准。

种蛋在不能及时入孵时应妥善保存,要特别注意保存的温度和湿度,适宜温度视保存期长短而定,短期为18.3℃,超过一周为12—15℃,超过14天,以10.5℃较好,相对湿度以75—85%为宜,并注意通风,蛋的小头应始终向下放置。

3.种蛋的运输

种蛋运输时若受到震动、晃动,高速运输时就会适成系带震断,卵黄下沉或造成流动气室等。

运输时应用蛋盘将蛋固定或直接装在有格的蛋箱中。

无论用何种方法包装要求用具及垫料清洁卫生。

三、家禽的饲养

(一)家禽的消化特点

家禽的消化道的构造与家畜比较,有许多不同之处,因而家禽的消化过程与家畜有所不同。

1.家禽的消化器官与消化功能。

家禽的消化器官由喙、口腔、咽、食管、嗉囊、胃、肠道以及泄殖腔组成。

它的结构和消化过程与其它家畜是不完全一样。

饲料通过消化道的时间,按精料计算,生长鸡和产蛋鸡饲料通过消化道的时间是4小时,非产蛋鸡8小时,就巢鸡则需12小时。

2.营养的吸收

(1)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

蛋白质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然后由肠壁吸收。

(2)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与吸收:

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糖类和纤维。

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转化成麦芽糖,麦芽糖和类似的糖类在肠液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被肠壁吸收。

纤维的消化则是靠肠道内微生物的发酵分解。

(3)脂肪:

脂肪在胰液的脂肪酶作用下,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被机体吸收。

(4)矿物质:

矿物质在嗉囊和胃中转变成液体,进入肠道后又分泌和吃进时同样的形式被肠壁吸收。

(5)维生素:

(1)VA(维生素A),一般是以胡萝卜素作为来源,胡萝卜素的吸收必须有胆汁、盐酸的存在,吸收主要在肠壁细胞或肝脏中转化成VA。

(2)VD(维生素D),一方面是从饲料中获得,另一方面是通过紫外线照射皮肤在体内合成。

但VD必须在体内转化后才能发挥它的生理功能。

(二)家禽的营养需要

家禽营养的需要是非常复杂的,为了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和生产能力,大概需要40多种营养物质,其中包括十三种必需氨基酸,十三种维生素,十二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总结起来为四大要素:

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

1.能量

能量是维持生命的动力,家禽所有的一切生理过程包括呼吸、

运动、生长、生产等一切生理活动都需要能量。

在饲料中保持一定的能量水平,是保证健康和高产的重要条件。

能量的来源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各种谷类,都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其中以玉米、大米、麦类、小米等最为丰富。

2.蛋白质

(1)蛋白质的组成,蛋白质由各种氨基酸组成,现查明氨基酸有25种。

饲料中有必需氨基酸13种,它是机体不能合成,由饲料供给分解而成的称为必需氨基酸。

(2)蛋白质的种类,根据来源可分为两类,即植物性蛋白和动物性蛋白。

(3)蛋白质缺乏的表现,食欲减退,羽毛粗乱,生长不良,性成熟推迟,生产性能下降。

3.矿物质

矿物质是家禽重要的无机营养成分。

分为两类,一类是常量元素,另一类是微量元素。

这些元素的作用是:

1、调节机体渗透压。

2、维持酸碱平衡。

3、是骨骼、血液、蛋壳、酶系统以及维生素的主要组成部分。

缺乏后能引起代谢机能紊乱,但也不能过多,多了会引起中毒。

4.维生素

维生素是禽维持生命和生长必需的一种物质,已知禽体所需的维生素有13种。

如VA,功能是:

1、有维持上皮细胞和神经组织的正常机能。

2、促进生长,增进食欲,促进消化。

3、增强

对传染病和寄生虫的抵抗力。

缺乏VA时,生长慢,生产性能下降,抗病力减弱,易发生各种疾病。

VA来源是鱼肝油、胡萝卜,谷物和付产品中只有黄玉米含少量的胡萝卜素。

VD能促进钙、磷的代谢,缺乏表现为生长慢、腿无力、骨松变形、喙弯、胸骨变曲、关节肿大等。

5.水

在动物身体组织中,水分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作为一种溶剂、润滑剂直接参与消化吸收,代谢产物的排泄,血液循环以及体温的调节一系列的生长、生化过程。

鸡在缺水时,首先表现出体温升高,循环障碍,代谢紊乱,最后导致死亡。

据试验蛋鸡断水24小时,产蛋量下降30%,需25—30天才恢复,鸡如果断食但供水充足可存活10天,但断水可不行。

因此,鸡对水分的需要比食物更为重要。

水的消耗受体重、年龄和气温、采食量以及食物的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成年鸡一天水分消耗量相当于本身体重的10%左右。

除了注意水的供应,还应注意水的质量。

(三)禽的常用饲料

根据饲料的来源,可把饲料分为三大类:

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矿物质饲料。

1.植物性饲料,有谷类,玉米,小麦,高梁等。

糠麸类:

小麦麸,糠等。

饼类:

大豆饼,核桃饼。

青绿多汁饲料。

2.动物性饲料,有鱼粉,血粉,肉骨粉,蚯蚓,昆虫,蚕蛹,

下水等。

3.矿物质饲料,有骨粉、贝壳粉、蛋壳粉、食盐、草木灰、石灰石等。

没有动物性蛋白时可用黄豆代之。

4.添加剂:

(1)营养物质添加剂,包括人工合成的氨基酸、维生素以及矿物质。

(2)生长促进剂,包括抗菌素、激素等。

(3)驱虫保健剂、抗球虫剂、调味剂、镇静剂等。

(4)抗氧化剂。

(四)饲料配合

什么叫配合饲料,配合饲料是根据饲养标准的规定,将各种饲料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成的家禽饲料。

配合饲料具有营养价值完善均衡,适口性好,使用方便,对生产的效益好等优点。

1.配合日粮各饲料的大致比例。

配合日粮各类饲料的大致比例是:

谷物饲料2—3种占45—70%;糠麸类10—20%;植物性蛋白饲料15—25%;动物性饲料3—7%;矿物质饲料5—7%;干草类2—5%;微量元素、矿物质、维生素、添加剂1%;青饲料两种以上占总量30—35%。

2.日粮配合

配合饲料的基本原则有五条。

一是配合种类要多,保证营养物质完善、丰富、要符合标准,提高消化率。

二是注意饲料的品

质和适口性,如果品质不良或适口性差,只在计算上符合营养标准,而实际上并不能满足营养需要,这种情况要及时纠正。

三是根据当地的条件,选择价格较低,来源充足,容易解决的饲料,做到即能满足营养需要,又能降低成本。

四是注意饲料的纤维饲喂量,尤其幼雏和高产期应减少糠麸。

五是日粮的配合应有相对的稳定性,需要变动时,必须逐渐进行,不同的日龄阶段也要这样,否则就会造成消化不良,影响生长。

(五)饲养方法

1.饲料的形状和应用

饲料按形状可分为四种,粉料、粒料、颗粒料和碎料。

(1)粉料粉料有两种,一种是单一饲料,另一种是配合饲料。

单一饲料营养不完善。

目前多用配合饲料的粉料,优点是适合各种年龄的鸡,营养完善,采食均匀,但应注意粉料不应磨的太细,保持有一定的颗粒,特细浪费过大。

粉料饲喂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干喂,一种是湿喂,干喂比湿喂消化多。

湿喂通常用加青绿饲草饲喂,优点,适口性好,可以刺激鸡的食欲,暂时可提高采食量,但喂湿料费工,在夏天容易酸败,造成浪费。

(2)粒料主要指谷类饲料的颗粒,它的适口性好,但不容易消化,耐饥饿,适合于傍晚饲喂,但它营养单纯,蛋白质、矿物质含量低。

一般与配合饲料合在一起喂。

就叫粉粒混合饲喂法,一般放在傍晚喂。

(3)颗粒料属配合饲料的再制品,优点是适口性好,营养

完善,而且减缓了饲料中一些物质的氧化,体积小,便于贮存和运输。

一般用于肉仔鸡,不适合蛋鸡,因为吃的特别多,造成过肥,产蛋量下降。

缺点,成本高,鸡的饮水量增加,造成粪便潮湿,鸡舍环境卫生污浊,鸡啄癖增加。

(4)碎料由颗粒料加工而成,具有颗粒饲料的优点。

适合各种年龄的鸡。

但成本高,吃的多,易过肥,易得啄癖症。

2.饲喂方法

(1)定时饲喂(顿喂)把一天的日粮分成等分定时饲喂,育成鸡和成年鸡一天可喂3—4次,产蛋旺季可增加到4—5次,小鸡根据年龄的不同可喂5—6次。

喂料的原则:

一般早晚多,中间少,但要适中,不要有剩余,减少浪费,保证鸡食欲旺盛。

(2)自由采食就是每隔一定的时间把大量饲料放入食槽,任鸡自由采食。

优点:

较简便,节省劳力,但有吃的过多趋势,造成饲料浪费,鸡过肥,食欲变差,这种方法只有用于肉用仔鸡。

3.饲料需要量

蛋用型雏鸡在20周内大约需要精料8公斤。

产蛋鸡每只每天喂100—120克配合饲料,不喂添加剂时,另外给30%的青饲料。

肉用型育成鸡和种鸡的饲料量,雏鸡一周龄每天每只20克,九周龄每天每只120克,一只雏鸡饲养九周需饲料4650克。

4.防止饲料浪费

饲料占养鸡成本的70%,为防止饲料浪费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日粮的配合要合理,营养成分应按标准,即不缺也不多。

二是料槽构造和高度要合适。

三是饲料形状和添料方法要合理。

5.限制饲养

限制饲养可达到抑制育成期的发育,适当控制体重,推迟性成熟期,使它们以后产蛋率、蛋重、种蛋合格率、饲料的转化率都有提高,从而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效益。

6.分段饲养

根据鸡的产蛋水平和年龄将产蛋期划分为若干阶段,并考虑环境、温度按不同阶段喂以不同水平的蛋白质,能量和钙量的日粮,这种饲养方法叫做分阶段饲养。

一般将产蛋期分为三个阶段,从开产起至产蛋20周为第一阶段,20—40周为第二阶段,产蛋40周以后为第三阶段,逐渐减少日粮中的粗蛋白。

四、家禽的饲养管理

家禽生产水平的高低首先决定于内在的遗传潜力,而内在潜力表现的程度如何又与其所处的生活环境是否适宜有密切关系。

因而家禽管理的基本要求就是创造一个有利于家禽的生长、产蛋、繁殖和健康的生活环境。

这就要求通过精心的管理,为家禽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足够的新鲜空气,适当的光照制度,合适的饲养密度,稳定的水、料供应,安静的环境并排除各种病原微生物与内外寄生虫的感染。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健康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生产性能的发挥。

(一)环境因素对家禽的影响和环境控制

1.环境因素对家禽的影响

(1)温度温度对家禽的生长、性成熟、受精、产蛋、蛋重以及饲料效率等都有影响。

雏鸡在第1—2天温度稍高,可保持在35℃,第一周24℃,以后降到21—18℃,成年禽适宜温度5—27℃,产蛋适温13—20℃,13—16℃产蛋率效高。

经常高于29℃时,则产蛋下降。

雏鸭1—3日龄保持在27—30℃,25日龄后降至18℃。

对家禽来说,高温环境甚为不利。

由于家禽无汗腺,通过表皮的蒸发只能散发有限的水份,再加上羽毛的覆盖使这种作用受到限制。

因此,几乎完全靠呼气来进行蒸发散热。

环境温度逾高,鸡的体湿逾高,呼吸率也逾高。

除热带家禽外,环境温度超过40℃时,温度逾高,存活的时间也就逾短。

相对来说,家禽比较耐寒,由皮下脂肪和厚密的羽毛形成一个良好的隔热层。

因此,鸡、鸭、鹅都能忍受较低的温度。

但舍温偏低同样是有害的。

如降到-9℃以下时,活动迟钝,生产性能下降。

最低舍温要求保持在0℃以上。

(2)湿度这里是指相对湿度。

禽舍里相对湿度对家禽的体感湿度,体温调节,以及环境卫生都有很大的影响。

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

如低于40%,幼禽的羽毛生长不良,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如过低,也可能导致脱水。

如高于72%,就会羽毛粘连,关节炎病例增多。

同时有利于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的繁殖,诱发各种疾病。

(3)空气禽舍里的空气受到家禽的呼吸,生产过程以及有机物的分解,这样一些因素影响空气的化学成分,增加了一些

原来没有或原来很少的成分。

如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卫生差。

会造成供氧不足和二氧化碳过多的危害。

空气的有害气体中,氨如果偏高危害性较大。

可降低抵抗力。

引起肺部水肿、充血,对新城疫比较敏感。

(4)光照光照可分为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两种。

自然光照指太阳光,人工光照指灯光。

用普通禽舍养鸡,应充分利用阳光的作用。

阳光照射可提高鸡的新城代谢,增进食欲,还可使7—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3,促进禽体内的钙、磷代谢。

同时还可杀菌,保持鸡舍干燥,预防疾病。

在现代化的养鸡业中,完全用人工光照,利用人工光照的方法,提高养禽业的生产率。

人工光照的原则是,光照时间在生长期不宜延长,在产蛋期不宜缩短。

(5)噪音噪音的刺激会引起啄斗、飞腾、惊恐等,因而也会造成一些不利影响。

2.环境控制

环境控制的目的在于消除自然因素对家禽的侵袭,尽量减少各个季节气温,日照时间与强度的变化对家禽的影响,防止病原体对家禽的感染。

从而达到高产、稳产和周年均衡的生产目的。

(二)雏鸡的培育与管理

从出壳到6周龄的幼雏,需要供给一定的温度,细致的饲养管理和精心的培育,称为育雏。

1.育雏前的准备

(1)育雏室要进行清扫,做到保温、干燥,光亮度和通风换气良好。

全部设施及用具要刷洗干净,集中于育雏室内,关严门窗,按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20克,福尔马林40毫升熏蒸消毒,密闭1—2天。

地面刷洗后用2%的烧碱溶液消毒,墙壁用10%石灰乳刷洗。

(2)准备好育雏的饲料添加剂,药品、垫料、食槽、饮水器等。

(3)接雏前三天,装好所有设施,试温,可靠后方可进雏。

2.育雏条件

(1)温度在1—2天温度保持35℃,后逐渐降温,第一周保持在24℃,以后每周降1℃,降到18—21℃为止。

温度合适为止,可从雏鸡的状态观察出来,温度适宜,雏鸡在舍内分布均匀,精神食欲良好,饮水正常,活泼好动,夜晚安静,温度过低,雏鸡拥挤成堆,集于热源,并发出尖叫,温度过高雏鸡远离热源呆立,张口喘气,饮水量增加。

(2)湿度出壳的雏鸡身体内水分的含量在70%以上,从高湿的出雏器转入较干燥的育雏室,会散发较多的水分,影响雏鸡的正常生长。

一般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5-65%,偏高偏低都会造成危害。

(3)通气通气的目的是排出室内污浊空气,换进新鲜空气,并调节室内湿度。

适宜的通气为人进室内不感闷气和刺眼鼻。

(4)光照阳光照射有杀菌、消毒,在体内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磷代谢,防止软骨症,一周后逐渐放到室外活动。

(5)密度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容纳的雏鸡数。

每平方米可养20-30只,以后逐渐调整到6周龄的10-15只。

3.雏鸡的饲养管理

(1)开食与饮水,一般在孵出后的24—36小时开食,开食应放在白天,最好在早上进行。

开食饲料以小米或粉碎的黄玉米浸泡软化后饲喂为宜,料中应加0.02%的抗菌素药物和碎大蒜,以增强抗病力,开食两天后逐步加入配合饲料,一周后全部喂配合饲料。

开食第一天每只喂2—3克,以后每天增加1克,喂八成饱即可,0—4周内每天喂5—6次,之后每天4次,间隔时间要均匀。

雏鸡的饮水要与开食同时进行,供水后就不能中断。

一周龄内要饮温开水。

每周饮一次0.04%的高锰酸钾溶液。

(2)为了保证雏鸡发育均匀,提高成活率,在育雏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将弱雏挑出来,加强饲养管理。

(3)疫病防治,雏鸡个体小,抗病力差,饲养密度大,如果染病,难以控制,因此要防治。

育雏期间最易发生而且危害较大的为白痢和球虫病,故要在10日龄的饲料中加0.02%痢特灵;11—20日龄加0.1%四环素,21—30日龄加0.1%土霉素,能有效地预防雏鸡白痢和球虫病。

(三)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为了使鸡群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适量的营养,维护鸡群健康,促进产蛋鸡高产稳产,就必须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

1.日常饲养管理要点

(1)注意观察鸡群,每日观察鸡群的精神,采食、饮水、粪便是否正常,对有病症的鸡要隔离饲养,及时对症处理。

(2)定期进行选择,淘汰不符合生产要求的鸡,减少饲料和管理费用。

(3)定期称重,体重与产量有密切关系,对照各周龄的体重标准,检查产蛋鸡的体重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