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初中物理中考一轮力与运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70926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初中物理中考一轮力与运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青岛初中物理中考一轮力与运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青岛初中物理中考一轮力与运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青岛初中物理中考一轮力与运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青岛初中物理中考一轮力与运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初中物理中考一轮力与运动.docx

《青岛初中物理中考一轮力与运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初中物理中考一轮力与运动.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初中物理中考一轮力与运动.docx

青岛初中物理中考一轮力与运动

力与运动

学海导航

一:

运动

(一)课标标要求

 

章节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举例

记忆

问答

计算

人文

作图

实验探究

常数

1、运动的描述

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

1

2、运动的快慢

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单位及其换算,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平均速度

1

1

速度公式

1

3、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时间和长度的单位及换算,误差概念、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1

测量长度

1

学法指导

教学建议:

一般会出选择题:

刻度尺的使用

或在探究力与运动关系实验中出图,读刻度尺所测长度。

二、考基要点

单纯举例,记忆类知识点(常数、人文)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1、机械运动:

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

(1)概念:

说物体在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另外的哪个物体作标准。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2)参照物的选择:

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作。

参照物选择的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可能不同。

通常研究问题时,往往选择大地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速度:

用字母v表示。

(1)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2)定义:

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公式:

v=s/t

(4)单位:

米每秒(m/s)。

常用单位:

千米每时(km/h)。

换算关系:

1m/s=3.6km/h

5、匀速直线运动:

快慢不变、经过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6、时间的单位:

秒(s),其他还有:

分(min)、小时(h)。

换算关系:

1min=60s,1h=3600s。

7、长度的单位:

米(m),其他还有: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关系:

1km=l03m,1dm=10-1,1cm=10-2m,1mm=10-3m,1μm=10-6m,1nm=10-9m。

实验

典型例题

实验:

Ⅰ级

测长度

计算

典型例题

v=s/t

相遇追击问题

一.单位换算

(1)30min=s=h

(2)0.25h=min=s

(3)4.2km=m

(4)3.2×107m=km

(5)15m/s=km/h

(6)72km/h=m/s

二.速度计算(桥式计算)

例1.铁路提速前,从郑州到上海的火车平均速度仅为80km/h,要运行12.5h;经提速后,火车的平均速度达到125km/h。

则现在从郑州开出的火车经过多长时间到达上海。

达标练习

1.甲乙两地相距72km,一辆汽车从甲地向乙地开出,速度是54km/h,一辆自行车同时从乙地向甲地行驶。

若要同时到达离甲地54km处,问自行车速度是多大。

三:

速度计算(相遇、追击问题)

3.一辆卡车以36km/h的速度闯红灯,卡车开出2s后,交警以20m/s的速度追击。

不计卡车长度,交警要多长时间可追上违反交通规则的卡车?

达标练习

4.2004年,印尼海域大地震,引起了强烈海啸,距震中1500km的马尔代夫大海边有一群孩子正在玩耍,如果他们接到警报并立即逃跑向离岸3000m的高地,便不会被浪卷走,倘若如此,他们最晚在地震发生后多长时间接到警报,方可死里逃生?

(v海啸=500km/h,v孩子6km/h)

(三)习题精炼

1、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五四运动B、太阳升上天空C、心情激动D、铁生锈了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研究物体的运动,首先必须选定参考系B.参考系必须选择地面

C.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时,选取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所得出的关于物体运动的结论是相同的

D.选取不同的参考系,所得出的关于物体运动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

3、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为(  )

A.船和山     B.山和船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

4、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

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度线量起

B、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

C、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度线来读取数据

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

5、下列各刻度尺中不能使用的刻度尺是()

A、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B、0刻度线已经磨损的刻度尺

C、量程只有10cm的刻度尺D、刻度不均匀的刻度尺

6、如图3所示物块的长度是cm。

7、如图4所示,现有一卷粗细均匀的细铜丝,要求测出它的直径。

试一试,并把测量步骤和方法写出来。

 

8、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

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物体v由s/t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9、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的路程s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

B、所用的时间t越少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

C、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则运动得越快

D、物体v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

10、下列速度,按大小排列的顺序是()

(1)运行中的火车的速度是72km/h

(2)高速公路上飞驰的轿车的速度是1.8km/min(3)草原上狂奔的猎豹的速度是28m/s

A、

(1)

(2)(3)B、(3)

(2)

(1)C、

(2)(3)

(1)D、

(1)(3)

(2)

11、甲物体的速度是72Km/h,乙物体的速度是20m/s,丙物体1分钟内通过的路程是1200m,比较可知()

A.甲物体运动得最快B.乙物体运动得最快

C.丙物体运动得最快D.三个物体运动得一样快

12、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时2:

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

1,则甲、乙的速度之比为()

A.1:

3B.1:

6C.6:

1D.3:

1

二、力、三种性质的力

(一)课标标要求

 

章节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举例

记忆

问答

计算

人文

作图

实验探究

常数

4、力

力,力的单位,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改变运动状态、形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

1

1

1

力的示意图(F、FN、Ff、F浮等表示力),难度为4个力

1

1、弹力弹簧测力计

弹性形变,弹力,弹力在日常生活中的称谓(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及方向、作用点、实例

1

1

1

弹簧测力计原理,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1

1

2、重力

重力,重力的方向,重心及规则物体重心位置的确定

1

1

1

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公式

1

1

1

1

★3、摩擦力

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1

1

1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摩擦力的侧脸方法,增减摩擦的各种方法,两种摩擦的比较

1

1

2

 

教学建议:

一般会出选择题:

考察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一般会出选择题和简答题。

分别考擦摩擦力的测量和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

 

二、考基要点

单纯举例,记忆类知识点(常数、人文)

1、力:

(1)定义:

力就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用字母F表示。

(2)力的作用特点: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单位:

牛(N)。

(4)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5)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改变物体的形状。

2、弹力:

常用字母FN表示。

(1)弹性形变:

物体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能恢复原来的形状,这样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2)弹力:

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3)弹簧测力计:

①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②使用:

注意不要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3、重力:

用字母G表示。

(1)定义: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方向:

竖直向下。

(3)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

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4)大小:

物体收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关系式:

G=mg,其中g=10N/kg。

4、(滑动)摩擦力:

用字母Ff表示。

(1)定义: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他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就是摩擦力。

(2)摩擦力的方向:

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超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两种摩擦的比较:

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的多。

(5)增多、减小摩擦的方法:

摩擦

方法

增多摩擦

增大压力

使接触面粗糙

变滚动为滑动

缠绕

减小摩擦

减小压力

是接触面光滑

变滑动为滚动

使接触面分类

实验

Ⅱ级

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器材

 

实验名称

 

 

实验装置图

 

实验步骤

 

实验表格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表格

 

结论

实验

Ⅰ级

用弹簧测力计测力

弹力(无)

重力,重力的方向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实验表格

实验图像

实验结论

摩擦现象

摩擦力的测量

增减摩擦的各种方法

两种摩擦的比较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简答

典型例题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踢足球时,小明感到提出球的同时,踢球的脚感到痛,为什么?

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1、为什么雨雪天,汽车在路面上行驶时易打滑?

 

2、为什么用力擦黑板时可以擦干净?

作图

典型例题

(1)力的示意图(受力分析)

用黑点,箭头,线段长短,字母(F、FN、Ff、F浮等)表示力。

进行物体受力分析,最终达到:

难度为4个力。

一个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或静止的情况、两个物体接触的情况。

(注:

对于成一定角度的力,不要求写出度数,只按该方向画出带箭头的线段即可。

各个力的大小用线段的长度大致的表示出来。

不区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要求在重心标注O点。

1、请你在图1-13-29中画出沿斜面向上行驶的汽车所受力的示意图

2、画出下列图中物体A所受力的示意图:

在图甲中,斜面上的物体A匀速下滑;

在图乙中,用绳挂在墙上的球A

3、如图2-3-26所示,试画出小车在斜坡上下滑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

图2-3-26

计算

典型例题

计算:

重力公式:

G=mg

1、一个鸡蛋的质量为60g,求它所受的重力是多大?

2、在桥头上往往可以看到如图1-13-4所示的限重标志牌,通过计算说明这座桥允许通过的车最重是多少?

(三)习题精炼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两个物体接触时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不一定要接触

2、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

B、可以改变物体的质量

C、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D、可以改变物体运动方向

3、用脚踢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脚是施力物体,所以它不受力

B.脚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C.脚受到的力的施力物体是足球

D.脚踢足球的力和球对脚的作用力同时发生

4在湖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

A、桨对水的推力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C、人对船的推力D、水对桨的推力

5、在下图所指的四个力中,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6、下列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开动汽车从静止变为运动B.汽车急刹车,从运动变为静止

C.降落伞从空中匀速降落D.汽车匀速转弯

7、“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各图能生动地体现这一规律的是()

8.在图11-41中,正确表示压力的是()

9.下列哪个例子不能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

A.射箭运动员箭上弦后将弓拉开

B.一石子在空中加速下落

C.茶杯放在桌上也能使桌子发生形变

D.陨石落地,将地面砸开一个大坑

10.坐在船上的人用桨向后划水时,船就会前进.使船前进的力是(  )

A.人手作用在桨上的力

B.水作用于桨上的力

C.水作用于船体上的力

D.桨作用于水上的力

1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带电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轻小物体并不吸引带电体

B.指南针能够指南北,说明有些物体受力不一定有施力物体

C.相互接触的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

D.如果物体形状发生了改变,则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12.秀娟把一个长方形小纸箱放在南海广场的手扶电梯上,如图11-42所示,小纸箱随着手扶电梯匀速上升,请你画出小纸箱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三、力与运动关系

(一)课标标要求

 

章节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举例

记忆

问答

计算

人文

作图

实验探究

常数

★5、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1

1

2

惯性,惯性的利用和危害

1

1

1

1

6、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条件

1

1

1

 

二、考基要点

单纯举例,记忆类知识点(常数、人文)

1、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2、惯性:

(1)定义: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2)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3、二力平衡:

(1)概念:

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是平衡的。

(2)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4、运动与力的关系:

受力情况

速度大小和方向

运动形式

运动状态

不受力

都不变

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不变

受平衡力

受非平衡力

至少一个变化

变速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

改变

 

人文:

牛顿:

牛顿定律/(惯性定律)/(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

实验

典型例题

1级实验:

惯性,惯性的利用和危害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

Ⅱ级

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实验器材

实验装置图

 

实验步骤

 

实验表格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说明:

推理:

这所用的实验方法为:

简答

典型例题

惯性的利用和危害

1、在平直路面上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仍能继续向前滑行,为什么?

计算

典型例题

平衡力

1、一物体质量是50kg,求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2、一物体质量是50kg,求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3、一物体质量是50kg,现用200牛的力向上提物体,求此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三)习题精炼

如图所示,在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把木块放在____(选填粗超或光滑)的___桌面上,向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当两盘砝码质量_______时,木块静止。

(2)保持两盘砝码质量相等,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F1、F2不在同一直线上,观察到木块发生转动。

(3)如果将两边的吊盘挂在小车一端的同一挂钩上且沿同一方向拉小车,可以发现小车不会静止。

这是为了表明小车受到的二力若平衡,必须满足这一条件而设计的这一步骤。

概括起来,可以得出结论: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__________,方向相反,作用在__________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2.如图1-12-15所示,各物体收到的两个力彼此平衡的是()

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越大,跳远成绩往往越好

B.用力将物体抛出去,物体最终要落到地面上

C.子弹离开枪口后仍然能继续高速向前飞行

D.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能将敌方飞奔的马绊倒

4、一杯水放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11-47所示的变化,则11-47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①列车突然向右启动

②列车突然向左启动

③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

④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A.①或②B.①或③C.②或③D.②或④

5.氢气球用绳子系着一个重物,共同以10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当到达某一个高度时,绳子突然断开,这个重物将( )

A.继续上升一段,然后下落B.立即下落

C.以原来的速度一直上升D.以上说法都不对

6.李明看到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后,很容易摔倒,下面是他对这种现象的解释:

①人的脚着地后受地面摩擦力作用而停下来

②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③人向车行驶方向摔倒

④从行驶的车上跳下的人原来与车共同处于运动状态

解释这个现象的合理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

7.在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如图11-55所示用同一小车从同样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使它在三种不同表面的水平轨道上继续运动.            

(1)为什么要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车在三种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这个实验作进一步推想,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章检测得分:

1、对于“力与运动的关系”的问题,历史上经历了漫长而又激烈的争论过程,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其核心含义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

C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D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

2、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能在空中向上运动一段时间才落下来。

这是因为()

A.物体的惯性大于它所受到的阻力。

B.物体由于惯性同时又受到重力作用。

C.物体向上惯性力大于向下的阻力。

D.物体受到一个向上的作用力。

3、人类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得益于物理学中关于运动和力的研究。

(1)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①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经验和思辨认为。

②伽利略通过实验说明:

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将会。

③英国科学家概括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著名的惯性定律。

(2)惯性定律的内容是:

(3)作为经典力学的先驱,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物理的先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最先在物理学中成为共识。

4、有一热气球以一定的速度上升到某一高度时,突然从气球中掉下以物体,这个物体离开热气球后将

A继续上升一段距离后下落B立即下落

C以原来的速度上升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在汶川抗震救灾中,用飞机空投物品,物品下落过程中,如果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那么它将()

A匀速运动B 减速运动

C加速运动       D 曲线运动

6、在行驶的列车车厢的天花板上悬挂一个小球A,在A的正下方地板上有一点B,如图所示,当用剪刀剪断细线,小球A将:

A落在B点上B落在B点的前面

C落在B点的后面D无法确定

7、A景区水池边立有“水深危险”B商场走廊过道标有“小心碰头”

C汽车的尾部标有“保持车距”  D输电铁塔下挂有“严禁攀爬”

8、在运动场上常见到这样一些场景,其中表现出的现象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短跑运动员跑到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 B.跳远运动员要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C.投掷铅球时.铅球离开手后继续向前运动D.跳高运动员跳过杆后从最高点落向地面

9、用力拍打衣服时,常可以把衣服上的灰尘拍打下来,这是因为:

衣服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由静止开始;而灰尘由于具有仍保持静止状态,于是从衣服上掉下来。

10、锤头松了,你能用惯性知识想办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吗?

说出你的办法和理由。

 

11、小腾所受的重力是490N,求小腾的质量是多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