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技术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70826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9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技术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技术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技术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技术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技术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技术总结.docx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技术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技术总结.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技术总结.docx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技术总结

密级a:

编号b:

 

XXXXXXXXXX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

项目总结

 

XXXXXXXXXX有限公司

2014年10月31日

 

XXXXXXXXXX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

项目总结

 

编写单位(盖章):

XXXXXXXXXX有限公司

编写人:

2014年10月31日

 

审核意见:

审核人:

2014年10月31日

目次

第一章:

概述

1概要说明

1.1项目概述

1.1.1项目来源

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

“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强化对农村耕地、林地等各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

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

”XXX年XXX月XXX日召开的XX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会议明确提出:

2014年,全省每个市州应确定2至3个县整县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其余各县应择一至两个乡镇的一至两个行政村作为试点开展工作。

因XXXXXXXXXX县未被纳入整县推进试点县,选择XX乡XX村作为先行试点村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1.1.2项目内容

我单位于XXX年7月XX日通过招标方式取得了XXXXXXXXXX县XX乡XX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发证试点项目。

确权登记工作包括XX乡XX村XX个村民小组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调查、界址点施测及数据库建设工作。

1.1.3项目目标

完成试点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工作:

以试点村行政区界线为调查单元,查清发包方、承包方的权属等信息;查清承包地块的名称、面积、四至、空间位置、土地用途等信息,全面完成试点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调查、承包地块的属性调查和测量工作。

建立试点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

依据有关技术规程的规定,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所形成的图、表、卡、册和有关法律文书纳入数字化管理,建成全省联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管理系统。

完成试点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登记颁证工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的规定,实行家庭承包的农村土地,在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调查,经公示确认无异议,要编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薄,报同级人民政府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1.1.4项目工作量

XXXXXXXXXX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的工作任务为试点XX乡XX村XX户农村家庭的XXX亩耕地进行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1.2项目的组织和实施

1.2.1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为确保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的顺利实施,XXXXXXXXXX县人民政府成立了XXXXXXXXXX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XXX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

XXX县农业局局长

成员:

XXX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XXX县财政局局长

XXX县监察局局长

XXX县畜牧局局长

XXX县司法局局长

XXX县林业局局长

XXX县水利局局长

XXX县档案局局长

XXX县信访局局长

XXX县统计局局长

XXX县政府法制办主任

XXX县公安局副局长

XXX县国土资源管理局局长

XXXXX乡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XX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XXX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具体负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资金监督、人员协调等日常事宜。

1.2.2试点作业项目部

为保质保量完成XXXXXXXXXX县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经我公司研究,决定成立XXXXXXXXXX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项目部。

组成人员如下:

负责人:

XXX

技术员:

XXX、XX、XXX、XX、XXX

1.2.3工作计划安排表

XXXXXXXXXX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试点工作计划安排表

工作内容

7

8

9

10

资料收集

权属调查

地块测绘

内业数据处理

成果公示

数据库建设

成果资料移交

1.3产品交付与接收情况

-——————————————————————————

2项目执行情况

2.1生产任务安排与完成情况

生产任务于2014年XX月中旬开展,至XX月XX日完成外业权属调查及部分地块的测量工作。

2.2作业定额和作业率

2.3经费执行情况等

3作业区概况和已有资料的利用情况

3.1作业区概况

XXXXXXXXXX县位于XX省西南部,

3.2已有资料的利用情况

二调数据库及影像:

用于制作外业调查工作底图。

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数据:

用于对各个家庭承包方按座落分布情况编号。

基本农田数据库数据:

用于建设承包经营权数据库时补充承包地块的相关属性信息(是否基本农田、地力等级情况)。

土地承包合同及流转合同:

基础归档资料。

XX村家庭户统计信息:

用于实时掌握承包方确权登记情况。

XX村土地登记簿:

基础归档资料。

第二章:

技术设计执行情况

1作业所依据的技术性文件

1.1技术设计书

具体内容详见《XX省XXXXXXXXXX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技术方案》

1.2有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01、《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7930);

02、《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7931);

0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1991);

04、《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GB/T13989-1992);

0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007);

06、《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

07、《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3923-2006);

08、《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

09、《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NY/T2537-2014)

10、《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NY/T2538-2014);

1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NY/T2539-2014);

12、《地籍测绘规范》(CH5002-94);

13、《地籍图图式》(CH5003-94);

14、《地籍调查规程》TDT1001—2012;

15、《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4-2007;

16、《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17、《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

18、《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

19、《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2部分1:

50001:

10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2-2006;

20、《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GB/T17941.1-2000);

21、《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与质量评定》(GB/T18316-2001);

2技术设计文件执行情况

为统一技术标准,规范工作程序,确保XXXXXXXXXX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农业部《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的意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以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NY/T2537-201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NY/T2538-201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NY/T2539-2014)等行业标准,根据县情和工作实际情况,以《XX省XXXXXXXXXX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技术方案》为依托进行试点区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

3作业中主要技术问题和处理方法

3.1工作底图预处理

3.1.1几何校正

由于前期收集的遥感影像存在类型(电子版、纸质版)、投影,比例尺差异,必须通过几何校正手段处理并建立起影像与现有标准成果数据之间的相互关联。

1、选择控制点:

在遥感影像和地图上分别选择同名控制点,建立图像与现有标准成果的投影关系和对应关系,这些控制点应选择在较容易定位的地方。

如河流、公路等交叉点等。

2、建立整体映射函数:

根据图像的几何畸变性质及地面控制点的多少来确定矫正数学模型,建立起图像与地图之间的空间变换关系。

如多项式方法、仿射变换方法等。

3、重采样内插:

为了使矫正后的输出图像像元与输入的未校正图像相对应,根据确定的校正公式,对输入图像的数据重新排列。

在重采样中,由于所计算的对应位置的坐标不是整数值,必须通过对周围的像元值进行内插来求出新的像元值。

3.1.2图像增强

为了使图像内容能被容易确切地识别,有针对性的对图像数据进行了图像增强加工,目的是提高影像图件的可判读性。

图像增强把重点放在从视觉上更能便于识别遥感影像的内容,典型的图像增强有灰度交换、彩色合成等,本次工作我们主要选择彩色合成方式对遥感影像进行图像增强处理。

3.1.3作业区域预处理

因受所使用遥感影像时相及相关政策规划影响,为了保障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成果质量和提高作业效率,我们对前期收集的相关图件资料和工作调查底图进行了叠加关联处理,根据相关政策有针对性的在前期准备工作中剔除掉部分已永久性占用并改变农用地性质的土地,增加已经立项且正在施工开发整理成耕地的区域。

前期收集的相关图件资料有:

1、试点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图件(*.dwg矢量格式)

2、退耕还林、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报告附图

3、近两年及本年度已批复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图件

3.2无人机航飞工作

3.2.1航飞准备工作

航空摄影是一项整体性要求较高的工作,不仅要求有精密的摄影仪器、严格的技术指标,为保证航飞工作的顺利实施,还必须要有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以保证从项目规划、设计、实施、后期处理的全过程都处于可控状态,可以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有关规范和标准。

航飞工作的组织管理是围绕航测任务的整个过程开展的,在任务下达之后,及时确定任务的责任人员,建立任务的项目组。

1、航摄实施前,制定详细的飞行计划,且针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制定应急预案。

2、航摄工作严格遵照民航、通航和空域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

3、航摄实施前对工作使用的设备、材料进行认真的检查,并做好了检查记录。

4、派出经验丰富的项目负责人现场组织安排和指挥生产,严格掌握天气标准,经常和气象台联系,不错过航摄天气,确保飞行质量、摄影质量与生产日期。

5、摄影协调安排在碧空天气进行,确保影像清晰、色调均匀、层次丰富。

3.2.2航飞工作实施

无人机正式作业前进行了试飞和试摄,通过对试飞和试摄所获成果分析研究,确认各项系统设备状态正常后,正式开始航摄工作。

1、每次试飞前,需仔细检查系统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2、进入摄区前,组织飞行员和摄影员进行航线设计的技术讲评。

3、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太阳高度角要求选择摄影时间。

4、在航摄飞行时,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

5、飞行时,最大航高与最小航高之差不大于规范限制。

6、飞行结束后,对旁向重叠、范围保证等元素进行逐一检查,做出详细的质检记录,凡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必须进行补摄或重摄。

7、航摄中出现的相对漏洞、绝对漏洞和其他严重缺陷均应及时补摄,漏洞补摄必须按原设计航迹进行,补摄航线的两端应超出漏洞之外不少于一条基线。

3.2.3航飞影像处理

无人机航空影像处理流程图

 

1、影像处理准备:

(1)原始数据格式为JPG;

(2)相机检校文件包括:

相机像主点坐标、相机焦距、像元大小、径向畸变差系数(K1、K2)、切向畸变差系数(P1、P2)、CCD非正方形比例系数α、CCD非正交性的畸变系数β、像方坐标系等(其单位为像素或毫米)。

(3)控制资料包括:

控制点坐标文件(包括平面坐标与高程坐标)或DOM、DEM等。

(4)航线结合表包括:

航线索引图、飞行方向等。

2、数据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与空三软件有关,也与相机有关,普通相机的相片需进行畸变纠正。

一般相片预处理时需将相片按照航带分开并按照飞行方向适当旋转(相邻航线的相片旋转角度相差180度),有的空三软件需将相片格式转换为tif格式才能做后期处理,在转格式和旋转相片时,为了保持相片信息不丢失,最好是PhotoShop软件来处理,为了提高效率,可以采用PS的批处理命令。

如果是用MAP-AT软件的话,相片可放在一个目录,格式也不需转换,直接用JPEG格式,但是仍需按照航带旋转相片,这是为了方便批处理建立空三的工程文件。

像控点数据按照编号和航带分好目录。

3、空三加密处理

空三加密处理是航摄中最重要的步骤,也是最繁琐的步骤。

不同的软件空三步骤有些许不同,但是大同小异。

一般都是先做内定向,然后是相对定向,最后做绝对定向,绝对定向是需要控制点数据的。

所谓加密其实就是平差过程,为了提高加密精度一般在最后都会在绝对定向的基础上做一次在整体的光束法平差,光束法整体平差不引入中间步骤的参数,是以精度最高。

4、生成DEM和DOM

做完空三之后就可以生成DEM和DOM了,在相对定向之后可以将部分加密点假设为已知点,所以相对定向之后就可以做这一步了,如果只是需要没用坐标的正射影像的话,可以在相对定向之后做这一步。

生成DEM其实就是软件自动匹配加密点的过程,增加加密点的密度就可以得到不同分辨率的DEM,但是电脑自动匹配的加密点总会有错误的,所以如果要出DEM成果是必须要人工编辑的。

生成DEM需要所在影像的高程数据,也就是DEM,可以用电脑自动生成的DEM(未编辑的),也可以用已有的DEM数据,如等高线数据等。

但是已有格式DEM可能和软件所用格式不同,须进行格式。

DEM的格式,有点空三软件是自带,有的需用ARCGIS,或者ERDAS等软件来处理。

5、镶嵌匀色

在上一步中生成的DOM正射影像都是单张相片纠正过来的,为了得到整幅影像需进行镶嵌处理,镶嵌的意思就是不同的相片按照坐标和纹理进行拼接处理。

不同的相片对比度和色调不一致,所以在拼接前还需进行匀光匀色处理,匀光是统一对比度,匀色是统一色调。

匀光匀色软件很多,有的是空三软件自带的(如DPGrid),有的是单独的,有的和镶嵌软件是一体的。

但是所有的镶嵌匀色软件处理步骤都大同小异。

匀光匀色有不同的算法,主要是两种,一种是整体的自适应算法,这个算法是根据所有形象的对比度和色调信息计算出一个整体统一的对比度和色调,然后将所以的相片的对比度和色调改成这个值。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不需要编辑模板,但是整体效果不是很好,这是因为由于成像条件不同,所以可能相同地物的对比度和色调本身不一致,用这种算法处理之后在拼接的地方拼接的痕迹很明显。

另外一种算法是预先按照测区所在地的不同地物,选择一张相片(最好是包含所有地物)作为模板,用图像处理软件(如PS)将模板相片中相同地物的色调调整一致,并将整体效果调至最好。

最后用此模板作为匀光匀色的标准来调整所有相片的色调和对比度。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相片匀光匀色效果好,整体效果也不错,而且拼接痕迹不明显。

一般生产是采用这种方法,但是编辑模板对处理结果影响较大,如果模板选得不好,整体效果也不好,这个和经验有关。

做完匀光匀色之后就是相片的镶嵌了,镶嵌过程中为了纹理一致,需要编辑拼接线,这个对后期成果影像较大。

编辑拼接线主要是为了避开房屋,因为房屋的高差大,所以变形也大,一般是无法完全纠正的,所以不同照片中相同房屋的纹理不会完全对应,为了得到相同的纹理,同一栋房屋应选择同一照片中的纹理。

还有就是可能有些相片在拼接的地方纹理不好,需选择纹理的较好的相片。

总之要得到质量好的整幅影像,镶嵌匀色的工作量也很大。

现在用到的镶嵌匀色软件很多:

1、ERDAS;2、GeoDogging;3、航天远景易拼图;4、DPGrid自带模块;5、Inpho自带模块。

6、成果输出

最后一步是成果输出,成果可以分为空三加密成果,DEM成果和DOM成果。

空三加密成果就是空三加密的之后得到的每张相片的内外方元素以及平差之后的各参数的误差分布和中误差,这些必须达到规范的要求,后期处理的成果才算是合格的。

DEM如果作为成果输出是需要进行编辑的,但是一般空三软件只有简单的或者没有DEM编辑的功能,需将空三成果转换为DEM编辑软件识别的格式之后在导入相应软件进行编辑。

DEM编辑主要是将高程加密点贴近地面,一般在房屋和有树木的地方加密点是贴在房屋和树顶上的。

而且由于空三本身误差的存在,不同相对(一个相对分为左影像和右影像)的匹配点不同,高程也不尽相同。

一个模型中周边的变形是最大的,所以DEM在中间的精度最好。

将不同模型的DEM拼接成整幅时一般是选取模型中间的加密点,取平均值得来的。

DOM是大部分航摄的最终成果,也是最主要的成果。

做完上一步之后得到的就是DOM成果,标准成果是需要按照地理坐标分幅输出的,DEM和DOM都一样。

最后如果可能的话,还会需要DLG成果,DLG是在空三成果的基础上在数据采集软件上进行的。

3.3地块测量

地块测量包括地块控制测量和地块界址测量两部分。

地块控制测量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分级布网、由高级到低级逐级控制的原则。

地块控制测量包括基本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

考虑到调查区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已有基本控制点测量成果。

基本控制点包括国家各级大地控制点和城镇二、三、四等控制点及一、二级控制点。

精度高的网点可作精度低的控制网的起算点。

在等级基本控制测量的基础上,图根控制测量主要采用GPS相对定位测量网施测,施测的图根控制网点分为一、二级。

3.3.1平面坐标及高程系统

1、平面坐标系统及投影方法

坐标系统采用2000国家坐标系,3度分带,中央子午线为东经105°。

2、高程系统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拟合)。

3.3.2平面控制测量

1、GPS控制测量

(1)选点、埋石及编号

①GPS点应选在展望良好,利于长久保存和便于发展下一级控制的地方;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200m和高压输电线路50m;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满足GPS测量的观测要求。

②GPS网之间由于边长较长,原则上不要求互相通视。

③点位均设置永久性标志:

一般情况下埋设预制水泥桩,其规格为20cm(上面宽)×30cm(下底宽)×60cm(高),水泥桩顶部嵌入一圆型不锈钢帽。

坑底填以砂石,捣固夯实。

在水泥铺装路面上用冲击钻钻孔,注水泥沙浆,嵌入同水泥桩顶部相同的标志,点四周用红油漆画边长为10cm的方框。

④GPS点的点名以自然村庄、单位、或其它地名命名。

点号为K+等级号(C级)+顺序号,如:

张村(KC01)。

⑤绘制GPS点点之记一份。

⑥GPS控制网观测拟使用12台中海达V30双频GPS接收机,该仪器的标称精度:

平面:

±(5mm+1ppm),高程:

±(10mm+2ppm),作用距离≤50km。

按静态定位方法进行作业。

观测要求见下表:

观测卫星高度角

有效观测卫星数

GDOP

观测时段长度

数据采样间隔

≥15°

≥5

≤6

≥60min

15s

⑦观测时应认真、仔细、正确填写测量手薄,天线高度要两次量测,较差不得超过3mm,最后取中数使用,记录不得划改。

其它技术要求如下:

GPS网相邻点间弦长精度为:

σ=±

d为相邻点间距离,km,取网的平均距离

a为固定误差,取10(mm)

b为比例误差系数,取20(ppm)

σ为标准差,mm

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不应超过

σ

独立环闭合差应满足:

WX≤3

σ

WY≤3

σ

Wz≤3

σ

Ws≤3

σ

Ws为环闭合差Ws=

n为独立环中的边数

同步环坐标分量闭合差不应大于

σ

二维约束平差后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不应大于1/45000。

⑧基线解算及平差计算均采用广州中海达公司HD2003数据处理软件包。

⑨其它具体技术要求执行GB/T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2)GPS-RTKⅡ级导线

等级

精度要求

与基准站的距离(km)

观测次数

观测方式

一、二级

两次观测点位互差≤3cm

两组观测值的点位互差≤7cm

≤7

双站各2次

双基准站

图根(放样)

两次点位互差≤5cm

≤7

2

单基准站

地块/碎部点

/

≤10

1

单基准站

注:

当采用单基准站观测时,必须检测周边已有同等级以上控制点。

检测高等级控制点时,其点位互差≤5cm;检测同等级控制点时,其点位互差≤7cm。

双基准站观测方式是指在不同的基准站上对同一流动站点进行的观测。

GPS-RTK平面测量参数计算要求WGS-84坐标系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或地方独立坐标系求转换参数的参考点应采用3点以上的两套坐标系成果,所选参考点应分布均匀,且能控制整个测区,不得外推。

转换时应根据测区范围及具体情况,合理采用四参数(二维)或七参数(三维)的数学模型。

GPS-RTK参考点等级及转换残差要求应符合下表之规定。

平面

等级

参考点要求

等级

转换残差

一、二级

D级以上

≤3cm

图根(放样)

一级点以上

≤5cm

碎部点

二级点以上

≤5cm

测量控制手簿设置控制点的单次观测的平面收敛精度应≤1.5cm,测量控制手簿设置碎部点的单次观测的平面收敛精度应≤2cm,控制点平面在限差之内取各次观测成果的平均值。

3.3.3水准测量

本次地块测量无需水准校核,拟对各级GPS点的高程采用GPS拟合高程。

3.3.4图根控制测量

1、图根平面控制测量

(1)在CORS参考站的支持下,利用GPS-RTK技术布设各测区的图根控制点,整个测区图根控制全部采用GPS-RTK布设。

图根导线的附(闭)合次数不超过2次。

(2)图根点密度应满足界址点及地块要素的测绘,点位的选定须有利于地块测绘。

图根点一般采用木桩或钢钉、十字刻痕(铺装地面上)作为标志。

(3)图根点的编号在整个测区采用“K”、“T”+顺序号的方式编号,如KT001,应注意各作业区点号的衔接,可以漏号,但不能重号。

(4)图根导线用全站仪(精度不低于测角6″级、往返测距)进行观测。

(5)支导线应用全站仪(精度不低于测角6″级、往返测距)进行观测。

水平角观测首站应联测两个已知方向,采用全站仪观测一测回,其它站水平角应分别测左、右角各一测回,其固定角不符值与测站圆周角闭合差均不应超过±40″。

一般不超过2条边,边长不超过100m。

2、图根高程测量

图根点高程在进行图根平面控制测量的同时做拟合高程测设。

3.3.5地块碎部测量

1、作业方法

地块碎部测量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地物、地形碎部采集的同时进行地块要素采集。

(1)实测法,是利用GNSS接收机、全站仪等仪器,实地获取或解算界址点坐标的方法。

(2)航测法,是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采集界址点坐标的方法。

(3)图解法,是以已经测得的大比例尺航天数字正射影像、地籍图或地形图为基础,通过图解量算获取界址点坐标的方法。

(4)组合法,是以上述测量方法中的一种方法为基础,辅以其他方法进行补充调查确定界址点坐标的方法。

2、碎部测量

(1)地块界址要素测量

界址要素测量是地块测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承包土地经营权权属调查、地块控制测量和地形图工作以后进行。

地块要素测量主要内容:

测定地块界址点位置;制作基本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