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实务》必考知识点考前汇总每一条都是必考点看完答案进考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58741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会计实务》必考知识点考前汇总每一条都是必考点看完答案进考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级会计实务》必考知识点考前汇总每一条都是必考点看完答案进考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级会计实务》必考知识点考前汇总每一条都是必考点看完答案进考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级会计实务》必考知识点考前汇总每一条都是必考点看完答案进考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级会计实务》必考知识点考前汇总每一条都是必考点看完答案进考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级会计实务》必考知识点考前汇总每一条都是必考点看完答案进考场.docx

《《初级会计实务》必考知识点考前汇总每一条都是必考点看完答案进考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会计实务》必考知识点考前汇总每一条都是必考点看完答案进考场.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级会计实务》必考知识点考前汇总每一条都是必考点看完答案进考场.docx

《初级会计实务》必考知识点考前汇总每一条都是必考点看完答案进考场

∙2021年《初级会计实务》必考知识点考前汇总

(每一条都是必考点,看完答案进考场)

∙1.会计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

包括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这两项基本职能。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可靠性(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2)可理解性(清晰明了)  

∙(3)可比性(横纵)        

∙(4)相关性(与使用者决策相关)

∙(5)实质重于形式(经济实质)法律形式)

∙(6)重要性(职业判断)   

∙(7)谨慎性(不高估、不低估)  

∙(8)及时性(不提前、不延后)

∙3.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4.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强调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强调时间范围)和货币计量。

∙5.会计基础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6.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

(1)财务状况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被称为基本会计等式或静态会计等式,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2)经营成果等式:

收入-费用=利润这一等式也称为动态会计等式,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7.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8.试算平衡表的注意事项:

即使发生额和余额试算平衡;也不代表账户记录绝对正确,因为有些错误并不会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

如:

①重记某项经济业务;②漏记某项经济业务;③某项经济业务记错有关账户;④某项经济业务在账户记录中,颠倒了记账方向;⑤某借方或贷方发生额中,偶然发生多记或少记并相互抵销

∙9.原始凭证的种类

(1)按照取得来源分为:

自制原始凭证(如产品入库单、领料单、借款单等)和外来原始凭证(如发票、飞机票、火车票等)。

(2)按照格式分为:

通用凭证和专用凭证。

(3)按填制的手续和内容分为:

一次凭证、累计凭证(如限额领料单)和汇总凭证。

∙10.会计账簿的种类

(1)按用途分类:

序时账簿(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分类账簿(总分类账簿和明细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

(2)按账页格式分类:

三栏式账簿(各种日记账、总账以及资本、债权、债务明细账)、多栏式账簿(收入、成本、费用明细账)和数量金额式账簿(原材料、库存商品等明细账)。

(3)按外形特征分类:

订本式账簿(总分类账、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活页式账簿(各种明细分类账一般采用活页式)、卡片式账簿(固定资产的核算采用卡片式)。

∙11.错账更正的方法

(1)划线更正法:

在结账前发现账簿记录有文字或数字错误,而记账凭证没有错误。

(2)红字更正法:

①会计科目有错误:

②会计科目无误,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

(记账后发现)(3)补充登记法:

会计科目无误,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

(记账后发现)

∙12.三种账务处理程序

(1)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①优点:

a.简单明了,易于理解;b.总分类账可以反映经济业务的详细情况。

②缺点:

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较大。

③范围:

规模较小、经济业务量较少的单位。

(2)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①优点:

减轻了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

②缺点:

a.不利于会计核算的日常分工;b.编制汇总转账凭证的工作量较大。

③范围:

规模较大、经济业务较多的单位。

(3)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①优点:

a.减轻了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b.方便试算平衡。

②缺点:

a.不能反映各个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b.不便于查对账目。

③范围:

经济业务较多的单位。

∙13.财产清查的种类

(1)按照清查范围分类:

①全面清查(年终决算前;开展全面的资产评估、清产核资前;单位主要领导调离工作前等);②局部清查。

(2)按照清查的时间分类:

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3)按照清查的执行系统分类:

内部清查和外部清查。

∙14.财产清查的方法

(1)库存现金的清查是采用实地盘点法确定库存现金的实存数,然后与库存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相核对,确定账实是否相符。

(2)银行存款的清查是采用与开户银行核对账目的方法(对账单法)进行的。

调节公式: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银行对账单存款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

∙15.如果账款不符,发现有待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或溢余,应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按管理权限经批准后,分别两种情况处理:

(1)如为现金短缺,属于应由责任方赔偿的部分,计入其他应收款;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计入管理费用。

①报经批准前:

借:

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

库存现金②报经批准后:

借:

其他应收款(应由责任人赔偿或保险公司赔偿)   管理费用(无法查明原因)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

(2)如为现金溢余,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计入其他应付款;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计入营业外收入。

①报经批准前:

借:

库存现金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②报经批准后:

借:

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

其他应付款(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   营业外收入(无法查明原因的)

∙16.其他货币资金:

指企业除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其他各种货币资金,主要包括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和外埠存款等。

∙17.预付款项情况不多的企业,可以不设置“预付账款”科目,而直接通过“应付账款”科目核算。

预收款项情况不多的企业,可以不单独设置“预收账款”科目,而直接通过“应收账款”科目核算。

(收对收,付对付)。

∙18.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的坏账准备金额+“坏账准备”借方余额(-“坏账准备”贷方余额)

(1)计提坏账准备(减少账面价值)借:

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贷:

坏账准备

(2)冲销坏账准备(增加账面价值)借:

坏账准备  贷:

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3)发生坏账损失(不影响账面价值)借:

坏账准备  贷:

应收账款(4)收回已转销的坏账损失(减少账面价值)借:

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贷:

坏账准备同时,借:

银行存款  贷:

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19.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借: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初始确认金额)  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投资收益(取得时所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

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注】取得时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冲减投资收益,不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0.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21.企业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出售时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作为投资损益进行会计处理。

∙22.原材料实际成本法下的核算方法在实际成本法下,企业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由于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不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与控制)、移动加权平均法(能够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但计算工作量较大)。

购入原材料:

借:

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

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

∙23.原材料计划成本法下的核算方法

(1)在计划成本法下,购入的材料无论是否验收入库,都要先通过“材料采购”科目进行核算,以反映企业所购材料的实际成本。

借:

 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

银行存款等

(2)验收入库:

借:

原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在贷方)  贷:

材料采购(实际成本)【注】在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下:

材料已验收入库,发票账单未到时,月末都应暂估入账。

∙24.材料成本差异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超支(借差)为正数、节约(贷差)为负数。

∙25.包装物的内容及账务处理

(1)生产过程中用于包装产品作为产品组成部分的包装物计入生产成本。

(2)出借给购买单位使用的包装物或随同商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计入销售费用。

(3)随同商品出售而单独计价的包装物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4)出租给购买单位使用的包装物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26.存货盘盈的账务处理

(1)发生盘盈:

借:

原材料等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

(2)转销盘盈:

借:

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

管理费用

∙27.存货盘亏的账务处理

(1)发现盘亏:

借:

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

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管理不善等造成的非正常损失,应该做进项税额转出)

(2)管理权限批准后:

借:

管理费用(一般经营损失或收发计量)  原材料(残料入库)  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公司和过失人的赔款)  营业外支出(非正常损失的部分)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

∙28.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可变现净值=存货的估计售价-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估计的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29.存货跌价准备的账务处理

(1)成本>可变现净值:

借: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贷:

存货跌价准备

(2)成本<可变现净值:

不计提减值准备。

∙30.外购固定资产企业外购的固定资产,应按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作为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

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31.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32.年限平均法(直线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33.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4.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前期不考虑净残值)年折旧额=每个折旧年度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最后两年采用直线法,考虑净残值。

∙35.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36.固定资产的盘亏

(1)发生盘亏:

借:

待处理财产损溢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

固定资产

(2)批准处理:

借:

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赔款或过失人赔款)    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

∙37.固定资产减值借:

资产减值损失——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贷: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38.无形资产

(1)外购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2)自行研究开发无形资产①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支出:

借:

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      ——资本化支出(满足资本化条件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

原材料        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    累计摊销    累计折旧等②期(月)末,应将“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归集的金额转入“管理费用”科目:

借:

管理费用    贷:

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③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

借:

无形资产  贷: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U

∙39.无形资产的摊销企业应当按月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

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当自可供使用(即其达到预定用途)当月起开始摊销,处置当月不再摊销。

∙40.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同固定资产。

∙41.应付票据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1)支票支付,通过银行存款核算。

(2)银行汇票,银行本票支付,通过其他货币资金核算。

(3)商业汇票支付,通过应付票据核算。

∙42.应付账款

(1)应付账款的入账价值=应付的货款+增值税进项税额+ 对方代垫费用

(2)应付账款附有现金折扣条款的,应按照扣除现金折扣前的应付账款总额入账。

折扣期限内付款而获得的现金折扣计入财务费用。

(3)企业转销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应计入营业外收入。

∙43.货币性职工薪酬(短期薪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的账务处理

(1)计提货币性职工薪酬时:

借: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酬)  生产成本(生产工人的薪酬)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  贷: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2)支付工资时:

借: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贷:

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其他应收款(代垫的各种款项)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代扣个人所得税)

∙44.企业购进农产品借:

在途物资/原材料等(买价×91%/9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买价×9%/10%)    贷:

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注】购进用于生产税率为9%的产品,按照9%的扣除率抵扣,如购进用于生产税率为13%的产品,按照10%的扣除率抵扣。

∙45.进项税额转出。

企业已单独确认进项税额的,但其事后改变用途(如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等),或发生非正常损失,原已计入进项税额、待抵扣进项税额或待认证进项税额,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这里所说的“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货物被盗、丢失、霉烂变质,以及因违反法律法规造成货物或者不动产被依法没收、销毁、拆除的情形。

∙46.视同销售需要缴纳增值税的事项

(1)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2)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投资、分配、对外捐赠。

(3)将外购的货物用于投资、分配、对外捐赠。

∙47.月末转出多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

(1)当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

借: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当月多交的增值税:

借: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48.企业增加资本主要有三个途径:

接受投资者追加投资、资本公积转增资本、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49.股份公司回购股票借:

库存股(实际支付的回购价款)  贷:

银行存款

∙50.股份公司注销股份

(1)回购股票支付的价款高于面值总额:

借:

股本(股票面值×注销股数)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依次冲减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贷:

库存股(每股回购价格×注销股数)

(2)回购股票支付的价款低于面值总额:

借:

股本(股票面值×注销股数)    贷:

库存股(每股回购价格×注销股数)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

∙51.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

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52.利润分配的顺序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3)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53.盈余公积

(1)盈余公积补亏(留存收益和所有者权益总额不变)借:

盈余公积  贷:

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2)盈余公积转增资本(留存收益总额减少,所有者权益总额不变)借:

盈余公积  贷:

股本(3)以盈余公积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留存收益和所有者权益总额减少)借:

盈余公积  贷:

应付股利

∙54.宣告股利时的账务处理

(1)宣告现金股利借:

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贷:

应付股利

(2)宣告股票股利不做账务处理。

∙55.发放股利时的账务处理

(1)发放现金股利借:

应付股利  贷:

银行存款

(2)发放股票股利借:

利润分配  贷:

股本  

∙56.在某一时段内履行履约义务确认收入

(1)客户在企业履约的同时即取得并消耗企业履约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2)客户能够控制企业履约过程中在建的商品。

(3)企业履约过程中所产出的商品具有不可替代用途,且该企业在整个合同期间内有权就累计至今已完成的履约部分收取款项。

∙57.合同取得成本

(1)发生合同取得成本:

借:

合同取得成本  贷:

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

(2)摊销合同取得成本:

借:

销售费用等  贷:

合同取得成本

∙58.结转主营业务成本的账务处理:

借:

主营业务成本   贷:

库存商品转入本年利润:

借:

本年利润  贷:

主营业务成本

∙59.税金及附加

(1)消费税:

销售货物、自产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2)资源税。

(3)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

(4)房产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等。

∙60.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61.销售费用包括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展览费和广告费、保险费、包装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经营费用。

∙62.财务费用

(1)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 。

(2)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

(3)企业发生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63.利润的构成

(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净敞口套期收益(-净敞口套期损失)+其他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64.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 捐赠支出、盘亏损失、非常损失、罚款支出等。

∙65.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部分。

∙66.当期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利润总额(税前会计利润) +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应交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税法利润)×所得税税率

∙67.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初余额)账务处理:

借:

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若减少在贷方)   贷: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若减少在借方)

∙68.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根据总账科目余额填列

(1)直接填列:

大部分项目,如短期借款、资本公积。

(2)计算填列:

货币资金=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69.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综合填列存货=原材料+周转材料+在途物资(材料采购)+ 委托加工物资 +生产成本+ 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受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款+(-)商品进销差价+(-)材料成本差异- 存货跌价准备

∙70.利润表的结构有单步式和多步式,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多步式格式。

∙71.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综合收益总额=净利润+ 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

∙72.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很多,通常采用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顺序分配法和代数分配法等。

∙73.计划成本分配法

(1)便于考核和分析各受益单位的成本,有利于分清各单位的经济责任,但成本分配不够准确。

(2)适用于辅助生产劳务或产品计划单位成本比较准确的企业。

∙74.顺序分配法

(1)按照辅助生产车间受益多少的顺序分配生产费用,受益少的先分配,受益多的后分配,先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不负担后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的生产费用。

(2)适用于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受益程度有明显顺序的企业。

∙75.直接分配法

(1)特点:

将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2)优缺点:

各辅助生产费用只进行对外分配,分配一次,计算简单,但分配结果不够准确。

(3)适用范围:

适用于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不多、不进行费用的交互分配、对辅助生产成本和企业产品成本影响不大的情况。

∙76.交互分配法

(1)特点:

辅助生产费用通过两次分配完成(先对内分配再对外分配)。

(2)优缺点:

提高了分配的正确性,但同时加大了分配的工作量。

对内交互分配率=辅助生产费用总额/辅助生产提供的总产品或劳务总量对外分配率=(交互分配前的成本费用+交互分配转入的成本费用-交互分配转出的成本费用)/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其他部门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总量

∙77.废品损失

(1)废品损失包括:

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以后的损失。

(2)废品损失不包括:

经质量检验部门鉴定不需要返修、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产品入库后由于保管不善等原因而损坏变质的产品和实行“三包”企业在产品出售后发现的废品。

∙78.停工损失的账务处理

(1)季节性停工、修理期间的正常停工费用在产品成本核算范围内,应计入产品成本。

(2)非正常停工费用应计入企业当期损益(营业外支出) 。

∙79.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

(1)约当产量比例法:

适用于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且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的比重相差不大的产品。

(2)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是很大的产品。

(3)定额比例法:

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

∙80.品种法

(1)适用范围:

单步骤、大量生产的企业,如发电、供水、采掘等企业。

(2)品种法计算成本的主要特点:

①成本核算对象是产品品种;②品种法下一般定期(每月月末)计算产品成本;③月末一般不存在在产品,如果有在产品,要将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81.分批法

(1)适用范围:

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如造船、重型机器制造、精密仪器制造等,也可用于一般企业中的新产品试制或试验的生产、在建工程以及设备修理作业等。

(2)分批法计算成本的主要特点有:

①成本核算对象是产品的批别,又称订单法;②成本计算不定期,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但与财务报告期不一致;③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时,一般不存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成本的问题。

∙82.分步法

(1)适用范围:

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如冶金、纺织、机械制造等。

(2)分步法计算成本的主要特点:

①成本核算对象是各种产品的生产步骤;②月末为计算完工产品成本,还需要将归集在生产成本明细账中的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③除了按品种计算和结转产品成本外,还需要计算和结转产品的各步骤成本。

成本计算期是固定的,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不一致。

∙83. 逐步结转分步法

(1)优点:

能提供各个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为各生产步骤的在产品实物管理及资金管理提供资料;能够全面地反映各生产步骤的生产耗费水平。

(2)缺点:

成本结转工作量大,如采用逐步综合结转法,还要进行成本还原。

∙84. 平行结转分步法

(1)优点:

能同时计算产品成本;能简化和加速成本计算工作,不需进行成本还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