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雨水水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5455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度雨水水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印度雨水水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印度雨水水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印度雨水水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印度雨水水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印度雨水水质.docx

《印度雨水水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度雨水水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印度雨水水质.docx

印度雨水水质

印度雨水水质

【篇一:

1国外雨水利用情况评述】

1国外雨水利用情况评述

目前,在世界各大洲,都有收集雨水解决生活和生产用水的成功做法。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城市雨水资源化和雨水的收集利用方面的经验和方法,对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很有借鉴意义。

(1)美国的雨水利用。

美国的雨水利用常以提高天然入渗能力为目的。

1993年大水之后,美国兴建地下隧道蓄水系统,建立屋顶蓄水和由入渗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让洪水迂回滞留于曾经被堤防保护的土地中,既利用了洪水的生态环境功能,同时减轻了其他重要地区的防洪压力。

美国的关岛、维尔金岛广泛利用雨水进行草地灌溉和冲洗。

美国不但重视工程措施,而且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对雨水利用给予支持,如制定了《雨水利用条例》。

条例规定了新开发区的暴雨洪水洪峰流量不能超过开发前的水平,所有新开发区必须实行强制的“就地滞洪蓄水”。

(2)德国的雨水利用。

德国的雨洪收集利用技术是最先进的,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实用的理论和技术体系。

利用公共雨水管收集雨水,采用简单的处理后,达到杂用水水质标准,便可用于街区公寓的厕所冲洗和庭院浇洒。

另外德国还制订了一系列有关雨水利用的法律法规。

如目前德国在新建小区之前,无论是工业、商业还是居民小区,均要设计雨水利用设施,若无雨水利用措施,政府将征收雨水排放设施费和雨水排放费。

(3)丹麦的雨水利用。

丹麦98以上的供水是地下水,但是地下水开发利用率都比较低,一些地区的含水层已被过度开采。

为此在丹麦开始寻找可替代的水源,以减少地下水的消耗。

在城市地区从屋顶收集雨水,收集后的雨水经过收集管底部的预过滤设备,进入贮水池进行储存。

使用时利用泵经进水口的浮筒式过滤器过滤后用于冲洗厕所和洗衣服。

(4)日本的雨水利用。

日本于1963年开始兴建滞洪和储蓄雨水的蓄洪池,许多城市在屋顶修建用雨水浇灌的“空中花园”,有些大型建筑物如相扑馆、大会场、机关大楼,建有数千立方米容积的地下水池来储存雨水,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而建在地上的也尽可能满足多种用途,如在调洪池内修建运动场,雨季用来蓄洪,平时用作运动场。

近年来,各种雨水人渗设施在日本得到迅速发展,包括渗井、渗沟、渗池等,这些设施占地面积小,可因地制宜地修建在楼前屋后。

在日本,集蓄的雨水主要用于冲洗厕所、浇灌草坪,消防和应急用水。

日本于1992年颁布了“第二代城市下水总体规划”,正式将雨水渗沟、渗塘及透水地面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要求新建和改建的大型公共建筑群必须设置雨水就地下渗设施泰国在20世纪80年代,建造了0.12亿多个2m3的家庭集雨水缸,解决了300多万农村人口的吃水问题。

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典、印度、以色列、巴西和墨西哥等国家,采取修建小型水池、水仓、塘坝、淤地坝等工程措施,拦蓄雨水进行灌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国外发达国家城市雨水利用的主要经验是:

建立了完善的屋顶蓄水和由人渗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雨水利用的法律法规;收集的雨水主要用于冲厕所、洗车、浇庭院、洗衣服和回灌地下水。

2我国雨水利用情况评述

我国的农民在长期的抗旱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利用雨水的经验,创造了水窖、水窑、水池等小型和微型蓄水工程形式,用于解决生活饮水问题。

真正意义上的雨水利用研究与应用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

雨水集蓄利用工作从试点示范到规模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

(1)试验研究阶段。

2o世纪8o年代,通过对相关技术的试验研究,论证了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提出雨水集蓄利用的理论与方法,取得了一批实用成果,为雨水集蓄利用工作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2)试点示范阶段。

2o世纪9o年代,甘肃、宁夏省区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试点示范工作,使雨水集蓄利用从单项技术发展为农业综合集成技术;从单一的利用模式走向高效综合利用;从理论探讨、技术攻关走向实用阶段,找出了一条干旱山区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3)推广应用阶段。

1997~1998年,财政部、水利部联合组织的雨水集蓄利用试点工作带动了西北、西南、华北地区雨水集蓄利用工作迅速发展,工程建设开始从零散型向集中联片型发展。

(4)蓬勃发展阶段。

2000年,水利部编制了《全国雨水集蓄利用“十五”计划及2010年发展规划》。

2001年7月,中国水利学会雨水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雨水利用国际学术交流会在兰州市隆重召开。

2001年9月,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在广西百色市召开了全国雨水集蓄利用现场会。

雨水集蓄利用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3我国雨水集蓄利用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1)雨水集蓄利用是改善山丘区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的有效措施。

就农村而言,雨水集蓄利用主要用于缓解水资源紧缺、解决农村生活用水问题,实施补充灌溉,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群众的生活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全国共建成水池、水窖、小塘坝等小微型水利工程0.12亿处,蓄水容积160亿m。

,解决了0.36亿人及0.25亿头牲畜的饮水问题,发展抗旱保苗补水灌溉面积264.67万hm。

,为0.3亿人创造了较稳定的水利条件,使得干旱缺水地区群众温饱问题的解决有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开展雨水集蓄利用工作,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在非常缺水的状况下,解决人畜饮水和发展灌溉的重要途径。

(2)雨水集蓄利用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

雨水集蓄利用的实施,使得许多缺水地区农民有条件种植蔬菜、瓜果等高效经济作物。

不少干旱地区兴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后,有些农户办起了养猪场、养鸡场及生产酱油、醋的作坊,农民生活、生产条件有了大的改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3)雨水集蓄利用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在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并且能够逐步使西部干旱缺水山丘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从单一的种植业向农、林、牧、副、渔等各业全面发展,有效地减少了毁林开荒,推进了坡改梯等生态保护措施。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使农民由广种薄收逐步走向精

耕细作,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有利于在水土流失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遏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雨水集蓄利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资金紧张。

投入不足是影响这些地区发展集雨工程的主要制约因素,国家、集体和个人应多渠道筹集资金。

目前每年能发展的雨水集蓄利用面积不足2o万hm2,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加大投入是搞好雨水利用的一项关键措施。

国家财政的投资比例应适当增加,尽可能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扶持。

同时现行的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项资金可考虑向这方面倾斜。

还可以制定一些激励政策,鼓励个人、私营企业和社会各界筹资或募捐兴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

(2)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规划、设计与建设不规范。

部分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由于规划布局不合理出现蓄不上或蓄不满水的现象。

从全局出发对当地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情况、可建工程的潜力、布局和工程形式,进行深入地调查,针对不同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等条件,因地制宜地搞好工程的规划布局,选择好工程形式,确定技术标准,分步实施。

既要发挥雨水效益;又要量力而行,保证雨水集蓄利用可持续发展。

制定适合当地的雨水集蓄利用技术规范,根据技术规范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加强技术指导、人员的培训与技术交流,及时总结经验,使得雨水集蓄利用向规范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4几点建议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为了合理、充分地利用雨水资源,实现西部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雨水资源化,特提出如下建议:

(1)建立良性的雨水利用运行机制。

各级政府要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对于户建工程,按照“谁建设,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由政府颁发产权证;对于联户兴建的工程,则由受益户共同制定管理公约,推举责任心强、懂技术、会管理的受益户进行管理。

各级政府应尽早制定《雨水利用条例》。

在《雨水利用条例》中规定新建小区,无论是工业、商业还是居民小区,均要设计雨水利用设施等内容。

(2)加强雨水利用的理论研究。

尽管雨水利用历史悠久但实践超前理论,雨水利用的科学研究还很滞后,不能满足雨水利用的客观需求,今后应予以加强。

(3)提高雨水的利用率。

只有雨水收集系统而没有雨水处理和回用系统是无法实现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的,应将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与节水灌溉、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提倡一水多用,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使有限的水资源尽可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不同形式雨水集蓄利用技术,能蓄则蓄,能拦则拦,以小、微型水利工程为主,充分利用当地的雨水资源。

收集的雨水可以直接或经适当处理后用于冲厕所、洗车、浇庭院、洗衣服、浇绿地、消防和回灌地下水。

参考文献

[1]张敦强,龚盂建、我国雨水集蓄利用的实践与探索e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1,

(9).

[2]王浩,杨爱民、国内外城市雨水利用情况评述[j].北京科协,2002,(10)、

[3]朱贵良,段志伟、城市雨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j].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2003,

(5).

[4]李琪、全国农村雨水集蓄利用系统及其发展[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3,(7).

论文上传:

sllt录入时间:

2005-08-16

相关论文[11-09]

【篇二:

雨水收集(雨博士)】

雨水收集方案的可行性

一,雨水收集系统概况:

1,雨水收集系统概念

就是将雨水根据需求进行收集后,并经过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处理后达到符合设计使用

标准的系统。

目前多数由弃流过滤系统、蓄水系统、净化系统组成。

2,回用工艺流程图

雨水管道---------截污管道-------雨水弃流过滤装置--------雨水自动过滤器--------雨水蓄

水模块-------消毒处理---------用水点

雨水利用就是直接对天热降水进行收集存储与利用。

成熟的雨水利用技术是集水的收

集—截污—过滤—存储—渗透—提升—回用和控制一体化的定型产品和组装式成套设备。

初期雨水经过多道预处理环节,保证了所收集雨水的水质。

采用蓄水模块进行蓄水,有效保证了蓄水水质,同时不占用空间,施工简单、方便,更加环保、安全。

通过压力控制泵

和雨水控制器可以很方便地将雨水送至用水点,同时雨水控制器可以实时反应雨水蓄水池的

水位状况,从而到达用水点。

二,实施雨水收集项目的背景和意义

1,经济发展的需求

我国的水资源浪费十分严重。

水资源匮乏是不争的事实。

如何循环使用水资源,减少水

资源的浪费是成为首要任务。

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雨水

资源的价值,并采取了很多相应的措施,因地制宜的进行雨水综合利用。

2,社会发展需求

节能呼声越来越高,使得雨水回收再利用也越来越被人重视。

采用雨水收集系统。

符合

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主要问题。

因此目前,市场非常迫切需要一种节能环保的新型雨水收集系统。

3,科技发展的需求

当前国内市场收集雨水的方式有传统的钢筋混泥土及不锈钢蓄水池,这两种方式施工工艺复杂,工序多,工期长,所好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比较大。

而新型的雨水收集系统是由若干个模块合成的一个水池,产品使用寿命长,施工方便,工期短,成本较低。

三,雨水收集方式的对比

1,钢筋混凝土蓄水池的缺点

.施工工艺复杂,工序多(支模、绑钢筋、浇筑、养护等),施工工期长,施工受季节、天气的影响较大

由于结构及施工工艺的要求,对施工场地的条件有要求。

池面承受荷载低,无法二次利用。

自重大,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

.抗裂性差,容易产生渗漏。

.混凝土结构一旦破坏,其修复、加固、补强比较困难。

.材料废弃后无法回收,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新型雨水收集模块(雨博士雨水收集模块)

雨博士雨水收集模块采用的是再生环保节能的聚乙烯材料,承压能力强,材料经久耐用,耐老化,耐高温、低温,无论是在寒冷的北方还是酷热的南方都能正常使用。

pp雨水模块具有以下几大特点:

雨水收集池由多个雨水收集模块组成。

产品设计灵活

它由若干个模块组合成一个水池,水池的形状可根据需求任意组合,不受场地限制。

安装于地下,可按需设置于绿化、道路、广场、停车场、运动场地下,不占用地面空间,且不会影响景观效果。

使用寿命长

模块采用的是pp再生材料,材料经久耐用,耐老化、高温、低温、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

施工简单

因为采用模块相互拼接的方法,所以施工简单,无需大型机械。

运输方便

在运输上也非常方便,采用分体式设计,模块可任意拆卸,节省了宝贵的运输空间。

可根据项目设计成各种不规则形状及大小。

从根本改变常规水池沉降、开裂、渗漏等诸多问题工期短

模块在施工现场组装成箱,安全快捷。

大大缩短工期,甚至可以实现当天开挖当天回填。

环保

雨博士雨水收集模块由再生环保材料制作,绿色环保,深埋地下不破坏整个生态环境,维护简单,且可回收再利用。

能够收集来自屋顶,花园,草坪,铺地区和车道的雨水,增加蓄水和供水能力。

成本低

和传统蓄水池相比,doctorrain雨水模块从多个方面减低了时间成本、人工成本、运

输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

五,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发展现状

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并非是新鲜事,我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修建池塘拦蓄雨水用于生活的记录,而西北地区水窖的修筑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而真正现代意义上的雨水收集利用尤其是城市雨水的收集利用是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约20年时间里发展起来。

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加速,城市缺水的矛盾也进一步加深,环境与生态问题也同步扩展。

为了解决缺水、环境、生态等一连串的矛盾,人们开始把注意力放到雨水的收集和利用上。

深圳市雨博士雨水利用设备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利用雨水收集模块收集储存雨水,是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利用经济的发展。

1,势不可挡的国际趋势

在美国芝加哥,为了解决城市防洪和雨水利用问题,大多数的建筑安装了屋顶蓄水和入渗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

美国不但重视工程措施,而且还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对雨水利用给予支持。

如科罗拉多州、佛罗里达州和宾夕法尼亚州分别制定了《雨水利用条例》。

条例规定新开发区的暴雨洪水洪峰流量不能超过开发前的水平,所有新开发区必须实行强制的“就地滞洪蓄水”。

在注重环保和细节的德国,他们在城市利用公共雨水管收集雨水,采用简单的处理后,达到杂用水水质标准,便可用于街区公寓的厕所冲洗和庭院浇洒。

通过采用新的卫生原则,并有效地同雨水收集相结合,实现了雨水的最大收集。

丹麦过去供水主要靠地下水,一些地区的含水层已被过度开采。

为此,丹麦

开始寻找可替代水源。

在城市地区从屋顶收集雨水,收集后的雨水经过收集管底部的预过滤设备,进入贮水池进行储存。

使用时利用泵经进水口的浮筒式过滤器过滤后,用于冲洗厕所和洗衣服。

在7个月的降雨期,从屋顶收集的雨水量,就足以满足冲洗厕所的用水。

而洗衣服的需水量仅4个月就可以满足。

每年能从居民屋顶收集645万立方米的雨水,占居民冲洗厕所和洗衣服实际用水量的68%,占居民用水总量的22%。

日本于1963年开始兴建滞洪和储蓄雨水的蓄洪池,还将蓄洪池的雨水用作喷洒路面、灌溉绿地等城市杂用水。

这些设施大多建在地下,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而建在地上的也尽可能满足多种用途,如在调洪池内修建运动场,雨季用来蓄洪,平时用作运动场。

近年来,各种雨水入渗设施在日本得到迅速发展,包括渗井、渗沟、渗池等,这些设施占地面积小,可因地制宜地修建在楼前屋后。

日本于1992年颁布了“第二代城市下水总体规划”,正式将雨水渗沟、渗塘及透水地面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要求新建和改建的大型公共建筑群必须设置雨水就地下渗设施。

而就在发展中国家——印度的贫穷边远地区,地方政府通过政府投资、居民自己筹资以及民间捐资等手段,为农民修建了不少雨水收集设施。

一些大型的雨水接收装置还派专人管理,统一分配用水。

2005年,被称为水资源领域“诺贝尔奖”的“斯德哥尔摩年度水奖”颁发给了印度科学和环境中心,以表彰其成立25年来对于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就。

统计数据显示,通过充分收集及利用雨水,印度一些城市的地下水位稳定上升。

新德里11个雨水收集项目资料显示,两年中该市地下水位上升了5-10米。

新德里年降雨量为611毫米,城市面积是1486平方公里,假定收集效率是50%,每年可收

【篇三:

雨水利用】

《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的颁布实施,这一技术将会在全国得到快速普及,中国水资源日益枯竭、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状有望得到缓解。

这些小区一般占地面积大,绿化比例高,有喷泉水池等水景观,并有完整的雨污分流系统,进行了一些雨水利用工程的改造。

在较大面积的绿地及广场等地下可以设置地下式蓄水池或蓄水渗透池,还可以利用人工水池、人工湖等雨季来临,可以将雨水存入蓄水池中,经过简单的处理如:

沉淀、过滤、消毒等即可用作浇洒绿地、冲洗路面、冲厕所及洗车等耗水量大而又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用水项目。

在一些工业区,将雨水进一步处理,作为冷却循环用水节省小区或厂区内雨水管道的投资,在夏季即雨季用水高峰期缓解城市的供水压力,在长时间无降雨的情况下,可以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这些方面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3.3建筑雨水利用的措施

雨水利用分直接利用与间接利用,前者是将雨水收集后直接回用用于绿化、冲洗道路和停车场与汽车、景观用水及建筑工地用水,由于我国大多数地区降雨量全年分布不均,故直接利用往往不能作为唯一水源满足要求,一般需与其它水源一起互为备用;后者是将雨水简单处理后下渗或回灌地下,补充地下水,改善生态环境,减轻城区水涝危害和水体污染等。

在降雨量少而且不均匀的一些地区,如果雨水直接利用的经济效益不高,可以考虑选择雨水间接利用方案。

雨水处理工艺简单:

雨水水质较之中水要好的多,处理工艺简单,其杂质主要是由降水中的基本物质和流经汇水面而携带的外加杂质组成。

加强水系综合整治和水网建设。

树立堵疏结合,蓄泄并重的防洪避洪理念和亲近自然、恢复自然、美化环境、分水集雨的规划思想,在抓好农村水利建设的同时,加强城市水利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地拦蓄、利用雨洪水。

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比较:

雨水利用与污水深度处理回用均可起到减少自来水用水量,降低城市引水、净水的边际费用的作用和环境保护的效果。

而雨水利用还能更有效地减

少向排水系统的排放量,节省了城市排水设施的运行费用;在城市暴雨时,能起到防洪减灾的积极作用。

制定相应的雨水回收利用的政策、法规。

根据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忽视雨水回收设计与应用的实际问题,结合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牢固树立雨水是资源,综合利用在先,排放在后的理念,抓紧制定政策、法规,规定新建小区,无论是工业、服务业,还是居民住宅小区都要设计地下、屋顶、路面雨水回收利用等内容。

“所有的水都是雨水。

”这是美国雨水收集利用专家理查德?

海尼忱经常说的一句话。

的确,不论是地下储水层的水,还是河里、井里的水,最早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当雨水落到地面,透过土壤、石层渗灌到地下储水层,带上了矿物质和盐等有益于人们健康的物质,然而也带上了对人体有害的工业化学元素及各种细菌。

“收集的雨水质量,一般来说高于地下或地面的水。

”这是得克萨斯州水资源开发理事会一份研究报告的结论。

该报告指出,对雨水的收集利用不仅可减轻人类对水资源的压力,保护环境,还可避免人们饮用含有多种有害化学元素的水。

最明显的是,雨水一般比地下水质要软得多,这可以节省地下水处理中使用的软水材料,也可在洗涤时节省肥皂、洗涤剂等。

造成这些城市地下水位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建筑、道路和停车场仿佛一张“密不透风”的网,雨水很难渗入地下,也就无从补给地下水。

解决雨水排放问题最典型的工程方法是将雨水引入混凝土排水渠,然而这只能使问题变得愈加复杂。

目前中国和美国都主要采用这种设计方式。

采用这种工程方法的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并不能解决其根本问题,也只能使城市问题愈演愈烈。

我们所要做的是寻找地表雨水收集并使其有效渗入土壤中的各种方法和途径。

在美国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制定的各项环境法规的指引下,美国景观设计师正在努力探索雨水收集和利用的创新举措。

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利用雨水之美来营造城市生活的宜人之处。

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一些实例来简述如何利用雨水打造独特的水体景观。

特别要

提出的是,像美国太平洋西北地区的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和华盛顿州的西雅图这样的城市,终年雨水充沛。

景观设计师在这些地方经常运用“雨水花园”来增强城市排水功能。

在停车场等城市公共环境中,这种“雨水花园”能够有效地使收集到的雨水变废为宝。

停车场地面上的雨水没有流入传统的雨水排放系统,而是通过“雨水花园”收集到名为“生态池”的专门排水系统中,收集到的雨水用于浇灌植被、滋润土壤或补充地下水。

由于“雨水花园”将雨水收集起来,因此特别是在降雨量大、城市排水系统超负荷运转的情况下,它们有效地减轻了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只有在降雨量非常大的时候,“雨水花园”才需要另辟一条溢流管将多余的雨水排入城市雨水排放系统中。

规模最大、最富盛名的“雨水花园”位于波特兰,紧邻俄勒冈会议中心。

它由梅尔里德景观设计事务所负责设计,主要收集5.5英亩(约合2.2公顷)屋顶上的雨水。

收集起来的雨水蜿蜒流入一些石砌浅水池中,仿佛山间潺潺的溪流一般。

“雨水花园”几乎吸纳了会议中心屋顶上所有的雨水堪称一项举世瞩目的成就。

(详情请参考2004年9月出版的美国《景观设计学》杂志中的《记忆中的雨》一文。

一项日益盛行的利用雨水打造水体景观的重要创新之举就是采用“绿色街道”。

所谓“绿色街道”就是通过入渗池、雨水花园以及街道与人行道之间常有的浅沟来收集雨水。

就像本文所提到的其他景观设施一样,“绿色街道”同样也有效地减轻了市政排水系统的压力。

波特兰已将这种功能性的“绿色街道”作为城市正在实施的示范项目。

一般来说,“绿色街道”设在现有城市肌理的隐蔽处或缝隙处,如学校周围、停车场、林荫大道、杂货店入口或住宅区的停车位。

它们仿佛是现代城市中冰冷坚硬的街道及停车场中的“星星之火”,为城市搭建起一条处理城市雨水的生态体系。

在典型的“绿色街道”中,雨水在排水沟中流经整条街道,最后注入一系列种有植被的洼地,雨水在这里经植物净化渗入土壤。

降水量大的时候,多余的雨水则排入传统的城市排水系统中。

波特兰的“绿色街道”每小时至少可以吸收两英寸(约合50毫米)的雨水,大大减少了对较大雨水系统的影响。

这些“绿色街道”一般无需维护,只需要每年例行的简单清污和植被修剪。

同时监测“绿色街道”的土壤质量(重金属含量安全范围内的当前流量)来确定是否有必要进行大规模的换土。

无论是波特兰还是大规模采用“绿色街道”的其他城市都需要时间的检验。

只有整个城市完全采用了“绿色街道”才能真正减少雨水流失。

(详情请参考2006年9月出版的美国《景观设计学》杂志中的《绿色实例》一文。

)华盛顿州西雅图是另一个实施“绿色街道”计划的多雨城市。

西雅图交通部和公共事业部已经开始携手创建覆盖整个城市街区的“雨水花园”。

小范围的实验在减少雨水流失方面已取得成功即使在降水量小的情况下也能减少99%的雨水流失。

西雅图也已经划分了随后的实验区,而且规模不断扩大。

这些种植着灌木丛和观赏草的“雨水花园”不仅提升了周边环境的价值,而且促进了该地区房产的增值。

(详情请参考2007年10月出版的美国《景观设计学》杂志中的《西雅图的绿色排水系统》一文。

)景观设计师和波特兰环境服务署在设计或规划“绿色街道”和“雨水花园”时提出四点主要注意事项:

1.水源头管理越早实现水资源对土壤的渗透,就会越早减轻下游排水系统的负担。

“绿色街道”吸收了至少80%的降水,这也就意味着下游的管道、水池和水处理设备将减少80%的负担。

2.地表径流管理

尽可能的少安装管道设备。

因为管道不仅容易堵塞、结冰,而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