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50190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表达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言表达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言表达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语言表达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语言表达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言表达题.docx

《语言表达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表达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言表达题.docx

语言表达题

语言表达题(江苏卷)

3.下面这段文字的结论是从那些方面推导出来的?

请简要概括,不要超过15个字。

(4分)

我国大陆海区处于宽广的大陆架上,海底地形平缓,近海水深大都在200米以内,相对较浅。

从地质构造上看,只有营口——郯城——庐江大断裂纵贯渤海,其余沿海地区很少有大断裂层和断裂带,也很少有岛弧和海沟。

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两千年来,我国仅发生过10次地震海啸。

因此,即使我国大陆海区发生较强的地震,一般也不会引起海底地壳大面积的垂直升降变化,发生地震海啸的可能性较小。

参考答案:

①地形;②水深;③构造;④历史。

解析:

本题为概括题,要先找出概括的区域——“我国大陆海区……10次地震海啸”,再根据所配分值划分层次,即这一区域从哪几方面陈述的,然后选择最为精当的概括词或短语作答。

“我国大陆海区处于宽广的大陆架上,海底地形平缓,||近海水深大都在200米以内,相对较浅。

||从地质构造上看,只有营口——郯城——庐江大断裂纵贯渤海,其余沿海地区很少有大断裂层和断裂带,也很少有岛弧和海沟。

||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两千年来,我国仅发生过10次地震海啸。

||因此,即使我国大陆海区发生较强的地震,一般也不会引起海底地壳大面积的垂直升降变化,发生地震海啸的可能性较小。

”(波浪线为结论)

4.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学校拟在校园网主页增设“辛亥英烈”专栏。

请写出鲁迅小说中以秋瑾为原型塑造的辛亥革命志士形象姓名及作品名,并为该专栏写一段不超过25个字的按语。

(5分)

⑴姓名:

夏瑜作品名:

《药》

⑵按语:

继述先烈之遗志,光大志士之精神,为中华复兴而奋斗。

解析:

从2010年起,对文学常识的考查,似乎已不言而喻地成为江苏语文高考的必考内容了,而且考查的形式也似乎固定了下来,有增加江苏考生学习量的“嫌疑”。

但从去年考查的美人鱼到今年考查的秋瑾,内容都是学生所熟悉的,并不存在刁难考生。

此题的难点在于对“按语”的理解上,因为“按语”是学生很能接触到的词语,生活中也很少用到此词,所以命题人应该配以注解才是——这不能不是命题者的一个小失误!

按语:

作者、编者对有关文章、词句所做的说明、提示或考证。

此题所写“按语”应是对开设该专栏进行的说明,即为什么要开设该专栏。

(福建卷)

17.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某翻译家在《文艺报》上撰文指出:

有人说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表示自己是坐镇在世界中央的天朝,说明中国人自傲。

但从国名的中文翻译来看,译名却能够表达中国人的感情。

例如,“英国”为什么不译作“阴国”?

“美国”不译作“紊国”?

“德国”为什么不译作“歹国”?

这是因为中国人要从同音字中选出具有最美好含义的字来命名这些国家。

用什么字呢?

用“英雄”的“英”、“美丽”的“美”、“道德”的“德”、“法律”的“法”、“芬芳”的“芬”、“祥瑞”的“瑞”、、、、、、而外国,比如英国,用英文译别国的国名,只用音译,译名中不含有褒贬意义。

(1)请用一句话概括该翻译家的观点。

(3分)

【答案】对别国国名的翻译,中文能表达美好的感情,而外文不能。

【解析】对本题的解答要把握住该段文字的核心内容,即中文翻译较外文翻译更能表达美好的感情。

答题时要强调中文翻译的感情色彩优势。

另外,压缩语段时要注意句子结构的完整,不要把句子写成短语。

(2)请简要阐述你对上述材料的看法。

(150字左右)(7分)

【答案】答案示例一:

国名的中文翻译,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

一、这表现了中国人的善良:

中国人使用具有美好含义的译名,表达了对外国人民的祝福;二、这体现了中国人的兼容思想:

中国人带着自信心去欣赏并接受他国的优秀文化;三、这体现了中国人的平等思想:

在选用具有美好含义的字来翻译国名时,中国人民对大国和小国、强国和弱国,都一视同仁。

答案示例二:

国名的中文翻译,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

在翻译他国国名时,中国人从同音字中选用具有褒义的字,而避免使用带有贬义的字。

通过国名翻译这一独特方式,我们不仅传达了对他国的善意和尊重,也向世界宣示了表意的中国文字古老而常新的独特魅力,这说明,国名的中文译名既体现了中文的优势,也体现了翻译的巧妙。

【解析】此类题要求考生能够联系时代,透过现象看本质,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能针对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做简要阐述。

为什么中文翻译外国名都选用具有美好含义的译名,这是问题的核心,它体现的究竟是一个民族怎样的品格与智慧。

围绕这个核心问题进一步挖掘隐含在背后的民族文化,从中文翻译外国国名的内容与形式出发,考生不难写出内容充实,思想深刻的观点与看法。

(安徽卷)

17.下面一段文字后的四个选项中,能准确概括文字内容的一项是(3分)

琴声渐起。

我仿佛看见一滴滴饱满的水珠儿洒落在含苞待放的桃花上,又恋恋不舍地挂着丝儿似的落下来,犹如一个活泼的小精灵。

这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它裹挟者泥沙、卵石,翻滚着向前奔去,撞击着河岸,向阻挡它的一切势力发起猛烈冲击。

那河上还有勇敢的艄公,正在与恶浪搏斗。

一阵清风穿过树林,一粒沙子从屋檐上滚落,掉在门前那口空水缸里,清脆悦耳,回音似璧。

琴声欲止,似一朵烟花静静地绽放。

A.琴音似水B.琴音遐想C.琴声悠扬D.琴声如风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本题是要求概括语段内容,从语段的内容看:

“琴声渐起。

我仿佛看见……”,很显然,后面对琴声的描写都是作者的想象,所以B项最准确。

19.下面是某班黑板报上的一段文字。

请参考上下文,在横线上模写出恰当的句子。

我不想知道你的电脑多么高级,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了解世界的窗口;

我不想知道你的语言有多么华丽,①;②,③;我不想知道你的理想多么远大,我只想知道他是不是你学海航行的灯塔。

【参考答案】答案示例:

①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与人沟通的桥梁②我不想知道你的藏书多么丰富③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通向成功的阶梯

【试题解析】这是一个较为宽泛的仿写题,除了句式的要求外,最为关键的是修辞手法,原句中的“窗口”、“灯塔”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所以答案所给的“桥梁”、“阶梯”就是很好的模仿,解答时要先选定好喻体,剩下的就容易了。

再如“航船”、“春风”、“甘霖”、“绿洲”之类的喻体。

20.暑假里,几名高中学生相约去拜访班主任李老师,宛风给老师打电话预约,请你补写出以下电话内容的空缺部分。

要求:

符合语境,简明得体。

(5分)

宛风:

李老师:

噢,宛风啊。

宛风:

李老师:

好啊!

欢迎欢迎!

宛风:

李老师:

那就今天下午3点到我办公室吧。

宛风:

李老师:

好的,再见。

【参考答案】答案示例:

①李老师,您好!

我是宛风。

②老师,我和几个同学想去拜访您,您看行吗?

③老师,您什么时候有时间,我们到哪儿见您呢?

④好的,我们一定准时拜访您。

老师再见。

【试题解析】这是很有生活味的题目,题目给定的是一个师生对话的情境,要求补充的是学生的话语,内容的补充不难,关键的是要得体,要符合说话的情境和学生的身份,还要有礼貌等。

(浙江卷)

5.根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余光中在接受采访时说:

“一位作家笔下,如果只能驱遣白话文,那么他的文笔就只有一个“平面”。

如果他的“文笔”里也有文言的墨水,在紧要关头,例如要求简洁、对仗、铿锵、隆重等等,就能召之即来,文言的功力可济白话的松散和浅露。

一篇五千字的评论,换了有文言修养的人来写,也许三千字就够了。

一篇文章到紧要关头,如能“文白相济”,其语言当有立体之感。

所以我的八言座右铭是:

‘______’”

A.文以为常,白以应变。

B.文白相济,见真求新。

C.白以为常,文以应变。

D.白话为本,力求立体。

解析:

选C,此题学生只要抓住一个“平面”,在紧要关头,文白相济这些词语就能准确做出答案,一般来说B项首先排除。

6.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段话。

(4分)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

树在,叶去;叶在,花去;花在,香去;香在,闻它的人去。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有原文,大家可参看《暖瓶里的水》作者:

吕游《发表在散文》2010年第10期P64

原文: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

树在,叶去;叶在,花去;花在、香去;香在,闻它的人去。

椅子在,坐它的人去;笔在,用它的人去;书在,读它的人去;文章在,写它的人去。

或人在,爱去;爱在,人去;人与爱都在时,青春去,岁月去,美好时光去……

7.请看以下图文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5分)

由于人类不必要的装饰需要,全球象牙贸易恣意蔓延,100多万只大象因此失去了生命。

(1)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设计一句放在画面上方的广告宣传语,形成一则完整的公益广告。

要求:

鲜明地表达广告主旨,有号召力;不超过15字。

(2分)

示例:

购买我就等于杀我对象牙制品说“不”

(2)从这则公益广告的图文特点出发,简要评价它的创意。

(3分)

①人格化的表现方式使整个公益广告打动人心,小象的话以孩子的口吻说出,不仅能引起人们的同情,还能促使人类反思自己的行为。

②构图简洁,图片与文字搭配巧妙,能激发人们的联想——它们的未来将通向何方?

(四川卷)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要点回答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缺少“什么”。

不超过25字。

(4分)

4月23日,“2011大学校长全球峰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其中,“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热议的话题。

多位大学校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中国顶尖大学在吸纳拥有国际学术背景人才、借鉴发达国家的教学制度和成功经验等方面缺乏全球化视野;许多人安于现状,在科研方面全方位地紧盯世界一流水平的意识不够,仅满足于在国内获奖或在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

他们建议,政府主管部门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学校营造出宽松的发展环境;全社会对于大学发展应抱有平和的心态,少一些急功近利。

答案:

全球化视野  追求卓越的意识  宽松环境  平和的心态

解析:

注意先确定答题区间,再分条概括。

19.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

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要求:

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5分)

康桥  边城  雨巷  蜀道

例句:

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答案:

康桥,你的明净艳丽,你的温婉灵动,你的宁静神秘,不正好唤醒了我生命的觉悟吗?

解析:

要结合课文内容,紧扣意象的内涵展开。

20.2010年12月31日,著名作家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他捐赠的肝脏在天津成功移植给了一位患者。

请你以这位患者的名义给史铁生写一段感激的话。

要求:

①语言简明、连贯、得体;②不写称呼语;③不超过l00字。

(6分)

答案:

解析:

要注意结合史铁生的生平与事件本身切入。

(湖南卷)

4.下面是某校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

B.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

C.虽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

D.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

答案:

D.解析:

本题考语言表达得体,并结合手机短信,属于旧题新考,与07年同。

根据语体,排除A、C,此处不宜用“通知”或“奉告”;比较B、D,“事务繁忙”只是不想来的一种托辞,“航班取消”是想来而无法来的实情,所以选D。

六、选做题(2小题任选1题,9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

本报北京4月28日电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今天宣布,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

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区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与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之间人口净增长量1.3亿相比,减少了约5600万人。

十年人口数字的变化反映出,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以控制,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同时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在加快,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等挑战。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全国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

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的49.68%,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分,人口数量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

(选自《人民日报》2011年4月29日头版,有删节)

请从上述消息中,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

(9分)

答:

答案:

答案角度提示:

①人口变化成绩方面的角度:

“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以控制”,“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

②人口现状面临挑战方面的角度: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在加快”,“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③上述两个方面的每一个点都可以作为一个角度;

④整体的角度:

对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作整体评价;

⑤其他角度:

如“人口数量排在前五位的”省份的角度,“人口数量排在前五位的”省份与“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相结合的角度,“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与“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相结合的角度等。

答题要求:

体裁是新闻短评,是基于所提供的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方面所作的评论,要有自己对事实的看法即观点,言之成理,持之有据,结构基本完整。

角度的选择不能脱离所提供的新闻事实。

解析:

“新闻短评”写作四步走:

标题—事实—评论—小结。

标题要彰显主旨,一般是“什么怎么样”;概述新闻要简洁,一般是“什么怎么样或谁怎么样”;观点要直击要害,分析要深刻集中(可并列展开、递进展开,也可正反结合;可以析原因、揭本质,也可以谈后果、提措施与办法等)。

重在短,重在评。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视人之国若视其①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墨子·兼爱中》)

[注]①其:

反身代词,指自己。

简要分析上述两段文字含义的异同及所体现的儒、墨两家思想的异同,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200字左右。

(9分)

答案:

答案要点提示:

①两段文字都体现了爱的思想,但儒家倡导的是有等级的仁爱,以及表明的是推己及人,先后有别;墨家主张的是无差别的兼爱,“若视”表明的是一视同仁,爱无等差。

②可以从强调人的平等和社会的公平的角度,也可以强调将个人命运融于国家与社会利益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的角度,还可以从儒、墨兼同,各取所长,有助于维护人的尊严与实现社会和谐的角度等,联系实际谈看法。

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

解析:

本题考文化经典阅读:

①要求能够从材料中筛选出作者的观点与看法,并进行分析概括。

②对经典阅读材料中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要疏通文意,读懂原文。

为理解内容、评析观点打下基础。

二要熟悉人物,明辨思想。

文化经典的考查,一般需要我们指出选文所表现出来的观点和态度,有时还需要对此作出评价。

因此平时我们就必须熟悉一些哲人的主要的学说和观点。

只有对他们的主要思想有了明晰的认识,才能在高考时准确辨析。

本题抓住“仁爱”与“兼爱”的异同来分析。

(湖北卷)

20.从今年5月1日起,我国在室内公共场所实行全面禁烟,请你为校园内的“禁烟提示牌”编写一条温馨提示语。

要求:

①符合场景:

②语言表达简明、生动、得体:

③不超过20字。

(4分)

【参考答案】①让校园永远明朗清净,让心灵不受烟雾缭绕②书香何需烟草香。

【解题思路】注意审题,内容要符合要求,句式简单,语言简洁,有警示作用。

21.分析下图,得出结论。

并合理推断其原因。

要求:

①语言表达准确、简明:

②结论和原因均不超过25字。

(4分)

宜万铁路开通前后恩施州公路、铁路和民航客运量对比图

开通前开通后

(1)结论:

(2分)

(2)原因:

(2分)

【参考答案】

(1)公路运量聚减,铁路大幅上升

(2)铁路速度提高,且经济,安全,省时

【解题思路】图表题要仔细观察每一项数据,注意两个图表的相同和不同的数据,思考数据的变化反映出的现象。

用准确的语言作答。

注意每一个图表都要概括出规律,然后得出总体答案。

22.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从入选的蔺相如和刘和珍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颁奖词。

要求:

①请先将所选人物姓名写在答题卡上,然后写颁奖词:

②符合人物特征:

③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

④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4分)

【参考答案】蔺相如:

身为门客,胆识超强,完璧归赵,智勇无双;位超廉颇,忍辱避让;国家为先,如海器量。

伟哉相如,千秋名扬!

刘和珍:

你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始终微笑的刘和珍君,你极力我们每一个热血青年,为了祖国更加强大,“奋然而前行”!

【解题思路】这两个人物中学教材中都有,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材料,巧妙化用原文。

语言要富有激情。

(辽宁卷)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循环经济是对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①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突破口

②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③促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物排放和最小的环境代价

④通过建立“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和“生产一消费—再循环”的模式

⑤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⑥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

A.①④⑤③②⑥B.①⑥④③⑤②C.④②③⑤①⑥D.④⑤⑥③②①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连贯,C建立模式④--------利用保护②-------是手段措施;结果是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物排放和最小的环境代价③-----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⑤;最后是评价突破①口----“也是”重要举措⑥,完全是逻辑顺序

16.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5分)

他的著作用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就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答案】他的著作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阐释的依据是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阐释的内容既有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也有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还有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

【解析】这是长句变短句。

写成3个或3个以上短句给3分;写成2个短句给2分;表达流畅给2分,如有其它答案,只要符合原意,可酌情给分。

改变原句意思不给分。

抓住“阐释-----阐释的依据-------阐释的内容(既有,也有还有)”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6分)

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哀怨;

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着色,少一些灰暗的点染;

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激昂的欢唱,少一些悲观的咏叹。

【解析】内容合理,给2分;比喻贴切,给2分;句式相同,给2分。

(江西卷)

六、(15)

20.参照下面鲁迅先生的画像,结合你对鲁迅的了解,刻画你心目中鲁迅的形象。

(15分)

要求:

(1)使用第二人称,侧重肖像描写。

(2)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

(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4)不少于200字。

【解题透析】做这一类试题,一定要注意审题。

要落实每一条写作要求。

运用比喻、排比描写肖像,在描写肖像的过程中深化提升。

如鲁迅的头发根根竖直,可以反映出他倔强的性格和傲骨精神;写鲁迅的眼睛可以与其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力相结合;描写鲁迅的嘴唇时则可以反映他犀利而不失幽默的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