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领域发展经济学.docx
《研究领域发展经济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领域发展经济学.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研究领域发展经济学
【研究领域:
发展经济学】
技术变迁路径:
理论与现实
——基于乡镇企业发展路径的实证分析
杨新铭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300071)
内容摘要:
发达国家衍生、发展的是资本密集型技术,与其要素禀赋结构特征相吻合,发展中国家要素禀赋的结构特征与发达国家存在根本的差异,但所使用的技术却与发达国家存在趋同,与其劳动力要素丰富的禀赋特征相悖,诱导式技术变迁理论对此缺乏足够的解释力。
考虑到发展中国家资本缺乏的现实与来自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冲击,发展中国家选择资本密集型技术就成为其技术变迁过程中的必然,而关键是在经济起飞后如何向与发展中国家要素禀赋结构特征相一致的劳动密集型技术的回归。
关键词:
技术变迁要素禀赋转折瓶颈
THEPASSOFTECHNOLOGICALPROGRESS:
THEORYANDDEMONSTRATION
XinmingYang
(NankaiUniversity)
【Abstract】Whatthedevelopedcountryderivediscapital-intensivetechnology,anditinosculateswiththeendowmentstructure.Thedevelopingcountries'endowmentstructureisdifferentfromthedevelopedcountries',buttheyareconvergentintechnologytheyused,andtechnologicalchangestheorylacksenoughexplanationtothis.Considertherealityofcapitallackingindevelopingcountries’andtheadvancedtechnologyimpactsfromdevelopedcountries’choosingcapital-intensivetechnologyisnecessityintechnologicalchangestodevelopingcountries.Thekeyistheremustbearegresstolabor-intensivetechnologyaftertheeconomictaking-off.
【Keyword】Technologicalprogress;Endowment;Transfers;Bottleneck
技术变迁路径:
理论与现实
——基于乡镇企业发展路径的实证分析
一、引言
希克斯——速水——拉坦——宾斯旺格所提出的要素相对价格诱导技术变迁假说和施莫克勒——格里克斯提出的市场需求假说,很好的总结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变迁过程,但是由于他们所研究的技术是以“干中学”的方式实现变迁的,因此他们都忽略了技术变迁自身的成本。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无论是物质资本还是人力资本都存在较大的瓶颈,而在考察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变迁过程中必须将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增长的要求,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以及技术变迁所需要的成本等考虑进去。
费景汉和拉尼斯具有启发性的研究,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变迁提供了可供参考的选择。
费景汉和拉尼斯根据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特征将技术划分为劳动密集型技术和劳动节约型技术,而发中国家获得技术方式与发达国家也略有不同,发展中国家既可以自己研发适用技术,也可以从发达国家引进相关技术。
费景汉和拉尼斯一方面强调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节约研发成本、节省时间,另一方面他们又强调发展中国家应该充分运用劳动力资源,发挥比较优势。
然而,由于发达国家发展的是资本或技术密集型技术,与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特征不相符,因此,费景汉和拉尼斯的观点自身存在着矛盾。
笔者认为,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变迁过程时,考虑到发展中国家资本缺乏现实,要把技术创新本身的成本考虑在内;另一方面,还要同时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要素禀赋的特征。
本文从发展中国家要素禀赋结构特征的现实出发,建立了一个将技术研发成本考虑在内的模型,试图从理论上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变迁过程做出解释。
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主要是根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经济环境从理论上解释技术变迁的路径,第三部分从我国的现实出发,选取乡镇企业的发展对第二部分的理论进行验证,第四部分根据前三部分得出简要结论。
二、假说——技术选择模型
选择适用的技术是一国经济成功发展的关键。
而适用技术是指适用于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特征的技术,如劳动力要素丰富而资本稀缺的国家适合采用劳动密集型技术,资本丰富并且劳动力稀缺的国家适合采用资本密集或技术密集型技术。
(一)发达国家的技术变迁过程
发达国家的技术变迁过程是由要素的相对价格决定的,这一过程存在以下前提。
首先,劳动与资本是可以替代的,这就保证了微观经济主体在选择技术变迁时不存在不可得的技术。
即选择何种技术本身不存在成本上的差异,差异在于所选择的要素组合。
此时适用技术的发展与选择将依据一国资源禀赋的结构特征,这一过程可以用图一来描述。
上图刻画了两种不同技术条件,其中IiIi(i=0,1)曲线为等产量线,Li为边际替代曲线,IiIi与Li(i=0,1)曲线相切于Ei(i=0,1)点,纵轴代表资本投入,横轴为劳动投入,Ei点的斜率为边际替代率,根据单位等产量曲线(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劳动与资本组合)来选择技术。
在资本与劳动可以完全替代的情况下,技术的选择完全依赖于两种要素的相对价格。
I0I0曲线代表的是劳动密集技术,而I1I1曲线则代表技术或资本密集技术。
从图中可知L0的斜率小于L1,当工资(劳动价格)利息(资本价格)比处于L0水平时,选择I0I0曲线所代表的技术是有利的,因此应该选择E0点处的资本与劳动投入组合,此时,雇佣的劳动力较多,而资本运用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符合一国发展初期资本稀缺的要素特征。
当劳动力资源的运用达到上限时,相伴随的必然是工资的上升,这一过程可以用下图描述。
当工资水平上升,在同样的技术条件下更加有利的选择应该是E’0点的组合,然而这并不是最佳选择,因为E1点所在的I1I1曲线代表的生产成本更低,因此该技术也更有效率,但是,从图中可以看出L1K’0>K0,这说明资本密集型技术更加适用工资水平很高时的情况。
(二)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变迁过程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变迁过程存在根本性区别,这种区别首先表现为资源禀赋结构特征的不同,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要素丰富,存在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要素,无限供给的劳
动力要素抑制工资率的上升,使资本与劳动力的替代率长期维持在相近水平上。
其次,由于发展中国家存在资本与技术瓶颈,因此其技术变迁不可能只由要素的相对价格决定,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变迁过程实际上是技术引进与技术的自我研发之间的选择。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变迁过程可以用上图来描述,图中L1、L2、L3和L4为一组斜率相同的约束线,L2’斜率大于L1、L2、L3的斜率;I0、I1、I’1为劳动密集型技术,I’’1、I2和I’2代表资本密集型技术,I3代表劳动相对密集型技术;E0、E1、E’1、E’’1、E2、E’2、E3分别为在既定的要素禀赋与技术类型的条件下最优的要素组合。
假设,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起步于I0,此时最优的要素组合与要素禀赋的结构特征相一致,带有明显的劳动力密集的特征,如果不存在任何约束和外来干扰的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技术变迁的方向应该是I1位代表的劳动密集型技术,即更加充分的运用劳动,直到要素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工资上长到足以使用资本或技术替代劳动力有利为止,进而导致技术向资本密集型变迁,这一过程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变迁过程是一致的。
然而,发展适合的劳动密集型技术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即所发展的劳动密集型技术I1的位置上移至I’1,而I’1所在的约束曲线L3高于实际的L2,这说明发展中国家存在资本瓶颈,因此对于起飞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无法实现劳动密集型技术的自我研发。
与此同时,由于发达国家处于技术上的领先者,因此存在大量成熟的资本密集型技术,又因为不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而只需付出引进技术的成本,所以在L2的约束水平上完全可以得到资本密集型技术I2。
选择I2技术的好处在于可以节省技术研发时间,从而快速实现发展中国家的赶超策略;另外,可以跨越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缺乏瓶颈。
由于选择了资本密集型技术,与劳动力丰富的要素禀赋结构不相符合,因此,大量劳动力闲置、失业就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当经济得到发展,相对摆脱了资本瓶颈以后,发展中国家就再次面临技术创新的选择。
新的预算约束为L4,在L4的预算约束下,技术I’2、I3都是可得的,但区别在于,I’2更加沿着资本密集的路径发展,而I3则更多的运用劳动力——属于劳动相对密集型技术,I3与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特征更加吻合,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选择I3而不是I’2。
实际上发展中国家的工资刚性并不明显,在存在大量失业的前提下,预算约束会变得更加平坦,对于发展劳动密集型技术更加有利。
当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劳动力与资本的相对价格向资本倾斜时,技术再次向资本或技术密集型演进,实现与发达国家技术发展的趋同。
下图描述了发展中国家技术选择的决策过程与实际发生的技术变迁过程,尽管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以后采用与本国要素禀赋相悖的技术也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以上分析尚缺乏实证的证实,下面选择我国乡镇企业的作为对以上分析的左证。
三、乡镇企业的发展路径考察——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变迁过程理论的验证
在对乡镇企业进行考察之前,有必要对选取乡镇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简要说明。
之所以选取乡镇企业而不是工业验证上述理论,原因在于我国城市的工业体系从建立之初就具有两种特征,而不具有发展中国家的一般性。
其一,工业体系的建立具有严重资本密集特征;其二,具有强烈的政府干预色彩,决策主体不是以利润最大化为决策依据,带有非理性的特征。
建国以后,尤其是“一五”计划完成后,我国在强大的中央计划和赶超战略的支配下,逐步建立了以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体系。
尽管改革开放以后,这种不合理工业结构得到相应的改善,但受路径依赖等因素的影响,资本密集型的技术却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
相反,乡镇企业的发展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其发展受政府的干扰较少,因此,乡镇企业的技术变迁过程是经济主体理性选择的结果。
所以,用乡镇企业的发展路径来验证该理论最适合。
(一)乡镇企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我们首先回顾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1978年以后,乡镇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表1描述了1978年到2003年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
1978年乡镇企业有152.42万家,到2003年发展为2185.08万家,增长了13.34倍;实际总产值由493.07亿元增长到43948.24亿元,增长了88.13倍;实际固定资产年末值由229.58亿元上升到11726.63亿元,增长超过50倍。
农村改革的一个主要的成就就是在农村创造了大量的非农就业机会(D.盖尔·约翰逊,2004),而农村大量的非农就业几乎全部产生于乡镇企业。
中国有12.6亿人口,其中8.7亿人在农村,占62%;有7.3亿劳动力,其中4.7亿在农村,占64%。
中国的就业压力,尤其是中国农村的就业压力巨大。
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功能不断增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人数逐年增多,从业人员由2826.56万人上升到13572.93,增长了3.8倍。
但是,我们也可以发现近年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替代劳动的现象,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在下降。
1989年以前单位企业雇佣的劳动力为13.59人,而1990年以后只有6.85人,下降了一倍;与此同时人均固定资产却大幅度上升,由812.22元,增长到8639.72元,增长了9.64倍;单位企业固定资产由1.51万元,增长到5.37万元,增长2.56,单位企业的资产规模扩大的同时就业规模发生了较大的下降。
(二)国内对乡镇企业发生资本替代劳动的解释
对于乡镇企业用资本替代劳动的问题,经济学界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不同的经济学家也提出了不同的解释,陈剑波(陈剑波,1999)的研究发现,导致乡镇企业采取这种行为的原因并不是由于劳动力的价格上升过快,而是由于资本市场不完善,乡镇企业以信贷扩张实现投资的结果;张军和哈勒根(威廉·哈勒根、张军,1999)从工业组织和市场结构的角度对之进行了解释,认为乡镇企业部门的过度投资和过度进入是因为要素市场存在着经济扭曲,乡镇企业的进入与国有企业形成了直接的竞争关系,由于国有大中型企业资本装备水平都比较高,所以乡镇企业必须跨越这道资本障碍,这就意味着乡镇企业必须不断缩小资本劳动比率与国有企业的差距。
但林毅夫(林毅夫,2000)认为,按照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随着一国经济的成长,资本存量(包括人力资本)会逐渐增加,资本会渐渐变得丰裕,劳动将慢慢变得稀缺,该国的资源禀赋会逐渐改变,从而比较优势也会逐渐改变。
企业的竞争力将会建立在这种动态的比较优势上;只有利用比较优势,企业才能真正降低成本,也就是说,对于一个企业,他选择什么样的生产技术结构,本质上将取决于它降低成本的动机,二者依赖于该国或该地区在市场中的比较优势。
既然如此,那么中国乡镇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增密的资本结构就应该是一种理性的经济选择。
笔者认为乡镇企业之所以会发生用资本替代劳动这种与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特征相悖的现象,原因在于需求市场的变化和劳动密集型技术不可得,不仅如此,需求市场的变化速度却越来越快。
国内市场需求结构的不断升级以及不断开拓的国际市场都要求乡镇企业提高产品设计、质量,改进生产工艺,这就是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原因所在。
在升级改造的过程中,乡镇企业面临着技术选择问题。
按照我国的资源禀赋(资源的相对价格)特征,乡镇企业应该选择劳动密集型技术,因为我国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同时乡镇企业的资本匮乏——缺乏畅通的融资渠道。
但是,对于乡镇企业而言,劳动密集型技术却是不可得的。
原因在于,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而且技术创新的成功率又较低,乡镇企业资本缺乏,融资渠道不畅,同时,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本投资,因此,没有能力实现劳动密集型技术的自我创新。
不仅如此,技术创新的周期在初期是很长的,而乡镇企业所面临的是一个变化极快的市场,乡镇企业要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就必须在短时期内选择适当的技术,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所以,乡镇企业自己研发新的劳动密集型技术是不可能的。
乡镇企业只有通过引进技术才能适应需求市场变化速度的要求,而引进的渠道主要有两个:
第一从国外直接引进先进技术,便于与国际市场接轨;第二,从我国已有的工业体系中引进,价格相对便宜,但相对落后。
然而通过这两种渠道引进的技术都明显带有资本密集型的特点。
因为,国际市场上的技术主要是发达国家的技术,发达国家的技术是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进行研发的,而发达国家的资源禀赋特征是资本丰富,而劳动力稀缺,因此其技术必然是资本或技术密集型的。
再来看国内市场,我国工业在建立之初就带有明显的资本密集的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结构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但整体的资本偏向特征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因此,乡镇企业所引进的必然是资本密集型技术,但由于乡镇企业总体上所在的行业还是处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因此,乡镇企业对劳动力仍然具有一定的吸纳能力,但这并不代表今后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不会变负。
防止乡镇企业吸纳劳动能力转负的根本办法是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廉价的劳动密集型技术,或者为乡镇企业自身研发劳动密集型技术创造条件,如可根据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进行税收减免,对实现用劳动替代资本的乡镇企业实行奖励,对劳动密集型技术的研究提供资金支持等等。
只有在技术市场存在可替代的劳动密集型技术,才能真正阻止乡镇企业继续用资本替代劳动,促成技术变迁向劳动密集技术再转折。
表1、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统计指标
年份
总产值
(亿元)
固定资产原值
(亿元)
职工人数(万人)
人均实际固定资产(元/人)
乡镇企业个数
(万个)
企业平均规模(万元/个)
1978
493.07
229.58
2826.56
812.22
152.42
1.51
1979
537.66
274.71
2909.34
944.22
148.04
1.86
1980
607.68
301.87
2999.68
1006.34
142.46
2.12
1981
673.26
339.11
2969.56
1141.97
133.75
2.54
1982
756.28
380.59
3112.91
1222.60
136.17
2.79
1983
888.06
415.46
3243.64
1280.84
134.64
3.09
1984
1452.75
488.53
5208.11
938.02
606.52
0.81
1985
2129.89
642.47
6979.03
920.57
1222.45
0.53
1986
2607.42
697.13
7937.14
878.31
1515.3
0.46
1987
3269.91
841.87
8776.40
959.24
1750.35
0.48
1988
3761.24
917.37
9545.46
961.05
1888.16
0.49
1989
3652.10
1228.89
9366.78
1311.97
1865.63
0.66
1990
4612.95
1375.58
9264.75
1484.74
1873.44
0.73
1991
5438.32
1584.09
9613.63
1647.75
1098.73
1.44
1992
7841.79
2016.09
10624.71
1897.55
2091.96
0.96
1993
12466.42
2729.78
12345.31
2211.18
2452.93
1.11
1994
14628.79
2858.91
12017.47
2378.96
2494.74
1.15
1995
16090.70
3606.07
12862.06
2803.65
2202.67
1.64
1996
18089.73
3950.31
13508.29
2924.36
2336.33
1.69
1997
23608.35
5101.64
13050.42
3909.18
2014.86
2.53
1998
26070.01
5814.63
12536.55
4638.15
1003.94
5.79
1999
30135.09
6664.21
12704.09
5245.72
1070.89
6.22
2000
32773.78
7399.43
12819.57
5771.98
2084.66
3.55
2001
35849.51
8262.68
13085.58
6314.34
2115.54
3.91
2002
40467.63
10286.77
13287.71
7741.57
2132.69
4.82
2003
43948.24
11726.63
13572.93
8639.72
2185.08
5.37
资料来源:
通过对中国农业信息网
相关资料和《乡镇企业年鉴》1995-2001的相关资料整理而得。
(三)数据与计量模型的说明
验证的目的在于:
首先,考察乡镇企业各要素的具体贡献;其次,考察乡镇企业的发展路径是否发生变化,即是否出现阶段性发展;变化方向如何,找出乡镇企业发展的阶段。
因此,在设定计量模型时,主要考虑的是资本与劳动这两个常规要素,假设乡镇企业的生产函数服从柯布——道格拉斯形式,由此得到计量估计模型:
(1)
式中
为乡镇企业总产出,用乡镇企业总产值替代,
为从事乡镇企业的劳动力数量,用乡镇企业从业人员数替代,
为资本存量,用乡镇企业固定资产原值来替代,
、
和
为待估参数,
为误差项。
在验证乡镇企业发展路径的中所使用的数据包括乡镇总产值(亿元),乡镇企业固定资产年末值(亿元),乡镇企业从业人员总数(万人)。
为了去除价格因素的干扰,用以1978年为基期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对乡镇企业总产值和固定资产进行修正,表1的第二、三两列的数值就是经过处理以后得到的实际值。
(四)计量结果及说明
运用1978-2003年的数据对
(1)式进行估计,结果如下:
(-9.3581*)(28.4641*)(8.9007*)
括号中数值为
统计值,*表示在5%的置信水平上显著。
回归结果显示,
和
都比较理想,说明计量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所设定的解释变量很好的解释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
均为正,且在5%的检验水平上非常显著,说明资本和劳动力对乡镇企业发展的贡献为正,即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吸纳劳动力就业仍有一定的空间。
为了进一步检验我们的理论,运用突变检验(Chow检验)验证上述结果的斜率是否发生变化。
检验结果(见表2)显示,1989年的
统计量(临界值为5.78)和对数似然比较统计量都通过了Chow检验,说明乡镇企业的发展路径在1989年发生了偏移。
为了了解偏移的结果,应该对1978-2003年的数据以1989年为界进行两阶段回归,通过比较回归系数可以说明路径偏移的方向变化。
表3给出了分阶段回归模型。
从回归结果来看,两个阶段的
、
值都显著大于0,而且
,说明劳动与资本的增加对乡镇企业的发展有正的作用,而且表现出规模收益递增的趋势,这种规模效应在第二阶段更加明显,这是由于乡镇企业的规模在初期较小,随着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带来的更大规模投资,使乡镇企业的规模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由于两阶段的
、
值的符号没有发生变化,都为正,因此,在比较劳动与资本正两种要素对乡镇企业发展的贡献时,就需要对
、
进行调整。
调整方法是:
利用解释变量的标准差与被解释变量的标准差的上作为权数,再乘以
、
得到
和
,即:
,
,调整后的模型如表4。
表2、ChowBreakpointTest:
1989
F-statistic
6.067986*
Probability
0.004138
Loglikelihoodratio
16.82738*
Probability
0.000767
注:
*表示在1%的置信水平显著。
表3、乡镇企业发展的各因素分阶段回归模型
1978-1989
(-10.9378*)(4.3924*)(7.5370*)
1990-2003
(-4.0386*)(14.3710*)(4.4365*)
注:
括号中数值为
统计值,*表示在5%的置信水平上显著
表4、调整后的分阶段回归模型
1978-1988
1989-2002
调整后的模型更加清晰的描述了劳动与资本对乡镇企业贡献的变化情况,第一阶段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