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进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44608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1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进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教学进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教学进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教学进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教学进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进程.docx

《教学进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进程.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进程.docx

教学进程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9.2----9.6

散步、秋天的怀念

5

2

9.9--9.13

《世说新语》两则、作文练习

5

3

9.16-9.20

我的老师、再塑生命的人

5

4

9.23-9.27

《论语》十二章、作文练习

5

5

9.30--10.4

机动周

5

6

10.7--10.11

春、济南的冬天

5

7

10.14.-10.18

古代诗歌四首、作文练习

5

8

10.21---10.25

紫藤萝瀑布、走一步,再走一步

5

9

10.28---11.1

虽有嘉肴、作文练习

10

11.4---11.8

化石吟、看云识天气

5

11

11.11-11.15

河中石兽

5

12

11.18-11.22

小圣施威降大圣、皇帝的新装

5

13

11.25-11.29

寓言四则、作文训练

5

14

12.2----12.6

课外古诗词

5

15

12.9---12.13

课外古诗词

5

16

12.16--12.20

名著导读

5

17

12.23---12.27

总复习

5

18

12.30----1.3

总复习

5

19

1.6—--1.10

总复习

5

20

要求:

音、体、美、微机、综合、校本、地方、技术按16周做计划。

教学进程

年级:

七年级学科:

语文  

“央求……喜出望外……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

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三、再读课文,揣摩细节(理解人物,把握情感)

(一)PPT呈现:

建议你从这些角度品读课文:

抓住一组对比性强烈的动词;一组重叠词;一组否定含义的词;一组饱含深情的话语;

(对文本细节的剖析这一部分,要让学生读出其中的情味。

这些细节应该是渗透着愧疚、追悔、怀念的。

品析与朗读相结合。

1.一组对比性的动词:

“我”:

突然砸碎 猛地摔向 狠命捶打 喊着

母亲:

躲出去 听我的动静 进来扑过来 抓住 忍住哭

明确:

母亲忍受着我暴躁的脾气,忍受着儿子瘫痪对自己的打击,把痛苦埋藏在心里,坚定的鼓励儿子。

2.一组重叠词:

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听我的动静;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

明确:

刻画了细腻深沉的母爱,她让“我”尽情地发泄心中的苦痛,又强忍着内心的悲伤。

突出母亲的谨慎小心和慈爱细心。

对儿子的体谅、包容和理解,无私的关爱呵护儿子。

3.一组否定含义的词:

“不,我不去!

”;“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就再也没有回来”“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明确:

自己从没有考虑过母亲的感受,从未为母亲着想,对母爱的浑然不觉,母亲的去世激起了“我”对生命的感悟,对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4.一组饱含深情的话语:

A、“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B、“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还未成年的女儿……”

明确:

母亲本要和我相依为命,共度难关的,临别人世时母亲对孩子是多么不舍、牵挂和惦记。

(二)精段阅读:

(第2段)

1.母亲为什么“挡”在窗前?

明确:

不想让多愁善感的“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产生伤感痛苦,甚至是绝望的心情,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2.分角色朗读体会“我”和母亲不同的态度和心情。

我:

“什么时候?

好吧,就明天。

哎呀,烦不烦?

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母亲:

“憔悴的脸上央求般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

我:

漫不经心、马虎应付、无所谓

母亲:

喜出望外、兴奋投入、高兴得不知所措

对比强烈、鲜明,要在读中反复体会,在体会中品读人物,要读出当时人物的心境、态度、情感;

对学生朗读进行评价、指导;可分角色朗读。

3.如何理解“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明确:

母亲像做错事的孩子,小心翼翼,生怕刺激了我。

四、三读课文,拓展延伸(领悟主题,感悟人生)

(一)理解: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明确:

盛开的菊花犹如坚强勇敢地活过来的“我”,艳丽的色彩是对“我”成功人生的描绘,我最终懂得了母亲“好好儿活”的真正含义,而菊花却成为了我怀念母亲永远的寄托。

(二)理解主题

(三)拓展延伸

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

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

“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合欢树》

生病也是生活体验的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

便觉天昏地暗。

等到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

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

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个“更”字。

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病隙碎笔》

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快乐。

※学了这篇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你很想对自己、或是对母亲、或是对史铁生说些什么?

当苦难、逆境来临的时候,我们首先应想到的是好好活,让这唯一一次的活热烈而辉煌。

但愿大家从这篇文章中看到的,不仅仅是母爱,还会看到作者对生命的思索。

妈妈的爱就像空气一样,让我赖以生存,而我却常常忘了它的存在。

面对挫折和灾难,我们不仅要有勇气去

面对,同时也需要家人和朋友的关心。

生命是美好,要好好珍惜、好好儿活才是!

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命运是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奋斗来改变的!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布置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抒发的感情。

2、请回忆平日生活中母亲为自己做的点点滴滴的小事,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给母亲写一封信。

 

世说新语.咏雪教学设计

世说新语.咏雪

教学内容

七年级上册

教学者:

郭新清

知识和技能

1.理解、积累重点文言字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文言文的能力,感知文章大意,感受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深入体会古人家庭生活的雅趣,感受人物的聪颖机智。

 

教材分析

《世说新语两则》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的文章都是以家庭、亲情为主题。

而《世说新语.咏雪》一文虽是文言,但浅显易懂,词意隽永。

勾画了古人家庭的生活画面,两代人在妇幼文化气息的交流中透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生活的乐趣。

学习时,联系自身情景及文化背景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能做出自己的评价,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已经充分感受到家庭生活的美好,能深刻体会到家庭中亲人之间那种人情美。

但因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阅历的限制,在其认识作品时会停留在表面,会被故事所吸引,却很难关注语言背后的深意,所以,应通过教师情境的创设和适时的引导把学生领进语言的殿堂,深刻体味文章的情感和意蕴,培养良好的阅读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积累重点文言字词。

2.感知文章大意,感受人物形象。

难点

深入体会古人家庭生活的雅趣,感受人物的聪颖机智。

教学媒体

朗诵配乐:

音乐放送:

《塞北的雪》

 

教学方法

1.情境设置法:

运用谈话和多媒体创设情境,营造气氛,感受雪之美。

2.诵读教学法:

贯穿朗读教学指导,让学生生在朗读中感受理解亲情美,欣赏语言美。

3.语文活动式教学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活动中提升对文字的感悟能力。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情景导入,激发想象

播放生歌曲《塞北的雪》

提问:

歌曲中如何描写塞北的雪?

用了那些修辞?

2、朗读课文——理解读

1.请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做出朗读评价。

(准确、流利、注意停顿、节奏及情感的把握)

2.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同学之间互听互评。

3.齐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3、疏通文意——积累读

1.自读课文,找出文中重点字词,并理解。

2.找出文中描写雪的句子,说说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何时、何地、何人发生何事。

4、圈点评注——品味读

语文活动设计:

我为他们来颁奖。

题目:

如果让你为这次家庭聚会中的人物颁奖,你将会为谁颁发什么奖,为什么?

(运用圈点评注法,抓住文章关键词句。

5、想象联想——创造读

我们来咏雪:

再读课文,说说你能联想到那些描写雪的诗句,也可发挥自己的想象,自己来咏雪。

六、课堂小结,升华情感

 

结合音乐,谈一谈。

 

听读,朗读,点评。

 

自由朗读。

 

学生齐读。

 

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把不理解的地方标出,小组合作交流。

 

学生进行小组间合作,感受文中洋溢着家的庭温馨,人物的聪颖机制。

 

拓展思维,诗意表达

情境的创设,唤起学生对白雪的想象,激趣将学生引入课堂。

 

教师朗读,学生诵读,三位一体,将文中情感融入课题。

 

通过学生的交流、思考,初步感知文章内涵。

 

深入理解课文,把握文章脉络,品味文章大意,感受人物形象。

 

深化文章理解,提升学生阅读与创新能力。

 

 

板书设计

 

外在之形(形似)温馨和睦

内在之神(神似)聪颖机智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在理念上有学生意识,涉及的问题都是在学生精神需要的基础上引导、发现。

有语文意识,有语文味道,深入发现语言美感。

找到了学习语文的大规律:

从整体感知到局部深入、从内容到语言的方式,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和层进性。

为了更好地在课堂上,体现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模式的实效性;我把全班分成了九个学习小组。

每个小组中六名同学。

这样,在进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一组内组长发挥带动作用。

本课的设计还有很多的不足:

本堂课课堂的容量不小,课堂时间不足。

学生没有做好充分的课前预习,课堂效果大打折扣。

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的时候应该有明确的指导,学生该做什么,怎么做,让学生心里有数;课堂环节环环相扣,教师对课堂的掌握过于细致,交流品读语言的方式有些单一,这样显的太过于理智,感性不足,要弱化对课堂的掌控;解析课文和指导朗读时经历牵掣过多,时间分配欠佳,导致后面的诗文拓展无时间解决,也就没有了效用,这个地方的处理也欠妥当,没有时间处理,也完全可让学生记诵岑参《白雪歌》中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以上这些都是在今后教学中值得注意和探究的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接触的文言文较少,阅读水平不高,文言语感弱,所以应多鼓励学生朗读并及时给予校正指导。

在疏通文意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因此要极力激活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积极感悟,认识到诚信懂礼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树立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信心。

教学内容:

 《陈太丘与友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25课,出自《世说新语》“方正”一门。

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为维护父亲的尊严,机智应对父亲的朋友责难的故事。

本文语言文字简洁隽永,人物形象鲜明,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懂礼守信的优秀品质起着极大的作用,很适合初一学生学习。

教学设想:

《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为维护父亲的尊严,机智应对父亲的朋友责难的故事,告诫人们,做人要讲信用,为人要方正。

我主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法,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

让学生主动发展,以朗读和研读作为主要教学手段,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知课文,掌握字音和朗读节奏、朗读情感,通过预习检测、小组讨论明确和巩固文言词句,通过翻译了解故事大意,通过研读与探讨课文内容,归纳人物性格特点,提升自身修养,培养探究精神,最后加以拓展延伸,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积累“期”“舍”等常见的文言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

2.情感目标:

认识诚信懂礼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

3.能力目标:

体验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方式。

教学准备:

1.教师精心制作教学课件

2.学生搜集有关“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的故事,拓宽思路,增加积累。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

谁能为我们讲讲?

(学生讲述)自古以来,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的故事,至今流传,成为人们的美谈。

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机智少年儿童的故事呢?

(如“孔融让梨”、“曹丕称象”、“王冕画画”……)

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去结识另一位聪明机智的少年。

请大家打开书,我们一起来学习《陈太丘与友期》。

(板书课题)

作品简介及题解

《世说新语》:

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此书以语言简练、辞意隽永著称。

全书共8卷,按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

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教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

《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陈太丘与友期》是选自余嘉锡的《世说新语》筏疏,题目可理解为:

陈太丘与朋友有约定。

请学生回答,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让学生学会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不完整的地方教师加以补充,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整体感知课文

(一)、诵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

2、听课文朗读录音,明确字音和朗读节奏。

(边听边划分朗读节奏)

不通“否”,读(fǒu)

3、出示例句划分节奏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②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③门外/戏

④待君久/不至

⑤相委/而去

⑥友人/惭,下车/引之

⑦元方/入门/不顾

4、个别朗读,其他同学就其感情把握做点评。

教师提醒:

“友人怒:

‘非人哉!

’”,应读出生气发怒的语气

5、全班齐读课文,把握节奏,注意文章情感变化。

古人云:

“三分诗七分读”。

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

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

我设计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悟,初步把握文章的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理解重点词语,疏通文意

1、自主释疑,找出重点字词,小组合作讨论。

让学生形成合作小组,从文中找出认为是重点的词语,结合注释进行理解、圈划,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合作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学生发表讨论结果。

教师对学生理解错误的字词解释进行引导纠正。

3、归纳重点字词。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约定

②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舍,放弃。

去,离开

③去后乃至:

④尊君在不:

通“否”,文中的意思为“不在”

⑤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丢下。

去,离开

⑥则是无信:

信用

⑦下车引之:

⑧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

⑨不同称谓:

尊君:

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君:

对别人一种有礼貌的称呼,相当于“您”

家君:

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4、翻译课文。

⑴先由同桌之间相互翻译课文。

教师提醒翻译文言文“留、补、换、删、顺”法则,注意文中出现的省略句,翻译时应补充完整。

⑵个别同学翻译。

新课标要求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我设计这几个环节,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相互帮助,扫清字词障碍,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并积累和掌握一些文言常识,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能力。

四、研读课文

1、理清本文的故事情节。

(用原文回答)

⑴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明确: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⑵友人听说太丘已走后,有什么反应?

明确:

友人便怒,对子骂父

⑶当元方听完友人的话后,生不生气(生气),他是如何应答的?

明确: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⑷听了元方的这番话,友人知错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

明确:

友人惭,下车引之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环节主要通过设置一些简单的、有针对性的问题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轻松地掌握课文内容。

2、本文出现了几个人物?

明确:

陈太丘太丘友人元方(板书)

3、通过对课文的了解,你觉得陈太丘的友人和元方各是什么样的人?

明确:

友人,无信无礼知错能改

元方,聪明机智率真(板书)

4、文章通过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这两个人物?

明确:

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

在掌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运用学过的描写方法来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刻画人物的技巧和方法,达到“学以致用”。

五、合作探究

结尾处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说说你的看法。

明确:

①不失礼。

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元方不失礼,懂得为人之理,而且对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应求全责备。

②失礼。

因为客人毕竟是长辈,已经认错了,元方应该原谅他,不能“入门不顾”,使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

新课标要求学生“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而且“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我设计这个环节,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6、从这篇文章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明确:

做人应诚信、懂礼(板书)

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感受,最后教师做总结发言。

新课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我设计这一环节一方面为了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要点,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拓展延伸。

六、拓展延伸

如果有一天,友人见到太丘,他将会对太丘说什么呢?

(学生自由想象,写好对话,由同桌两人进行对话表演)

新课标指出“能就适当的话题即席讲话,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我设计这一环节,既训练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一举多得。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收集十条有关“信”、“礼”的名言警句

八、板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

友人:

无信无礼知错能改

陈太丘

元方:

聪明机智率真

启示:

诚信懂礼

十、附录

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约定在中午时分,约定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开了。

当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

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年仅七岁,正在家门外做游戏。

客人问他:

“你的父亲在家不在?

”陈元方回答说:

“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去了。

”客人便发怒说道:

“不是人啊!

和人家约好一起出行,却抛弃人家而离去。

”陈元方说:

“您与我父亲约定在中午时分见面,中午不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

”客人感到很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远方的手,元方走回家不去理他。

《世说新语》简介: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

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名言积累:

只有首先做到言出必行,你的话才有信用。

[波斯]昂苏尔·玛阿里

人生在世,如失去信用,就如同行尸走肉。

[英]赫伯特

履行诺言是名誉的标志。

[法]谚语

礼貌无需花费一文,却能赢得一切。

[英]玛·沃·蒙塔古

教学反思:

    

开学初至今,一直在学《弟子规》,《陈太丘与友期》正好与《弟子规》的内容相谐。

在讨论元方的行为是否符合礼仪的过程中,同学们各抒己见,非常热情而又有思想,做得非常之好。

令人欣慰。

 

第一单元总结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提炼文章主旨。

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会思考人生。

4、学会朗读,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5、学习并积累课文中精彩的字词句段,学会在自己的表达中运用本单元精彩的语言材料。

6、规范书写、积累、掌握和运用课后常用词;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能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初步读出语气;在阅读课文时,能抓住关键的语句,品味语言,理解课文;

7、能熟练使用字典、词典并养成习惯;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能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二单元单元计划

【单元分析】

本单元继续学习有关人生的课文。

上一单元侧重回答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不幸怎么办,这一单元侧重引导我们应该怎样树立理想,实现理想。

这些课文从不同侧面给我们以启迪,引领我们去实现理想,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为漫长的人生打下精神的底色。

【教学重点】

学习这个单元,必须抓住如下要点:

1、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思考,反复咀嚼,领会课文意味深长的用词,理解文中富有哲理的语句。

2、学会朗读,力求把握好停顿、重音、语调、语速、感情。

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明理。

3、准确把握文章中叙述与议论之间的关系,概括文章的主旨。

4、理解不同文体的不同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

 

 巍巍《我的老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课文大意,感受作者体验。

(2)学习课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3)把握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浏览,圈点重点语段感悟其中蕴含的感情。

(2)精读,感知作者的写作布局谋篇的方法。

(3)品读,体会人物的人格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难忘,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

【重点】围绕中心选材的写法

【难点】深入人物内心世界,揣摩人物的人格魅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到“老师”这个词,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许多的老师形象。

其中的“好老师”让我们铭记终生,能给大家说说你记忆中的“好老师”吗?

(学生回答)下面让我们走进作家魏巍的童年,领略魏巍心目中的“好老师”的风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