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酸和碱常见的酸教案.docx
《第十单元 酸和碱常见的酸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单元 酸和碱常见的酸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单元酸和碱常见的酸教案
常见的酸
适用学科
初中化学
适用年级
初中三年级
适用区域
人教版
课时时长(分钟)
2课时
知识点
1、盐酸和硫酸;
2、浓硫酸的特性;
3、浓硫酸的稀释
4、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5、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几种常见的酸;知道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知道浓硫酸的特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思考归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善于思考、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盐酸、硫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浓硫酸的特性;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一、复习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复习一些常见的酸碱指示剂遇酸遇碱的变色规律: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变蓝;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
在中性溶液中都显示它们本来的颜色。
二、预习几种常见的酸。
2、知识讲解
课堂导入
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汽车常用的电瓶中有硫酸,食醋中有醋酸,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几种常见的酸。
考点1:
盐酸和硫酸
1.观察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
浓盐酸
浓硫酸
颜色、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打开
瓶盖
现象
瓶口有白雾
无明显现象
原因
有挥发性
无挥发性
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无刺激性气味
敞口
久置
现象
质量减小
质量增加
原因
有挥发性
有吸水性
思考:
若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A%是否改变(变大、变小,不变)?
为什么?
白雾产生的原因:
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
2.盐酸和硫酸的用途
v盐酸:
重要化工产品。
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如盐酸麻黄素、氯化锌)等;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
v硫酸:
重要化工原料。
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
浓硫酸有吸水性(物理性质),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
考点2:
浓硫酸的特性
吸水性(物理性质)?
做干燥剂、强腐蚀性或脱水性
实验内容
浓硫酸在纸上写字
用木棒蘸浓硫酸
将浓硫酸滴到布上
一段时间后的现象
纸张的笔画部分变黑
木棒上蘸有浓硫酸的部分变黑
滴到酸的布由黄变黑,容易破损。
结论或原因
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能使纸张、木条、布甚至皮肤脱水而腐蚀。
启发
使用浓硫酸时要特别小心。
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
它能夺取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都由含碳、氢、氧等元素的化合物组成)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
又叫脱水性。
所以使用浓硫酸时应十分小心。
思考:
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如何处理?
立即用布擦掉,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考点3:
浓硫酸的稀释
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盛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不断搅动并用手接触烧杯的外壁。
手的感觉
烫手
分析
浓硫酸与水混合,产生大量的热
强调:
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热量的散发,防止液体暴沸,发生危险。
浓硫酸的稀释:
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
小结:
稀释浓硫酸时应该:
酸入水(或大入小),沿内壁,慢慢倒,不断搅。
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否则液滴飞溅,非常危险!
考点4:
酸的通性
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还有醋酸(CH3COOH)、碳酸(H2CO3)磷酸(H3PO4)等。
名称上看它们最后一个字都是“酸”,从结构上看都含有氢元素。
酸具有通性的原因是它们在溶液中解离出共同的氢离子。
考点5:
酸的化学性质
1、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2、酸+金属(活泼金属)?
盐+H2
注意:
浓硫酸、硝酸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所以实验室制取氢气用盐酸或稀硫酸。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现象:
铁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Fe2+的盐溶液呈浅绿色)。
3、酸+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
盐+水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铁锈逐渐溶解消失;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黄色(Fe3+的盐溶液呈黄色)。
4、酸+碱?
盐+水中和反应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
“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5、酸+盐?
新盐+新酸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
“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
“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三、例题精析
【例题1】泉州是白蚂蚁的高发地区,白蚂蚁会蛀蚀木头,它分泌的蚁酸是一种酸,还能腐蚀很多建筑材料。
下列建筑材料最不容易被白蚂蚁腐蚀的是()
A.钢筋B.铜制品C.大理石D.铝合金
【答案】B
【解析】钢筋的主要成分是铁,可以和酸发生反应。
大理石和铝也可以与酸反应。
铜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是氢后金属不能和酸发生反应。
故选B。
【例题2】某同学把自制的一种黄色花汁,分别滴加到下列不同的试剂中,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试剂
稀盐酸
食醋
蔗糖水
蒸馏水
肥皂水
烧碱溶液
石灰水
颜色
红
红
黄
黄
绿
绿
绿
请分析上表,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花汁 (填“可以”或“不可以”)作酸碱指示剂。
(2)蚊子叮咬人时射入蚁酸(具有酸的性质),使皮肤红肿、痛痒.要缓解这种症状,简易可行的办法是在叮咬处涂抹上述试剂中的 。
(3)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和小苏打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写出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石灰水暴露于空气中易变质,写出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可以
(2)肥皂水
(3)NaHCO3+HCl-NaCl+H2O+CO2?
(4)CO2+Ca(OH)2-CaCO3?
+H2O
【解析】
(1)由于稀盐酸、食醋显酸性;蔗糖水、蒸馏水呈中性;肥皂水、烧碱溶液以及石灰水呈碱性,而从表中的颜色变化可知:
该花汁遇到酸、碱以及中性溶液均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故可以作指示剂使用;
(2)由于蚁酸呈酸性能导致皮肤红肿、痛痒,故要消除症状应该涂抹碱性物质,所以应在肥皂水、烧碱溶液和石灰水中选择,而烧碱溶液和石灰水均对皮肤具有腐蚀性所以不可选,因此应该涂抹肥皂水;
(3)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胃酸主要是盐酸,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NaHCO3+HCl-NaCl+H2O+CO2?
;
(4)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从而导致溶液变质,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
+H2O。
【例题3】“XX洁厕精”产品特性或使用注意事项如下:
?
轻松去除锈迹;?
勿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不适用于大理石地面.其中,与洁厕精含有盐酸有关的是( )
A、只有?
B、只有?
?
C、只有?
?
D、?
?
?
【答案】D
【解析】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HCl,如与碱性清洁剂混用,其中的碱与HCl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降低使用效果.故不能混用,大理石的有效成分是CaCO3.实验室中用这两种成分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故洁厕灵对大理石有腐蚀性,不可用于清理大理石,可以去除锈迹,
故选D
四、课堂运用
【基础】
1、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变小的是( )
A.浓硫酸B.浓盐酸
C.生石灰D.氯化钠
【答案】B
【解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水蒸气,质量增加,故A错;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质量要减少,故B对;
C、氧化钙露置在空气中吸水并与二氧化碳反应导致其质量增加,故C错;
D、氯化钠在空气中质量几乎不变化,故D错。
2、下列关于浓硫酸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B.有强烈的腐蚀性
C.稀释浓硫酸时,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中
D.可在量筒中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
【答案】D
【解析】A、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A说法正确。
B、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B说法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因为水的密度小于浓硫酸的密度,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水会浮在浓硫酸上面,并且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致使水沸腾造成液滴飞溅,C说法正确。
D、配制溶液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中进行,量筒只能用来量取液体的体积,D说法不正确。
【巩固】
1、硫酸和盐酸既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
(1)从组成上看,两者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们都能除铁锈,此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们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类反应叫___________反应。
(4)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酸根离子不同
(2)铁锈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浅黄色(3)中和(4)浓盐酸
【解析】
(1)从组成上看,两者的不同点是酸根离子不同。
(2)它们都能除铁锈,此实验的现象是铁锈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浅黄色。
(3)它们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类反应叫中和反应。
(4)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浓盐酸。
【拔高】
1、盐酸先生闯迷宫(见图),请你帮他选择行进路线(不发生化学反应)。
( )
【答案】B
【解析】A.镁、锌、铁都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都能与稀盐酸反应
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均不与盐酸反应
C.碳酸钙、碳酸氢钠和碳酸钠都是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
D.氢氧化钾、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是碱,能与盐酸反应
课程小结
盐酸和硫酸;
浓硫酸的特性;
浓硫酸的稀释
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酸的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