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43805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单元教学设计.docx

《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单元教学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单元教学设计.docx

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物质构成的奥秘

适用年级九年级

所需时间课内共用6课时,每周3课时;课外共用3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

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专题旨在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点来看待物质的组成、结构。

通过启发式讲解和模型化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想象和类比,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初步了解物质的构成、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同时,介绍有关探索原子结构的科学史实,帮助学生感受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了解物质微观结构的方法,体会物质结构的复杂性,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

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了解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使学生通过从宏

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对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微观研究,逐步在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对化学的认识获得迅速的发展。

本主题单元内容来源于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上册课本第三单元。

该主题单元共分为

以下三个专题:

专题一:

分子和原子;化学是从原子和分子的水平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即要求从微观角度研究物质的构成,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

专题二:

原子的结构;只有帮助学生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才能使他们理解物质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理解物质变化的客观性和复杂性,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发展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兴趣。

专题三:

元素。

原子、分子、元素以及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这些内容比较集中,学生对此缺乏感性理解的基础,学习的难度较大,因此,它也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

关于本专题的研讨,将从本专题的整体结构设计分析开始,逐步分析《课程标准》对此内容的具体要求,最后对“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分子”

“原子”“元素”等内容进行分析与设计。

本主题单元的教学重点:

本专题的学习内容正是从物质变化的客观性和复杂性这个角度出发,粗浅地介绍构成物质的几种微粒(原子、分子、离子),帮助学生

形成“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观念,理解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了解如何依据物质的微观组成与性质差异区分不同类别的物质,认识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建立物质的分类观。

主要的学习方式:

探究学习、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等。

预期教学成果:

探究实验报告、思维导图、课堂综合检测、调查报告,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立足于这些基础,然后做出进一步引申,对学生已有经验进行判断和分析,进而从教学角度考虑整个单元的教学设置,并且关注课程标准提出的总体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说明:

将主题单元规划的思维导图导岀为jpeg文件后,粘贴在这里;如果提交到平台,则需要使用图片导入的功能,具体操作见《2013学员教师远程研修手册》。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蚯if?

蜩&*5.谢主SP宝弐妙E赢.

啣牺科冲細诵神IN

.U翅$強日氐蚁胖■珏E览【翻珈赠£心乩¥E-3ffi耿黎昶噺驻几

J光碑祖血辛翰孔E-於捕卡铝丸卩睑山,仮我卜电也蚌皐躺朗,

I■训躱隔却.鋤虧

昭Bib诃町期冊

|也畸曲翻谕砸闻姑

I蹄FS删斑麵魄加晖腓艦

ii蜩erjj咖恥

卩慎扫I碑她荊酋溜空皿逍T丸

1

毎頒二】愍諭•,氓器弄胪

【礙髓-】宼油胡晚宙u上蜩誰

卵翻i

j?

GFii=Er-

恨卜窓】?

斑櫃,$吃^握洲,Etf京規倔诵花細.満悌戟2.解驻腔.甦典時带訟.也锻朋额.

【就盼】她1站目胡艸力,Si-TlW冲确屯强EIW圾轴

推㈱引曲强荊三嘩扁RJ札ft.曲罰

•——」

[时反幻《')喪堆绑尉S1偉片眾斜輕.蹴;!

疋.或5S麟殆ii痕;⑵黜譌班删如囲ML也鼬£确蚂巒总”岸胖沖”汐壬戒瞬片

1.自匕制鹏軸此醱咔》&呢fftE用斑防英,于礦渤上的?

陀B"

?

.卿册is商乱叙需帼汗聊長舟粧戦%EIK刊jI帳翩诙础為^讖删利,6^4£Mm•.刪h

逝:

我逐丑丽議7

毋生H逛]1.不眩*曲扼跚陋’胡騎科嫁

I-.・巒.你

!

.SIfflfl鶉IK1

IM琢;W?

I唤吸韵I晌

i蚌边州纯”€駆卅逋F■爵JP潜膵舉建阳

1.承礫芷訝辟口0£越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知道三种粒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原子的内部结构。

2•能认识并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

和符号,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3、记住并能运用一些常

见元素、原子团的常见化合价,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并学会有关化学式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必要的习题训练,能看懂并理解某些商品标签的数据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

2、积极关

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主动撰写论文,发表见解。

3、通过复习进一步树

立严谨务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作风。

对应课标(说明:

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

1、认识物质的微料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料,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并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4、记住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并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5、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6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1、自然界的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物质由微粒构成,微粒处于不断运动中,微粒之间有空隙),

主题单元问

题设计2、科学家如何发现物质奥秘(分别讲述分子、原子、原子的构成与

质量,以及离子),3、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什么特征(元素与元素符号、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和元素与人体健康)。

(2课时)

(2课时)

(2

专题一:

分子和原子;

专题划分专题二:

原子的结构;

专题三:

元素。

课时)

其中,专题三元素概念的形成作为研究性学习

专题三元素

所需课时课内共用2课时,每周3课时;课外共用1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说明:

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认识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会正确区分元素和原子,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2、学生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逐步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并了解地壳中、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利用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元素知识的探究学习,联系生活和地壳中元素含量,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合作学习,学会与人相处,对生活中一些物质元素含量的确定,更加关心社会,关心自然。

2、使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

专题问题设1、“补钙”、“补铁”这里的钙、铁是指什么呢?

2、元素的概念是什么?

4、从宏观角度剖析水是怎样组成的?

5、化学反应中什么粒子一定改变?

什么粒子一定不变?

元素种类是否发生变

化?

6、元素周期表在学习化学中的作用?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网络平台

常规资源

相关化学实验仪器和药品、导学案等

教学支撑环境

化学实验室

其他

启发、讲授法与指导学生阅读、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并与多媒体有机结合

学习活动设计(说明:

为达到本专题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学生应参与的学习活动。

如本专题由几个课时组成,则应分课时描述每个课时的学习活动设计。

请以活动1、活动2、活动3等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描述每个课时包含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每个活动的主要步骤。

注意,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应通过对所设计的本专题的问题的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第1课时

【情景导入】

1播放我们自己拍摄的超市物品及哈药六牌钙加锌广告。

在线

1W

Efi

BTV员乜教师裁不同职业的I

2、展示学生收集到的各种药品的说明书,了解其提到的成分。

【提问】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那么自然界中上千万物质又由什么组成呢?

通过刚才大家观看的广告,“补钙”、“补铁”这里的钙、铁是指什么呢?

是不是我们前面所学的原子呢?

大家想不想揭开这个谜底?

【课件展示】课题2元素

【问题探究】教师设计“拆”“放”“数”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探究

K现察下列分子的模型.看看它们各是由哪几种原子构成的?

2.将这些模型拆开来,把相同的原子分别放在一起,数数一共有几类?

佝能用

己的话表达吗?

你认为元素和原子的区别矍什么?

17卜/JX5X

K现察下列分子的模型;看看它们各是由哪几种康子构成的?

2、将送些模型拆开来丫把相同的原子分别放在一起’数数一共有几类?

 

什么是元秦?

你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吗?

你认为元秦和療子的区别是什么?

【情景体验】播放视频,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

元秦概念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康子的总称.

琨圍提崑“

反鬼SL、理.

元泰概令

元翩E号

■纯逢处達

学生总结: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40

0

25

15

10

数学目标

/铝7“.铁4M

.钙3,5S

爭]2.7%

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

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提问】水通电分解的实验说明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学生活动】观看电解水实验观看水分子的分解微观模拟

【讲述】我们知道从微观角度去理解水是许多水分子构成,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及水分子的分解微观模拟,每个水分子又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从宏观角度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水分子的形成

HWH

总结:

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律?

元素在中文造字上有什么规律?

K

1.元素苻号书写有什么规律9

2.元素在中文造字上有什么规律?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P75页资料,讨论并归纳:

一、元素符号的写

法。

二、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

第一个字母须大写,第二个字母须小写(例:

C、Co、Mg)

【讲述】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谁是有水分子构成的,但不管是水分子中的氢原子还是氢分子中的氢原子,这一类氢原子都都具有相同的结构即核电数相等(质子数相等),均为1,这一类氢原子我们称作氢元素;同样水分子中的氧原子和氧气中的氧原子都具有相同的结构即核电数相等(质子数相等),均为8,这一类氧原子我们称作氧元素。

由此大家可归纳出什么是元素吗?

【课堂小结】阅读教材,讨论归纳元素的概念。

【展示】一、元素

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提问】元素和原子有什么异同吗?

【展示】2、元素和原子的比较(空表)

元素

原子

1元素一般用于说明物质的宏

观组成。

2兀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只表示元素的种类,不说明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3元素可以组成物质。

1原子一般用于说明物质的微观组成。

2原子指微观粒子。

3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联系

1元素的概念建立在原子的基础上,即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原子的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填写

【提问】1、不同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2、元素种类有什么决定?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图片及阅读教材中地壳中各物质的含量,使学生认识物质的种类非常多,而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并不多,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100余种;并要求学生记住含量最多的前3种元素。

利用养闺女”的谐音,帮助记忆。

学生阅读有关生物细胞中元素分布的资料,进一步认识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由100余种元素组成的。

【学生总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而原子只是进行重新组合,没有发生变化;元素的种类也没有发生变化。

【展示】氧元素符号、铁元素符号

【提问】大家能从这个符号得到什么信息?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完成,学生讨论交流展示:

【展示1】1、表示氧兀素,2、表示一个氧原子。

【展示2】1、表示铁元素,2、表示一个铁原子,3、表示金属铁

【提问】元素符号表示什么意义?

【学生活动】讨论、归纳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课件展示】三、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2、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3、有时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

【教师点拨】从元素与原子比较我们知道,元素没有个数,那么当元素符号前面系数比1大时,表示什么意义?

只能表示多少个原子,没有其它意义。

【学生活动】做练习,【课件展示】说出各符号的意义:

1、N,2、Al3、2H,指导学生学会对元素进行简单分类。

1.元素概念的探究活动过程(小组自评+小组间互评+教师点评)

评价方法:

讨论交流完成探究实验

评价指标:

(1)有等量关系: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那我们可不可以说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呢?

评价要点

(2)对科学探究活动充满兴趣、态度积极。

(3)活动过程规范有序、效果明显。

有效体现小组合作的精神。

2.元素符号的书写及周期表的认识。

评价方法:

总结归纳,竞赛评价

评价指标:

元素符号的书写,类别划分要准确。

3.课堂探究活动

评价方法:

当堂即时评价

评价指标:

(1)注意和前面有关原子的知识进行区别和对比。

(2)组织好本课题有关的活动与探究,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组织好本课题的课堂讨论。

(4)使学生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4.学习水平

评价方法:

纸笔测试问卷调查黑板板书测试。

评价指标:

学习目标达成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