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表面积》备课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42221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表面积》备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表面积》备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表面积》备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表面积》备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表面积》备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表面积》备课教案.docx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表面积》备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表面积》备课教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表面积》备课教案.docx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表面积》备课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表面积》备课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表面积》精品备课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1、首先带动课堂气氛

  2、教会学生什么是面积。

  3、学习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4、能够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动手操作展开圆柱的侧面积

  三、教学难点:

  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多样性,并能够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四、教具准备:

  圆柱表面展开图、纸质圆柱形茶叶罐、长方形纸、剪刀、圆柱体纸盒。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出示:

牛奶盒,纸箱,可比克。

  提问

(1)这些东西我们很熟悉吧!

谁来说说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呢?

(指名说)

  

(2)制作这些包装盒,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材料?

(指名说)

  师:

谁能说说上一节课你学过圆柱体的哪些知识?

  生:

........

  师:

请同学们拿出你自制的圆柱体模型,动手摸一摸

  生:

动手摸圆柱体

  师:

谁能说一说你摸到的是哪些部分?

  生:

.......

  师:

你所摸到的圆柱体的表面,它的大小叫做表面积,我们这节课就要学习如何求圆柱体的表面积的大小。

板书课题:

圆柱的表面积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圆柱的侧面积是一个曲面,那么怎样才能把它变成我们熟悉的平面呢?

(找学生回答问题)提问:

请大家猜一猜,如果我们将圆柱体的侧面(也就是这个包装纸)展开,会是什么形状的呢?

  研究圆柱侧面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茶叶罐的包装纸展开,看看得到一个什么图形?

先猜想,然后说说,再操作验证。

这个图形各部分与圆柱体茶叶罐有什么关系?

小组交流。

(学生要说清楚展开的方法不同能得到什么不同的图形)(展开的形状可能是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等)

  1、独立操作利用手中的材料(纸质小圆柱,长方形纸,剪刀),用自己喜欢的。

方式验证刚才的猜想。

  2.操作活动: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茶叶罐的包装纸展开,看看得到一个什么图形?

  

(2)观察这个图形各部分与圆柱体茶叶罐有什么关系?

独立操作后,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

  3.小组交流能用已有的知识计算它的面积吗?

  4、小组汇报。

(选出一个学生已经展开的图形贴到黑板上)

  重点感受:

圆柱体侧面如果沿着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

(这里要强调沿着高剪)

  这个长方形与圆柱体上的那个面有什么关系?

(长方形的长是圆柱体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体的高)

  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侧=C×h

  如果已知底面半径为r,圆柱的侧面积公式也可以写成:

S侧=2∏r×h

  师:

如果圆柱展开是平行四边形,是否也适用呢?

  学生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适用的结论。

  (因为刚才学生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剪开的,所以可能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

此时可以让已经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学生介绍一下他的剪法,然后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圆柱纸盒用此法展开)

  (四)、练习

  求圆柱的侧面积(只列式不计算)

  1。

底面周长是1.6米,高是0.7米

  2。

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45分米

  3。

底面半径是3.2厘米,高是5分米

  (五)研究圆柱表面积

  1、现在请大家试着求出这个圆柱体茶叶罐用料多少。

需要计算哪几个面的面积?

需要什么条件?

(指名说)

  2、动画:

圆柱体表面展开过程

  3、圆柱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

得出结论: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4.一个圆柱形茶叶筒的高是10厘米,底面半径是3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反馈)

  (六),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比较有盖,无盖,一个盖的圆柱物体的表面积计算的异同?

多媒体出示:

水管,水桶,糖盒提问:

这些圆柱形物体在计算表面积时有什么不同?

(指名说)

  2、做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水桶,底面半径是10厘米,高是40厘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

(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重点感受:

没有盖,至少这两个词语。

在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

因此,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3.一个圆柱形水池,直径是20米,深2米,在池内的侧面和池底抹一层水泥,水泥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六、教学结束:

  布置学生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制作出一个笔筒,下节课带来送给自己的朋友。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表面积》精品备课教案二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表面积的意义,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初步培养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圆柱表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能充分运用圆柱表面积的相关知识灵活的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计算下面圆柱的侧面积。

  

(1)底面周长2.5米,高0.6米。

  

(2)底面直径4厘米,高10厘米。

  (3)底面半径1.5分米,高8分米。

  2求出下面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1)长方体的长为4厘米,宽为7厘米,高为9厘米。

  

(2)正方体的棱长为6分米。

  3讨论说说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及其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甲:

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长方体、正方体的六个面的面积的总和。

  学生乙:

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只要计算长方体相互对立的3个面的面积,3个面的面积相加再乘以2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棱长乘以棱长再乘以6。

  二新课导入。

  1教师:

以前我们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及其表面积的求法,那么圆柱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圆柱的表面积又是如何计算的呢?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讨论和探索这个问题。

(板书:

圆柱的表面积)

  2学生讨论:

你认为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哪一部分?

它由几个面组成?

  

(1)学生分组讨论。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反馈小节:

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圆柱的侧面积和两个底面积的总和,圆柱的表面积由一个侧面机和两个底面组成。

(板书:

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两个底面积=圆柱的表面积)

  4教师进行圆柱模型表面展开演示。

  

(1)学生说说展开的侧面是什么图形。

  学生:

圆柱展开的侧面是一个长方形。

  

(2)学生说说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有什么关系?

  学生:

长方体的长(或宽)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宽(或长)等于圆柱的高。

  (3)圆柱的侧面积是怎样计算的?

抽生回答进行复习整理。

(板书:

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底面周长×圆柱的高)

  (3)圆柱的底面积怎么计算?

(复习底面积的计算方法)。

  5说说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圆柱体?

哪些表面是完整的,哪些表面是不完整的?

  学生举例:

完整的圆柱有两个底面,不完整的圆柱只有一个底面(如水桶)或者根本就没有底面(如烟囱)。

  教师:

所以我们每个同学在计算圆柱的表面积时要特别认真,要特别注意这个圆柱到底有几个底面。

  三新课教学。

  1例2一个圆柱的高是4.5分米,底面半径2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课件演示)

  2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3反馈评价:

  

(1)侧面积:

2×2×3.14=56.52(平方分米)

  

(2)底面积:

3.14×2×2=12.56(平方分米)

  (3)表面积:

56.52+12.56=81.64(平方分米)

  答:

它的表面积是81.64平方分米。

  4学生质疑。

  5教师强调答题过程的清楚完整和计算的正确。

  6教学小节:

在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计算圆柱的表面积一般要分成几步来计算呀?

  四反馈练习:

试一试。

  1学生尝试练习:

要做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50厘米,底面直径为30厘米,至少需要多少铁皮?

(得数保留整数)

  2学生交流练习结果(注意计算结果的要求)。

  3教师评议。

  教师:

在实际运用中四舍五入法和进一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计算使用材料的用量时为确保使用材料的充足通常都使用进一法,计算结果如果使用四舍五入法也许会出现使用材料不足的现象。

  五拓展练习

  1教师发给学生教具,学生分组进行数据测量。

  2学生自行计算所需的材料。

  3计算结果汇报。

  教师:

同学们的答案为什么会有不同?

哪里出现偏差了?

  学生甲:

可能是数据的测量不准确。

  学生乙:

可能是计算出现错误。

  教师:

在实际运用中如果数据测量不准确或者计算出现错误,或许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这种损失也许是不可估量的,但事实上它又是很容易避免的。

所以我们每个同学都要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六巩固练习。

  1计算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单位:

厘米)(略)

  2计算下面各圆柱的表面积。

  

(1)底面周长是21.52厘米,高2.5分米。

  

(2)底面半径0.6米,高2米。

  (3)底面直径10分米,高80厘米。

  3一个圆柱形的罐头盒,底面直径是16厘米,高是10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厘米?

  4一个圆柱铁桶(没盖),高是5分米,底面半径是2分米,做一个这样的铁桶,至少需要多少铁皮?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表面积》精品备课教案三

  教学目标:

  1、在初步认识圆柱的基础上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通过实践操作,在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的含义的同时,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前一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圆柱,谁能说说这位新朋友长什么样子以及有什么特征吗?

  1.圆柱是由平面和曲面围成的立体图形。

  2.圆柱各部分的名称(两个底面,侧面,高)。

  3.把圆柱的侧面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同学们对圆柱已经知道得这么多了,还想对它作进一步的了解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

  二、探究新知:

  以前我们学过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观察一个长方体,我们是怎么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呢?

(六个面的面积和就是它的表面积)

  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要求圆柱的表面积,那么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结果:

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板书: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

  

(2)出示圆柱的展开图:

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观察很容易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

  (3)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

(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侧面积练习:

练习二第5题

  学生审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这两道题分别已知什么,求什么?

  小结:

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3.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1)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

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公式: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4.尝试练习。

  

(1)求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

  ①底面周长2.5分米,高0.6分米。

  ②底面直径8厘米,高12厘米。

  

(2)求下面各圆柱的表面积。

  ①底面积是40平方厘米,侧面积是25平方厘米。

  ②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是5分米。

  5.小结:

  在计算圆柱形的表面积时,要根据给定的数据计算各部分的面积。

(如:

有时候给出的是底面半径,有时是底面直径。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4页“做一做”。

(求表面积包括哪些部分?

  2.练习二第6,7题。

  四、课后思考。

  同学们想一想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在计算表面积时都可以用

  公式: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来计算呢?

【以下为精品推荐,可删改!

【推荐一:

《小学六年级数学《负数》优质教案范例》】

  小学六年级数学《负数》优质教案范例一

  教学内容:

  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5.6+0.9-20__(请自填)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1-02+20__(请自填)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1-020-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____摄氏度

  二、新授

  

(一)教学例3

  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

(1、2、3、4、5、6、7)

  2、出示例3

  

(1)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

  

(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

学生画完交流。

  (3)教师在黑板上话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在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

(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4)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5)总结:

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

  (6)引导学生观察

  A、从0起往右依次是?

从0起往左依次是?

你发现什么规律?

  B、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

如果从起点分别到。

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7)练习:

做一做的第1、2题。

  

(二)教学例4

  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

  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

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

  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6、总结:

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7、练习:

做一做第3题。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4、5题。

  2、练习一第6题。

  四、全课总结

  1、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2、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五、布置作业

  《家庭作业》第2页的练习。

  小学六年级数学《负数》优质教案范例二

  一、教学内容:

  第2~3页例1、例2。

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一第1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

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知道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

  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的产生与应用。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温度计。

  六、教学过程:

  ㈠、创设情境,初步认识负数。

  1.情境引入:

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片头。

  出示例1:

宜昌、哈尔滨的温度。

  2、提问:

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学生回答:

宜昌是零上16度,哈尔滨是零下16度

  3、引导:

宜昌和哈尔滨的气温一样吗?

有什么不同?

(正好相反)在数学上怎样表示这两个不同的温度?

  4、请会的学生介绍写法、读法。

同时在图片下方出示:

16℃(+16℃)-16℃

  师问:

你们怎么知道的?

  5、小结并板书:

“+16”这个数读作正十六,书写这个数时,只要在以前学过的数16的前面加一个正号,“+16”也可以写成“16”;“-16”这个数读作负十六,书写时,可以写成“-16”。

  6、通过“零上16摄氏度”和“零下16摄氏度”这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相反温度用怎样的数可以表达并区分?

这一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感受到过去所学的数在表达相反意义的量时的局限性,产生学习新数的需求。

同时,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能很快联想到在“16”这个数前添加不同的符号表达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借此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㈡、进一步体验负数,了解正、负数与0的关系

  1、课件出示例2直观图,银行取款与存款。

  2、师:

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

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表示取款预存款吗?

  3、学生尝试表达,并说含义。

  4、小结:

存入20__(请自填)元用+20__(请自填)表示取出500元用—500表示,两个量正好相反,正数表示存入,负数表示取出。

  ㈢、归纳正数和负数。

  1、通过银行取款与存款,存入20__(请自填)元用+20__(请自填)表示,取出500元用—500表示则为负数。

这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数、负数与0三者间的关系很有益处。

  师引导:

观察这些数,你能把它们分类吗?

  2、请学生移动贴纸独立分类,汇报。

  师问:

你为什么这样分?

  小结:

像+16、19、+20__(请自填)、、6.3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16、-、-7、-500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完成板书)

  ㈣、练习题

  

(1)完成第4页第1题。

  

(2)完成第4页第2题

  提问:

读一读下面的海拔高度,你知道些什么?

(都是负数,低于海平面或比0小)

  (3)完成第8页“练习一”第1题。

  先读一读,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正数、负数,并把它们填入相应的圈内。

  提问:

  ①0为什么不写?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②观察这些正数,你发现了什么?

(正数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我们以前学过的除0以外的数都是正数)

  ③你是怎样理解负数的?

(负数要小于0,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完成第8页“练习一”第2、3题。

  七、教学结束:

  总结:

本节课是学生初次认识负数,为了让学生对负数的与外延有完整的认识,认识到了负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是客观存在和非常广泛的。

  在习题中增加了小数和分数,通过练习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