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复习知识要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30790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阅读复习知识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文言文阅读复习知识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文言文阅读复习知识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文言文阅读复习知识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文言文阅读复习知识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阅读复习知识要点.docx

《文言文阅读复习知识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复习知识要点.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文阅读复习知识要点.docx

文言文阅读复习知识要点

文言文阅读复习精要

第1讲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含文化常识)

考点精讲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含文化常识)”是指依据具体语境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意义。

具体的考查范围包括:

(1)大纲规定的120个实词;

(2)语文课本和读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340个常用实词;(3)含重要文化常识的实词。

所谓“在文中”,即指语境。

实词考查常有语境的限制,语境限制下的实词意义往往是确定的意义,这就需要考生具备依据语境理解、识别实词意义、用法的能力。

考查重点为: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单音双音词、通假字、异读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

其中对一词多义、通假字、偏义复词的考查是重中之重。

从词性上说,主要侧重于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

特别值得考生关注的是含文化常识的文言实词,这类词会因2015年的考查而备受关注。

► 类型一 通假字

“通假字”中的“通”是通用之意,“假”是借用之意(“假”就是“借”的意思)。

所谓通假,就是两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

它的分类如下:

类别

释义

举例

通用字

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知”就是“智”的意思,“知”和“智”这两个字在古代是通用的,现代一般认为“知”通“智”

假借字

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也可以借代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中的“蚤”,本义是跳蚤,因为它和早晨的“早”读音相同,被借用了“早”的意义。

“早”是本字,是“蚤”的假借义;“蚤”是“早”的假借字,“蚤”通“早”

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中的“受”是古字,“授”是今字,古今字在意义上一般是有联系的,课本为了方便起见,对于通假字和古今字,都用“通”表示

当实词按字面意思理解不通的时候,可以考虑是否出现了通假现象。

但是需要注意不要胡乱代替,因为通假字往往是约定俗成的,所以要注重平时积累。

► 类型二 多义词  

多义实词的考查,一直都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

“一词多义”即一个词具有多种含义,乃至属于不同词类,这种现象在现代汉语中较常见,在以单音节词为主的文言文中更是普遍。

一般来说,词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之分。

在多义词的诸多义项中,总有一个是最原始、最具体的意义,称之为本义,如“向”的最初意义是“朝北的窗户”,“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走”的最初意义是“跑”等。

引申义是从基本意义发展出来的,同基本意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的意义,如“深”的基本意义是“从上到下或从里到外的距离大”,从“深”的基本意义可以引申出“深奥,深刻”(道理很深)、“深厚”(友谊很深)、“浓或重”(颜色很深)等义项。

词的比喻义是在比喻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

因为它使用比喻的手法,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成为转义的一种。

它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产生的新义。

如“爪牙”的本义是“兽类的脚爪和牙齿”,比喻义是“得力的帮手或坏人的党羽”。

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三者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意义联系,而且本义又联系着字形。

了解和熟悉这方面的语言知识,将有助于系统地掌握和理解多义词。

如以笔画最少的“一”字为例,常用义项就有五个。

类 别

释 义

例 句

本义

表数目,一只

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引申义

统一

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

专一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满,全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岳阳楼记》)

相同,一样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

把……看作一样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兰亭集序》)

在一个句子中,我们怎样确定一个词究竟用的是多个义项中的哪一种意义呢?

一是要掌握一个词最常用的几个义项。

例如“见”最常用的意义有:

①看见;②谒见;③见解,见识;④(xiàn)出现,显现;⑤表被动;⑥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文言词语中一词多义现象极为普遍,平时学习这类词时应当有系统观念,即建立某个词的词义系统,了解其全部意义,并把握每个意义的运用环境,临考时方不致无所适从。

二是要因文定义。

一个词,不管有多少种意义,它一旦进入具体环境,就只能有一个恰当的解释。

故在解释文言词语时,可先对句子进行语法分析,了解这个词在句中的语法位置,即了解这个词在文中充当什么成分,然后根据这个词和其他词构成的语法关系来推断它在句中的意义。

► 类型三 古今异义词

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的意思不同的现象。

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

辨明这些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有助于提高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1.词义的扩大

所谓“词义的扩大”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窄,而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宽了。

2.词义的缩小

所谓“词义的缩小”,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词义宽,而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窄了。

如:

“臭”,古代用来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的气味。

“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只有第一种意义了。

“金就砺则利”(《劝学》)中的“金”原来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

3.词义转移

所谓“词义转移”,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方面的意思了。

如: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置币遗单于”(《苏武传》)中的“币”,古义指“财物”,今义已转移为“钱”。

4.感情色彩变化

有些词语在应用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渐发生了变化,这往往与它们的意思的改变分不开。

如:

“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是中性词;现在表示品德低下,含贬义。

“爪牙”古代表示得力的帮手,是褒义词;现在表示坏人的帮凶,是贬义词。

“谤”古义指议论、批评他人的过失,如“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即用古义;今义“谤”有“恶意中伤”的意思。

5.名称说法的演变

有些时候古文中用一个词表示某一意思,但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该词,而是换用别的词语表示了。

如:

“目”现在已换用“眼睛”;“寡”现在已换用“少”;“足”现在已换用“脚”。

由于语言在发展过程中,词义或扩大,或缩小,或转移,所以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必须注意古今异义词,以免理解时产生失误。

► 类型四 偏义复词

所谓偏义复词,就是指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为陪衬。

类 型

示 例

语素意义相反

 “契阔谈,心念旧恩”(曹操《短歌行》)中“契阔”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用“契”的意义。

“契阔谈”意为“久别重逢,欢饮畅谈”

语素意义相关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国家”是偏义复词,此处只取“国”之意

► 类型五 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十分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因此,更显示出它的复杂性。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主要有八个方面:

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和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古代音乐、古籍注释体例。

针对这八个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备考策略。

1.全面准确,突出重点。

文化常识内容多而繁杂,可以进行分类归纳记忆,如官职、礼俗、科举、地理、典籍、服饰、器物、历法、刑法、音乐等。

记忆一些经常出现在传记文里的文化常识,适当突出“礼俗文化”这个重点。

2.日积月累,集腋成裘。

文化常识的学习可以化整为零,逐步积累。

一是根据教材积累,教材中文言文、古诗词的注释里有许多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

如《烛之武退秦师》一课对古代典籍《左传》的注释,“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鸿门宴》一课对古代地理术语“山东”的注释,“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

二是根据高考题、模拟题等进行积累。

三是在平时阅读中对文化常识多加关注,通过查阅字典等进行积累。

3.准确理解,避免差错。

高考考查的都是古代传记文里出现频率较高的文化常识,要求考生对其进行准确的记忆理解。

如“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表述就不够准确,应该是君位一般由最年长的嫡子继承,但有时也不是,如唐太宗、雍正皇帝等。

体现相近事物的名称时,要仔细区分其不同。

如“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前事迹所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等)、“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年号”(多指历代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称,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等。

4.集中精力,寻求突破。

文言文里经常出现的官职、礼俗(祭祀、社交、节令)、科举等方面的文化常识是备考的重点内容,在此归纳一些常见常考内容,考生可集中精力,重点突破。

(1)官职类

①丞相:

古代辅佐君主的最高行政长官。

最早的丞相,有史可考的,出现在战国秦悼武王二年。

秦以后各朝,时废时设。

明洪武十三年废除丞相制。

②太尉:

秦汉时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但秦朝未任命太尉,后逐渐成为虚衔或加官。

③御史大夫:

秦朝置御史大夫,汉因之,地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

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

④拜:

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除:

拜官授职。

擢:

提升官职。

⑤迁:

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迁升、迁授是升级,迁削、迁谪、左迁是降级,迁复指离职后调复原职。

⑥谪:

降职贬官,调往边远地区。

黜:

降职或罢免。

(2)祭祀类

①牺牲:

古代祭祀用的纯色体全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②太牢:

古代帝王祭祀时,牛、羊、豕(猪)三牲具备为“太牢”。

③少牢:

古代祭祀只有羊、豕,没有牛,称为“少牢”。

④斋戒:

古人祭祀之前或进行重大活动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洁净身心,以示虔诚,称为“斋戒”。

(3)社交类

①冠礼:

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行加冠的礼节。

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

②稽首:

古代的一种跪拜礼。

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

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

这是九拜礼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

③再拜:

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

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④顿首:

古时一种拜礼,俗称叩头。

行礼时,头碰地即起。

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

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顿首”。

⑤座次:

座位的次序。

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

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

古人尚右,以右为尊。

但这个顺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史记·信陵君列传》中的“虚左”即以“左”为尊。

(4)节令类

①上元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灯节。

②寒食节:

清明节的前一日或二日,在该日,禁烟火,食冷食。

③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之夜,神话传说言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在这天晚上相会。

古时妇女在七夕节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节”。

(5)科举类

①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

主考官由皇帝钦派。

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②会试:

明清两代乡试后的次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考试由礼部主持,参加会试的是举人,考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③殿试:

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发策问,以定甲第。

录取分为三甲: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作状元,第二名称作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推断文言实词五法

正确把握文言文实词的含义(含文化常识)不仅是我们解读文言文内涵的关键,而且是每年高考文言文考查的重点之一。

对于这方面的复习,除了平时注意积累,加强对一些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偏义复词的识记之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推断实词的解题技法。

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1.代入语境检验法

这是在推断词义时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即将所给的义项放在具体语境中看文意是否通顺。

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通常会有不同的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

代入后,如果句意通顺,那么可能就是正确的,反之必是错误的。

2.联想课本迁移法

尽管高考题目对考生来说是陌生的,但所考查的知识点均源于课内,考生应善于把考题与教材联系起来,找到命题的“本真源头”,从而提高答题效率。

有的文言实词的意义与课文中的意义完全相同,有的甚至连其所在句子的句式都相同。

3.位置定性推断法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在词义上差别很大,但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上还是一致的。

除了一个特殊句式——“倒装句”外,文言文中的句子也是按“主+状+谓+定+宾”的顺序排列的,所以其相应成分上的词的词性也与现代汉语一致。

即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谓语一般是动词,定语一般是形容词,状语一般是副词。

因此,我们解释实词时就可以通过分析这个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所充当的成分先判定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义项。

例如“绝”字的5个义项:

①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③以为妙绝;④佛印绝类弥勒;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结构句式推断法

古人行文,喜欢用整齐的句式,如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等,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这样就可以由已知的词性词义推测未知的词性词义。

如:

“怨天尤人”,“天”与“人”相关,“怨”与“尤”也必定相近,由此可知“尤”应为“怨恨;归咎”义;“求全责备”中“责”与“求”同义,“备”与“全”同义。

这种现象在各种典籍中均存在,如:

《千字文》中“女慕贞洁,男效才良”中的“慕”与“效”同为“效法”之义;“升阶纳陛,弁转疑星”中的“阶”与“陛”同为“台阶”之义;等等。

5.字形推断词义法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且形声字占80%以上,“形旁”给我们推断词义带来了有利的条件。

记住下列常见的偏旁及其含义,有利于快速推断汉字的字义。

耒:

与农事或农具有关。

如:

耨,古代一种锄草用的农具。

鬼:

与鬼魂有关。

如:

(旱)魃,传说中造成旱灾的鬼怪;魄,迷信的人指依附于人的身体而存在的精神。

斤:

与斧子有关,本义是伐木。

如:

斫,砍、劈。

贝:

与钱货有关。

如:

贯,旧时的制钱,用绳子穿上,每一千个叫一贯;贺,用礼物表示庆祝;质,以财物或人员做抵押;贪,不择手段地追求财物;贱,价格低;赋,旧时指农业税。

糸:

与丝麻绳索有关。

如:

绪,丝线的头;经,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约,绳子;红、紫、绛、绿等表示颜色的字从“糸”,是因为颜色是抽象概念,必须依附于具体事物。

页:

与人头有关。

如:

顿,以头叩地;颜,印堂,两眉之间;题,人的正面,特指额头;顾,回头;颇,本义指头晃动,后指头偏。

6.联系成语联想法

成语大都是从古代汉语中的词直接继承下来或由某个故事概括而成的;成语中个别字词的解法就是古汉语的解法,所以在解释中碰到不懂的字词,不妨联想一些包含此词的成语,问题有时便能迎刃而解。

如“喻”,可以从成语“家喻户晓”的“喻”知其是“明白”之意。

第2讲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考点精讲

关于“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这一考点,《考试大纲》已明确规定了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名称速记排列:

之乎者也,因为所以,何则而与焉,于其乃且若)。

但平常学习有必要涉及这18个虚词之外的虚词,因为作为选择题的考查范围是基本框定在考纲规定的18个虚词的范围,但在文言翻译题中,则常常会涉及其他的虚词,所以在复习时掌握必要的补充知识,才能有备无患。

“虚词的用法”指的是虚词的词性、语法功能和在句中的关联关系(词法、句法)。

但是,这里需要明确的是: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含义,是指在阅读材料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要懂得并能判断或加以具体解释虚词的词义和用法,而不是要求考生凭着对这些虚词的掌握情况随意去历数那些常见文言虚词所具有的那些意义和用法。

换句话说,就是不能机械地套用常见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而应在具体的语境中去辨识和运用,真正读懂和领会、掌握和解释词句中的某个文言虚词的特定意义和用法。

虚词在课标全国卷中的考查一般以翻译题的形式出现,在翻译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译出的虚词——换

(1)有实词义项的则须译出实义,如“之”“其”等。

(2)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可以进行替换的,如“之”“而”“以”等,即便是语气词也可用相对的词替换。

句中的“于”一般要译为“在”,“之”一般要译为“的”。

2.不必译出的虚词——删

(1)起语法作用的。

如“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又如“之”“者”是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句中的“者”为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2)表停顿作用的。

如: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句中的“也”表示句中停顿,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不译。

(3)起衬字作用的。

如:

顷之,烟炎张天。

句中的“之”起补充音节的作用,不译。

(4)发语词。

如: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句中的“夫”为发语词,不译。

虚词翻译时,能译出的要尽量译出,不须译出的切不可强行译出,不然会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理解文言虚词六招

1.词语代入法

答题时,先确认所考虚词在两句中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那一句里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将其代入另外一句。

再看看替代后此句文意是否通顺、恰当,如果通顺,则相同;反之,则不同。

2.语法辨析法

语法辨析法,即通过分析句中的语法结构去理解虚词在句中的用法。

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句中有三个“为”,前两句的主语是“人”和“我”,宾语是“刀俎”和“鱼肉”,故前两个“为”应为谓语动词,译为“是”;末句“何辞”,即“辞何”,是个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句末的“为”是表疑问的语气词,因为它不表示实在意义。

3.判断词性法

在高考《考试说明》要求重点掌握的18个虚词中,有很多词“身兼两类词性,甚至是多类词性”。

只要能根据上下文语意的联系,确定这个词在几个句子中的词性不同,那么其用法也就肯定不同了,问题也便迎刃而解了。

如“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一句,“其”不做句子成分,只表反问语气,因此应该是副词。

4.同位互推法

理解虚词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

有些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一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

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中“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由此可推断“以”也是表修饰的连词。

5.删除替换法

有些虚词的用法,可以通过删除或替换的方法来推断。

删除或替换虚词后句意表达不受影响的一般是连词,受到影响的一般是介词。

6.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

如表被动的“见”“于”“为”“为……所”等,表示宾语前置的“之”(如“何陋之有”)、“是”(如“唯利是图”)等。

同时识记一些含有虚词的固定格式,如“是以”为“以是”的倒装,译为“因为这”,“无以”译为“没有用来……的”,“无乃……乎”译为“恐怕……吧”,“其……之谓也(乎)”根据情况可译为“大概(恐怕、难道)说的是……吧(吗)”。

第3讲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考点精讲——

“不同的句式”主要包含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

在高考命题中,句式往往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单独命题或隐含在文言文主观翻译题中,从命题的技术处理层面来讲,后一种的可能性更大。

设题的方式:

①判断省略成分的正误;②选出与题干有相同的句式特点的选项;③选出句式特点相同的选项;④判断句式的相同与不同;⑤通过翻译句子或断句考查对文言句式的理解等。

“不同的用法”主要指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

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和动词的活用。

高考命题主要通过选择题(实词、虚词、理解题)和翻译题的方式考查词类活用。

► 类型一 文言特殊句式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但也存在着不少差异。

这些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差异的句式,就叫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包含以下内容:

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主谓倒置句)和固定句式。

一、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

但在古代汉语里,“是”多用作代词,很少被当作判断词。

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古代汉语是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的。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式

主语后面用“者”字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

这种判断句式,是古代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

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司马迁《鸿门宴》)

2.“……者,……”式

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

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

如:

四人者:

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也”式

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

这种判断句式中的“也”同样不译,译成现代汉语时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

如: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无标志式

者”“也”都不用,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

如: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贾谊《过秦论》)

5.“……为……”式

用动词“为”表示判断。

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司马迁《鸿门宴》)

6.用“乃、即、则、皆、诚”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如: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司马迁《陈涉世家》)

②梁父即楚将项燕。

(《史记·项羽本纪》)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④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诸葛亮《出师表》)

⑤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出师表》)

⑥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苏轼《赤壁赋》)

7.用“是”做判断动词

在古代,一般情况下,“是”的意思是代词“这”,不表示判断。

如:

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

“是”也偶尔相当于现在的“是”,成为判断句的标志。

如: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王勃《滕王阁序》)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在古代汉语中,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

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被动;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类 型

类 别

例 句

有标志

被动句

……为……

 为……所……

 ……为所……

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过秦论》)

 ②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

(《孔雀东南飞》)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见……

……见……于……

 ……于……

……受……于……

①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不拘于时,学于余。

(《师说》)

 ④受制于人

无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