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笔记郭锡良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28825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6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笔记郭锡良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古代汉语笔记郭锡良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古代汉语笔记郭锡良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古代汉语笔记郭锡良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古代汉语笔记郭锡良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笔记郭锡良版.docx

《古代汉语笔记郭锡良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笔记郭锡良版.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汉语笔记郭锡良版.docx

古代汉语笔记郭锡良版

词类的活用

(一)定义:

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

(二)分类

1、使动用法

(1)定义:

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实质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了递系(兼语句)结构的内容。

格式:

主语+使+宾语+名、动、形

例:

齐使田忌将而往。

《史记·孙膑》(注:

“使田忌将”是递系结构。

齐威王欲将孙膑。

《史记·孙膑》(注:

“将孙膑”是使动用法。

(2)分类

名词的使动用法。

A名词用作动词,它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史记·项羽本纪》

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注:

使死生)而肉骨也。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B作使动的名词后面也可省略宾语。

例:

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刘向《新序·节士》

动词的使动用法。

A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所以用使动。

例:

焉用亡郑以陪邻?

《左传·僖公十三年》(注:

使郑亡)

项伯杀人,臣活之。

《史记·鸿门宴》(注:

使之活)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史记·陈涉起义》(注:

使尉忿恚)

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

柳宗元《封建论》(注:

使之痛)

使之活、使之痛、使尉忿恚,是递系结构。

“活“可以扩展为动补结构“救活”。

古代汉语里,递系结构和动补结构比较少见。

B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时,后面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

例:

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

《荀子·天论》(注:

不能病→不能使之病)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注:

烧而走→烧而走之)

C古代汉语里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情况比较少见。

及物动词本来就带宾语,在形式上和使动用法没有区别,区别只在意义上。

例:

晋侯饮赵盾酒。

《左传·宣公二年》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论语·子路从而后》

天汉四年春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

《汉书·武帝纪》

△分辨及物动词是否用作是动的方法

认真分析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来确定(最主要)。

破读。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使动,它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例: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强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

……本荒而用侈,则天下不能使之富。

《荀子·天论》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贾谊《过秦论》

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

春风又绿江南岸。

王安石《泊船瓜洲》

2、意动用法

(1)定义:

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格式:

主语+认为+宾语+名、形

例: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战国策·齐策一》(意动用法:

主观认为)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荀子·劝学》(使动用法:

客观命令)

(2)分类

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就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格式:

主语+把+宾语+看作+名

例:

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

《谷梁传·僖公八年》

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柳宗元《封建论》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格式:

主语+认为+宾语+形

例:

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庄子·秋水》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荀子·天论》

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

《韩非子·五蠹》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晁错《论贵粟疏》

渔人甚异之。

陶潜《桃花源记》

3、名词用如动词

(1)名词的使动用法。

(2)名词的意动用法。

(3)名词用如一般动词。

普通名词用作动词。

例:

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战国策·触龙説赵太后》

范增数目项王。

《史记·鸿门宴》

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城朔方城。

《汉书·武帝纪》

驴不胜怒,蹄之。

柳宗元《三戒》

阴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方位名词用作动词。

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史记·项羽本纪》

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史记·孙膑》

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

徐宏祖《游天都》

(三)条件

1、两个名词连用,活用为动词。

主谓结构。

格式:

名+名→名+动

例:

乃丹书帛曰:

“陈胜王。

”《史记·陈涉起义》

子房前!

《史记·留侯世家》

动宾结构。

格式:

名+名→动+名

例:

遂王天下。

《韩非子·五蠹》

擅爵人,赦死罪。

贾谊《治安策》

面山而居。

《列子·汤问》

2、名词、形容词放在“所”(辅助性代词)字后面,活用为动词。

格式:

所+名→所+动

例: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史记·秦始皇本纪》

乃丹书帛曰:

“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史记·陈涉起义》

世之所高,莫若皇帝。

《庄子·盗跖》

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晁错《论贵粟疏》

3、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

格式:

能愿动词+名、形→能愿动词+动

例:

子谓公冶长:

“可妻也……”。

《论语·公冶长》

寡人欲相甘茂,可乎?

《史记·甘茂列传》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自上观之,至于子胥比干,皆不足贵也。

《庄子·盗跖》

厌(厌:

堵塞)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

《荀子·修身》

4、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

格式:

副+名→副+动

例:

秦师遂东。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

《史记·西门豹治邺》

不足生于不农。

晁错《论贵粟疏》

5、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活用为动词。

格式:

名、形+代词→动+代

例:

高之,下之,小之,臣之,不外是矣。

《荀子·儒效》

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

晁错《论贵粟疏》

既臣大夏而君之。

《汉书·张骞传》

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

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

6、名词后面用介宾结构作补语,活用为动词。

格式:

名+介宾结构→动+介宾结构

例:

请勾践女女于王。

《国语·勾践灭吴》

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

《史记·商君列传》

7、名词用“而”连接时,活用为动词。

格式:

(名)+而+名→(动)+而+动

例: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

《荀子·天论》

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

《史记·项羽本纪》

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盐铁论·相刺》

8、名词后面有“者”,活用为动词。

格式:

名+者→动+者

例:

平地三月花者,深山则四月花。

沈括《梦溪笔谈》

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战国策·触龙説赵太后》

△名词用作状语(不是词类活用,现代汉语中只有时间名词才能作状语。

1、普通名词用作状语(现代汉语中少见)

(1)表示方位或处所。

译为:

向、在+名

例: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山海经·夸父逐日》

大月氏复西走。

《汉书·张骞传》

范睢至秦,秦王庭迎。

《战国策·范睢说秦王》

蜀太守以下郊迎。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

《汉书·高帝纪》

(2)表示工具或依据。

译为:

用、依照+名

例:

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

《战国策·范睢说秦王》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列子·汤问》

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

《三国志·华佗传》

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起义》

(3)表示对人的态度。

译为:

用对待+名+的态度

例:

彼秦者……虏使其民。

《战国策·赵策三》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史记·鸿门宴》

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史记·韩信破赵之战》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史记·孙膑》

(4)表示比喻。

译为:

像+名+一样

例:

嫂蛇行匍伏。

《战国策·秦策一》

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史记·循吏列传》

雁鹜行以进,平立。

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

熊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

柳宗元《熊说》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聊斋志异·狼》

2、时间名词用作状语

(1)古今用法一致:

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用在动词前。

例: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

(2)古今用法不一致:

“日”、“月”、“岁”等作状语。

用“而”或“以”连接起来,这种格式现代汉语里没有。

译为:

在……的时候。

例:

长驱至齐,晨而求见。

《战国策·冯客孟尝君》

在具体行动前表示频数、经常,“岁”、“月”、“日”作状语+行动性动词。

译为:

“岁岁”、“月月”、“日日”或“每年”、“每月”、“每日”。

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论语·学而》

表示情况逐渐发展,日、月+形、动。

译为:

“一天天地”、“一天比一天地”、“一月月地”。

例: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

柳宗元《捕蛇者说》

表示对往事的回溯,用在句首。

译为:

“往日”或“从前”。

例:

日君以骊姬为夫人,民之疾心固皆至矣。

《国语·晋语》

古代汉语的词序

(一)主:

主语在谓语之前,动词在宾语之前,修饰语在被修饰语之前,这在古今是一致的。

(二)次:

在先秦古籍中,最突出的特殊词序是宾语在一定条件下要放在动词之前。

这有如下三种情况:

1、疑问代词作宾语

(1)上古汉语的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作宾语时必须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

敢问何谓也?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彼且奚适也?

《庄子·逍遥游》

方此时也,尧安在?

《韩非子·历山之农者侵畔》

吾谁欺?

欺天乎!

《论语·子罕》

△如果动词前面有助动词,宾语一般要放在助动词的前面。

例: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左传·成公三年》

(2)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时,也要放在介词前面。

例:

先秦:

先生何以幸教寡人?

《战国策·范睢说秦王》

吾谁与为亲?

《庄子·齐物论》

秦后(拟古):

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而今安在哉?

苏轼《前赤壁赋》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吾何以传女曹哉?

汪琬《传是楼记》

△介词“以”的宾语常常为了强调而前置。

例: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诗经·氓》

古:

凭什么?

(凝固形式)

△何以(实际是以何)

今:

为什么?

例:

先生何以幸教寡人?

《战国策·范睢说秦王》

吾何以传女曹哉?

汪琬《传是楼记》

古:

像什么(前期)?

怎么样(后期)?

(凝固形式)

△何如(实际是如何)

今:

怎么样?

例:

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

《战国策·楚策一》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孟子·梁惠王上》

与不谷同好,如何?

《左传·齐桓公伐楚》

△古书上“如何”又可以说成“若何”、“奈何”。

例:

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先生助之奈何?

《战国策·赵策三》

△“如何”、“”若何、“奈何”的当中还可以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成为“如……何”等格式,意思是“对……怎么样”。

例: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列子·汤问》

晋侯谓庆郑曰:

“寇深矣,若之何?

《左传·僖公十五年》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

虞兮!

奈若何?

《史记·项羽本纪》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条件

宾语必须是代词。

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否定代词“莫”。

(1)用否定副词“弗”、“勿”的否定句一般是不带宾语的,但如果出现宾语,而且又是代词,同样要放在动词之前。

例:

大国亦弗之从而爱利。

《墨子·非攻中》

(2)代词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但也有否定句中代词宾语不前置的例子,即这两种情况并存。

前置:

吾爱之,不吾叛也。

《左传·子产论尹何为邑》

邻国未吾亲也。

《国语·齐语》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传·宣公十五年》

先秦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孟子·许行》

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

《左传·昭公十二年》

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

《诗经·魏风·园有桃》

不前置:

有事而不告我。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夫不恶女乎?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诸侯莫违我。

《管子·封禅》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前置:

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不我击。

《汉书·李广传》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贾谊·论积贮疏》

秦后(拟古)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彼不我恩也。

柳宗元《童区寄传》

古之人不余欺也。

苏轼《石钟山记》

不前置:

汉果不击我矣。

《汉书·赵充国传》

△以下三种情况不用宾语前置:

即使是否定句,但宾语不是代词。

例:

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未绝鼓音。

《左传·鞌之战》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为王。

《战国策·齐策一》

宾语是代词但不是否定句。

例:

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

《左传·昭公十二年》

在否定句中,具有称代作用的名词,而不是代词。

例:

若不许君,将焉用之。

《左传·昭公四年》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庄子·秋水》

3、宾语用代词复指

(1)此类宾语前置的特点是,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宾语后面用放在动词前面的代词“是”或“之”复指一下,起强调宾语的作用。

例:

秉国之均,四方是维(维四方。

维:

保护)。

《诗经·小雅·节南山》

将虢是灭(将灭虢),何爱于虞。

《左传·僖公五年》

今吴是惧(惧吴)而城于郢。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吾以子为异之问(问异),曾由与求之问(问由与求)。

《论语·先进》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有何后)?

《国语·勾践灭吴》

△这种宾语前置格式,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再加上“惟(唯)”,构成“惟(唯)……是……”或“惟(唯)……之……”的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更加明显。

例:

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唯求敌)。

《左传·宣公十二年》

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唯视利)。

《左传·吕相绝秦》

父母唯其疾之忧(唯忧其疾)。

《论语·为政》

(2)如果宾语本身就是代词,有两种情况:

仍旧用这种语法格式强调宾语,只是用来复指的代词一般只用“之”,不用“是”。

例:

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谓我)矣。

《左传·宣公二年》

语曰“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谓斯)与?

《谷梁传·僖公二年》

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亡是)也。

《论语·阳货》

△由这种格式形成的“是之谓”、“此之谓”已成为一种凝固形式。

例:

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是之谓(谓是)政令行。

《荀子·王霸》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谓此)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此之谓”(叫它、把它叫做、说的就是这个)还可以不带其他宾语单独形成一个分句。

例:

吾闻之,禹称善人,不善人远,此之谓也夫。

《左传·宣公十六年》

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

《孟子·离娄上》

不用复指代词,直接把代词宾语放到动词之前,这个代词宾语一般只限于“是”。

例:

维叶莫莫,是刈是濩(刈是濩是)。

《诗经·周南·葛覃》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寡人问是)。

《左传·齐桓公伐楚》

4、数词放在动词前作状语

现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时,一般是把数词和动量词放在动词之后(如“去三回”、“看两遍”),古代汉语有两点不同:

一是一般不用动量词,二是数词一般要放在动词之前。

例:

又与之遇,七遇皆北(遇七)。

《左传·文公十六年》

公输般九设攻城之机变(设九),子墨子九距之。

《墨子·公输》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一反)。

《列子·汤问》

△从句子成分看,古代汉语放在动词前面表示数量的数词,是作为状语来修饰动词的。

在强调某一行为的数量时,可把数词移到句尾作全句的谓语,并在其前用代词“者”字复指,使“者”字前面的词语成为全句的主语。

例:

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三辞让),终不肯受。

《战国策·赵策三》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举)。

《史记·鸿门宴》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一)定义:

判断句是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东西或不是什么东西,某种事物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的句子。

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两种,判断句中的“是”叫做判断词(也叫系词)。

(二)分类

1、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不用判断词,而是在判断句的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

格式:

主语+谓语+也

例: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左传·齐桓公伐楚》

王,人君也;斶,人臣也。

《战国策·齐策四》

张骞,汉中人也。

《汉书·张骞传》

2、在主语后面加上代词“者”复指,引出谓语。

格式:

主语+者+谓语+也

例:

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

吾所欲者,土地也。

《韩非子·五蠹》

陈胜者,阳城人也。

《史记·陈涉起义》

3、在主语后面加上代词“者”复指,省略“也”字。

格式:

主语+者+谓语

例:

兵者,不祥之器。

《老子》

陈轸者,游说之士。

《史记·张仪列传》

4、省略“者”、“也”,这是“……者……也”的省略形式。

格式:

主语+谓语

例:

夫鲁,齐晋之唇。

《左传·哀公八年》

荀卿,赵人。

《史记·孟轲荀卿列传》

5、判断句的主语有时根本不出现,有时承上文省略,这时,句末的“也”字必不可少。

例: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

“隐者也。

”《论语·子路从而后》

酣战之时,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谷阳操觞酒而进之。

天子曰:

“嘻!

退,酒也!

”谷阳曰:

“非酒也。

”《韩非子·十过》

项王按剑而跽曰:

“客何为者?

”张良曰: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区分“是”为判断动词还是指示代词。

先秦时代,“是”字往往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用和“此”一样。

例:

公曰:

“是吾宝也。

”《左传·僖公二年》

是社稷之臣也。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曰:

“是何也?

”曰:

“无何也。

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荀子·天论》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何故也?

《墨子·非攻上》

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

《荀子·天论》

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

《左传·哀公元年》

国平养侠儒,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游学者日众。

是世之所以乱也。

《韩非子·五蠹》

“是又”等于“此又”,意思是“这些又”。

如果“是”是判断词,就应该说成“又是”,而不能说成“是又”。

例:

繁起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臧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

《荀子·天论》

先秦时代,有没有判断词存在,目前正在争论中,讨论“为”。

A“为”字是动词,不是真正的判断词,其作用很像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

例:

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论语·子路从而后》

B只有在极少数句子中,“为”才和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相当。

例:

余为伯倏,余而祖也。

《左传·宣公三年》

“是”作为判断词,汉代就有了。

从汉语发展来看,判断词“是”从指示代词“是”发展而来。

例:

此必是豫让也。

《史记·刺客列传》

于是所嫁妇人之父也。

《论衡·死伪》

若枯即是荣,荣即是枯,则应荣时凋零,枯时结实。

范缜《神灭论》

秦后,由于拟古,有时“是”也不是判断词,文言文中的判断句,绝大多数仍然采用先秦的形式。

例:

夫殷、周之不革者,是不得已也。

柳宗元《封建论》

然则变化无穷者,地利也。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总叙》

6、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中,在谓语前面可以加上“乃”、“即”等副词或“维”、“惟”等语气词,起加强判断、肯定、否定等语气的作用。

例:

是乃狼也。

《左传·宣公四年》

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史记·项羽本纪》

我马维骐。

《诗经·小雅·皇皇者华》

尔惟旧人。

《尚书·大诰》

加“乃”和“即”的,先秦不太多,后代比较多;加“维”和“惟”的,先秦较常见,后代不多见。

语气词“维”和“惟”起引出谓语的作用,它后面的谓语并不能和前面的主语发生判断关系。

例:

百工维时。

《尚书·皋陶谟》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诗经·大雅·文王》

蚩尤惟始作乱。

《尚书·吕刑》

这些副词和语气词常常和否定副词“非”配合起来使用。

例:

非其父兄,即其子弟。

《左传·襄公八年》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左传·僖公五年》

7、古代汉语表示否定语气,是在判断句的谓语之前加上“非”字。

格式:

主语+非+谓语

例:

楚虽大,非吾族也。

《左传·成公四年》

耕渔与陶,非舜官也。

《韩非子·历山之农者侵畔》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战国策·魏策四》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李斯《谏逐客书》

△“非”字可译为“不是”,但它是副词,并不表示判断。

(三)活用

1、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喻(主语和谓语不是同一事物或同一类别)。

例: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荀子·王制》

曹公,豺虎也。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2、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复杂的内容。

例:

夫战,勇气也。

《左传·庄公十年》

百乘,显使也。

《战国策·齐策四》

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

白居易《轻肥》

3、用判断句的形式说明原因(因果复句)。

例: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庄子·养生主》

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重争土橐,非下也,权重也。

《韩非子·五蠹》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战国策·触龙説赵太后》

4、用判断句的形式解释词语。

例:

庠者,养也;校者,教也。

《孟子·滕文公上》

厥,其也。

《尔雅·释言》:

代词

(一)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代词

(1)吾、我、予(余)朕等

例:

他日我曰:

“子为郑国,我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

”《左传·子产论尹何为邑》

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

《战国策·勾践灭吴》

居,予语汝!

《庄子·达生》

曰:

“余病矣。

”《左传·鞌之战》

皋陶曰:

“朕言惠。

”《书经·皋陶谟》

朕皇考曰伯庸。

屈原《离骚》

魏晋前,“吾”字很少放在动词和介词后面作宾语。

例:

今者吾丧我。

《庄子·齐物论》

否定句中,宾语放在动词之前,可以用“吾”。

例:

居则曰:

“不吾之也。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魏晋后,“吾”字可放在动词和介词后面。

例:

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三国志·蜀志·先生传》

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

(2)谦称(名词,包括自称)。

例: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左传·齐桓公伐楚》

是臣之大荣也,臣又何耻乎?

《战国策·范睢说秦王》

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

《史记·孝文本纪》

仆非敢如此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文(田文,即孟尝君)倦於事,愦于忧,而性儒愚,沉於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战国策·齐策四》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二人称代词

(1)作主语、宾语、定语:

“女(汝)、尔、若”等。

例:

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左传·齐桓公伐楚》

吾将残汝社稷,灭汝宗庙。

《国语·勾践灭吴》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传·宣公十五年》

若为庸耕,何富贵也。

《史记·陈涉起义》

吾语若。

《庄子·人间世》

(2)一般只作定语,偶尔也作主语,但绝不作宾语:

“而、乃”等。

例:

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哉?

《史记·平原君列传》

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

《汉书·项羽传》

(3)尊称(包括称字、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