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小麦品种试验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27630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冬小麦品种试验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北京冬小麦品种试验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北京冬小麦品种试验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北京冬小麦品种试验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北京冬小麦品种试验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冬小麦品种试验方案.docx

《北京冬小麦品种试验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冬小麦品种试验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冬小麦品种试验方案.docx

北京冬小麦品种试验方案

2018~2019年度北京市冬小麦品种试验方案

一、试验目的

客观、公正地评价参试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生育期及品质等性状,筛选适宜京郊生态条件的、综合性状优良的小麦新品种,为品种审定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设计

(一)区域试验

1、区域试验采取密码编号制。

2、本年度区域试验设置2个组,包括高产稳产组、节水组。

3、高产稳产组参试品种14个(含对照),对照品种为中麦175;节水组参试品种11个(含对照),对照品种为农大212。

4、区域试验每组安排5个试验点。

采取随机区组排列,三次重复,小区面积12平方米,每小区种6行,行距20-25厘米。

5、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的基本苗由育种单位自定,高产稳产组基本苗的范围是15~20万株/亩,节水组基本苗的范围是20~25万株/亩。

6、参加区域试验的品种,同年参加由市种子管理站统一组织的指定单位的转基因检测、抗病性鉴定、抗寒性鉴定、DNA指纹检测、DUS测试等专项鉴定,节水组品种还须进行节水性鉴定。

7、参加区域试验的优质品种(强筋、中强筋)须进行品质检测,由市种子管理站从当年区域试验点取样送样至有关单位检测。

(二)生产试验

1、生产试验采取实名参试,采取顺序排列,一次重复,小区面积300平方米。

高产稳产组基本苗的范围是15~20万株/亩,节水组基本苗的范围是20~25万株/亩。

2、高产稳产组生产试验2个参试品种(含对照),对照品种为中麦175,安排5个试验点。

3、节水组生产试验3个参试品种(含对照),对照品种为农大212,安排5个试验点。

4、进入生产试验的中筋品种,须进行品质检测,由市种子管理站从当年生产试验点取样送样至有关单位进行检测。

(三)品比试验

1、品比试验设置1个组,参试品种34个(含对照),对照品种为中麦175。

2、品比试验共安排5个试点,间比法排列,一次重复,小区面积12平方米,每小区种6行,行距20-25厘米。

基本苗由育种单位自定,范围是15~20万株/亩。

3、参加品比试验的品种,不参加市种子站统一组织的专项鉴定试验,请自行安排。

三、供种

(一)参试单位根据参试品种发芽率、千粒重、基本苗、小区面积(12米2),计算出每小区的用种量,各参试品种种子按小区分别进行包装。

(二)参加区域试验的品种,须提供6个试验点用种(1点为备用种),另外,高产稳产组须提供4.5公斤的种子、节水组须提供9.5公斤的种子,按照下表独立包装,作为鉴定用种;参加品比试验的品种,须提供6个试验点用种(1点为备用种);参加生产试验的品种,须提供5个点的试验用种。

各组试验供种要求

试验组别

高产稳产组区域试验

节水组区域试验

生产试验

品比试验

每点每品种试验面积

12平方米/小区×3次重复

12平方米/小区×3次重复

300平方米

12平方米

供种试验点数

6

6

5

6

专项鉴定及测试

1个2.0公斤,抗寒性鉴定;1个1.0公斤,DUS测试;3个0.5公斤,分别为转基因检测、DNA指纹检测、抗病性鉴定。

1个5.0公斤,节水性鉴定;1个2.0公斤,抗寒性鉴定;1个1.0公斤,DUS测试;3个0.5公斤,分别为转基因检测、DNA指纹检测、抗病性鉴定。

(三)参试品种需在包装内外标签上写清品种名称、发芽率、千粒重、基本苗等信息。

(四)参试单位于2018年9月10日前将参试品种种子送达北京市种子管理站。

各组参试品种详见后附表。

(五)参试品种种子质量需达到国家原种标准(纯度≥99.9%,净度≥99.0%,发芽率≥85%,水分≤13%),经纯度检验不合格的品种停试一年;参加区域试验的品种同年进行DNA指纹检测,发现参试品种与上年度DNA指纹不同或与其它已审定、保护品种DNA指纹相同的,取消该品种试验资格。

四、播种

(一)高产稳产组试验和品比试验播种期为9月25日~10月5日,节水组播种期为9月25日~10月1日。

(二)区域试验在播种前先将每个品种种子平均分成三份(每重复一份,有的品种已由参试单位分好),人工播种的试点将每份种子再按小区行数分成等份,按照田间种植图播种。

品比试验、生产试验及品种展示播前将每品种种子按小区行数分成等份,每份种子均匀播在1行内。

五、田间管理

(一)高产稳产组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品比试验及品种展示按450公斤/亩以上产量水平管理。

施肥参考:

底肥每亩复合肥50公斤;拔节期(春4叶~春5叶展开)随水追施尿素17.5公斤左右。

折合成每小区施肥量,均匀施用。

各试点根据地力、苗情,施肥量可酌情增减。

浇水参考:

试验必须保证充足的底墒水、冻水、拔节水和灌浆水。

其它时期浇水依具体情况而定。

(二)节水组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全生育期只要求浇足底墒水和冻水,春季不得浇水。

施肥参考:

底肥每亩复合肥50公斤;浇冻水时,随水追施尿素15公斤左右。

折合成每小区施肥量,均匀施用。

节水组试验周围要求设置较大面积保护区,以保证试验不受周围农田浇水影响为宜,保护区肥水管理与试验相同。

(三)各组试验在管理措施中,不可对各种病害进行防治,也不可使用多效唑、矮壮素等化学药物控制株高,可进行药剂防治蚜虫和化学除草,但要严格控制用量,以免造成药害。

六、试验要求

(一)承试单位严格按照《北京市农作物品种试验操作规程小麦》和试验方案实施。

(二)试验地要有代表性、土地平整、地力均匀、无边际影响,有水源保证。

(三)严把播种质量关,底墒充足,适时播种,播种深浅一致,撒种均匀,做到苗齐、全、匀、壮。

(四)加强田间管理,使参试品种充分发挥出产量潜力。

(五)按试验记载档案项目和《农作物品种试验操作规程小麦》附录A北京市小麦品种试验调查记载中的标准,做好调查、记载,调查要适时、准确,不得丢漏调查项目。

(六)适时收获,所有试验均以小区为单位全区收获、脱粒、计量实产(以公斤为单位)。

(七)计量产量、室内考种等工作完成后,优质品种区域试验时和中筋品种生产试验时各分别取留样品2公斤作为品质分析样品,要求保管好样品种子,避免生虫、受潮等,确保品质分析样品质量。

(八)试验结束后,及时整理数据,记载档案和鉴定报告于2019年7月10日前寄北京市种子管理站邢蕾。

(地址:

海淀区北太平庄路15号邮编:

100088电话:

82028489)

北京市种子管理站

2018年8月

 

附表12018~2019年度北京市小麦品种试验点安排表

试点

高产稳产区试

高产稳产生试

节水区试

节水生试

品比

试验

试验负责人

中国农科院昌平基地

 

闫长生

北京市农科院基地

 

高新欢

通州区种业科技服务中心

 

 

刘建峰赵光明

房山区农科所基地

√ 

 

续连杰

中国农大试验站

杜金昆

北京市中农良种有限责任公司

 

郭宗谱

大兴区种子管理站

 

 

 

王燕等

通州农业技术推广站

 

 

 

周永香、崔永恒

昌平区种子管理站

 

√ 

钟连全、韩志忠

附表22018-2019年度北京市冬小麦区域试验参试品种表

组别

序号

品种

组合

参试单位

区试年数

联系人

高产稳产组区试

1

京农14-19

京花9/长6359

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田立平

2

CA12107

CA0175/CA0459//CA0518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2

陈新民

3

CA15084

CA0431/轮选987//轮选987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1

陈新民

4

中麦606

鲁麦14/济麦2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1

闫长生

5

中麦654

鲁0816/济麦2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1

闫长生

6

京农16-16

京冬14/长6452//CA0045/轮选987

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

田立平

7

农大0325

农大4503/冀麦325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

1

尤明山

8

BH3757

BS237×CP8457

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

张风廷

9

中种麦26号

轮选987/4357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

1

吴海彬

10

金麦59

超优626系统选育

涿州市光润生发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1

朱光

11

农大6725

太古核不育轮选后代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

1

尤明山

12

科遗6656

京单00594×SP7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1

孙家柱

13

航麦305

SPLM2/轮选987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1

刘录祥

14

中麦175(ck)

BPM27/京41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1

王德森

节水组区试

1

京麦18

BS608×CP96

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张风廷

2

航麦3290

SPLM2×轮选987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2

刘录祥

3

京农14-95

京冬18/CA9507//中麦12

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田立平

4

中麦159

CA0817/CA0849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2

陈新民

5

科遗6261

衡4399/师栾02-1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1

孙家柱

6

科遗6115

农大5181/4663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1

孙家柱

7

BH1513

BS215×07Y花91-13

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

张风廷

8

京农14-106

京冬17/长6452

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

田立平

9

RS765

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1

刘宏伟

10

中麦501

鲁麦14/济麦2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1

闫长生

11

农大212(ck)(CK)

农大3338/S180

中国农业大学

尤明山

附表32018-2019年度北京市冬小麦生产试验参试品种表

组别

序号

品种

组合

参试单位

区试

年数

联系人

高产稳产组生试

1

京农12-66

京冬14/8901

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田立平

2

中麦175(ck)

BPM27/京411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

王德森

节水组生试

1

京农14-95

京冬18/CA9507//中麦12

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田立平

2

航麦3290

SPLM2×轮选987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2

刘录祥

3

农大212(ck)

农大3338/S180

中国农业大学

尤明山

附表42018-2019年度北京市冬小麦品比试验参试品种表

序号

品种名称

组合

申请单位

联系人

1

16-58

矮败小麦轮回选择

涿州市光润生发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张金生

2

航麦819

H8/产6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刘录祥

3

ML711

CB034/轮选987//CA996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周永斌

4

BH3713

BS237×07Y花91-13

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张风廷

5

航麦802

H8/产6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刘录祥

6

华光2号

矮败小麦轮回选择

涿州市光润生发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朱光

7

BH0605

BS206×07Y花91-5

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张风廷

8

农大803

农大5182/农大5404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

尤明山

9

京农16-68

京冬14/长6452//CA0045/轮选987

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田立平

10

京39

F1178不/176

北京市种子管理站

李彰明

11

BH8613

BS286-1×07Y花91-13

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张风廷

12

京农16-72

京冬17/济麦22

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田立平

13

CA16062

CA0816/CA0864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陈新民

14

中麦81

中麦8/济麦2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赵广才

15

京农17-14

京冬18/农大3494

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田立平

16

中麦1216

Y(09)401/LX99//LX99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洪立中

17

农大6801

农大2427/中优206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

尤明山

18

RS922

RS53/5Z//5Z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刘宏伟

19

CA16098

CA0817/CA0996//CA0816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陈新民

20

中麦85

皖麦38/RS80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赵广才

21

科遗6061

衡4399/师栾5206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孙家柱

22

中麦703

DH155/济麦2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闫长生

23

农大822

农大3291(Pm21)/石B07-4056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

尤明山

24

KH862

K-RS53A/12T14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刘宏伟

25

轮选145

济麦22/7965(5Z)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周阳

26

农大5252

良星99/农大3585//衡5362/农大4143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

尤明山

27

科遗TS16

衡4399/师栾02-1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孙家柱

28

北科麦2号

农大189×周麦18

北京科技大学

刘冬成

29

中麦527

济麦20/晋麦47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闫长生

30

农大5749

良星99/衡5362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

尤明山

31

花果山强15号

花果山10号×复合1号

刘勃

刘勃

32

北农麦123

32-1/982-6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周吉红

33

农大6805

农大212/济麦22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

尤明山

34

中麦175(ck)

BPM27/京41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王德森

 

附表52018~2019年度北京市小麦高产稳产组区试田间种植图

保护区

 

2019高1

2019高10

2019高12

 

2019高14(ck中麦175)

2019高2

2019高9

2019高3

2019高7

2019高13

2019高5

2019高8

2019高4

2019高11

2019高6

2019高2

2019高7

2019高9

2019高1

2019高10

2019高12

2019高11

2019高8

2019高14(ck中麦175)

2019高5

2019高13

2019高4

2019高3

2019高12

2019高1

2019高6

2019高2

2019高5

2019高8

2019高9

2019高13

2019高10

2019高6

2019高3

2019高14(ck中麦175)

2019高4

2019高11

2019高7

保护区

附表62018~2019年度北京市小麦节水组区试田间种植图

保护区

 

2019旱8

2019旱5

2019旱9

 

2019旱6

2019旱10

2019旱8

2019旱5

2019旱2

2019旱6

2019旱7

2019旱3

2019旱11(农大212)

2019旱9

2019旱4

2019旱2

2019旱3

2019旱11(农大212)

2019旱7

2019旱10

2019旱6

2019旱1

2019旱1

2019旱9

2019旱4

2019旱4

2019旱7

2019旱5

2019旱2

2019旱1

2019旱3

2019旱11(农大212)

2019旱8

2019旱10

保护区

附表72018~2019年度北京市小麦高产稳产组生产试验田间种植图

保护区

京农12-66

中麦175(ck)

保护区

附表82018~2019年度北京市小麦节水组生产试验田间种植图

保护区

京农14-95

航麦3290

农大212(CK)

保护区

附表92018~2019年度北京市小麦品比试验田间种植图

保护区

CK1

 

 

1

2

3

4

CK2

5

6

7

8

CK3

9

10

11

12

CK4

13

14

15

16

CK5

17

18

19

20

CK6

21

22

23

24

CK7

25

26

27

28

CK8

29

30

31

32

33

CK9

保护区

注:

品种比较试验田间种植图所示序号为附表4序号对应的品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