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大学东校区环评报告表.docx
《内蒙古农业大学东校区环评报告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农业大学东校区环评报告表.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蒙古农业大学东校区环评报告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行)
项目名称:
内蒙古农业大学东校区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内蒙古农业大学
编制日期2013年12月10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止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
(彩色原件缩印1/3)
评价单位(公章)
项目负责人:
评价人员情况
姓名
从事专业
职称
上岗证书号
职责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内蒙古农业大学东校区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
法人代表
联系人
通讯地址
内蒙古省(自治区、直辖市)呼和浩特市(县)
联系电话
传真
邮政编码
010019
建设地点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新建东街275号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K7290 其它房地产业
占地面积
(平方米)
29670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127581
总投资
(万元)
其中:
环保投资(万元)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年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概况
内蒙古农业大学成立于1952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最早的本科高等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院校之一,是一所以农为主,以草原畜牧业为优势和特色,具有农、工、理、经、管、文、教、法、艺等9个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具备培养高职高专、学士、硕士及博士的完整高等教育体系。
学校现设有动物科学学院等22个院(部),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建设单位。
建校60年来,共培养了各类人才10万余人,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特别是在自治区农、牧、林、水、草、乳、沙等行业中,多已成为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
内蒙古农业大学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大学,国家西部大开发“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院校,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林业局合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校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市,被誉为塞外“花园式高等学府”。
学校由呼和浩特校区、萨拉齐校区和海流图科技园区3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1.5万亩,其中教学科研用地1万亩。
教学行政用房面积45.7万平方米。
有标准田径场(馆)4个。
图书馆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4.12亿元。
学校东校区位于西校区东侧,北校区北侧,与西、北校区仅隔一条城市道路,三校区紧挨,基本上为一个校区,使用方便,因校区内穿越城市道路比较多,考虑师生交通安全,规划建设困难重重。
二、工程内容
1.项目建设必要性
(1)自治区农林牧产业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农林牧产业的发展已成为自治区的主导产业之一,内蒙古农业大学建设东校区,扩大招生规模,为农林牧产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是自治区农林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学校办学综合效益的需要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校通过扩建原有的老校区,不仅克服了原来设学分散的不利因素,同时还可以做到:
可使学校占地面积及校全面积一次性达标;可改变目前分散办学的现状,提高学校的规模和办学质量;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可逐步提高办学层次,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与产业政策、规划的符合性
(1)符合国家关于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
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高等教育,特别是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2)符合呼和浩特市整体发展规划的要求
学校东校区处在市区的交通要道,黄金地段,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符合呼和浩特市城市规划向东发展的指导思想。
3.选址合理性
内蒙古农业大学东校区位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东部,北为大学东街,南为新建东街,西为兴安南路,东为东影南路,学校南2.4km处为巧报镇村。
东校区位置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1)呼和浩特市拟将该地区建成学校园区。
呼和浩特市为适应内蒙古自治区城市总规划的要求,
抓住驻呼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建设新校区的有利时机,邀请多家学校在该地办学,目前已有内
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等学校入驻,学校园区的规模已经初步形成。
(建校时符合城市规
划,符合现在的新政策)
(2)自然环境适宜。
东校区属呼和浩特市近郊,呼和浩特市区东部,市区内有青城公园、满都海公园;校区向北是叠峦起伏的大青山;校区向南有树木园。
校区周边的自然风景优美,空气清新,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了舒适的环境。
(3)交通便利。
东校区位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新建东街,距离火车站20分钟车程,东距东二环公路2.8km,隔新建东街处即为大学东路派出所,校区周边有多路公交车,交通条件便利。
(4)当地政府的支持。
内蒙古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有关部门均对学校东校区建设表示欢迎和支持,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总之,东校区建设项目选址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周围工矿企业较少,居民住宅偏多,厂址属于规划的大学园区,符合自治区及呼和浩特市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
4.学校建设性质及建设规模
内蒙古农业大学东校区前身为内蒙古林学院,1999年与内蒙古农牧学院合称为内蒙古农业大学,1952年投入运行,因建设前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局要求,现需补做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学校建设性质为改扩建。
学校共有动物科学学院等22个院(部),设有动物科学,动物检验,应用化学,统计,测绘工程,环境工程等诸多专业,东校区现有农学院,林学院,生态环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言学院,各个院系开设了相应专业课程,符合东校区远期规划以文科艺术院系为主体的要求。
在校生6000人,教职工编制约620人。
从自治区农林牧行业对高等教育人次的需求情况和建院资金筹措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综合考虑,东校区拟定建院后近期的在校生规模为6000人,远期规划为9000人以上。
招生人数、层次和发展预测见表1。
表1 招生人数规模、层次及发展预测表
年份
本科生
研究生
总数
备注
2007
5787
650
6437
已定
2008
6300
670
6970
已定
2009
6980
690
7670
已定
2010
6975
770
7745
已定
2011
6970
720
7690
已定
2012
6945
750
7695
已定
2013
6940
760
7700
已定
2014
6935
775
7710
预计
5.项目组成
内蒙古农业大学东校区主要由教学楼、图书馆、校行政用房、系行政用房、学生宿舍、会堂、食堂、生活福利设施、教职工宿舍以及风雨操场等组成。
总占地面积296700m2,总建筑面积253879m2,主要建设内容参数详见表2。
表2东校区基本建设项目表
项目名称
占地面积(m2)
建筑面积(m2)
教学楼
4051.4867
28226.3065
图书馆
570.3005
1140.601
实验中心
818.7763
1443.3646
系行政用房
5440.5635
30810.2721
学生宿舍
7618.9737
42923.775
会堂
1210.0205
1376.6913
食堂
3289.2587
4211.2604
生活福利设施
3207.5781
3408.063
教职工宿舍楼
31272.9803
160478.3802
风雨操场
8648.6462
8648.6462
运动场
8297.2147
8297.2147
商用楼
4326.0076
15146.2417
合计
78751.8068
306110.8167
总平面布置
东校区呈较规则矩形,东西长度约597.8667米,南北长度约534.5254米。
原场内无较大断裂存在,构造相对稳定。
土地为学校自有,土地性质为教学科研用地(按土地部门要求需改变土地用途)场区内基本为平原绿地,局部有农作物,不占有基本农田。
(1)平面布置
根据拟建学院校区的任务和要求,按功能将校园做如下划分:
1教学中心区:
该区位于校园的中心部位。
包括校系行政办公楼、礼堂、报告厅、图书馆以及教学楼等。
教学中心区是学校的核心,教学楼或校行政用房作为学校的主楼,两侧为图书馆和礼堂,以衬托学校主楼。
中心区布局应力求紧凑,并留有扩展余地。
主楼沿门前道路南侧红线后退100-150米,并正对学校主大门,以形成视觉上的纵深感。
主楼前为广场、绿地和喷水池,作为全校庆典集合用。
该区交通以步行为主,区内应留有方便的消防车道以及适量客车停车场,服务性机动车道应设于该区之外。
教学中心区内外应设置各种类型、大中小相结合的交往与活动空间。
为美化洁净环境,应有良好的室外环境设计,如绿地、水池、座椅以及雕塑小品等。
2生产后勤区:
该区位于校园区南部。
主要包括后勤供应管理结构,水、热、电等供应,三废处理、各类仓库及露天场地等。
3文体区:
该区位于学校的东部。
包括文体活动中心、运动场等。
4学生生活区:
该区位于学校的东部。
包括学生宿舍、公寓、学生食堂、集中绿地、福利与服务设施。
⑤教职工生活区:
该区位于校园区南部。
包括教职工住宅、单身教职工宿舍等。
本项目采用辐射型布置方式,即教学区位于校园几何中心,其它各区成环状围绕教学区布置,呈辐射状向外发展。
即生产后勤区和教职工生活区位于学校南部,学生生活区布置在学校东部,文体区则靠校园东侧布置。
(2)道路交通系统
学校道路系统根据功能分区以及周围的用地布局、环境,划分为三级。
①一级道路
一级道路主要是校园各功能分区与外界联系以及互相联系的载体,主要考虑各机动车、非机动车与人的出行需要。
道路宽20米,其中车行道宽14米,两侧人行道各宽3米。
②二级道路
二级道路主要是各功能分区内相互联系、搬运物品、防火救助的需要,路宽7米。
③三级道路
三级道路一般为2-3米宽,主要是学生学习、散步和休息用。
根据人流物流分开的原则和周围的道理情况,学校设大门两处,其中大门正对学校主楼,一处位于新疆东街北侧,设于另一处位于大学东街南侧。
(3)绿化系统
校区设计为网络化的绿化系统,绿化系统有收有放,同建筑形体、建筑空间相互渗透;其次,绿化空间有选择地沿道路建筑界打开,形成内部绿化空间向道路空间的扩展。
学院的绿化以面状为主,线状绿化间隔其中。
沿景观主轴布置点状的绿化,种植银杏、玉兰;教学楼群的间距之间以草地和花草灌木为主。
学院周边的绿化以线状为主,树木主要为法国梧桐、国槐及白杨,山坡种植松柏。
整个学院的绿化色彩做到四季皆有主打色:
春季为白色、红色;夏季为淡绿色;秋季为金黄色;冬季为深绿色。
6.项目给水及排水
根据呼和浩特市政府承诺,基于建校时情况,东校区给水来自深层地下水,规划后现已有良好的给水管网。
(1)校园用水量
①学校师生生活工作用水量
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中3.1.10条,校园师生生活、工作用水量见表3。
表3校园师生生活、工作用水量
用水项目
单位
最高日生活
用水定额(L)
小时变化
系数
平均日生活
用水量(L)
单身职工宿舍、学生宿舍
(设公用盥洗室、淋浴室)
升/日.人
80~130
3.0~2.5
30~50
职工及学生食堂
升/次.人
20~25
1.5~1.2
15~20
高等学府教学、实验楼、(办公)
升/日.人
40(30)~50
1.5~1.2
30~40
其它用水
升/日.人
5
5
合计
升/日.人
185(175)~260
105~155
本项目住校师生平均日用水量取120升/日.人,最高日用水取200升/日.人;非住校教师平均日用水量取50升/日.人,最高日用水取60升/日.人。
学校东校区在校生按远期6000人考虑,教职工编制620人,其中住校职工按50%计,共310人。
则校园师生日用水量757.2m3,最高日用水量1280.6m3。
②绿化用水量
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中3.1.4条,“绿化浇洒用水定额可按1.0~3.0L/m2.次计算”,本项目春夏取3.0L/m2.d,秋季取2.0L/m2.d,冬季不用水,则绿化日用水量为春夏为450.0m3/d,秋季为300.0m3/d。
绿化用水80100m3/a。
详见附件地下水专章。
③道路广场用水量
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中3.1.5条,“道路、广场用水定额可按1.5~3.0L/m2.次计算”,本项目春夏取2.0L/m2.d,秋季取1.5L/m2.d,冬季不用水,则道路广场喷洒用水量为春夏为191.9m3/d,秋季为143.9m3/d。
则道路广场用水量为35307.8m3/a。
这部分用水采用浅层地下水。
④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
学校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水量按校园日用生活水量的10%计算,则平均日耗水量为62m3,最高日耗水量为103m3。
校园总用水量
校园用水由于季节不同用水量不同,春夏两季用排水见表4,秋季用排水见表5,冬季用排水情况见表6。
表4校园师生春夏两季给排水水量平衡表
用水项目
设计用水量
设计新鲜水
(m3/d)
实际新鲜水
(m3/d)
消耗量
污水产生量
校园师生
生活用水
洗漱等
662.6
662.6
66.3
596.3
冲厕
94.6
94.6
9.5
85.1
绿化用水
450
450
450
0
道路保洁喷洒用水
191.9
191.9
191.9
0
其它用水
62
62
6.2
55.8
合计
1461.1
1461.1
723.9
737.2
表5校园师生秋季给排水水量平衡表
用水项目
设计用水量
设计新鲜水
(m3/d)
实际新鲜水
(m3/d)
消耗量
污水产生量
校园师生
生活用水
洗漱等
662.6
662.6
66.3
596.3
冲厕
94.6
94.6
9.5
85.1
绿化用水
300
300
300
0
道路保洁喷洒用水
143.9
143.9
143.9
0
其它用水
62
62
6.2
55.8
合计
1263.1
1263.1
525.9
737.2
表6校园师生冬季给排水水量平衡表
用水项目
设计用水量
设计新鲜水
(m3/d)
实际新鲜水
(m3/d)
消耗量
污水产生量
校园师生
生活用水
洗漱等
662.6
662.6
66.3
596.3
冲厕
94.6
94.6
9.5
85.1
绿化用水
0
0
0
0
道路保洁喷洒用水
0
0
0
0
其它用水
62
62
6.2
55.8
合计
819.2
819.2
82
737.2
由表5、表6和表7可知,春夏两季、秋季和冬季学校设计新鲜水消耗量分别为1461.1m3/d、1263.1m3/d和819.2m3/d。
生活用水和其它用水按300天考虑,年用水量为245760m3/a;绿化和道路喷洒按实际天数(除去雨天72天,春秋季为50天,秋季18天,冬天12天)考虑,年用水量为115407.8m3/a;则年实际消耗新鲜水量为361167.8m3/a。
(2)校园排水
校区污废水排放采用雨污分流制。
校区内雨水主要是靠道山脉形成的山沟和几条较大的冲沟汇集,就近排入附近的小河。
学校位于呼和浩特市东部的新建东街,根据呼和浩特市政府与内蒙古农业大学签订的协议,本项目排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将进入政府承诺配套建设的大学园区管网系统,后排至城市污水处理厂。
呼和浩特市章盖营污水处理厂位于呼和浩特市南二环章盖营村,距离拟建项目约15km,校区的污水经过管网设置,汇入城市管网后排至污水处理厂,目前污水处理厂已经投入运行。
根据《呼和浩特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建筑面积在三万平方米以上的机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大型综合性文化、体育设施必须配套中水回用设施。
因此学校的污水处理设施至今未落实,排放污水经过化粪池、隔油池等简单设施隔油除渣后,直接通过校园排水管道排入城市管网,由城市总排水口排至大黑河。
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排污系数取0.90,污水产生量各季均为737.2m3/d,年产生量为221160m3/a,即每年有221160m3的废水排至大黑河黄河水系。
①生活污水及食堂污水
生活和食堂污水经除油、除渣、腐化后排入校园排水管网,直接进入城市管网。
②实验室排水
扩建学校专业设置以农林类为主,本期涉及少量理化类专业,设置理化类实验室,因此校园排水考虑实验室排水。
未来学校增加专业涉及实验室排水时,应将酸碱废水单独中和后外排,重金属废水应单独收集送至危废处理站。
校内的化粪池、隔油池以及排水管道均采取了防渗措施,防止对地下水造成污染,但排放污水未经污水处理厂处理直接排入河中,对地表水造成严重的影响。
由上面章节可知,本项目的污水量产生量为737.2m3/d,经中水利用后剩余达标水排放量为58764m3/a,COD和NH3-N排放量分别为:
4.9t/a、0.736t/a,校内排水管网须采用防渗管道,防止污染地下水。
具体中水回用水量见地下水专章分析章节。
6、其它公用工程
(1)热力
呼和浩特市热电厂靠近学校新校区,供汽能力为360t/h,距学校园区2km,供热管道将开口设在学院的周边处。
无需投产锅炉。
(2)天然气
拟建学校燃料以天然气为主,气源来自呼和浩特市天然气有限公司,供气站位于兴安北路,由大学东街将供气管道直通学校园区内。
城市中压天然气管道拟在章莱公路上,引入管径为DN150,管道经调压站降压后接进校区管网。
燃气管网采用集中调压方式,即在引入总管上设调压站,集中进行减压处理。
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确定学校各供气点用气指标,校内主要供气点为,总用气量为90m3/h。
每天燃气按4.5h计,年使用天数按300d计,则年总燃气量为12.15万m3/a。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补办环评,工程分析中的污染情况分析即为原有污染情况分析。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一、地理位置
呼和浩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东经110°46′--112°10′,北纬40°51′--41°8‘,市区位于北纬40.48东经111.41。
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大青山南侧,西与包头市、鄂尔多斯市接壤,东邻乌兰察布市,南抵山西省。
东西长119Km,南北宽87Km,全市总面积17,224平方公里。
本项目位于呼和浩特市东部赛罕区新建东街,大学东街南部、东二环公路以西,距市政府4km。
二、地形、地貌
呼和浩特位于华北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土默川平原,地貌形态可划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区三个大的地貌区域,境内主要分为两大地貌单元,即:
北部大青山和东南部蛮汉山为山地地形.南部及西南部为土默川平原地形。
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地势由北东向南西呈阶梯状缓倾斜,坡降在3‰——5‰之间。
海拔最高点在大青山金銮殿顶部,高度为2280米,最低点在托克托县中滩乡,高度为986米,市区海拔高度为1040米。
大青山为阴山山脉中段,生成很多纵向的山脉山峰。
境内,由西向东主要山峰有九峰山、金蜜殿山、蟠龙山,虎头山等,东南部是蛮汉山。
三、气候、气象要素:
呼和浩特属典型的蒙古高原大陆性气候,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年温差大,日温差也大。
其特点:
春季干燥多风,冷暖变化剧烈;夏季短暂、炎热、少雨;秋季降温迅速,常有霜冻;冬季漫长、严寒、少雪。
年平均气温:
北低南高,北部大青山区仅2℃左右,南部为6.7℃。
最冷月气温-12.7~-16.1℃;最热月平均气温17-22.9℃。
平均年较差为34.4-35.7℃,平均日较差为13.5-13.7℃。
极端最高气温38.5℃,最低-41.5℃。
无霜期:
北部山区为75天,低山丘陵区110天,南部平原区为113-134天。
日照时间:
年均1600小时。
降水量:
年平均降水量为335.2-534.6毫米,且主要集中在7-8月。
其地域分布是西南最少,年均降水量仅350毫米;平原区在400毫米左右;大青山区在430-500毫米;最多是大青山乡一前响村,年均降水达到534.6毫米;其次是井乡,年均降水量为489.3毫米;最少是在南坪乡、黑城乡、新营镇一带,年均降水量仅为335.2-362.8毫米。
四、地层、岩性特征及地震
1、地层及岩性特征
土默特平原又称前套平原。
组成物质主要为湖相、河湖相、冲积和洪积相碎屑堆积物。
为新生代陷落湖盆的基础上形成的冲积一洪积、冲积一湖积平原。
其东南部受和林格尔丘前阶梯状断裂影响,北部受呼包断裂控制,形成以北什轴和哈素海两个沉降中心的断陷一坳陷盆地。
土默特平原包括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大黑河冲积湖积平原和黄河冲湖积平原。
大青山山前倾斜平原由第四系全新统和上更新统冲洪积岩块、砂卵石、砂砾石、砂和亚粘土组成,岩性在垂直和水平方向变化较大。
颗粒直径,由山前向南逐渐变细,在其南缘出现粉砂、粘砂土夹泥炭层的沉积。
大黑河冲积湖积平原由大黑河、什拉乌素河摆动之上更新统一全新统冲积层和湖积层组成。
岩性为砂、砂砾石、粘砂土、亚粘土与淤泥互层,地表主要为粘土质粉砂等冲积物,平原上残留有北东一南西向的黑河故道。
黄河冲湖积平原是由现代黄河冲积平原和近代黄河冲湖积平原构成。
现代黄河冲积平源,由粉砂、粘砂土组成。
近代黄河冲湖积平原由上更新统一全新统冲积、湖积的粉砂、细砂、粘砂土、砂粘土互层组成。
2、地震
新构造运动在呼和浩特地区表现十分强烈,大青山山地强烈抬升,第四纪抬升速率达6.7mm/a;盆地则急剧沉降,其沉降速率一般为0.95mm/a。
盆地内部表现在第四系沉积厚度上,有从北向南、从东向西逐渐加厚的特点。
全新世以来,仍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