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帝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1304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帝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帝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帝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帝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帝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帝庙.docx

《关帝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帝庙.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帝庙.docx

关帝庙

电视文化系列片《国宝山西》

关帝庙

(上)

南风之薰兮,

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

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1】

这是一片神奇的湖水。

早在四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晒硝取盐。

春秋两季蓄水,水析盐出;夏季引水入田,风干为盐;冬季排干池水,池底晾硝。

几千年周而复始,是中国古代三大盐产地之一。

然而,先人在东海之滨煮海为盐,在四川自贡凿井为盐,都是人力产物;唯有运城盐池,天工自然,无需人力,因此被视作“国之重宝”,就成了古河东物阜民丰的繁盛景象。

【2】

传说在遥远的上古时期,黄帝与蚩尤曾在这里发生过定夺天下的大战。

尔后,还是这块神奇的土地,又诞生了一位彪炳青史的大英雄——关羽。

【3】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背景音乐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上古的传说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但说起关羽的名字可就是家喻户晓了。

《三国演义》第一回中,关羽曾这样自报家门:

“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

”此处所说解良便是今天的解州。

【4】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段

这位千古名将年轻时就急公好义,扶危济困,因杀了欺侮良家民女的县尹而亡命天涯。

自在涿州神遇刘备、张飞并“桃园三结义”,便开始辅佐刘备,匡扶汉室,演绎了一幕幕威震华夏的英雄史剧,以至壮别人世后还有着“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山西”的民间盛传。

关羽一生忠肝义胆,战功显赫。

民间追慕关羽,奉若偶像。

历代统治者也不敢怠慢,纷纷利用关羽忠贞效君的品格,大肆进行美化、圣化和神化,朝代每更迭一次,关羽就官升一级,以至封王、封帝,最后在清代登峰造极,更是有了“武圣”之尊,与“文圣”孔子并肩而立。

关公这位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备受万民膜拜的神圣偶像,实质上是当时社会各界共同崇拜和效仿的道德楷模。

【5】

千百年来,关公崇拜已经成为一种稳固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现

象,以至“关庙遍天下,无处不焚香”,其数量、规模、拜祀层次、从业类别都是其他任何神祗无法争匹的。

【6】

在遍布天下的关庙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关羽故里的这座关

帝庙,其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我国乃至海外关帝庙中规模最

大的宫殿式庙宇,也是国内现存最好、最完整的关庙建筑群,有着“武庙之冠”的美誉。

【7】

解州关帝庙南倚中条山,北濒盐湖水,古木参天,景色秀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帝庙创建于隋初(589),宋代大中祥符七年(1014)扩建。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毁于地震,再建后又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毁于大火,清乾隆十八年(1753)又予重修,历经数十年修缮,始恢复旧貌。

现在的庙院南北长700余米,东西宽200余米,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各种房屋200余间,规模巨大,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前后有序。

屋宇高低参差,殿阁嵯峨雄伟,牌楼高高耸立,斗拱密密排列,建筑间既自成格局,又和谐得体,形成了左右对峙而又以中轴线为主体的中国古建筑传统风格。

【8】

关帝庙众多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南端为结义园,为纪念刘、关、张桃园结义而建。

中轴线北端为主庙,是一个单元甚多而又层层展开的、颇具王室气派和皇宫格局的巨大建筑群落。

【9】

端门又称山门,为正庙第一道门,建于清代,门楣正中镌刻

着“关帝庙”门匾,四周砖浮雕图案尤佳,二龙飞舞,团花锦簇,线条流畅,造型优美。

这庄重而深沉的大门,是昔日人们迈入关帝庙这座道德教化殿堂的开端。

而端门背面所书“精忠贯日”、“大义参天”、“扶汉人物”匾额,又言简意赅地揭示了关公文化的深刻内涵。

端门正前方的这三根交叉的铁柱不得轻慢,它名为“挡众”,是提示凡来朝谒关帝者,文官在此落轿,武官在此下马,并将徐步缓行的标志。

就这样一个简单也并不奇特的设置,却充分显示了关公在中国古代所享受的至高礼遇和关公文化在中国封建后期社会的崇高地位。

【10】

从义勇门或武精门入前庭,迎面是三座高大的单檐歇山顶庙门,中门是专供帝王进出的“雉门”,东西两侧分列崇圣祠、胡公祠。

一字排开的三门两祠,既可以使人们深刻领悟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家庭伦理内容的古老和凝重,也充分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厚重和空灵、源远与流长的和谐统一。

雉门又称大门,创建于明,宣统三年(1911)重建。

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屋脊琉璃吻兽,脊饰工艺甚佳。

陶楼高耸叠架,

颜色斑驳艳丽,造型峻峭玲珑,做工精致细腻,工艺炉火纯青,

呈现着这座关帝庙的福利与堂皇。

两边的鼓楼与钟楼遥相对应,酷似两尊守护主庙的武士。

行足于此,昔日那晨雾弥漫中声闻十里的钟声,那暮云染金中远播四方的鼓声,曾深深震撼着无数民众的心灵。

关公文化也曾伴随着日复一日的钟鼓之声,在人们的精神深处不断撞击,久久回荡。

【11】

将关公这样的武将奉祀为文官顶礼膜拜的偶像,这反映了关公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超越阶层和职业而产生的广泛影响。

而武官对关公的参拜,则寄托着中国古代社会武将们的效仿关公集忠、义、信、勇于一身的希望。

因此,文职官员行走东面的“文经门”,甲胄之士通过西侧的“武纬门”,当年文武官员各依其门进庙祀拜的场面,今天似乎仍然依稀可见。

【12】

建在雉门高大台基上的门庭,台阶向内收缩,两侧各砌八字形琉璃影壁,这是一座可搭可拆的活动戏台。

每逢庙会演戏时,便将大门关闭,架上木板,变后部为前台。

而镌刻在门庭隔扇上的“全部春秋”及“演古”、“证今”等字样,意在以关羽一生壮举,示古今道德楷模,讽喻教化民众。

遥想当年,那一幕幕“关公戏”热闹非凡的演出盛况,曾使多少世俗观众为之唏嘘,为之喝彩,为之倾倒,从而把潜移默化的道德教化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13】

午门面阔、进深各三间,其单檐庑殿琉璃顶是封建社会等级最高的式样,显示了关公在中国封建后期社会享有的崇高地位,也体现了宋元明清几代王朝对关公文化的无比推崇。

而建造在高高的台基之上,又使这座只有帝王才能享有的特殊建筑显得更为高大、威严和气派。

午门周围有石栏杆,栏板正反两面雕有“王祥卧冰”、“老

莱子娱亲”等各类图案、人物144幅。

这些充满世俗情趣的石雕,与庄严雄伟的午门主体建筑相映成趣,官方文化与民间文化有机统一,成为向参拜者进行传统道德教育的一种形式,使云云众生对朝廷所倡导的道德文化,产生一种油然的亲近感。

【14】

古柏掩映中的御书楼,是中国封建后期社会皇家王朝造圣化和神化关公,向整个社会进行道德教化的历史见证。

御书楼造型别致,气势非凡,八角藻井,叠架而上,又称“八卦楼”。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为纪念康熙皇帝御书“义炳乾坤”牌匾而改称御书楼。

该楼面阔、进深各五间,两层歇山琉璃顶,楼身四周建有回廊,楼板四周设有平座,楼顶二龙戏珠浮雕藻井,玲珑剔透,盘绕紧凑,做工精细,堪称佳作。

而屋顶这些精美的脊饰,又显示了关公被封为帝王之后的高贵和威严。

除此而外,楼身前后抱厦柱头额枋上木雕以及台基边沿石栏杆上的110幅石雕,想象丰富,形象生动,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具有丰厚的生活底蕴和娴熟的技艺水平,将人们带入一个人间与仙界浑然一体的世界,使人们在审美愉悦中,得到精神的净化和道德的升华。

驻足空旷威严的御书楼,常使游人发出“千古兴亡多少事,不尽长江滚滚流”的历史感慨。

【15】

眼前这条雍容华贵的石雕御路,把人们的视线引向神圣庄严

的崇宁殿。

举首仰望,清代帝王们富丽堂皇的褒封牌匾映入眼帘,倏忽间便将关公推向了神化和圣化的极致,一种敬仰和敬畏之情令人顿然而生。

祟宁殿是正庙奉祀关帝的的主殿,等级最高。

此殿始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重建之物。

大殿阔台厚基,台基高1.7米,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琉璃顶,通高达20.3米。

四周建有回廊,共有26根石雕蟠龙柱环绕其间,龙柱威严挺立,雕造粗犷古朴,充分展示了大殿主人的神圣和显赫,也使人联想到关公道德品格的傲岸和厚重。

柱头额枋木雕的人兽花鸟,品类繁多,排列巧妙,有机结合,雕刻技法和造型均属上乘之作,完全可以和曲阜孔庙大成殿相媲美。

檐下斗拱密集华丽,威风肃穆,弯拱层层叠加如花朵盛开,屋檐翼角起翘似鸟欲飞,屋顶琉璃艳丽夺目,殿内装饰金碧辉煌。

殿内木雕神龛,龛形华丽精美,做工精细,尤其是东西两侧斗拱密集无间,蔚为壮观。

龛内供奉着关羽帝王装塑像,神情刚毅,端庄肃穆,透出威武果敢之气。

然而,头戴帝冠,身着龙袍而又双手持笏,这种并不多见的帝王与臣子身份浑然一体的塑像,正是体现了关公文化所具有的复杂内涵。

【16】

殿前苍松翠柏,郁郁葱葱,月台宽敞,勾栏曲折,配以浮雕

百十余幅,石华表一对,焚表炉两座,铁旗杆一双,再添青龙偃月刀四口,可谓气势磅礴,威风凛凛,俨然帝王宫殿的气派。

千百年来,这里青烟袅袅,香火不断。

在这旺盛的红火中,曾经寄托着芸芸众生对关公文化多么强烈的崇拜和向往,而这飘渺的蓝烟中,又凝聚着芸芸众生对社会道德多么殷切的期望和追求!

(下)

【17】

正庙之后便是寝宫,由春秋楼、刀楼和印楼组成。

春秋楼掩映在参天古树和名花异卉之间,巍然屹立,大气磅礴。

因《春秋》又名《鳞经》,故该楼也叫鳞经阁,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清同治九年(1870)重建,为寝宫主体建筑,亦为主庙最高建筑,通高23.4米。

该楼面阔7间,进深6间,两层三滴水,九脊歇山顶。

楼顶彩色琉璃覆盖,与阳光映照,富丽堂皇,生辉夺目,正如楼上的楹联“北斗在当头帘箔开时应挂斗,南山来对面春秋阅罢且看山”。

檐下木雕龙凤、流云、花卉、人物、走兽等图案,雕工精湛,剔透有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二层四周设勾栏供远眺,其垂柱吊挂悬空伸出,奇巧别致宛如空中楼阁,给人以惊险欲坠之感。

这种托梁吊柱结构手法是我国建筑史上难得的珍品佳作。

【18】

二楼正中的木制暖阁内,塑有著名的关羽夜读《春秋》微服像。

闪闪的烛光映照着关羽赤褐色的脸庞,他头挽幞头巾,身着青龙袍,足蹬云头靴,面相丰满,鼓腹大度,左手扶案,右手捋髯,目注《春秋》,若有所思。

阁内壁板刻楷书《春秋》全文,字迹苍劲有力,与塑像相互配合,正如塑像两旁的对联:

“青灯观青史,着眼在春秋二字;赤面表赤心,满腔存汉鼎三分”,道出了关羽的大将风度和静心研读《春秋》的生动形象。

【19】

刀、印楼位于春秋楼东西两侧。

西刀楼、东印楼,形制相同,巍峨壮观。

檐下柱头额枋雕刻甚佳。

刀楼雕少年弹琴、对棋、斗鸡、戏耍等图案,印楼雕少年读书、绘画、打牌、敲鼓等画面,形象逼真,生动可爱。

刀楼内置有青龙偃月刀模型,印楼陈方形汉寿亭侯印,即以忠义信勇仁,“万里觅封侯”,既是对关公功绩的纪念,也是对后世来人的激励。

“阶前松柏高百尺,气冲霄汉未能休。

”每当夕阳西下,归鸟斜飞之际,眺望这座宏伟的庙宇,总有一种强烈的历史文化沧桑感萦绕心头……

【20】

关帝庙满布石刻,木雕,壁画,牌匾等文物珍品,把这座古老的建筑群装点的丰富多彩。

【21】

石头象征着永恒,牌坊镌刻着功德。

那傲然矗立的一座座牌

坊,实质上就是记录关公本人和关公文化的纪念碑,它无一不在昭示着人们,关公精神是中国道德文化史上的一座厚重里程碑,关公文化是中国古代教化天下的正统道德思想。

这座“万代瞻仰”石牌坊建于明崇祯十年(1637)四月,为四柱三门三滴水五顶式建筑,造型优美,比例适度。

立柱两侧抱鼓石门墩制作精致,上部雕胡人牵狮、幼狮上爬,中部抱鼓雕花卉缠绕,刀工与造型皆佳。

尤其是正背两面柱头与柱间额枋浮雕,以其巧妙的构思,丰富的内容,生动的表现,精湛的雕技,将“三顾茅庐”、“三战吕布”、“挑袍辞曹”等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与相关传说融为一体,祥云瑞兽仙鸟天花点缀,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堪称我国石雕艺术宝库中的难得佳品,使人们通过释读关公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品格和英雄本色,于潜移默化中产生一种强烈的道德震撼。

其他还有“威震华夏”、“山海钟灵”、“精忠贯日”、“大义参天”、“气肃千秋”等比比皆是,它们雕斗簇峰,展翅欲飞,前后两面额枋皆雕有三国征战故事,向参拜者讲述着当年善与恶、真与伪、美与丑激烈交锋的道德故事。

有人把它们连贯起来看,这些诸多牌坊竟然是对关羽的最高评价:

生前“威震华夏”,身后“万代瞻仰”,从来“精忠贯日”,始终“大义参天”,永远“气肃千秋”。

仰视这些气势非凡的牌坊,不能不使人们对关公及关公文化

肃然起敬。

【22】

历代名人赞颂关羽的题匾,诸如“义炳乾坤”是清康熙帝御书,“神勇”由清乾隆帝钦定书匾,“万世人极”是清咸丰帝御书,“忠贯天人”是清和硕果亲王题匾,还有“忠师义勇”、“帝德广运”、“福国佑民”、“护世真君”等名人题匾,华丽富贵、气势磅礴,一方面反映了关羽在清代帝王以及大臣心目中的地位,同时也反映了关羽的性格以及关公文化的博大。

参拜者至此,情不自禁地会对关公及关公文化平添几分崇拜和敬仰。

同时作为书法珍品也流传后世。

【23】

龙是中国古代级别最高的“神物”也是人世间最高权力和权威的象征。

在民间传说中,关公的始祖为豢养龙的官员。

端门前的琉璃照壁用四条飞龙作为此座照壁的主要图案,充分显示了关帝庙至高无上的尊严。

同时这四条翩然飞舞而造型各异的龙,意味着关公文化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的前后承继关系。

照壁将天上与人间,神仙与凡人的种种故事和景物融为一体,也是后人将关公神化与圣化的艺术反映。

【24】

这些带有异域人种情调的武士,或许反映着关公这个道德神圣,具有跨越汉文化区域的广泛影响力和感召力,也在潜移默化

而又寓教于乐地向欣赏者传输传统道德的观念和规范。

它告诫来

者,关公及关公文化神圣无比,容不得丝毫亵渎和轻视。

【25】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狮子是尊严和尊贵的守护者。

几番风雨,几度春秋。

关帝庙里随处可见的各种石狮、铁狮,历经岁月变幻而忠诚不改,似乎暨传统道德文化的尊严,又在呼唤着世人沉睡的到的心灵,不断促使参拜者对关公和关公文化产生敬仰与敬畏之情。

这对竖着一对大耳朵的雄狮据说它们是关公的赤兔马的化身,难怪它们的形象这么有趣可爱!

看着它,人们忍不住的会遐想,当年关公的魂魄应该就是骑着它回到故里的吧?

【26】

“英风贯金石,壮节植纲常。

”清代和硕果亲王的题碑诗,阐明了关公文化对中国古代伦理道德纲常的重要意义。

这尊由清代河东诸县万斤铜而铸就的巨钟,深刻地体现着关公故里各界人士对关公的敬仰与爱戴。

遥想当年,着深沉而洪亮的钟声,曾撼动了多少人的心扉和灵魂,对关公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呼唤和共鸣。

【27】

正庙南面的结义园创建于明万历、天启之际,清乾隆时期增修,由结义坊、君子亭、“三分砥柱”影壁、三义阁等组成。

面对这里的断壁残垣,衰草枯树,昔日的“结义”之情,依然让人们梦牵魂绕,抚今追昔:

影壁亦存,“砥柱”犹在,然当

年英雄安在?

那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桃园三结义”在中国古代道德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千百年来,刘关张亲如手足、共举大业的故事,曾经多少人在这里流连忘返,为之倾倒?

【28】

看解州关庙,不能不说常平家庙。

关公家庙位于解州镇东18公里常平村,是关羽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

家庙创建年代不详,占地面积近13400平方米,坐北朝南,沿南北方向的中轴线有序分布,计有山门、仪门、献殿、正殿、娘娘殿和圣祖殿,其东西两侧配有木牌坊、钟鼓楼、祖宅塔等,总体布局呈前朝后宫形制,各种建筑在端庄中见古朴,于气势内含秀逸。

整个家庙古木参天,肃穆庄严。

这是海内外唯一的关公家庙,里面供奉着关羽曾祖父、祖父、父亲、关羽和关羽之子五代人,是全国其他关帝庙所没有的。

所以也是无数关公崇拜者向往的一块圣地。

前人有诗咏关公家庙:

“旧宅千余载,看侯去不归。

英雄轻书锦,田舍薄征衣。

古墓高槐合,遗龛细草霏。

画梁双燕子,还似汉时飞。

”关公家庙在认识和研究关公文化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地位。

的确,在细雨微风、双燕斜飞、古柏森森、青草萋萋的情境中,拜谒或凭吊这座古老家庙,最能使人生发无限的感伤和感慨,同时也最能使人领悟到关公文化更加丰富、深刻的精神面貌与思想内涵。

【29】

“当时义勇倾三国,万古祠堂遍九州。

关帝庙,自古就是游览胜地,又是全国最大的祭扫关帝的场

所,游人信士络绎不绝,香火旺盛。

大约隋唐时期,乡人仰慕关羽的功德,集资兴建关帝庙,并

在此举行祭祀活动。

随着时间的流逝,朗中官员和百姓前来朝拜关帝,各地商贩也赶来做生意,客栈、酒店应运而生,形成解州

古庙会。

到清乾隆年间,庙会规模不断扩大。

如今,庙会每年举

行两次,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和九月初九,关帝庙热闹非凡,盛况

空前。

关帝庙会成为具有影响的祭祀大会,正引来众多寻访关帝

祖的海内外游客。

【30】

漫步在古木参天的关帝庙,伫足高楼,凭栏远眺,条山巍峨,盐湖浩渺,白云悠悠,天地苍苍,一种“青山依旧,英雄何在?

”的历史感慨,便会油然而生。

明人吕子固在《谒解庙》一诗中吟咏到:

正气充盈穷宇宙,

英灵烜赫几春秋。

巍然庙貌环天下,

不独乡关祀典修。

岁月流逝,时过境迁。

然而,解州关帝庙这座历史悠久、气势恢宏的古老庙宇,却依然有着自己的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它逝一个珍贵的物质载体,揭示着中国古代道德文化的丰富内涵;它是一个重要的文化遗存,讲述着中国古代道德文化的发展轨迹;同时它又是一座跨越时空的历史桥梁,把过去、现在和未来,把前人、今人和后人紧紧地连在一起!

游关公故庙,追关公生平,思关公精神,发关公感慨,正是:

春风秋雨读春秋,关庙家府忆关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