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养殖 技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1233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猪养殖 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猪养殖 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猪养殖 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猪养殖 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猪养殖 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猪养殖 技术.docx

《猪养殖 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养殖 技术.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猪养殖 技术.docx

猪养殖技术

  这些年来,猪痢疾、增生性回肠炎、沙门氏菌病一直是猪最常见的腹泻病。

这些传染病引起养猪生产的经济损失仅次于呼吸性疾病。

它们与呼吸性疾病相同,慢性或亚临床的肠道病比急性病引起的损失还要大。

  猪痢疾

  临床症状和诊断:

临床上病猪大便首先变为黄色至灰褐色软粪,逐渐混有黏液和血液。

粪便也可能变为水样,内含不等量的血液,夹带纤维组织样物质。

许多感染猪发热,无食欲,被毛粗乱,脱水,虚弱,行走不稳。

慢性感染猪可能排出黑色柏油样粪便,这种粪便特征性污染病猪后躯。

在一次发病中只有10%~15%或更少的猪出现腹泻症状。

  治疗:

卡巴氧、林可霉素、硫黏菌素通常是治疗有临床症状猪痢疾的首选药物。

泰乐菌素、新霉素和杆菌肽也可用来预防猪痢疾,但治疗急性暴发时常无效。

林可霉素和硫黏菌素饮水中给药比饲料中给药好,因腹泻猪脱水后喜欢饮水而不想吃料。

水中药物浓度应尽量高,因为病猪腹泻其饮水量也减少。

在饮水给药的同时饲料中也应投入治疗水平的药物。

林可霉素每吨饲料中添加100克,连喂3周,然后每吨添加40克,直至猪上市。

治疗不吃不喝的重病猪可注射林可霉素或泰乐菌素。

  增生性肠炎

  临床症状和诊断:

猪增生性肠炎的临床症状开始时排出棕黄色松软粪便,如果不治疗,症状断断续续持续几天至数周。

猪通常仍活跃,但很快消瘦,甚至很快露出脊柱骨。

大部分猪几天后自动痊愈,但有少量猪(1%~10%)可能转为慢性,消瘦最终死亡。

某些猪腹部膨大,犹如直肠狭窄猪。

大体病变十分常见,但不仅局限于小肠下段,还包括结肠襻的上1/3和盲肠。

在正常肠道浆膜面上看到的网状结构,由于浆膜下和肠系膜水肿更加明显。

黏膜增生或增厚的程度在不同病例间差异很大,有些病例回肠下段明显增厚,像橡皮水管一样。

更多的猪增生性肠炎是出血性的,粪便呈黑色柏油状,回肠腔内充满凝血块。

  治疗:

饲喂治疗量的抗菌素直至症状消失,然后降至预防量。

治疗可用卡巴氧、新霉素、泰乐菌素和硫黏菌素,但疗效不一。

抗菌素在最初2周~4周似乎是有效的,然后又出现症状。

该病对饲料添加剂变化有反应。

症状明显的病猪可注射泰乐菌素以加速康复。

  病毒性腹泻

  临床症状和诊断:

有些病毒也是引起腹泻的重要病原:

如伪狂犬、猪瘟、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等。

从目前来看,病毒性腹泻病的病源主要为轮状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及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发病猪只表现为拒食、呕吐、拉稀,体温有时偏高。

对于该病的治疗,一般采取保守疗法,即抗菌消炎,强心补液。

对大群猪可用口服补液盐自由饮水,并加入预防剂量的抗生素。

限制饲喂,以减少胃肠功能负担,加快恢复。

饲料中可加入少量涩肠收敛剂如腐植酸钠等。

对个别重症猪只可在大群治疗的基础上肌肉注射抗病毒Ⅰ号注射液(黄芪多糖)、大力士(丁胺卡那)等,有一定的疗效。

极个别严重猪只采用输液治疗。

  治疗与控制:

该病应以预防为主。

由于该病多发生于当年12月至次年的3月~4月间,因此首先应当考虑用疫苗进行预防。

目前常用的疫苗多为轮状病毒、流行性腹泻二联苗,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三联苗。

目前使用的疫苗多为20头份/瓶,断奶子猪、架子猪和育肥猪每头注射一个剂量,生产母猪每头注射2个剂量,未断奶子猪每头注射2个剂量。

防疫后应注意加强消毒,以防止在疫苗未产生作用时即被感染。

冬季用热水治猪病

  冻僵仔猪 发现冻僵仔猪应立即将其转到温房进行热水浴。

洗浴前,先把仔猪头部抬高,露出水面。

水温可由38℃逐渐升高到42℃,水浴20分钟~30分钟,并配合按摩,用手拍其胸部两侧,以诱使心跳和恢复呼吸。

   冻伤 猪发生冻伤后要使猪迅速复温,进行热水浴,使病猪消退水肿。

   冻疮 猪可将患部浸泡于40℃~45℃热水里15分钟~20分钟。

如乳房、耳等部位不便浸泡时,可用热毛巾热敷患处半小时,再把醋和茄秆加水烧开,不烫手时趁热敷患处,每日2次~3次。

   脓肿 病猪组织或器官内形成脓肿后应促进脓肿成熟,将不烫手的热水毛巾敷于脓肿处,给予轻度的热刺激,以消散炎症。

   伤风感冒 猪可用热水泡蹄部治疗。

方法是把蹄分别放于热水中浸泡,加些醋、盐效果更好,一直泡到猪体稍出汗为止。

   角膜炎、结膜炎 用2%~3%硼酸水,加温到40℃左右,再用数层纱布热敷于患眼部,再打绷带。

   僵硬猪 用热水加少许醋和盐热敷猪患部。

准备醋、酒各1000毫升,把适量棉花放于患部,再把醋烧热放于酒中,然后倒在棉花上热敷。

   炎症 患浆液性关节炎、屈腱炎、肘结节黏液囊炎、飞节内肿等,可将棉花浸泡在45℃温水中,取出敷于患部,每次20分钟~30分钟。

用大米治疗猪消化不良

  得了消化不良的病猪一般不爱吃食,精神不振,咀嚼缓慢,饮水增加,口臭,有舌苔。

重病例有时出现腹痛、肚胀和呕吐,呕吐物酸臭。

粪便干硬,有时腹泻,粪内混有粘液和未消化的饲料。

体温一般无变化。

  在治疗消化不良的时候,我们建议您根据病情判断发病原因,如果不是病原性的,或是症状较轻的,要慎重用药。

下面是一个治疗窍门,希望更给大家带来帮助。

具体方法如下:

  大米炒成黑焦状,研成粉末拌于饲料中。

每天早、晚各喂1次,连喂3日。

玉米喂猪注意事项调制猪饲料的误区

  误区一:

催肥阶段大量喂豆饼或花生饼

  很多养猪户存在一个不科学的饲喂观念,即在猪催肥阶段大量喂豆饼或花生饼,他们认为这样喂猪才能长得快、肉才结实,其实这是错误的。

催肥阶段猪生长重点是长脂肪,而不是长肌肉,因此不需要大量的蛋白质饲料。

如果催肥阶段大量喂蛋白质饲料,猪在胃肠道内必须把蛋白质含氮部分脱去,其他不含氮的部分才能转化为脂肪,但脱氮要多耗能量。

另外,豆饼或花生饼内含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多喂后,能使猪的脂肪变软且发黄,根本不会使肉结实,反而降低了肉的品质。

饼类饲料的市场售价比其他饲料高,多用会增加饲料成本,这本身就是一种浪费。

  误区二:

采用熟饲料喂猪

  生饲料喂猪技术早已普及,但不少农村养猪户至今仍采用熟饲料喂猪的饲养模式,他们认为猪吃熟食易长油,其实不然。

饲料煮熟后,维生素几乎全部被破坏,饲料中的蛋白质老化变性。

据统计,饲料在煮熟的过程中有20%的营养成分损失掉,青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损失更大,如果在焖煮时久放锅内,饲喂时还会出现亚硝酸盐中毒,造成猪死亡。

  误区三:

稀汤灌大肚

  有的养猪户以水料喂猪,料水比为1∶8到10,甚至更稀,另外还给猪供水,这种喂法对猪的育肥十分不利。

水料喂猪的害处是:

增加了猪体内水代谢所需的能量,增加了肾的负担;冲淡了消化液的浓度,不利于消化液分泌;加快了饲料通过消化道的速度,从而降低了饲料的消化率。

为了增加猪的采食量,让猪吃得多、长得快,一般提倡喂稠粥料,料水比为1∶2,也可喂生湿拌料,料水比为1∶1。

另外,应供给充足的饮水。

  误区四:

泔水喂猪最经济

  目前仍有少数养猪户用泔水喂猪,与饭店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把泔水运到家后放于建好的池中贮存,以供使用。

其实泔水含多种病原微生物,影响猪的生长发展,有些甚至是致命的,另外,泔水贮存时大量病原微生物繁衍,通过苍蝇等传播,可给养殖户带来损失,养猪户要杜绝喂泔水。

  误区五:

饲料中随意添加抗生素

  有的疫病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可预防,特别是一些细菌性传染病,用药物预防有良好效果。

有许多养殖户为了控制疾病的发生,促进猪生长,在没有弄清抗生素作用机制的情况下,就胡乱添加,对食品安全及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广大养殖户要树立安全生产观念,有针对性地、适量、适时添加抗生素。

  不要单纯饲喂实践证明,单用玉米喂猪,每增重1公斤,需要消耗玉米6公斤以上,而用配合饲料喂猪却只需玉米2.5~3公斤,能降低饲喂成本。

  补给蛋白质饲料玉米中蛋白质含量低且品质差,不能完全满足猪的生长需要。

所以,必须补充蛋白质饲料。

可在猪日粮中加入15%的豆饼或菜子饼等,喂子猪时应加入5%的鱼粉。

  补给维生素玉米中维生素含量低,饲喂时必须加喂青绿饲料,补充维生素。

若缺乏青绿饲料,可添加畜禽用多种维生素。

  补给矿物质玉米中矿物质含量较低,营养成分单一,故应在猪日粮中添加骨粉和磷酸氢钙、硒、铁、铜、锌、锰等矿物质。

  糖化后再喂玉米粉经糖化后,部分淀粉可转化成糖,猪喜食快长。

做法:

将玉米粉放入缸中,再倒入2倍即将沸腾的热水充分搅拌成糊状,再在表面撒5厘米厚的干玉米粉,经过3~4小时玉米粉即被糖化。

  喂前应浸泡在玉米粉中加1~1.5倍的水浸泡2小时左右,使玉米膨胀变软,猪易咀嚼,易消化吸收。

春季养猪饲养管理要点

  通风和保温

  1、遇降温或阴雨大风天气时,要迅速给猪舍升温和加垫草。

  2、做到“春捂”,草帘、塑料膜、火炉等保温设施不能撤得过早。

随时挂好门帘,查堵猪舍漏洞,防止贼风入侵。

  3、重视产房子猪和保育猪的保温情况,尤其是腹部的有效温度。

  4、北方地区昼夜温差大,要坚持夜间巡圈制度,根据猪群状况随时调控圈舍温度。

  5、封闭式猪舍要在离地面1米处设置通风口,每天下午1点~3点温度较高时清粪和通风换气;大棚猪舍棚顶通风口晚上加盖草帘。

  猪舍内外消毒

  1、彻底清除猪舍周围阴沟、排粪沟的杂草和淤泥,防止病原菌和蚊蝇的滋生。

  2、猪场门口设消毒池,每间猪舍门口放消毒盆,内加2%~3%火碱液或3%~5%来苏尔液;进出人员必须消毒,每2天~3天添加一次消毒液。

  3、对猪舍内外的门窗、天花板、墙壁、猪栏等卫生死角彻底清扫后,再用2%~3%火碱液喷洒。

  4、对猪饲料槽、料盘、保温箱等用具彻底清洁后,再用3%~5%来苏尔液消毒,用清水冲洗晒干后备用。

  5、禁止外来人员、车辆进入猪场,特别是生猪和病死猪以及收购人员和车辆。

  6、饲养员应穿专用鞋和衣服并经过严格消毒后才能进入猪舍。

  7、猪舍及猪群提倡使用1:

500~1:

1000浓度过氧乙酸熏蒸消毒,这样可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

  给猪群驱虫

  1、选择伊维菌素加芬苯唑哒的广谱高效驱虫药。

  2、在给猪体内驱虫的同时要及时清除粪便和地面喷洒杀虫剂,避免寄生虫二次感染。

  3、单独做一次螨虫病的驱虫。

  加强营养,提高猪群抵抗力

  1、不能图便宜使用低质低价饲料,否则会导致猪营养不良,长势差,且易发病。

  2、用自配料的养猪户一定要严把原材料质量关,特别是不要用水分超标和有霉变的玉米。

建议玉米在使用前先过筛去除杂质。

  3、不要因猪价低而擅自更换低质原料或不按配方配制饲料。

  4、春季气温逐渐转暖,要注意饲料"三防",即防雨、防潮、防霉,从源头控制霉菌毒素的危害。

  5、初春青饲料缺乏,提倡给母猪适量搭配青绿多汁的饲料,如青菜叶、胡萝卜等。

  6、在饲料中适量添加中草药和生活调料,以扶正祛邪,既有利于猪的生长,还可防治疾病。

如金银花、生姜、大葱、大蒜、食醋等。

  7、在饲料中定期添加微生态制品,如益生素、酵母多糖等调理胃肠道,改善猪的胃肠功能,防治各种腹泻性疾病。

猪“红斑病”的病因及防治

  猪“红斑病”,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的皮肤性疾病,在夏季非常多见。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猪只体表的不同部位出现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粉红色或红紫色斑点,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死亡率较低、饲料转化率降低等特点。

  发病原因

  猪“红斑病”是多种病因共同作用而引起猪群的一种综合性皮肤性疾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免疫抑制性疾病为主要原因

  在诸多的猪传染性疾病中,免疫抑制性疾病比较多,对机体的危害也非常大,而对猪“红斑病”起主要作用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主要是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的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猪弓形体的“带虫免疫”、慢性猪瘟和慢性猪附红细胞体病等。

  二是体外寄生虫和体表细菌的感染

  夏季天气非常炎热,环境卫生不易控制。

如果消毒不严格,饲养管理不科学,就会使体表病菌和体外寄生虫大量滋生,再加上蚊子、蝇子、不干净注射器等机械性传播,皮肤性疾病就会大量发生。

  三是过敏性皮质炎

  由于蚊虫的叮咬,体表病菌所分泌的毒素的刺激等原因,皮肤出现粉红色斑块,表现出过敏性或溢出性皮炎、毒素性皮炎等病症。

  诊断要点

  发病猪只体表出现许多散在的突出体表呈“粉红色、红紫色”的斑点状丘疹,首先由后臀部位出现,并随着病程的延长,红斑点丘疹向躯体的不同部位蔓延,如肩胛部、夹背部、耳朵、腹下、四肢等。

严重时斑丘可覆盖全身各处。

  病猪皮肤出现的斑点状丘疹,开始呈粉红色,直径大小为2毫米~6毫米的圆形或不规则的隆起,随着病程的延长,斑点状丘疹的“中心”会出现黑紫色区域,并逐渐蔓延变大,相互间融合成一片,严重者还会逐渐溃疡。

如果周边环境控制不好,常并发疥螨、痒螨、渗出性皮炎等,病猪出现摩擦墙壁、表皮有油脂性物质出现等症状。

  病猪会出现采食量下降,渐进性消瘦,饲料转化率降低,皮毛粗长,体表苍白,个别出现黄染、发热、便秘或腹泻等病症。

  病猪最后多因“营养不全”而衰竭死亡或继发其他疾病,如慢性副嗜血杆菌病、慢性胸膜肺炎、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等并出现死亡。

  综合防治

  对于本病的防治,在临床上有多种方法,并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现结合实际,从几个方面简要归述如下:

  一是饲养管理方面

  加强饲养管理,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在天气闷热、断奶、免疫、子猪阉割、猪群转栏时,在饮水中添加维多利,减少应激,增强机体抵抗力,尤其要注意饲料质量、疫苗免疫、温湿度变化等。

  二是环境卫生方面

  加强环境卫生措施,定期进行交替消毒,加强猪场环境和猪舍消毒灭蚊工作。

将病猪集中隔离在远离健康猪群的地方,进行饲养和治疗。

此外驱虫保健工作也必须慎重。

  三是药物控制方面

(1)在饲料中添加抗病毒I号粉(2袋/吨饲料)+恒福特(6袋/吨饲料)+强力霉素(250ppm)+鱼腥草散(按推荐剂量使用),连用混饲10天~15天;同时做好猪群驱虫工作,在饲料中添加伊干二净,以控制寄生虫病的发生。

  

(2)症状较严重的猪,可推荐使用恒丰强阿莫西林+清开灵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维生素C+地塞米松,混合肌注,一天一次,连续3天,患病猪皮肤上斑点会逐渐消失,同时用长效土霉素、长效头孢噻呋等控制继发感染,进而可有效控制本病。

冬季猪气喘病防控要点

  近年来,猪气喘病发生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发病后不仅治疗成本高、短期难以根除,而且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给净化工作带来难度。

因此,各养猪场必须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一旦发病要及时采取隔离、消毒、免疫、治疗、淘汰、净化等综合性措施加以防控,杜绝疫病扩散传播。

  猪气喘病又称为猪支原体性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呼吸困难、咳嗽、气喘为主要特征。

  一、临床症状该病潜伏期一般为11~16天,最短3~5天,最长可达1个月以上。

根据病程的发展经过,在临床上大致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

  1、急性型。

病猪常突然发作,精神委靡不振,呼吸次数剧增,呼吸困难,严重者张口喘气,有明显的腹式呼吸,咳嗽次数少而低沉,有时也会发生痉挛性阵咳。

  2、慢性型。

主要症状为咳嗽,初期干咳,久而久之变为连续痉挛性咳嗽,呼吸困难,病猪常流少量鼻液。

3、隐性型。

不表现任何症状,偶见咳嗽和气喘,全身状况良好,但以X射线检查时,可见到肺部病灶。

二、防控要点1、坚持自繁自养,严格引种检疫。

未发病猪场应坚持“自繁自养”,严格执行产房、保育舍“全进全出”制度,严禁上一批病弱仔猪寄养到下一批;新引进猪必须隔离观察1~2个月,经确认无病后方可合群饲养。

  2、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反应。

保证适宜的饲养密度,注意通风和温度控制。

断奶后仔猪继续在产房饲养3~7天后再转入保育舍;各阶段换料要逐渐过渡,防止发生应激反应。

  3、定期免疫接种,做好消毒工作。

对成年种猪,每年用猪气喘病弱毒冻干疫苗免疫接种1次;后备种猪于配种前免疫接种1次;仔猪于7~15日龄免疫接种1次;对已感染的病猪,可腹腔注射接种猪气喘病兔化冻干苗。

同时,做好消毒工作。

每天要及时清理粪便、污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每周坚持对圈舍环境进行1~2次消毒,常用消毒药物有来苏儿、苛性钠等。

4、阶段性药物预防。

母猪可于产后3天、后备母猪于配种前一周,选用10%支原泰妙(延胡索泰妙菌素)混饲1周,剂量为1公斤/吨饲料;公猪每间隔2~3周用药一次,每次1周,药物可选用支原泰妙或呼诺玢,剂量分别为1公斤/吨饲料、2公斤/吨饲料;仔猪哺乳期至断奶后一周内,连续7天混饲泰舒平或支原泰妙,剂量分别为1公斤/吨饲料、1~1.5公斤/吨饲料;保育猪、育肥猪转群变料后可按照上述仔猪用药物和剂量连续给药1周,也可按每吨饲料添加400~800克土霉素碱较长时间饲喂。

5、发病后及时治疗。

在饲料中添加盐酸土霉素可溶性粉剂饲喂,剂量为100克/吨饲料,连用3~5天;重症可在饲料中同时添加10%支原泰妙和德利米先(盐酸多西环素)预混剂,连续饲喂1~2周,剂量分别为1公斤/吨饲料和0.5~1公斤/吨饲料;对于混合感染的猪群,还可选用泰乐先锋(泰乐菌素和磺胺二甲嘧啶的混合制剂)混饮或混饲治疗,连用3~5天,混饮剂量为每100克药物加水200公斤,混饲剂量为每100克药物拌料250公斤,重症剂量加倍。

在混饮或混饲治疗的同时,可肌注10%氟本尼考注射液,剂量为0.2毫升/公斤体重,每48小时1次,连用2次;或肌注10%盐酸土霉素注射液,剂量为0.1~0.2毫升/公斤体重,每天1次,连用3天。

对于发病严重的新生乳猪可于1、2日龄鼻腔喷雾丁胺卡那霉素,2日龄、9日龄、16日龄、23日龄鼻腔喷雾链泰注射液。

冬季幼猪多喂胡萝卜好

  冬季,青绿饲料缺乏,幼猪易患维生素A缺乏症,严重者常发生死亡。

多喂些胡萝卜,可起到防治作用。

给泌乳的母猪多喂些胡萝卜母猪乳汁中维生素A含量的高低,与饲料中胡萝卜素的供给有密切关系,要经常给泌乳的母猪多喂些胡萝卜。

母猪吃了胡萝卜后,经过肠壁和肝壁,因胡萝卜素酶的作用,可以把胡萝卜素转变为维生素A补充到乳汁中。

幼猪吸吮到维生素A含量高的母乳,不但可预防维生素A缺乏症的发生,而且对其生长发育和健康非常有利。

  直接饲喂幼猪进行补充如果幼猪已经会吃食,可把胡萝卜(红色的更好)煮熟后捣烂,加黄玉米稀饭,让其自由采食。

如果幼猪已患了维生素A缺乏症,可把煮熟的鸡蛋黄捣碎,加温开水(加乳汁更好),让其自由饮用,或人工灌服,连用数天,可见到效果。

猪瘟超免注意

  选择好的疫苗根据目前我国有关猪瘟疫苗的使用情况,组织苗效果较细胞苗好,其中以猪瘟脾淋苗效果最好。

  注意疫苗的保存由于产房内的温度相对偏高,所以在生产单元最好备一个容量较小的冰箱来保存疫苗。

  另外准备一个泡沫箱,内加冰块(任何时候都要保证有未融化的冰块,以保证冷冻效果),开瓶的疫苗用后要立即放入泡沫箱,以确保疫苗不会变质。

要经常检查疫苗情况,发现不足立即补充。

  稀释好的疫苗在冷冻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存放时间不得超过4个小时,超过4个小时应处理掉。

  选择责任心较强的员工专职做超免多数猪场超免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漏免或子猪吃初乳后才免疫,或免疫后没有按照要求间隔吃初乳,特别是夜间分娩比较多的猪场。

因此要求操作人员要有极强烈的责任心,并要做到耐心、细致、诚实、记录详细。

  操作用药等要规范疫苗的接种方法是于子猪耳后根肌肉注射,注射用具要经过严格的煮沸消毒,为避免交叉感染,采用1头子猪1个针,但每窝子猪可共用一个注射器。

为保证疫苗的免疫效果,注射部位要准确,操作要熟练。

为确保注射剂量的准确性,最好使用5毫升玻璃注射器或一次性塑料注射器。

  另外,母猪产子前2~3天和子猪出生后3天内禁止使用抗病毒药物和其他抗生素,接种其他疫苗要间隔7天以上。

  防止母源抗体干扰为确保超免效果,一定要真正做到子猪免疫前不吃初乳。

  确定子猪超免时间子猪出生后,擦干羊水,按照免疫剂量免疫后,将其放入事先准备好的保温箱内,经过40~45分钟,让子猪吃初乳。

吃初乳过早,受母源抗体的干扰,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吃初乳过晚,则会对子猪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由于子猪出生时间有差异,子猪注射疫苗后要进行编号登记。

种猪不宜喂添加剂

  饲料添加剂是牲畜日粮中的微量物质。

用量虽小,却有其独特功效。

一般是用来平衡日粮中的营养成分,促进猪的生长发育并有防疫治病作用。

育肥猪食用后,能够缩短饲养周期,达到提前出栏,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在此提醒饲养户注意,对于种猪来说不宜喂添加剂。

其主要原因是:

种公猪喂添加剂后会像育肥猪一样贪吃,嗜睡,懒动,增重快,从而减少运动量。

精液质量下降,数量减少,性欲减退,配种能力下降。

种母猪食用添加剂后,同样会嗜睡,少动,迅速增重,迟发情或不发情,影响配种及产子,并易出现受胎产子数减少或造成母猪流产等不良后果。

养猪场常用消毒药物

   消毒药是养猪场户最为常用的药物,必须注意使用方法和保存条件,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降低生产成本。

  

  1.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

对细菌、病毒均有强大杀灭力,对细菌芽孢、寄生虫卵也有杀灭作用。

常配成2%-3%的溶液,用于出入口、运输工具、空栏、料槽、墙壁、运动场等处的消毒。

该品腐蚀性很强,使用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喷洒到身上尤其是眼睛和手上,避免烧伤。

  

  2.生石灰:

对肠道传染病的病原菌有较强的消毒作用。

使用时,先将生石灰与水按1∶1的比例,制成熟石灰,再用水配成10%-20%的石灰乳,涂刷在圈舍的墙壁、天棚、圈栏等处消毒。

石灰乳旋转过久能从空气中吸收co2,变成没有消毒作用的碳酸钙。

因此,石灰乳要现用现配。

  

  3.过氧乙酸:

对细菌、霉菌、病毒均具有高效、快速的杀灭作用。

常用0.3%-0.5%的溶液,用作地面、墙壁消毒,也可用于空栏熏蒸消毒,一般按每立方米1-3克,稀释成3%-5%溶液,加热熏蒸(室内最适相对湿度为60%-80%),紧密门窗1-2小时。

过氧乙酸对皮肤、粘膜有腐蚀作用,高浓度时加热至60℃能引起爆炸,使用时要当心。

过氧乙酸很不稳定,配制好的溶液只能保存几天,宜现配现用。

  

  4.百毒杀:

百毒杀为双链季胺盐类消毒剂,安全、高效、无腐蚀、无刺激,消毒力可持续10-14天。

常用于有猪圈舍、环境、用具等的消毒(浓度0.01%-0.03%)和饮水消毒(0.005%-0.01%).

猪咬尾症的防治

  猪咬尾症又称“反不适综合症”。

是猪应激综合症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它是现代养猪生产条件下,猪受到许多种不良因素刺激而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应激反应。

凡是能引起猪感觉不舒服的各种环境因素、营养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均可造成猪群发生咬尾现象。

  猪的咬尾症可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期是损伤前期。

这期的特点是一只猪把另一只猪的尾巴放在嘴里轻轻地吸吮、咀嚼,被害猪能接受并忍受着吸吮和咀嚼;接着就发生第二期是损伤期,尾巴被咬伤,出血,患猪对咬尾反抗、逃避。

  患猪尾巴会因细菌感染而发生炎症。

创伤可分为轻度创伤,只有末端被咬伤;中度创伤,被咬掉的尾巴至少有一半;严重创伤,尾巴被全部咬掉,只剩一点残根。

尾巴创伤引起的感染有三种途径使感染扩散。

第一,尾巴有一条直静脉,能很快扩散感染,主要达到肺脏;尾的侧面有纵静脉窦,进入侧皮静脉后,进入椎管的纵静脉窦,并能扩散到身。

第二,尾的创伤不仅是皮肤损伤,同时尾肌和尾椎也发生损伤,引起邻近组织脓肿和尾椎骨髓炎。

感染扩散到荐侧淋巴结、肛门直肠淋巴结,有时这些淋巴结发育不充分或完全没有,直接使病菌进入淋巴管,最后进入后腔静脉。

第三,感染脑脊髓液后,扩散到其它器官,出现后躯或脊柱前段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