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联欢会里的数学问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1133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5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联欢会里的数学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四联欢会里的数学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四联欢会里的数学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四联欢会里的数学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四联欢会里的数学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联欢会里的数学问题.docx

《四联欢会里的数学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联欢会里的数学问题.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联欢会里的数学问题.docx

四联欢会里的数学问题

【32】联欢会里的数学问题

教材分析

单元主题图创设了联欢会的问题情境,可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并通过基础训练为学习新知做好心理和知识准备。

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可能提出关于“倍”的问题。

也可能提出关于乘法口诀的问题等等。

基础训练中,第1题,根据学生已学的乘法和除法,练习口算。

第2题,让学生摆一摆,圈一圈,为学习倍的知识和相应的除法做准备。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主题图,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并对所提的问题进行整理、分类和交流。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细心记录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设想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参加过联欢会吗?

回想一下,在联欢会上,你看到过什么?

想到过什么?

二、新知探究

1.今天我们到联欢会上去看看,联欢会上会有哪些问题呢?

2.组织学生精心观察。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静静的观察。

3.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一些问题吗?

看谁写得多,写得好?

4.交流反馈,你写了几个问题?

在小组里说说你写了哪些问题。

5.全班交流,请小组选派出同学汇报。

如果你发现他说的这个问题你也有,就在后面做上记号。

 

7.你能把这些问题来分一分类吗?

说说怎样分类。

三、基础训练

1.组织学生练习。

2.摆一摆,填一填。

四、课堂小结

还有没有需要提的问题?

五、课堂作业

让学生回忆已有的生活经历。

学生畅所欲言。

 

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根据自己所看到的信息,可以提出怎么样的问题?

在思考的基础上,同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将问题写下来,学生自己交流整理问题,相互间回答问题。

以小组的形式反馈问题,老师板书,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歌舞节目是曲艺节目个数的2倍,是什么意思?

一共打了多少局?

钓一条鱼5分,钓了6条得多少分?

等等。

将问题给予归类整理

学生已学的乘法和除法,进行口算的练习。

 

在一定时间内,能写几个就写几个。

 

鼓励孩子提自己的问题。

 

教学反思:

在这节主题图教学课中,学生已经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提出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计算的数学问题,但是他们提出的用除法计算的数学问题仅仅限于求份数和每份数。

在教学中有部分学生已经预习了课文,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轻松地学会提出求倍数的问题。

【33】倍的认识

教材分析

“看与答”从游艺室里挂气球的场景导入,组织学生观察分析,红气球有2个,蓝气球有6个,如果把2个红气球看作1份,那么蓝气球有这样的3份,我们就说,蓝气球的个数是红气球的3倍,引出倍的概念。

在对“倍”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后,通过气球数的变换,动手操作,丰富学生对倍的认识。

“做与说”通过摆一摆、说一说以及看图回答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两个数量关系之间的倍数关系。

“练与用”安排了两道题,脱离的图像直观和动作直观,要求学生进行抽象的思考。

教学目标

1.理解“倍”的含义,能借助操作、图例等手段正确表达对“倍”意义的理解。

2.经历归纳概括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观察、交流与思考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设想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看与答

1.节日到了,教室里挂起了彩球,分别有红色的和蓝色的。

我们先在第一排挂2个红色的,第二排挂2个蓝色的,提问:

红气球和蓝气球的个数关系怎样?

(相等)

2.第二排再挂上1个,提问红气球和蓝气球的个数关系怎样?

3.如果把2个红色的气球看作一份,蓝色的气球有这样的几份?

2个红色的气球看作一份,蓝色的气球就有这样的2份,我们就说蓝气球的个数是红气球的2倍。

板书:

倍。

4.用自己的语言说明2倍的意思。

5.要使第二排是第一排的3倍,第二排要摆几份?

一共是几只气球?

6.如果再挂上一个红气球,蓝气球的个数还是红气球的3倍吗?

为什么?

(刚才是把2个红气球看作1份,现在要把3个红气球看作1份)

10.用你手中的圆片摆一摆,摆红圆片3个,摆蓝圆片的个数是红圆片的3倍。

二、做与说

1.第1题。

(1)先想一想,再摆一摆。

(2)根据摆的结果,说明两行之间图形个数的倍数关系。

(3)变换:

再摆1个正方形,两行的倍数关系怎样?

(4)第(3)题。

先猜想,再通过操作进行验证。

2.第2题。

(1)学生独立解答。

(2)汇报交流。

(3)提出不懂的问题。

(4)蓝气球挂12个,红气球挂了多少个?

怎样思考?

你能用倍数关系进行说理吗?

三、练与用

1.第1题。

(1)读题,陈述条件和问题。

(2)独立思考,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学具演示。

(3)交流汇报。

请个别学生讲述解题思路。

(4)思考:

如果独唱演员有4人,舞蹈演员有28人,那么舞蹈演员是独唱演员的几倍?

2.第2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问题想与老师或同学交流?

五、课堂练习

学生通过对图形的比较,明确两个量之间存在相等或相差的关系,为理解”倍”的含义作好铺垫。

 

在教师点拨下初步建立“3倍”的表象,并通过语言表述、思维发散来强化。

 

学生在初步建立“2倍”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在次摆放,拓宽倍的内涵,促使学生透过“2倍”、“3倍”等概念表层深层次地把握“倍”概念的本质内涵。

 

交流汇报,使得学生的创造性研究过程得以充分展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资源共享,保证探索策略的多样化和探索成果的可信程度。

 

学生通过变式练习,进一步巩固“倍”概念的理解。

教师为学生提供规范的句式引导学生进行说练:

把()看作一份,()有这样的()份,我们就说()是()的()倍。

教学反思:

倍,对于学生来说时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对倍的认识比较陌生,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时,我把对倍的认识与解决问题进行了分割,分层教学。

《倍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一是认识倍,理解倍的意义;二是在此基础上,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决问题。

【34】5的乘法口诀

教材分析

本课是结合倍的认识学习5的乘法口诀。

“看与答”创设了投球的活动情境,结合直观线段图,学习5的倍数问题。

“说与写”从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依序排列,形成完整的5的乘法口诀序列,有利于学生发现规律,推算口诀的得数。

“练与用”安排了3道题。

第1题,说出5的()倍是35,35是5的()倍,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

第2题,对口令,模仿教材中的例子相互说一说,提高熟练程度。

第3题,结合钟面应用5的乘法认识时间。

教学目标

1.经历整理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结合倍的认识,推算、记忆、掌握5的乘法口诀。

2.在整理与运用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发现规律的意识和能力,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设想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看与答

1.投进一个球得5分,投进4个,得20分。

再投进几个,可以超过他?

得多少分?

2.结合直观图示,提出问题,再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3.揭示课题。

二、说与写

1.理一理,填一填。

(1)结合倍的认识和乘法算式,整理5的乘法口诀,沟通相互间的联系。

(2)除了已经学的5,10,15,20是5的倍数,再说出几个5的倍数。

组织学生相互说一说。

(3)你有哪些方法记忆5的乘法口诀。

先独立记忆,再相互交流。

三、练与用

1.第1题。

(1)结合直观线段图,说出5的()倍是35,35是5的()倍。

(2)你还能举出生活中与5有关的具有倍数关系的数量吗?

先独立思考,再组织交流。

2.第2题。

对口令。

(1)先想一句口诀。

(2)用多种方法叙述倍数关系。

(3)进行整理归纳。

(4)概括小结。

(5)同桌互相对练,一人说口诀,另一人说出倍数关系的四句话。

3.第3题。

(1)观察钟面的分针,发现规律。

(2)运用规律,计算经过的时间。

四、课堂总结

五、课堂练习

学生可能这样想:

再投进一个球,再得5分,20+5=25,以此类推,再投进2个、3个、4个、5个……或者直接用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

如:

五五25……

学生先将5的1倍、2倍、3倍、4倍的数分别罗列出来,再完整说一说;根据前者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

学生按照规律继续将5的其他倍数罗列出来,并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

并且相互说一说。

学生尝试解决,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巩固倍的认识,理解倍数的关系。

 

借助图示让学生自己找到规律,并且循着规律来解决数学问题。

补充练习:

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5的乘法口诀,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比如:

一只手有5个手指,6只手就有30个手指;一面国旗上有5颗星星,7面国旗要几颗星星?

等等

教学反思: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且在此之前我们已学习了1~4的乘法口诀。

由于前面新知的铺垫,学生掌握了求"几个几"列乘法算式和编口诀的方法,这节课对他们应该没多大问题了,也就是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来编口诀了。

【35】6的乘法口诀

教材分析

“看与答”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对乘法口诀的含义,怎样编写乘法口诀,有了初步了解。

6的乘法口诀不同的素材同时呈现,让学生经历概括的过程,从具体的情境中构建数学模型。

“说与写”引导学生发现6的乘法口诀规律,帮助学生来记住口诀,这样为学习后面的乘法口诀,发现规律打下了的基础。

“练与用”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口诀,熟练地运用口诀解决相关的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6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6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运用6的乘法口诀求积。

2.通过观察、操作、尝试、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

3.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设想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复习导入

1.复习1~5的乘法口诀,同桌同学互相提问回答1~5的乘法口诀。

2.看卡片口算,直接说得数。

二、看与答

1.看书观察情境:

看台上的人数、乒乓球的个数、乒乓牌的价格。

2.回答问题:

(1)一共6排,每排8人,一共多少人?

(2)乒乓球一盒6个,8盒有多少个?

乒乓球拍每块8元,6块多少元?

3.同桌两人相互说说你会算吗?

发现什么规律?

4.6的8倍是多少?

可以怎么算?

5.上面的四个问题我们可以用乘法口诀六八48来解决。

6.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研究6的乘法口诀。

二、说与想

1.编乘法口诀,同桌两人有序整理6的乘法口诀。

2.说说你是怎么编的?

在四人小组内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从口诀中发现什么规律?

4.整理6的乘法口诀表。

三、练与用

1.独立练习,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独立做第3题,全班校对。

3.实践题。

在实际生活中,你发现哪些问题要用6的乘法口诀。

(学生思考,互相提问。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练习

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复习检查“1—5”乘法口诀的熟练程度。

 

学生独立观察,还可以算一算。

 

同桌相互说说计算方法。

8个6相加是48,或者这样想:

6×8就是5个8再加一个8;6×4=24,24+24=48。

概括出口诀:

六八48。

学生讨论:

1个6是多少?

2个6相加是多少?

3个6呢?

4个6、5个6、6个6呢…

18是几个6连加?

30是几个6连加?

12、24、36…

学生总结规律:

后面一个数总比前面一个数多6,前面一个数总比后面一个数少6。

小朋友一天上6节课,二天上几节课?

三天呢?

四天……

 

从情境中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

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融入概括和归纳的思想方法。

让学生自主整理口诀。

为学习7、8、9的乘法口诀做铺垫。

重视联系生活实际学数学。

教学反思:

小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是要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课一开始我采用这样的引入能够与前面学过的乘法口诀知识串联起来,如乘法的意义,倍的认识等,既是复习旧知识,又有新的挑战在其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很有用的。

 

 

【36】练一练

教材分析

基本练习共安排了6道题。

第1、2、3三题是结合直观图示,探索发现两个乘数调换位置积不变的规律,以及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为用多样化的方法记忆口诀提供思路。

第4题计算,帮助学生巩固口诀,熟练地运用口诀求商。

第5题是倍数关系的思考。

第6题结合主题图中钓鱼的情境,解决问题,渗透简单的函数思想。

“自主选择”安排了2道题。

第1题是选择两个数,说说相互之间的倍数关系。

第2题探索发现规律。

教学目标

1.结合图像直观,让学生经历探索发现两个乘数调换位置,积不变的规律,研究并探索发现相邻两句口诀的关系,进一步熟练地记忆所学的乘法口诀。

  2.运用乘法口诀、倍数关系,解决相关的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设想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基础练习

1.背诵口诀

(1)对口令,快速地背诵口诀。

(2)抽任意一句,写2个乘法算式,并说出各部分名称和乘法意义。

2.第1题。

(1)看图,计算一共有几个苹果,可以怎样算?

你是怎样想的?

(2)通过苹果图,形象展示7×5和5×7的列式计算过程。

(3)它们的计算结果相同吗?

为什么?

(4)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5)这个规律是否正确,你能进一步加以说明吗?

3.第2题。

(1)看图,理解题意。

(2)在方框里填数。

(3)说一说有什么规律?

4.第3题。

(1)怎样计算点子数,你有哪些方法?

(2)独立思考,相互交流。

(3)结合直观,对每一种方法进行解释说理。

(4)选择上面的方法,对一个乘法算式进行改写。

5.计算。

(1)用比赛的方法完成。

(2)汇报校对。

6.第5题。

7.第6题。

(1)看图表,你懂得了什么?

(2)填表。

(3)反馈校对。

二、发展练习(自主选择)

1.第1题。

(1)选择两个数,说一说谁是谁的几倍?

(2)你有哪些不同的方法来叙述?

(3)你能有序地说一说吗?

2.第2题。

(1)观察每个色块中算式之间的关系。

(2)方框里的数怎样填?

为什么?

(3)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4)能应用发现的规律对乘法算式进行改写吗?

三、课堂总结

四、课堂练习

随意抽背5、6的口诀,可以用开火车、比赛谁口令对得快、接龙等方式。

 

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7×4=4×7

7×4=7×3+()

 

6的7倍是()

27是9的()倍

钓一条鱼得5分3条鱼得几分?

得25分钓了几条鱼?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熟记口诀。

 

让学生感受到即可,不必要求每人都掌握。

 

练习的形式要多样,以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畅所欲言,找出自己的不足,努力去赶上别人,超越自我。

教学反思:

练习的第1和第2两题渗透了乘法交换律的思想,在教学中学生能够表述乘法交换律的基本思想,只是语言不够规范。

在教学中我重视对学生数学语言的训练,力求学生将数学语言表述准确,长久以往学生的语言会越来越规范。

 

【37】倍的应用

教材分析

在认识倍的基础上,本节课主要联系实际情景进行应用。

“看与问”用图表结合的方法,呈现了学校小朋友们参加兴趣小组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图表,从中提出与倍有关的问题。

“看与答”先来解决聪聪的问题,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处理。

“练与用”让学生逐渐体会到关于倍的应用的几种不同类型和解答方法:

一种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

另一种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用除法计算。

数学百花园,渗透了倍数的传递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乐趣。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场景图并结合表格,获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

2.学会分析倍数问题中各个对应量的关系,掌握求一倍数和几倍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设想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看与问

1.周二是全校的兴趣小组活动时间,都有哪些活动呢?

请你观察。

2.报名参加这些兴趣小组的人数如下表,请你观察了图和表格,能提出与“倍”有关的数学问题吗?

(把学生提的问题展示。

二、看与答

1.根据学生提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并结合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

2.理解题意,是谁与谁在比较?

已经知道谁的人数,要求的是谁?

把谁看成1份?

谁的人数看成有这样的3份?

3.画出对应量和线段图讨论,求5的3倍是多少?

怎样计算?

4.学生尝试来解决提的问题中

(2)、(3)两题所要求的体育组人数。

5.解决(4)的问题,理解题意。

谁与谁在比较?

已经知道谁的人数,把谁看成1份?

要求的歌舞组的人数有这样的几份?

6.画出线段图和对应量,观察并理解题意。

三、练与用

1.尝试独立计算第1和第2题。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完成第3题。

3.总结。

概括倍数关系应用题的类型和解答的方法。

求一倍数,用除法。

求多倍数,用乘法。

四、数学百花园

1.理解题意。

2.独立思考。

3.说明理由。

(观察、推理或是数据说明。

4.教师指出,今后学习了圆的知识,就可以进一步通过计算加以说明。

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5.从这里可以发现倍数关系具有什么特征,你能举例说明吗?

五、课堂总结

六、课堂作业

学生观察场景图。

观察图、表格后独立思考,提出有关“倍”的数学问题。

如体育组的人数是航模组的3倍,体育组有多少人?

体育组的人数是手工组的4倍,体育组有多少人?

体育组的人数是歌舞组的2倍,体育组有多少人?

歌舞组的人数是手工组的几倍?

可以先解决求体育组人数的问题。

说一说,谁与谁在比较?

已经知道谁的人数,要求的是谁?

把谁看成1份?

谁的人数看成有这样的3份?

理解题意后尝试列式计算。

独立尝试解决

(2)、(3)中体育组的人数。

理解题意后尝试列式计算。

 

可以说谁与谁比,把谁看成1份,求6的7倍是多少?

第2题:

谁与谁比,求什么?

 

先找出关系句

再分析:

()和(  )比,把(  )看做1份,(  )有这样的()份,已经知道(),要求()。

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大面积的进行练习。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利用想想、填填、说说练习,规范学生有条理地叙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的思路。

当然,具体教学时不时要求学生一字不差地说出这段话,只要孩子明白解题的步骤:

先思考谁和谁比,再看谁是谁的几倍,接着想想求什么,最后根据要求解答。

 

【38】7、8、9的乘法口诀

教材分析

本课把7、8、9的乘法口诀统整在一起,是因前面已经有了学习方法的渗透,而且7、8、9的乘法口诀中所剩下的新知也不多。

“做与说”在复习已学的乘法口诀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并用已学的方法探究新的乘法口诀。

“练与用”安排了2道题,第1题,让学生熟练应用口诀进行计算。

第2题是结合有关倍的应用,用乘法口诀填空。

第3题创设划船的情景,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先尝试,然后交流各自的想法。

数学百花园,采用直观图示的方式,探索完全平方数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经历整理所有7、8、9的口诀的过程,结合倍的认识和乘法算式,完整法呈现口诀,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在整理与运用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相互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设想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做与说

1.我们先来完成1-6的乘法。

出示表格,让学生独立填完整。

2.汇报交流。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7、8、9的乘法口诀并板书。

4.合作发现方格中数的规律。

(1)黄色方格里填几?

分别是哪两个数相乘的结果?

(2)怎样推算方格里的数?

(3)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4)小组讨论:

红色方格里的数是多少?

怎样推算呢?

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同桌2人一份正方形的格子图)

5.课件展示7×7的方格图。

(1)请学生说说图意并列出算式。

(2)你能编口诀吗?

(3)怎样记忆这些口诀?

6.用类似的方法编出8、9的口诀。

(1)独立编口诀。

(2)交流。

(3)用图示或算式加以说明验证。

7.小结上面编口诀的过程,说一说我们是怎样思考的?

8.整理今天编写的口诀。

用多种方法熟记口诀。

二、练与用

1.第1题。

(1)独立完成。

(2)校对。

(3)抽几题说说口诀。

2.第2题。

(1)结合倍的应用,利用乘法口诀填空。

(2)后面一组是开放题,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的口诀填合适的数。

独立完成后再交流。

3.第3题。

(1)观察图表,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2)然后请他们尝试独立完成。

(3)交流自己的想法。

(4)你还发现了什么?

三、数学百花园

1.观察每个数上面的点,排列有什么特点?

2.把这些点子数按一行一列、二行二列的规律分一分,每一份的点子数是怎样变化的?

3.根据划分的结果,怎样计算点子数的和?

4.在求和的式子中,你发现了什么?

5.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样的规律吗?

6.还有哪些数也有这样的规律?

你是怎么想的?

四、课堂总结

五、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地完成表格。

有些学生可能已经能把这张表填完整了。

可以让完成的同学找一找规律或者说说想你是怎么填表的。

 

学生仔细观察并说出图意,表示有7个7,可以列式为7×7=49,口诀七七49。

8×8=64,八八64。

9×9=81,九九81。

同桌小朋友合作完成。

交流:

8×8=64,有8个8,再加一个8,就是9个8,64+8=72,也就是9个8是72,用算式表示8×9=72或9×9=81,即9个9,减去一个9,就是8个9,81-9=72,即9×8=72,口诀八九72

 

学生练习,看算式说口诀

 

先独立完成,再交流方法、想法。

 

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每条船坐9人,2条船坐几人?

6条、10条呢?

36人去划船要几条船?

72人呢?

尝试完成表格,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7—9的乘法口诀

学生熟记乘法口诀

师生对口令

多形式练习乘法口诀

教学反思:

熟记乘法口诀是学生正确解答表内乘除法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通过种种途径熟记乘法口诀。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过分地强调按顺序将乘法口诀背熟练,那么在今后的练习中会给学生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在教学中我们不光要让学生寻找记忆的窍门,更应让学生会独立地使用口诀。

 

【39】0的乘法

教材分析

 在学完了1-9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材安排了关于0的乘法,从而完善一位数的乘法学习系统。

“看与答”创设了投飞镖的情景游戏。

先玩投镖游戏,并按不同的分值整理成表,观察图上的圆点,填出表格中相应的数据,探索发现“0和一个数相乘,结果还是0”的结论。

“练与用”继续应用投飞镖的情境,通过列表计算,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百花园,找出符合要求的两位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活动的情境中,经历应用所学的知识统计分数,进行分值计算的过程。

2.通过计比较、交流,探索发现“0和一个数相乘,结果还是0”的结论。

教学过程

教学设想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看与答

1.你有没有玩过投飞镖的游戏。

那你想不想自己来试一试。

2.我们先来来看看是怎么玩的?

出示投飞镖图。

二、做与说

1.游戏规则: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

(2)进行投镖和记录;

(3)计算;

(4)提出问题。

2.进行分值计算:

(1)如何计算5分处和1分处的成绩。

(2)计算3分、0分处的成绩时,结果会怎样?

(3)讨论:

0分处投3次为什么是0?

0×3

(4)设想:

0分处投100次,的几分?

更多呢?

 

(5)引导学生计算迪迪所得总分

三、练与用

1.第1题。

(1)先列出表格。

(2)如何算3分处的得分?

(3)佳佳的总得分会算吗?

(4)小结:

0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