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部门决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1083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8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锡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部门决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无锡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部门决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无锡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部门决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无锡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部门决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无锡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部门决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锡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部门决算.docx

《无锡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部门决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锡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部门决算.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无锡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部门决算.docx

无锡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部门决算

无锡市“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

[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

 1355 全文下载

信息索引号

014006446/2017-00653

生成日期

2017-01-16

公开日期

2017-01-20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无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公开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一级)

国土资源、能源--其他

体裁

其他

关键词

规划,石油,煤炭

文件下载

内容概述

《无锡市“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序 言

 

  近年来,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我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力提升能源供给保障能力,着力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推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应用,加快实施能源行业节能减排,逐步形成适应无锡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圆满完成“十二五”期间的目标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无锡市经济转型发展、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的关键期,是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绿色惠民的深化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

根据《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江苏省《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5-2020年)》《江苏省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方案》《江苏省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目标责任管理实施方案》等,编制《无锡市“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

  本规划所涉及的范围为无锡市所辖全部行政区域,包括江阴、宜兴2个下辖县级市和梁溪、锡山、惠山、滨湖、新吴5个市辖区域,总面积4627平方公里。

  本规划基准年为2015年,规划期为2016年至2020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

第一节 发展现状

  我市地处苏南用能负荷中心,下辖江阴、宜兴两个县级市,能源资源较为贫乏,能源供需矛盾突出,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主要依赖外地调入,可再生能源仅太阳能具备较大规模利用条件。

“十二五”以来,无锡市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提升能源供给的保障能力,持续推进能耗结构的优化调整,加快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形成了适应无锡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

  一、能源供应平稳有序

  电力供应安全可靠。

“十二五”末,以大电厂和500千伏变电站为依托,全市电网已形成220千伏输电网和变电站为骨干,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为支撑的网架结构,供受电能力全面增强。

电厂统调机组总装机容量为565万千瓦,非统调机组83.8261万千瓦。

江苏国信协联燃机热电联产工程和无锡蓝天热电联产项目均已投产运营,清洁能源占比逐步提升,供应能力持续加强。

  煤炭储运能力不断加强。

“十二五”末,煤炭供应能力已达到3100万吨左右,全市不断加强本地区煤炭资源中转储备能力建设,有效保障全市煤炭供应。

  油品总量稳中有升。

“十二五”以来,全市按照部、省成品油管理工作的统一部署要求,加强成品油市场监管,成品油市场消费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速保持在2-5%之间。

  天然气稳定供应。

管道天然气和LNG同步发展,目前全市拥有两家管道输气单位,分别为中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及江苏省天然气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气源来自新疆(西气)和四川(川气)。

2015年,“西气”供气规模为5.1亿Nm3/a,“川气”供气规模为1.9亿Nm3/a。

当管输气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时,以LNG作为补充气源。

2012年底,如东LNG正式投运,更加保障我市天然气市场的稳定供应。

  二、能源结构持续优化

  按照“供需并重、内外兼顾”的基本思路,着力推进生产结构、消费结构、区外受电同步优化。

2015年全市一次能源生产量489万吨标准煤,其中非化石能源28.75万吨标准煤,占5.55%,比2010年提高1.54个百分点。

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3800万吨标准煤,“十二五”期间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6.7%。

其中原煤消费量2278万吨,比2010年减少400万吨。

  从规模工业耗能结构看,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综合能源消费量(当量值)为2354.08万吨标准煤,2015年达到2322.63万吨标准煤,其中七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从2010年的1858.90万吨标准煤到2015年1786.57万吨标准煤,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的比例从79%降到76.9%,七大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费仍然占据着工业能耗主体地位,但2015年综合能耗已呈现下降趋势。

从七大高耗能行业耗能占比看,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耗能占比均呈下降趋势,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耗能占比降幅较大。

  

  

图1-1“十二五”期间全部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及七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图

  数据来源:

无锡市统计局。

  2010年:

2015年:

图1-2  2010年和2015年七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比分析图

  三、节能减排取得实效

  “十二五”期间,全市万元GDP能源消耗量由2010年的0.612吨标煤下降到2015年的0.444吨标煤,五年累计下降27.45%,能耗数值苏南最低,下降幅度苏南第一。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从2010年的0.90下降到2015年的0.74,累计降幅达27.6%。

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有序推进,关停企业823家(其中小化工279家),整改企业852家,淘汰落后产能水泥757万吨、印染24460万米、化纤10万吨、皮革30万标张、造纸19.5万吨、钢铁28万吨、蓄电池106万千伏安时、铸造20万吨;化解钢铁产能337万吨、水泥产能71万吨。

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提前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新建建筑节能面积累计10646.14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累计达2956.61万平方米,节能量累计105.02万吨标准煤。

城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28%,较“十一五”期末提高了3个百分点,市区内公交站台500米覆盖率达到99.27%,公交盲区进一步消除,全面使用国Ⅴ车用汽油。

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较2010年累计削减27.26%、25.25%、32.32%和31.56%,全面超额完成“十二五”削减任务。

  四、新能源稳步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市新能源产业总体呈平稳发展态势。

其中,风电产业发展最快,光伏产业发展较为平稳,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也正在积极推进。

其中,风电产业已基本形成风电成套机组、风电特钢、轮毂、塔座、主轴、塔筒、法兰、齿轴、轴承座、变桨轴承、机舱罩、特种涂料等关键零部件相互配套发展的风电装备产业格局,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风电产业链。

  “十二五”末,全市光伏装机容量达到134.91兆瓦。

无锡益多环保热电有限公司、无锡惠联垃圾热电有限公司、光大环保能源(江阴)有限公司、光大环保能源(宜兴)有限公司等四家垃圾发电厂日处理垃圾约3702吨,年发电量约39457.66万千瓦时。

  

第二节  存在问题

  

在全面总结“十二五”成就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市能源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困难和矛盾,需要在“十三五”期间逐步解决。

  

一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刚性需求依然存在。

“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控风险”各项措施逐步落实,全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用能比重和品质要求都将提高,保供仍然是能源改革发展的基本任务和首要任务。

  

二是资源对外依存加剧,短缺风险依然存在。

虽然太阳能开发利用步伐加快,走在全国前列,但电量占比小,替代能力弱。

煤炭、原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主要依赖外地调入,加之储备能力较为薄弱,导致长期保供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三是环境约束继续凸显,绿色发展势在必行。

大气、水污染防治行动相继实施,能源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不断提高,要求全市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逐步扩大天然气利用,优化利用区外来电,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加快能源绿色发展进程。

  

四是产业结构依然偏重,提升效能势在必行。

虽然2015年三产占比超过二产,但二产内部重化工业比重仍较大。

虽然能耗强度低于江苏省及全国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倒逼产业转型,持续提高能效,是我市确保能源安全的根本途径。

  

五是体制约束有待破解,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能源行业行政垄断、自然垄断、竞争性垄断和无序竞争现象并存,电价、气价、热价定价机制亟待完善。

虽然当前国内煤价持续低位、国际油气价格大幅下滑,但因改革相对滞后,导致天然气利用受堵,供热价格倒挂,制约集中式热电联产发展,影响分散小锅炉整治。

深化改革,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成为能源发展的重大课题。

  

第三节 面临形势

  一、发展形势

  

(一)能源转型发展符合国家能源三步走战略的总体要求

  展望未来,我国2050年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对能源的需求还将显著增加。

但是,如继续当前的能源发展方式,化石能源供给缺口逐步增大。

要破解能源资源约束,唯有大力推动以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大幅度提高能源效率为核心的能源转型,以更为高效的能源开发和利用方式、更少的能源需求总量以及更有竞争力与经济效益的新兴能源产业来保障“三步走”战略目标实现。

能源转型发展符合国家能源三步走战略的总体要求。

  

(二)能源转型发展是无锡市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

  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这是党中央对中国发展目标提出的新要求。

无锡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必须加快实施能源转型发展,从根本上改变高强度利用化石能源的状况,才能够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适应人们生产生活要求的同时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三)能源转型发展是适应供给侧改革的重大举措

  新常态下能源发展面临传统能源产能过剩、可再生能源发展瓶颈制约、能源系统整体运行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能源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

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能源发展方式要从粗放式发展向提质增效转变,能源工作方式要从审批项目为主向推进改革和技术创新转变。

创新能源发展体制机制,化解过剩产能,推进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提高能源系统整体运行效率,促进无锡市能源转型发展,是无锡市适应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

  二、发展机遇

  

(一)“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战略为能源发展带来的重要机遇

  《无锡市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排出67项重点任务,到2017年,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建设项目、经贸结构、服务贸易、人文交流等方面均取得突出发展,成为全省融入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城市。

这为无锡市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是十大重点突破发展领域。

坚定不移发展先进制造业,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是无锡市实现产业强市、推动经济迈上新台阶的现实途径。

  

(二)碳减排目标为能源发展带来的巨大动力

  中国提出碳减排目标,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

按照《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未来中国的碳减排之路将主要从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加强能源节约、增加森林碳汇以及控制工业、交通和城乡建设等多个重点领域入手。

给无锡市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带来转型压力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动力。

  (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能源转型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推进能源资源产品价格改革、健全能源节约集约使用制度等均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再加上市场体系、政府职能、财税体制等改革内容也均涉及能源体制,将为能源体制变革进而为能源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章 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遵循“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战略思想,牢固坚持能源安全底线、生态环保红线、创新发展主线“三线思维”,全面实施节能优先、绿色低碳、创新驱动、全面开放“四大战略”,深入落实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理念”,以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严格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保障能源供给为中心,着力优化能源结构,着力提高能源效率,着力推进节能减排,着力推动科技进步,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

  

第二节  基本原则

  

——节能优先。

坚持把节能优先作为能源变革发展首要战略,贯穿于能源生产和消费全过程,通过控制消费总量、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加强供需引导,实现集约高效开发能源、科学高效使用能源,力争以最低限度的能源消费、最优品质的能源供应支撑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绿色低碳。

坚持把绿色低碳作为能源绿色发展的长远导向,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扩大天然气消费,努力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提高煤炭清洁利用水平,提高非化石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推动清洁能源成为重要增量供应主体。

  

——创新驱动。

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能源创新发展的第一动力,按照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立足自主、重点跨越、多元发展、整体推进的原则,分类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提高能源科技原创性和集成度,把能源产业尤其是能源装备制造业培育成带动全市产业升级的新亮点。

  

——全面开放。

坚持把全面开放作为能源开放发展的根本前提,通过市场有效配置和政府有效作为,加快构建品种多样、渠道多方、主体多元的能源工业体系,实现外部资源有效取舍、有序进入,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能源市场体系,实现深度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

  

第三节  发展目标

  一、能源总量

  2020年,全市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力争控制在4200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2%左右。

煤炭消费总量比2015年下降15%。

到2020年末,全市可供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

  二、能源结构

  2020年,全市一次能源生产量力争达到624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5%。

全市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8.5%。

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在2015年基础上下降10个百分点,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保持在70%以上。

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2%以上。

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长4%左右。

  三、节能减排

  “十三五”期间,全市能源消费强度累计下降18%以上。

到2017年,全面完成在役燃煤机组节能减排升级改造。

其中,1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达到或接近燃机排放标准,10万千瓦以下机组达到“特别排放限值”。

到2020年,全面淘汰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燃煤机组供电标煤耗累计下降5克/千瓦时;完成省下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任务。

  四、能源服务

  到2020年,天然气供应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

全面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农网改造率达到100%,配电网智能化水平逐步提高。

加气站、充电站等终端能源服务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

  五、体系建设

  以电力、油气、供热领域为重点,以能源资源配置市场化为取向,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初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能源市场体系;以油气管道保护、可再生能源发展为核心,全力推进能源领域法制建设,逐步构建科学完备、高效便捷的能源法治体系。

  

第三章 重点任务

第一节  严格控制煤炭消费

  把节能优先放在战略突出位置,根据环境承载容量,确定能源荷载能力,保障合理用能,激励节约用能,淘汰落后用能,构建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制度约束,推动全社会用能方式变革,持续提高能源行业生态贡献。

  一、实施煤炭减量替代

  贯彻落实《江苏省煤炭总量控制及目标责任管理实施方案》《江苏省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方案》以及《电力行业煤炭等量减量替代管理办法》《非电行业煤炭等量减量替代管理办法》等政策要求,严格控制煤炭消费增量,对所有新建、改建、扩建耗煤项目一律实施煤炭减量替代或等量替代。

将煤炭减量替代或等量替代作为能评的重要内容,不符合标准的,不予出具能评报告,不得开工建设。

对非电行业新增煤耗,一律实施1.5倍减量替代;电力行业在等量替代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减量替代。

  二、淘汰燃煤落后产能

  贯彻大气污染防治要求,完善奖惩机制,加强执行力度,实现提升存量和严控增量同步推进、关停替代和提标改造一体实施。

全面整治燃煤锅炉,全市禁止建设除热电联产以外的燃煤锅炉。

全市区域内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分区域、分阶段实施热电联产、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或淘汰。

2020年底前,基本淘汰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

鼓励35至65蒸吨/小时燃煤锅炉实施特别限制排放环保改造,65蒸吨/小时及以上燃煤锅炉实施超低排放环保改造。

淘汰落后燃煤机组,全面推进区域内热源点整合,积极推动大型机组改造供热,扩大集中供热范围。

  三、加快煤电升级改造

  全面落实《江苏省煤电机组节能减排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和《江苏省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实施方案(2016-2017年)》,按照“提速扩面”总体要求,强化责任考核和情况通报,落实政策奖惩和联合督查,加快推进煤电节能减排与升级改造工作。

到2016年底,百万千瓦级煤电机组均达到超低排放标准(即在基准含氧量6%的条件下,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25、50毫克/立方米);到2017年底,10万千瓦及以上煤电机组均达到超低排放,10万千瓦以下机组均达到重点地区特别排放限值。

鼓励煤电机组提前改造,鼓励1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实施达到超低排放的环保改造。

全市在役燃煤机组“十三五”期间平均供电煤耗累计下降5克标煤/千瓦时。

  四、深化重点领域节能

  重抓工业节能,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钢铁、建材、石化、化工、纺织等重点行业以及其他行业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节能工作。

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积极推进煤炭分级分质梯级利用,通过洗煤、配煤、型煤、低阶煤提质等先进技术和设备改造现有选煤厂,提高煤炭洗选比例,减少煤炭运输和原煤直接利用。

到2020年,原煤入洗率达到75%以上。

重抓建筑节能,贯彻落实《江苏省绿色建筑条例》,推行绿色评级与标示制度,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集成应用。

鼓励合同能源管理,推动用能管理市场化、专业化、精细化。

  五、大力推进节能量交易和合同能源管理工作

  积极鼓励和推动节能量交易机制。

严格落实重点行业源头控制的相关约束性条件,对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实行能耗等量或减量置换,建立健全节能量交易机制,对没有落实新增能耗置换要求的项目,不予通过能评审查。

  大力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工作。

成立合同能源管理风险池资金,给予企业绿色信贷支持,并享受基准利率、免担保免抵押优惠。

鼓励公共机构、大型公共建筑及重点用能单位优先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和淘汰落后用能设备,拓展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空间。

  

第二节  积极开拓主要资源

  统筹利用市内、市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努力开拓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加强电网和发电项目建设,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保障能源长期安全可靠供应。

  一、优化煤炭供应渠道和中转储备能力

  拓展煤炭供应渠道。

继续扩大与山西、陕西、新疆等省(区)的合作规模,积极拓展内蒙古、宁夏、甘肃等新兴煤炭市场,要充分利用国际煤炭市场供应及其价格的变化,进一步开拓澳大利亚、印尼等高质煤炭资源,形成煤炭供应渠道多元化格局。

  强化中转储备能力。

进一步加强本地区煤炭资源中转储备能力建设,以利港、夏港及沿江港口为主要配送中心,切实强化无锡市煤炭储备规模和应急能力,形成以水运为主、陆路为集输通道、以港口、园区为储配中枢的立体化煤炭物流网络,建成经济高效、绿色先进的现代煤炭物流体系。

  二、保障油品供应渠道和加强石油管线建设

  保障油品供应渠道。

充分利用国际油价变动机制,明确应对短期石油价格波动的具体方案与措施。

支持和鼓励各类企业“走出去”,开辟省外原油资源,提高国际市场直接获取资源的比重。

加大国Ⅴ清洁汽柴油和普通柴油保障能力,促进中石化苏南成品油管道实现安全稳定输送,争取2020年全市成品油供应量达到256万吨。

“十三五”期间,全市规划加油站(点)50个,其中江阴市16个,宜兴市16个,无锡市区18个。

  加强石油管线建设。

增加必要的复线和重点联络线,加快中转枢纽和战略储备设施建设,建立相应的储备系统。

继续建设成品油中心库以及苏南成品油管道。

  加强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

全面开展油气管道底数普查和安全状态检查,确保所有管道权属明确,责任清晰。

全面开展油气管道隐患整治攻坚,确保所有隐患整治到位、所有管道安全可靠。

按照科学决策、规划引领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油气管道规划、布局、建设、运营的全过程管理。

按照基础牢固、保障有力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油气管道保护和安全生产法规体系、标准体系。

按照职权法定、权责统一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完善油气管道保护和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监管体系。

  三、扩大气源规模和完善基础设施

  逐步扩大常规气源规模。

在西气、川气基础上,加快落实俄气,开拓陆上气源。

鼓励各类社会资本进入我市供气市场,开展设施建设和贸易合作,通过管道气、车载LNG等运输方式,增加气源供应、活跃供气市场。

到2020年,全市天然气年供应能力力争达到78.24亿立方米。

  加快推进天然气管网建设。

适当加密天然气干线输送管网,推进全市天然气支线管网建设,力争实现天然气管网城乡全覆盖。

到2020年底,我市累计形成天然气高压管网675千米。

  推进储运设施建设。

积极开展天然气应急储备和调峰设施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

“十三五”期间,无锡市区将建设LNG应急储配站1座,一期罐容为10000m3,远景规模为30000m3,江阴市规划建设储气调峰站2座,宜兴市规划建设高中压调压站3座。

  四、科学保障电力安全和优化提升电网

  保障电力供应。

按照我省“十三五”电力发展规划,我市除燃煤背压机组外,不再新建燃煤发电项目。

优化新增热电联产点的布点和规模,全面推广集中供热,加快现有热源点整合,积极推动大型机组改造供热,扩大集中供热范围。

开展新能源微电网示范应用,组织开展以分布式能源为系统支撑、以智能配电网为配置平台、以高效储能为调峰设施、以需求侧管理为指导的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鼓励建设光伏、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为供能系统的分布式能源站。

充分发挥天然气发电对优化电源结构、缓解调峰压力、促进节能减排等优势,在气源保障的前提下,稳步建设天然气发电供热机组。

加快推进无锡东亚燃机、无锡西区燃机、华能江阴燃机及马山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等项目建设,确保按期投运。

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稳妥有序消纳区外电力,保障我市电力供应安全。

  优化完善电网。

一是提升主干电网水平。

优化500千伏电网结构,到2020年,完成500千伏斗山变电站主变改造,新建500千伏锡南变电站,横向形成北(过江通道-晋陵-张家港)、中(武南-斗山-常熟南)、南(武南-惠泉-梅里-木渎)三个500千伏电力输送通道。

优化分层分区运行,强化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