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货币供应.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0913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8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 货币供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第九章 货币供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九章 货币供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九章 货币供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九章 货币供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九章 货币供应.docx

《第九章 货币供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 货币供应.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九章 货币供应.docx

第九章货币供应

第九章、货币供应与存款货币的创造

本章概念:

货币供给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存款货币现金货币准备金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原始存款派生存款现金漏损率存款货币创造存款货币收缩简单存款乘数

本章研究讲述三个问题,一是货币供给概述及其理论;二是存款货币(货币)的创造和收缩;三是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第一节货币供给及其理论

一、货币供给概述

1、货币供给的涵义

所谓货币供给,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收缩)货币的行为。

货币供给的必然结果是经济运转中形成的货币量(侠义货币量是m1)。

货币供给量对银行系统是其负债,对非银行经济主体是一种资产。

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的主体是银行—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

前者创造基础货币,后者创造存款货币。

这构成了货币供应过程的两个环节。

其中,中央银行在整个货币供应只居于核心地位。

货币供应的基本方程式是:

Ms=B×m

它揭示了影响货币供给的两大基本要素:

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

关于货币供给的定义,需要说明以下几点:

基础货币B及货币乘数m。

(1)货币供给中所指的货币,迄今为止,经济理论界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由此,许多金融理论和实务问题,如货币供给在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等,还都存在争议。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弄清货币供给的定义和包含的内容。

(2)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概念,货币供给量是指一国某一时点上的货币存量。

货币供给量不外乎是指被财政部门、各个生产经营单位、家庭个人所持有,由银行体系所供给的存款量和现金发行量。

因此,影响和决定货币供给存量大小的是银行的信贷收支。

银行是供给和改变货币存量大小的重要机构。

(3)货币需要量虽也是一个有客观数量界限的存量,但毕竟是一个预测量。

而货币供给却是实实在在地反映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一定时点上的银行负债总额。

具体地说,存款量是商业银行的负债,而现金发行量则是中央银行的负债。

(4)研究货币供给的目的,是为了使社会实际提供的货币量能够与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求(即预测的货币需要量)相吻合。

所以,对货币供给有重要研究价值的不是实际的货币供给量,而是合理的货币供给量,即指由银行通过各项资产业务实际投放的货币量与社会对货币的正常需求量相一致。

(5)因为中央银行能够按照自身的意图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对社会的货币量进行扩张和收缩,即货币供给量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为政策所左右,所以货币供给首先是一个外生变量。

然而,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又受制于客观经济过程,即除受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左右外,还决定于经济社会中其他经济主体的货币收付行为。

因此它同时又是一个内生变量,即不为政策因素所左右的非政策性变量。

2、货币供应过程的四位“演员”

货币供应这个故事的“演员表”如下:

1、中央银行:

监督银行体系并负责执行货币政策的政府机构。

在美国,中央银行即为联邦储备体系。

2、银行(存贷款机构):

从私人和机构处接受存款并发放贷款的金融中介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储蓄贷款协会、互助储蓄银行及信用社。

3、存款者:

在银行中存款的有个人和机构。

4、向银行借款者:

从存款机构(银行)借款的个人和机构,或发行由存款机构购买的债券的机构。

在四位演员中,中央银行即联邦储备体系最为重要。

为了探索货币供应过程,我们必须首先了解它的职能。

二、货币供给理论的主要内容

货币供给理论主要是研究货币供给量的规定性、供给渠道或程序、决定因素以及中央银行调控等理论,它是货币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货币供给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①货币供给的定义;②货币供给的形成和传导轨迹、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资产负债的账户关系,以及派生存款的形成;③货币供给的三个要素,即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和货币供给量,以及货币供给量的决定;④不同经济模式下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量的可能程度及其操作。

货币供给理论

只有当人们对货币余额的需求正好与可得到的货币供应相等时,国民经济中的收入和支出才能实现均衡。

同时,与其他商品一样,货币的价值,即货币的购买力,决定于货币的供给与需求。

因而,结合货币需求理论和货币供给理论所作的考察,有助于从理论上全面地探索收支均衡和货币价值变化的规律性。

货币供给指社会公众持有处于可支付状态的货币量,这是社会公众持有的货币总量,也是流通中的货币量。

社会公众指居民、企事业单位、中央财政以外的各级政府部门和政治团体等,但不指中央财政、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后一些单位和部门所持有的货币不属于流通中货币量。

货币总量或流通中货币量专指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货币和存款货币。

现金货币由钞票和辅币构成,而存款主要指支票帐户的活期存款。

现金与活期存款所构成的流通中货币量称为Ml,而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称为准货币.因为这些存款不能直接用作支付手段。

准货币加上Ml构成的货币量称为M2,是比Ml更为广泛的一个货币量层次。

货币供给理论主要就是说明货币供给量Ml、M2等的发生机制和原理。

根据这个理论,中央银行得以对货币供给量或流通中货币量进行有效的调节和管理。

流通中货币量并不是中央银行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的。

中央银行通过对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提供中央银行货币,对流通中货币量进行间接的调节和控制。

因而,中央银行货币和流通中货币是两类不同内容和不同性质的货币。

广义的中央银行货币由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和现金货币所构成,适用于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交易,广义的流通中货币则由社会公众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和手持现金货币所构成,适用于社会流通领域中的交易。

商业银行存款的所有权属于社会公众,但其供应来源是商业银行贷款,这就是说,流通中货币是由商业银行贷款所创造出来的,银行贷款创造出货币正是说明这一点。

存放于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所有权属于商业银行,而存款准备金的供应来源是中央银行贷款,这就是说中央银行货币(基础货币)是由中央银行贷款创造出来的,这也说明了贷款创造货币的原理。

存款准备金的供应来源,除贷款(包括再贴现、再贷款等)这一主要渠道外,还可以有:

(1)中央银行投放的现金货币的回笼,不过现金货币原来也是从贷款所创造的准备金帐户中提取出来的。

(2)中央银行为购入黄金、白银、外汇、有价证券以及其他资产所支付的中央银行货币。

(3)政府部门和外国机构等在中央银行开立帐户存款所支取出来的中央银行货币。

因此,构成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的全部都是中央银行所供给的货币,是中央银行货币。

正因为存款准备金是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中央银行就完全可能直接地、自主地控制好存款准备金增长的规模,并且有可能通过存款准备金法定比率间接地有效地控制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和供应流通中货币的规模。

存款准备金与商业银行通过贷款所实现存款增长的关系可用一个简单公式表述之:

R=rDR为存款准备金

R

r

D=D为存款或活期存款

△Rr为存款准备金比率

△D=------

r△为增长额符号

流通中钞票和辅币所构成的现金货币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

现金货币具有中央银行货币和流通中货币的双重身份,当商业银行从存款准备金帐户支取现金,从而减少了准备金的余额,现金货币在这里是准备金存款货币的一种替代形式,是中央银行货币的组成部分。

从这个意义上说,现金货币是中央银行货币。

不过,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它并不对社会公众发生存款和贷款的业务关系。

从货币投放形成流通中货币或货币供给的过程来看,面向社会公众的商业银行通过贷款活动供应着全社会所需的货币量,其中首先通过贷款向社会公众提供银行存款。

然后人们从银行存款中支取现金,从而减少了存款余额,于是,商业银行所供给的流通中货币量由存款及其替代形式的现金货币所构成。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金货币才成为流通中货币(流通中的货币=流通中的现金+存款货币)。

由于现金货币联系着中央银行货币和流通中货币之间的相互流通,商业银行从准备金帐户提取现金,准备金存款的减少就相应地削弱了商业银行的贷款发放能力,缩小了货币供给量。

在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供给的货币总额中,准备金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相互消长,分别所占的比重首先决定于社会公众的交易需要,所以,中央银行对准备金存款余额的管理就不能如对向商业银行提供的货币总额的管理那样全面和确定。

中央银行货币总额称之为基础货币(B),也称为高能量货币,由准备金存款货币(R)和现金货币(C)所构成。

商业银行货币供给量

准备金存款Ms(M1或M2)

基础货币存款

B

(流通中货币量C+D)

(中央银行货币量)现金现金

 

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

流通中货币量,即货币供给量(Ms)则由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所构成,其中活期存款(D)和现金(C)构成货币量MI,而定期存款储蓄存款(T)和M1构成货币量M2。

基础货币(B)与货币供给量(Ms)的关系可见于上图。

上图列示,

(1)准备金存款只与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相联系,而基础货币与整个货币供给量相联系,即中央银行货币量与流通中货币量相联系。

(2)中央银行创造基础货币而商业银行创造货币供给量,即流通中货币量:

(3)准备金存款决定着商业银行通过贷款活动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而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率关系,因而中央银行有条件通过基础货币的直接控制,对货币供给虽进行间接的控制。

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率关系或数量关系。

这个数量关系称作货币乘数(m)(其中ml为Ml的货币乘数,m2为M2的货币乘数)。

既然基础货币是可以明确地统计出来的数据,中央银行只要把握住货币乘数,就可以控制住货币供给量规模。

货币乘数是相对稳定的,但也经常地发生着细微变化,而这些变化却会对货币供给量产生不同的影响。

要实现有效的间接控制,就有必要对于影响货币乘数的各个因素进行计算和分析。

影响货币乘数变化的因素有:

(1)活期存款准备金比率(以r1表示)。

(2)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准备金比率(以r2表示)和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转存比率(以s表示)即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占支票帐户活期存款的比率。

所以称作转存比率,因为贷款创造的存款初期是以活期存款形式出现的.由活期存款提取现金,然后一部分现金存入定期存款或储蓄存款帐户。

为简化计算,就把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与活期存款直接联系起来。

(3)现金提取率(以c表示),指在第一货币层次M1中,流通中现金货币占活期存款的比率。

Ml即由流通中现金货币(C)和活期存款(D)相加而成。

(4)超额准备金比率(用e表示).指商业银行为进行日常结算往来的需要,不得不在中央银行开立的准备金帐户中保留着超过法定准备率的超额准备金(E)占活期存款的比率。

按照上述各个定义可先得出下列9个公式:

B=R十C

(1)

R=r1D十r2T十eD

(2)T=定期存和活期存款;e=为超额准备金率

C=cD(3)c=现金提取率

T=sD(4)s=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占支票帐户活期存款的比率

E=eD(5)e=)超额准备金比率

M1=D十C(6)

M2=M1十T=D十C十T(7)

1

B

m1=—M——(8)m1=M1乘数

M2

B

m2=(9)m2=M2乘数

将公式(4)代入公式

(2),并将计算结果连同公式(3)一并代入公式

(1),得:

B=r1D十sDr2十cD十eD=D(r1十sr2十c十e)

移项得:

1

r1十sr2十c十e

D=())B(10)

公式(10)代入公式(3):

1

r1十sr2十c十e

C=cD=c(B)B(11)

公式(10)和(11)代入公式(6)

1+c

r1十sr2十c十e

M1=D十C=(          )B(12)

(12)M1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根据公式(8),得:

1+c

r1十sr2十c十e

ml=(13)

公式(13)就是M1的货币乘数ml的计算公式。

公式(3)和(4)代入公式(7):

M2=D十cD十sD=D(1十c十s)(14)

公式(10)代入公式(14):

1+c+s

r1十sr2十c十e

M2=()B(15)

(15)是M2的货币量计算公式。

根据公式(9),得

1+c+s

r1十sr2十c十e

m2=(16)

公式(16)就是M2的贷币乘数m2的计算公式。

而公式(12)和(15)分别是M1和M2的计算公式。

第二节、存款货币(货币)的创造和收缩

存款货币是指存在存款货币银行使用支票可以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存款货币是由存款货币银行创造的。

存款货币银行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采用的有关金融机构分类中的一个口径,通常指接收活期存款并可以创造存款货币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是其中的主要部分(还有一些信用社、金融公司等)。

为简化起见,说及存款货币银行时,往往就用商业银行这一概念来代替。

当银行体系最初接受1元存款,会引起数倍的银行存款增加,你也许会感到惊讶。

但这却是货币银行学最基本的原理之一——存款创造。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

一、存款货币创造的条件

存款的初始增加会引起多倍的存款创造,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即部分准备金制度、非全部现金提取与非现金结算。

如果不具备这几个条件,就不会有存款创造。

1、部分准备金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当你在银行存入一笔现金或支票之后,银行不必将这笔金额都放在它的保险柜里,或者存入中央银行,以等着你来提取;而只要保留一定的比例作为准备金就可以了,其余的可以贷放出去,或者用来购买证券。

在后面的分析中我们将看到,正是在银行将存款者存款的一部分用于贷款或购买证券,新的存款被创造出来了。

现在如果法律规定,银行必须对它所吸收的存款保留100%的准备金,这时候如果你存入1000元现金,银行除了把它锁入保险柜之外,不能再有进一步的活动。

因此,除了你的存款增加了1000元之外,不会有别的存款增加,所以就没有存款创造。

当然如果这样的话,你也就别想从银行获得什么利息,反而可能要向银行交一笔保管费了,因为银行不能从你的存款中获得任何好处。

商业银行为盈利之需要,必须将吸收的存款的大部分用于贷款、投资等高盈利性资产上,而只保留少部分准备金应付客户提现和资金清算。

存款货币的创造是贷款、投资等资产业务开展的结果,商业银行实行部分准备金制度而非全额准备金制度为之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2、部分现金提取

现在我们放弃100%的准备金这种不现实的假定,而假定法定准备金率为20%,这样银行在收到1000元存款之后,就可以把其中的800元贷放出去。

但是如果借款人在获得这笔贷款之后,立即以现金的形式将它全部从银行取走,而且在贷款归还之前这笔现金始终在公众手中流通,而不被存入银行,这时候也不会有存款创造。

因为收到1000元存款的那家银行在它的800元贷款被提走之后,就不再有多余的准备金来扩张贷款,从而也就不能创造出新的存款;同时这笔现金又未被存入别的银行,所以别的银行的资产和负债都保持不变。

这样整个银行系统存款和贷款的增加都是一次性的,不存在多倍的存款创造。

但是现实中这种100%的现金提取是不大可能的。

银行向某一借款人发放一笔贷款之后,通常是把该笔资金贷记在该借款人的支票存款账户上(或者为他新开一个支票存款账户),借款人利用这笔款项进行支付时,通常也只是通过票据清算把它转到收款人的账户上。

收款人的账户既可以在同一家银行,也可以在别的银行。

对于整个银行系统来说,这并没有什么区别。

当然借款人也可以把贷款提取出来,用现金进行付款,但是收到现金的一方通常还是要把它存入银行。

因此,真正以现金的形式游离在银行系统之外的只能是贷款的一部分,而不可能是它的全部。

这就使多倍的存款扩张成为了可能。

3、非现金结算制度(即支票转账结算)。

非现金结算是在银行存款的基础上,通过存款账户的转移来完成货币的收付和债权债务关系的建立及解除。

商业银行实行非现金结算而不是现金结算,便可以在记账发放每笔贷款后,在银行体系内形成新的存款,即创造出存款货币来。

二、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与现金运行相比,存款货币运行具有两个明显特点:

①存款货币都在银行体系内运行;②存款货币在运行中能够自行扩大,即存款货币运行的结果不仅会引起结构(m0m1m2)的变化,还会导致总量的增加。

理解第一点并不困难,弄清第二点却不容易。

为便于理解,这里首先区别一对概念:

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1、所谓原始存款(商业银行所掌握的基础货币),是指存款银行(或银行)新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从中央银行再贷款或再贴现所形成的存款。

它包括商业银行吸收到的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

原始存款是基础货币的一部分(来源于基础货币)。

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以两种具体形式存在:

一是商业银行持有的应付日常业务需要的库存现金;二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这两者都是中央银行的负债,也是中央银行对社会公众总负债中的一部分。

商业银行所持有的这部分中央银行负债,对商业银行来说则是所拥有的一笔资产。

这笔以准备金形式持有的资产可分为两部分:

一是商业银行遵照法律规定不能用以放款盈利的数额;二是由于经营上的原因尚未用去的部分。

前一部分属法定准备金,后一部分属超额准备金。

目前中国前者要求7%。

2、所谓派生存款,它相对于原始存款而言的,是指由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而引伸出来超过原始存款部分的存款。

又叫衍生存款。

派生存款这一定义具体可分以下三点进行解释。

(1)派生存款必须以一定量的原始存款为基础。

派生存款作为银行信用活动必然产生的普遍现象,作为银行的经济活动提供信用流通工具的一种机能,并非可以凭空创造,必须具有派生的基础,即有一定量的原始存款给予保证。

(2)派生存款是在商业银行(或称存款货币银行)内直接形成的。

在现实的银行信用活动中,只有商业银行提供借贷款业务,并进行转账结算,所以派生存款的创造是商业银行完成的。

(3)以原始存款为基础通过商业银行内的存贷活动形成的派生存款量,其数量是超出原始存款量的存款。

例如,1万元的央行再贴现或再贷款,转为1万元的原始存款,通过存款的派生,形成5万元的存款,这里,派生存款数应是4万元(即5万元—1万元)。

在一定时期内,如果存款派生的系数(实际是乘数)相对稳定,银行可作为派生基础的原始存款数量越大,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亦越大;反之,可作为派生基础的原始存款数量越小,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也就越小。

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可表示为:

派生过程可能形成的最大存款总额=原始存款/最低准备金比率

可能形成的最大存款总额—原始存款额=派生存款总额

3、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还存在相互转化的关系。

(1)原始存款转化为派生存款的过程是:

①当央行用再贷款再贴现形式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进入商业银行账户,形成原始存款。

②商业银行将这笔款项借给(贷款)——转入借款人存款账户,成为可供借款者使用的存款。

但由于存款的所有权属于银行,所以表现在银行账面上,在原有存款(再贷款再贴现)的基础上,又可引申出一笔存款来。

以此类推,这些引申出来的存款,就是派生存款。

(2)派生存款转化为原始存款(应叫原始存款源,即基础货币)的过程是:

如果一笔由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由甲银行贷款转入乙银行,从整个银行系统看,只是派生存款的转移,即甲银行由贷款派生的存款转移到乙银行,但从乙银行来看,有相当部分会作为存款准备金;如果由一家银行通过“多存多贷”促使存款不断派生,在每笔派生的存款中也须有相当部分作为存款准备金(基础货币)。

由此看出,商业银行在不同层次的存款派生过程中,总有数量不等的存款准备金交存中央银行,形成了一定量的基础货币,(当它没有从央行借给商行时,它并不是原始存款),作为存款派生的基础。

(3)这种相互之间的转化,才使现代银行获得了在存款不断派生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信贷规模的能力。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的相互转化中,必须以贷款作为条件。

由于贷款的发放,原始存款转化为派生存款,由于作为下一步贷款的基础,派生存款的一部分又转化为原始存款(法定准备金或基础货币)。

这里,一方面,不断促使原始存款向派生存款的转化而扩大资金运用;另一方面,不断促使派生存款向原始存款(法定准备金或基础货币)转化而扩大资金来源。

三、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在弄清了以上一些基本概念之后,现在要考察和理解存款货币的创造及消减过程。

考察和理解存款货币的创造以及消减过程,对于认识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并且对于认识货币供给机制,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不能创造存款货币的两个特例

为了考察和理解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有必要先介绍商业银行不能创造存款货币的两个特例。

这有助于我们理解商业银行为什么能够创造存款货币,并且多倍的创造存款货币的原因。

(1)第一个特例,全额现金准备制度,即以法律的形式要求银行对存款保持100%的准备金。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某一客户存入100元现金,那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我们可以用一个T形账户加以理解。

这个T形账户代表银行首次负债表的简化形式,它把其他的项目都加以省略,仅仅列示特例条件下所要考察的项目。

这时的T式账户表示为:

资产负债

————————————————————

现金准备+100存款+100

————————————————————

该银行现在处于平衡状态,它刚好保留了法律规定的必须保有的准备金数量。

产生出的100元存款正好用作100元的现金准备,这时的比率是1:

1,并没有扩大任何倍数。

(2)第二个特例是现金放款。

即在部分准备金条件下,借款获得的贷款完全以现金取出,并长期持有这些现金。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规定的准备比率是10%,在保留10元的存款准备金后,其余的90元用于贷款或投资。

T式账户可作如下表示:

资产负债

现金准备+10

存款+100

现金贷款+90

该银行的资产负债仍处于平衡状态,它正好持有了法律规定的必须保有的现金准备,其余的用作了贷款生息。

但这时仍然没有多倍的存款创造:

银行原先收到的100元现金,并有100元的存款余额,存款与现金之比仍然是1:

1,但该银行无法信用创造。

2、多倍存款的扩张过程——简单形式

假设只有一个条件影响存款。

为了能够清楚说明存款货币的多倍创造过程,下面仍借用简化的资产负债表——T式账户,来分析银行存款货币的扩张过程。

为了分析简便起见,我们假设:

①银行体系由中央银行及至少两家以上的商业银行所构成;②法定准备率为10%,其余全部用于贷款;③银行客户将其一切收入都存入银行并通过银行体系进行转帐交易。

为简化分析,假定A银行获得了100美元的现金原始存款,而该银行及其他所有银行都没有超额储备。

银行A的账户如下:

银行A

资产负债

—————————————————————————

储备+100美元现金(原始)存款+100美元

—————————————————————————

如果法定储备率为10%,则银行A发现自己的法定储备增加10美元,超额储备为90美元。

由于银行A与其它银行一样,都不愿意持有超额储备,因而全额贷出(将100元现钞与央行换成存款货币)。

A公司获得这笔贷款。

净结果表现在银行A的T账户上如下:

银行A

资产负债

——————————————————————————

储备十10美元(原始)支票存款十100美元

贷款十90美元

————————————————————————————

如果从银行A贷90美元的借款人A公司把钱花了,将这笔钱支付给另一家公司并存入另一家银行B,则银行B的T账户如下:

银行B

资产负债

——————————————————————————

储备十90美元支票存款90美元

————————————————————————————

银行体系中支票存款再次增加了90美元,总增加额达190美元(银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