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问答题答题技巧之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0893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7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问答题答题技巧之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问答题答题技巧之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问答题答题技巧之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问答题答题技巧之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问答题答题技巧之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问答题答题技巧之一.docx

《高考历史问答题答题技巧之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问答题答题技巧之一.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问答题答题技巧之一.docx

高考历史问答题答题技巧之一

高三历史问答题解题技巧之一(老蔺文科)

导言

高中历史问答题的解题是有技巧的,掌握这些技巧可以减少复习负担,有效提高得分率。

当然,要学好历史学科,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最主要的不是技巧,应该遵守高考复习四项原则,才能真正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高考成绩。

“高考复习四项原则”指一生理、二心理、三基础、是技巧。

(详见《你也可以上北大》学法讲座“高考复习四项原则”一讲)

历史问答题的解题技巧是高考复习四项中最不重要的,最容易掌握的,如果学生用心去学,及时总结,只需要半年的时间,用10套高考题即可掌握,再用老蔺文科的10套练习题即可熟练运用。

本文选自《你也可以上北大》学法讲座,约18000字。

一、高考的目标与要求

(一)《高考说明(文科)》中的考查目标与要求

在《高考说明(文科)》中有明确的“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查目标与要求,其中“目标”即综合测试的能力目标,“要求”是分别对每一考查目标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界定:

一级

二级

三级

获取和解读信息

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的要求以及考查意图。

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整合。

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调动和运用知识

将所学知识与试题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

准确运用相关知识和相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

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问题。

描述和阐释事物

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

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

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

论证和探讨问题

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

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

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创新性思维。

以上的“考查目标与要求”充分体现了《新课标(高中历史)》中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二)《新课标》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培养高中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就是要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学习后,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新课标》中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五个方面。

通过解答历史问答题,学生可以训练和培养学科的关键能力,就是能运用科学的史学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解释历史的能力。

1.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认识并说明历史事物的能力;

2.掌握历史时序,将历史事物置于特定时空下进行分析的能力;

3.收集、辨析并能运用史料的能力;

4.解释历史的能力,包括能运用归纳、概括、比较等思维方法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科学解释历史事物,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历史现象的能力;发现和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的能力。

《新课标》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具体表现为《高考说明(文科)》中的四项考查目标和三个层次的要求(见上表)。

二、高考历史问答题的复习方法

学生首先要了解《高考说明(文科)》中的能力目标要求,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自身的格局和修养。

(一)运用“两点两律”

在高考历史复习中,学生可以运用“两点两律”(时间、历史名词(事件)、因果规律、专题规律(政经思))分析历史原因、内容和影响,即运用历史学科的知识(两点)和原理(两律)发现、分析和解决高考复习中历史问题。

(二)历史学习的方法和能力

1.时空定位:

历史概念的时间次序;空间位置。

2.因果关系:

背景-过程-影响。

3.分类概括:

分类分层、归纳概括总结。

4.史论结合: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5.全面综合:

多方面、多层次、整体的学习。

6.辩证分析:

主客观、正反两方面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

学习历史的方法:

学生以“两点两律”为参考,通过精读教材(必修);专题总结;自选习题;试卷讲评等方式进行历史复习。

(三)历史史论方法及价值观

1.历史解释。

历史论述的方法: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2.历史评价法。

总方法:

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思想方法和评价方法。

具体方法:

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的有机统一。

如积极和消极;内因和外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主观和客观等。

(四)高中历史问答题解题方法

高中历史问答题的解题方法为“五步解题法”等,参见《高三历史问答题解题技巧之二》(老蔺文科)。

三、高中历史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高中历史问答题共有材料题、说明类、证论题(主题题)、比较题、开放题、评述题(评价题)等六类,以下做简要分析。

(一)材料题

此类题型侧重考查:

能力一:

“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三:

“描述和阐释事物”

答题时注意对材料进行一读懂材料;二分层或分类;三概括材料大意;四归纳结论或规律。

结合材料内容或结论(规律),回答相关问题。

例1:

《2014海淀零模文综》第37题第(3)题

方法三:

辨析正谬与真伪

谋求日本国民之安全,同享万邦共荣之乐,这乃是皇祖皇宗之遗范,也是朕所眷眷不忘者。

此前日本帝国之所以向英美两国宣战,实亦为谋求日本的政治经济自立和东亚地区的安定,至如侵害别国主权,侵犯别国领土,固非朕的意愿。

然而交战已历四年,虽然陆海军将士勇敢善战,政府和官员励精图治,一亿国民克已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

再加上敌方最近使用残酷的炸弹(原子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实难逆料;如仍继续作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此朕所以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裕仁《终战诏书》(1945年8月15日)

注:

“联合公告”即中美英三国联合发布的《波茨坦公告》,该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3)阅读材料,指出《终战诏书》中违背历史事实的表述。

(10分)任选其中一条予以批驳。

(2分)

此题考查:

能力一:

“获取和解读信息”(阅读材料);能力三:

“描述和阐释事物”(指出。

的表述);能力四“论证和探讨问题”(批驳)

【解析材料】

谋求日本国民之安全,同享万邦共荣之乐,这乃是皇祖皇宗之遗范,也是朕所眷眷不忘者。

----为了日本的和平,为了世界和平,日本停止继续战争。

(实为被反法西斯同盟击败)

此前日本帝国之所以向英美两国宣战,实亦为谋求日本的政治经济自立和东亚地区的安定,至如侵害别国主权,侵犯别国领土,固非朕的意愿。

----日本为民族独立,为了反对英美殖民,为了东亚各国的利益,不得已侵害了其他国家。

然而交战已历四年,虽然陆海军将士勇敢善战,政府和官员励精图治,一亿国民克已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

----1941-1945,日本对美英战争期间,军民英勇顽强。

(不提对华战争,不提对朝鲜和东南亚地区的侵略)

“交战四年”的隐性信息是停战与侵略中国、朝鲜和东南亚等地区无关。

再加上敌方最近使用残酷的炸弹(原子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实难逆料;如仍继续作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此朕所以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受到原子弹伤害,危及民族存亡,破坏人类文明。

日本天皇裕仁《终战诏书》(1945年8月15日)

-----“终战”的隐性信息是:

不是投降,是停止战争。

【参考答案】

违背历史事实的表述:

(答出5点即可得10分)

①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日本的安全和政治经济自立。

(2分)

②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东亚地区的安定和“共荣”。

(2分)

③日本并不想侵犯别国的领土和主权。

(2分)

④只提“交战四年”,(无视侵略中国的事实和中国人民的抗战)。

(2分)

⑤只提原子弹造成日本的伤亡,(回避日本对别国的侵略暴行)。

(2分)

⑥对日本国民宣称“终战”,(拒不承认侵略战争失败而投降的事实)。

(2分)

以下为答案题例

批驳(史实准确,说理充分,观点正确即可得2分)

批驳时应按照“观点--论据--结论”的“总-分-总”模式,作答。

“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日本的安全和政治经济自立”“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东亚地区的安定和“共荣””的表述违背了历史事实。

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摆脱其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为了获取更多的生存空间,掠夺资源、原料和市场,并非为了日本的安全和政治经济自立或为了东亚地区的安定和“共荣”。

所以,其观点违背了历史事实。

“日本并不想侵犯别国的领土和主权”的表述违背了历史事实。

日本从明治维新之后,做为国策蓄意发动了多次对外战争,主动挑起侵略战争,并占领了中国台湾和东北等地,侵略了朝鲜和东南亚等许多国家,绝非不想侵犯别国的领土和主权。

所以,其观点违背了历史事实。

“交战四年”而终战的表述违背了历史事实。

日本只提1941-1945与美英等国“交战四年”,无视从1931年就开始侵略中国东北,1932“一二八”侵略上海,1935制造“华北事变”侵略华北等事实和中国人民的抗战。

其观点违背了历史事实。

“日本只提原子弹造成日本的伤亡”的表述违背了历史事实。

日本只提到原子弹造成日本的伤亡,故意回避了日本对别国的侵略暴行。

其观点违背了历史事实。

“日本天皇对日本国民宣称“终战””的表述违背了历史事实。

天皇作为战争的发起者,对日本国民宣称被迫“终战”,拒不承认其主动发动侵略战争,最后因失败而投降的事实。

其观点违背了历史事实。

例2:

《2014高考历史(北京卷)》第37题第

(1)题.(36分)

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多样的世界

材料一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

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

//③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已远远超过了古希腊,但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

上述三个文明对于远离其统治区域的地方则认识模糊。

//

(1)概括材料一中各文明对世界认知的共同之处。

(8分)

此题考查:

能力一“获取和解读信息”(二级、三级)(概括材料);能力三“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四“论证和探讨问题”(共同之处)

【参考答案】

(1)各文明都认为神灵在世界中占有统治地位;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材料)所能清晰认知的世界范围相对狭小;与其他文明之间缺乏交往和认识(材料拓展延伸)。

答案全都出自材料及拓展延伸(隐性思维)

(二)说明类:

(描述和阐释事物)

常用导入词:

认识、说明、阐明、概述、解释、分析、阐发、阐述、描述、评释、解读、注解、诠释。

【解题方法】分析说明+归纳概括

分析说明:

分析说明具体的史实,来龙去脉。

原因、内容(特点、主张、过程)和影响。

归纳概括:

归纳总结,概括出结论、或道理、或规律。

此类试题最多。

【概述】概括、说明。

【描述】描写叙述;详细解释。

例3:

《2011高考历史(北京卷)》第39题

据图12,回答第

(1)题描述1934年至1936年革命根据地颁布范围变化的特点。

(6分)

此题考查:

能力一“获取和解读信息”(据图12);能力三“描述和阐释事物”(描述);【描述】要细致、具体。

【参考答案】

(1)面积由小变大,分布范围由分散到集中连片,从地跨两省到地跨四省。

 

(2)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概述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

(8分)

此题考查:

能力三“描述和阐释事物”(概述);

【概述】要归纳、说明大的方面内容。

【参考答案】

(2)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根据地政权建设;领导根据地军民抗战;创立新民主主义理论。

【解读】解释、分析、概括材料或词语的表面和内在两层含义,以及来龙去脉。

表面含义指概括、解释材料或词语的意思;内在含义指其相关的原因(背景)、内容(含性质、特点)、影响(作用)。

解读的含义非常广泛。

例4:

《2015海淀区文综零模》第37题第(3)题

以“政府权力与市场关系”这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

此题考查:

能力一“获取和解读信息”(对材料中。

信息);能力二“调动和运用知识”(结合所学);能力三“描述和阐释事物”(解读);

【参考答案】“解读”含背景、内容和影响(来龙去脉)

15~18世纪,西欧商品经济发展,民族国家形成,开始海外殖民扩张,争夺霸权。

西欧许多国家政府争夺海外市场,消除国内阻碍经济发展的封建因素,发展本国经济。

重商主义政策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西欧国家实力增强。

(6分)

18世纪末期,西方民主政治确立与完善,启蒙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开展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

工业资本家反对政府对市场的过多干预,希望市场能够自由健康发展。

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这种政策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4分)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经济萧条,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失败。

美国罗斯福新政对市场进行全面干预,政府的权力有所加强。

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对二战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4分)

历史上,西方国家政府权力与市场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地进行调整。

(结论)

例5:

《北京卷2012》第37题第(3)题

材料四自19世纪初,关于宪法是否明确授权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理河流问题,美国国会一直存在争论。

//1817年和1822年,美国总统两次否决了联邦政府资助地方改善交通的议案。

//1824年最高法院法官认定,宪法允许联邦政府资助和承担河道改良项目。

//但联邦政府的权限从改良河道扩大流域治理、防洪灌溉,又经历了一个多世纪。

//期间,仍有很多议员认为,联邦政府建设防洪工程过多的干预了各州的权利。

//1935年全国范围内发生洪灾,100多项防洪议案提交到国会。

//1936年总统签署《防洪法》,授权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设防洪工程,地方需要提供相应的建设土地和空间。

//

(3)结合所学,从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角度,对材料四进行解读。

(12分)

要求:

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此题考查:

能力一“获取和解读信息”(对材料四);能力二“调动和运用知识”(结合所学);能力三“描述和阐释事物”(解读);

解读时,先说明联邦政府与地方的关系,再说明形成这样关系的原因和结果(来龙去脉),最后总结结论。

【参考答案】材料表明,最初由于美国宪法没有明确授权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理河流,导致总统两次否决国会提出的议案。

(概括信息,说明现象,立论)

1824年最高法院法官对宪法相关条例的解释,解决了联邦政府可以治理河流的法律问题(表面含义),但是仍然没有理顺联邦和地方在治理河流方面的权力关系(内在含义),所以国会仍陷于长期争论。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自然灾害,客观上要求联邦政府更多干预地方经济事务;罗斯福新政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结合所学)。

这一切为1936年总统签署《防洪法》创造了条件。

(概括材料,陈述原因)

以上内容表明,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特点是权力制衡。

权力制衡一方面表现为中央机构之间的三权分立;另一方面表现为联邦制下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割。

在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的某些方面,联邦政府的权力有扩大趋势。

(总结结论)

例5:

《2013东城一模历史试题》第37题第

(1)题

人类历史发展给政治、经济和文化带来了深深的烙印,许多事物都体现了一种历史的印记。

[词语中的历史印记]

“士”原是西周贵族的一个等级。

到战国时期该阶层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出现了反映这些变化的词语,如“布衣之士”“仁而下士(恭谦地对待士人)”“处士横议(没有做官的读书人纵论时政)”“士无定主”。

(1)结合所学,请从社会变革的角度,解读这些词语。

(10分)

要求:

提取和运用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符合逻辑

此题考查:

能力一“获取和解读信息”(解读这些(材料中)词语);能力二“调动和运用知识”(结合所学);能力三“描述和阐释事物”(解读);

提示:

先解释西周到战国,“士”的社会地位的变化(提高)(表面含义);再解释这种变化的原因,及变化后的影响(来龙去脉)(内在含义)。

【参考答案】

示例:

战国时期随着宗法分封制的瓦解(背景),士已不再限定为贵族出身(内容);兼并战争推动了统治者对人才的渴求(背景),从而提高了士的地位;由于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尚未建立,加之传统的礼法崩溃(背景),使士在人身和思想上处于独立和自由的状态(人身独立;思想自由)。

(解释说明“士”的社会地位的变化)士的崛起,为各国的变法和百家争鸣提供了人才条件。

(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解析】将研究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分别地加以考察,了解其本质及其内在联系。

通常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或影响,一般分政、经、思(文化)、外交、军事等。

例7:

《2015北京卷文综》第37题第

(2)(3)题

材料二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

到18世纪中后期,英语已扩展到英国的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使用。

二战后,英语逐渐超越其他语言,成为科教领域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被称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

(2)阅读材料二,分析英语发展成为的“日不落帝国”的历史原因。

(12分)

此题考查:

能力一“获取和解读信息”(阅读材料);能力二:

“调动和运用知识”(利用所学知识);能力三:

“描述和阐释事物”(阐释原因(背景))

【参考答案】(16、18世纪、二战等阶段特征)

(2)英国由单一民族语言演变为国际通用语言,是近代以来英美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政治:

英国通过殖民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政治优势。

二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经济: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在技术和经济领域确立了主导地位,成为“世界工厂”。

二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和技术领域的主导者。

文化:

英语文化首先在英属殖民地传播,并逐渐扩展到全球。

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强化了英语文化的优势地位。

材料三20世纪10年代,《新青年》杂志有过一场汉字存废问题的讨论。

主张废汉字的学者认为:

汉字难识难写,不便推广;“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近代以来,汉语中也出现了大量的新词汇。

下表内容为新词汇示例。

表3

创造新词的方式

繁体字

1956年后推行的简体字

音译外来词

沙發、牛頓、布爾什維克

沙发、牛顿、布尔什维克、麦当劳

赋予旧词新涵义

共和、格致學、計學、總統

共和、科学(格致学)、经济学(计学)、总统

其他

西學、洋錢

西学、洋钱、孔子学院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废汉字”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6分)

以“挑战与应对——百年来汉语的变迁”为主题,对表3进行解读。

(10分)

要求:

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此题考查:

能力一“获取和解读信息”(阅读材料);能力二:

“调动和运用知识”(利用所学知识);能力三:

“描述和阐释事物”(阐释背景、解读);能力四:

“论证和探讨问题”(论证主题)

【参考答案】时代背景:

20世纪10年代中国兴起了“新文化运动”,其代表人物提出了“民主与科学”、“打倒孔家店”、“文学革命”等口号,掀起了白话文运动。

其中更激进的人士认为,汉字是一切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的载体,成为中国变革图存、融入世界的障碍,因此提出“废汉字”的主张。

学生案例4。

近百年来汉字的内涵发生了改变,受到西方文化冲击,出现了新词语、旧有词语有了新内涵,并且字体由繁体变为简体。

可以从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西方化三个方面分析:

①政治民主化内涵增加:

近代中国专制制度受西方冲击,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影响,在汉语中出现了如共和、总统、布尔什维克等词,出现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政治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过程。

新中国还受到苏联影响,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②经济工业化:

工业革命之后,西方殖民扩张,受到西方工业化和科学的冲击,中国开展了洋务运动,揭开近代工业化序幕,在汉语中出现了如牛顿、沙发、经济学、洋钱等词,使中国经济结构逐渐解体,开始了工业化历程。

③思想文化受西方文化影响:

出现了如西学、共和等,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出现新文化运动,传播民主和科学。

同时,出现了孔子学院,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向世界传播。

总之,近代中国受到西方冲击,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都出现了新变化,汉字并没有被废除,反而通过旧词新意、简化等方式保留下来,承担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

【评析】按政经思分类说明。

挑战(背景;政经思)+应对(内容)+影响+结论,多角度、多层次,答题结构清楚。

【解析】本题需要从材料提供的汉字出现新词汇的角度来提取出汉字面临的挑战与应对,说明汉字的发展演变是与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的,与时俱进使得汉字和汉语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

例如,从音译外来词可以得出我们汉语发展过程一直在关注西方文化;从繁体字到简化字的变化可以得出我们汉语和汉字在不断地自身进行革新;从音译外来词到孔子学院则可以得出我们在学习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输出我们的文化,扩大汉文化的影响;等等。

只要言之成理,表达符合逻辑即可。

从表中可以看出两条线索:

一是繁体字--简体字;一条是“创造新词的方式”的变化,包括,“音译外来词”、“赋予旧词新涵义”和“其他”。

以“挑战与应对——百年来汉语的变迁”为主题说明在解读时要体现“挑战与应对”两个方面,“挑战”是指在汉语变迁的过程中(中国近现代百年来的历史),外来文化的传入(历史背景);“应对”是指汉语对应的变化。

具体内容应指1840年到孔子学院出现(改革开放后出现)之间,百年来中国近代历史中的政治(布尔什维克、共和、总统)、经济(经济学(计学)、洋钱)、思想文化(布尔什维克、科学、牛顿、西学、孔子学院)和社会生活(沙发、麦当劳)。

在百年来的中国近代历史中,中国面临的挑战首当西方的对华侵略,打破了中国的闭关锁国,将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钱),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应对)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西学);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逐步发展(经济学(计学)),资产阶级逐步壮大,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华民国建立了共和制(共和、总统)。

(挑战)西方文化和近代科学技术传入(科学、牛顿、西学),启蒙思想广泛传播(共和),(应对)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到1917年十月革命后,先进的知识分子主动宣传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布尔什维克)。

人们日益受到西方的生活习俗的影响(沙发、麦当劳)。

改革开放后,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与世界日渐融为一体,中国文化受到世界重视,开始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孔子学院)。

西方文化的传入是挑战,中国的接受是应对。

中国从学习西方器物,到学习西方民主制度,到学习西方文化,到传播社会主义,再到对外传播中国文化

材料三中提到,“汉字难识难写,不便推广”;“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说明汉字难识难写,不利于文化的传播;没有表达新事物的字词,不利于传播西方先进文化等是挑战。

繁体字到简化字的变化则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和西方文化的传播。

“音译外来词”、“赋予旧词新涵义”和造“其他”的新词等文化现象表明了中国文化的应对。

这种应对有利于西方文化的传播;也体现了近代以来的中国逐渐对外开放,与时俱进,主动吸收外来文化,促进了中外各方面的交流不断发展;“赋予旧词新涵义”表明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相互交融,表达出新的内涵,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推行的简体字也有利于汉文化的推广。

【例题拓展】

“解读儒学发展历程”

从儒学的发展阶段分析,春秋战国、西汉、唐、宋元、明清、近代、维新变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