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省级示范性高中全真模拟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006390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省级示范性高中全真模拟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南省省级示范性高中全真模拟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南省省级示范性高中全真模拟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南省省级示范性高中全真模拟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南省省级示范性高中全真模拟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省级示范性高中全真模拟语文试题.docx

《河南省省级示范性高中全真模拟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省级示范性高中全真模拟语文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省级示范性高中全真模拟语文试题.docx

河南省省级示范性高中全真模拟语文试题

河南省省级示范性高中全真模拟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不少人认为,一个地区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看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是否超过50%;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高,产业结构就越合理。

一些地方经济发展在不同程度上出现“脱实向虚”现象,与此认识有一定关系。

能否将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作为衡量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志,需要深入分析。

从理论上看,此观点的源头是“配第——克拉克定理”。

1672年,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在《政治算术》中对从业者的收入进行比较后发现:

从业之利,农不如工,工不如商。

而后他预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产业重心将逐渐从有形产品生产转向无形服务生产。

具体表现为:

当工业部门收益超过农业部门时,劳动力将从农业转向工业;当商业部门收益超过工业部门时,劳动力会从工业再转向商业。

1940年,另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中,根据配第的预言,对40多个国家(地区)不同时期三次产业的劳动投入和产出作了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与配第的预言完全吻合。

于是,学术界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合二为一,统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

之后,一些西方学者撰文推介,该定理在国际上得到广泛传播。

从特定历史阶段看,配第的预言并没有错,但“配第——克拉克定理”并非“定理”,而是“定律”。

在科学上,定理是用演绎逻辑推导出的命题,定律则是根据特定时空条件下大量经验事实归纳出的结论。

定理可以不受时空条件约束;定律则受时空条件约束,在一定范围内才能成立。

无疑,“配第——克拉克定理”来自经验事实,属于定律。

既然是定律,就要受时空条件约束。

那么,约束该定律的时空条件是什么?

配第和克拉克对此未作说明,但研读二人的著作可以发现,该定律在时间上要受经济发展阶约束,在空间上要受分工范围约束。

受经济发展阶段约束,是指该定律只在特定发展阶段成立。

农耕社会没有出现分工与服务业,“配第——克拉克定理”显然不成立;在后工业化时期,该定律也不一定成立,因为前面说过,该定律是对经验事实的归纳,而无论是配第还是克拉克,由于受他们生活年代的局限,都未能对后工业化时期的经验事实进行研究。

受分工范围约束,是指该定律的适用范围取决于分工范围。

具体讲,在工业化初期到中期,如果分工范围局限于某个地区,则“配第——克拉克定理”适用于该地区;如果分工范围扩大,当一个国家形成地区间分工时,该定律就适用于这个国家而不再适用于某个地区。

例如,假定一个国家甲乙丙三地的比较优势分别是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如果该国已形成地区间分工,甲乙丙三地则不必拘泥于“配第——克拉克定理”,可各自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

这样一来,从某个地区看,产业结构演进不符合该定律;但从整个国家看,产业结构的演进则与该定律保持一致。

相反,如果一个国家内各地区产业定位不是立足于自身比较优势,而是按照“配第——克拉克定理”都去发展第三产业,结果会怎样?

一是各地产业会高度趋同,二是经济发展会脱实向虚,三是整体结构会严重失衡。

综上所述,“配第——克拉克定理”只是工业化初期到中期的阶段性规律,并非永恒规律;而且其适用范围由分工范围决定,也非放之四海而皆准。

所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推动产业发展,应立足自身比较优势,切不可盲目发展第三产业,陷入产业结构升级的误区。

(选自王东京《避开产业结构升级的误区》,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配第——克拉克定理”认为,随着经济发展,产业重心将会逐渐从第一、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

B.“配第——克拉克定理”从特定历史阶段看揭示了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是配第和克拉克共同合作研究的成果。

C.“配第——克拉克定理”是对特定阶段产业结构演进事实归纳后得出的,不是用演绎逻辑推导出的。

D.“配第——克拉克定理”具有局限性,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要立足自身比较优势,不必拘泥于此。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对“配第——克拉克定理”适用的时空条件进行辩证分析,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B.文章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探究产业结构升级陷入误区的原因,有其现实的指向。

C.文章第三段通过辨析概念论证了“配第——克拉克定理”不是定理而是定律的观点。

D.文章层层分析,最后得出了盲目发展第三产业容易陷入产业结构升级误区的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配第的预言表明,利益因素是推进三次产业重心转变的唯一驱动。

B.工业化初期的某一地区如果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高,那么其产业结构越合理。

C.某地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产业高度趋同,说明该地经济存在脱实向虚问题。

D.经济学家如果以经验事实为基础开展研究很难发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永恒定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现代中国乡村旅游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最初兴起的所谓"农家乐",到现如今相对高端的"民宿",乡村旅游产业向着更大的规模和更广的市场发展。

据统计,过去五年,中国乡村旅游游客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32.O%和26.2%。

2016年,乡村旅游游客接待已达24亿人次,占国内游客接待人次的54.4%:

营业总收入达4800亿元,占国内旅游总收入的12.2%。

预计到2020年,全国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将超40亿人次,实现总收入2.3万亿元。

材料二:

如今,很多乡村贫困地区通过发展旅游,让更多贫困户吃上了"旅游饭",乡村旅游俨然成为旅游扶贫的主阵地。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25个省(市、区)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30万贫困户、7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乡村旅游既是农民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也已成为有效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的主要途径,进而逐渐成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力量。

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全国乡村旅游扶贫观测报告》显示,2015年,乡村旅游带来的农民人均收入占农民人均年收入的39.4%,贫困村通过乡村旅游脱贫人数达264万人,占全国脱贫总人数的18.3%。

此外,乡村旅游也带来了相应的社会效益。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近90%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为初中及以上教育程度,高于农业从业人员的平均水平。

但是,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仍然面临产业延伸不足、服务设施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等方面的问题,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来临,乡村旅游也有待于在创新中开拓新思路、发掘新价值。

    

不过值得欣喜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乡村旅游众创"也在近几年迅速地发展起来,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创业项目,民宿客栈、艺术村落、精致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等新形式层出不穷。

(A5创业网《发展乡村旅游,让贫困户吃上“旅游饭”》)

材料三:

《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7年)》指出,2017年集中采取一批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

具体来看,在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方面,行动方案强调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通过PPP、公建民营等方式参与厕所及污水处理、停车场、游客咨询服务中心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在优化乡村旅游扶持政策和长效机制方面,行动方案提出要推动10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与旅游电商、现代物流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组织本地从业人员参加乡村旅游食宿服务、管理运营等技能培训,重点培养1000名以上乡村旅游带头人;在推动乡村旅游区域差异化发展方面,将鼓励和引导中小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等。

(光明网·旅游频道)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2~2016年间,我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均呈现出递增趋势,前景非常乐观。

B.2012~2016年间,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的增长率呈M状,两项内容增长率最高年份分别是2015年、2013年。

C.图表显示,接待人次的多少决定着营业收入的高低,而接待人次的增长率制约着营业收入的增长率。

D.图表显示,在2012~2016五年间,接待人次的增长率和营业收入的增长率均有三年超出了年平均值。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乡村旅游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叫"农家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出现了高端的"民宿",成效十分显著。

B.乡村旅游是扶贫的主阵地,"十三五"期间,将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省(市、区)的大部分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C.我国乡村旅游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产业延伸不足、服务设施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等,因此乡村旅游有待于开拓新思路。

D.国家将拿出专项资金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

如厕所及污水处理、停车场、游客咨询服务中心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乡村旅游都有哪些好处。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5分)

枪挑紫金冠

谁要看这般的戏?

新编《霸王别姬》。

霸王变作了红脸,虞姬的侍女跳的是现代舞,一匹真正的红马扮乌骓。

我先是手足无措,而后生出了深深的羞耻——所谓新编,在许多时候,并不是将我们送往戏里,而是在推我们出去。

它像镜子,只照出两样东西:

胆大妄为与匮乏。

羞愧地离席。

出了剧院,二月的北京浸在浓霾里。

没来由想起了甘肃,陇东庆阳,一个叫做小崆峒的地方,黄土上开着一树树的杏花。

三月三,千人聚集,都来看秦腔,《罗成带箭》。

我到时,恰好是武戏,一老一少,两个武生,耍翎子,咬牙,甩梢子,一枪扑面,一锏往还,端的是密风骤雨,又配合得滴水不漏。

突然,老武生一声怒喝,一枪挑落小武生头顶的紫金冠,小武生似乎受到了惊吓,呆立当场。

我以为这是剧情,哪知不是,老武生一卸长髯,手提长枪,对准小的,开始训斥;鼓锣钹之声尴尬地响了一阵,渐至沉默,在场的人都听清了,他是在指责小武生上台前喝过酒。

说到暴怒处,举枪便打。

这出戏是唱不下去了,只好再换一出。

我站在幕布之侧,看见小武生在受罚:

时代已至今天,他竟然还在掌自己的嘴。

梨园一行,哪一个的粉墨登场不是从受罚开始的?

这台前幕后,遍布着多少不能触犯的律法:

玉带不许反上,鬼魂走路要手心朝前,上场要先出将后入相……如此讲究戒律,却是为何?

千百年来,多少伶人身上承载着这样的命数:

三天两头被人喝了倒彩,砸了场子,不得科举,不得坐上席,甚至不得被娶进门去;在最不堪的年代里,伶人出行,要束绿巾、扎绿带,单是为了被人认出和不齿;就算身死,也难寿终正寝。

戏台上那烟尘里的救兵、危难之际的观音,实际都不存在。

唯有信自己,信戏,以及那些古怪到不可理喻的戒律。

这些戒律因错误得以建立,又以眼泪、屈辱浇成,越是信它,它就越是坚硬和无情,虽然它不能改变那可怕的命数,但它总能赏你一碗饭吃,给你些许做人的尊严。

在江西万载县乡村场院里,我看过一出赣剧《白蛇传》,那大概是我此生看过的用时最长、记忆也最刻骨的一出戏。

这出戏只五回,而每一回竟长达一个多小时。

戏台上,小青与法海,一场打斗,但见翎子翻飞旗杆挑枪,但见金盔跌落银靴生根。

可能是我想多了,——编排这出戏的人真是看透了人世。

漫长的时间之下,戏台上的打斗正如生活中的对抗,几乎将无休止地进行下去,既认真,又厌倦。

戏台上,白素贞和许仙,他们说着西湖,说着芍药,彼此挨近着,端的是:

隔墙花影动,金风玉露一相逢。

就要挨在一起之时,又有意无意地闪躲开……一切都在微小处展开,又牵动着我的神经:

他在如火如荼,我却知道好景不长;她那边莲步轻移,我这厢敲的是急急锣鼓;她深情款款,我看了倒是心有余悸。

到最后,这许多的端庄、天真和痴恋只化作山水画上的浓墨一滴,剩余处全是空白,演戏的人走向断桥、残垣,看戏的人则奔向空白处的千山万水。

这便是戏啊,老生和花旦,凤冠和禅杖,纷纷聚拢,造出幻境:

这一方戏台,虽无波涛却会江水长流,不事耕种也有满眼春色。

所谓“强烈的想象产生事实”,它让你沉醉其中,到了这时候,还分什么你看戏我演戏?

我还清楚地记得散场之后的夜路。

那一隅戏台被空前扩大,连接了整个夜幕:

在月光下走路,折断了桃树枝,再去动手触摸草叶上的露水,都像一场戏。

 

还记得安徽的一个小县城,在长江边一艘废弃的运沙船上看徽剧《单刀会》。

那只不过是个寻常的戏班子。

可是,这里的关云长,全然不是人人都见过的那个关云长。

上百种关公戏中的关云长,先是人,后是神,在不断的言说中变得单一和呆板,戴上了一副面具,成为了人们所缺失之物的化身。

他不再是刘玄德一人的二弟,而是万千世人的二弟。

他的命运,便是被取消情欲,受人供奉。

可是,且看这出戏里的关云长:

虽说逃脱了险境,惊恐、忐忑、侥幸却一样都没少,置身在回返的行船上,一遍遍与船家说话,以分散一点惊惧,惶恐得像个孩子。

这一出乡野小戏,几乎照搬了元杂剧,竟然侥幸逃过了修饰和篡改;可以说,这出戏,以及更多的民间小戏,其实就是历史典籍。

只不过,修撰者不是翰林史官,而是人心。

是人心将那些被铲平的复杂人性、被抹消的文化印记,全都放置于唱念做打里残存了下来。

这诸多顽固的存留,就是未销的黑铁,你若有心,自将磨洗认前朝。

还是二月的北京,再次踏入美轮美奂的剧院,去看《战太平》。

又是要命的新编,又要继续一夜的如坐针毡:

声光电一样都没少。

管他蟒袍与褶衣,管他铁盔与冠帽,都错了也不打紧,反正我有声光电;谋士的衣襟上绣的不再是八卦图,名将花云的后背上倒是绣上了梅兰竹菊,都不怕,反正我有声光电。

唯有闭上眼睛。

闭上眼后,却又分明看见一个真实的名将花云正在怒发冲冠,正在策马狂奔。

他穿越河山,带兵入城,闯进剧院,来到没有畏惧的人中间,立马横枪,劈空断喝,一枪挑落他们头顶的紫金冠。

(取材于李修文的同名散文)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第二段中作者“羞愧地离席”,是因为发现自己不能理解作品被如此改编的用意,惭愧于自己与新编作品间的隔膜。

B.文章中对白素贞与许仙相逢的描写,体现了中国戏剧表演中的含蓄细腻,能引人入戏,这样的表演令作者十分欣赏。

C.叙写《单刀会》时,作者特意交代这个寻常的戏班是以“废弃的运沙船”为舞台,是想突出戏班面临的生存困境。

D.文章结尾处,作者重复“反正我有声光电”,是在强调和肯定现代技术手段可以给新编戏剧带来别样的舞台效果。

8.文章写了作者看过的三出戏《罗成带箭》《白蛇传》《单刀会》,请分别概括作者借这三次观看经历所表达的对戏剧艺术的认识。

作者这样构思体现了怎样的匠心?

(6分)

9.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子运用了想象的手法,请结合相关内容对该手法加以赏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马燧,字洵美,系出右扶风,徙为汝州郏城人。

大历中,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忠臣之兵溃而西。

燧军顿荥泽,郑人震骇。

忠臣将遂归,燧止之,忠臣乃还收亡卒,复振。

忠臣行汴南,燧行汴北,败贼于西梁固。

灵耀以锐卒八千,号“饿狼军”,燧独战破之,进至浚仪。

是时河阳兵冠诸军,田悦帅众二万助灵耀,破永平将杜如江等,乘胜距汴一舍而屯。

忠臣合诸军战不利,燧为奇兵击之,悦单骑遁,汴州平。

迁河东节度留后,进节度使。

太原承鲍防之败,兵力衰单,燧募厮役,得数千人,悉补骑士,教之战,数月成精卒。

造铠必短长三制,称士所衣,以便进趋。

为战车,冒以狡猊象,列戟于后,行以载兵,止则为阵,遇险则制冲冒。

器用完锐。

居一年,辟广场,罗兵三万以肄,威震北方。

建中二年,朝京封豳国公,还军。

李怀光反河中,诏燧为河东保宁、奉诚军行营副元帅,与浑瑊、骆元光合兵讨之。

于时天下蝗,兵艰食,物货翔踊,中朝臣多请宥怀光者,帝未决。

燧以“怀光逆计久,反覆不可信。

河中近畿,舍之屈威灵,无以示天下”,乃舍军入朝,为天子自言之:

“且得三十日粮,足平河中。

”许之。

贼将徐廷光守长春宫城。

燧度长春不下,则怀光固守,久攻所伤必众,乃挺身至城下见廷光。

廷光惮燧威,拜城上。

燧顾其心已屈,徐曰:

“我自朝廷来,可西向受命。

”廷光再拜。

燧曰:

“公等朔方士,自禄山以来,功高天下,奈何弃之为族灭计?

若从吾言,非止免祸,富贵可遂也。

”未对,燧曰;“尔以吾为欺邪?

今不远数步,可射我。

”披而示之心。

廷光感泣,一军皆流涕,即率众降。

燧以数骑入其城,众大呼曰:

“吾等更为王人矣!

”浑瑊亦自以为不及也,叹曰:

“尝疑马公能窘田悦,今观其制敌,固有过人者,吾不逮远矣!

(选自《新唐书·马燧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B.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C.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D.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舍:

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

此处意思与成语“退避三舍”中的“舍”相同。

B.迁:

古代指官职的晋升、调动,左迁表示贬谪。

根据语境,在文中是“晋升”的意思。

C.节度使:

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

因受职时,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

D.王人:

古代指国君、天子的使臣或君王的臣民。

根据语境,文中意为“国君”。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燧英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

他先是独当一面,打败李灵耀率领的八千“饿狼军”;后来又出奇制胜,歼灭田悦大军,最终平定了汴州。

B.马燧练兵有方,完成边防重任。

他在担任河东节度使期间,招募厮役,将其训练成精锐部队;制造铠甲、战车,非常精巧实用,完备了军需,震慑了敌人。

C.马燧思虑深远,认识时局清醒。

李怀光谋反,因蝗灾导致军粮匮乏,朝中大臣大多主张宽恕,他却坚决主张讨伐,并入朝进谏,主动请缨,要求平定河中。

D.马燧胆略过人,善于争取敌人。

他考虑攻打李怀光难度大,亲临长春宫城下,对不敢下城的徐廷光晓以大义,待其投降之后,仅率领数骑入城,让敌将自愧不如。

13.把文中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燧曰:

“尔以吾为欺邪?

今不远数步,可射我。

”披而示之心。

(2)尝疑马公能窘田悦,今观其制敌,固有过人者,吾不逮远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答张十一①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②竞长纤纤笋,踯躅③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④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⑤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答张十一》是他第一次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春天作的。

张十一,名署,公元803年(德宗贞元十九年)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起被贬。

张署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

②恩波:

皇帝的恩泽。

③斗:

通“陡”。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首联写出春山明净,春江空阔。

寥寥几笔,描绘出一幅清晰鲜明的水墨画。

B.颔联“竞”写活了嫩笋争相滋生的蓬勃景象,“闲”解释出花儿清闲自得的意态。

C.颈联没有怨恨之情,只有诗人对自己从此消沉下去的担心,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D.尾联诗意婉转,韵味浓厚,其中“斗觉”二字用得奇崛,把诗人的感情推向高潮。

15.诗歌的前四句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

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小题,6分)(胡心涛)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是:

,。

(2)《蜀道难》中以映衬手法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是:

,。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运用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踩在法律边缘的钢丝上,撩一下公序良俗的底线,借以显示自己营销手段的_________,并迎合部分人群难以名状的心理,几乎成为一些广告从业人员的惯性思维方式和操作伎俩。

由此产生的个别产品广告往往在是否违法的界定上显得极为模糊,但其品位与趣味的低下却_________。

在现代传播中,广告的地位显而易见。

“新闻就是配在广告旁边的东西。

”这是西方媒体人给新闻下的定义。

我们不认同这样的新闻观,它只是某些新闻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直接表述。

但这句话至少可以证明商业广告在传播中占据着地位不可忽视,有着巨大的价值和影响力。

商海风高,用广告赢得商战的例子很多,用广告影响、塑造、转变甚至玩弄受众消费观念以至价值观、世界观的事情也大量存在。

精心制作的广告大片能在一瞬间击溃受众的心理防线,而那些________的小广告也会对受众产生不良诱导。

定期给广告“洗洗澡”,这不只是有关管理部门的事,广告的发布企业和刊载媒体也应对低俗拙劣、罔顾社会风气的广告说“不”。

而广告面向公众,公众舆论是矫正不当传播的利器,公众对不良广告理当坚决抵制。

(),个别企业打擦边球的心思才能得到有效管控,我们的广告市场才会健康有序发展。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别出机杼不言而喻唯利是图别出心裁

B.别出机杼毋庸置疑利令智昏别有用心

C.与众不同不言而喻利令智昏别出心裁

D.与众不同毋庸置疑唯利是图别有用心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但这句话证明商业广告至少可以在传播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具有巨大的价值和影响力。

B.但这句话至少可以显示作为商业广告在传播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巨大的价值和影响力。

C.但这句话至少可以证明商业广告在传播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具有巨大的价值和影响力。

D.但这句话至少可以证明商业广告在传播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巨大的价值和影响力。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严管自律公众监督三者有机结合,“洗澡”才能成为广告的常态。

B.要想让“洗澡”成为广告的常态,就必须做到严管、自律、公众监督三者有机结合。

C.企业自律、部门严管加上公众监督,才能让“洗澡”成为广告的常态。

D.有了部门严管,再加上企业自律和公众监督,广告就会定期“洗澡”。

20.下面是一位学生写给老师的书信,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5分)

先生:

您好!

音问久疏,垂念已久,上周得先生所寄大作,拜读之余,唯叹文笔清丽、管见非凡。

又闻先生家兄近日来沪参加学术会议,若他有空闲,学生愿拨冗拜访,邀其游沪,以尽地主之谊。

学生近日习字有得,去信附上墨宝一副,烦请先生雅正。

学生:

××

×年×月×日

21.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将于2019年10月18日至27日在中国湖北武汉举行,其会徽名为“和平友谊纽带”。

请认真观察图形,指出其构图要素及象征意义(不考虑图右下的英文内容)不超过140字。

(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同学们,人类对意义的追寻永远不会停息,追寻意义是人类自身的价值所在。

我希望你们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无论境遇是好是坏,永远不要放弃追寻意义的努力。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2018年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这是一个利益在前,道德在后的时代:

金钱、地位、权力,已经成为世人追逐的唯一之物,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