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成因及后果修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9762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刍议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成因及后果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刍议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成因及后果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刍议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成因及后果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刍议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成因及后果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刍议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成因及后果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刍议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成因及后果修改.docx

《刍议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成因及后果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刍议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成因及后果修改.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刍议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成因及后果修改.docx

刍议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成因及后果修改

刍议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成因及后果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高速增长,我国贸易顺差规模也持续扩大。

2005年,我国的贸易顺差突破千亿美元,我国贸易顺差问题成为国内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

本文首先对贸易顺差的相关概念进行了介绍和我国贸易顺差的绝对量分析;然后对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接着对巨额贸易顺差给我国所带来的后果进行了研究;最后就提出了调整对外贸易顺差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进出口;贸易顺差;成因;后果

 

目录

摘要1

引言3

一、我国外贸顺差的现状3

(一)相关概念介绍3

(二)我国贸易顺差的绝对量分析4

二、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成因4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世界性的产业转移5

(二)国际市场需求强劲5

(三)消费的有效需求不足5

(四)政策和体制的原因6

三、巨额贸易顺差所带来的后果6

(一)持续的经常项目顺差导致国际贸易环境恶化6

(二)持续扩大的贸易顺差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6

(三)巨额贸易顺差使人民币币值承受了巨大升值压力7

(四)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加大央行货币政策执行难度7

四、调整对外贸易顺差的政策建议8

(一)增加进口,优化出口产品8

(二)提高出口效益,讲究出口质量8

(三)大力发展境外加工贸易,转移部分顺差8

(四)进一步调整国内供求结构,扩大内需,鼓励企业走出去9

总结9

参考文献10

致谢11

 

引言

自二十世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经济一改往日面貌,连续出现了对外贸易方面的顺差。

近几年来,这一趋势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引起国际乃至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中国海关总署于2011年1月10日公布了关于中国2010年全年进出口贸易的情况。

据海关统计资料所示,2010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值达到二万九千七百二十七点六亿美元,比往年同期(下同)增长了三十四点七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贸易额达一万五千七百七十九点三亿美元,比往年同期增长了三十一点三个百分点;进口贸易达到一万三千九百四十八点三亿美元,比往年同期增长了三十八点七个百分点;进出口贸易额顺差达到一千八百三十一亿美元,减少6.4%。

综观全球经济发展状况,2010年这一年来,中国进出口贸易顺差占GDP比率远远高于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也远远高于东亚的韩国、印尼、泰国等发展中国家,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持续顺差成为了引起了全世界瞩目的问题。

这般规模巨大的、连续的、绝对的贸易顺差,引发了国际各方面专业人士的广泛关注和评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国外人士持指责态度,他们认为中国贸易顺差的不断迅速的澎胀,给外国利益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并指责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的保护主义和有关人民币汇率的制度;还有部分国内言论却过于显得乐观,只是简单地将目前大额的贸易顺差当作是政府部门的工作业绩和成就来看待。

一、我国外贸顺差的现状

(一)相关概念介绍

贸易顺差,我们也叫它“出超”,就是特指在特定的年份里一个国家的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的情况。

贸易顺差了则说明当年该国的进出口贸易正好处于国际贸易的有利的地位。

在特定年份里一个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活动的发展状况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进出口贸易的顺差的大小来反映的

贸易差额则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年,或半年,或一季,或一月等特定的时间段内进出口总值之间的贸易差额。

贸易差额系数,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对外进出口贸易的不平衡程度,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表示方法是用顺差或逆差所占贸易总额比重来表示,一般说来进出口贸易的差额系数比重如果小于10%的话,这种情就当属于基本平衡。

加工贸易,从我国对加工贸易的相关定义的规定出发,本文所述加工贸易专指从国外保税进口部分或全部的原辅材料、包装所用物料、元器件、零部件等,再经国内企业进行加工装配以后,最后制成成品,重新出口国外的经营活动模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结构。

(二)我国贸易顺差的绝对量分析

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对外贸也曾经历过从“逆差”到“顺差”的缓慢的转化过程。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一年出现了平衡,两年出现了顺差,其余的七年里全是逆差,逆差总额合计达四十二点九亿美元。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情况得到了彻底的改变,除1993年外,中国进出口贸易总是处于顺差地位,并逐年呈现出增长的发展态势。

一九九六年到二0一0年的15年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累计顺差额达一万一千一百九十一点一一亿美元。

从以下一九九六年至二0一0年以来中国进出口增长和贸易差额情况综计表可以看到,中国进出口贸易顺差从一九九六年起不断增高,而且数额不断增大,特别是2005年中国进出品贸易顺差额更是突破了千亿美元大关,一直到2009年起才有所回落,但分析其顺差额数值同样在超过千亿美元。

表3.11996—2010年以来中国进出口增长和贸易差额情况(单位:

亿美元)

年度

出口

进口

贸易顺差

顺差/进出口(%)

1996

1510.5

1388.3

122.2

4.2

1997

1827.9

1423.7

404.2

12.4

1998

1837.1

1402.4

434.7

13.4

1999

1949.3

1657.0

292.3

6.1

2000

2492.0

2250.9

241.1

5.1

2001

2661.0

2435.5

225.5

4.4

2002

3256.0

2951.7

304.3

4.9

2003

4382.3

4127.6

254.7

3.0

2004

5933.2

5612.3

320.9

2.8

2005

7620.0

6601.2

1018.8

7.2

2006

9689.4

7914.6

1774.8

10.1

2007

12180.2

9558.2

2622.0

12.1

2008

14285.5

11330.9

2954.6

11.5

2009

12016.7

10056

1960.7

8.9

2010

15779.3

13948.3

1831

6.2

二、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成因

衡量一个国家能否始终保持对外进出口贸易的顺差,常常是作为该国的商品是否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标志。

一直以来,中国都拥有很好的政治经济环境,最近几年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为中国积极利用外资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要贸易形式、以外商投资或中外合资企业为对外贸易主体的有中国特色的进出口贸易结构。

中国在经济上积极融入外资的政策方针和独有的对外贸易结构,大力发展进出口贸易,大力拓展出口,使中国从一九九六年以来一直坚持着对外贸易顺差态势。

二00五年,中国贸易顺差额第一次冲破了千亿美元大关,中国对外贸易顿时成为国内外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二00六至二00八年,短短的三年里,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依然持续增长,到2008年对外贸易顺差额已达到二千九百五十四点六亿美元。

目前,是否能科学地分析和认识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急增的主要因素,早已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世界性的产业转移

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和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世界国际化产业转移后所形成的“亚洲加工、美欧消费”的世界经济发展局势。

自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起,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分配在全球的格局更加合理、快速,跨国公司根据其在经济上的优势和全球资源配置的战略要求,从而从发达国家中把一部份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工业转移到新兴的市场国家,却把另一部分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高端服务行业留在了国内。

这从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新兴的市场型经济国家在欧美市场的对外贸易的顺差。

在这种国际生产力布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中国外贸经济结构和以直接投资为主的外资利用的方式,使得中国市场经济处于制造业的末端,担负着众多亚洲国家的顺差的转移任务。

(二)国际市场需求强劲

近年来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一方面,经济快速发展为外贸出口提供了相当雄厚的物质基础,世界经济的强劲发展带动了国际贸易的大发展,为中国迎来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生产的适销对路的产品日益丰富,质量和附加值的提高也迎合了国际市场的需求。

(三)消费的有效需求不足

国内的有效需求减少导致了产能过剩,进而造成一般贸易、私营企业贸易顺差激增。

一方面,部分产业产能出现过剩,必然到海外寻找市场,导致贸易顺差短期内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宏观调控又压抑进口需求,顺差增加最多的产品类别,也是进口减少最多的主要产品类别,而且进口增速远低于出口增长速度。

产能过剩来自于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其中私营企业又扮演重要角色。

(四)政策和体制的原因

1979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面临着资金匮乏、技术落后、投资环境差、国内市场尚未建立等现实,当时仅有的优势是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在对外开放国策的指导下,我国建立了出口加工区、经济特区等。

后来在逐渐扩大开放的过程中,这一战略始终未改变,在此条件下,有两大因素在推动我国贸易顺差持续增长:

(1)实行各种优惠的吸引外资政策,如两免三减半的外资所得税政策,低廉的土地使用价格等,使得外国对我国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外商对华投资主要是在加工贸易领域,而加工贸易占据了我国总出口的一半以上。

目前在加工贸易主导的前提下,贸易顺差加大是必然的趋势。

(2)实施各种鼓励出口的相关贸易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解决资金、外汇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我国为鼓励出口、增加出口产品的竞争力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例如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尤其是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出口乏力,国家因此调整了出口退税率,对出口的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

出口退税政策鼓励了出口,对逐步攀升的贸易顺差起了扩大作用。

三、巨额贸易顺差所带来的后果

(一)持续的经常项目顺差导致国际贸易环境恶化

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进出口贸易顺差的快速增称长,中外贸易之间磨擦也在不断增多而且这种磨擦所产生的矛盾正在不断地加速升级,使得目前我国的一些产业与企业所面临的对外环境越来越严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节器控制也因此在一定程度受到了的很大的影响。

贸易顺差的过高会导致贸易之间摩擦的猛增,促使中国的企业生产与经营面临着更加巨大的不稳定性和更高的资本投入。

提高对外出口型市场的可预测性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有利因素,它有利于促进企业及早形成相对稳定的生产与经营模式以及其预期回报的可望性。

然而伴随着世界贸易磨擦的激励增长的同时,许多发达国家则采取了众多违反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和自由贸易相关精神的许多不合理的措施对其加以限制,并且滥用权利制造了许多不同形式的贸易壁垒和经济政策。

就目前来看,中国同美国、欧盟等许多主要的贸易经济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并逐步从企业、产品等微观经济层面上升到宏观的经济政策、方针、体制以及制度层面并呈不断延伸的状况,这样大大降低了企业对外出口型市场的可预测性,给企业对内对外投资以及生产与经营带来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从一个方面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成本投资。

(二)持续扩大的贸易顺差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根据世贸组织的统计,自对外贸易总额从一千亿美元上长到一万亿美元的过程中,美国用了二十年时间,德国则用了二十六年,而中国却仅仅只用了十六年的时间。

中国贸易尤其是对外出口贸易经济的发展如此之快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其低价格所占的竞争优势。

但是,此类出口模式所带来的通常是项目的顺差,其代价是其有限的环境与资源。

像这样下去,它必然会使其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与潜力造到严重的破坏,非常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健康的、可持续性发展。

中国往往是以牺牲其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来作为换取对外贸易顺差的代价的。

从中国出口商品的结构来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的顺差,虽然近几年来中国对外出口商品的结构得到了明显改观,突出表现在机电产品的对外出口在对外出口总额中所占据的比重的不断上升,从二000年的四十二个百分比上升到二00七年的五十七点六个百分比。

但是,相当大的部分对外出口的机电产品都是由外商投资企业自外国进口的半成品,到中国境内组装后再出口到外国的。

这样一进一出所带来的贸顺差,却是中国企业在耗费了大量的能源、土地和水资源的基础上,才获得的少许的组装加工费,在一个方面也给中国环境造成了更严重的污染。

另外,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中,很大部分产品是依靠落后的技术设备加工出来的低附加值的商品,,这类产品很多都是资源密集型的产品,这类产品的出口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所消耗资源的大量浪费和自然环境的污染。

(三)巨额贸易顺差使人民币币值承受了巨大升值压力

其一,我国人民币在预期升值的状况下,大量的投机资金涌入了房产市场和其他资本市场。

这些资金的涌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民币汇率的长期上升,潜在的压力不断扩大,同时也危胁到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长期的健康的向前推进与发展。

一些地方房价在短期内出现了迅速暴涨的现象,甚至房地产上出现了泡沫资产的状况。

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与热涨,给中国市场在未来吸引外商,引进外资,对中国市场进行直接投资和对外进行出口贸易造成了“隐患”,很有可能会引起许多的“国内资木外逃”的现象的发生,给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造成诸多消极的影响,也会从根本上对我国的金融安全造成极大地损害。

其二,因为巨额对外经济贸易顺差的现实存在,国际上的一些主要的贸易伙伴总是认为导致巨额贸易的赤字现象的首要原因是中国人民币的币值过低,于是对中国人民币的汇率制度一直持抨击的态度。

虽然二00五年七月对中国人民币的汇率制度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但一些西方国家总觉得中国人民币的汇率还是没有因为此次变革而改变得灵活。

发达国家中以美国为首的国家中,以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的逆差作为借口,不断给中国政府施压,强烈要求中国升值其人民币,甚至伙同一些与中国有对外贸易关系的国家对中国经济进行制裁。

(四)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加大央行货币政策执行难度

中国人民币的供给来源于财政渠道、银行信贷渠道和外汇占款等三大基本渠道。

面对强制结售汇的制度,中国中央银行担负着无限度回购外汇资金的义务。

近些年来,因为外贸的顺差所加大并引起的外汇储备的迅速飞涨,对外汇占款所投放的基础性货币资金已经“被迫”成为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资金的投放的主要形式。

巨大的外汇占用款额是中央银行买入外汇而形成的,从根本上增大了基础型货币资金的投放力度,然而基础型的货币一旦投入就会引起了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再加上要实现目前人民币市场的稳步升值发展的目标,又需要通过中央银行从金融市场中不断用人民币买进外汇,这就更加增大了中国货币资金的供给量,从而引起通货膨胀的发生。

大规模的外资资金的涌入,增加了国内市场对物质资料的需求,从根本上促使国内原材料、能源和交通在供求上的紧张,引起了生产资料价格的迅猛上涨,从而导致了国内市场的通货膨胀。

到二00七年十一月此,基础货币的外汇占款投放的比例约占了基础货币资金总量的八十个百分点左右,中国中央银行仅仅只用于对冲操作所发行的票据总额已经高达上万亿元之巨,这种对冲从根本上削弱了中央银行对货币资金供应的主导权利。

四、调整对外贸易顺差的政策建议

中国商品对外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许多有利的外部条件;同时由于对外经济贸易的顺差也给贸易带来了巨大摩擦,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

如何实现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相对均衡,从根本上解决好我国与国际上的主要经济贸易合作伙伴之间所产生的顺差问题,将成为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有待我们进一步在实践中去探索。

(一)增加进口,优化出口产品

增加一些进口的重要能源和资源的数量,加大对一些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的高新技术的引进和关键技术的设备引入,从而改造和提高国内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大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严格把握好资源性高、耗能高和污染严重的产品的出口关。

(二)提高出口效益,讲究出口质量

政府要严格整顿与规范对外贸易的经营秩序,花大力气对走私、骗退税、逃套汇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严格限制和制裁超低价竞销等损坏出口市场秩序的不法行为,维护中国出口企业以及产品的出口对国际市场的影响,以及在国际上的声誉。

加大商品出口的作用,极力避免行业间的恶性竞争与打价格战,加强同行业之间的不断协调和自律。

加强对出口企业在提高商品质量上的指导,提高商品的在市声中的档次,增大产品在出口方面的效益。

同时加大扶持生产名牌产品的企业的出口的力度,把出口商品放在名牌战略的高度进行实施。

并支持企业到国外对品牌产品进行推广、宣传和广告等活动。

从根本上实现出口商品从数量到质量的进一步升华。

(三)大力发展境外加工贸易,转移部分顺差

在实践中,我们应向日本、韩国、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等学习,借鉴他们在中国加工贸易方面的投资方法,在对本国产业安全和出口方面等不造成巨大负作用的情况下,政府应对一部分企业进行鼓励,让他们把后续的加工能力进行转移,从而带动中国加工方面的设备和优质商品的大量出口,近距离开拓国际市场,并开始利用其他国家的配额直接向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出口。

(四)进一步调整国内供求结构,扩大内需,鼓励企业走出去

中国的对外贸易的顺差是在一定程度上在特定国际国内贸易市场环境下形成的,是微观主体对投资进行选择和充分进行消费的结果。

加大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控制、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国民的实际财富收入是解决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增长过快的必要途径。

因此,要限制过快增长的对外贸易的顺差势头,必须控制固定资产资本的投资量,优化资产的产业结构。

面对中国条块分割的经济管理体制,我们应加大政府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的引入利用外资和外贸发展的考核力度。

目前我国注重国际分工而轻国内分工的现象还普遍存在,重国际市场而轻国内市场的状况仍然层出不穷,国内大市场的一统化建设还不能令人满意。

国内市场的分割不仅阻碍了我国对出口的扩大,更且也限制了进口量的增加。

因此,要对国内外市场进行科学的统筹,继续深化国内外市场的改革,促进国内大市场的统一化建设,从基础上降低市场分割对进出口贸易的阻碍。

同时,也要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加大对环境的保护,有选择地引进外资,鼓励有实力的国内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开展国际化经营产业的发展活动,以转移本国的过剩产能,获取海外投资的利益,还可以缓解贸易顺差引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对外贸易顺差其实就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一方面,增强了中国的对外贸易的支付能力,有效的解决了目前我国众多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治经济制度的济不断完善和创新,缓解了供大于求的过剩问题,推动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

另一方面,也加大了中国外汇增长的速度,增加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加剧了贸易的摩擦,从而加大了中国市场经济方面的宏观调控难度。

因此,中国政府应该积极调整其进出口贸结构,最大程度地减少资源型及附加值比较低的产品的出口问题,合理运用出口退税政策,扩大进口,尤其是那些高新技术产品和技术的进口。

同时应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从根本上消除在外汇上的政策限制,加强宏观调控解,让贸易顺差保持在对经济发展最有利的范围,降低经济运行的风险,使我国经济能够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静萱.关于我国贸易顺差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1,(05)

[2]梅新育.创纪录贸易顺差的影响与出路[J].新财经,2005,(11)

[3]本刊评论员.贸易顺差是好事还是坏事?

[J].中国海关,2007,(03)

[4]缪克平.对我国长期贸易顺差问题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07,(11)

[5]陈冬梅.我国巨额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与对策[J].经济论坛,2009,(12)

 

致谢

衷心感谢我的导师。

知识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这些都将使我终生受益。

在我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的老师始终给予我精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

他循循善诱的教导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在此谨向我的导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祟高的敬意。

同时,我也要向身边的同学表示感谢,因为论文中某些观点提出和他们的讨论是分不开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愿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以更加丰厚的成果来答谢曾经关心、帮助和支持过我的老师和同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