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9085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3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川省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川省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四川省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四川省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docx

《四川省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docx

四川省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四川省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22—24题(10分)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先主曰:

“君与俱来。

”庶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选自晋朝·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隆中对》)

【乙】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

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

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

“括不可使将。

”王曰:

“何以?

”曰:

“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

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

王以为若其父乎?

父子不同,执心各异。

愿勿遣!

”王曰:

“母置之,吾计已决矣。

”括母曰:

“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

”王曰:

“不也。

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

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选自西汉·刘向《烈女传·赵将括母》)

2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将军宜枉驾顾之顾:

(2)欲信大义于天下信:

(3)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用:

(4)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日:

2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2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凡三往,乃见”、“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两句中的“乃”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王以为若其父乎”、“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两句中的“若”的意义和用法也不同。

B.刘备善于听从他人意见,以诚心求得人才,终成就三国鼎立之势;而孝成王不听从他人意见,最终兵败。

C.两段选文在塑造人物时都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

甲文徐庶极力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侧面表现了诸葛亮的谋略与才干,乙文第一段写括母分析赵括父子是侧面表现括母仁智。

D.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两件事“三顾茅庐”和“长平之战”在两段选文中仅以“凡三往”“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就概括了,这是因为这两件事本身与突出两篇传记的主人公的性格关系不大,这也告诉了我们写文章时与中心关系不大的事件要略写。

22.(4分,每小题1分)

(1)拜访

(2)通“伸”,伸张(须写出本字和解释。

)(3)因此(4)每天

23.(3分)孝成王因为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因此最终没有加罪于她。

(“以”“卒”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4.(3分)C

 

宜宾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1题。

(10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8.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2分)

A.邹忌讽齐王纳谏讽:

B.孰视之孰:

C.朝服衣冠服:

D.徐公何能及君也何: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谓其妻曰亦不详其姓字

B.齐国之美丽者也吾妻之美我者

C.窥镜而自视学而不思则罔

D.欲有求于我也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20.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1.通过本段对邹忌行为的叙写,可以看出邹忌怎样的性格特点?

请概括。

(3分)

成都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共9分,每小题3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

“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尝贻余核舟一贻:

赠送

B.其两膝相比者比:

靠近

C.左手倚一衡木衡:

同“横”

D.钩画了了了了:

结束,完了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罔不因势象形B.中轩敞者为舱

因屏人曰:

“汉室倾颓”士卒多为用者

C.而竖其左膝D.则题名其上

学而不思则罔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船头上苏轼、黄鲁直和佛印的外貌、神情和姿势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显得非常逼真而生动。

B.作者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两人,一人悠闲自在,一人神情专注,写出了舟中轻松的气氛,跟船头的情景互相呼应。

C.作者在文中运用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笔法,生动地介绍了王叔远的雕刻作品,表现了他高超的雕刻技艺。

D.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雕刻品的各个细节,并按一定的空间顺序写来,

三、翻译、默写(10分)

7.把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4分)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2分)

译文:

(2)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2分)

译文:

清楚地表现了它的整体形象。

4.D(了了:

清楚明白)

5.D(“则”都解释为“就”。

A项“顺着”/“于是”;B项“是”/“被”;C项表并列,可不译/“却”)

6.A(文章对三人的描写各有侧重,并不是都进行了详细的描写)

7.(4分)

(1)(2分)船从头到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高大约两个黄米粒左右。

(大意正确计1分,落实“奇”“可”的意思各计O.5分)

(2)(2分)左臂挂着念珠靠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大意正确计1分,落实“倚”“历历”的意思各计O.5分)

达州

【甲文】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出师表》)

19.用“/”标示出下面句子的停顿。

(仅标一处)(1分)

今齐地方千里

20.下列加点字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B.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孰视之,自以为不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1.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答: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2.【质疑探究】邹忌和诸葛亮都苦口婆心地劝谏他们的君主,他们希望达到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然而他们劝谏的艺术各有不同,你认为他们的不同表现在哪里?

(3分)

答:

23.【迁移拓展】劝谏是一门艺术,魏徵以“载舟覆舟”劝谏唐太宗,实现了“贞观之治”;曹刿用“取信于民”劝谏鲁庄公,打赢了“长勺之战”。

因为要迎接中考班主任取消了本班的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为了让班主任恢复你们的这些课程,你准备和他(她)这样说:

(2分)

答:

19.(1分)今齐地/方千里

20.(2分)C

21.(4分)

(1)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

(2)皇宫中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提升、处分、表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有所不同。

(每小题2分)

22.(3分)

第一问:

都希望他们的君主能广开言路,接受意见。

(1分)

第二问:

邹忌:

用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现身说法,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1分)诸葛亮:

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由主而次,循循善诱,谆谆告诫,不失人臣身份。

(1分)

23.(2分)略。

评分要点:

注意称谓、说话的语气、分寸,符合情景内容即可。

广安

阅读《鱼我所欲也》和《万事莫贵于义》,完成29-32题。

(15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告子上》)

【乙】子墨子曰:

“万事莫贵于义。

今谓人曰:

‘予①子②冠履③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

’必不为。

何故?

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

又曰:

‘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必不为。

何故?

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

争一言④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故曰:

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

【注释】

①予:

给,送。

②子:

你,代词。

③履:

鞋子。

④一言:

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2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3)今谓人曰()(3)何故()

3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31.【甲】文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具体来说是用这个比喻来阐述的观点;【乙】文论证层层深入,首先论证了帽子鞋子不如手脚珍贵,其次论证了,然后论证了生命不如义珍贵,最后强调了的中心论点。

(4分)

32.【甲】【乙】两文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您认为“义”的内涵是什么?

今天还有坚持的必要吗?

为什么?

(3分)

29.患:

祸患,灾难是:

这、这样谓:

对……说故:

缘故、原因

评分说明:

每空1分,共4分

30.

(1)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采用的呢?

(2)送给你天下,却要你的性命,你愿意这样做吗?

评分说明:

关键词翻译正确,语句通顺,意同即可。

每小题2分,共4分

31.舍鱼而取熊掌舍生取义天下不如生命珍贵万事莫贵于义(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

评分说明:

每空1分

32.“义”是正义,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

(1分,答到“正义、大义”均可得1分)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人民(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所以我们应该坚持。

(2分)

乐山

秦巨伯

瑯琊①秦巨伯,年六十,尝夜行饮酒,道经蓬山庙。

忽见其两孙迎之,扶持百余步,便捉伯颈著地,骂:

“老奴,汝某日捶我,我今当杀汝。

”伯思惟某时信捶此孙。

伯乃佯死,乃置伯去。

伯归家,欲治两孙。

两孙惊惋,叩头言:

“为子孙,宁可有此?

恐是鬼魅,乞更试之。

”伯意悟。

数日,乃诈醉,行此庙间。

复见两孙来,扶持伯。

伯乃急持,鬼动作不得。

达家,乃是两人也。

伯著火炙之,腹背俱焦坼②。

出著庭中,夜皆亡去。

伯恨不得杀之。

后月余,又佯酒醉夜行,怀刃以去,家不知也。

极夜不还。

其孙恐又为此鬼所困,乃俱往迎伯,伯竟刺杀之。

(选自《六朝志怪小说选译》)

注释:

①瑯琊:

古郡名,治所在今山东省胶南县。

②坼:

裂开。

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A.伯思惟某时信捶此孙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B.乃置伯去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C.伯意悟目似瞑,意暇甚

D.夜皆亡去广故数言欲亡

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怀刃以去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B.其孙恐又为此鬼所困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C.乃是两人也陈涉乃立为王

D.伯恨不得杀之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巨伯的孙子虽挨过爷爷的打,但并没有因此而怀恨,反而在深夜出去迎接他,可见他们是很懂事的孩子。

B.秦巨伯曾经识破鬼的骗术,并捉住它们把它们放在火上烤得腹背俱焦,但最终还是误杀了两孙子。

C.选文中鬼共三次假扮秦巨伯的孙子,因为秦巨伯好酒常醉,共有两次被鬼所骗。

D.这篇文章说的是人妖易混,若辨别不清,就会干出错杀无辜,放纵鬼魅的事情来。

9.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和教材上学过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为子孙,宁可有此?

恐是鬼魅,乞更试之。

(《秦巨伯》)

译文: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出师表》)

译文:

6.C7.A8.C

9.翻译。

(6分,每小题3分)

(1)译文:

(我们)做子孙的,难道能这样做吗?

恐怕是鬼魅作怪,求你再去试试看。

(译出“宁”、“更”得1分,整个句子通畅2分)

(2)译文:

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职责和分内的事情。

(译出“所以”、“职分”、判断句式2分,句意通畅1分)

泸州

隆中对陈寿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先主曰:

“君与俱来。

”庶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

“善!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

”羽、飞乃止。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屏

(2)欲信大义于天下信

(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日

(4)愿诸君勿复言愿

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犹鱼之有水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B.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C.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D.曹操比于袁绍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6分)

(1)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3分)

翻译:

(2)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3分)

翻译: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隆中对策”前,作者先采用侧面叙写的方式衬托出诸葛亮的与众不同和非凡才智。

B.诸葛亮以高祖刘邦在益州成就帝业为例提示刘备可以将益州作为建立蜀汉大业的基地。

C.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既论及地理、经济、军事等因素,又提到了恤民和用贤的重要。

D.文章通过隆中对策这一核心事件,突出展示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远见卓识。

答:

()。

4.(共4分)屏:

命人退避信:

(通“伸”)伸张日:

一天天愿:

希望(一词1分)

5.(3分)A(A项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B项分别为并列关系、修饰关系的连词。

C项分别译为“凭借”、“于是”。

D项分别为“同”、“在”。

6.(共6分)

(1)这个人值得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您应当屈尊亲自去拜访他。

(3分,就见1分,枉驾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2)将军亲自统率益州大军从秦川出击,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水来迎接将军您呢?

(3分,“出于秦川”1分,“箪食壶浆”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7.(3分)A(应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眉山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期年(满一年)之后B.闻(使……听到)寡人之耳者

C.宫妇左右莫不私(偏爱)王D.吾妻之美(漂亮)我者,私我也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孰与徐公美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B.乃下令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暮寝而思之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D.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0.下列有关对文意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从中悟出道理。

B.齐威王胸怀宽广,能虚心纳谏,身体力行,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

C.邹忌运用设喻的方式劝谏齐王主要是为了铲除齐王身边的小人,从而达到广开言路,民富国强的目的。

D.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启示我们说话要达到最佳效果,就要注意对象,尊重对方,用语委婉,还要用对方可接受的方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0分)

三、课内文言文翻译、诗词阅读、古诗文积累(12分)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微斯人,吾谁与归?

8.D(美: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以……为美)

9.D(A:

前“孰”:

谁,后“孰”:

仔细B:

前“乃”:

于是,就后“乃”:

竟然C:

前“而”表修饰,后“而”表转折)

10.C(并非主要铲除齐王身边的小人)

三、课内文言文翻译、诗词阅读、诗文积累(12分)

11.

(1)能在公共场合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2分,关键词:

于、谤讥、闻,每错一个扣0.5分,用语不连贯扣1分)

(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微:

没有,解释错误扣1分,后句倒装句、疑问句,句式错误扣1分)

六、课外文言文阅读(4分)

记母教铨①时,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

母手纺绩②,口授句读③。

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

儿怠,则少加夏楚④,旋复持儿泣曰:

“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

”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诵之。

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

“醒矣!

”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

少间,复令读。

鸡鸣方卧焉……铨终学有所成,蜚声文坛。

(选自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有改动)

【注释】①〔铨〕清代著名文学家蒋士铨。

②〔纺绩〕织布。

③〔句读(dòu)〕句子中间停顿的地方,泛指文章。

④〔夏(jià)楚〕责打。

2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

24.请根据文意,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2分)

(1)用一个四字短语给本语段加一个较恰当的标题。

(2)结合全文,说说“铨亦泣”的主要原因。

六、课外文言文阅读(4分)

23.母亲坐在床上,用被子盖着我的双脚,解开衣服用胸口暖和着我的脊背。

(2分,于、以、被:

翻译错误,各扣0.5分,句意不通顺扣1分)

24.

(1)严母教子、严母陪读、母陪子读(1分,若答“勤奋读书”一类,只给0.5分,不合要求不得分)

(2)儿子为母亲深夜陪读而感动,为自己深夜睡着惭愧而哭(儿子被母亲的做法感动而哭)(1分)。

内江

二、文言阅读及诗词积累(18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5—8题(12分)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