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8730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docx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docx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何卓亚赵霞丁擘

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都指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这是近期中央三次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给河南的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一 河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按照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总体部署,河南省的文化产业全方位、多元化、多层次发展,与全省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紧密结合,正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5年~2010年间,全省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达到了17.1%、17.1%、15.5%、15.1%、15.9%,高出同期全省GDP增长3.0、2.5、3.4、4.4、3.7个百分点,在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进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调结构转方式,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很多产业都出现了产能过剩,文化产业却是少数几个总供给还远远不能满足总需求的产业之一。

自从省八次党代会确定了两大跨越目标后,作为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在全省各方面受到的关注度、参与度空前提高,加快文化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

河南有9405万常住人口,根据现有的经济发展状况,文化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同时,互联网的发展和广泛运用,极大地改变了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河南全省拥有3043万户的互联网用户,文化创作生产和交流传播有着新的、广阔的平台。

在金融危机时期,文化产业也是逆势而上,保持了较高的增速,文化产业所具有的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生态增值、低碳经济等特点和功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当前,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正迎来一个黄金时期。

从文化产业的主要行业情况(以下数据统计范围为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下同)看,2010年与2008年相比,两年间全省音像制品出版业增长了186.2%;电子出版物出版业增长了49.8%;新闻业增长了37.8%;图书出版业增长了15.8%;报纸出版业增长了77.9%;期刊出版业增长了81.8%;其他出版业增长了279.9%。

这些行业的快速增长,对调结构转方式,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制造业中,两年间全省工艺美术品制造业增长了81.6%;玩具制造业增长178.6%;乐器制造业增长70.9%;机制纸及纸板制造业增长31.1%;手工纸制造业增长65.4%;包装装潢及其他业增长69.5%;印刷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62.1%;广播电视设备制造业增长50.8%;复印和胶印设备业增长373.3%。

在文化服务行业中,两年间全省互联网信息服务增长了198.2%;,无线广播、电视增长392.1%;会议及展览服务增长150.3%;社会人文科学研究增长192.2%;其他专业技术服务增长271.3%;文艺创作与表演增长61.7%;群众文化活动增长62.9%。

数据显示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文化产业作为促进传统产业创新的先导产业之一,形成了推进新兴产业崛起和发展的新亮点,较快地引起整个产业结构转型,而且促进其他产业的转型的特点。

(二)文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

“十一五”期间,全省深入贯彻八次党代会精神,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增强河南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重点文化产业中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联合或重组,壮大企业规模,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文化领域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

文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文化产业单位数不断增长,截止2010年底,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17196个,比2008年增加951家。

文化产业具有广泛吸纳各类社会劳动力的特点和优势,正在逐步成为全省提供就业机会的重要行业。

由于文化产业涉及近百个行业,跨度很大,这些行业对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的要求各不相同,差异也很大,因而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适合各种类型的企业、人群和资本的进入,既可以发展拥有高新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也可以接纳个体式的工作室或家庭式的生产作坊,既可以吸纳掌握高新科技的高端人才,也能满足具有一技之长的普通劳动者的就业要求。

在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于吸纳劳动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省文化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2010年从业人员46.03万人,比2008年增加4.22万人。

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年增长4.97%,高于全社会从业人员1.3%的增长速度。

(三)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协调发展,重点行业成就显著

河南各级连续加大财政对公益性文化事业领域的投入,集中力量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提供群众满意的公共文化服务,全省文化产业实力不断增强,从2010年(下同)数据看,重点行业的主力地位进一步提升。

1.新闻出版业发展成就显著

豫版出版物竞争力不断增强。

全省共有图书发行网点8499个,其中国有新华书店1274个;出版各类图书4876种,总印数达20150万册;出版报纸123种,总印数达到21.4亿份;出版音像及电子出版物174种,数量360.5万盒(张)。

在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选中,河南第二新华印刷有限集团公司印制的《鲁迅》、河南凯瑞数码公司生产的DVD9-R荣获印刷复制奖提名奖。

4种报刊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儿报刊,101种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分获“河南省优秀图书奖”和第八届河南省优秀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奖。

豫版出版物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和外向型发展,组团参加北京图书订货会和第二十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分别实现订货码洋2087万和2300万元。

2.广播影视业快速发展

(1)全省广播电视系统共有从业人员4.22万人,资产总额109.2亿元。

全省共有广播电台18座,公共广播节目套数150套;电视台18座,公共电视节目套数166套。

全年广播节目播出时间626071小时,全年电视节目播出时间869059小时。

全省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了97.30%,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了97.39%。

有线电视用户725.14万户,入户率24.28%。

(2)精品生产成效明显。

省影视制作集团参与拍摄的主流商业大片《叶问2:

宗师传奇》内地票房累计收入2.33亿元,全球票房突破3亿元,荣膺2010年上半年国产影片票房第一名。

戏曲电影《程婴救孤》获第15届美国洛杉矶国际家庭电影节最佳外语戏曲影片奖。

电影《少林四小龙》、《苍生大医》获第15届美国洛杉矶国际家庭电影节入围奖。

(3)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提前完成。

高标准、高质量完成1840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建设任务,使38.6万偏远地区农民群众能够收听收看到包括中央和省在内的4套以上广播节目、8套以上电视节目。

全省农村数字电影放映覆盖率达到100%。

3.文化事业持续繁荣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建全。

一批重点文化设施相继建成。

新建达标县级“两馆”9个,维修改造县级“两馆”20个。

新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项目581个,已达标917个。

文化惠民工程进展顺利,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活跃。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年共新建51个县级支中心、598个乡镇服务点、18590个村级服务点。

(2)舞台艺术生产迈上新台阶。

文艺演出持续活跃,重大赛事成绩显著。

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新编历史剧越调《老子》获得文华大奖,实现了在全国文华大奖评选中的“四连冠”;豫剧《香魂女》入选2010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实现了河南在这一项目上的“五连冠”。

(3)文化遗产保护扎实有效。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全面加强。

3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单。

古籍保护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全省现有各类文物点约8万处,其中有3处世界文化遗产──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和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189处(198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4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000余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省有各类博物馆150座,104座博物馆实现了免费向公众开放,全年免费接待观众1000多万人次。

河南博物院被确定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郑州博物馆、洛阳博物馆、南阳汉画馆被确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4)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

河南少林寺武僧团赴喀麦隆、刚果(布)和赤道几内亚等国家进行了文化交流演出。

河南艺术团赴新西兰、萨摩亚等南太平洋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等。

“中原文化走出去”进一步拓展。

豫台文化交流不断深化。

二 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文化产业总量较小,结构调整的压力很大

(1)相对河南经济大省来看,全省文化产业总量小,占GDP比重偏低。

2010年河南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367.13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5.7%,占GDP的1.6%,达到文化强省的目标任务很重。

(2)单位人员规模偏小。

2010年末,平均每个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有从业人员27人。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0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37人;限额以上批零企业75人,限额以下批零企业9人;服务业企业13人,文化事业单位29人。

文化产业以中小企业居多,单位的人员规模偏小,文化产业集约化、规模化水平亟待提高。

(3)产业结构不合理。

河南的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既影响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又制约着文化产业发展的后劲。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制造业比重过大。

在法人单位中,文化产品和设备制造业占全部法人单位增加值的54.1%;文化产品批发零售业占5.8%;文化服务业占39.7%。

从结构看,文化产品和设备制造业比重过大,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艺娱乐业等为主体的文化服务业比重较低。

相对当前文化需求多样性、多层次、个性化的趋势,高质量、高品位,切合文化市场需要的内容产品和服务需要大力加快发展。

其二,核心层在文化产业的整体格局中比例较低,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不够。

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的分层结构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之比为34.7:

19.0:

46.3,而这一比例在2008年是35.7:

22.1:

42.2,相比之下结构仍有待改善。

属于文化产业核心层的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发展缓慢,属于文化产业“外围层”的娱乐文化服务、旅游文化服务、广告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及网吧等新兴文化产业比重偏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南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2.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拳头产品和重点企业

河南文化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高、核心竞争力不足,企业的创意、研发、制作水平较低,内涵深刻、风格独特、形式新颖、技术先进的精品力作和知名的文化品牌较少,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另一方面由于小型企业居多,资源相对分散,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使得产业主体呈“小、弱、散”的局面。

现代大型文化企业不多,缺少文化领域的战略投资者和骨干企业。

3.文化投入总量仍显不足

为了促进新兴的文化产业发展,政府的资金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虽然各级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加,但由于长期以来文化建设经费基数低、底子薄、基础条件差,财政投入的增长与文化发展的需求之间仍有不小的差距,目前文化投入总量仍显不足,文化产业发展基础条件薄弱。

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投资为165.63亿元,较2009年增长10.7%,但远远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0%的增长速度。

4.文化消费水平较低,动力不足

河南作为人口大省,文化消费市场具有巨大潜力,但从实际情况看,这种潜力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010年全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593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5524元,无论是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位居全国第17位。

人均收入的状况直接决定着支出的能力。

城镇居民日常消费支出中,食品消费支出比重最高,恩格尔系数达到33.0%;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10838元,实际增长9.6%;家庭人均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为741元,实际增长29.1%,但占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仅为6.8%,同比提高0.88个百分点,低于全国7.2%的平均水平。

2010年河南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消费支出比重同样最高,恩格尔系数达到37.2%,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82元(全国4382元),实际增长4.7%(全国5.9%),家庭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250.47元(全国367元),实际增长6.4%(全国7.7%),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6.8%,反而比上年低0.1个百分点,更低于全国8.4%的平均水平。

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的潜力还远未得到释放。

相对较低的文化消费制约了河南文化市场的发育,主要是居民的收入水平较低。

河南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影响全省文化消费的主要因素;再就是缺乏创新产品,河南的文化产品依然是在传统中徘徊,文化消费水平和消费层次较低,新兴文化消费品发展不快;三是文化产品的供给滞后。

文化产品是文化消费链条的上游,因此文化产品的丰富度如何,文化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等都深刻地影响着文化消费的发展。

三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作为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文化产业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升级、促进现代服务业。

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不仅体现在增长速度上,更体现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的巨大推动作用上。

1.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

文化产业要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文化产业结构需加大调整。

一是要提高现代新兴文化产业比重,提升文化产品科技含量。

以网络服务和信息咨询业、文化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应促其加速发展,提高比重,形成主导地位。

二是鼓励打破地区、部门分割和垄断,以资产为纽带,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促进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的合理配置,形成一批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实现优化组合,提高河南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是以信息产业带动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数字电视、数码电影、宽带接入和视频点播、电子出版和数字娱乐等新的文化产业群有较大的发展前途,将成为文化产业的主流,在文化领域的广泛运用和创新发展趋势非常明显,因此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加快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促使传统文化产业比重过大的现状在文化产业结构的数字化提升中得到根本性改变。

四是理顺文化产业内的各个链条、环节、要素之间以及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建成良性互动机制。

使文化产业内部的创作、出版、展演、传播、教育、销售及消费各环节上下连接,环环相扣,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营建起文化产业链的良性循环机制,推动文化产业走向繁荣。

2.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培育龙头企业

依据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重点抓好传媒出版、文化旅游、演艺娱乐、艺术与工艺美术、文化创意、文化会展、影视制作、武术体育、动漫游戏等九大产业,加大扶持力度,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

要在龙头企业培育上实现新突破,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并以大型企业集团为龙头,引领社会资源向龙头企业集聚,促其做大做强。

力争形成一批跨行业跨地区经营、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引领和带动全省文化产业整体发展。

3.扩大文化消费,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劲的需求动力

虽然目前河南文化产业有着巨大的文化消费空间,但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却一直没有很好发挥出来。

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靠文化消费拉动。

不断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新变化和审美、娱乐、休闲的新需求,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培育文化品牌、扩大文化消费的市场份额,有利于增强文化消费的连续性,使文化消费成为长久的、可持续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