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题库中考科学2化学选择80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85740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3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题库中考科学2化学选择80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精品题库中考科学2化学选择80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精品题库中考科学2化学选择80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精品题库中考科学2化学选择80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精品题库中考科学2化学选择80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题库中考科学2化学选择80题.docx

《精品题库中考科学2化学选择80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题库中考科学2化学选择80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题库中考科学2化学选择80题.docx

精品题库中考科学2化学选择80题

精品题库:

2015中考科学试题精选2(化学选择80题)

元素和化合物(23题)

1.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O2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

11

2.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测定室内甲醛的含量是否超标。

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KMnO4+5CH2O+6H2SO4=2K2SO4+4MnSO4+5X+11H2O,则X的化学式为()

A.COB.CO2C.H2CO3D.K2CO3

3.某家庭式空气净化器在工作时会释放出臭氧(O3),利用其强氧化性杀菌消毒并转化为无污染的氧气。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O3的强氧化性是由O3结构决定的B.等质量的O3与O2所含的原子个数不同

C.O3转化为O2是分解反应     D.O3与O2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4.“速力菲”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物,其主要成分是琥珀酸亚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琥珀酸亚铁中C、H、O、Fe的原子个数比为4:

4:

4:

1

B.琥珀酸亚铁由4种元素组成

C.琥珀酸亚铁中C、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

1

D.琥珀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2

5.Mg(OH)2分解需吸收热量,生成耐高温的MgO和水蒸气。

利用这一性质,可将Mg(OH)2添加到易燃性材料中做阻燃剂。

关于Mg(OH)2能起阻燃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Mg(OH)2分解要吸热,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Mg(OH)2分解能够降温,使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

C.Mg(OH)2分解生成的MgO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了空气

D.Mg(OH)2分解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的浓度

6.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质量(g)

5.2

X

7.2

2.8

A.a和c是反应物     B. d一定是催化剂C.X=2.0g         D.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7.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以杀死癌细胞。

下列有关“纳米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B.“纳米车”分子不是由原子构成的

C.“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

D.“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

8.据说化学家已创造出了对CO2具有较强吸收能力的粉状物质——“干水”,它每个颗粒中含水95﹪,外层是SiO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干水是一种混合物B.干水吸收CO2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C.干水和干冰都是氧化物D.干水中的水分子和普通的水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9.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经过了几代科学家的艰辛努力,直到现在仍在探索中。

其中,行星模型的提出标志着原子结构的现代模型的问世,如图是锂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图中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4个中子。

不能根据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

A.原子始终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B.原子核的体积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很小部分

C.构成原子核的粒子之间存在一种互相吸引的力

D.原子呈电中性

10.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A.Fe2O3+3CO2Fe+3CO2B.2KMnO4K2MnO4+MnO2+O2↑

C.Fe+CuSO4FeSO4+CuD.FeCl3+3NaOH=Fe(OH)3↓+3NaCl

11.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C.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3:

17D.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7:

10

12.某同学根据日常经验推测,可燃物燃烧可能与氧气和温度有关,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④

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

白磷燃烧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可燃物燃烧可能与温度有关

B.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可燃物燃烧可能与氧气有关

C.对比实验②和④,可研究可燃物燃烧可能与氧气有关

D.对比实验①和④,可研究可燃物燃烧可能与氧气和温度有关

13.近来有研究报告称:

除去“普通水”里含有的氮气和氧气后,水的去污能力将大为加强。

对此的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普通水”含有氧分子

B.除去氧气后,水分子的构成发生了改变

C.“普通水”含有氮分子

D.氮气和氧气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

14.据报道,氢氧燃料电池公交汽车已经驶上北京街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解水制取氢气是理想而经济的制氢方法

B.发展氢氧燃料电池汽车不需要安全高效的储氢技术

C.氢氧燃料电池汽车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城市空气污染

D.氢氧燃料电池是把氢气和氧气内部的热能转化为电能

15.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

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

如果按照物质的组成对空气、纯碱、氧气、烧碱、水、硫酸六种物质进行分类,则图中虚线框内的物质①、②、③、④、⑤、⑥依次为()

A.空气、硫酸、纯碱、烧碱、水、氧气

B.空气、硫酸、烧碱、纯碱、水、氧气

C.空气、硫酸、烧碱、纯碱、氧气、水

D.空气、硫酸、纯碱、烧碱、氧气、水

16.美国一项最新研究称,某些常用的药物抗胆碱能药物,治疗失眠、花粉热等药物,与患痴呆症有一定的关联。

溴化异丙阿托品在这类药物之列,其化学式为C20H30BrNO3,该常温下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味苦。

溶于水,略溶于乙醇,不溶于其他有机溶剂。

熔点232~233℃。

关于溴化异丙阿托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个溴化异丙阿托品分子含有55个原子

B.溴化异丙阿托品含有NO3-离子

C.溴化异丙阿托品由C、H、Br、N和O五种元素组成

D.溴化异丙阿托品相对分子质量为412

17.据2015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山东省东营市、滨州市许多不法厂商生产不合格的“调和汽油”,生产的93号汽油是把一部分90号的汽油配上大量的石脑油、芳烃和MTBE(抗暴剂)等各种化工原料简单混合而成。

这种汽油损害汽车,污染环境,影响健康。

MTBE的化学式为CH3OC(CH3)3。

以下关于MTBE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MTBE”是一种有机物

B.一个“MTBE”分子由18个原子构成

C.“MTBE”分子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5:

12:

1

D.“MTBE”完全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55:

27

18.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物质质量/g

8

32

5

4

反应后物质质量/g

16

4

x

24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

4

D.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7:

5

19.善于梳理科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聪明.以下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物质与微观构成

B

能量的获取与物质的变化

金属铜﹣由Cu原子构成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Na+和Cl﹣构成

汽油燃烧产生能量﹣通过化学变化

利用核反应发电﹣通过化学变化

利用风力、潮汐发电﹣通过化学变化

C

元素与人体健康

D

物质使用与安全常识

缺维生素C﹣易引起坏血病

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佝偻病

缺碘﹣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验纯

汽车在加油站加油﹣严禁烟火

冬天使用燃煤炉子取暖﹣注意室内通风

20.一定温度下,在下图所示装置中,固体X与气体Y反应.生成气态产物,当改变温度时该气态产物发生逆向反应,重新生成X和Y。

利用上述反应原理和装置,对含杂质的固体Co进行提纯(杂质不参加反应),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Co(固)+2HCl(气)=CoCl2(气)+H2(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1中的温度为600℃

B.容器2中的固体是纯净的Co

C.该装置最终导出的气体是CoCl2和H2

D.固体Co从容器1到容器2的过程为物理变化

21.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等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建立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循环体系:

结合上述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是守恒的;②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③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④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2.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流程简图如图,其中沉淀池中的主要反应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沉淀池中的反应物共含有五种元素

B.NaHCO3能沉淀,说明它是难溶性物质

C.图中X可能是氨气

D.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更多地析出沉淀

23.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如图所示两个实验。

已知所用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

①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②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可观察到铜丝由红色变成黑色;

③停止加热后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24mL;

④实验取用铜丝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⑤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⑥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1/5体积的氧气.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  )

A.2个B.3个C.4个D.5个

酸碱盐和金属(37题)

24.对于化学反应X+K2CO3=2Y+CaCO3↓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X只能是熟石灰

C.Y中一定含有钾元素D.X中阴离子化合价是﹣1价

25.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SO4、Na2CO3、BaCl2、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

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沉淀中滴加稀盐酸,沉淀的量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由此推断白色固体中()

A.肯定只存在BaCl2B.可能存在NaCl

C.可能存在Na2SO4D.肯定不存在Na2CO3

26.在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测定逐滴滴加盐酸后相应溶液的pH,并在坐标图中将这些点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得到溶液的pH随盐酸量增加而变化的图象.当加入一滴盐酸后,溶液颜色从红色突然变成无色,则滴入这滴盐酸前后溶液pH最可能的变化范围是(  )

A.AB.BC.CD.D

27.向盛有4.9g20%的硫酸中,慢慢滴加10g20%的Ba(OH)2溶液,能正确表示其变化图像的是

ABCD

28.科学老师介绍世界上的最强溶剂“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液),可以溶解黄金的事例引起了同学们的热议。

黄金溶解在“王水”中形成HAuCl4(四氯合金酸),没有氢气产生。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王水”溶解黄金是化学变化;②金比氢不活泼;

③HAuCl4中,Au的化合价为+3价;④可以将pH试纸伸入“王水”中测其酸碱度。

A.①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③

29.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鉴别出来的是()

A.HCl CuCl2 NaNO3 Na2SO4B.BaCl2 Na2CO3 HCl(NH4)2CO3

C.FeCl3 HCl NaCl NaOHD.Na2CO3 Na2SO4 HCl H2SO4

30.小金在网络上看到一则帖子声称“可乐和曼妥思薄荷糖同时服用可致命。

”这引起了小金的兴趣,小金把2颗曼妥思薄荷糖放入一瓶可乐中,马上出现了喷涌现象,但两者同时食用后,身体却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感觉。

小金百思不得其解,最终查阅资料得知此喷涌现象属正常反应,主要是曼妥思薄荷糖表面含有阿拉伯胶,它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却能加快可乐等碳酸饮料分解,使之瞬间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出现喷涌现象。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阿拉伯胶在反应中相当于催化剂

B.喷涌现象发生时,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

C.把曼妥思薄荷糖放入雪碧中不能形成喷涌现象

D.喷涌而出的二氧化碳是一种氧化物

31.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要了解工厂排放的废水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图中表示了7个可能

的水样采集点(箭头表示水流方向),其中最重要的采集点是()

A.①③④⑦B.①②⑤⑦C.②③④⑥D.②⑤⑥⑦

32.某学生设计了一个“黑笔写红字”的趣味实验。

滤纸先用氯化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铂片上,接通电源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

据此,下列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

A.出现红色字迹可能是因为生成了KOH

B.出现红色字迹可能是因为生成了NaOH

C.接通电源后铅笔写字时发生了化学反应

D.断开电源写字字迹不会变红

33.某化工厂按如下步骤进行生产:

(1)以煤为燃料煅烧石灰石;

(2)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吸收

(1)中产生的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3)使步骤

(1)中产生的氧化钙跟水反应;

(4)消石灰跟碳酸钠反应。

该厂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物质有①石灰石;②碳酸钠;③碳酸氢钠;④烧碱;⑤二氧化碳;⑥熟石灰。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起始原料是①、③B.起始原料②、⑥

C.最终产品是⑤、⑥D.最终产品是③、④

34.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铁粉

铜粉

加入过量稀盐酸,过滤

B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通入氧气点燃

C

硝酸铜溶液

硝酸银

加入过量铜粉,过滤

D

氢氧化钠溶液

碳酸钠

加入适量稀盐酸

35.将下列各组内的物质混合,如果各组中的最后一种物质均过量,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纸上只留下一种不溶物(纯净物)的是()

A.Fe(OH)3、CuSO4溶液、NaOH溶液B.Na2CO3溶液、澄清石灰水、盐酸

C.MgSO4溶液、Ba(NO3)2溶液、盐酸D.BaCl2溶液、AgNO3溶液、稀硫酸

36.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Na2CO3溶液。

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oa段表示生成气体的过程B.b点溶液中溶质有2种

C.c点溶液的pH>7D.x值为106.0

37.如右图所示,当打开分液漏斗上的活塞让水滴入大试管中,可观察到以下现象:

①U形管中a液面上升,b液面下降②烧杯中的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则大试管中的固体M和烧杯中的饱和溶液N可能是(  )

A.M是CaO,N是KCl溶液B.M是KOH,N是NaCl溶液

C.M是NaOH,N是NaNO3溶液D.M是NH4NO3,N是KNO3溶液

38.下右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下面四组选项中,符合下右图要求的是()

A

Na2CO3

Ca(OH)2

NaOH

HCl

CO2

B

HCl

Fe2O3

H2SO4

Zn

CuCl2

C

C

CuO

HCl

O2

CO

D

Al

H2SO4

NaOH

CuCl2

Al2O3

39.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

A.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

B.将生锈严重的铁钉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

C.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D.将过量的等质量的镁和锌跟别加入到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

40.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所选试剂不合理的是(  )

A.CaO (CaCO3)  稀盐酸B.NaOH溶液[Ca(OH)2溶液]碳酸钠溶液

C.Cu(Fe):

硫酸铜溶液D.CO(CO2):

氢氧化钠溶液

41.为研究“碱与盐反应”的规律,设计了如上右图所示的五组实验,每支试管盛有3毫升溶液,分别向试管中滴加3滴溶液,除氢氧化钙溶液是饱和外,其余溶液的质量分数都为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组和乙组实验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B.乙组和丙组实验均能观察到蓝色沉淀

C.乙组实验产生的沉淀质量比丁组多D.戊组实验产生的沉淀质量比丙组少

42.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固体,标签上写着“氢氧化钠”。

为了检验里面是否还存在NaOH,实验员取少量该固体样品进行以下实验:

根据溶液变红这一现象说明样品中含有()

A.CaCl2B.Na2CO3C.NaOHD.Na2CO3和NaOH

43.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水稀释

B.一定温度下,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

C.室温时,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镁条

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44.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来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  )

A.MgB.Fe2O3C.CO2D.NaOH

45.向CuO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并微热,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并向滤液中插入一枚铁钉,发现铁钉无任何变化。

根据上述现象可确定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不溶物一定是CuB.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但不一定含有CuSO4

C.不溶物一定是FeD.不溶物一定含有Cu,但不一定含有Fe

46.二氧化硫气体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其水溶液为亚硫酸(H2SO3)。

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其水溶液叫氢硫酸。

已知相同的条件下,氢硫酸的酸性弱于亚硫酸。

现在室温下向饱和的亚硫酸溶液中通人过量的硫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S+H2SO3==3S↓+3H2O。

则下图中溶液的pH随通入硫化氢气体的体积变化曲线正确的是()

47.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中相应量变化的是(  )

A.图①:

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缓慢降温

B.图②: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加过量稀硫酸

C.图③: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D.图④: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锌

48.某溶液由NaOH、HCl、H2SO4、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向该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Cl和H2SO4一定存在

B.NaOH、H2SO4和MgCl2一定不存在

C.HCl和MgCl2一定存在

D.HCl一定存在,NaOH、H2SO4一定不存在,MgCl2可能存在

49.某同学欲测定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分别取ag样品,按下列方案进行实验,合理的是(  )

A.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收集到VmL气体

B.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称量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为m1g

C.与足量Ca(OH)2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2g固体

D.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用NaOH固体充分吸收,固体质量增加m3g

50.M是一种活动性比铁强的金属,M2+与其他几种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的溶解性见下表:

O2-

OH-

CO32-

Cl-

SO42-

NO3-

M2+

难溶

难溶

难溶

易溶

易溶

易溶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各反应:

①M+HCl;②M(NO3)2+BaCl2;③MO+HCl;④M(OH)2+NaCl;⑤M(OH)2+HCl;⑥M(NO3)2+HCl;⑦MCO3+HCl;⑧MSO4+BaCl2,上述反应能进行,且反应产物有水生成的是()

A.①②④⑦B.③⑤⑦C.②④⑥D.①③⑤⑧

51.将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下左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点时,所得溶液的pH=7

B.Q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含有BaCl2

C.O至P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D.P至Q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2HCl═BaCl2+2H2O

52.某固体可能含有Ca(NO3)2、Na2SO4、Na2CO3、FeCl3、KCl中一种或几种,现对其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固体完全溶解成无色透明溶液。

②取少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

③取②中所得溶液少量,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分析上述现象,对原固体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A.肯定有Na2CO3、Na2SO4,无FeCl3、Ca(NO3)2

B.肯定有Na2CO3、Na2SO4,无FeCl3

C.肯定有Na2CO3,无FeCl3、Ca(NO3)2

D.肯定有Na2CO3,无FeCl3、KCl

53.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乙的是()

烧杯中的物质

x溶液

A

稀盐酸和硫酸铜溶液

烧碱溶液

B

稀硫酸和稀盐酸

氯化钡溶液

C

镁铝合金

稀盐酸

D

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稀盐酸

54.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恢复到原温,下列各相关的变化图象正确的是(  )

55.按下列过程进行试验:

若出现上述实验现象,则加入的甲、乙、丙三种试剂是(  )

A.CaCl2  HCl  NaCl     B.Ba(OH)2  HCl  NaCl

C.Ca(OH)2  HClAgNO3   D.Ba(OH)2  H2SO4  HCl

56.小明查资料知道粗盐含有难溶于水的杂质泥沙及溶于水杂质CaCl2、MgCl2、Na2SO4,他利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粗盐提纯,使用步骤有①溶解②加适量盐酸③加入足量NaOH溶液④加入足量Na2CO3溶液⑤加入足量BaCl2溶液⑥蒸发结晶⑦过滤.则他的正确步骤顺序是(  )

A.①③④⑤②⑥⑦B.①⑤③④②⑦⑥C.①③⑤④⑦②⑥D.①⑦③④⑤②⑥

57.白色点滴板是带有孔穴的白色瓷板,可用作显色或沉淀的微型化学反应。

请问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适合在白色点滴板中进行反应的是(  )

 A.碳酸钠与氢氧化钙B.氢氧化钠与酚酞试液

 C.氯化铁与氢氧化钙D.硫酸铜与氢氧化钠

58.物质王国的“小朋友”在做游戏,五位“小朋友”手拉手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