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编考前必做10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85727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6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考编考前必做10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教师考编考前必做10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教师考编考前必做10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教师考编考前必做10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教师考编考前必做10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考编考前必做10卷.docx

《教师考编考前必做10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考编考前必做10卷.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考编考前必做10卷.docx

教师考编考前必做10卷

福建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考前必做卷

(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的相应位置。

每小题1分,共10分)

1.班主任的工作是从()开始的。

A.评定学生操行B.教育个别学生

C.了解和研究学生D,组建班集体

2.2007年11月10日,国务院决定从2008年春季学期起免除()

A.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B.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

C.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学杂费D.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杂费

3.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B.斯陶布C.章志光D.柯尔伯格

4.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5.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6.“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

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于生

7.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

A.均衡发展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D.先慢后快又慢

8.如果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总结性评价,那么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测验的解释就是(

A.形成性评价B,定性评价

C.定量评价D.考查性评价

9.感受身体运动与肌肉和关节的位置的肌动觉属于()

A.远距离感觉B.外部感觉C.近距离感觉D.内部感觉

10.对流浪乞讨或者()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负贡交送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A.离家出走B.小偷小摸C.逃学旷课D.打架骂人

二、多项选择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题干的相应位置。

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

1.教师辅导学生从活动中自己学习的模式主要包括哪些步骤?

()

A.设置问题情境B,确定问题或课题

C.总结与评价D.执行计划E.拟定解决课题方案

2.教师考核应注意遵循下列哪些原则以利于教师积极性、创造性的调动,增强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

()

A,科学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

C,公正性原则D.准确性原则E.激励性原则

2.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要经历几个阶段,它们是()

A.顺服B.依从

C行动D.认同E.内化

3.长时记忆包括()

A.情景记忆B.语义记忆

C.程序记忆D.言语记忆E.动作记忆

4.根据有关专长发展的研究,有哪些特征可以将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区分开来?

A.由于新手教师的学科经验不如专家教师丰富,所以新手教师更倾向于信赖一般的教育技能

B.由于专家教师的思维活动较复杂,所以比新手教师有更多的短时记忆加—I:

活动

C.新手教师需要不断地提升和检查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而专家教师使用“最优化”的教学方法

D.从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所得到的一个结论是:

专家教师是批判性思维者

E.专家教师的珠盯丌划间in、灵沽、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_________及其进程的总和。

2,从动机的生理基础来看,动机最佳水平应是_________程度的激活或唤起,此时对学习具有最佳效果。

3.通常认为技能可分为操作技能和_________两类。

4.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前习俗水平主要包括惩罚服从取向和_________.

5,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第二是_________。

6.知识学习的类型有_________、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7.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_________。

8.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_________。

9._________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一种社会活动。

10.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_________示范性等特点。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问题解决

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

2.教育影响:

指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3.教学原则:

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4.人的身心发展:

是指人的身体的发展,知识、技能的获得,思想、品德的形成,审美情操的陶冶,也就是德、智、体、美、劳几方面的发展。

五、简答题I每小题6分,共30分)

1.什么是教师的职业良心?

其具体的要求有哪些?

所谓教师的职业良心,就是教师在对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对社会、学校、职业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

其要求有:

(1)有强烈的教育信念;

(2)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不断反思,经常对自己的行为思想进行道德控制和道德评价.

2.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

(l)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包括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自我意识增强;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包括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总体来看,初中生的伦理道德已开始形成,但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

高中生的伦理道德的发展具有成熟性,可以比较自觉地运用一定的道德观念、原则、信念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3.教师成长的历程经历哪几个阶段?

(l)关注生存阶段;

(2)关注情境阶段;(3)关注学生阶段。

4.简述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②采取有效措栊&,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5.简述教师的劳动价值。

(1)发展价值:

(2)文化价值;(3)政治价值;(4)经济价值。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论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

学生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比较严重的道德过错是学生品德不良的行为。

通过对学生不良品德心理分析,青少年学生的品德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在有利的条件下不良品德是可以转变的。

在教育过程中,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应采取如下教育措施:

(1)提高道德认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通过道德教育和自身实践、提高道德认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

(2)消除疑惧心理,培养师生感情。

为了消除学生的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教师要首先从感化人手。

要关心、亲近和开导他们,使他们体验到教师的真诚,相信教师的善意,把教师看做知心人。

用感人的事例启发他们,使其觉醒过来,接受教育,力求上进。

2.联系实际,试论教师主导与调动学生积极性相结合的规律。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快速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针对能否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而言的,而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得怎样,学习的效果怎样,又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坏的主要标准。

(2)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

,‘①学生是有能动性的人(内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愈大,求知欲、自信心、刻苦性、探索性和创造性愈大,学习效果也愈好。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得怎样,直接影响并最终,决定着他,个人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发展的水平,所以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②教师的外因作用固然重要(外因),但是外因须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传授的知识与技能,施加的思想影响,都要经过学生个人的观察、思考、领悟、练习和自觉运用,自我培养,才能转化为他们的本领和品德,:

③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的教是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以教育为前提的,是对教师的教的积极配合,是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专心、刻苦学习并独立完成作业,背离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积极性会具有肓目性。

同时对于不同年龄的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要求也应该不同。

(3)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

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对立起来,强调一个而忽视另一个,导致削弱或破坏师生双方积极合作才能具有的整体功能,影响教育质量。

考前必做卷

(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內。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

1.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

2.许多人利用早晨和晚上的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晨和晚上所受到的干扰是()

A.双重抑制B.前摄抑制C.单一抑制:

D.倒摄抑制

3.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

A.原型定向B.原型操作C.操作整合D.原型内化

4.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对于中等难度的任务来说,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是()

A.正相关B.负相关C.倒U关系D.无关系

5.对()的探讨,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

A.教师的教学B.教师的课堂管理C.学生的学习活动D.教师的心理

6.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主要体现了个体的()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7.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育问题B.教育价值C.教育事实D.教育规律

8.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素养。

A.教育理论知识B.崇高的职业道德C.文化学科知识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9,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10.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B,教育许觔了广政治经济发展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11.“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的原则D.巩固性原则

12.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答案中,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代码填于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

1.长时已忆包括()

A.情景记忆B.语义记忆

C.程序记忆D.言语记忆E.动作记亿

2.下列哪些属于注意的品质特征?

()

A.注意的范围B,注意的敏捷

C.注意的稳定D.注意的分配E.注意的时间

3.学习策略包括()

A.资源管理策略;B.强化策略

C.认知策略I).复述策略E.元认知策略

4.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要经历几个阶段,它们是()

A.顺服B.依从

C.行动D.认同E.内化

5.我国学者认为学生的学习包括()

A.知识学习B.动作技能学习

C.心智技能学习D.社会生活规范(品德)学习

6.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7,课堂管理的目标是使学生能()

A.拥有更多的学习时间B.进行自我管理

C.投入到学习中去D.安静和驯服

8.个人内差评价的特点是()

A.可以用合格或不合格来表示B.可以了解学生的进步

C.可以了解学生的强项和弱项D.可以借用相对评价的方法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通常认为技能分为操作技能和_________两类。

2.知识学习的类型有_________、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3.一般来说,动机具有_________功能、指向功能和强化功能。

4.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_________

5.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度学习量为_________时学习效果最佳。

6.斯金纳等行为主义者认为,动机是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7._________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真正科学化的道路,前苏联教育家—的教育理论:

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曾发生过重大影响。

8.“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的教育方式的错误就在于不顾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违背了人的发展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9.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_________之间的矛盾。

10.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_________和_________。

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___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教学是有一定程序结构的,按照加涅的观点,存教学中需要完成哪几大教学事项?

存教学中需要完成以下教学事项:

(‘1)引起学牛注意:

(2)提示教学目标;(3)唤起先前经验;(4)呈现教学内容;(5)提供学习指导;(6)展现学习行为;(7)适时给予网馈;(8)评定学习成果;(9)加强记忆和学习迁移

2.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目的主要有那些?

(1)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

(2)激励学生的学习;(3)改进教师的教学。

3.简述现代教育评价的显著特点。

(1)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改进师生的教与学,改善课程设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这是对传统评价思想的革命,体现了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4.教育学的发展历经了哪几个阶段?

标志着第二阶段起始的是哪位教育家的哪部著作?

教育学的发展历经如下阶段:

萌芽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

五、论述题(本题共l小题,共15分)

1.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1)所谓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发动或维持其学习活动,并使其朝向一定目标进行的内部动力。

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非认知变量,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是提高其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2)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①展现教师的热情。

教师应以身作则,学习充满热情和激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并在工作和职业中表现出决心和自豪感:

②②让父母参与孩子的教育活动。

③使学习富有意义。

教师要确定学生的兴趣所在,在培养创造性的活g\、学生的兴趣。

④教学技巧多样化。

⑤提供明确的反馈。

⑥表示关心。

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待学生一定要真诚、热情、富有同情心。

考前必做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意识状态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完成一件事情。

A.可控制的B.白日梦

C.自动化的D.睡眠

2,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属性的反映。

A.个别B.整体

C.外部D.本质

3,产生感觉的第一步是()

A.转换B.收集信息

C.神经传导D.中枢加工

4,根据记忆内容的性质可以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

A.长时记忆.B.情境依存性记忆

C.程序性记忆D.工作记忆

5.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它们是()、保持和提取。

A.编码B.回忆C.再认D.遗忘

6.下面哪一点说的不是思维的特点?

()

A.直观性B.与语言有密切关系

C.间接性D.概括性

7.在活动难度较大时,动机强度越强,工作效率会()

A.较低B.中等C.较高D,不变

8,动机产生依赖于需要,请问下列哪项属于需要?

()

A.水B.饥渴,C.寻求水源D.喝水

9.健康的概念是指()

A.身体健康B.生理无残疾

C.心理健康D.身心健康

10.心理学属于()

A.自然枓乎B.社会科学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D,哲学

11.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受任

12.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秒钟。

A.1—2B.20-40

C.60~70D.70-80

13,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哪种气质类型?

()

A.胆汁质B,粘液质C.多血质D.抑郁质

14,学校教育丁作的基本途径是()

A.教学B.社会实践C.科学探究D,课外活动

15,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A.年龄差异B,性格差异C.个体差异D.心理差异

16,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

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

在追赶过程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

王某的伤害由()承担责任。

A.司机负责B,某寄宿学校负责

C.司机和某寄宿学校共同负责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

17.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时间为()

A.2006.9.IB.2007.1.1

C.2007.9.ID.2006.1.1

18.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A.14周岁以下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D.18周岁以下

19.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移7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

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A.当地县教育局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D.省教育厅

20.《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严狈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D.行政责任

二、多项选择题I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题2分共10分)

1.同样的刺激,不同的人压力感不同,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F几个方面:

()

A.经验B.准备状态

C.认知D.性格E.环境

2,知觉的恒常性包括()

A.气味恒常性B.温度恒常性

C.大小恒常性D.颜色恒常性E.形状恒常性

3,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反映的心理现象是()

A.感觉B.知觉

C.注意D.思维F.意识

4.想象的基本特征有c

A,新颖性B.离奇性

C.生动性D.现实性E,形象性

5.下面哪些属于一般能力?

A.记忆力B,注意力

C,观察力‘D,色彩鉴别力E.节奏感知力

6.儿童动作发展遵循的原则是(

A.由上到—下B,由内到外

C,由轻到重D.由脚到头E,由简单到复杂

7.注意的功能有()

A,调节功能B.保持功能

C,抑制功能D.选择功能E.启动功能

8.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有(

A.情境性B.激动性

C.暂时性D.表浅性E.外显性

9.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

A.横断研究法B.封闭式研究法

C,纵向研究法D.开放式研究法E.群体序列研究法

10.学校可以解聘教师的情形有()

A.不能团结同事,其他教师不愿马艺共孕pJ

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意识:

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2.超感知觉:

是指不凭感觉器官即可获得知觉经验的灵奇现象。

3.思维:

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4.学习策略:

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5.课堂管理:

是鼓励和支持学生学习的教学行为。

包括时间管理、内容管理、环境管理和纪律管理。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人格具有哪些本质特征?

(1)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人格具有多种本质特征:

①独特性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独特性作了最好的诠释。

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环境、教育等先天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

②稳定性

俗话说: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一是较为困难的事情。

这种稳定性还表现在,人格特征在不同时空下表现出一致性的特点。

③统合性

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

④复杂性

鲁迅曾说: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句话说明了人的复杂,人的行为表现出多元化、多层面的特征。

⑤功能性

有一位先哲说过:

“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

”人格是一个人生活成败、喜怒哀恨的根源。

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2.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

智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以下方面:

(1)发展水平上的差异。

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

(2)智力的结构差异,即组成方式上有所不同。

(3)人的智力发展有早晚差异。

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

3.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为:

n)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

‘(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

(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4.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保持学生的好奇心。

3)运用多种有趣的方式呈现知识。

(4)将教学目标转化成可达到的学习目标。

(5)设法满足学生的各种缺失需要。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在人格发展与调节中,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1)影响人格的因素有遗传、环境和个体自身的认知。

①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征上,遗传因素较为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征上,后天环境因素更重要。

②社会文化因素。

每个人都处于特定的社会文化之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

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而这种相似性又具有一个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

③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父母的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