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复习讲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8018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复习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文言文复习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文言文复习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文言文复习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文言文复习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复习讲义.docx

《文言文复习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复习讲义.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文复习讲义.docx

文言文复习讲义

九年级语文秋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练习

一、《桃花源记》

(一)【甲】见鱼人,乃大惊。

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遂与外间隔。

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桃花源记》)

【乙】贞观十九年,太宗征高丽,次定州,有兵士到者,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

有从卒一人病,不能进,诏至床前,问其所苦,仍敕州县医疗之,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

及大军回次柳城,诏集前后战亡人骸骨,设太牢致祭,亲临,哭之尽哀,军人无不洒泣。

兵士观祭者,归家以言其父母曰:

“吾儿之丧,天子哭之,死无所恨。

  太宗征辽东,攻白岩城,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为流矢所中,帝亲为吮血,将士莫不感励。

  (选自《贞观政要》)

  【注】①太牢:

古代祭祀对牛、羊、豕(shi,猪)三具备谓之“太牢”,太牢之祭是古代国家规格最高的祭祀大典。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①便要还家(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③次定州 (   ) ④天子哭之,死无所恨(   )

  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意思。

(4分)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

  10.【甲】文中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2分)

  11.【乙】文写了唐太宗的哪几件事情?

从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是怎样的君王?

(3分)

(二)〔甲〕见渔人…皆叹惋

  〔乙〕房玄龄①奏:

“阅②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③曰:

“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④甲兵岂不足邪!

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⑤安,此乃朕之甲兵也”(选自《资治通鉴》)〔注〕①房玄龄:

唐太宗时任宰相②阅:

查看③上:

指唐太宗④炀帝:

指隋炀帝⑤乂(yì):

安定

1.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甲文村中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是;乙文唐太宗论述治国更需重视民生时举的事例是(2分)

  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便要还家要: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

(3)诚不可缺诚:

(4)卒亡天下卒: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

(2)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译文:

4.甲乙两文都传达着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如何实现这一愿望呢?

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你从古文学习中获得的启示(3分)〔帮帮你〕可回忆《治水必躬亲》、《捕蛇者说》、《岳阳楼记》、《邹忌讽齐王纳谏》、《陈涉世家》等文章内容。

《捕蛇者说》练习

一、阅读《捕蛇者说》(节选)和《陶侃惜谷》,完成1~4题。

(12分)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君将哀而生之乎?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则徙尔。

而吾以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谨食之,时而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

孔子曰:

“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呜呼!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文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

“用此何为?

”人云:

“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侃大怒曰:

“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

”执而鞭之。

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晋书》

1.解释下列短语。

(2分)

①以尽吾齿②日蹙:

③观人风者④执而鞭之⑤家给人足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4分)

①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②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3.阅读乙文中路人说的话,你觉得这个人是一时兴起,偶尔糟蹋未成熟的稻谷吗?

从中可以看出路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4.甲乙两文的作者都是地方官,根据两段文字中划线句子,试比较两位父母官的异同。

(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5~8题。

(共13分)

【甲】蒋氏大戚,汪然涕曰:

“君将哀而生之乎?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     

余闻而愈悲。

孔子曰:

“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呜呼!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选自柳宗元《捕蛇者说》)

【乙】民贫,则奸邪生。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地著:

定居一地),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

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人情(人之常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夫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廪:

米仓。

),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选自晁错《论贵粟疏》)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君将哀而生之乎   (    )

(2)又安敢毒耶(       )

(3)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  (   )   (4)备水旱   (    )

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4分)

(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2)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7.甲乙两文都封建社会的官员针对当时社会现状写的文章,他们的写作目的各是什么?

他们的写作目的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3分)

甲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处:

                                     

8. 仔细阅读乙文,谈谈乙文的作者如何使当时的统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的?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训练

训练阅读一

(一)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二)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略无阙处

(2)虽乘奔御风

(3)负势竞上(4)望峰息心

2、写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D.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4、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

(1)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等共同特征。

(2)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

训练阅读二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晌。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以其境过清(  )    

(2)凄神寒骨(    )

(3)负势竞上(    )    (4)百叫无绝(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3.甲、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什么特点?

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

4.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岳阳楼记》练习一

(甲)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

行遇物,辄持取,印其首负之。

背愈重,虽困剧①不止也。

其背甚涩,物积因②不散,卒踬仆③不能起。

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

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④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

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

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

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选自柳宗元《蝜蝂传》)

注释:

①困剧:

非常困倦疲累。

②因:

因而。

③踬仆:

倒下。

④货:

货物。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1)薄暮冥冥薄:

(2)至若春和景明景:

(3)先天下之忧而忧先:

(4)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病:

7.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及其怠而踬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B.不以物喜屠暴起,以刀劈狼首(《狼》)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

D.人或怜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8.甲文中不是用来表现范仲淹忧国忧民的一项是()(2分)

A.去国怀乡,忧谗畏讥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是进亦忧,退亦忧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9.理解填空(2分)

甲文中弘扬的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乙文中讽刺的是一种     行为。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

练习二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姻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观沧海》

1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去国怀乡:

离开B.锦鳞游泳:

代指鱼

C.微斯人:

微小D.东临碣石:

登临、靠近

1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或/异二者之为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D.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13.下列选项中两个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多会于此苛政猛于虎B.其喜洋洋者矣其真无马邪

C.感极而悲者矣濯清涟而不妖D.前人之述备矣醉翁之意不在酒

14.对诗文内容或情感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两文均登高远望而写景。

甲文“予观夫巴陵胜状”中“观”仅有“观望、观赏”之感;乙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则凸显了诗人居高临下,俯视一切的澎湃激情。

B.甲文乙诗同是通过描绘水的浩渺壮阔,用以表现作者宽广博大的胸襟。

C.甲文“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反映了作者对君王的愚忠思想;乙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通过萧索的秋景,反映了诗人战败后的悲凉心情。

D.甲文集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充分表现了作者的博大胸襟与政治抱负;乙诗则展开大胆的想象与夸张,写景虚实并用,抒发了诗人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气概。

15.下列对诗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最后一段的议论有画蛇添足之嫌,如果省去则更像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乙诗最后两句是乐府诗的套语,为合乐而用,与诗的内容密切相关。

B.甲文第3、4自然段分剔描写了景物的一阴一睛,表达了览物之悲与喜,两相对照,引出第5自然段,点明文章主旨。

C.乙诗以“观”字统领全篇。

描写了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海波以及海面吐纳日月星汉等壮观景象,看似句句写景,实为字字抒情。

D.甲文中的“斯人”指的是“古仁人”。

“微斯人,吾谁与归?

”采用倒装句式,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人强烈的向往与敬慕之情。

16.将甲、乙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

(l)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17.展开想象,体味“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境,并分析“若出”的表达效果。

(2分)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

一、阅读《醉翁亭记》,完成1-5题。

环滁皆山也。

……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名之者谁?

名: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开:

(3)杂然而前陈者。

杂: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第二段中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描绘了琅琊山的美丽景色?

4.《醉翁亭记》中极力渲染“乐”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乐,这给你怎样的启示?

二、阅读《醉翁亭记》,完成7-10题。

环滁皆山也……庐陵欧阳修也。

7.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标四处)。

(2分)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名之者谁()

(3)行者休于树()(4)觥筹交错()

9.翻译下面句子。

(4分)

(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0.用原文语句回答。

(4分)

(1)叙述“醉翁”雅号由来的句子是

(2)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

11.文中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呢?

请简要回答。

(3分)

三、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8~12题。

(16分)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庐陵欧阳修也。

8.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4分)

①杂然而前陈者(       ) ②弈者胜(       ) 

③游人去而禽鸟乐(     )④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4分)

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②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10.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

(每句标一处)(2分)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11.原文填空。

(2分)

①第①段中描写山间秋冬景色的句子是:

                  ,                  。

②本文的主旨句是:

                  。

12.第②段描写了哪几幅画面?

请简要概括。

(4分)

四、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甲】⑴至于负者歌于途……庐陵欧阳修也。

【乙】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

有风飒然而至者,王披襟当之,曰:

“快哉此风!

寡人所与庶人共乐矣!

”宋玉曰:

“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

”玉之言,盖有讽焉。

【注释】

共:

共同(享受)。

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分)

⑴杂然而前陈者⑵宴酣之乐

⑶有风飒然而至者⑷庶人安得共之

20.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⑵玉之言,盖有讽焉。

21.乙选文中楚襄王所谓的“与民同乐”与甲选文中欧阳修的“与民同乐”有何不同?

(2分)

《曹刿论战》比较阅读题

【阅读】

                    【一】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乙]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

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注释] 约束:

原有的纪律和规定。

易置:

撤换。

 奇兵:

变化莫测的军队。

1.解词

(1)小惠未遍(    )  

(2)牺牲(   )玉帛

(3)而绝(       )其粮道  (4)秦悉坑(     )之

2.译句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悉更约束,易置军史

3.甲文中体现“可以一战”理由的句子是:

                   。

乙文中赵括所为与“忠之属也”相反的句子是:

4.乙文中与主要人物有关的成语是,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二】

【甲文】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刿曰:

“可矣。

”遂逐齐师。

 【乙文】宋公及楚人战与泓(①)。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②)济(③)。

司马(④)曰: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

“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

“未可。

”既陈(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注释

(1)泓:

泓水 

(2)既:

尽,完了 (3)济:

渡过 (4)司马:

统帅军队的最高长官,指子鱼。

  (5)陈:

同“阵”摆好阵势。

1.解词(2分)

(1)公将鼓之(      )    

(2)宋人既成列(    )

2.翻译(5分)

(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2)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3、甲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鲁国抓住了发动进攻的时机:

乙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宋公错失了发动进攻的时机:

(1),

(2)。

                                            【三】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夏后伯启与有扈

(1)战于甘泽而不胜。

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

“不可。

吾地不浅

(2),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3)不善也。

”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4),钟鼓不修(5),子女不饬(6),亲亲长长,尊贤使能。

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1)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的人名。

(2)浅:

狭、窄小。

(3)教:

教化.(4)张:

乐器上弦。

(5)修:

设置.   (6) 饬:

谨慎、恭敬。

1、解词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 

(2)忠之属也。

(    )

(3) 期年而有扈氏服。

(     )

2、翻译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固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3、结合两文内容,说说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

       

                  【四】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

有人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