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武汉市高考适应性训练考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74612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武汉市高考适应性训练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武汉市高考适应性训练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武汉市高考适应性训练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武汉市高考适应性训练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武汉市高考适应性训练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武汉市高考适应性训练考试.docx

《高考武汉市高考适应性训练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武汉市高考适应性训练考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武汉市高考适应性训练考试.docx

高考武汉市高考适应性训练考试

2012年高考(184)武汉市2012年高考适应性训练考试

湖北省武汉市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答题适应性训练

语文试题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戍边

庶民

数来宝束之高阁

B.绢花

隽永

卷心菜倦怠无力

C.彤云

瞳孔

筒子楼同气相求

D.觐见

浸渍

近似值噤若寒蝉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桑梓

执牛耳

皇天后土

化干戈为玉帛

B.铿吝

口头禅

稗官野史

初生牛犊不怕虎

C.通牒

押轴戏

胁肩谄笑

吃不了兜着走

D.雅量

清道夫

轻诺寡信

谣言止于志者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长江俱乐部因对足协处罚不满而退出了联赛,这在西方真正的职业联赛那里是一个不可理喻的笑话,因为如此闹剧不可能在货真价实的职业足球环境内发生。

B.湖北省正以厚积薄发的态势和跨越式发展的气魄,积极打造资本凹地,聚合中部优势,构筑区域经济崛起的战略支点。

C.过去介绍和称赞这幅名画的书籍很多,堆起来简直可以埋没这幅名画了,何须我来拾人牙慧、重加评论呢?

D.她刚拍了一张照片,脚下突然传来轰隆隆的巨响,那声音雄浑,沉闷,持久。

紧接着,声音似乎在上升,空中也传来振聋发聩的巨响。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国从改造原名为瓦良格号的废旧航母平台开始,选择了一条吸收、消化、引进、再创新的道路,这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航母发展之路。

B.新中国成立之初,鄱阳湖水域面积超过5100平方公里,但后来却长期遭到掠夺性围垦。

到1997年,水域面积缩小了3900平方公里,比原来减少约1200平方公里。

C.春运临近,网络售票也出现了登录难、浏览慢、扣款不出票、登录已无票等,很多旅客感到火车票网售不怎么靠谱。

D.考上北大,是否就是成功的标志?

个案的成功,是否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这种所谓的成功似乎已经侵袭到了家庭教育领域,极易成为误导家长的陷阱。

5.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青衫不逢湓浦客,红袖漫插曹纲手这两句诗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典故;清音万代名泉漱玉,独步千秋居士易安这副对联巧妙嵌入了李清照的号。

B.海明威是美国现代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太阳照样升起》《丧钟为谁而鸣》以及短篇小说《在桥边》等。

C.贾宝玉到梨香院去看望薛宝钗,受到薛姨妈的热情接待。

薛宝钗看了宝玉身上佩戴的通灵宝玉后,宝钗的丫鬟莺儿说玉上的八个字与宝钗佩戴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正好是一对儿。

宝玉听后,央求宝钗能让自己看看项圈上的字。

D.《哈姆莱特》全剧以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之间的矛盾冲突为核心,揭示了剧中人物错综复杂的关系。

正是因为人物之间复杂的关系,导致出现了影响结局的一些变数,使得哈姆莱特在比剑圈套中不至于完全落败,最终与克劳狄斯同归于尽。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创作自由与社会担当

陆天明

文学创作主体的心灵自由和社会担当问题,一直是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的核心问题之一。

如何辩证地看待和准确地处理心灵自由和社会担当之间的关系,辩证地看待、准确地处理文学和时代的关系,至关重要。

我们崇尚心灵自由。

新时期以来,文学艺术领域打破了束缚创作的各种清规戒律,广大作家艺术家重新享有了独立思考的权利,肯定了创作主体在创作中自由表现的不可或缺性,肯定了多样性诉求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创作主体的创作个性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展现。

但后来发生的变化又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心灵自由都不会是空泛的、抽象的、绝对的,它都需要一个空间依托,都会产生一种社会指向,更会衍生和附加一种价值判断。

如果只执着于小我和一己的情感表达,置时代变迁、历史诉求和民众命运于不顾,那么创作的疲软苍白和失落于广大读者,也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有人会说,伟大的卡夫卡当年活着时,也被他同时代的人严重冷落过,但他最终还是被后人确认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经典作家之一。

但卡夫卡的例子并不能证明创作主体理该拒斥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生存意愿。

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卡夫卡密切着他的时代,以深邃敏锐的观察剖析,痛悟到工业化进程所造成的人性异化这个重大的人类命运母题,并加以独特前卫的文学表现,才在后世引发巨大共鸣和认知震撼,才奠定了他那经典作家的地位。

我们崇尚心灵自由。

但很长时间以来,有一种流行的看法,以为只要一涉及社会担当、历史使命、时代要求,就会干扰到作家艺术家的心灵自由,就会严重削弱作品的艺术质地和文学的纯净性。

更有甚者,认为不能让一个作家承担这样的(拯救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这便带来一个非常明显的后果,诸如平面化、私人化、欲望化乃至所谓身体写作上升为这个时代趋之若鹜的主题词。

当代中国正在发生一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变革。

作家自是不能也不该袖手旁观,不管是拯救也罢,疗救也罢,是推动,还是促进,是殚精竭虑,还是略尽绵薄之力,都应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激情,用自己的创作去参与这场伟大的变革,负起我们应负的责任。

有人还曾担心过,时代,贴近现实,势必会把一些社会问题引入创作中。

而把文学和现实的社会问题起来,似乎神圣的文学就被亵渎了,就不文学了。

文学了社会问题后,就真的不再文学了?

戏剧大师易卜生就是专写社会问题剧的,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接触到了北欧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极其尖锐复杂重大的社会问题。

但又有谁能否定得了他老人家对推动欧洲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和在纯文学领域里所拥有的崇高地位呢?

所以,文学不文学的关键并不在于文学能不能时代,能不能切入政治,能不能引入社会问题,而在于你对这一切是不是做了真文学的思考和表达。

是的,我们必须崇尚心灵自由,但真正的心灵自由却得自于对时代对人民的殷切和全身心的投入。

只有这样的博大方能给文艺创真正的自由自在。

(选自2009年4月16日《人民日报》,有删节)

6.下列关于文学创作主体的心灵自由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学创作崇尚心灵自由,就是要尊重作家的独立思考、自由表现、多样性诉求和创作个性。

B.不顾时代变迁、历史诉求和民众命运的自由创作必然疲软苍白,失落于广大读者。

C.让作家承担拯救社会的责任,会干扰到作家的心灵自由,影响文学的纯净性。

D.文学创只有殷切并全身心投入到时代和人民之中,才能得到真正的心灵自由。

7.下列对创作自由和社会担当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创作自由和社会担当的关系是需要辩证地看待和妥当地处理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B.心灵自由不是空泛的、抽象的、绝对的,需要空间依托、社会指向和价值判断。

C.创作主体完全排斥社会担当,会使平面化、私人化、欲望化等成为时代主题词。

D.不能认为文学一现实的社会问题,就被亵渎了,就不文学了。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同时代的人因卡夫卡痛悟到工业化进程所造成的人性异化的母题,而严重冷落他。

B.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着重大变革,作家要用自己的创作参与变革,负起应负的责任。

C.易卜生专写社会问题剧,并因此在纯文学领域里获得了崇高地位。

D.时代、切入政治、引入社会问题是文学的关键,是真文学的思考和表达。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贵生

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

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

耳虽欲声,目虽欲色,鼻虽欲芬香,口虽欲滋味,害于生则止。

由此观之,耳目鼻口不得擅行,必有所制。

譬之若官职,不得擅为,必有所制。

此贵生之术也。

尧以天下让于子州支父,子州支父对曰:

以我为天子犹可也。

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方将治之,未暇在天下也。

天下,重物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于他物乎?

惟不以天下害其生者也,可以托天下。

越人三世杀其君,王子搜患之,逃乎丹穴。

越国无君,求王子搜而不得,从之丹穴。

王子搜不肯出。

越人薰之以艾,乘之以王舆。

王子搜援绥登车,仰天而呼曰:

君乎!

独不可以舍我乎?

王子搜非恶为君也,恶为君之患也。

若王子搜者,可谓不以国伤其生矣,此固越人之所欲得而为君也。

鲁君闻颜阖得道之人也,使人以币先焉。

颜阖守闾,鹿布之衣,而自饭牛。

鲁君之使者至,颜阖自对之。

使者曰:

此颜阖之家邪?

颜阖对曰:

此阖之家也。

使者致币,颜阖对曰:

恐听谬而遗使者罪,不若审之。

使者还反审之,复来求之,则不得已。

故若颜阖者,非恶富贵也,由重生恶之也。

故曰:

道之真,以持身;其绪余,以为国家。

由此观之,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之道也。

子华子曰:

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

故所谓尊生者,全生之谓;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也。

所谓亏生者,六欲分得其宜也。

亏生则于其尊之者薄矣。

其亏弥甚者也,其尊弥薄。

所谓死者,无有所以知,复其未生也。

所谓迫生者,六欲莫得其宜也,皆获其所甚恶者。

服是也,辱是也。

辱莫大于不义,故不义,迫生也。

而迫生非独不义也,故曰迫生不若死。

奚以知其然也?

耳闻所恶,不若无闻;目见所恶,不若无见。

凡六欲者,皆知其所甚恶,而必不得免,不若无有所以知。

无有所以知者,死之谓也,故迫生不若死。

(选自《吕氏春秋》,有删改)

【注】绥:

登车时拉手用的绳子。

绪余:

此处指轻微之物。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

役:

被……役使

B.使人以币先焉

币:

礼物

C.非所以完身养生之道也

完:

使……完好

D.其亏弥甚者也

弥:

遍布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属于贵生的一组是(3分)

耳目鼻口不得擅行

惟不以天下害其生者也

使者还反审之,复来求之

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

全生为上

无有所以知,复其未生也

A.

B.

C.

D.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集中论述了维护生命价值和个人尊严的重要性,强调应完整地认识人生的意义,全面实现和提升生命的价值和尊严。

B.文章突出运用例证的手法,连续列举子州支父、王子搜和颜阖三人的实例来说明,与自由和有尊严的人生相比,世俗的富贵和权势不屑一顾。

C.文章从哲学的高度提出人的一切活动以持身为本,体现出鲜明的人本主义倾向,同时强调治国安邦、建功立业同样重要。

D.既反对享乐主义,也不提倡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而是提出了全生的理念,认为全面顺应生命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我适有幽忧之病,方将治之,未暇在天下也。

(3分)

(2)若王子搜者,可谓不以国伤其生矣,此固越人之所欲得而为君也。

(3分)

(3)恐听谬而遗使者罪,不若审之。

(3分)

13.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六经之亡,非秦亡之,汉亡之也。

后之学者,见秦有焚书之令,则曰诗书至秦一炬,而扫地无余。

此与耳食何异?

愚以

为书之亡在楚汉

之兴沛公与项羽

相继入关之时也

夫小人之为不善

未必其一出而祸

天下惟坐视其坏

而莫为之所其终

乃一坏而不可

救。

是故书之焚,不在于李斯,而在于项籍。

及其亡也,不由于始皇帝,而由于萧何。

(选自清代刘大櫆《焚书辨》)

14.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临江仙

元好问

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注],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

大明湖上新秋。

红妆翠盖木兰舟。

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

一尊白酒寄离愁。

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注】李辅之是元好问的朋友。

齐州即东州,今山东济南。

济源,今河南济源。

(1)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看,这首词的上下片有何不同?

请对此作简要说明。

(4分)

(2)词作下片集中写离愁。

请简要分析是如何表现离愁的。

(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限选其中的5小题作答)(5分)

(1)子曰:

见贤思齐焉,

(《论语》)

(2)怒而飞,

(庄子《逍遥游》)

(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贾谊《过秦论》)

(4)人生亦有命,

(鲍照《拟行路难》)

(5)

,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7)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8)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早年的样子还要好看

陈丹青

鲁迅先生的相貌长得不一般,这张脸非常不买账,又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可是他拍照片似乎不做什么表情,就那么对着镜头,意思是说:

怎么样?

我就是这样!

所以鲁迅先生的模样真是非常非常配他,配他的文学,配他的脾气,配他的命运,配他的地位与声名。

我们说起五四新文学,都承认他是头一块大牌子,可他要是长得不像我们见到的这副样子,你能想象么?

鲁迅的时代,中国的文艺差不多勉强衔接着西方十八九世纪。

人家西方十八九世纪文学史,法国人摆得出司汤达、巴尔扎克的好样子,英国人摆得出哈代、狄更斯的好样子,德国人摆得出歌德、席勒的好样子,俄国人摆得出托尔斯泰或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好样子,印度还有个泰戈尔,也是好样子。

——现代中国呢,谢天谢地,总算五四运动过后,留下鲁迅先生这张脸摆在世界文豪像中,不丢我们的脸。

而且鲁迅先生非得那么矮小,那么瘦弱,穿件长衫,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站在那里。

他要是长得萧伯纳一般高大,像巴尔扎克那么壮硕,便是一个致命的错误。

可他要是也留着于右任、张那样的长胡子,或者像吴稚晖、沈钧儒那样光的脑袋,古风倒是有古风,毕竟有些旧族遗老的气息,不像他——他长得非常的五四,非常的中国,又非常摩登。

五四中国相较于大清国,何其摩登,可是你对比当年的摩登人物胡适之、徐志摩,鲁迅先生的模样既不洋派,也不老派,他长得非常像他自己。

我记得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秘书长见周恩来,叹其风采,说是在你面前,我们西方人还是野蛮人。

这话不管是真心还是辞令,确是说出一种真实。

西洋人因为身材的强大,固然在模样上占了便宜,可是真要遇见优异的中国人,那种骨子里的儒雅凝练,实在是西方人所不及的。

好比中国画的墨色,可以将西洋的五彩缤纷比下去。

你将鲁迅先生的相貌去和西方文豪比比看,真是文气逼人,然而一点不嚣张。

有人会说,这是因为历史已经给了鲁迅莫大的地位,他的模样已经被印刷媒体塑造了七十多年,已经先入为主,成为后世公众的视觉符号。

是的,很可能是的,但这形象效应是互为因果的。

时代凝视这形象,因这形象足以换取时代的凝视。

这乃是一种大神秘,俨然宿命。

而宿命刻印在模样上——托尔斯泰那部大胡子,是应该写写《战争与和平》;鲁迅那笔小胡子,是应该写写《阿Q正传》。

当托尔斯泰借耶稣的话对沙皇说你悔改吧,这句话与托尔斯泰的模样很般配;当鲁迅随口给西洋文人看相,说陀斯妥耶夫斯基一副苦相、尼采一副凶相……这些话,与鲁迅的模样也很般配。

——大家要知道,托尔斯泰和鲁迅这样子说法,骄傲得很呢!

他们都晓得自己伟大,也晓得自己长得有样子。

那年萧伯纳在上海见鲁迅,即称赞他好样子,据说老先生应声答道:

早年的样子还要好看。

这不是鲁迅会讲话,而是他看得起萧伯纳,也看得起他自己。

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人。

(选自《笑谈大先生》,有删改)

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五四运动后,因其文学成就,鲁迅先生这张脸摆在世界文豪像中,也毫不逊色。

B.鲁迅先生模样既不洋派,也不老派,和同时代文人学者相比,有他自己独特的个性。

C.鲁迅先生的相貌成为后世公众的视觉符号,从根本上讲,这是历史给予鲁迅的地位。

D.鲁迅先生说自己早年的样子还要好看,这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幽默和自信。

E.鲁迅先生的作品和他的相貌一样,既文气逼人,又不嚣张。

17.请简要分析第段画线部分对刻画鲁迅形象所起的作用。

(4分)

18.本文语言俏皮风趣,请从第段任选一个语句作简要赏析。

(4分)

19.为什么说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人?

(2分)这种说法在文学创作中可以得到印证吗?

请以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为例进行探究。

(6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请为下面文段写一个点明中心、统领全段的起始句。

(4分)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所记孔子言论,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形象生动,精练简洁,带有格言意味。

《孟子》用语警辟,比喻精当,往往借助形象议论说理,深入浅出。

《庄子》想象丰富,汪洋恣肆,总能为其所说的道理创造出生动的寓言故事,全书仿佛是由寓言故事连缀而成。

其他诸子散文,如《墨子》《荀子》《韩非子》等,也都具有这一特色。

21.下面是《雷雨》中的一段台词,其中梅花这一细节耐人寻味。

请从剧情发展或人物塑造的角度,点评其艺术效果。

要求:

采用对偶句式,两句总字数不超过30字。

(4分)

鲁侍萍

老爷那种绸衬衣不是一共有五件?

您要哪一件?

周朴园要哪一件?

鲁侍萍

不是有一件,在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窿,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上的?

还有一件,——

周朴园(惊愕)梅花?

鲁侍萍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

周朴园(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鲁侍萍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周朴园哦,侍萍!

(低声)是你?

22.下面是裴多菲《自由与爱情》英文版的两种汉译,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种汉译,并列出两条理由。

(4分)

原诗英文版:

Lifeisvaluable/lovecosts

more/forthesakesoffreedom/wegiveupboth.

殷夫(现代著名诗人)译: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兴万生(当代著名翻译家,作家)译:

自由与爱情!

/我都为之倾心。

/为了爱情,/

我宁愿牺牲生命;/为了自由,/我宁愿牺牲爱情。

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

每个人的记忆里,总会有童谣的旋律在回荡。

在长辈的哼唱声中,在小伙伴的嬉戏声中,童谣伴随着我们一路走来……

请以童谣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请先将作文题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字数不少于800字。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D

2.A

3.C

4.D

5.B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6.C

7.B

8.B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9.(3分)D

10.(3分)C

11.(3分)C

12.(9分)

(1)(3分)我恰巧患有隐疾,正要治疗它,没有空闲顾及天下的事。

【评分参考】译出句子大意给1分;适方2处,每译对1处给1分。

(2)(3分)像王子搜这样的人,可以说是不因为国事而伤害自己的生命,这原本是越人要找到他并要他做国君的原因。

【评分参考】译出句子大意给1分;若固2处,每译对1处给1分。

(3)(3分)恐怕你听错了,鲁君会降罪于你,不如(回去)将情况审查核实清楚。

【评分参考】译出句子大意给1分;遗审2处,每译对1处给1分。

遗音wi,意为给予,可译为降(罪)。

13.(3分)

愚以为/书之亡在楚汉之兴/沛公与项羽相继入关之时也/夫小人之为不善/未必其一出而祸天下/惟坐视其坏而莫为之所/其终乃一坏而不可救。

【评分参考】每处0.5分,愚以为后未断开可不扣分。

断句超过6处,每多一处扣0.5分,扣完本小题分为止。

14.(8分)

(1)(4分)

写作此词时正客居济源,已与李辅之分别三年了。

上片,回忆三年前的初秋时节,在济南(齐州、东州)与李辅之泛舟畅游大明湖的惬意与欢欣;下片,回到现实,写在济源思念相隔千里、远在东州的朋友。

【评分参考】时间2分:

上片时间是三年前,下片时间是现在(写作此词时)。

空间2分:

上片空间是在济南(齐州、东州),下片空间是济源。

(2)(4分)

将抽象的离愁形象化,用具体可感的载体来表现离愁。

(2分)与李辅之分别后,离别之愁无以排遣,便借酒消愁,希望借一尊白酒来寄离愁,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

不仅如此,还希望桥下殷勤的流水能将自己内心的离愁带到东州去。

(2分)

【评分参考】结合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句意展开分析,意思答对即可。

如果考生仅围绕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谈离愁,酌情给1-2分。

15.(5分)

(1)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其翼若垂天之云

(3)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4)安能行叹复坐愁

(5)云无心以出岫

(6)只是当时已惘然

(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8)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评分参考】8个小题,从中任选5小题作答即可。

每空1分。

填对一空给1分;如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如有多字、少字,该空不给分。

如答题超过5空,则按所答的前5空计分。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16.(4分)CE

【评分参考】每答对1个选项给2分。

17.(4分)

表面上是描写周恩来这样优异的中国人骨子里的儒雅凝练为西方人所不及,实际上是映衬鲁迅骨子里的精神气质为西方文豪所不及。

(2分)

说明鲁迅文气逼人而不嚣张的相貌是其内在精神气质的一种体现。

(2分)

【评分参考】意思答对即可。

18.(4分)

答案示例:

他们都晓得自己伟大,也晓得自己长得有样子。

(1分)这句话实际上是称赞托尔斯泰和鲁迅伟大长得有样子,(1分)却以他们自许的语气说出来,语言俏皮、风趣,耐人咀嚼。

(2分)

【评分参考】选出合适的语句1分,赏析精当3分。

19.(8分)

第一问:

相貌能折射出一个人的修养、个性和内在精神气质。

(2分)

【评分参考】意思答对即可。

第二问答案示例:

可以得到印证。

从《祝福》中祥林嫂不同阶段的外貌描写,可以看出祥林嫂精神状态和命运的变化。

对刚到鲁镇的祥林嫂的描写(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又只是顺着眼),说明她此时虽然新寡,但对生活还未丧失信心。

到祥林嫂再寡丧子之后,出现在读者眼前的祥林嫂,外貌发生了变化(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精神已濒临崩溃的边缘。

待到祥林嫂捐门槛而仍未改变命运并被赶出鲁家之后,其外貌再次发生了变化(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说明她此时已精神崩溃,彻底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最终坠入悲剧的深渊。

(6分)

【评分参考】举例恰当给2分,能结合例子展开具体分析,探究言之成理给4分。

如从相反的角度作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正常评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4分)

先秦诸子散文的突出特色是寓理于形,借助形象议论说理。

【评分参考】答案包含2个要点:

答出诸子散文的突出特色给1分,答出寓理于形或借助形象议论说理给2分。

语句通畅给1分。

21.(4分)

答案示例:

一剪寒梅连接两代人恩恩怨怨;

半世浮萍穿越三十年风风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