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74210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盐城市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盐城市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盐城市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省盐城市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省盐城市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盐城市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苏省盐城市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盐城市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盐城市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苏省盐城市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

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

历  史

2019.5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晋世家》载:

“(晋)昭侯元年,封文侯弟成师于曲沃,号为桓叔。

曲沃邑大於翼。

翼,晋君都邑也。

”之后,桓叔之孙晋武公伐翼,灭晋缗侯,“尽并晋地而有之”。

这说明当时(  )

                              

A.诸侯争霸推动社会转型B.分封制受到较大冲击

C.兼并战争促进国家统一D.王室与地方矛盾尖锐

2.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地方学校)以化于邑”“举贤良”“用天下之贤人”等改革措施。

董仲舒的这些主张(  )

A.传承了先秦教育与用人体制

B.适应了郡国并行的政治要求

C.有利于强化国家“大一统”

D.使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

3.右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正面上部有10枚方孔圆钱纹,中部有铭文“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管并同见钱七百七十陌(同“佰”)流转行使”。

下部有一仓廪图,有三人正忙于搬运货物。

由此可知当时(  )

A.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B.活字印刷术水平高超

C.金融体系较为完善

D.纸币在市场广泛流通

4.明代仁宗皇帝曾赐给吏部尚书蹇义,礼部左侍郎杨士奇、杨荣金银章各一枚,印章上刻有“绳愆纠缪”四字,要求他们积极进言官员的过失,并加印密封来报告。

这说明当时(  )

A.六部成为皇帝顾问机构B.监察制度由此建立

C.中央各部实现权力制衡D.专制皇权得到强化

5.《新唐书·文艺列传》载:

“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世呼‘张颠’。

”下列作品符合材料所描述的书法家创作风格的是(  )

6.1855年10月6日,上海福利洋行在《北华捷报》登载广告,“大量出售高品质加利福尼亚面粉,每袋五十磅,极便家用,每袋四元。

另有最高品质火腿和奶酪,高档饼干、咖喱粉以及酱料,切条芒果酱,大量鞋、靴,大小灯罩和烟囱,以及其他各式商品。

”材料表明(  )

A.西洋商品较多涌入上海市场B.民族资本涉业范围十分广泛

C.近代广告业由此开始并发展D.国人饮食习惯发生深刻改变

7.近代中国,孙中山等革命派推崇王夫之,将其视为“恢复中华”的思想先驱,并印发王夫之的《黄书》等有关“华夷之辨”的书籍,倡导“排满革命”“光复旧物”。

此举(  )

A.复兴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B.高举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体现了革命派的斗争策略

8.新文化运动期间,钱玄同提出了“废孔学、废汉文、灭道教”等过激主张,陈独秀对此虽表理解但并不予支持,并公开声明:

“像钱先生这种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本志同人多半是不大赞成的。

”这反映出当时陈独秀(  )

A.继续维护儒家学说统治地位B.理性批判中国传统文化

C.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改造社会D.有选择地吸收西方文明

9.国民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彭湃在广东发起并组建农民协会,调解民间纠纷,处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从而避免地主劣绅的盘剥,有效维护下层民众的切身利益。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农民协会是工农苏维埃政权B.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由此开辟

C.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民主化D.实现了广大农民的当家作主

10.下列是抗日战争时期某一战役三个阶段的作战任务。

该战役(  )

A.发生在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B.主要采用阵地战的作战方式

C.树立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D.提升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11.1956年9月20日,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所做的报告中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经济构想,即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主体,个体经营是补充;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主体,自由生产是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

这表明当时中国(  )

A.社会主义改造尚不彻底B.开始纠正党内左倾错误

C.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D.注重探索经济建设道路

12.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后,美国国务院研究认为:

美国有必要支持中国,以防止中国被苏联推毁,致苏联坐大,从而不利于美国的国家利益。

这表明当时(  )

A.中美关系改善迎来有利时机B.中美两国国家利益趋于一致

C.美国改变对华“孤立”政策D.在美苏对抗中美国处于劣势

13.198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

“大力加强企业的技术吸收与开发能力和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中间环节,促进研究机构、设计机构、高等学校、企业之间的协作和联合,并使各方面的科学技术力量形成合理的纵深分配。

”该决定(  )

A.成为新时期科技工作的根本指针B.调整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

C.全面落实了“科教兴国”的战略D.有利于激发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

14.有学者认为,在古希腊大部分诉讼案件中“诉讼的胜负主要不是取决于案件的是非曲直,而是取决于诉讼双方及其证人,以及那些在法庭上替他们讲话的朋友的态度,看他们像不像清白无罪,看他们是否说实话,看他们的发言技巧,看他们的品行是否端正。

”由此可见古希腊(  )

A.公民不再是雅典城邦的主体B.陪审法庭可随意解释法律

C.案件审判有缺乏公正的一面D.保留了原始落后的习惯法

15.“它在注重重新审视、发现和弘扬古典文学艺术的同时,还以批判、求实的精神,勇敢地向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挑战。

”材料中的“它”(  )

A.萌发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B.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C.摧毁了罗马教会神权统治D.设计出资本主义社会蓝图

16.1844年对全英织袜工所做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

在接受调查的154户织袜工中,平均每台织机每周收入10先令,扣除租机费后每户只有6先令,平均每人每周生活费1先令,而且衣食住行统统包括在内。

该项调查结果表明(  )

A.工业革命并未真正提高社会生产力B.英国机器化生产尚未得到普遍推广

C.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已经成熟D.经济发展并未使社会贫困得到减缓

17.“宇宙中所有物体都有扭曲空间和时间的能力。

利用物体间的相互吸引,在重力作用下,时空变形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曲率半径与物体之间的重力直接相关。

”材料所述的物理学“理论”(  )

A.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B.阐明了微观世界的发展演变

C.构建了近代物理学的理论体系D.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18.杜鲁门总统在其回忆录中指出,没有德国,“欧洲的防御不过是大西洋岸边的一场后卫战”,有了德国,欧洲“就能有一个纵深的防御”。

因此,在美国的支持下,联邦德国作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加入北约。

美国此举(  )

A.加强了对德国的政治控制B.促进西欧一体化的进程

C.有利于遏制共产主义扩张D.标志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19.1955年起,(苏联)政府放宽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

1958年6月,政府还取消了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为农产品采购制,并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采购价格。

这些举措(  )

A.恢复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做法B.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

C.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生活D.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20.阅读《2013~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表》,从中可知(  )

年份

世界经济增长率(%)

发达经济体增长率(%)

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增长率(%)

2013

3.3

1.1

5.0

2014

3.4

1.8

4.6

2015

3.1

1.9

4.0

2016

3.2

1.9

4.1

A.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低于新兴经济体B.世界经济增长的动能不断弱化

C.发展中国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也已建立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60分。

其中第21题14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0分,第25题10分。

21.(14分)明清时期的经济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太祖多次颁布禁海令,严禁濒海军民“交通外番,私易货物”。

明成祖即位后,沿袭海禁政策,并奉为祖宗法度。

此后,明廷三令五申,禁止人民私自出海贸易。

然而,屡禁不止,民间开海呼声与违禁出海行为从未间断。

嘉靖二年(1523)宁波争贡之役与二十八年走马溪事件发生后,海上走私贸易愈禁愈盛,尤其是自嘉靖三十一年起,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倭患。

时人认识到,要消除倭患,保卫海疆安全,最好的办法是疏而非堵。

闽、浙、粤三省官员不断上奏,请宽海禁,与主张严禁的官员开启了长达数十年的开海与禁海之争。

隆庆初年,明廷同意福建巡抚涂泽民所奏,宣布开放海禁,漳州、泉州之民“准贩东西二洋”。

开海政策持续五十余年,不仅在明后期福建社会经济发展及对外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是对沿用两百年之久的海禁政策的否定,推动了海外贸易发展。

——摘编自涂丹《明代禁海与开海之争》

材料二 康熙时本有四口通商的规定,但几十年间,外国商船绝大多数开赴广州贸易,形成了固定的贸易路线和惯例。

乾隆十二年(1717年),西班牙商船到福建、厦门贸易。

当地官吏认为“吕宋(指西班牙)为天主教长,漳泉风俗浇漓(民风不淳朴)。

此等夷船终不宜使之源源而来,拟俊夷船回掉之日,善为慰遣,不使复来”。

清廷的复示是:

“此等贸易,原系定例准行,今若不令复来,殊非向来通商之意……慰遣之处,可以不必。

”……1757年十一月初十日,乾隆正式颁布谕旨,明确宣布:

“嗣后口岸定于广东,外来商船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

——摘编自《清实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隆庆初年明廷开海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隆庆年间的开海政策。

(6分)

 

根据材料二,指出乾隆初年福建地方官员和清廷在对待西班牙商船贸易问题上的分歧。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乾隆后期从“四口通商”转变为“一口通商”的原因。

(6分)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

(2分)

 

(12分)京师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是近代中国新式学校的典型代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咸丰九年,时任翰林院编修郭嵩焘奏请设立外语学院以悉夷情,到奕等上奏“统计全局”之议,提出“查与外国交涉事件”中“语言不通,文字难辨”的难题,同文馆终在1861年1月准奏开办。

同文馆聘请西人仅教习八旗子弟外国语言文字,“不准传教”,同时嘱汉文教习暗中稽查。

同治五年(1866年),总理衙门奕等人奏请同文馆在已有英、法、俄三馆之外,增设一馆,专习天文、算学,招生对象不限于八旗子弟,而是扩大到满汉举人、五贡生员,以及正途出身五品以下京外各官,延请西人教习。

——摘编自徐旖瑶《近代中国洋务思潮论争始末——以知识精英为研究视角》

材料二 苟仅援前此官学、义学之例,师徒授受以经义帖括,猎取科名,亦复何裨大局?

即如同文馆、各省方言馆之式,斤斤于文字语言,充其量不过得数十翻译人才而止。

……今拟分立十科:

一曰天学科,算学附焉;二曰地学科,矿学附焉;三曰道学科,各教源流附焉;四曰政学科,西国政治及律例附焉;五曰文献科,各国语言文字附焉;六曰武学科,水师附焉;七曰农学科,种植水利附焉;八曰工学科,制造格致各学附焉;九曰商学科,轮舟铁路电报附焉;十曰医学科,地产植物各化学附焉。

——摘编自孙家鼎《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1896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京师同文馆开设的背景并分析其在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上有何变化?

(6分)

 

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作者否定京师同文馆的理由。

与同文馆相比,京师大学堂在课程设置上有何进步之处?

(4分)

 

综合上述材料中京师同文馆到京师大学堂课程设置的变化,折射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具有哪些特征?

(2分)

 

(14分)英国议会改革极大推动英国政治现代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早在18世纪中期,掌握政权的辉格党左翼主张议会改革,成为议会中的反对派,并发表了选举制度改革计划。

19世纪初期,资产阶级激进派又活跃起来,议会改革的高潮又一次兴起。

1829年,伯明翰工业家组成以阿特伍德为首的伯明翰政治同盟。

此后,类似组织在其他城市相继成立,议会改革是这些组织活动的主要目标。

他们还宣布同工人联合,竭力争取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支持。

在群众的压力下,1830年重新上台掌权的辉格党人表示赞成改革,提出《议会改革法案》,1832年6月被议会通过,并经国王批准生效。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材料二 改革法把英国的选民人数从48.8万增加至80.8万,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上涨至3.3%。

中等阶级的多数虽然还不掌权,但是获得了选举权。

改革前,出现竞争的选区比例最高的是1826年为36%,最低的1812年仅有23%,改革后,最高的1832年为74%,最低的1847年也达到47%。

经过改革,政党制度的现代化快速发展,政党的活动范围开始向全国而不再像过去以议会为中心。

……尽管改革法案对日益壮大的工商业资产阶级做出了让步,但是土地贵族继续保持优势地位。

即使是对新兴社会阶层的让步,也是竭力限制其影响,使其处于旧统治阶层的控制之下。

——摘编自方家、张士昌《迈向大众民主——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探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议会改革运动的特点及其背景。

(5分)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1832年议会改革的“民主性”。

(9分)(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280字左右)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于绝大多数政府高官和贵族而言,俄国之所以没有像西欧国家那样屡遭动荡,就是因为维护了传统的农奴制法律和习俗,反对思想自由和各种“蛊惑性”的学说。

……但是随着俄国受教育阶层的西方化和启蒙思想在贵族中间的传播,他们开始承认农奴制已经成为俄国的道德污点。

许多受西方观念影响的贵族都面临着日常生活方式与文化价值观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农奴制让他们在物质利益上获得特权,但另一方面他们接受的教育和思想让他们无法否认农奴制的不公平性。

——摘编自张广翔、李振文《再论亚历山大二世与俄国1861年改革》

材料二 改革后全俄每个农民(成年男性)平均分到份地3.4俄亩,而农民家庭维持最低生活需要的份地数量为8~9.5俄亩。

此外“国家从地主手中赎买的土地平均价格为每俄亩38卢布,将土地转手出售给农民时每俄亩价格高达63卢布”。

为了帮助农民赎买土地,政府成立了农民土地银行向农民贷款,农民可在49年内还清贷款,但要支付高额利息。

——摘编自袁丽丽《〈俄国1861年改革〉一课的再思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俄国贵族对农奴制的认知有何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认识变化的原因。

(5分)

 

根据材料二,指出俄国“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

据此分析改革的实质。

(3分)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奴制在俄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影响。

(2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统一台湾是康熙帝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举措。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况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可资中国之润,不可以西北长城塞外风土为比。

倘不讨凭台湾,匪特赋税缺减,民困日蹇,即边防若永为定制,钱粮动费加倍,输外省有限之饷,年年协济兵食,何所底止?

又使边防持久,万一有惧罪弁兵及冒死穷民,以为逃逋之窟,遗害叵测,似非长久之计。

——摘编自《施琅题为尽陈台湾剿抚可平机宜事本》

材料二 郑成功逝世以后,以郑经为首的郑氏集团企图分裂祖国实现台湾的独立,这对中华民族长远是不利的,康熙帝顺应人民要求,经过长期努力最终实现国家统一。

施琅文武双全具有良好的政治头脑和领导能力,精通海战。

在施琅被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的时候,有些朝廷官员在背后议论他,但是康熙帝仍坚持重用他。

——摘编自姜伟星、孙红《清康熙帝统一台湾的政治策略考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熙帝收复台湾的目的。

(3分)

 

根据材料二,分析清王朝能够成功收复台湾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统一台湾的重要意义。

(7分)

 

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盐城)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B 2.C 3.A 4.D 5.C 6.A 7.D 8.B 9.C 10.D 11.D 12.A 13.D 14.C

15.B 16.D 17.A 18.C 19.C 20.C

21.(14分)

(1)原因:

海上走私贸易猖獗;倭患四起,影响边疆安全。

(2分)影响:

促进福建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海外贸易发展;否定了沿用两百年之久的海禁政策,是经济政策的自我调整,一定程度上顺应世界潮流。

(4分)

(2)分歧:

地方官员认为中西方文化习俗差异大且漳泉风俗不淳,不宜通商;清廷认为应照惯例,正常通商。

(2分)原因:

被动维护海疆安全,抵御外来势力入侵;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4分)

(3)特征:

从适度开放走向闭关自守。

(2分)

22.(12分)

(1)背景:

中外交往加强,急需翻译人才;洋务运动兴起,迫切需要新式人才。

(2分)变化:

教学内容,学习外语扩充到科学与技术;教学对象:

八旗子弟扩充到正途官员。

(4分)

(2)理由:

京师同文馆只能培养翻译人才,不能适应国家发展需要。

(2分)进步:

全面学习西学;注重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法律。

(2分)

(3)特征:

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不断探索救亡图存之路。

(2分)

23.(14分)

(1)特点:

具有长期性和渐进性;工业资产阶级逐渐占据主导;得到广泛支持。

(3分)背景:

工业革命的开展;旧有选区和议席分配不合理。

(2分)

(2)

 

9分

论点方面(2分)

论据方面(6分)

论证方面(1分)

一等

1832年议会改革促进英国向现代民主发展,但改革具有一定局限性。

(2分)

(1)1832年议会改革促进英国向现代民主发展。

具有选举权公民范围不断扩大;提高选举的自由和公正性(选举竞争程度大大提高);进一步完善英国代议制(政党制度现代化)。

(3分)

(2)改革具有一定局限性。

土地贵族在议会保持优势地位;竭力限制工业资产阶级影响;工人阶级和平民阶层并未获得更多民主权利。

(3分)

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流畅。

(1分)

二等

论证过程中提出观点;简单抄材料(1分)

按点给分

层次较分明,史论能结合。

(1分)

三等

观点片面(1分)

按点给分

要点式列举(0分)

四等

论点不合理;无论点(0分)

按点给分

要点式列举(0分)

24.(10分)

(1)变化:

从认为农奴制维护了社会稳定到农奴制是俄国的道德污点。

(2分)原因:

受教育阶层的西方化;启蒙思想的传播;农奴的反抗斗争。

(3分)

(2)内容:

农奴获得少量份地,但需高价赎买。

(1分)实质:

地主对农奴的压榨和剥夺。

(2分)

(3)影响:

农奴制曾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但到了19世纪中期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最终被废除。

(2分)

25.(10分)

(1)目的:

台湾物产富饶可为国家提供财政支持;节省国防开支;巩固海防,维护东南地区稳定和国家统一。

(3分)

(2)原因:

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要求;康熙帝善用人才,用人不疑。

(4分)意义:

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捍卫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